15世纪末撒马尔罕使者海禄访华及明朝廷的反应

15世纪末撒马尔罕使者海禄访华及明朝廷的反应

一、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海路来华与明廷的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段知力[1](2021)在《中缅宗藩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缅两国山水相连,有着近二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中缅两国就利用“蜀身毒道”开启了经济、文化往来。东汉永元九年(公元97年),缅甸境内的掸国国王雍由调遣使朝贡,汉和帝赐雍由调金印紫绶,开启了中缅宗藩关系的序幕。此后虽历经朝代更迭,中缅两国一直延续着政治往来。到了元代,蒙古人用武力迫使缅甸称臣纳贡,缅甸成为元朝的藩属国,中缅两国正式确立起宗藩关系。清朝末年,缅甸被英国吞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身为缅甸宗主国的清王朝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款》,中缅宗藩关系正式结束。本文将中缅宗藩关系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九个阶段:产生、萌芽、形成、确立、调适、发展、成熟、衰落、终结,并从各阶段的发展变化状况、原因与影响、重点和热点问题等视角,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和论述,最后分析了中缅宗藩关系的特点,探究了中缅宗藩关系的定位。本文内容包括绪论、正文七章和结语。绪论首先说明选题的理由是全面探究中缅宗藩关系的发展脉络,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模式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今天中缅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关系及两国人民“胞波”情谊正是中国与缅甸历史上宗藩关系的延续。对缅甸这样一个东南亚的重要国家和我国的邻邦,我们必须对其与中国的宗藩关系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然后对宗藩关系的概念作了简要界定。接着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介绍和梳理,并作了简要评价,也指出了已往研究的不足。最后扼要指出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思路、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叙述早期的中缅关系及中缅宗藩关系的萌芽。从中缅两国早期的政治交往入手,重点阐析东汉至唐朝时期中缅两国的朝贡活动,并对掸国的地望问题以及唐朝、骠国、南诏三者之间的政治关系进行探究。第二章主要叙述中缅宗藩关系的形成与调适。首先对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之间的朝贡活动进行了阐析,对宋朝、蒲甘王朝、大理三者之间的政治关系进行了剖析,对促使中缅宗藩关系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其次围绕中缅宗藩关系确立的背景、过程、结果展开论述;再次阐述了中缅宗藩关系出现的波折,介绍了元朝为巩固与缅甸的宗藩关系所做的努力;最后分析了元缅宗藩关系的特点。第三章主要叙述中缅宗藩关系的发展。明朝取代元朝后,很快与缅甸建立起宗藩关系,缅甸境内的阿瓦、白古等割据政权频繁向明朝遣使朝贡,明朝设置“三宣六慰”,进一步推动了中缅宗藩关系的发展。到了明朝中后期,中缅两国在边境地区爆发了战争,导致朝贡活动明显减少。此外,本章还对明缅宗藩关系衰落的原因、明缅战争对明缅宗藩关系的影响以及明缅宗藩关系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四章主要叙述中缅宗藩关系的成熟。清朝入主中原后,沿袭了明朝的朝贡制度,但并没有很快与缅甸建立起宗藩关系,直到乾隆年间与缅甸雍籍牙王朝爆发了战争。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了《老官屯协议》,最终建立起宗藩关系。在此基础上,清政府将贡期、贡道、朝贡规模、贡物、赏赐等制度化,为中缅宗藩关系进入成熟阶段奠定了基础。本章重点阐述了乾隆至咸丰年间缅甸的朝贡活动,包括朝贡时间、使行路线、贡物、赐予等,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剖析中缅宗藩关系成熟局面形成的原因与过程,阐释了这一时期清缅宗藩关系的特点。第五章主要叙述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对中缅宗藩关系产生冲击。由于近代西方列强对东亚各国的殖民入侵,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系逐渐瓦解。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为瓦解中缅宗藩关系而采取的连环战略,对中缅宗藩关系产生了巨大冲击。第六章主要叙述中缅宗藩关系的衰落与终结。对衰落的具体表现、原因与结果进行了阐析,系统地论述了英国对清缅宗藩关系的破坏;清政府对英国破坏清缅宗藩关系的态度,包括清政府对缅甸问题的态度以及中英关于缅甸问题的交涉,最后对中缅宗藩关系结束的过程作了详尽的阐述。此外,本章还对清缅宗藩关系的特点作了总结归纳。第七章主要叙述中缅宗藩关系的特点。通过对中缅宗藩关系与中朝、中琉、中越、中暹、中南、中苏宗藩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缅宗藩关系的特点,探讨中缅宗藩关系的定位。最后是结语部分。在回溯中缅宗藩关系始末的基础上,解释了将中缅宗藩关系确立时间界定在元代的原因,分析了元朝与清朝对待中缅宗藩关系的不同态度,探讨了缅甸没有像越南一样融入儒家文化圈的原因,探究了缅甸官方史书和研究学者对中缅宗藩关系认知存在误区的根源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阐析了中缅宗藩关系的结束对中缅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于子浩[2](2019)在《明代的贡物、蕃货及其流通》文中认为明朝推翻蒙古族政权后,严明夷夏之辨,欲对前朝统治“拨乱反正”,在昭告天下的同时,遣使出访海外。明太祖按照中华传统礼法,沿袭和发展了朝贡制度这一传统对外关系体制作为有明一代外交策略的主体,构建出一个以大明王朝为中心、海外诸国称臣纳贡的朝贡体系。在明代初期的朝贡体系下,明太祖厉禁民间海外贸易,以官方贸易为常态,而海禁的特殊性,使得贸易行为扩大至诸蕃国之间,不仅催生和巩固了琉球作为贸易中介国的地位,而且影响了朝鲜的贡物筹办。完备的朝贡贸易网络的形成,加速了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物品流动,刺激了东方贸易的活力。而在明朝国内,对于货物的运转与流通也自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运作方式,这种方式保证了输入国内的蕃国货物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蕃货的输入与流通,给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政府专揽对外贸易之利,严格控制蕃货在国内的流转,不受市场调节的商品通过朝贡贸易的方式涌入,香料、布匹等大宗物品大量淤积。政府为消耗府库内的货物,通过赏赐、折支俸禄的形式将损失转嫁给臣民,由此对国内经济和社会状况造成了一系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海外诸国经年累月的蕃货输入,特别是永乐年间的大规模海外贸易活动,无意间开拓了蕃货的国内市场,使得诸国货物与明代百姓日常生活愈加不可分割。也为私人海外贸易创造了发展之机。商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体现人们的观念与意识,时常与文化融为一体。由于朝贡贸易的官方性质,使得“外夷”输入明朝的货物大多附和着精英阶层的喜好。无论是官僚阶层还是社会精英,他们更多时候看重的是蕃货的象征性与文化性,将其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这也提示着在外来蕃货与时人观念之间,隐约存在某种关联,正所谓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也。

