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

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

一、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换换[1](2021)在《γ-氨基丁酸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的恢复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试管苗玻璃化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生理性病变。玻璃化试管苗形态及解剖结构异常,生理代谢紊乱,增殖、分化、生根困难,移栽成活率低,且难以恢复正常,给试管苗商业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工浪费。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抗逆性上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不同品种蓝莓玻璃化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GABA对蓝莓玻璃化苗恢复生长、增殖分化、生理代谢及解剖结构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0.5~0.7 g·L-1)的GABA可提高‘奥尼尔’玻璃化试管苗的恢复率,增加试管苗叶绿素含量,提高试管苗的高度及增殖倍数,增加试管苗的鲜重,其中0.5 g·L-1效果最好,该浓度也可促进‘南好’等多个品种蓝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后的生长分化。2.0.5 g·L-1GABA可显着提高‘奥尼尔’及‘南好’试管苗的可溶性糖、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着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3.0.5 g·L-1GABA显着增加了试管苗生长素(IAA)和异戊烯基腺嘌呤(i PA)的含量,减少了茉莉酸甲酯(JA-me)的含量,同时显着提高了生长促进类激素(IAA、i PA、BR、GA3)与生长抑制类激素(ABA、JA-me)的含量比。4.与未添加GABA培养的玻璃化试管苗相比,添加0.5 g·L-1GABA培养的试管苗的表皮细胞和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加紧密、整齐;细胞质密度增大,线粒体数目增多,类囊体片层更加整齐清晰。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0.5 g·L-1GABA一方面可通过增强试管苗渗透调节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缓解玻璃化对试管苗的伤害,保护细胞结构、维持细胞正常生理代谢,促进玻璃化试管苗恢复正常生长;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试管苗内源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促进细胞生长、分裂,促进试管苗恢复后的生长。本研究为试管苗玻璃化的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也为GABA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依据。

张凝[2](2021)在《底栖硅藻悬浮培养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底栖硅藻的生长主要受附着面积的限制,难以实现大规模性的生产性培养,无法满足海参鲍鱼养殖产业的需求。本研究以底栖硅藻为研究对象,打破传统的附着性生长培养方式,通过气升式反应器培养达到高密度培养,为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培养提供新的生产技术。首先通过摇床培养优化培养基中硅元素浓度、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得到最佳硅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然后通过气升式反应器培养,优化筛选反应器光径、悬浮通气方式,得出最佳藻细胞培养条件,最终高密度培养的最佳培养方法。本研究取得初步结果如下:1、静置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硅对底栖硅藻舟形藻的生长有显着影响,其中600 mg/L影响最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通过舟形藻OD值测定比较,发现不同硅酸钠浓度越高,舟形藻细胞生长越快,说明硅浓度不仅影响藻细胞生长,还可以加快藻细胞生长。硅酸钠浓度为600 mg/L时最有利于舟形藻的生长,说明高浓度硅酸钠对舟形藻生长有较大促进作用。2、摇床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硅对底栖硅藻舟形藻的生长有极显着影响,其中600 mg/L、800 mg/L、1000 mg/L影响最为显着,其细胞密度远高于其他3组,颜色均呈深棕褐色,且最大藻细胞密度均可达2.45×106cells/m L。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摇床培养,设置不同硅浓度,通过舟形藻OD值、细胞密度进行比较,硅酸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舟形藻的生长,随硅浓度增加,比生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且浓度过高时,培养液过于浑浊,综上,选择硅浓度为600 mg/L进行进一步探究。3、摇床培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底栖硅藻舟形藻的生长有显着影响,随温度递增,藻细胞比生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通过细胞密度和OD值比较,培养温度为20℃时,藻细胞密度最高2.50×106cells/m L,此时,比生长速率最高。综上,在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温度20℃最为适宜,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达到高密度培养。4、摇床培养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底栖硅藻舟形藻的生长有极显着影响,随光照强度增加,藻细胞均可生长,细胞密度和OD值随之增加,比生长速率也在增加。综合以上培养条件下,在实验设置光照强度范围(96μE/m2·s、137μE/m2·s、174μE/m2·s)内,光照强度增加藻细胞密度增加,最高细胞密度可达2.35×106cells/m L。通过研究,由于摇床培养,使得每一个藻细胞悬浮于藻液,都可以得到光照,增加了光接受效率。5、气升式反应器培养条件下,不同通气方式对底栖硅藻舟形藻,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通入有利于舟形藻的生长,最高藻细胞密度为2.70×106cells/m L。通过改变不同通气方式,只通入空气、空气和二氧化碳(1:1)混合通入、空气和二氧化碳交替通入三者藻细胞生长差异不大,均呈深棕色,随培养时间增加,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通入相比于另两种,其细胞密度逐步增加较多,比生长速率最高。