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脑血流应力显像的临床应用

核素脑血流应力显像的临床应用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流负荷显像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尹立杰,颜珏,刘杰,续蕊,金超岭,王荣福[1](2018)在《ATP负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分析ATP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32例脑缺血、脑梗死伴缺血的患者[男26例、女6例,平均年龄(63.0±8.7)岁]行99Tcm-双半胱乙酯(ECD)负荷及静息脑血流灌注显像。在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节区对称部位勾画感兴趣区并计算局部脑血流量(rCBF),对比分析负荷前后图像及rCBF。观察患者负荷前后脑血流灌注的反应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静息与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32例患者脑血流灌注减低的阳性率分别为53.1%(17/32)和65.6%(21/32),两者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100%(32/32)。单侧血管狭窄患者16例,血管狭窄侧静息显像rCBF为(65.8±13.2) ml·100g-1·min-1,负荷显像rCBF为(62.7±13.3) ml·100g-1·min-1,后者较前者减低(t=3.07,P<0.05);健侧静息与负荷显像rCBF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4±13.3)与(65.9±13.0) ml·100 g-1·min-1;t=1.90,P>0.05]。双侧多支血管病变患者16例,其静息显像rCBF为(625±13.9) ml·100g-1·min-1,负荷显像rCBF为(57.5±11.6) ml·100g-1·min-1,后者较前者减低(t=3.50,P<0.05)。观察32例患者ATP负荷的反应,21例患者出现脑血流储备下降。结论联合静息与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能明显提高对缺血病灶诊断的阳性率,评价脑血流储备情况。

张琦,刘玉婷,金刚[2](2017)在《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同机融合的一种检查方法,能够将解剖显像与功能显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定位准确率的同时还可以对疾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兼具了SPECT灵敏度高和CT特异性、分辨率高的优点,因此,对很多疾病如脑梗、TIA、癫痫等缺血性病变的病灶定位、治疗指导和预后评估以及正常脑功能的研究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对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技术和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尹立杰,刘杰,金超岭,王荣福[3](2016)在《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对其诊治方法很多,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静息及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等。其中,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包括直立负荷试验、CO2吸入负荷试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腺苷负荷试验等,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为临床早期诊断、疗效评价、预后以及脑血流储备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李小东[4](2016)在《功能代谢闪烁显像靶向技术的优化及在某些难诊治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提高难诊治疾病靶向诊疗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方法,是目前疾病诊疗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以传统的闪烁显像为基础,应用自行研究的功能代谢闪烁显像(functional metabolic scintigraphy,FMS)的靶向诊疗优化技术,构建出提高诊疗效能的系列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1)无创门控心脏FMS诊断隐匿性冠心病(LCHD)。LCHD极易被误诊,为此本文采用无创门控心功能和心肌血流FMS的靶向诊断技术,筛选出对LCHD有确诊价值的心脏舒缩功能参数,并应用协方差分析消除年龄干扰。结果表明,通过联合应用负荷和静态心肌断层FMS成像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应用门控心血池FMS成像以及整体/局部左心室的泵功能参数分析,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尤为重要的是:揭示发现了LCHD心脏生理功能的变化特点。2)脑血流灌注FMS定位诊断致癫病灶。本研究应用脑血流灌注FMS的靶向断层技术,检测大脑皮质组织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信息和特征,以γ刀治疗癫痫患者后长期随访的临床结果作为确诊癫痫的金标准,将公认的“癫痫发作是否停止”作为诊断试验的阈值,对脑血流灌注FMS靶向定位癫痫病灶进行诊断试验和评价。结果表明,脑FMS对致癫病灶的定位,具有靶向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的优势,可为药物难治型癫痫的外科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治疗,提供致癫病灶定位的影像学依据。3)无创肝胆功能FMS诊断反流性胃炎。常规应用有创检查诊断反流性胃炎,常有假阳/阴性。为此本研究应用无创肝胆FMS诊断该病。在影像数据采集过程中贯序应用“生理介入和标记靶向器官”等优化技术。以病理诊断为依据,进行FMS诊断试验和ROC分析。结果显示它能准确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显着提高靶向诊断效能的特点。另外,本研究证实: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胆囊排泌功能无明显减低;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异常,进而可能是反流性胃炎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4)FMS等多模态影像引导125I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如何能有效治疗有手术和放化禁忌症的NSCLC是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应用自行研究的FMS在内的多模态显像方法参与125I粒子治疗的全过程,CT、18F-FDG符合线路FMS和纤维支气管镜(FFB)进行靶区定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方案并进行放射剂量学的优化,以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评估TPS;影像引导粒子植入,并进行实时位置验证、植入后剂量学验证、疗效判定和随访。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密度影像靶区和生物靶区的明确界定,能够保证治疗的靶向性和适形性;应用包括放射剂量学优化在内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手段,能够明显提高治疗增益比和局部控制疗效,进而显着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杨淑贞,朱小华[5](2015)在《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主要致死性疾病,在欧美国家是成年人主要的致残性疾病[1]。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最多见(占75%90%)[2]。缺血性脑卒中又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由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复发变得尤为重要[3]。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影像医学的飞速发展,