王文秋[3](2019)在《帖木儿朝末期撒马尔罕政权纷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405年,被称为“中亚霸主”的异密帖木儿(Emir Timur)骤然离世后,其创立的王朝随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离心倾向。在帖木儿朝末期的各种纷争中,以围绕王位继承权展开的政权纷争尤显激烈。作为帖木儿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的撒马尔罕成为包括王族成员在内的多股势力争夺的焦点,期间发生的诸多事件也深刻影响了王朝未来的走向。1496年撒马尔罕爆发的军事政变成为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王族内讧白热化的一个标志。十五世纪末围绕撒马尔罕政权展开的政权纷争中,不仅有帖木儿后裔、不同背景的地方势力的参与,其他游牧政权也纷纷介入,使这场政权纷争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最终,帖木儿朝努力维系的游牧军事势力与农耕定居势力之间的权力平衡被打破,王朝的灭亡成为不可逆转的定局。

张之杰[4](2018)在《成化十九年《撒马儿罕贡狮图》试释》文中研究表明成化十九年,撒马儿罕苏丹阿黑麻遣使贡二狮。此事载于《明史》《明实录》和《大明会典》。描绘此次贡狮的《贡狮图》,及诗堂之成化《御制狮子赋》,皆未见文献着录。此图流传西方,经嘉德艺术中心在北京展出国人始得一见。笔者抄录《御制狮子赋》,发现蕴藏若干史实。根据动物学,判定图中之狮子为一岁左右雄狮。此图系贡使抵京后所绘,出于宫廷画家手笔。根据贡使之行径,臆断贡使一行人或为商人冒充。

徐虹[5](2018)在《明代前期西域朝贡使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汉代张骞凿空之旅后,历代中原王朝十分重视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明初,部分残余的蒙元势力雄踞西北边疆,为明朝之隐患。为使海宇肃清,明统治者一方面派军深入漠北打击残存的元朝势力,一方面招徕西域诸蕃,加强与西域诸国的联系。西域诸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纷纷与明政府建立朝贡关系,定期向明朝派遣朝贡使臣。朝贡使团由不同阶层的人员构成,或为宗教人士,或为世俗亲贵,他们按照明朝既定的程序,往来于古老的丝绸古道,使一时萧条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明政府对来华的西域使臣一般都给予优厚的待遇,这在其衣食住行和贸易方面皆有所体现。对西域贡使的接待与管理,明朝政府有一整套的规定,这些规定在相当程度上贯彻了“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的基本原则。明政府承袭前朝旧制,对前来朝贡的使臣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同时要求其遵守明朝法令,不得违禁。“朝贡”与“回赐”是西域与明廷之间政治经济往来最主要的方式,远道而来的朝贡使臣们将产自西域的马匹、玉石、珍禽奇兽频频输往明朝。明政府为表彰其输诚纳贡并彰显天朝上国的风范,往往对贡使给予丰厚的回赐,从而刺激了更多的西域使臣前往明朝朝贡。朝贡使臣作为连接明朝与西域之间的桥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加强着双方的联系,最终使朝贡体制在明代前期达于鼎盛。

袁小湉[6](2017)在《明代中后期宫廷涉外交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中后期宫廷涉外交往是指明代中后期以皇帝为核心,包括皇后、妃嫔、宦官在内的宫廷中人所参与的涉外交往活动以及以服务宫廷皇室为目的的涉外交往活动。它是明朝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本文主要围绕明代中后期的朝贡活动、西方传教士的宫廷活动、宦官的涉外活动三个方面对明代中后期宫廷涉外交往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明前期朝贡体系的建立。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沿用朝贡制度,遣使四出,招徕各国朝贡,积极建立与周边各国的友好关系。高丽、安南、日本、琉球等国在明太祖政策的影响下陆续遣使入明朝贡。到成祖、宣宗时期,祖孙二人实行更加主动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朝贡体系达到顶峰。明太祖时期还制定了与朝贡政策相配合的海禁政策和朝贡礼仪。海禁政策对朝贡体系起到了维护的作用。繁琐、严格的朝贡礼仪则是朝贡体系下宗藩关系的外在体现。第二部分论述明代中后期的朝贡活动。不仅分别阐述了明代中后期主要朝贡国家朝贡活动的情况及贡期、贡道、朝贡频率的变化。还与明前期的朝贡活动就朝贡次数、朝贡国家(数量、区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明代中后期朝贡活动的变化。并分析了朝贡活动变化的原因。第三部分论述明朝宫廷与西方传教士的交往。唐元时期传教士就开始了与宫廷的交往,注意发展与皇室宫廷的友好关系,以达到促进其传教的目的。明末天主教士也积极谋求进入明朝宫廷,以期获得皇帝对于天主教在华传教的认可。经过利玛窦等人的努力,西学与天主教开始在明朝宫廷传播。第四部分论述明代中后期宦官涉外交往活动。明代中后期宦官权力逐渐扩大,阉宦擅权乱政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涉外交往上也多有介入。宦官不仅掌握市舶司管理的大权还作为使臣出使他国。第五部分结语,论述了明代中后期宫廷涉外交往活动的特征。与前期相比,明代中后期的宫廷涉外交往活动具有继承性、时代性、衰退性的特征。

刘露[7](2017)在《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14-17世纪明代陕西行都司、新疆及中亚、西亚等地为主要研究区域,此区为传统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民族交错分布,战争频发,本文希冀能通过对这一时期此区域内部交通道路状况的梳理、道路性质的甄别完成道路网的构建。本文整体上分为五章,第一、二、三、四章分别探讨了西北地区、新疆地区、中亚河中地区、喀布尔地区、西亚伊朗、伊拉克地区的交通道路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相关问题,第五章为全文结论。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一章概述了明朝建国以后,在前代基础之上对西北地区驿路系统的恢复和重置,探讨了各条主干道的具体用途及存续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部分漏驿、错驿的设置时间和具体位置进行补充。第二章基于对14-17世纪新疆地区交通道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嘉峪关至吐鲁番段的道路性质及通塞变化情况,增加了对长期以来学术界较少关注的天山北道的探讨。总体而言,嘉峪关至吐鲁番的道路作为官方明文所规定的西域各国朝贡往来的道路,在14-17世纪里经历了由闭塞——通达——混乱——关闭的过程;陈诚出使西域和别失八里国的西迁都从侧面证明了传统上的天山北道在这一时期仍然得以沿用,众多的考古发掘材料有助于勾勒和复原北路走向。第三章概述了 14世纪帖木儿建国时期对中亚道路的重新开拓过程。对比研究了中西间在驿站制度的设置和具体管理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交代清楚整个时代背景的前提之下,继而分三小节,完善对河中和喀布尔地区交通道路的复原。第四章从伊朗、伊拉克地区的自然环境、古城演变及旅行家日记三方面入手分析了西亚地区道路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经过梳理研究可以明显看出,相较于9-13世纪的的中亚地区丰富的史地资料记载情况来看,14-17世纪此地区的城市由于战乱普遍衰落,传统的道路交通网络虽仍然存在和沿用,但通达性和安全性大大下降。以上四章,于各章内的最后一节中均有对此章所论述到的道路复原方法的介绍。第五章对比总结了 14-17世纪丝路交通路线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概括性的总结了在结合GIS技术复原古代道路时的经验及感悟,古代丝绸之路并不是遵循严格意义的以官方为主导的有固定起始点的不间断的一条或多条商品贸易路线,反而更多的时候,它是一张官方、民间双活跃囊括了政治交往、经济交流等多种目的的各片断性、地区性的交通道路相连接、相交错的道路网。