不同光径培养舟形藻,反应器光径为2 cm、5.5 cm、10 cm三者起藻细胞均正常生长,随培养时间增加,光径10 cm其细胞密度增加逐步高于另两个,其藻液颜色呈极深棕色,甚至发黑,最高藻细胞密度为3.15×106cells/m L比生长速率光径增加而增加。在气升式反应器培养条件下,光径10 cm有利于舟形藻的生长。在该研究条件下,可初步得知随光径增加越有利于藻细胞生长和增加。综上,在硅浓度为600 mg/L,培养温度在20℃,自然光照,通气方式为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1:1)通入,采用光径为10 cm的气升式反应器培养,最有利于舟形藻细胞的生长及藻细胞密度增加。舟形藻主要利用固定化技术来获得,但是固定化技术无法达到规模生产,而从自然海区收获的舟形藻,质量得不到保证,会直接影响鲍苗等成活率及变态发育。本研究打破这一壁垒,通过改变培养基浓度和培养条件,得到高培养密度,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孙琳[3](2021)在《CRISPR/Cas9介导的用于高效筛选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的棉花高通量基因编辑突变体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既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由于棉花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会受到多种虫害的影响,因此虫害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棉花作为世界上四大转基因作物之一,Bt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鳞翅目害虫带来的影响,但导致刺吸式等非Bt基因靶标害虫危害的日益加重逐步成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迫使杀虫剂大量喷施,造成多种害虫对农药的抗性随之进化,这不仅增加了棉花种植成本而且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Bt棉种植区域的扩大和种植时间的不断延长,害虫对Bt棉的抗性也随之增强,其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目前需要开发新的策略应用于棉花抗虫研究。鉴定棉花内源抗虫基因用于抗虫育种,可以有效补充Bt棉在抗虫应用中的不足。而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基因功能分析策略是进行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方向。CRISPR/Cas9系统现已成为一种强大而有效的基因编辑工具。本课题组已经在棉花中成功构建的高效、精确的适用于棉花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使得大规模构建基因编辑突变体材料成为可能。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高效筛选棉花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突变体库构建的方法,为棉花功能基因组学和育种方向研究提供了高效的新策略。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sgRNA设计与载体文库构建本研究从之前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中选择了528个差异基因,通过全基因组比对筛选到968个高特异性的sgRNA靶向502个基因。通过混合引物池的方法经一次引物设计、PCR扩增和载体克隆,只需花费构建一个载体的时间就可以快速构建大规模载体文库。2.棉花基因组编辑突变体库创建及目的基因识别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组织培养过程,共获得达5000多个独立的胚性愈伤组织,获得2000多独立的基因编辑T0棉花植株。本研究使用基于条形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T0植株的目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我们对1380个T0植株和576份愈伤组织检测了sgRNAs并鉴定了其序列,共鉴定出555条靶向412个基因的不同sgRNA序列,已检测突变体材料的基因覆盖率达82.07%。3.高效的编辑率和遗传率通过高通量测序,软件分析和人工筛选,共获得369个有效T0代基因组编辑数据。结果显示T0代发生有效编辑比例达97.29%,其中,75.61%材料表现出高效的突变率,编辑率超过80%,编辑类型以短片的插入缺失为主。棉花基因组编辑位点平均遗传力高达84.78%。4.低脱靶风险通过高通量测序对9个潜在的脱靶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中没有发现有任何脱靶效应产生,进一步证实CRISPR/Cas9系统在棉花基因组编辑中发生脱靶概率低,具有很高的特异性。5.高效的表型鉴定率在对200个株系的T1和T2代昆虫生物测定中发现有超过10%的基因突变体材料表现出对虫害的抗性改变。表明针对特定性状(本研究是针对抗虫性状)构建高通量突变体库进行特定性状表型筛选是一种高效的候选基因筛选策略。6.抗虫相关候选基因通过抗虫鉴定发现GhMLP423、GhDML1、GhZAT10等基因的突变材料表现出一致的抗性改变表型。本研究所鉴定得到的候选基因在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初步验证发现GhMLP423可能参与棉花抗虫相关JA信号路径传导。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一个同时使用近千个sgRNA针对植物基因组上数百个基因的混合载体文库,并快速生成一个用于表型筛选的高覆盖度的突变库,并鉴定到一些抗虫相关候选基因。该技术为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基因组复杂的多倍体植物,对其他作物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金玉环[4](2021)在《新疆荒漠环境典型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快速生长与耐逆性机制》文中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物遗传改良能够促进粮食和营养安全,已经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目前作物育种策略缺少足够的效率,还难以满足短期或长期的粮食生产需求,需要将传统育种、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研究与“speed breeding”(加速育种)相结合加速作物改良进程,帮助我们应对100亿人口粮食需求的挑战。基因组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有效利用、多样性、粮食产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需要在基因组和农艺性状水平上对尽可能多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从而发掘和鉴定更多优良的基因资源将来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边际土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耕地资源,我国新疆有3075.2万亩的边际土地,盐碱、沙性和干旱是主要的障碍因素。