郭佳,尹雅芙,李亚明[6](2010)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脑血流在脑组织的营养、能量供给和代谢上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脑血流的测定无疑是研究脑功能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研究大脑特定功能活跃区是目前神经核医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尤其在近10年来成为神经核医学研究的焦点,各地专家、学者利用不同的干预措施、显像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取

张一秋,石洪成,顾宇参,刘文官,修雁,李蓓蕾,朱玮珉,陈曙光[7](2010)在《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腺苷用于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本科室32例非器质性精神疾病患者行隔日法静息与腺苷负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重建的横断面图像上选择3个参考层面,分别勾画其两侧镜像部位小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感兴趣区(ROI),每个ROI大小均为32.8像素,测定各ROI放射性计数。对视为正常部位的大脑ROI,以两侧小脑ROI平均放射性计数为参照,分别计算两侧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ROI放射性计数与其比值,比较同一组ROI在腺苷负荷状态下与静息状态下放射性计数比值。对视为异常部位的大脑ROI按其对腺苷负荷后脑血流灌注变化的反应进行分类。结果所有患者进行腺苷负荷显像,没有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并在腺苷注射结束后迅速消失。共获得视为正常的174组大脑ROI,静息显像的比值与负荷显像的比值比较显示,额叶、颞叶、顶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01±0.100比0.956±0.149,0.923±0.070比0.981±0.090,0.840±0.126比0.887±0.091,均P<0.05),枕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2±0.146比1.010±0.124,P>0.05)。获得视为异常的49处ROI,其中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正常,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的有10处;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减低,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更加明显的有9处;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减低,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改善的有27处;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减低,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区无明显变化的有3处。结论腺苷能用于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且不良反应少。

张一秋,石洪成,顾宇参,陈曙光,朱玮珉,修雁,李蓓蕾,刘文官[8](2009)在《静息和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同日法与两日法显像可信度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与两日法静息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比较,探讨同日法显像的可行性。方法:64例行静息与腺苷负荷脑SPECT血流灌注显像的非器质性精神疾病患者,同日法组和两日法组各32例,在重建的横断面图像上选择3个参考层面,分别勾画其双侧镜像部位小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相同大小的感兴趣区(ROI),测定各ROI放射性计数。选取正常部位的大脑ROI,以双侧小脑ROI平均放射性计数为参照,分别计算双侧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ROI放射性计数与其比值,对每组患者腺苷负荷后显像的比值与静息显像的比值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同日法组:共获得194组大脑ROI,负荷显像的比值与静息显像的比值配对t检验示额叶(静息组0.922±0.101,腺苷负荷组0.905±0.093;P>0.05)、顶叶(静息组0.876±0.082,腺苷负荷组0.884±0.097;P>0.05)、枕叶(静息组1.029±0.136,腺苷负荷组1.020±0.1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颞叶(静息组0.940±0.096,腺苷负荷组0.905±0.0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日法组:共获得视为正常的174组大脑ROI,负荷显像的比值与静息显像的比值配对t检验示额叶(静息组0.901±0.100,腺苷负荷组0.956±0.149;P<0.05)、颞叶(静息组0.923±0.070,腺苷负荷组0.981±0.090;P<0.05)、顶叶(静息组0.840±0.126,腺苷负荷组0.887±0.0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枕叶(静息组1.102±0.146,腺苷负荷组1.010±0.1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日法静息与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可信度欠佳,建议采用两日法。

