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例

溶血性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例

一、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五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孙琴[1](2021)在《西藏地区HELLP综合征围产儿相关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对比分析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患者的临床特点,得出能够预测子痫前期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的有效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08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藏族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研究对照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孕产妇114例;研究组:同期住院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者78例。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血凝、生化参数及围产儿结局等方面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HELLP综合征患者的关联性,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APRI、NLR、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等参数变化对诊断子痫前期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达到预测作用,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HELLP综合征的目的,增加母儿生存率,并利用EXCEL工作表求得截断值(CUT OFF值)、敏感度及特异性;两组中的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两组对象血常规参数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ELLP综合征组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LT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两组研究对象血凝参数比较显示:与PE组相比,HELLP综合征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降低,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D及FDP均值较对照组显着升高。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LL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孕周、24小时尿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RBC、BPC、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LT)、白蛋白、尿素、尿酸、血钙、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ST)、LDH、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D、APRI、NLR、WPR、ALT/AST、尿素/肌酐、尿酸/肌酐。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生化指标中,LDH及APRI ROC曲线下面积(AUC)较显着,AUC分别为0.845(P<0.001)、0.887,单独的ALT或AST较其二者联合或比值AUC较高;尿素、尿酸联合因子的AUC较尿素、尿酸、尿素/肌酐、尿酸/肌酐曲线下面积较小,其中尿素曲线下面积最高;各血常规指标中,WPR AUC最大,为0.845(P<0.05);4、利用EXCEL工作表计算显示APRI:CUT OFF值31.2788,敏感度:0.863,特异性:0.868;LDH:CUT OFF值320.5,敏感度:0.815,特异性:0.655、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发现HELLP综合征孕产妇的孕周多大于等于34周,小于37周,其多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并且两组在新生儿是否存活及是否多产无显着性差异(P>0.1).结论:在本次研究中HELLP综合征患者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更严重;RBC、BPC、ALT、AST、白蛋白、尿素、尿酸、血钙、LDH、PT、D-D、APRI等指标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的发生,其中APRI及LDH敏感度及特异性更高。临床上可通过相关参数的变化对子痫前期有潜在并发HELLP综合征孕产妇进行早期的临床干预。

周杨林[2](2020)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不良事件数据为基础,建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对不良事件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新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研究方法:获取并解析包含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规范药品名称和数据集成等处理,建立用于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数据库。定义“重要不良事件”和“特殊不良事件”,使用不相称性分析中的报告比值比法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特殊不良事件”和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将说明书中没有记载的“特殊不良事件”作为新的风险信号。研究结果:通过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的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对于重要器官,氟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5个,伊曲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0个,伏立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9个,泊沙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3个。将说明书中已经记载的不良事件与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氟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伊曲康唑有14个阳性信号,伏立康唑有38个阳性信号,泊沙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4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不良事件是风险信号的占各自记载总不良事件的百分比分别为20.97%、16.28%、25.33%、15.67%。对于特殊不良事件,研究最终发现氟康唑6个新风险信号,伊曲康唑2个新风险信号,伏立康唑8个新风险信号,泊沙康唑11个新风险信号,这些新风险信号均未在现有说明书中记录。研究结论:通过对药品不良事件的数据挖掘,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心脏、血液、胃肠、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或系统中均存在较多的风险信号;部分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未被记录在药品说明书中,为新的药品风险信号,对这些新的风险信号需要加强监测。临床在使用三唑类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时,需要做好药用药评估以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风险。

姬建秀,陈燕,白惠,王蕊[3](2019)在《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和母婴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15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母婴结局。结果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5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HELLP综合征1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症并发HELLP综合征3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3例,原因不明3例。产前HELLP综合征10例,产后HELLP综合征5例。临床表现:15例患者血压和转氨酶均升高;全身水肿,体质量骤然增加4例;视物不清7例;头痛4例;上腹部不适5例;恶心、呕吐5例;双下肢无力2例。15例患者均给予硫酸镁解痉,尼卡地平静脉滴注降压治疗,6例患者给予激素治疗。15例患者中胎死宫内3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引产4例,剖宫产11例。无孕产妇死亡。1例患者产后转入风湿免疫科继续治疗,另外14例患者于术后7~11 d出院,预后良好。结论 HELLP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危重。早期识别,积极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改善母婴预后。