短命植物在新疆边际土地中广泛分布,起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微生境、保护周边农田免受沙害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新疆尤其早春农业生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展短命植物适应环境的分子水平机理研究,为更好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短命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对未来作物育种、边缘土地的开发利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是生长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地带的十字花科植物,表现出快速开花结果、结实量大、光合效率高和耐盐抗寒的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抗性基因资源。本论文研究以小鼠耳芥为研究材料,从生理与细胞水平、分子生物学角度等建立生物学研究体系,结合RNA-seq技术等层面探索其适应特殊生境的机制及抗性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价值。本论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小鼠耳芥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首先开展了组织培养实验,以幼嫩的根、下胚轴、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有效地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多个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添加0.5 mg/L 6-苄氨基腺嘌呤和0.1 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在同一培养基上,幼根、下胚轴、叶片和叶柄均可诱导愈伤组织,其中,幼根诱导率最高。进一步以生长4周龄幼苗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以小鼠耳芥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Δ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 1)基因P5CS1为目的基因,潮霉素B为筛选抗生素,采用外植体预培养、感染、共培养等程序,研究了农杆菌GV3101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结果表明小鼠耳芥幼根、下胚轴、叶片和叶柄四种外植体均可以诱导形成愈伤和不定芽,其中,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对叶片和叶柄进行农杆菌侵染,发现侵染所需最适宜的农杆菌浓度与侵染时间均不同,但在适宜浓度的农杆菌侵染下,都可以形成愈伤和不定芽。进一步运用花序侵染法对小鼠耳芥花序进行农杆菌侵染发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适当延长侵染时间,可提高农杆菌的转化效率,当花序侵染时间为30 s时,筛选效率可以达到0.67%。2.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精确分析基因表达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鉴定了ACT1、ACT2、ALDH、EF1B、GAPDH、HAF1、LOS1、UBC35、UBQ9和UEP共10个候选内参基因,选择编码钾离子吸收渗透酶的KUP9作为验证基因。对小鼠耳芥进行了干旱、热激、冷和盐四种非生物胁迫,分别在0、3、6、12、24和48 h取样,以及七个不同的组织:根、下胚轴、子叶、莲座叶、茎、花和长角果,提取所有样品的RNA进行qRT-PCR试验。实验数据利用ge Norm、Norm Finder、Bestkeeper和Ref Finder 4个软件对10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综合排名表明:(1)不同组织中,合适的内参基因是ACT1和GAPDH;(2)10%PEG6000处理下,合适的内参基因是HAF1和UEP;(3)250 m M Na Cl胁迫处理,合适的内参基因是GAPDH和ACT1;(4)低温(4℃)胁迫处理,合适的内参基因是GAPDH和UBC35;(5)在高温(40℃)胁迫处理,合适的内参基因的是GAPDH和UBQ9。综合来看GAPDH和UBQ9是所有样本中最合适的内参基因组合。KUP9基因的表达特征进一步验证了筛选出的合适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说明筛选的内参基因适合于基因表达的标准化。3.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RNA-seq分析小鼠耳芥在早春萌发以后迅速生长,统计自然生境下小鼠耳芥整个生长周期的表型变化。结果发现,萌发后一个月内株高和叶片数增加最明显,特别在抽薹期(Growth Stage 1,GS1)、始花期(GS2)、结荚期1(GS3)、结荚期2(GS4)、结荚期3(GS5)这5个时期表现出快速生长发育。半个月内形成幼苗到成苗的转变,从营养生长到开花结果、以及果荚增长的形态变化。接着选取GS1、GS2、GS3、GS4和GS5共5个生长时期的叶片开展RNA-seq分析。构建15个文库,测序产生694,576,138条raw reads和660,395,266条clean reads,总测序量达到99.06 G;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发现,GS1与GS2这两个时期差异不显着,并且差异基因个数最少,其余组间差异非常显着。五个生长发育时期共鉴出29,99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大多差异基因富集在光合作用、核糖体、生理节律、α-亚麻酸的新陈代谢、氧化磷酸化、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等通路。其中GS3与GS2,GS4与GS3,GS4与GS4时期相比,生理节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分别为24、27和24个;CO、GI和FT等15个光周期开花通路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变化非常明显。此外,GO富集分析发现KT/HAK/KUP基因家族在整个结荚期明显富集,暗示它们在小鼠耳芥的生长发育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4.钾离子转运蛋白KT/HAK/KU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利用小鼠耳芥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出26个KUP基因,并从琴叶拟南芥(Arabidopsis lyrata)、叶芽鼠耳芥(Arabidopsis helleri)、盐芥(Eutrema salsugineum)和亚麻荠(Camelina sativa)等4种十字花科植物中分别鉴定了14、14、16和40个KUP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23个KUP基因分为4个亚组。