任浩[8](2016)在《中国古代贡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汉汉武帝年间,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人们开始认识到狮子这种域外动物。《汉书》中的乌弋山离国是已知最早的产狮地,随后中国古文献中关于产狮地的记载层出不穷。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对产狮地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中原使节出使西域时的见闻,产狮地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中西亚,而且对产狮地的认识呈现由近到远,由陆路到海路的特点。中国自古不产狮子,狮子因其稀奇珍贵成为绝佳贡品。贡狮始于东汉,魏晋南北朝到唐之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相对沉寂,明前中期达到高潮,明后期走向衰落。贡狮以陆路为主,宋以后出现少数海路贡狮。贡狮国通过贡狮寻求政治或经济上的利益,中原王朝则借贡狮来彰显其统治合法性和正统性,所以中原王朝对贡狮一般采取欢迎的态度。但在明中期的成化、弘治、嘉靖年间也出现了质疑、反对贡狮的言论。中原王朝对贡狮一般都给予接受,但也出现了少数的遣返与却贡事件。随着狮子传入中国,中国人对狮子也形成一定认识。在外形,一般都认为狮子似虎、色黄、尾端毛大如斗;在特点上,认为狮子迅捷、食肉、威服百兽;在驯养方面,认为狮子劳费大、难驯养。凭着对狮子的认识,中国人也将狮子运用于观赏、作战、避邪、药用。在宫廷,出现了有关狮子的诗赋和绘画,在民间也出现了有关狮子的民俗与文化。

杨晓波[9](2015)在《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海上对外贸易自汉朝开始发展,而政府对海上外贸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则始于唐朝。随着唐朝海上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唐朝统治者开始正式确立对海上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与之适应的法律规范,主要涉及海上朝贡贸易的管理、私人海上外贸的许可制度、海上出入境商品的检验、海上外贸税收制度等方面。同时,唐朝政府还首创了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管理执法的官员——市舶使,成为后世诸朝市舶司的前身。两宋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开拓海洋、锐意进取的时期。宋朝的海上对外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途径,在唐朝的基础上更为发达。在海上外贸管理法制上,虽然宋政府也管制和主导海上对外贸易,但在权力的设定和使用上寓管制于开放,民间私人海上对外贸易因此飞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也大幅增加。宋政府同时还将唐朝设立的市舶使发展成为市舶司,确立了其海上对外贸易常设管理执法机构的地位。元朝的海上外贸管理法律制度是唐、宋旧制的继承和发展。元朝的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相比前朝,显得更为系统和完善。它设置了市舶机构,并且制定了单独法律《市舶则法》。因而,海上对外贸易被纳入了国家行政力管辖的体系,保证了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元朝自此进入中国古代海上对外贸易的巅峰时期。横跨欧亚的元帝国崩塌后,国际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明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方面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肃清元朝的海外影响、同时取得海外诸国对其国际地位的承认。于是,明朝的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重心又从经济立场回复到政治立场,立法宗旨开始了重大转变。明朝政府从维护中央集团的需要出发,放弃了互通有无的海外贸易精神,唐、宋、元三朝累积起来的海洋创新气质逐渐丧失。但是与之相反,明朝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则是全方位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一种变革的态势。农业的商品性发展引起了农业社会的结构性变异,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手工业的历史性变革,贸易的繁荣和商人势力的壮大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网络,而早期城镇化的进程则推动了各种商业中心的形成。这些变化,都冲击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交换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在当时的世界上,明朝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并不亚于同时期的西欧国家。这些都为明朝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私人海上对外贸易在困难重重中屡禁不鲜,朝野上下皆有呼吁政府改变海上对外贸易政策的声音。这些思想从各个角度出发进行论述,更有有识之士已然认识到当中经济规律的作用,一种反应民间资本扩张需求和代表商人利益的外贸思想出现,强调应站在富国强兵的高度开放海上对外贸易。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思想发展到明朝,产生了质的变化。明朝针对海上外贸管理的法律规定有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两个方面,前者注重于海禁,主要用于保证海外朝贡贸易、限制民间海外贸易,而后者一般是对海上进出口贸易的流程管理和具体措施,针对性强。明朝皇帝是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最主要的立法主体,礼部、兵部、户部、都察院等是中央立法的辅助主体,而沿海地方官府则是明朝海上外贸管理地方性法律法规的立法主体。明朝海上外贸管理的立法并没有独立的体系,由《大明律》、《问刑条例》、《大明令》、《大明会典》等法律典章,和许多临时性的法令法规所构成。中央政府的海上外贸管理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大明律》、《问刑条例》、《大明令》、《大明会典》等法律典章中,制定时间大多在明前期。而且在《大明律》、《大明会典》、《问刑条例》等所涉及到的海上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律规定,自确定之日起一直到明末,并未产生大幅修改,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除了“常经之律”外,明朝中央政府更倾向于制定“一时权宜之法”,具体形式包括诏令、敕令、榜文律令等等。