林琳[4](2019)在《HELLP综合征患者妊娠晚期血小板与凝血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患者妊娠晚期血小板与凝血参数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50例HELLP综合征患者、150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和150例正常足月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妊娠晚期血小板、凝血和生化参数、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等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及凝血参数变化与HELLP综合征的关联性,计算比值比(Odd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妊娠晚期血小板和凝血参数变化诊断HELLP综合征及其病情变化的作用。结果1、三组研究对象血小板参数比较结果显示,与PE组和对照组比较,HELLP综合征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降低、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比较PE组和对照组PLT、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综合征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于PE组,PE组PDW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研究对象凝血参数比较结果显示,与PE组和对照组比较,HELLP综合征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PE组和对照组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综合征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高于PE组,PE组PTA、Fib、D-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三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校正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PLT和PT是HELLP综合征的保护因素,OR分别为0.980(95%CI 0.970-0.980)、0.440(95%CI 0.260-0.680),较高的PDW、PCT、PTA、TT、Fib、D-D是HELL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30(95%CI 1.020-1.500)、1.170(95%CI 1.040-1.130)、1.010(95%CI 1.010-1.020)、3.370(95%CI 2.280-4.980)、1.030(95%CI 1.020-1.040)和1.280(95%CI1.160-1.42)。采用ROC曲线分析妊娠晚期血小板和凝血参数变化诊断HELLP综合征的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的为PLT和D-D,AUC分别为0.903(P<0.01)和0.858(P<0.01)。结论孕妇妊娠晚期血小板及凝血参数与HELLP综合征具有相关性。PLT和D-D诊断HELLP综合征具有一定价值,临床上可借助血小板凝血相关参数的变化对HELLP综合征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改善母儿预后。

韩姗姗[5](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马翠,成宁海,王云萍[6](2009)在《HELLP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HELLP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间收治的30例HELLP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占同期分娩产妇的0.38%、重度子痫前期的7.61%、子痫的10%。2例双胎孕妇外院转入时子痫合并颅内出血和小脑疝,迅速死亡;25例在诊断HELLP后(8.9±1.1)h内终止妊娠;3例<32孕周者病情较平稳,应用地塞米松72 h后终止妊娠。孕产妇死亡4例(死亡率13.3%)。分娩时孕龄(36.3±3.4)周,新生儿出生体重(2,590.5±620.9)g,新生儿32例、存活22例、死亡10例,围生儿死亡率35.3%,孕妇死亡2例。结论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外,还应该切实做好产前保健、提高危重儿的抢救水平,才能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王正平[7](2008)在《HELLP综合征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一、概述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以溶血性贫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的病理妊娠。国外报道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占重度子痫前期的4%~16%。国内报道占同期重度子痫前期的2.7%。患者的死亡率为11%~24.2%;围产儿死亡率为7.7%~60%。关于该病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一种表现或并发症,还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另一种类型,文献报道不一。而多数人认为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基础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一致。

张蕾[8](2007)在《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及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的发病年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诊断、治疗、并发症及进一步降低其发生率的措施,有利于HELLP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7年间收治的28例HELLP综合征患者。结果:本资料中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0.84岁,均发生于产前,平均分娩孕周为36.8周,利凡诺引产1例(孕周<28周),早产1 2例,足月分娩15例,26例患者以剖宫产结束妊娠。其主要并发症为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急性肾衰、DIC、腹水等。在严密监护母儿情况下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血液制品支持治疗,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尽早终止妊娠,本资料中28例患者中1例分娩后预后极差放弃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围生儿死亡率为17.86%(5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发生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基础上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母儿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早期诊断、早期支持治疗并应用糖皮质激素,尽快终止妊娠,产后严密监测病情可降低母儿死亡率。HELLP综合征是妊娠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则危及母儿生命,导致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它常发生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形式。HELLP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确诊和分类有赖于实验室检查,由于其临床特点的多样性故需与妊娠期肝损害性疾病、溶血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相鉴别,HELLP综合征的治疗包括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娩以及对并发症的对症治疗,其保守治疗的指征和结束妊娠的时机目前尚有争议,但无论何种治疗母儿病情皆应被严密监测,分娩是治疗HELLP综合征的根本措施,由于HELLP综合征患者分娩者其新生儿皆为高危儿,分娩前应做好抢救准备。现将HELLP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HELLP综合征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陈莺[9](2007)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和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的发病机理、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5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病人的发生年龄、孕周、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ELLP综合征患者占重度子痫前期的2.62%,患者年龄为22—35岁,孕龄33—36周,初产妇4例,经产妇1例,既往有重度子痫前期的1例。血压139—221/89—133mmHg,尿蛋白(++)—(+++)。伴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者2例;伴头晕头痛眼化者3例;伴黑便1例;血尿1例;腹水胸水5例;皮肤淤斑2例,牙龈出血2例。本组5例均有血红蛋白下降(66—105g/l),谷丙转氨酶升高(56—534U/L),谷草转氨酶升高(98—352U/L),乳酸脱氢酶升高(117—1044U/L),血小板明显下降(21—52×10^9/L),甘油三脂(TG)升高(1.85—3.08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0.56—1.08mmol/l),LDL/HDL升高。治疗方法为严密监护母儿的情况下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尽快终止妊娠。并发胎盘早剥1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FGR)3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新生儿存活4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产科医师应提高对HELLP综合征发生率和危险性的认识,掌握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对诊断明确的应在积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基础上,早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终止妊娠。