物种内共线性分析表明小鼠耳芥KUP的复制基因以全基因组复制(WGD)/片段重复方式为主,纯化选择是该家族基因进化的主要动力。利用15个组织的RNA-seq数据分析表明,超过1/3的基因成员在幼根中高表达,其次是种子和果柄组织。5个不同生长时期的RNA-seq数据分析表明,很多KUP成员参与植株快速生长,在结荚期(GS4和GS5)明显上调表达,表明该家族成员可能在植株增高和发育调控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qRT-PCR分析ApKUP基因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ApKUP基因表达明显响应高盐(250 m M Na Cl)、干旱(10%PEG6000)、低温(4℃)和高温(40℃)胁迫,表现出复杂的变化特征;(2)缺钾时,除Ap HAK5、ApKUP1.2和ApKUP6.1上调表达,其余ApKUP基因成员下调表达;(3)50μmo/L的茉莉酸甲酯(Me JA)和1μmo/L的脱落酸(ABA)显着影响ApKUP家族在根中的表达水平;(4)1μmo/L甲基紫精(MV)胁迫显着影响ApKUP在根和子叶中的表达水平。胁迫表达结果表明,ApKUP基因的表达积极响应非生物胁迫,但是不同复制基因对之间存在表达差异,说明KUP基因在进化中具有功能上的保守和分化。综合起来,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耳芥遗传转化方法,筛选出了用于qRT-PCR实验的内参基因;以RNA-seq为基础挖掘了小鼠耳芥转录水平上参与生长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及代谢通路,如光合作用和生理节律,以及多个耐逆相关基因,如P5CS和KUP基因家族成员。发现这些基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快速响应逆境胁迫而上调表达,可能是赋予小鼠耳芥适应新疆荒漠环境快速开花成熟的适应性机制。本研究建立的研究系统为突破边际土地的改良工程体系与农作物育种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挖掘的基因资源可用于植物的抗性基因工程育种,为加快作物育种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为研究和开发更多短命植物资源提供思路,将来为新疆农业生物环境的改良和作物的遗传改良做出贡献。

李楠[5](2021)在《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预见在支撑国家或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干预调整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过程存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创新模式其特征和演化规律不同,针对学科领域而言,仅在一种模式下进行技术预见分析可能无法较为全面地识别相应的技术主题,那么基于该主题的技术预见也就存在局限性。对此,本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识别知识创新模式,如何对不同创新模式的特征进行测度,如何根据不同创新模式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及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的表征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特定主题其演化路径中的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转化的过程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了技术预见的基本概念、不同维度的实践活动、技术预见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各流程的主要功能。总结了技术预见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述,为本研究的方法构建奠定了方法基础。(2)提出并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两种知识创新模式——“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和“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以知识创新特征为核心构建了技术预见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功能包括需求分析、知识创新特征分析、知识创新模式识别和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典型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相互转化的情况。(3)提出并构建了用以识别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基于两类知识创新特征分析模型,构建了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测度指标,以文献计量方法对指标集成测度。(4)实证分析。以植物学领域中“分子育种”子领域验证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主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渐进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为“基因表达与调控”,该主题将持续处于稳定发展趋势;在突破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包括:全基因组选择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编辑技术等表征通用技术的主题,其趋势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本研究所设定的预测期内,两种创新模式下的主题聚类结果及关键特征均与基期提出的关键主题趋势基本相符合,表明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了用以识别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1)从知识进化视角提出了技术预见模型。利用知识创新特征识别两种创新模式——渐进性创新模式和突破性创新模式;对符合渐进性或突破性创新模式的主题,识别其演化路径中的主题,结合在创新模式识别中标记的关键特征,共同用于关键主题识别。(2)构建了知识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对两种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测度指标,通过集成多个测度指标进行集成测度。(3)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可行性。

