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桉树组织培养

6.桉树组织培养

一、六、桉树组织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丁光宇[1](2021)在《被子植物(E)-β-罗勒烯合酶演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特殊代谢产物在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挥发性萜烯化合物(terpenoid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s)在植物生长发育及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挥发性萜烯化合物主要由异戊二烯(C5)、单萜(C10)、倍半萜(C15)及其上述化合物的修饰衍生物组成。桑树是重要经济树种,但关于其挥发性萜烯化合物的研究在国内外还鲜有报道。同时,基于系统发生树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植物催化产物相同的萜烯合酶序列分歧度往往大于来自同种植物催化产物不同的萜烯合酶。该现象暗示植物萜烯合酶发生了多次收敛演化。截至目前,植物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关于萜烯合酶收敛演化方面的研究仍知之甚少。本研究以川桑(Morus notabilis)的为实验材料,首先分析了桑树组成型挥发性萜烯化合物,进一步通过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获得了诱导型挥发性萜烯化合物的信息。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qRT-PCR和体外酶活测定等研究手段确定了负责桑树根和叶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合成的萜烯合酶;结合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和计算化学研究方法解析了(E)-β-罗勒烯((E)-β-ocimene)合酶的演化历史并鉴定得到与(E)-β-罗勒烯合酶收敛演化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桑树根和叶中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分析利用固相微萃取串联GC/MS(SPME-GC/MS)的研究手段对川桑根和叶顶空挥发物质进行收集并检测,结果显示只有α-蒎烯(α-pinene)一种组成型挥发性萜烯化合物。经过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处理后,桑叶会释放大量诱导型挥发性萜烯化合物(E)-β-罗勒烯和芳樟醇(linalool)。根的诱导型挥发性萜烯化合物由多种单萜化合物组成,以1,8-桉树脑(1,8-cineole)为主。川桑叶被家蚕咬食后的挥发性萜烯化合物与MeJA处理的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在组成上无显着性差异。2.桑树萜烯合酶基因的鉴定及序列分析用已知的萜烯合酶作为问询序列对桑树基因编码区域(coding DNA sequence,CDS)数据库进行Blast检索分析,共鉴定得到26个萜烯合酶,系统发生树演化分析将其归为6个基因家族。qRT-PCR结果显示,MeJA处理能够诱导桑树叶中萜烯合酶基因的表达上调,包括MnTPS11、MnTPS12、MnTPS18和MnTPS25。在根中,基因MnTPS11、MnTPS13、MnTPS18和MnTPS25经MeJA处理后亦上调表达。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nTPS11、MnTPS12、MnTPS13、MnTPS18和MnTPS25均定位于叶绿体。3.桑树萜烯合酶 MnTPS11、MnTPS12、MnTPS13、MnTPS18 和 MnTPS25 体外表达及产物分析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成功表达MnTPS11、MnTPS12、MnTPS13、MnTPS18、MnTPS25与His-tag的重组蛋白,经亲和纯化的萜烯合酶蛋白质与单萜化合物前体香叶酯焦磷酸(geranyl diphosphate,GPP)孵育。之后,使用SPME-GC/MS方法检测其反应产物,结果显示MnTPS12以(E)-β-罗勒烯为主要产物同时生成微量的副产物(Z)-β-罗勒烯((Z)-β-ocimene);MnTPS13能够以GPP为底物产生6个产物,分别是 α-侧柏烯(α-thujene)、α-蒎烯(α-pinene)、香松烯(sabinene)、β-蒎烯(β-pinene)、1,8-桉树脑和γ-松油烯(γ-terpinene);MnTPS18和MnTPS25的催化产物均为芳樟醇。4.(E)-β-罗勒烯合酶系统发生树演化分析与基因组微共线性分析通过结合被子植物萜烯合酶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生树演化分析和萜烯合酶所在基因组区域的微共线性分析,表明(E)-β-罗勒烯合酶在被子植物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次收敛演化。最早的趋异演化事件发生时间早于双子叶植物大规模辐射演化,而晚于单、双子叶植物分化。5.与(E)-β-罗勒烯合酶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的鉴定通过对祖先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鉴定到63个与(E)-β-罗勒烯合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候选位点。以模拟的单萜合酶-GPP复合物的结构信息为依据计算单萜合酶中与底物距离范围小于10A的氨基酸残基,最终在上述鉴定到的63个位点中锁定了其中6个氨基酸残基。进一步通过点突变结合酶活实验分析证明,其中4个氨基酸残基(N388I-Y420F-I446S-L485F)的突变可以将不同的单萜合酶完全转变成β-罗勒烯合酶。6.单萜合酶通过改变中间体的构象获得合成(E/Z)-β-罗勒烯的活性通过将SCS、以及双点突变体SCSY420F/I446S和四点突变体SC SN338I/Y420F/I446S/L485F与橙花基焦磷酸(neryl diphosphate,NPP)进行孵育检测其产物,结果表明点突变的SCS阻碍了 GPP的异构化,从而获得新的催化活性。QM/MMMD模拟表明,突变的SCS改变了中间体沉香基焦磷酸(linalyl diphosphate,LPP)的构象。整合点突变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残基位点Y420、1446和酶活中心的水结合参与构筑环状单萜合酶催化腔。环状产物的单萜合酶通过预构效应有利于中间体LPP形成环状产物的构象,当Y420F突变后,苯丙氨酸残基无法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并且残基的疏水性导致水分子很难进入催化腔,而I446S的突变则加剧了催化腔对中间体构象的限制能力的丧失,LPP的构象不再利于形成环状产物中间体。双突变N338I/L485F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变了中间体的构象,有利于(E)-β-罗勒烯的生成。本论文首次对桑树挥发性萜烯化合物以及萜烯合酶进行了研究,为环境友好型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本研究为被子植物单萜合酶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系统的解析了(E)-β-罗勒烯合酶收敛演化现象以及分子机理,为萜烯合酶的人工设计提供新的重要靶位点。

田红雨[2](2020)在《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揭示桉树内生细菌对桉树青枯病的生防机制,从而为应用微生态调控方法防治桉树青枯病的研究奠定基础,并为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从微生物组学的角度对桉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无菌培养的桉树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调控性,并采用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的方法,对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桉树组培苗普遍存在内生细菌。利用光学显微镜在1000倍下观察了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尾叶桉(E.urophylla)、粗皮桉(E.pellita)三种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E.urophylla×E.tereticornis)三个无性系LH1、L22、L39的组培苗样品的内生细菌,发现这些材料中均存在内生细菌,多为球状和椭圆状,大小为1~2 μm;通过观察计数发现,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样品每个视野中可观察到内生细菌的平均数量分别约为9.0个和14.0个。在扫描电镜5000倍下观察发现,三种实生组培苗的根、茎、叶内均有细菌的分布,形状多为杆状和椭圆状,大小为1~2 μm,尾细桉三个无性系组培苗不同器官内也均有内生细菌的分布,多为杆状,大小在2 μm左右;通过观察计数发现,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样品每个视野中可观察到内生细菌的平均数量分别约为2.0个和5.0个。以上结果说明,桉树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细菌,尾细桉无性系的内生细菌数量普遍多于实生苗。利用高通量量测序技术,对赤桉、尾叶桉、粗皮桉三种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LH1、L22、L39、尾巨桉(E.urophylla× E.grandis)DH32-29 四种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分析。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组成分析结果都表现为实生组培苗之间的内生细菌菌群结构更相似,尾细桉无性系之间的菌群结构更相似,但尾细桉不同系列的无性系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属水平上,实生组培苗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菌属Sphingbium;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中的最具优势菌属为罗丹诺菌属Rhodanobacter,另外两个优势菌属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L39还含有比例为43.8%的玫瑰单胞菌属Roseomonas;尾巨桉无性系组培苗DH32-29中,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的比例最高,另外两个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菌属Sphingobium;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不同实生组培苗之间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小,不同尾细桉无性系之间的具有一定差异,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之间的差异很大;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实生组培苗样品中内生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均高于所有无性系组培苗样品,而在丰富度(Chao1)上,未表现出规律性。综合以上分析,桉树种子实生苗的固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较稳定,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则具有一定差异,实生苗与无性系之间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非常大,且实生苗的内生细菌多样性高于无性系。(2)桉树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具有可调控性。以尾巨桉无性系DH32-29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和不同生长时间的根部材料,分析了其内生细菌在属和种水平上的组成结构及其群落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2年生桉树根部之间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炼苗根部样品的OTU数目最高,且其特有OTUs的比例达到了 63.2%,其它样品特有OTUs的比例均在30%及以下;桉树由组培苗到炼苗的时期,根部的内生细菌在属水平上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阿菲皮亚菌属Afipia的比例骤降,由炼苗到1年生苗的时期,菌属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的比例明显升高,1年生苗木到3年生苗木的时期,菌属结构的变化程度次之。桉树由组培苗到炼苗的时期,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提高了约1.7倍,Shannon指数提高了约2.6倍,且均达到了最高值;基于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的样本间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组培苗样品和炼苗样品的组间距离最大,1年生和3年生桉树样品的组间距离最小。综合以上分析,环境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可在炼苗阶段发挥出最显着的作用,且能够显着提高菌群多样性,是调控的最佳时期。所有根部样品中均能检测到3个优势菌属和5个优势菌种的存在,且其中的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均为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资源。