龙世娟,苏玲,葛青[10](2006)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合并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14例HELLP综合征的诊治和预后情况,并对8例1型和6例2型HELLP综合征的生化及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HELLP综合征在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5.1%,死亡1例(7.1%),围产儿死亡4例(26.7%)。主要并发症为DIC、胎盘早剥、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肝被膜下出血及视网膜脱离。1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值为(697±164)U/L,显着高于2型患者的(401±127)U/L(P<0.05)。1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的并发症率均显着高于2型患者(P<0.05)。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且1型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较2型HELLP更加严重,只有及时诊治,适时终止妊娠,才能降低母婴死亡率。

二、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五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五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地区HELLP综合征围产儿相关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HELLP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的区别
        1.1.2 药品不良事件研究的历史背景
        1.1.3 国内外药品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情况
        1.1.4 药品风险信号的概念和内容
        1.1.5 药品风险信号的研究方法
    1.2 国内外药品风险信号数据挖掘文献研究
        1.2.1 数据挖掘工作的早期探索
        1.2.2 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挖掘阶段
        1.2.3 数据挖掘未来发展方向
    1.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不良事件监测
        1.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研究的基本情况
        1.3.2 选择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1.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内容
        1.4.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1.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1.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与获取
        2.1.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
        2.1.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获取
    2.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分析与提取
        2.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条目分析
        2.2.2 提取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中变量并备份
    2.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清洗
        2.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重复报告的处理
        2.3.2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核心变量缺失的处理
        2.3.3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缺失值处理
        2.3.4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异常值处理
        2.3.5 研究数据中ISR编码不同但报告内容相同或相近数据处理
    2.4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收集和处理
        2.4.1 常用药名信息的处理方式
        2.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
        2.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处理
    2.5 处理后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集成
    2.6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库基本情况与检测
        2.6.1 数据库中基本信息查询
        2.6.2 查询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算法介绍和使用
        3.1.1 二乘二列联表与卡方检验
        3.1.2 报告比值比
    3.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汇总与研究
        3.2.1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
        3.2.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3.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3.3.1 重要不良事件定义
        3.3.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3.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3.4.1 特殊不良事件定义
        3.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3.5 讨论
        3.5.1 通过对4 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的风险信号挖掘结果讨论
        3.5.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3.5.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创新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本研究的创新
    4.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产前产后血压检查结果
    2.3 产前产后实验室检查结果
    2.4 特殊检查结果
    2.5 妊娠结局及预后
3 讨论

(4)HELLP综合征患者妊娠晚期血小板与凝血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语
2.0 引言
2.1 研究现状
    2.1.1 流行病学
    2.1.2 机制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2.1.6 诊断
    2.1.7 治疗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2.2 指南制定过程
    2.2.1 构建临床问题
    2.2.2 循证研究
    2.2.3 专家共识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2.2.5 形成推荐意见
    2.2.6 形成初稿
2.3 讨论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2.4 结论
    2.4.1 茵栀黄口服液
    2.4.2 茵栀黄颗粒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2.4.4 茵陈五苓糖浆
2.5 创新点及意义
2.6 不足与展望
    2.6.1 存在不足
    2.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及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ELLP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病例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生化检测
    1.4 治疗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结果
    2.2 1型和2型HELLP综合征的对比
3 讨论

四、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五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地区HELLP综合征围产儿相关因素的分析[D]. 孙琴. 西藏大学, 2021(12)
  • [2]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D]. 周杨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J]. 姬建秀,陈燕,白惠,王蕊. 中国医药, 2019(09)
  • [4]HELLP综合征患者妊娠晚期血小板与凝血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D]. 林琳.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5]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HELLP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J]. 马翠,成宁海,王云萍. 生殖医学杂志, 2009(03)
  • [7]HELLP综合征的若干问题[A]. 王正平. 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8
  • [8]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及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D]. 张蕾. 山东大学, 2007(03)
  • [9]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D]. 陈莺. 浙江大学, 2007(02)
  • [10]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分析[J]. 龙世娟,苏玲,葛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6(05)

标签:;  ;  ;  ;  ;  

溶血性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