武睿[6](2021)在《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是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和驯化栽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唯一途径。本研究在高寒区定向培育马铃薯(MLS)、蚕豆(CD)、油菜(YC)、当归(DG)和撂荒(LH)茬口基础上,对野生甘肃贝母驯化栽培3年,系统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对茬口的选择和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土壤微生态与其物候、生长发育及鳞茎产能的内在联系,旨在探寻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这对合理配置资源,培育优质甘肃贝母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土壤含水量、p H、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容重降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增大,但p H降低。驯化第3年,各茬口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降低,但全钾、K+、Na+和Cl-含量均相对稳定。与LH茬相比,CD茬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茬口均在旺长期土壤酶活性达最高值。2.甘肃贝母驯化前DG茬土壤基础细菌丰富度(Sobs)最大,而建植后不同年限CD茬细菌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Ace)均最高;CD、YC和DG茬真菌Shannon和Sobs指数在驯化第2年均最大。各茬口土壤主要优势细菌群落相对较稳定,其相对丰度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丰度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放线菌门丰度与容重、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丰度与土壤含水量、水解氮和脲酶、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子囊菌门丰度与有机质、p H、脲酶活性呈正相关;毛霉菌门丰度与土壤容重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3.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甘肃贝母叶片和鳞茎SOD和POD活性显着增强。叶片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鳞茎。叶片SOD和POD活性均在旺长期达最高值,而CAT活性在出苗期和倒苗期达最高值;鳞茎SOD、POD和CAT活性均在倒苗期达最高值。各茬口叶片的三种酶活性均在驯化第3年达最高值。各茬口根系TTC活性依次为DG>LH>CD>MLS>YC,并均在第3年达最高值。4.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对3年生病原物分离鉴定获得F1、F2、F5和F6 4个菌种(Accession:MH917682,MH917683、MH917686和MH917687),其中F2和F5为主要致病菌,致病率分别高达95.0%和94.8%。综合形态和DNA分析,确定F1、F2、F5和F6分别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F1为F6的无性型。F5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为25℃,而F2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分别为25℃和30℃。F5的最适p H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6℃,而F2分别6和61℃。F2和F5最适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钠。50%多菌灵对F2和F5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 mg﹒m L-1,其次为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5.各茬口甘肃贝母出苗返青和倒苗均呈“慢-快-慢”动态趋势,出苗率依次为DG>CD>LH>YC>MLS,LH茬口倒苗最早,但茬口间不显着。与1年生相比,2、3年生返青和倒苗时间分别提前12 d和20 d。然而,返青率均逐年降低,发病率显着提高。3年生各茬口发病率依次为MLS(5.58%)>DG(4.69%)>YC(2.55%)>LH(2.22%)>CD(1.97%)。各茬口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提高,第3年各茬口生物碱含量依次为DG(0.135%)>CD(0.130%)>LH(0.125%)>YC(0.122%)>MLS(0.119%)。6.基于多种指标的隶属度分析,各茬口综合因子排序依次为CD(0.84)>DG(0.57)>LH(0.52)>YC(0.38)>MLS(0.18)。综上所述,驯化栽培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发育调控其对茬口的适应策略,CD、DG及LH茬口可优化其根际微生态,协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内在品质的转化积累,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可有效提高驯化成效。本研究提出适宜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及其微生态调控机制,可为甘肃贝母资源的可持续化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李青[7](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孙彤彤[8](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王晓惠[9](2021)在《葡萄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与白藜芦醇的促表达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非类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因其具有的抗炎、抗癌、抑菌等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但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白藜芦醇含量较少,且提取过程成本高。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利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来生产白藜芦醇。本文研究了葡萄(Vitis vinifera L.)悬浮细胞合成白藜芦醇的培养过程,旨在发现建立悬浮体系的最适葡萄愈伤组织及其生长代谢过程中的最佳营养成分配置条件,并对培养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对促白藜芦醇表达机制开展研究,进而提高白藜芦醇的产量。