这些“权宜之法”中的重要部分,在明中后期嘉靖至万历年间修订《大明律》和《大明会典》时,都被收入其中,校勘增补后“永为常法”。明中叶之后,在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法制基本框架确定的情况下,沿海各地方政府开始了法制改革,制定了许多地方性法规,包括立法题奏、文告禁约和外贸协定。明朝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法制的调整对象包含官方朝贡贸易和民间海上贸易两个方面。针对民间海上贸易的海禁法令,作为明朝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法制的核心内容,贯穿明朝始终且一直引人注目。自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开始,明朝出现了前所未见的长期海禁,对明朝乃至东南亚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各时期的海禁法令主要包含了严禁民间下海通番贸易、禁止私自出口违禁物品、禁止民间收买进口商品、严格控制海船规模等方面。明初颁布的海禁法令其实并不意味明政府全面禁止海上对外贸易活动,附随着朝贡活动而来的海外贸易行为是被中央政府允许的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模式。为了有效管理海外贸易,明政府对于朝贡贸易的相关内容予以了详细的法律规定,主要包含朝贡资格的授予、贡期、贡道、朝贡使团规模、贸易方式、贡物和回赐等方面。明前期的海外贸易管理执法机构主要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中央政府中的执法机构有礼部的主客清吏司和行人司、兵部的会同馆、户部、鸿胪寺、太常寺等部门,地方政府的执法机构主要有地方各级行政长官、市舶司等。虽然明朝沿袭元朝体制,设置了市舶提举司作为海外贸易管理的地方执法机构。但较之前朝,明朝市舶提举司的地位并不突出,职权有限,并且几经起复,命运多舛。明前期,沿海地区先后设立了5个市舶提举司,其中以浙江、福建和广东为主。同时,皇帝直接下派的市舶宦官也成为明朝海外贸易管理执法机构的一大特色。永乐之后中央政府派遣到各地的市舶宦官,凌驾于市舶提举司之上,形成了市舶太监与巡抚、三司等官员的多头领导市舶提举司的情形。明中叶,社会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沿海商民想要出海贸易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嘉靖年间,中日朝贡贸易的失误而造成的“宁波争贡事件”,使得明政府的海禁法令进一步加强。嘉靖“宁波争贡”事件之后,明政府不仅断绝了与日本的朝贡贸易关系,还加强了海防力度以备倭。在这种“守备为上”的习惯性思维下,自嘉靖三年(公元1534年)开始,海禁法令被一再加强。嘉靖年间的海禁法令,起初多以皇帝对官员奏呈的批示作出,以诏布示天下。嘉靖中期,为了更好地实行海禁相关法令,明政府将之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理,将其系统化、条文化,作为《大明律》中“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文的补充规定,编入嘉靖二十七(公元1548年)年颁布的《嘉靖新例》中。此外,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颁行的《嘉靖问刑条例》中,对于海禁法令也作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海禁法令禁而不绝,民间海上走私贸易势不可挡,合法的官方朝贡贸易逐步萎缩,明政府开始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开展海外贸易的转型。中央政府方面,制定了全新的“弘治新例”,对洪武、永乐年间制定的有关抽分、估价的朝贡法律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力求保持朝贡贸易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层面,广东不仅开始征收商税,实现了海外贸易税收法制的结构性变化;还允许葡萄牙人居留澳门贸易,开创了“广州——澳门”模式。执法机构方面,嘉靖年间撤销了市舶官宦后,明朝的海外贸易管理就形成了以海道副使为主导,府县分权管理、相互监督的执法体系。明朝后期,海上对外贸易的天平开始向商舶贸易倾斜,追求经济利益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变革中的明政府在严苛的祖宗之法下,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变通途径。隆庆改元之后,明政府终于解除了一直以来禁止百姓“贩夷”的律法,允许福建漳州、泉州百姓“准贩东西二洋”,明朝海外贸易管理法制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一改变,是明政府在海外贸易管理的立法上的历史性变革,打破了自朱元璋时期就确立的民间私人海上对外贸易的禁令,开拓了明朝海外贸易发展的全新时代。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隆庆福建的开海是局部和被动的,而不是主动和全面的。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漳州开征商税,形成了新的《商税则例》。万历年间,包含引税、水饷、陆饷、加增饷等内容的海澄月港商舶税收法制确立。嘉靖末年,广州开始举办定期的国际商品交易会,允许葡萄牙人前来交易,到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确定为春秋两季进行,展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为了配合广州交易会的开展,广东海外贸易法制也作出了进一步的革新,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已开始与世界接轨。随着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殖民者相继叩门求市,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在长期的摸索、争论和实践中,终于确立了关于居留澳门的葡萄牙人的法律制度,同时也明晰了“广州——澳门”海外贸易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到了明后期,市舶提举司中仅存广东市舶提举司一个。隆庆元年漳州月港开海后,海外贸易管理执法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调适,出现了由漳、泉两府轮署的督饷馆等机构。另一方面,随着明中后期澳门开埠后广东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繁荣,官方牙行在明后期的广州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客纲”、“客纪”和“十三商行”等新情况。与前朝的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相比,明朝有了很大的变化:立法目的显现出浓重的政治色彩,法律内容相对比较消极,执法机构中权力重重博弈。明朝中后期,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海上外贸管理法律制度中曾经被剥离或被忽略的经济功能开始被动回归,并且有了逐步加强的趋势。福建和广东在海外贸易管理立法和执法领域的制度创新,开始发挥创造财富、富国裕民的功能。它带来了区域人口与物资流动的加速、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农业和手工的转型。不过,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待明朝海外外贸管理法制改革的局限性,不要过分高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应该认清其改革路线自下而上、范围区域性限制、深层力量欠缺的问题。