(3)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N181组合、黄腐酸、黄腐酸+WCS417r+CN181,对尾巨桉无性系DH32-29幼苗抗病性的提高均有一定的效果。WCS417r+CN181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各记录时间均低于空白对照和WCS417r单一处理;黄腐酸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第7 d、10 d、15 d均低于对照组及WCS417r+CN181处理,且在第7 d和10 d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及WCS417r处理(P<0.05),发病率分别降低了 30.0%、25.0%(7 d),45.0%、35.0%(10 d);黄腐酸+WCS417r+CN181 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各记录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和WCS417r+CN181处理,且在第7 d和10 d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及WCS417r处理(P<0.05),发病率分别降低了 30.0%、25.0%(7 d),50.0%、40.0%(10 d);黄腐酸+WCS417r+CN181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第5 d和10 d时低于黄腐酸处理,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生防细菌和黄腐酸的不同组合处理DH32-29桉树苗后第10 d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情况,从微生态角度探究内生细菌的动态变化与桉树抗病能力的关系。OTU数目、PCA分析和物种组成分析结果均表明,组培苗由无菌条件转入外界环境后,其内生细菌群落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处理组样品中菌群结构的相似度最高;组培苗中可检测到的物种丰度很低,其它样品中可检测到的物种丰度都较高;与组培苗和无菌水处理的样品相比,生防细菌单一处理的阳性对照组和不同组合处理的样品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菌属Sphingobium的丰度均有较大增长;对提高桉树抗病性效果较好的CN181、WCS417r+CN181、黄腐酸、黄腐酸+WCS417r+CN 181样品中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的丰度均较高,且随着抗病性的提高,其比例递增(11.1%、12.6%、15.7%、17.9%),且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四种处理的样品中内生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都高于其它样品,且显着高于组培苗对照和WCS417r处理的样品(P<0.05),其Shannon指数也显着高于组培苗和WCS417r处理的样品(P<0.05)。由此表明,调控后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可增强桉树抗青枯病的能力,提高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在桉树体内的比例可能是微生态调控的关键。

李奥欣[3](2020)在《按树和柳枝稷除草活性成分的分析鉴定及除草活性评价》文中提出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抑菌、除草活性等。具有除草活性的天然产物大多数是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研究这些天然产物的除草活性可以为天然除草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持。天然除草剂具有来源丰富、安全、高效、易降解和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关于桉树和柳枝稷除草活性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但其除草活性成分的系统筛选与鉴定报道较少,分析鉴定其除草活性成分有助于更好地开发这两种植物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本论文围绕桉树和柳枝稷除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析、鉴定和活性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7个桉树叶样品中提取挥发油,测试了所有桉树油对硬直黑麦草的除草活性,并对其除草活性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检测不同桉树油样品的化学成分,并对其GC-MS分析结果进行PCA分析,建立了一种快速筛选除草活性化学成分的方法。通过测试几个代表性化学成分的除草活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发现反式-松香芹醇和α-松油醇的除草活性较强。2.采用培养皿实验和盆栽实验测试了α-松油醇对反枝苋种子在培养皿中发芽和生长过程的抑制作用以及在土壤中出苗率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α-松油醇对反枝苋的发芽率和根芽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反枝苋在土壤中的出苗率和地上生物量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采用溶剂逐级萃取法分别制备了柳枝稷根部和茎部水提滤液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采用溶剂逐级提取法分别制备了柳枝稷根部和茎部水提滤渣以及茎部粉末的乙酸乙酯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各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柳枝稷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除草活性最强,说明除草活性成分易溶解于乙酸乙酯溶剂。4.通过检测柳枝稷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建立液相色谱-混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快速筛选黄酮类化合物方法。该方法通过自动模式下的多级质谱检测,扫描出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DFI),并对产生该碎片离子的分子离子峰进行多级质谱检测,推断出黄酮类化合物的裂解路径,从而验证其结构。在柳枝稷提取物中共检测到七种黄酮类化合物(异槲皮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木糖苷、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通过测试几种代表性黄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发现其对反枝苋的除草活性不明显。柳枝稷及其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均有待进一步研究。5.采用溶剂提取法分别制备了两个柳枝稷品种Alamo和Cave-in-Rrock的根部、茎部、叶部及根际土壤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连续性根分泌物收集系统法(CRETS)提取了柳枝稷的根系分泌物。GC-MS化学分析结果表明,Alamo品种柳枝稷各提取物的共有化学成分为苯甲酸,Cave-in-Rrock各提取物的共有化学成分为苯甲酸和香草醛。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苯甲酸对反枝苋的发芽和生长具有明显的除草活性。

任涵[4](2020)在《生物炭、益生菌对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炭和根际益生菌能够作为土壤改良剂和生物肥料改善土壤养分条件,并且对植物的生长和植物养分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及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一直是土壤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本研究分析施用益生菌和不同浓度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桉树生长等的影响,为调控桉树生长的土壤理化和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以桉树(DH32-29)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浓度(0t/hm2,20.0 t/hm2和40.0 t/hm2)生物炭+5×1010 cfu/m L益生菌的野外栽培试验。我们得到以下五个实验处理:(1)不施加生物炭和不施加益生菌(M0B0),(2)单施5×1010 cfu/m L益生菌(MB0),(3)单施20.0 t/hm2生物炭(B20),(4)混施5×1010 cfu/m L益生菌和20.0 t/hm2生物炭(MB20),(5)混施5×1010 cfu/m L益生菌和40.0 t/hm2生物炭(MB40)。将传统的平板稀释法、Biolog微平板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结合起来,解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桉树生长对生物炭和益生菌施加的响应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较于对照,所有处理均显着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所有处理均有促进土壤铵态氮积累的趋势。不同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显着;MB20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影响极显着。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影响显着,表明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某些土壤养分和土壤理化性质。(2)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中,各处理和对照中微生物的主体是细菌。真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数量大小差异显着,细菌和放线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数量大小差异不显着。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显着负相关(p<0.001;p<0.001;p<0.05),与土壤p H和电导率呈显着正相关(p<0.001;p<0.01)。表明土壤养分可以敏感的指示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相关微生物的活动与生长状况。(3)除土壤蔗糖酶活性受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显着外,其他土壤酶受不同处理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单施益生菌显着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着正相关(p<0.05;p<0.001,),与土壤硝态氮(p<0.01)、总氮(p<0.001)、全磷(p<0.001)显着负相关,与土壤p H显着(p<0.05)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放线菌数量显着负相关(p<0.01)。此外,土壤蛋白酶与硝态氮显着正相关(p<0.01),与含水率显着负相关(p<0.05);土壤脲酶与全磷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蔗糖酶与土壤硝态氮(p<0.05)、p H(p<0.05)、EC(p<0.05)显着正相关,表明土壤酶活性可以敏感的指示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4)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综合四个季度不同处理对微生物碳代谢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MB20在桉树生长在不同时期均能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能力。(5)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且土壤养分和土壤优势菌群存在显着相关性。此外,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分布差异可以看出,对照和各处理林下土壤在土壤菌落组成上无较大区别,但在菌群结构(门、属水平)和相对丰度上差异较大。冗余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细菌群落优势细菌的影响主要通过引起土壤全钾、全磷、p H、硝态氮的变化实现的。(6)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生长的影响作用随桉树生长时间的增加表现越明显,益生菌对土壤肥力和桉树生长的改善作用表现为长效缓释。对不同桉树生长时期的树高分析可知,其整体表现为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MB0对树高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且一年之后能够显着提高桉树地径。此外,MB0显着提升桉树桉树根、茎、叶和总生物量。(7)通过对林地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桉树生长发育、桉树不同部位养分含量做冗余分析可以看出,生物炭和益生菌通过调控土壤硝态氮、全磷、电导率、全钾从而影响桉树叶片的养分含量,进而影响桉树生长。此外,生物炭和益生菌通过调控土壤优势细菌的Chloroflexi、Rokubacteria、Firmicutes、Gemmatimonadetes、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从而影响桉树生长量和生物量;生物炭和益生菌通过调控土壤细菌的物种丰度和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均匀度从而影响桉树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8)施加生物炭对桉树生长没有显着促进作用,但是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生长环境;施加益生菌能显着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且对桉树促生作用显着。对生物炭和益生菌在桉树人工林的施用应该考虑样地的土壤状况,且将土壤改良、桉树种植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为与桉树速生同等考虑的要素。

