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主诉头痛1例

心绞痛主诉头痛1例

一、头痛为主诉的心绞痛1例(论文文献综述)

高俊华,李务荣,郑博文,王芳,黄宇明,许东梅,伍文清[1](2018)在《以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4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以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表现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内科确诊4例颅内SA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4858岁,均以头痛为主诉,发病时伴腰背部疼痛1例。3例患者头颅CT显示出血位于三、四脑室及桥前池,头颅CT未见异常1例。瘘口位于颈髓患者3例,瘘口位于胸腰髓患者1例。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供血动脉为左椎动脉3例,脊髓DSA显示供血动脉为腰动脉1例。4例磁共振成像(MR)示髓周血管流空信号或髓内异常信号。手术患者2例,随访后无复发,余2例拒绝手术,失访。结论以颅内SAH为表现的SDAVF患者,临床症状轻,瘘口多位于颈髓,位于胸腰段者罕见。出血与合并引流静脉迂曲扩张有关,易误诊。临床上需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避免误诊漏诊。

季政,袁敏,许伟源,许富康,孟立平,周昌钻,刘龙斌,彭放,郭航远[2](2015)在《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和呕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通过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胸痛尽早确诊。右心室心肌梗死可严重影响急性血流动力学过程,且是低血压或休克的主要原因,其处理原则不同于左心室功能障碍引起的心源性休克。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心肌梗死较单纯下壁心肌梗死者预后更差。以头痛和呕吐为表现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罕见,而以头痛和呕吐为表现起病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由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以严重后枕部疼痛和呕吐为主诉且无任何胸部不适症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罕见患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头痛即刻得到缓解,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以头痛和呕吐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唯一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娄雅浩[3](2014)在《颈椎不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因素》文中认为背景: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疾病所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女性多于男性。该病多于活动颈椎或体位改变时发作,以眩晕或头晕为主,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面色潮红、出汗、心悸、血压不稳、脑鸣、便意及上肢麻木等复杂的临床症状,眩晕发作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卧床休息可缓解。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伏案工作人数增多,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年龄也趋于年轻化。眩晕疾病的诊断涉及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眼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多学科领域,患者临床症状重且复杂,阳性体征稀少,病人表现不一致,症状可有不同组合,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与临床试验方法,难以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因此目前颈性眩晕是临床难以诊断治疗的疾病之一,其是否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疾病仍存在争议。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重度颈性眩晕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中长期随访,通过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调查,评估其疗效,探索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目的:通过对重度颈性眩晕病人手术疗效的术后中长期随访观察,评估其疗效,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1997年至2009年期间诊断为颈性眩晕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1、对颈性眩晕患者术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颈性眩晕发病的一般规律2、对手术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通过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随访观察,评估手术治疗颈性眩晕疾病的疗效。3、复查术后正侧位X片检查,融合节段有无不稳及假关节形成;内固定物有无脱落、位移;相邻节段有无退行性改变。4、对颈性眩晕手术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1.共随访到重度颈性眩晕患者手术病例43例,其中电话随访19例,门诊随访24例。随访患者中男性15例,女28例,发病年龄34-80岁,平均58.2±1.7岁,平均病程3年1个月。随访时间最短5年4个月,最长16年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年11个月。随访患者中26例诊断为单纯性颈性眩晕;另外17例中眩晕并伴有脊髓症状者12例、伴有神经根症状者6例、同时伴有脊髓及神经根症状者1例。2.行颈椎后路椎管减压术患者6例,颈椎前路椎体减压融合内固定37例。术前26例行硬膜外封闭,封闭后眩晕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单节段不稳13例,2个节段不稳25例,3个节段2不稳5例。颈椎不稳节段C3/4:16例;C4/5:28例;C5/6:27例;C6/7:6例。3.眩晕症状完全消除40例(去世2例,去世前眩晕症状消除且无复发),残存手指麻木患者2例,颈部不适2例,目前仍有头晕3例。3例患者中1例患者74岁,术前诊断为颈性眩晕伴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眩晕症状消失,术后8年出现脑梗塞后残留偶发性轻度头晕及行走不便;1例患者术后眩晕症状消除,术后3年时发生脑梗塞,现偶发头晕;1例患者2次颈椎外伤病史,手术治疗后眩晕症状消失,仅残余轻度头晕。4.对患者眩晕行VAS评分,轻度3例,无中度及重度患者。5.疗效评定:优40例,占93.0%,良3例,占7.0%,优良率100%。患者参照手术疗效评定,对手术效果均表示满意。6.影像学:X线25例,融合节段未见不稳及假关节形成;内固定物无脱落、位移;相邻节段无退行性改变。结论:重度颈性眩晕患者不稳定节段行融合内固定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可靠。

曹萍,钟亚,沈丹[4](2013)在《以胸痛为主诉的亚健康状态的临床鉴别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以胸痛为主诉在心血管专科就诊的中青年亚健康状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6月以胸痛为主诉在心血管专科门诊就诊的18~45岁的中、青年患者33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了解亚健康状态所占比例及其鉴别诊断。结果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中,91.2%的患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仅8.8%的患者检查发现器质性病变,分别为高血压病(2.4%)、反流性食管炎(1.5%)、壁冠状动脉(1.2%)、颈椎病(0.9%)、带状疱疹(0.6%)、冠心病(0.6%)、心肌炎(0.3%)、心包炎(0.3%)、肺炎(0.3%)、胸膜炎(0.3%)、心肌病(0.3%)。结论以胸痛为主诉在心血管专科就诊的中青年患者中,绝大部分无器质性病变,结合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失眠、多梦、精神紧张等,考虑为亚健康状态。当中青年患者以胸痛为主诉时,诊断亚健康状态应排除高血压、反流性食管炎、壁冠状动脉、颈椎病、带状疱疹、冠心病等疾病。