同时,这套制度性的调适,还为清前期海上贸易管理法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褚宁[10](2014)在《16、17世纪中亚与中国关系研究四题》文中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方面,伴随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另一方面,这种变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波及到整个中亚穆斯林世界,在那里传统依旧占据着主流。16世纪初,月即别人已经代替帖木儿王朝后裔成为了中亚地区的主人,他们先后在河中与花剌子模建立布哈拉与希瓦两个汗国;与此同时,在新疆地区呈现的是叶尔羌汗国与东察合台汗国政权并存的局面。地方势力的割据称雄加之这一时期汉籍史料的缺载似乎“印证”了传统丝绸之路开始走向衰落。事实上,我们从当时布哈拉商人频繁的往来、中亚族群的东迁以及苏非教士入华的活动,便能窥见到中亚与中国并非全然割裂的两个区域,而是有着深入广泛的交流。这种交流并不是简单的点对点式,而是以中亚——新疆——内地三方的间接交往模式展开的。本文力图以中外关系史的视角,从不同政体互动、中亚商业网络、族群交融和苏非教士入华四个议题重新审视这一时期中亚与中国之间的交往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二、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海路来华与明廷的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海路来华与明廷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中缅宗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与概念界定
        1.选题的理由
        2.概念界定
    二、中缅宗藩关系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思路
        1.研究价值
        2.研究思路
    四、论文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早期的中缅关系及中缅宗藩关系的萌芽(公元前2世纪-公元1106年)
    第一节 中缅宗藩关系的产生
        一、“蜀身毒道”的开辟与中缅贸易往来的发展
        二、缅甸早期诸小国遣使朝贡
        三、促使中缅宗藩关系产生的因素
    第二节 掸国遣使朝贡
        一、关于掸国地望的几种说法与辨析
        二、掸国地望的界定
        三、掸国朝贡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缅交往
        一、古籍中有关缅甸的记载
        二、贸易往来日益繁荣
        三、文化交流不断发展
        四、政治交往陷于停滞
    第四节 中缅宗藩关系的萌芽
        一、骠国遣使朝贡
        二、弥臣遣使朝贡
        三、唐朝、骠国、南诏之间的政治往还及其考辨
        四、中缅宗藩关系萌芽
第二章 中缅宗藩关系的形成与调适(公元1106-1368年)
    第一节 中缅宗藩关系的逐渐形成
        一、宋朝的建立与阿奴律陀统一缅甸
        二、缅甸统一对中缅宗藩关系的影响
        三、蒲甘王朝遣使朝贡
        四、宋朝、蒲甘王朝、大理之间的政治往还及其考辨
        五、促使中缅宗藩关系形成的因素
    第二节 中缅宗藩关系的确立
        一、中缅宗藩关系确立的背景
        二、中缅宗藩关系确立的过程
        三、“三年一贡”的形成与中缅宗藩关系的正式确立
        四、促使中缅宗藩关系确立的因素
    第三节 中缅宗藩关系的调适
        一、中缅宗藩关系出现波折
        二、元朝为巩固宗藩关系所做的努力
        三、中缅宗藩关系正常化
    第四节 元缅宗藩关系的认知
第三章 中缅宗藩关系的发展(公元1368-1644年)
    第一节 明缅宗藩关系的建立
        一、明缅宗藩关系建立的背景
        二、明缅宗藩关系建立的过程
        三、设置“三宣六慰”
    第二节 明缅宗藩关系的发展
        一、朝贡制度更加完善
        二、朝贡贸易更加发达
        三、朝贡次数更加频繁
        四、促使明缅宗藩关系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明缅宗藩关系的曲折
        一、明缅宗藩关系发生摩擦
        二、缅甸朝贡次数锐减
    第四节 明缅宗藩关系的衰落
        一、明缅宗藩关系衰落的起因
        二、明缅战争与明缅宗藩关系的衰落
        三、土司制度的破坏与明缅宗藩关系的衰落
        四、明缅战争对明缅宗藩关系的影响
        五、明缅宗藩关系的余波
    第五节 明缅宗藩关系的认知
第四章 中缅宗藩关系的成熟(公元1644-1853年)
    第一节 明末清初时期的中缅宗藩关系
        一、永历入缅
        二、南明永历政权与缅甸东吁王朝的关系
        三、清朝与缅甸东吁王朝的关系
    第二节 《老官屯协议》与清缅宗藩关系的确立
        一、清缅宗藩关系形成的内外因素
        二、清缅战争与《老官屯协议》的签订
        三、清缅双方关于朝贡问题的交涉
        四、缅甸入贡与清缅宗藩关系的建立
    第三节 乾隆至嘉庆年间缅甸的朝贡活动
        一、朝贡时间
        二、使行路线
        三、贡物
        四、赐予
    第四节 道光至咸丰年间缅甸的朝贡活动
        一、朝贡时间
        二、使行路线
        三、贡物
        四、赐予
    第五节 乾隆至咸丰年间中缅宗藩关系的特点
第五章 中缅宗藩关系的危机
    第一节 西方殖民势力对东亚宗藩体系的冲击
        一、近代西方列强对东亚各国的殖民入侵
        二、东亚各国对待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反应
        三、国际秩序对东亚宗藩体系的冲击
        四、东亚宗藩体系逐渐瓦解
    第二节 英法对缅甸的争夺与英国侵缅企图
        一、英法争夺缅甸的殖民霸权
        二、英国侵缅企图
    第三节 英国瓦解清缅宗藩关系的连环战略
        一、英国“分进合击”策略的形成
        二、六次诱使缅甸缔约
        三、支持阿拉干叛军进行反缅活动
第六章 中缅宗藩关系的衰落与终结(公元1853-1887年)
    第一节 英国对清缅宗藩关系的破坏
        一、英国对清缅宗藩关系破坏的目的
        二、英国对清缅宗藩关系破坏的具体行动
        三、《杨达波条约》对清缅宗藩关系的影响
        四、英国破坏清缅宗藩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清缅宗藩关系的衰落
        一、清缅宗藩关系衰落的具体表现
        二、清缅宗藩关系衰落的原因
        三、清缅宗藩关系衰落的结果
    第三节 清政府对英国破坏清缅宗藩关系的态度
        一、清政府对缅甸问题的态度
        二、中英关于缅甸问题的交涉
    第四节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与中缅宗藩关系结束
    第五节 清缅宗藩关系的认知
第七章 中缅宗藩关系的特点
    第一节 中缅宗藩关系的特点分析
        一、宗藩关系建立时间较早,存续时间较长
        二、朝贡贸易是中缅宗藩关系的经济纽带
        三、缅方对中缅宗藩关系的认知存在误区
        四、中缅宗藩关系游离于东亚宗藩体系核心边缘
    第二节 中缅宗藩关系的定位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明代的贡物、蕃货及其流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1.选题理由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一、明代中外朝贡关系的建立与朝贡贸易的兴衰