黎汤侃[5](2020)在《铝胁迫下四种桉树幼苗根尖抗氧化系统运作方式与评价》文中指出铝毒污染伴随着当今工业水平的发展和大气酸化程度的加深愈发严重。在近年流行的城市污染地生态修复中,前期速生植物能为今后园林造景和环境改善打下坚实基础。为了筛选出耐铝性优良的桉树品种,以及了解耐铝性强弱树种之间的抗氧化系统工作原理,本论文通过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圆角桉(Eucalyptus umbellate)、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四种不同基因型实生桉树幼苗的耐铝性差异、根部抗氧化系统运作差异以及根部损伤外观等多重指标,借助分析根部生长情况、评价根部生理生化指标、观察根部细胞染色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了如下结论:1.四种桉树幼苗均能在24h之内产生对铝胁迫的应答,最直观的反映体现在影响根系的伸长与降低根系活力,影响植株根部和叶片的生理指标方面。2.研究的四种桉树幼苗在4.5m M Al3+胁迫24小时下表现出显着的耐铝性差异,通过对其根和叶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和多酚氧化酶含量变化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四种桉树耐铝性为尾巨桉>尾叶桉>巨桉>圆角桉。杂交后代尾巨桉对于铝毒胁迫最为耐受,适用于铝污染土地种植。3.桉树幼苗根尖受到胁迫后产生大量的ROS与RNS,经荧光显微观察可知其产生部位集中在根尖细胞分裂活跃区域,且通过对死亡细胞进行依文思蓝染色及用希夫试剂对MDA发生部位进行观察比较发现ROS与RNS产生的量和部位与死亡细胞及MDA产生的量和部位呈正相关。4.ROS和RNS的产生能够激活根尖细胞的抗氧化系统及抗亚硝化系统的运作,耐铝性强的树种对于铝毒胁迫的防御系统与铝敏感型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铝耐受型桉树幼苗如尾巨桉、尾叶桉的根尖通过迅速显着提高CAT、SOD、As A、GSNOR等关键酶类或非酶类物质来清除ROS和RNS的过量累积,抵御氧化胁迫和亚硝化胁迫;而铝敏感型桉树如圆角桉、巨桉则产生了更多的NADPH氧化酶加速ROS的累积,同时少量的GSNOR、SOD、GSH分泌导致RNS的过度累积,形成双重损伤。5.抗氧化系统的应答速度与抗氧化水平以及耐铝性呈正相关,耐铝性较强的基因型桉树根尖细胞的As A-GSH循环响应更为迅速,其过程中的代谢物分泌更为旺盛,并且会通过保持高水平的抗氧化物质如APX、As A、GSH等来对即将产生的氧化胁迫做出防御。

魏志文[6](2019)在《赣南稀土尾矿修复区细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是现代科技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但矿山的露天开采和尾矿堆积已经引起重金属污染、土壤酸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影响;同时,尾矿土壤营养贫乏、有机碳含量低、pH低且土壤结构不良,造成地表植被很难自然恢复。因此,矿山尾矿区的生态修复尤为重要。与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方法特别是植物修复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已在矿山尾矿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评价植物修复效果时通常仅限于植被覆盖率和植物多样性等植被指标。土壤微生物群落也是决定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有机质转化的内在因素,因此,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对评价植被修复过程中的土壤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别采集了与土壤修复区气候特征相近的无锡地区、福建安溪县、赣南寻乌县稀土尾矿复垦区和本课题组修复的尾矿土壤样品,检测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类群分布特征,分析了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模式和多样性特征;探讨了生物修复对稀土尾矿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和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效果;对比了不同修复时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在无锡地区林地土壤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分别占各个样品有效序列的32.23%38.45%、15.4%28.78%、10.92%19.03%和5.75%10.98%。酸杆菌门各亚群在常绿树和落叶树土壤中的分布不同,Gp1、Gp2和Gp3亚群在常绿树土壤中丰度较高,而Gp3、Gp4、Gp5和Gp6亚群在落叶树土壤中丰度较高。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主要受到土壤pH和树木类型的影响。土壤pH是影响细菌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低土壤pH导致较低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常绿树根际土壤中的NO3-含量高于落叶树,而NH4+含量低于落叶树,这导致了常绿树根际土壤较低的pH,进而间接影响了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无锡地区土壤样品细菌群落香浓指数在5.296.88之间。(2)在安溪地区土壤样品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为优势菌门,以上各个菌门分别占各组土壤样品有效序列的25.21%40.16%、25.88%44.60%、6.29%11.76%。茶园土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超过40%,显着高于其它土壤样品(P<0.05)。细菌类群多样性与土壤总氮(TN)和可溶性磷(AP)呈正显着相关(P<0.05),而与土壤pH呈负显着相关(P<0.01);通过交互式正向选择分析发现四个环境变量(细沙、粘土、砂砾和AP)对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影响(P<0.05),以上各因子的贡献度分别为42.8%、42.5%、32.4%和30.1%。这表明,不仅是土壤养分,土壤质地也会对微生物群落组成产生影响。在安溪地区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香浓指数为6.849.25。(3)稀土尾矿采用桉树修复5年后,土壤养分,包括SOC、AP和TN含量显着低于脐橙园土壤(P<0.05),但修复区土壤与林地土相比,其pH、SOC和TN含量无显着差异,说明修复后的尾矿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肥力;细菌类群的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和SOC含量呈正显着相关(P<0.05);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共5个菌门为优势类群,分别占各组土壤样品有效序列的27.34%34.54%,28.03%30.87%,6.23%11.09%,6.69%12.87%和5.42%9.55%。不同来源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在5.866.17之间。(4)鉴于不同地区健康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菌门易受到当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而香浓指数在生态学中被广泛用于评价物种多样性,因此选择香浓多样性指数作为分析稀土尾矿土壤修复效果的指标。前述各章中,健康土壤中细菌群落香浓指数为5.299.25。(5)稀土尾矿土壤采用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后,修复区土壤样品与尾矿土壤相比,修复区中5种元素(铅、镉、汞、镧和砷)含量呈显着下降趋势(P<0.05),其中汞元素和砷元素含量下降趋势最为显着,汞元素在芒萁(MQ)和芒草(MC)修复区分别下降了65.45%和80.00%,而砷元素分别下降了82.51%和86.65%。修复区的两个地块中细菌的OTU数、Chao1指数和香浓指数均显着高于尾矿土(P<0.05)。其中,修复区土壤OTU数(MQ:1343;MC:1345)和香浓指数(MQ:5.04;MC:5.13)已接近无锡地区桂花树根际土中细菌OTU数(1435)和香浓指数(5.29),这说明尾矿土壤的生物修复有效的改善了矿区土壤的生态环境。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即可溶性磷、总磷、土壤有机碳、总氮和pH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转变,以上5个变量的贡献度由83.7%下降至45.5%。细菌群落的香农指数与土壤中SOC、TN和A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01),而与土壤pH呈显着负相关(P<0.01)。修复区土壤中的β-葡萄糖苷酶、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尾矿土壤和对照土壤。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该地区优势微生物类群,在各组土壤样品中分别占51.91%83.72%、1.11%23.73%、1.83%12.37%。修复区土壤中,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尾矿区土壤(P<0.05),而酸杆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和放线菌门(除MC外)的相对丰度则显着高于尾矿土壤(P<0.05)。(6)在两个经过不同修复时间段的尾矿区土壤中,5年期桉树修复区土壤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OTU数显着高于2年期修复区(P<0.05);其中,在2年期修复区中,变形菌门微生物占优显着优势,在两组土壤样品中相对丰度均超过50%,而5年期桉树土壤样品中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显着下降,其它类群微生物大量增殖,微生物群落结构得以进一步改变。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pH、AP和SOC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1),三个变量的贡献度分别为47.6%、45.4%和41.1%;此外,细菌群落香农指数与土壤中SOC和AP含量呈负显着相关(P<0.01);在不同修复阶段的土壤中,修复年限较长的尾矿土壤中定殖的微生物类群更多。以上结果也说明了尾矿土壤的生态恢复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储双双[7](2019)在《污泥重金属在土壤-水-林木系统中迁移转化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污泥产量巨大,处置困难,在林地用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污泥林用过程中,其中的重金属有可能在土壤中积累或往下淋溶进入地下水,造成土壤或水体的污染。目前国内外对污泥林用过程中的重金属淋溶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立足于重金属在林地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迁移转化途径(包括植物吸收、土壤残留、随雨水淋溶迁移),以及华南地区森林环境中影响重金属淋溶迁移的两个重要因素(森林凋落物和酸雨),开展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林地现场污泥施用实验,研究污泥重金属Cu、Zn、Pb、Cd、Ni在尾叶桉、木荷和湿地松3种人工林林下土壤中的淋溶迁移、形态转化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2)通过室内土柱淋洗实验,研究不同污泥施用量条件下Cu、Zn、Pb、Cd、Ni迁移特征、对地下水的潜在影响及环境风险;(3)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污泥施用量对尾叶桉、木荷和湿地松苗木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4)通过凋落物室内恒温分解实验,研究不同凋落物分解对赤红壤中污泥重金属Cu、Zn、Pb、Cd、Ni含量和存在形态的影响;(5)通过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不同强度酸雨淋溶对Cu、Zn、Pb、Cd、Ni在赤红壤中的迁移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明林用污泥中重金属在土壤-植物-土壤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凋落物分解和酸雨淋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为污泥的安全林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林地现场污泥施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S.T.Blake)、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土壤中按30 t·ha-1(干重)一次性施用污泥,可以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也显着增加了表层土壤重金属Cu、Zn、Pb、Cd、Ni含量。