修雁[9](2009)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及在评价甲亢患者脑功能损害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图像分析方法、负荷试验方法以及相关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重点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甲亢患者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甲亢患者脑灌注改变模式及其可能相关因素;分析甲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以及认知功能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相关因素。方法:1.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方法学研究130例受试者共行169次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显像剂为99Tcm-ECD,剂量约为1110MBq,显像仪器为Elscint Apex Sp-6或Marconi Irix三探头SPECT。其中,34例健康志愿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5.03±11.81岁)行静息脑血流灌注显像,分析99Tcm-ECD在正常成人脑组织中的分布模式,并比较目测及半定量方法的分析结果。另外选择28例健康志愿者(男性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5.8±9.41岁)行静息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Brain search 1.10软件自动提取脑功能区及血流半定量值,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选择7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息SPECT脑血流灌注图像,应用SPM2.0软件进行位置矫正、归一化及平滑处理,以介绍本文中SPM分析甲亢患者脑血流灌注图像的方法。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性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4±10.5岁)和11例健康对照者(男性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8.0±9.7岁)行静息脑血流灌注显像,并与CT进行比较。24例脑缺血性疾病患者(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0±13.2岁)和8例正常对照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0±12.9岁)分别行静息及潘生丁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2.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评价甲亢患者脑功能损害中的应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37例临床确诊为甲亢的患者(男性10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39.27±10.58岁)纳入病例组,分成短病程组(病程小于等于6个月,n=15)和长病程组(病程大于6个月,n=22):其中,7例甲亢患者经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评价其脑血流变化。年龄、性别、文化、婚姻相匹配的28例健康志愿者(男性8例,女性20例;平均35.8±9.41岁)纳入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99Tcm-ECD1110MBq后约30分钟应用Marconi Irix三探头SPECT采集静息脑血流灌注图像。组间脑血流灌注比较均应用统计参数图SPM2.0软件行体素对体素的团体t检验(FWE矫正,阈值设为0.05)。应用Brain search 1.1软件自动提取脑功能区及其血流半定量值,并结合相关指标分析甲亢患者脑血流灌注异常的可能相关因素。人格特征分析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中35例患者(2例未完成)及28例正常对照者行人格特征分析,并进行相关研究;分析7例患者治疗后人格特征变化。甲克患者情绪分析对37例甲亢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抑郁、焦虑情绪及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情绪变化;并结合脑血流灌注及其他相关指标分析甲亢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可能相关因素。甲亢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对37例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应用数字划消试验测定注意力,应用韦氏记忆量表甲测定记忆力;结合脑血流灌注及其他相关指标分析甲亢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可能相关因素;分析7例患者治疗后注意力、记忆力变化。结果:1.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方法学研究99Tcm-ECD在脑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差异较大,而相同部位个体间差异较小;半定量分析与目测分析结果相关性较好。脑区自动提取法提取脑区与解剖部位相符合,该方法显示部分脑区99Tcm-ECD摄取与应用感兴趣区半定量法所反映99Tcm-ECD的脑正常分布模式基本一致,但该方法能获取更多脑区的信息。SPM分析时图像预处理是研究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SPM分析可直观显示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的脑区。静息SPECT脑灌注显像探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部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67.7%和为80%;对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者,灵敏度为80%,CT仅为20%:无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者,SPECT脑灌注显像灵敏度为70%。扣带回、颞顶叶是SLE患者脑部受损较常见部位。静息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潘生丁负荷显像探测脑缺血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58.3%和83.3%。潘生丁可探测到四种不同的脑血管反应类型。2.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评价甲亢患者脑功能损害中的应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正常对照组(n=28)比较,甲亢患者(n=37)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海马旁回、前扣带回、后内嗅皮层、后旁嗅皮层、膝下皮层、杏仁体、尾状核以及额叶(上、中、下额回及内侧额回)血流灌注减低;右小脑吲部及脑干存在血流灌注减低(FWE矫正,p<0.05)。短病程与长病程组患者血流灌注减低部位基本相似,长病程组血流减低范围稍大于短病程组。7例患者治疗后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旁回、钩回、前扣带回、颞叶脑血流灌注有改善(FWE矫正,p<0.05)。甲亢患者钩回、左舌回、后扣带回、左枕下回、左视觉联合皮层、胼胝体下回脑血流与FT3呈显着负相关(p<0.05);左钩回、左舌回、左视觉联合皮层、左枕中回、枕下回、左后扣带回、左膝下皮层、左尾状核血流与FT4呈显着负相关(p<0.05);右枕中回血流与sTSH呈显着负相关(p<0.05)。甲亢患者脑血流与TgAb、TRAb、TPOAb无显着相关(p>0.05)。人格特征分析与正常对照组(n=28)比较,甲亢患者(n=35)具有情绪不稳定(神经质N)、精神质的人格特征(p<0.05);甲亢神经质维度N评分与丘脑、海马旁回、后内嗅皮层、苍白球、乳头体血流呈显着负相关(p<0.05);7例患者治疗后人格特征未见显着变化(p>0.05),但神经质维度N评分有明显减低趋势(t=1.883,p=0.092)。情绪分析与正常对照组(n=28)比较,甲亢患者(n=37)具有轻、中度抑郁和焦虑(p<0.05);短病程与长病程组患者间无显着差异(p>0.05)。7例患者治疗后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焦虑评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边缘系统、丘脑及基底节血流与抑郁显着相关(p<0.05);右丘脑血流与焦虑显着相关(p<0.05)。内倾而不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胼胝体下回血流减低是抑郁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是焦虑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认知功能评定与正常对照组(n=28)比较,长病程组患者(n=22)记忆力受损(p<0.05);短病程组(n=15)记忆力及所有患者注意力无明显受损(p>0.05)。年龄、右尾状核、右腹前核、右乳头体血流是正常对照者注意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病程、FT4、右颞极、右尾状核、右听觉联合皮层血流是甲亢患者注意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注意力、右顶上小叶、右压后扣带皮层血流灌注是正常对照记忆力的影响独立因素,年龄、注意力、FT4、左丘脑、右杏仁体血流是甲亢患者记忆力的影响独立因素(p<0.05)。记忆力、注意力与抑郁、焦虑、FT3、sTSH及自身抗体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99Tcm-ECD在不同部位脑组织中的分布差异较大;年龄会轻微改变其在某些部位的分布;脑功能自动提取法能准确、方便地提取功能脑区及血流半定量值;SPM分析可客观、直观地显示有统计意义脑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能够灵敏探测脑部缺血性病变;潘生丁负荷显像可提高脑缺血性病变检出的灵敏度、探测脑血管储备力。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能客观评价甲亢患者脑血流异常;甲亢患者边缘系统、额叶、右小脑吲部和脑干血流灌注减低,局部脑血流异常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增高有关;经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患者脑血流灌注可能有改善;甲亢患者有明显抑郁、焦虑情绪,其发可能与内向而不稳定的个性特征及局部脑血流减低有关;治疗后抑郁明显改善,焦虑有改善;病程较长甲亢患者有记忆力受损,可能与丘脑、杏仁体等记忆相关脑区血流减低有关;甲亢患者注意力无明显受损。