    (一)明初对外政策与中外朝贡关系的建立
        1.朝贡制度的延续
        2.对外政策的和平基调
        3.朝贡贸易政策
        4.朝贡关系的建立
    (二)朝贡国的贡物与明廷的回赐
        1.各国进贡物品
        2.进贡物品特点
        3.明廷的回赐
    (三)“蕃货”的大量输入与朝贡贸易的兴盛
    (四)明代后期贸易政策的变化与朝贡贸易的衰落
二、贡物与蕃货的海外市场与流通
    (一)琉球的中转贸易
        1.琉球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商品流通
        2.琉球与朝鲜的贸易
        3.蕃货在琉球与东亚、东南亚之间的流动
    (二)朝鲜的贡物筹办与运输
        1.金银的筹办
        2.马匹的筹办
三、贡物与蕃货在明朝的流通与用途
    (一)贡物、蕃货的收纳与储存
        1.主客司与会同馆对贡物的处理
        2.市舶司对贡物、蕃货的转运与处理
    (二)贡物、蕃货的流通、用途
        1.宫廷自用与赏赐他国
        2.赏赐臣民与折支俸禄
    (三)贡物藩货的流入对明代社会的影响
        1.调整国内经济和政府财政收支
        2.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3.刺激私人贸易的发展
四、贡物、蕃货与明代文化
    (一)玉石、香料所体现的文化意义
        1.玉与中国文化
        2.香料的文化内涵
    (二)贡狮与却狮:作为贡物的狮子与作为瑞兽的狮子
    (三)对黑奴、侍女、火者的却贡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与史料汇编
    (二)着作
    (三)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帖木儿朝末期撒马尔罕政权纷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史料介绍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帖木儿朝的政治格局
    2.1 帖木儿朝早期政权发展
    2.2 王位继承问题
    2.3 后帖木儿时代的政权发展
        2.3.1 统一政权的分裂
        2.3.2 撒马尔罕政权的发展
3 撒马尔罕的政权纷争
    3.1 撒马尔罕军事政变的爆发
    3.2 参与纷争的诸势力
        3.2.1 政权纷争的主导——军事贵族
        3.2.2 绿洲定居势力的介入
4 撒马尔罕政权纷争中的外部势力
    4.1 东察合台汗国对撒马尔罕政权的影响
    4.2 北方游牧月即别势力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成化十九年《撒马儿罕贡狮图》试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御制狮子赋
    御制狮子赋
二还原一段史实
三贡狮图中的狮子
四关于贡狮图
五余话:贡狮之后

(5)明代前期西域朝贡使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选题理由及意义
        1.选题理由
        2.选题意义
        3.相关界定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成果
        2.国外研究成果
    (三) 重点、难点、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一、明初的西北形势
    (一) 动荡不安的西域
        1.察合台汗国的分裂
        2.哈密等蒙古诸部
    (二) 蒙元势力的侵扰
        1.北元的侵扰
        2.西域蒙古诸部的降服
二、西域与明廷朝贡关系的建立
    (一) 使臣的构成与规模
        1.使臣的构成
        2.使臣的规模
    (二) 使臣的出使任务
        1.朝贡
        2.贸易
        3.其他
    (三) 贡道、贡期与表文
        1.贡道
        2.贡期
        3.表文
三、明廷对西域使臣的管理
    (一) 使臣接待
        1.地方政府的接待
        2.中央政府的接待
        3.陛辞与出境
        4.保护贡使
    (二) 封职授官
        1.授官
        2.僧官
    (三) 朝贡禁令
        1.使臣的违法行为
        2.使臣的违禁行为
        3.违禁处置
四、西域使臣与朝贡贸易
    (一) 贡物与回赐
        1.贡物
        2.回赐
    (二) 市马贸易
    (三) 玉石贸易
        1.西域玉石朝贡情况
        2.西域玉石种类
        3.玉石回赐
    (四) 西域珍禽
        1.狮子
        2.文豹
        3.麒麟
        4.进贡与回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一) 古籍与史料汇编
    (二) 着作
    (三) 期刊论文
    (四) 学位论文
    (五) 译着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明代中后期宫廷涉外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1.学术着作
        2.学术论文
    (三)学术要点
        1.选题切入点
        2.学术考量重点
        3.学术探讨难点
        4.学术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明前期朝贡体系的建立
    (一) 遣使四出,广招外夷
    (二)海禁政策的实行
    (三)朝贡礼仪的制定
二、明代中后期的朝贡活动
    (一)明代中后期朝贡活动的概况
    (二)明代中后期朝贡活动的变化
    (三)朝贡活动变化的原因
        1.明朝国力的衰退
        2.西人的东来
        3.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
三、明朝宫廷与西方传教士的交往
    (一)唐元时期宫廷与传教士的交往
    (二)明代传教士东来之背景
    (三)前人的尝试和利玛窦的成功
    (四)传教士在明代宫廷的活动
        1.万历至崇祯时期
        2.南明时期
四、明代中后期宦官涉外交往活动考察
    (一)管理市舶
        1.明代市舶沿革
        2.宦官掌市舶司
        3.明代中后期市舶宦官主要活动
    (二)出使外邦
        1.明代宦官出使外邦概述
        2. 明代中后期宦官出使外邦
        3. 明代中后期宦官出使之特点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进展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进展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区域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路东段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 、西北地区交通道路的恢复与建设
        一、14-17世纪陕西行都司及宁夏卫道路的建设时间与道路性质
        二、西、河、洮、岷各卫驿站道路的建设时间和性质
    第二节 、14-17世纪国内西北驿路补充复原
    第三节 、驿路数据处理方法及成图