40~50 cm和80~90cm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形态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变化。污泥施用3年后,桉树人工林除表层土壤Cd仍然显着高于对照外,其他4种重金属在各土层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湿地松人工林与木荷人工林土壤Pb和Ni含量与对照无显着差异,部分Zn迁移至40~50 cm层,50%的Cu和60%的Cd保留在表层土壤中。三种人工林表层土壤的可交换态重金属随着时间推移持续下降;40~50 cm和80~90 cm层土壤重金属形态变化不明显。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污泥林用时,其重金属生态风险主要集中在施用初期,随着施用时间推移,生态风险逐渐降低,污泥施用3年后,Zn、Cu、Pb和Ni处于轻微生态风险,而Cd仍然处于中等生态风险。(2)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比在≥45%的污泥施用导致淋溶初期淋滤液中重金属浓度显着增加,但浓度峰值均低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修正的Elovich方程(Y=a ln(X)+b)能够很好地拟合重金属的释放特征。经过相当于广州地区3年降雨总量的雨水淋溶,污泥重金属中有0.08%~0.2%的Cu、0.14%~0.5%的Zn、0.06%~0.09%的Pb、4.81%~6.11%的Cd和0.08%~0.13%的Ni被淋溶出来;Pb、Cu、Cd和Ni在土柱40 cm深处有明显淀积,而Zn可迁移淀积至60 cm;当污泥质量比超过45%时,Zn可迁移至80 cm深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所研究的赤红壤而言,污泥施用的质量比不超过30%时,生态风险微弱;在高比例(污泥质量比≥45%)施用条件下,随着淋溶时间的推移,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由表层逐渐向20~40 cm层转移,且Cd的生态风险仍然超出安全水平的临界值。(3)为期12个月的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可以显着改善栽培基质物理性质和肥力水平,也显着增加了基质中Cu、Zn、Pb、Cd和Ni的含量。适量的污泥施用能显着提高尾叶桉和湿地松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就上述指标而言,尾叶桉和湿地松的最佳污泥施用量分别为基质质量的45%和75%。污泥的施用显着抑制木荷苗木生长,施污泥的各处理木荷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显着低于对照。施用量较高时污泥显着增加3种苗木各器官重金属含量,但低比例污泥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无显着影响。盆栽实验结束时,0.02%~0.87%的Cu、0.01%~0.80%的Zn、0.04%~0.21%的Pb、0.09%~1.46%的Cd以及0.08%~0.60%的Ni转移到植物体内;种植桉树和湿地松的基质中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苗木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综合考虑植物长势和重金属生态风险,对于桉树和湿地松而言,合适的污泥施用量为30%左右,木荷幼苗则不适合施用污泥。(4)凋落物室内恒温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湿地松、木荷和尾叶桉3种凋落物的分解均导致土壤p H值降低。与不加凋落物的对照处理相比,桉树和木荷凋落物的分解显着提高了土壤中Cu和Zn含量,湿地松凋落物分解显着提高了Zn和Ni含量。3种凋落物的分解增加了土壤中交换态Cu、Zn、Cd和Ni含量,降低了这些重金属的残渣态含量。随着凋落物分解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赤红壤中Cu、Cd和Ni的形态分布指数略有升高,表明这三种元素整体形态在朝更加稳定的方向转变,但Zn和Pb的形态分布指数略有下降;重金属整体稳定性顺序为Ni>Cu>Pb>Zn>Cd。(5)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结果表明,强酸性酸雨(p H=2.0)显着促进污泥重金属的淋溶迁移。经过相当于广州地区3年降雨量的模拟酸雨淋溶,污泥中0.14%~0.27%的Cu,0.15%~0.31%的Zn,0.10%~0.21%的Pb,6.27%~12.49%的Cd以及0.12%~0.21%的Ni转入至淋滤液中,5种重金属最高浓度均未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经过相当于3年降雨量的酸雨淋溶,Pb、Cu、Cd和Ni的渗透平均最大深度均达到40 cm,而Zn可迁移至80 cm。酸雨p H的降低会增加污泥交换态重金属比例,但不影响重金属在土柱中的迁移距离。综上,只要严格控制污泥施用量,研究期内未发现污泥林用对地下水造成生态风险,对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集中在施用早期以及Cd元素上。苗木对污泥的适应性与苗木种类和污泥施用量密切相关,建议污泥在大面积林地利用之前需确定适宜施用污泥的树种和各树种的适宜施用量。另外,林木凋落物的分解增加了部分重金属的可溶性,高强度的酸雨促进污泥重金属在赤红壤中的淋溶迁移,但暂未发现造成生态风险。然而,本文无论在研究周期、研究系统性、参试土壤类型和树种数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需要进行更长周期、更多参试树种和土壤类型以及室内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探究污泥林用过程中的重金属化学行为和生态风险。

李晓丹[8](2019)在《桉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EgrBRI1基因功能初步鉴定》文中提出桉树是桉属(Eucalyptus L Herit.)树种的统称,桉树人工林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是重要的造林、造纸树种。本研究旨在优化尾细桉YL02无性系体外再生体系,构建完整的遗传转化体系,得到稳定的转基因植株,并成功克隆巨桉(Eucalyptus grandis)BRI1基因,对其基因功能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的桉树转基因育种和功能鉴定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外植体种类的筛选,激素种类及浓度的筛选,选择生根培养基上生长25-30天的生根苗上、中部茎段为材料,在TDZ浓度为0.025 mg/L,IBA浓度为0.1 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最高。2)使用含有PBI121质粒的农杆菌GV3101菌种,选择长势良好的YL02生根苗,切取中、上部茎段,不经过预培养,将切好的茎段放入已重悬浮好的菌液中,泡菌30min,结束后将茎段放入改良MS培养基中,共培养基上放一张经过高压灭菌的滤纸,暗共培养48 h,后转移至筛选培养基中,每两周换一次筛选培养基(卡那霉素90 mg/L、头孢霉素150 mg/L、特美汀50 mg/L)。经筛选培养基分化出不定芽后,转移至带有抗生素的桉树增殖培养基中,待苗足够健壮转移至带有抗生素的生根培养基中,提取阳性植株的DNA进行PCR检测(使用GUS引物及NPTⅡ引物),且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染色,证明成功获得带有GUS基因的阳性植株。3)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BR信号的受体蛋白BRI1(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1)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克隆了Egr BRI1基因,全长为3893 bp,编码1197个氨基酸,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该蛋白结构稳定,结构高度保守,具有多个亮氨酸重复序列,于细胞膜上发挥生理作用;对其进行不同组织表达分析发现,BRI1基因在幼嫩叶中表达量最大,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少,在木质部,韧皮部和根中均有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茉莉酸甲酯(Me JA)、油菜素内酯(BR)、水杨酸处(SA)理下进行表达分析发现,Me JA处理1 h的Egr BRI1表达量是对照的593倍,BR 1 h处理后Egr BRI1表达量略微降低,在168 h处理时表达量达到最高,约为对照的2.9倍,外施水杨酸对Egr BRI1基因表达量却无明显影响,同时还分析了盐胁迫及冷胁迫下Egr BRI1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盐处理6 h的Egr BRI1表达量有明显上调,为对照的2.3倍。而冷胁迫处理48 h的Egr BRI1表达量为对照的1.6倍。以上结果说明Egr BRI1基因在桉树响应胁迫和外源激素处理时能够特异性表达,参与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中。这些研究结果表明Egr BRI1基因在桉树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刘果,陈少雄,高丽琼,尚秀华,陈鸿鹏,刘学锋[9](2017)在《两种优良巴西杂交桉树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巴西尾巨桉和巨赤桉两种优良杂交桉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和巨赤桉再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1+NAA 0.2 mg·L-1,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1+NAA 0.15 mg·L-1。芽诱导和继代增殖中6-BA的浓度对两种杂交桉树有显着影响。生根培养中,尾巨桉和巨赤桉生根情况差异显着,尾巨桉茎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IBA 1.0mg·L-1,巨赤桉茎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5 mg·L-1+IBA 1.0 mg·L-1。两种杂交桉树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为桉树良种选育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卢凤来[10](2017)在《巨尾桉叶化感作用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生长在土壤中,植物释放的化感作用物质必须要经过土壤才能发挥作用,土壤微生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化感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植物化感物质与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基础上。尽管桉树化感作用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受土壤生态系统复杂性和实验手段的限制,目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与桉树化感作用的相关性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本文一方面通过研究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x E.urophylla)对广西林下本土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土壤来源的微生物作用下巨尾桉叶化感作用的变化,探讨土壤微生物对化感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巨尾桉叶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作用等方面探讨巨尾桉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而阐明巨尾桉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对于明确巨尾桉的生态效应、全面科学地评价其化感作用的生态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巨尾桉对广西林下本土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比较巨尾桉不同叶片(绿叶、黄叶、灰叶)在盆栽土壤中,其不同处理方式下(叶水浸提液浇淋、土表叶片覆盖、叶片与土壤混合)对广西林下常见本土植物三桠苦、灰毛浆果楝、盐肤木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叶片水浸提液及土表覆盖处理对受体植物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巨尾桉叶混入土壤中分解30 d以后灰叶与黄叶的高浓度处理明显抑制三桠苦幼苗的生长,其抑制效果随分解时间增加而愈加明显,且具有量效关系;而绿叶在实验后期未抑制三桠苦株高的生长。但叶片与土壤混合实验中三种叶片均明显抑制三桠苦根的生长。结果表明巨尾桉叶片来源及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均导致化感作用的差异。2、巨尾桉叶对小白菜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化感作用分别在灭菌与不灭菌土壤的土壤中测定巨尾桉叶片对小白菜的化感作用,发现土壤微生物能够减轻巨尾桉的化感作用,并且不同土壤来源的微生物作用存在差异。巨尾桉叶分解初期对小白菜萌发与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分解时间增长以及微生物作用下,抑制作用逐步减弱,有些还转变为促进作用。巨尾桉叶在未灭菌的桉树林、杉树林、乡土植物混交林土壤中分解初期对小白菜萌发与生长产生的化感抑制作用比灭菌土壤中的弱,而分解后期的化感促进作用又强于后者。