首先以出愈时间、外观状态、诱导率和白藜芦醇含量为指标筛选了七个不同葡萄品种和醉金香葡萄的四种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研究了组培瓶中不同激素添加对愈伤组织的影响,找到了最适于建立悬浮体系的愈伤组织,并得到了醉金香葡萄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在第6天,细胞生物量(13.70 g/L)和白藜芦醇含量(45.5 μg/g)达到最大值。其次通过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实验优化发现了对醉金香葡萄悬浮细胞培养影响显着的培养基营养成分,进一步使用响应面设计模型得到了葡萄细胞最佳的培养基营养元配比。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500 mL摇瓶中单位细胞白藜芦醇含量能够达到3326.64±56 μg/g,与预测值(3357.32μg/g)基本一致,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 56.21倍。然后在摇瓶中又研究了光、pH、茉莉酸甲酯(MeJA)等因素的影响。光波长和光接触面积会对醉金香葡萄细胞培养产生影响,结果发现绿光不遮光下的生物量最大(16.02g/L),蓝光1/2遮光下的白藜芦醇含量最高(137.35μg/g);研究了 pH对葡萄细胞的影响,发现pH过高、过低的环境下对细胞和产物合成都不利;研究了茉莉酸甲酯的添加浓度和作用时间对葡萄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MeJA(300 μmol/L)作用72h,单位细胞白藜芦醇含量(18.86 mg/g)最高;MeJA(200 μmol/L)作用48 h,白藜芦醇产量(160.3 mg/L)最高,且添加MeJA后胞内外有机酸浓度变化与白藜芦醇合成有关。最后利用5L发酵罐对醉金香葡萄悬浮细胞培养过程进行了多参数检测的相关性分析与培养工艺优化,最终的培养结果与初始培养基相比,白藜芦醇含量(11 mg/g)和产量(180 mg/L)分别提高了111.11倍和6.42倍。

郭娜[10](2021)在《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是桑科桑属中一种多年速生落叶木本经济植物,桑叶和桑果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突出,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我国桑树种植面积大,桑叶和桑果产量巨大。目前国内桑叶主要用于饲喂桑蚕和饲料加工,大部分桑叶未被充分利用。桑果皮薄、汁多、易碎,不易长期储存,多加工为饮料和果酱等低附加值产品。本论文以桑叶和桑果为原料,对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新型绿色溶剂高效提取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桑树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和潜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提取桑叶活性成分的绿色提取技术,并探讨了提取机制。利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以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溶剂筛选、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分别达24.39 mg/g和2.97 mg/g。对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中常见的六种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和水提取相比,本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乙醇提取的1.08-2.07倍和水提取的1.17-1.54倍,提取效率较高。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传统的两种方法。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riton-114分子与目标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相互结合将目标化合物从植物中提取。利用表面活性剂浊点分离现象,在65℃下经过20 min加热,表面活性剂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实现了初步富集和分离。(2)通过微生物发酵解析了桑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规律,确立了红曲霉和酵母菌发酵桑叶工艺参数,并对发酵桑叶进行了活性评估。对复合微生物发酵桑叶条件进行了优化。桑叶总酚含量在第5天可达34.62 mg/g,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在第7天分别达到3.11 mg/g和1.10 mg/g。对发酵过程中影响酚类成分释放和转化的四种水解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活与成分相关。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桑叶经微生物发酵后结构破坏严重,发酵促进了活性成分的释放和转化。桑叶发酵过程中,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均与总酚、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呈正相关。总酚含量与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关系密切,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关系密切。(3)建立了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桑果花色苷的绿色提取技术,并研究了花色苷在溶剂中的稳定性。利用氯化胆碱-柠檬酸-葡萄糖摩尔比例为1:1:1,含水量为30%(v/v)组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作提取溶剂,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桑果花色苷提取率可达6.05 mg/g。本方法对桑果花色苷的提取率优于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和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分别是其他两种方法的1.08倍和1.30倍。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与传统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桑果花色苷相比,花色苷在低共熔溶剂中的降解速率低、稳定性高,低共熔溶剂有利于花色苷的稳定提取和保存。利用大孔树脂对低共熔溶剂提取的桑果花色苷溶液进行了富集研究。经过AB-8树脂富集,花色苷的回收率为83.57%,桑果花色苷富集物中花色苷含量为21.64%,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桑果花色苷富集产物。(4)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发酵桑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并对发酵桑果的品质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微生物的包埋率为86.73%。