第二章 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路中段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 、嘉峪关以西至吐鲁番段交通路线的复原
        一、明代嘉峪关以西至吐鲁番段道路性质及通塞变化
        二、14-17世纪西域贡道的路线复原
    第二节 、吐鲁番以西至天山段交通路线的定位复原
        一、天山南道道路复原
        二、天山北道的存续变化及路线复原
        三、《西域行程记》所见天山中道地名
    第三节、西域段路线的数据处理及成图
第三章 GIS下的14-17世纪中亚地区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14世纪帖木儿帝国的建立及道路建设
        一、帝国的建立及其境内交通道路的逐渐开辟
        二、帖木儿帝国境内的驿站制度及驿路通塞变化研究
    第二节、河中地区的城市及交通道路
        一、河中地区地理概况
        二、河中地区的交通道路复原研究
    第三节、喀布尔地区的城市及交通道路
        一、喀布尔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喀布尔地区的交通道路复原研究
    第四节、中亚旅行家所记道路
        一、沙哈鲁遣使访明路线
        二、鄂本笃出访中国的路线
第四章 GIS下的14-17世纪西亚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伊朗、伊拉克地区的城市及交通道路
        一、伊朗、伊拉克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伊朗、伊拉克地区交通主干道的复原研究
    第二节、15世纪由土耳其至撒马尔罕的道路分析
    第三节、中亚、西亚段路线的复原方法及成图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变迁分析
    第二节、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的意义
        一、强化丝绸之路的性质认识
        二、建立起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交通道路数据库的经验和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古代贡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1.6 相关概念阐释
第二章 中国古文献中的产狮地
    2.1 中国古文献中的产狮地
        2.1.1 两汉时期的产狮地
        2.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狮地
        2.1.3 唐代的产狮地
        2.1.4 元代的产狮地
        2.1.5 明代产狮地
    2.2 古文献中产狮地的特点及古今差异
        2.2.1 从地域分布上看产狮地主要集中在中西亚
        2.2.2 从朝代上看魏晋南北朝和明代产狮地的记载最多
        2.2.3 对产狮地的认识由近到远,由陆路到海路
        2.2.4 古文献中产狮地与今天产狮地的比较
    2.3 历代对外开拓与产狮地的发现
        2.3.1 张骞、班固等人出使西域与汉代产狮地的发现
        2.3.2 董琬等人出使西域与《魏书》中产狮地的记载
        2.3.3 郑和下西洋和陈诚出使西域与明代前期产狮地的记载
第三章 历代的贡狮
    3.1 历代贡狮历程
        3.1.1 东汉时期贡狮的开启
        3.1.2 魏晋南北朝到唐朝贡狮的进一步发展
        3.1.3 宋元时期贡狮的相对沉寂
        3.1.4 明前中期贡狮的高潮
        3.1.5 明后期贡狮的衰落
    3.2 贡狮的路线:陆路与海路
        3.2.1 贡狮以陆路为主
        3.2.2 宋以后海路贡狮的出现
    3.3 贡狮的文化解读:由明前期歌颂到明中期质疑、反对
    3.4 贡狮中的遣返与却贡
        3.4.1 北魏、北宋的遣返贡狮
        3.4.2 唐、明中期的却贡
第四章 狮子与中国社会文化
    4.1 古人对狮子的认知
        4.1.1 外形:似虎、色黄与尾端毛大如斗
        4.1.2 特点:迅捷、食肉与威服百兽
        4.1.3 驯养:劳费大、难驯养
    4.2 狮子的作用
        4.2.1 观赏
        4.2.2 作战
        4.2.3 驱凶避邪
        4.2.4 药用
    4.3 有关狮子的文学绘画
        4.3.1 狮子诗赋
        4.3.2 狮子绘画
    4.4 有关狮子的民俗
        4.4.1 狮子舞
        4.4.2 雪狮
        4.4.3 有关狮子的糖或糕点
    4.5 狮子的寓意
        4.5.1 宗教文化中的狮子
        4.5.2 世俗文化中的狮子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立法背景研究
        二、明朝海上朝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
        三、明朝“海禁”法令研究
        四、明中后期海外贸易管理法制改革分析
        五、明朝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执法机构研究
        六、明朝海外贸易管理法律体系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朝之前的海上外贸管理法制
    第一节 唐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确立
        一、立法背景: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二、唐朝海上外贸管理的法律规定
        三、执法机构设置:市舶使的出现
        四、唐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实施
    第二节 宋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完善
        一、立法背景:经济利益的凸显
        二、宋朝海上外贸管理的法律规定
        三、执法机构常态化:市舶司的设立
        四、宋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实施
    第三节 元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发展
        一、立法背景:海外贸易市场的开拓
        二、元朝海上外贸管理的法律规定
        三、执法机构多元化:官方垄断严重
        四、元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实施
第二章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的立法背景
    第一节 明朝政府的外交环境
        一、守备为上,不征诸夷
        二、笼络四夷,怀柔远人
        三、抵御外敌,加强海防
    第二节 明朝的经济与社会
        一、农业商品化
        二、手工业民营化
        三、商业规模化
    第三节 明朝的海上对外贸易思潮
        一、明前期朝贡思想主导下的异议
        二、明中期开海与海禁之间的争论
        三、明后期积极应对的开放贸易思潮
第三章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的法律渊源
    第一节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的立法主体
        一、中央立法主体
        二、地方立法主体