但在荒地土壤中,土壤灭菌与否未引起其化感作用的明显差异。通过biolog测定发现,巨尾桉叶片在桉树林、杉树林、乡土植物混交林土壤中较充分分解时(20 d),对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具有促进作用,但相同分解时间内,对荒地土壤微生物仍表现出抑制作用。巨尾桉叶片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Shannon指数的影响不明显,对Mc Intosh指数影响最大,Simpson指数次之,表明微生物群落均一性与常见种优势度受到了影响。3、巨尾桉叶对土壤细菌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比较巨尾桉叶片分解对桉树林、杉树林、乡土植物混交林、荒地地四种土壤细菌微生物的影响,发现桉树林、乡土植物混交林及荒地土壤细菌微生物相似度比较高,与杉树林的相差较远。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属于所测定样品的优势门类。巨尾桉叶片分解一段时间后未造成土壤细菌数量的明显变化,但使变形菌门细菌在土壤中的相对百分比例增加,而放线菌门的则减少。巨尾桉叶片在四种土壤的原土壤中分解,均使土壤中的细菌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增加,而当将土壤微生物在灭菌土壤中重新培养,除荒地土壤外,添加巨尾桉叶片则使其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巨尾桉叶片分解会引起土壤细菌在属水平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丰度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也因土壤细菌的不同而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巨尾桉叶片分解产物对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4、浸提液不同组分对小白菜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巨尾桉浸提液对小白菜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表现一定的化感作用。与对照组相比HP-20树脂分离部位中40%及80%甲醇洗脱部位对小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鲜重的抑制作用较水洗与20%甲醇部位强,但较总浸提液弱。水浸液具有促进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作用,HP-20树脂吸附的部分与水洗部位对微生物的作用有较明显的差别。总体来说,树脂吸附的小分子有机物质的化感抑制作用要强于未被吸附的成分。5、微生物对巨尾桉化感作用的影响通过浸提液与微生物的直接培养证实微生物具有改变浸提液化学成分的能力,且这种能力还因微生物来源不同而异。浸提液的化学成分被微生物改变以后,其对小白菜的化感抑制作用得到减轻。总之,本研究证实了巨尾桉对林下植物的化感作用;土壤微生物能够影响到巨尾桉化感作用的强度,巨尾桉叶片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等有重要影响。

二、六、桉树组织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桉树组织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被子植物(E)-β-罗勒烯合酶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昆虫咬食诱导产生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
    1.3 昆虫咬食诱导的植物挥发性萜烯化合物以及其生物学功能
    1.4 植物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合酶
        1.4.1 植物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合酶的分类
        1.4.2 植物特殊代谢产物收敛演化现象
        1.4.3 植物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合酶催化机理与其重要的结构域
    1.5 量子力学-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科学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川桑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鉴定及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家蚕和桑树材料
        3.1.2 序列信息的获得
        3.1.3 质粒载体
        3.1.4 生物信息学软件以及下载网址
        3.1.5 主要使用试剂及常规溶液配制方法
        3.1.6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桑树萜烯合酶基因的鉴定及系统演化分析
        3.2.2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3.2.3 合成cDNA第一条链
        3.2.4 桑树萜烯合酶基因的qRT-PCR
        3.2.5 桑树萜烯合酶基因克隆
        3.2.6 家蚕咬食和植物激素处理
        3.2.7 桑树萜烯合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3.2.8 原核表达蛋白质的纯化
        3.2.9 SPME-GC/MS收集并鉴定挥发性萜烯化合物
        3.2.10 桑树萜烯合酶基因亚细胞定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桑树叶与根的挥发性萜烯化合物的收集与分析
        3.3.2 桑树萜烯合酶基因的鉴定与系统演化分析
        3.3.3 MeJA处理后叶与根萜烯合酶基因的表达模式
        3.3.4 桑树MnTPS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3.3.5 桑树萜烯合酶体外生化验证
        3.3.6 川桑MnTPS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分析
        3.3.7 家蚕咬食处理对川桑叶挥发性萜烯化合物的影响
        3.3.8 咬食、机械损伤和MeJA处理下川叶组织MnTPS基因的表达分析
    3.4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被子植物(E)-β-罗勒烯合酶演化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生物信息分析软件
        4.1.1 数据来源
        4.1.2 已测定活性单萜合酶
        4.1.3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
    4.2 实验方法
        4.2.1 TPS-b和TPS-g基因家族鉴定
        4.2.2 系统演化树分析
        4.2.3 网络分析法阐明植物基因组中TPS-b和TPS-g基因家族共线性关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被子植物(E)-β-罗勒烯合酶系统演化分析
        4.3.2 被子植物基因组中TPS-b/g基因家族共线性分析
    4.4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单萜合酶催化腔内4个活性位点与(E)-β-罗勒烯合酶的收敛演化密切相关
    5.1 材料,试剂和仪器
        5.1.1 桑树序列信息
        5.1.2 质粒载体
        5.1.3 主要使用软件
        5.1.4 主要试剂
        5.1.5 主要培养基和溶剂配制
        5.1.6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祖先序列重建与多序列比对
        5.2.2 SCS结构模拟与空间距离的计算
        5.2.3 基因突变实验与快速体外功能验证
        5.2.4 构建生化树
        5.2.5 蛋白质纯化与酶活动力学检测
        5.2.6 QM/MM MD模拟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祖先序列重建鉴定与(E)-β-罗勒烯合酶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
        5.3.2 与(E)-β-罗勒烯合酶演化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可以使得tpsb-a亚家族环状单萜合酶再次转变成为β-罗勒烯合酶
        5.3.3 (E)-β-罗勒烯合酶收敛演化机制的探究
        5.3.4 自然演化通过改变中间体LPP的构象阻止异构化
    5.4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
致谢

(2)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桉树青枯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2.2 植物内生细菌及其病害防治
        1.2.3 微生物组学
        1.2.4 微生态学研究方法
        1.2.5 高通量测序技术
        1.2.6 黄腐酸的应用研究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桉树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多样性分析
        2.2.1 桉树组培苗的培养及繁殖
        2.2.2 桉树内生细菌的显微观察
        2.2.3 桉树内生细菌的高通最测序分析
    2.3 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2.3.1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3 目标区域的PCR扩增
        2.3.4 犷增产物的回收和定量
        2.3.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2.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初探
        2.4.1 两种生防细菌间的拮抗作用测定
        2.4.2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抗青枯病能力的影响
        2.4.3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内生细菌的调控作用
    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析
    3.1 枝树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多样性分析
        3.1.1 桉树内生细菌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3.1.2 桉树内生细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3.1.3 桉树内生细菌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3.2 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多样的影响
        3.2.1 序列及长度分布
        3.2.2 OTU分析
        3.2.3 物种组成分析
        3.2.4 Alpha多样性分析
        3.2.5 群落结构与环境和时间因素关系的NMDS分析
    3.3 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初探
        3.3.1 两种生防细菌间的拮抗作用测定
        3.3.2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抗青枯病能力的影响
        3.3.3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内生细菌的调控作用
4 讨论
    4.1 桉树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多样性分析
    4.2 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3 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初探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按树和柳枝稷除草活性成分的分析鉴定及除草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桉树和柳枝稷的研究概况
    1.2 桉树和柳枝稷的除草活性研究
        1.2.1 桉树除草活性研究
        1.2.2 柳枝稷除草活性的研究
    1.3 天然除草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天然除草活性化合物的主要分类
        1.3.2 天然除草活性化合物的提取技术
        1.3.3 天然除草活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4 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桉树油除草活性成分的筛选及除草活性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2.2 不同桉树叶挥发油的提取
        2.2.3 不同桉树油的除草活性测试
        2.2.4 不同桉树油的GC-MS分析
        2.2.5 桉树油除草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的建立
        2.2.6 桉树油除草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的验证
        2.2.7 桉树油除草活性成分的应用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桉树叶的挥发油提取产率