以总酚和总花色苷为指标,对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中总酚和总花色苷的含量分别为2.93 mg/mL和2.18 mg/mL。与未发酵的桑果相比,总酚略升高2.81%,花色苷保留率为91.98%,此花色苷保留率高于游离乳酸菌发酵桑果的71.35%。对桑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抗氧化活性优于未发酵的桑果。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未发酵的桑果和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总酚含量变化不显着,而未发酵的桑果花色苷含量显着降低,贮藏30天时花色苷的保留率为74.57%,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相同条件下花色苷的保留率可达87.79%,保留率提高15.22%。对固定化乳酸菌重复发酵桑果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固定化乳酸菌在使用5次后菌球中乳酸菌的菌落数为初始的83.32%,固定化乳酸菌稳定性较好,有重复使用性。

二、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γ-氨基丁酸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的恢复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主要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蓝莓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1.1 扦插繁殖技术
        1.1.2 嫁接繁殖技术
        1.1.3 种子繁殖技术
        1.1.4 组织培养技术
    1.2 植物试管苗玻璃化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1.2.1 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及玻璃化试管苗特性
        1.2.2 影响试管苗玻璃化的因素
        1.2.3 玻璃化现象发生的机制
        1.2.4 试管苗玻璃化的控制措施
    1.3 γ-氨基丁酸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1.3.1 GAB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代谢
        1.3.2 GABA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3.3 GABA在植物逆境响应中的作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不同浓度GABA在蓝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生长中的作用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蓝莓的培养及GABA浓度设置
        2.2.2 玻璃化恢复率及褐化率的测定
        2.2.3 生长指标的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浓度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率及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2.3.3 不同浓度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4 GABA对不同品种蓝莓玻璃化苗生长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3 GABA对玻璃化胁迫下蓝莓试管苗生理代谢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及材料处理
        3.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测定
        3.2.2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3.2.3 丙二醛含量测定
        3.2.4 活性氧含量测定
        3.2.5 O_2~(·-)及H_2O_2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3.2.6 抗氧化物质含量测定
        3.2.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2.8 激素含量测定
        3.2.9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3.2 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PAL活性的影响
        3.3.3 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ROS代谢的影响
        3.3.4 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激素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4 GABA对玻璃化胁迫下蓝莓试管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4.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半薄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4.2.2 超薄切片的制作和观察
    4.3 结果与分析
        4.3.1 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显微结构的影响
        4.3.2 GABA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叶肉超微结构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底栖硅藻悬浮培养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趋势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综述
    2.1 底栖硅藻概述
        2.1.1 底栖硅藻生物学特征
        2.1.2 底栖硅藻胞外多聚物
    2.2 舟形藻概述
    2.3 底栖硅藻生长条件研究
        2.3.1 环境因子
        2.3.1.1 光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1.2 温度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1.3 盐度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1.4 p H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1.5 其他因素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2 营养元素