张凯军,安锐,张永学,梅元武[10](2005)在《介入脑血流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尼莫地平负荷脑血流显像的方法,并结合rCBF定量方法,评价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脑血管疾病组10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4例,行潘生丁试验;另一组48例,行尼莫地平试验。首先进行基础状态99mTc ECD脑血管灌注及rCBF显像,36~48h后进行潘生丁和尼莫地平负荷试验后显像。图像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结果根据定性、半定量分析将脑血管对血管扩张剂的反应性分为4型A型,介入试验后原有病灶扩大,不对称指数(AI)值下降;B型,基础状态下显像正常,药物作用后出现明显灌注降低区,AI值下降;C型,原有病灶在药物介入后缩小或消失;D型,介入前、后图像及AI值均无差异。定量分析在潘生丁和尼莫地平介入试验后,正常对照组脑半球血流量由基础状态的(47.10±3.52)ml/(100g·min)分别增加到(56.61±4.21)ml/(100g·min)即增加(20.20±2.12)%,(57.13±4.91)ml/(100g·min)即增加(21.20±2.31)%;而脑血管病组由基础状态的(37.22±6.70)ml/(100g·min)增加到(38.82±6.22)ml/(100g·min)即增加(4.29±1.01)%,(39.31±5.92)ml/(100g·min)即增加(5.62±1.12)%;潘生丁和尼莫地平介入试验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种药物介入试验均提高了脑血管疾病检出的阳性率,但潘生丁和尼莫?

二、放射性核素脑血流负荷显像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射性核素脑血流负荷显像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
    1.1显像机制及r CBF
    1.2常用显像剂
2半定量分析技术及视觉分析
    2.1半定量分析技术
    2.2 ROI模型法与统计参数图
3几种脑血流影像学检查方法
    3.1 TCD
    3.2 CT与MRI
    3.3 SPECT与PET
4缺血半暗带
5脑负荷显像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测定
    5.1脑负荷显像
    5.2脑血管储备功能测定
6小结