        2.3.2 不同桉树油的除草活性
        2.3.3 不同桉树油除草活性的PCA分析
        2.3.4 不同桉树油的GC-MS分析
        2.3.5 桉树油除草活性成分的筛选
        2.3.6 桉树油除草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的验证
        2.3.7 桉树油除草活性成分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LC/MS-IT-TOF的柳枝稷化学成分鉴定及除草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2.2 柳枝稷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3.2.3 柳枝稷不同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试
        3.2.4 柳枝稷除草活性提取物的LC/MS-IT-TOF分析
        3.2.5 柳枝稷黄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柳枝稷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3.3.2 柳枝稷不同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评价
        3.3.3 柳枝稷除草活性提取物的LC/MS-IT-TOF鉴定
        3.3.4 柳枝稷黄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GC-MS的柳枝稷化学成分鉴定及除草活性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2 柳枝稷不同类型提取物的制备
        4.2.3 柳枝稷不同类型提取物的GC-MS分析
        4.2.4 柳枝稷不同类型共有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柳枝稷不同类型提取物的提取产率
        4.3.2 柳枝稷不同类型提取物的GC-MS鉴定及分析
        4.3.3 柳枝稷不同类型共有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其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及其导师简介
附件

(4)生物炭、益生菌对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根际益生菌
        1.2.2 生物炭
        1.2.3 土壤养分
        1.2.4 土壤酶
        1.2.5 微生物多样性
    1.3 研究意义
        1.3.1 探讨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
        1.3.2 探讨单施/混施益生菌和生物炭作为菌肥的可能性
        1.3.3 探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和结构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基本概况
        2.1.1 研究区现状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2 试验方法
        2.2.1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2.2.2 样品测定
    2.3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林地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3.1 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季节性差异
    3.2 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水平分布
    3.3 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
    4.1 土壤细菌
    4.2 土壤真菌
    4.3 土壤放线菌
    4.4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质量分布的影响
    5.1 土壤酶活性的水平分布
    5.2 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差异
    5.3 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
    5.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5.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5.6 土壤质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5.6.1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质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5.6.2 桉树林下土壤质量季度间变化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施加生物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6.1 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
    6.2 多样性指数分析
    6.3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碳源利用的差异
    6.4 生物炭和益生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主成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7.1 Illumina焦磷酸测序结果及其序列分析
    7.2 基于OTU的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7.3 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
    7.4 基于分类地位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7.4.1 土壤样品细菌群落组成
        7.4.2 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分布差异
        7.4.3 基于OTUs的主成分分析
        7.4.4 基于OTUs的 Heatmap热点图分析
    7.5 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7.5.1 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的相关性
        7.5.2 土壤优势细菌菌群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7.5.3 细菌优势菌群与土壤理化性质冗余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木及林下草灌木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8.1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幼苗树高的影响
    8.2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地径的影响
    8.3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不同部位干生物量的影响
    8.4 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草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8.5 生物炭和益生菌施加对桉树林下草灌木干生物量的影响
    8.6 生物炭和益生菌施加对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8.7 桉树不同部位营养元素配比
    8.8 叶片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与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性分析
    8.9 桉树生长量和生物量与林下土壤优势细菌丰度的关联性分析
    8.10 桉树各部位和林下草灌木养分含量与林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联性分析
    8.11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水平分布
        9.1.2 垂直分布
        9.1.3 季度分布
    9.2 讨论
    9.3 主要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铝胁迫下四种桉树幼苗根尖抗氧化系统运作方式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土壤铝毒的形成
        1.1.2 铝对植物的毒害机制
        1.1.3 植物的耐铝机制
        1.1.3.1 外部排斥机制
        1.1.3.2 内部解毒机制
        1.1.4 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在植物适应铝胁迫过程中的机制与作用
        1.1.4.1 过氧化氢在植物适应铝胁迫过程中的机制
        1.1.4.2 一氧化氮在植物适应铝胁迫过程中的机制与作用
        1.1.4.3 过氧化氢与一氧化氮协同在植物适应铝胁迫过程中的机制与作用
    1.2 研究目的
    1.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四种桉树幼苗对不同浓度铝离子胁迫的响应
    2.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2.2 试验方法
        2.2.1 相对根系伸长率的测定
        2.2.2 根系活力的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水培环境中不同浓度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根系伸长的影响
        2.3.2 水培环境中不同浓度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2.3.3 水培环境中不同浓度的铝胁迫下根长与根系活力的标准差分析
    2.4 本章讨论
第三章 不同桉树幼苗对铝毒胁迫耐受性探究
    3.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3.2 试验方法
        3.2.1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2.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2.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3.2.4 根尖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2.5 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根尖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2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3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根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4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5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根尖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6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7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根尖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3.8 水培环境中的铝胁迫对桉树幼苗根尖PPO含量的影响
        3.3.9 四种桉树幼苗耐铝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3.3.10 隶属函数分析
    3.4 本章讨论
第四章 铝胁迫对桉树根尖抗氧化系统代谢的探究
    4.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4.2 试验方法
        4.2.1 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4.2.2 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测定
        4.2.3 SOD酶活性的测定
        4.2.4 CAT酶活性的测定
        4.2.5 GSNOR酶活性的测定
        4.2.6 POD活性的测定
        4.2.7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测定
        4.2.8 NADPH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情况
        4.3.2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情况
        4.3.3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SOD含量的变化情况
        4.3.4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CAT含量的变化情况