    第二节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的中央立法
        一、综合性法典
        二、单行法规
    第三节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的地方立法
        一、立法题奏
        二、文告与禁约
        三、外贸协定
第四章 明前期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确立(洪武——宣德)
    第一节 明朝海禁法令初现
        一、洪武海禁法令
        二、永乐海禁法令
        三、洪熙至宣德的海禁法令
    第二节 明前期的朝贡贸易法律制度
        一、朝贡贸易合法地位的确立
        二、明前期朝贡贸易法律制度的内容
        三、明前期朝贡贸易法律制度的实施
    第三节 明前期海上外贸管理执法机构的设置
        一、中央执法机构
        二、地方执法机构
        三、明前期的市舶宦官
        四、社会中介机构
第五章 明中叶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调整(正统——嘉靖)
    第一节 海禁法令的高度加强
        一、立法背景:走私贸易与“嘉靖倭乱”
        二、法律内容
        三、海禁法令加强后的实施效果
    第二节 明中期海外朝贡贸易的“弘治新例”
        一、立法背景:朝贡贸易的衰退
        二、“弘治新例”的法律内容
        三、“弘治新例”的实施效果
    第三节 地方立法的适度调适
        一、广东税制改革
        二、广州——澳门二元体制
    第四节 明中期海上外贸管理执法机构的变化
        一、中央执法机构
        二、地方执法机构
        三、明中期的市舶宦官
        四、社会中介机构
第六章 明后期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转型(隆庆——崇祯)
    第一节 隆庆海澄月港的开海法令
        一、立法背景:海禁法令的地区性差异
        二、“隆庆开海”的法律内容
        三、“隆庆开海”的实施效果
    第二节 广东海外贸易法制的革新
        一、立法背景:广州交易会的举办
        二、“广东改制”的法律内容
        三、“广东改制”的实施效果
    第三节 澳门海外贸易法制的最终确立
        一、立法背景:西人东来与澳门争议
        二、“澳门体制”的法律内容
        三、“澳门体制”的实施效果
    第四节 明后期海上外贸管理执法机构的调适
        一、地方执法机构
        二、中央税使
        三、社会中介机构
第七章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特点、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特点
        一、立法目的:政治与经济合二为一
        二、立法内容:消极应对东西方接触
        三、执法机构:政府间经济权力的博弈
    第二节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作用
        一、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效果
        二、明中后期海上外贸管理法制调适的局限性
    第三节 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的影响
        一、清朝海上外贸管理立法不断细化
        二、清前期海上朝贡贸易法律地位的变化
        三、清前期海禁法令的死灰复燃
        四、澳门体制的延续
        五、清朝海关的设置
结论
参考文献
表索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16、17世纪中亚与中国关系研究四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布哈拉汗国与中国诸政权之间的政体互动
    (一) 月即别入主中亚与帖木儿王朝的瓦解
    (二) 中亚乱局下的帖木儿后裔与东察合台汗国
    (三) 布哈拉汗国与新疆地方政权的政治联系
        1.布哈拉汗国与东察合台汗国
        2.布哈拉汗国与叶尔羌汗国
    (四) 布哈拉汗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交往
二 16、17 世纪中亚商业网络的构建及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一) 16、17 世纪中亚陆路交通的变迁及其背景
    (二) 西伯利亚新商道的开通以及传统陆路贸易的持续发展
        1.“布哈拉商人”对传统丝路贸易的垄断与西伯利亚新商道的开通
        2.流动和迁移过程中的“布哈拉商人”网络
    (三) 朝贡贸易:16、17 世纪中亚与中国的经济往来
        1.16、17 世纪朝贡贸易的持续发展
        2.“身份”的假借——中亚商人在朝贡贸易中的运用法则
三 中亚民族形成中的人口互动因素——以乌兹别克人与哈萨克人为中心
    (一) 乌兹别克民族基本特征的形成及其与维吾尔民族之关系
        1.“乌兹别克”(月即别)的称谓来源
        2.乌兹别克民族与维吾尔民族基本特征形成的相关性
    (二) 哈萨克人早期东迁的原因及其与蒙兀儿人之关系
        1. “哈萨克人”的分离与东迁缘由
        2.哈萨克人的东迁及其与蒙兀儿人之关系
四 中亚苏非教士与中国伊斯兰教新格局的形成
    (一) 纳克什班底教派的兴起
        1.苏非派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
        2.16 世纪以前中亚苏非派在西域的主要活动
        3.纳克什班底教派的兴起和在西域的传播
    (二) 和卓黑山派与白山派的兴起、斗争及其的影响
        1.黑山派的产生及其发展
        2.白山派进入新疆以后与黑山派的斗争及其影响
    (三) 纳克什班底教派与内地伊斯兰教门宦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海路来华与明廷的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缅宗藩关系研究[D]. 段知力.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明代的贡物、蕃货及其流通[D]. 于子浩.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帖木儿朝末期撒马尔罕政权纷争研究[D]. 王文秋.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4]成化十九年《撒马儿罕贡狮图》试释[J]. 张之杰. 科学文化评论, 2018(04)
  • [5]明代前期西域朝贡使臣研究[D]. 徐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明代中后期宫廷涉外交往研究[D]. 袁小湉.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2)
  • [7]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D]. 刘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中国古代贡狮研究[D]. 任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制研究[D]. 杨晓波. 华东政法大学, 2015(04)
  • [10]16、17世纪中亚与中国关系研究四题[D]. 褚宁. 暨南大学, 2014(04)

标签:;  ;  ;  ;  

15世纪末撒马尔罕使者海禄访华及明朝廷的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