蔡子卫[5](2010)在《急性心肌梗死特殊疼痛部位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文中提出

田娜,李俊利[6](2010)在《以头痛为表现的冠心病29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以头痛为表现的冠心病的诊治疗效。方法:分析我院的29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收入院时以头痛为表现,经过临床诊断给予相应治疗。结果:29例患者经按冠心病治疗后病愈出院。结论:此类患者发作时多表现为阵发性胀痛或搏动痛,常伴有心前区症状,持续时间同心绞痛时间一致,硝酸甘油可终止发作,以此可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避免延误冶疗。

李俊利[7](2010)在《以头痛为表现的冠心病29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冠心病心绞痛典型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后,但也可出现在上腹部、颌下、牙床、咽部等部位,以头痛为表现者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为丛集性头痛,鼻窦炎、脑梗死、脑部寄生虫或其他头部疾病,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现总结我院收治的以头痛为表现的29例心绞痛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为2000年4月~2008年6月的住院患者,占我院此

王敏,赵曦虹[8](2009)在《无痛性非典型表现急性心肌梗死58例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无痛性非典型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经验。方法回顾58例(B组)心绞痛组(A组71例)分别对其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对照分析。结果A组共71例,发生并发症7例,占9.9%,死亡5例,占7%。B组58例,发生并发症17例,占29%,死亡11例,占19%。结论无痛性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较多。高龄,确诊时间晚,临床症状及/或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误诊病例多,住院死亡率较高。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加以重视。

白少军,田英平,高恒波,刘力斗[9](2008)在《以咽痛、烦躁为突出表现的心绞痛1例》文中提出

赵桂洪[10](2008)在《以头痛为表现的心绞痛2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典型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后,但也可出现在上腹部、颌下、牙床、咽部等部位,以头痛为表现者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为丛集性头痛、鼻窦炎、脑梗死、脑部寄生虫或其他头部疾病,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现总结我院收治的以头痛为表现的28例心绞痛患者,报告如下。

二、头痛为主诉的心绞痛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痛为主诉的心绞痛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以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检查
        1.3.1 头颅CT:
        1.3.2 DSA:
        1.3.3 脊髓MR:
    1.4 治疗与转归
    1.5 典型病例
2 讨论

(2)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和呕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简介
2讨论
同行评议:

(3)颈椎不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一、前言
二、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手术指征
    2.3 硬膜外封闭及手术方法
三、方法
四、结果
五、典型病例
    5.1 典型病例1
    5.2 典型病例2
六、讨论
    6.1 颈性眩晕的临床特点
    6.2 颈椎负荷试验对于颈性眩晕诊断的意义
    6.3 颈椎失稳在诊断颈性眩晕中的价值
七、结论
八、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一:颈性眩晕临床研究病例表
附表二:随访结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急性心肌梗死特殊疼痛部位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处理及预后
2 讨 论
    2.1 原因分析
        2.1.1 头痛及神经精神症状
        2.1.2 胃肠道症状
        2.1.3 颈肩及前臂肢体疼痛
        2.1.4 牙痛及咽喉部症状
        2.1.5 与合并症、年龄关系
    2.2 护理
        2.2.1 一般护理
        2.2.2 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护理

(8)无痛性非典型表现急性心肌梗死58例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临床表现
2 结果
3 讨论
    3.2 非典型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再梗死, 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较高, 约占45%, 较以往报道高出7%[5] , 其原因可能是:

四、头痛为主诉的心绞痛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以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4例分析[J]. 高俊华,李务荣,郑博文,王芳,黄宇明,许东梅,伍文清. 疑难病杂志, 2018(03)
  • [2]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和呕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季政,袁敏,许伟源,许富康,孟立平,周昌钻,刘龙斌,彭放,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 2015(33)
  • [3]颈椎不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因素[D]. 娄雅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4]以胸痛为主诉的亚健康状态的临床鉴别及观察[J]. 曹萍,钟亚,沈丹. 中华全科医学, 2013(03)
  • [5]急性心肌梗死特殊疼痛部位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 蔡子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9)
  • [6]以头痛为表现的冠心病29例分析[J]. 田娜,李俊利. 航空航天医药, 2010(03)
  • [7]以头痛为表现的冠心病29例临床分析[J]. 李俊利. 中国医药导刊, 2010(01)
  • [8]无痛性非典型表现急性心肌梗死58例预后分析[J]. 王敏,赵曦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08)
  • [9]以咽痛、烦躁为突出表现的心绞痛1例[J]. 白少军,田英平,高恒波,刘力斗. 临床荟萃, 2008(12)
  • [10]以头痛为表现的心绞痛28例临床分析[J]. 赵桂洪. 疑难病杂志, 2008(01)

标签:;  ;  ;  ;  ;  

心绞痛主诉头痛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