        4.3.5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GSNOR含量的变化情况
        4.3.6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POD含量的变化情况
        4.3.7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APX含量的变化情况
        4.3.8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NADPH氧化酶含量的变化情况
        4.3.9 四种桉树幼苗抗氧化系统组分间的相关性
        4.3.10 四种桉树幼苗抗氧化系统主成分分析
    4.4 本章讨论
第五章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幼苗根尖的显微观察情况
    5.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5.2 试验方法
        5.2.1 桉树根尖依文思蓝(Evans Blue)染色
        5.2.2 桉树根尖希夫试剂(schiff’s reagent)染色
        5.2.3 活性氧(ROS)在桉树根尖分布情况的显微观察
        5.2.4 活性氮(RNS)在桉树根尖分布情况的显微观察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伊文思兰吸收量的显微观察
        5.3.2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对希夫试剂吸收量的显微观察
        5.3.3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超氧阴离子累积量的显微观察
        5.3.4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H2O2累积量的显微观察
        5.3.5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NO含量的显微观察
        5.3.6 铝胁迫下桉树根尖ONOO-含量的显微观察
    5.4 本章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赣南稀土尾矿修复区细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矿山开采及其污染
        1.1.1 地表露天采矿
        1.1.2 露天采矿的危害
        1.1.3 矿区常见的金属污染物及其危害
    1.2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
        1.2.1 植物修复
        1.2.2 超富集植物
        1.2.3 植物对金属的吸收和转移
        1.2.4 植物的金属脱毒机制
        1.2.5 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
        1.2.6 微生物耐受重金属胁迫的机制
        1.2.7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1.2.8 土壤微生物在植物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1.2.9 植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立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锡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2.2.2 仪器
        2.2.3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
        2.2.4 DNA提取、扩增及测序
        2.2.5 序列处理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根际土壤样品测序数据结果与分析
        2.3.2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
        2.3.3 土壤样品的细菌群落组成
        2.3.4 不同类型树木根际微生物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2.3.5 相关性网络分析
        2.3.6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7 土壤养分对土壤pH的影响
        2.3.8 微生物群落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安溪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3.2.2 仪器设备
        3.2.3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
        3.2.4 DNA提取、扩增及测序
        3.2.5 序列处理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7 相关性网络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3.3.2 土壤理化性质
        3.3.3 不同土壤样品间微生物类群的差异
        3.3.4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网络分析
        3.3.5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南稀土尾矿复垦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4.2.2 仪器设备
        4.2.3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
        4.2.4 DNA提取、扩增及测序
        4.2.5 序列处理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7 相关性网络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4.3.2 不同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差异
        4.3.3 不同土壤样品微生物类群的差异
        4.3.4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网络分析
        4.3.5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4.3.6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修复对稀土尾矿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5.2.2 菌种
        5.2.3 仪器设备
        5.2.4 实验试剂
        5.2.5 培养基
        5.2.6 植物促生菌剂制备
        5.2.7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分析
        5.2.8 DNA提取、扩增及测序
        5.2.9 序列处理
        5.2.10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5.3.2 主坐标轴分析
        5.3.3 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差异
        5.3.4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
        5.3.5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5.3.6 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5.3.7 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菌门的关系
        5.3.8 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菌纲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尾矿土壤在不同修复阶段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土壤样品
        6.2.2 仪器设备
        6.2.3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
        6.2.4 DNA提取、扩增及测序
        6.2.5 序列处理
        6.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6.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6.3.2 不同修复区土壤理化性质
        6.3.3 微生物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差异
        6.3.4 环境变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3.5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污泥重金属在土壤-水-林木系统中迁移转化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污泥处置现状
    1.2 污泥林地利用前景
    1.3 污泥林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1.4 污泥林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
        1.4.1 污泥中主要重金属的含量水平
        1.4.2 污泥重金属在林地土壤中的累积、迁移和形态转化
        1.4.3 植物对污泥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
        1.4.4 污泥重金属向地表水的迁移和转化
        1.4.5 污泥重金属淋溶迁移对地下水的影响
    1.5 污泥林用过程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1.5.1 生态风险评价的相关标准和方法
        1.5.2 污泥土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1.6 本研究的研究背景
    1.7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污泥林用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和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污泥和土壤基本性质
        2.2.3 试验设计
        2.2.4 土壤采样和分析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污泥施用后人工林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2.3.2 重金属在人工林土壤中的垂直迁移特征
        2.3.3 重金属在人工林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和变化
        2.3.4 重金属在人工林土壤中的迁移系数
        2.3.5 污泥施用后人工林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2.4 本章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污泥重金属在土柱中的淋溶迁移和释放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淋溶过程中淋滤液重金属浓度动态变化
        3.3.2 污泥重金属累积释放量
        3.3.3 污泥重金属淋出率
        3.3.4 淋溶过程中污泥重金属在土柱不同深度的分布特征
        3.3.5 土柱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
    3.4 本章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苗木对污泥的适应性和重金属的吸收累积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计
        4.2.3 土壤样品采样和分析
        4.2.4 植物样品采集和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污泥施用量的基质基本理化性质
        4.3.2 三种苗木对不同污泥施用量的生长响应
        4.3.3 三种苗木对污泥重金属的吸收累积
        4.3.4 三种苗木对污泥重金属的修复能力
        4.3.5 重金属在栽培基质中的残留
        4.3.6 盆栽基质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4.4 本章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木凋落物分解对污泥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计
        5.2.3 样品分析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凋落物分解对施用污泥的各处理土壤pH值的影响
        5.3.2 凋落物分解对污泥重金属淋溶迁移的影响
        5.3.3 凋落物分解对进入土壤的污泥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5.3.4 凋落物分解对污泥重金属形态分布指数的影响
    5.4 本章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模拟酸雨对污泥重金属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拟酸雨对淋滤液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3.2 模拟酸雨对重金属累积释放量的影响