(4)功能代谢闪烁显像靶向技术的优化及在某些难诊治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FMS靶向技术及优化
    1.3 功能代谢闪烁显像和内照射靶向治疗的机制特点
        1.3.1 功能代谢闪烁显像的机制特点
        1.3.2 FMS/CT引导放射性粒子靶向治疗及优化
    1.4 课题的提出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创门控心脏FMS诊断隐匿性冠心病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研究对象
        2.2.2 试验设备与显像剂
        2.2.3 试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心肌血流灌注FMS靶向诊断LCHD的研究
        2.3.2 心脏功能FMS靶向诊断LCHD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脑血流灌注FMS定位诊断致癫病灶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试验对象
        3.2.2 设备与显像剂
        3.2.3 试验过程
        3.2.4 脑血流灌注FMS的图像分析
        3.2.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癫痫
        3.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脑血流灌注FMS机制的分析
        3.3.2 癫痫灶FMS的特点与分析
        3.3.3 脑FMS与CT、EEG等的对比分析
        3.3.4 脑FMS定位致癫灶的诊断效能分析与评价
        3.3.5 脑FMS定位致痫灶的QA/QC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创肝胆功能FMS诊断反流性胃炎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受试对象
        4.2.2 试验过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阴性对照组胆囊排泌FMS影像特点的分析
        4.3.2 胆囊排泌功能异常与胆汁反流关系的分析
        4.3.3 肝胆代谢FMS诊断反流性胃炎的研究
        4.3.4 对肝胆代谢FMS诊断反流性胃炎的准确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MS等多模态影像引导125I粒子治疗NSCLC
    5.1 引言
    5.2 试验部分
        5.2.1 受试对象
        5.2.2 仪器和设备
        5.2.3 试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提高CT引导粒子治疗NSCLC的靶向性和适形度的研究
        5.3.2 提高FFB引导粒子治疗中央型NSCLC叶不张的靶向性
        5.3.3 符合线路18F-FDG FMS显像提高粒子治疗的靶向性和适形度
        5.3.4 多模态影像引导粒子治疗NSCLC增益比的QA/QC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的说明
致谢

(5)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放射性检查方法
    1.1 放射学检查方法
    1.2 核医学检查方法
2 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机制和方法
    2.1 显像机制
    2.2 显像方法
3 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3.1 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3.2 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

(6)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脑血流影像检查方法
    1.1 普通影像学
    1.2 SPECT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PET)
2 脑血流灌注显像机制
3 脑血流灌注显像常用显像剂
4 研究方法
    4.1 脑介入试验
    4.2 一日法与隔日法
5 图像统计分析
    5.1 视觉分析与传统的定量、半定量分析
    5.2 统计参数图 (SPM)
    5.3 NEUROSTAT
    5.4 easy Z-score inaging system (e ZIS)

(8)静息和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同日法与两日法显像可信度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显像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同日法组
    2.2 两日法组
3 讨 论

(9)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及在评价甲亢患者脑功能损害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情绪与认知功能
    三.甲亢患者脑功能显像研究
第一部分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方法学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部分 甲亢患者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部分 甲亢患者人格特征分析及与SPECT脑血流灌注相关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四部分 甲亢患者情绪障碍分析及与SPECT脑血流灌注相关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五部分 甲亢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及与SPECT脑血流灌注相关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发表论文目录和获奖情况

(10)介入脑血流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影像分析
结 果
    1.试验后两组脑半球血流量变化
    2.定性分析、半定量及定量分析
    3.潘生丁和尼莫地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讨 论

四、放射性核素脑血流负荷显像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TP负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 尹立杰,颜珏,刘杰,续蕊,金超岭,王荣福.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8(08)
  • [2]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进展[J]. 张琦,刘玉婷,金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09)
  • [3]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尹立杰,刘杰,金超岭,王荣福.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6(04)
  • [4]功能代谢闪烁显像靶向技术的优化及在某些难诊治疾病中的应用[D]. 李小东. 天津大学, 2016(07)
  • [5]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 杨淑贞,朱小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05)
  • [6]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郭佳,尹雅芙,李亚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08)
  • [7]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可行性研究[J]. 张一秋,石洪成,顾宇参,刘文官,修雁,李蓓蕾,朱玮珉,陈曙光.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0(03)
  • [8]静息和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同日法与两日法显像可信度的比较[J]. 张一秋,石洪成,顾宇参,陈曙光,朱玮珉,修雁,李蓓蕾,刘文官. 中国临床医学, 2009(06)
  • [9]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及在评价甲亢患者脑功能损害中的应用研究[D]. 修雁. 复旦大学, 2009(12)
  • [10]介入脑血流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研究[J]. 张凯军,安锐,张永学,梅元武. 放射学实践, 2005(05)

标签:;  ;  ;  ;  

核素脑血流应力显像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