        6.3.3 模拟酸雨对重金属释放率的影响
        6.3.4 模拟酸雨对重金属在不同土层分布的影响
        6.3.5 模拟酸雨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6.4 本章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污泥林用过程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和生态风险
        7.1.2 污泥林用过程中重金属进入浅层地下水的可能性和潜在生态风险
        7.1.3 林木对污泥重金属的吸收及适应
        7.1.4 林木凋落物分解对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影响
        7.1.5 酸雨对林用污泥重金属淋溶迁移的影响
        7.1.6 建议与展望
    7.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桉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EgrBRI1基因功能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桉树遗传转化
        1.2.2 油菜素内酯及其转导途径
        1.2.3 BRI1基因与植物生长发育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桉树再生体系的优化
        1.4.2 桉树遗传转化的优化
        1.4.3 EgrBRI1基因的初步功能分析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桉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1 引言
    2.2 体外再生体系优化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2.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2 实验方法
    2.4 筛选压的选择
        2.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4.2 实验方法
    2.5 转基因植株检测
        2.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5.2 实验方法
    2.6 结果分析
        2.6.1 体外再生体系优化结果
        2.6.2 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结果
        2.6.3 筛选压的选择
        2.6.4 转基因植株获得及检测
    2.7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EgrBRI1基因克隆、载体构建及初步表型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RNA提取及c DNA合成
        3.3.2 EgrBRI1 基因克隆
        3.3.3 EgrBRI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3.4 EgrBRI1 基因不同组织表达分析
        3.3.5 EgrBRI1 基因的超表达载体构建
        3.3.6 EgrBRI1 亚细胞定位分析
        3.3.7 外施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对EgrBRI1 表达量的影响
        3.3.8 拟南芥遗传转化
        3.3.9 桉树YL02遗传转化
    3.4 结果分析
        3.4.1 EgrBRI1 基因克隆
        3.4.3 EgrBRI1 基因不同组织表达分析
        3.4.4 EgrBRI1 超表达载体构建
        3.4.5 EgrBRI1 基因亚细胞定位分析
        3.4.6 外施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对EgrBRI1 表达量的影响
        3.4.7 拟南芥与尾细桉的遗传转化
    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引物设计
附录B:缩略词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两种优良巴西杂交桉树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1.1.1试验材料
        1.1.2材料处理方法
    1.2 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试验方法
        1.2.1 芽茎段诱导培养基和诱导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1.2.2 继代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1.2.3 生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导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浓度的选择对芽茎段诱导的影响
        2.1.1 诱导培养基对芽茎段诱导的影响
        2.1.2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的选择对芽茎段诱导的影响
    2.2 继代培养中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选择对芽增殖的影响
    2.3 生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对尾巨桉和巨赤桉芽诱导的影响
    3.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选择对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
    3.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选择对诱导生根的影响

(10)巨尾桉叶化感作用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1.1 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作用
        1.1.2 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1.3 小结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巨尾桉叶对广西林下本土植物生长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体材料
        2.2.2 受体植物
        2.2.3 供试土壤
        2.2.4 试验设计
        2.2.5 生物量的测定
        2.2.6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2.7 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测定
        2.2.8 土壤养分的测定
        2.2.9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2.2.10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处理方式对三桠苦幼苗生长的影响
        2.3.2 巨尾桉叶片对三桠苦幼苗化感作用的机制研究
        2.3.3 水浸液不同分离部位对三桠苦生长的影响
        2.3.4 对林下植物盐肤木及灰毛浆果楝幼苗生长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巨尾桉叶对小白菜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化感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土壤样品及凋落叶采集与处理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试验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3.3.2 巨尾桉叶分解对小白菜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3.3.3 巨尾桉叶分解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3.3.4 巨尾桉叶分解过程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巨尾桉叶对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关键试剂及仪器
        4.2.2 供试土壤及试验处理
        4.2.3 试验流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3.2 PCR扩增和纯化
        4.3.3 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4.3.4 OUT聚类分析
        4.3.5 多样性分析
        4.3.6 稀释性曲线
        4.3.7 群落结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巨尾桉叶浸提液不同洗脱部位对小白菜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5.2.2 试验材料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试验结果
        5.3.1 HP-20 树脂分离巨尾桉叶的结果
        5.3.2 HPLC分析不同分离部位巨尾桉叶的化学成分差异
        5.3.3 浸提液不同部位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5.3.4 对小白菜萌发生长综合作用的聚类分析
        5.3.5 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3.6 对小白菜萌发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分析
        5.3.7 基于Biolog数据与小白菜生测试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直接作用下对巨尾桉叶化学成分及化感作用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新鲜土壤采集与巨尾桉叶水浸提液的制备
        6.2.2 土壤微生物与水浸提液共培养
        6.2.3 培养液化学成分检测与化感作用测定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培养液的HPLC色谱图比较分析结果
        6.3.2 不同培养液的HPLC色谱图聚类分析结果
        6.3.3 不同微生物培养液对小白菜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6.3.4 培养液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化感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不同巨尾桉叶在不同作用方式下对桉树林下植物的化感作用
        7.1.2 微生物作用下巨尾桉凋落叶对小白菜的化感作用
        7.1.3 巨尾桉凋落叶分解对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细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7.1.4 微生物对凋落叶及其成分分解的影响
    7.2 结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4 本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六、桉树组织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被子植物(E)-β-罗勒烯合酶演化分析[D]. 丁光宇. 西南大学, 2021(01)
  • [2]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D]. 田红雨.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按树和柳枝稷除草活性成分的分析鉴定及除草活性评价[D]. 李奥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4]生物炭、益生菌对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D]. 任涵. 广西大学, 2020(01)
  • [5]铝胁迫下四种桉树幼苗根尖抗氧化系统运作方式与评价[D]. 黎汤侃. 广西大学, 2020(02)
  • [6]赣南稀土尾矿修复区细菌多样性研究[D]. 魏志文. 江南大学, 2019(05)
  • [7]污泥重金属在土壤-水-林木系统中迁移转化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D]. 储双双.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8]桉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EgrBRI1基因功能初步鉴定[D]. 李晓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9]两种优良巴西杂交桉树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刘果,陈少雄,高丽琼,尚秀华,陈鸿鹏,刘学锋. 桉树科技, 2017(04)
  • [10]巨尾桉叶化感作用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D]. 卢凤来.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6.桉树组织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