        2.3.2.1 硅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2.2 碳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2.3 氮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2.4 磷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2.5 铁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2.3.2.6 其他元素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第3章 硅元素浓度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藻种
        3.1.2 仪器
        3.1.3 培养基
        3.1.4 实验方法
        3.1.4.1 藻种扩种培养
        3.1.4.2 生长测定与统计学分析
        3.1.4.3 舟形藻细胞干重与OD_(560)关系
        3.1.4.4 不同浓度硅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3.1.4.5 摇床培养不同浓度硅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浓度硅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3.2.2 摇床培养不同浓度硅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第4章 摇床条件下温度对底栖硅藻生长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藻种
        4.1.2 仪器
        4.1.3 培养基
        4.1.4 实验方法
        4.1.4.1 藻种扩种培养
        4.1.4.2 生长测定与统计学分析
        4.1.4.3 不同温度摇床培养舟形藻
    4.2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不同光照强度对摇床培养底栖硅藻生长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藻种
        5.1.2 仪器
        5.1.3 培养基
        5.1.4 实验方法
        5.1.4.1 藻种扩种培养
        5.1.4.2 生长测定与统计学分析
        5.1.4.3 不同光照强度摇床培养舟形藻
    5.2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气升式反应器中底栖硅藻培养条件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藻种
        6.1.2 仪器
        6.1.3 培养基
        6.1.4 实验方法
        6.1.4.1 藻种扩种培养
        6.1.4.2 生长测定与统计学分析
        6.1.4.3 不同CO_2添加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6.1.4.4 不同反应器光径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培养环境及pH变化
        6.2.2 不同CO_2添加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6.2.3 不同反应器光径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CRISPR/Cas9介导的用于高效筛选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的棉花高通量基因编辑突变体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中国棉花生产概况
    1.2 棉花基因组研究进展
    1.3 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1.4 植物应对草食性昆虫的内源防御系统
    1.5 棉花抗虫育种研究进展
        1.5.1 形态抗虫育种阶段
        1.5.2 生化抗虫育种阶段
        1.5.3 棉花抗虫基因工程育种阶段
        1.5.3.1 Bt毒蛋白的发现以及作用机理
        1.5.3.2 Bt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
    1.6 植物突变体创建方法
        1.6.1 自发变异
        1.6.2 物理诱变
        1.6.3 化学诱变
        1.6.4 分子生物学方法
    1.7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1.7.1 ZFN基因编辑系统
        1.7.2 TALEN基因编辑系统
        1.7.3 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
        1.7.3.1 CRISPR/Cas9 技术原理
        1.7.3.2 CRISPR/Cas9 脱靶效应研究
    1.8 CRISPR/Cas9 系统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8.1 高产育种研究
        1.8.2 品质育种研究
        1.8.3 抗性育种研究
        1.8.4 不育系研究
    1.9 基因编辑检测方法
    1.10 CRISPR/Cas9 技术的局限性
    1.11 植物变体库研究进展
        1.11.1 理化诱变突变体库
        1.11.2 插入突变体库
        1.11.3 基因编辑突变体库
    1.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1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载体和菌株
        2.1.2 基因编辑载体
        2.1.3 供试的昆虫材料
        2.1.4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sgRNA及引物设计
        2.2.2 GO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2.2.3 混合基因组编辑载体文库构建
        2.2.3.1 载体充分酶切控制空载率
        2.2.3.2 混合载体文库构建
        2.2.4 棉花DNA提取
        2.2.5 棉花遗传转化
        2.2.6 Barcode设计和高通量测序检测分析基因编辑目标序列
        2.2.7 基因组编辑检测
        2.2.8 抗虫鉴定
        2.2.8.1 蚜虫及棉铃虫繁殖培养
        2.2.8.2 武汉温室蚜虫抗性表型筛选
        2.2.8.3 海南温室咀嚼式害虫极端表型筛选
        2.2.8.4 室内棉铃虫抗虫验证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 目的基因sgRNA设计及GO富集分析
    3.2 sgRNAs混合载体文库的构建与评估
    3.3 棉花基因编辑突变体材料的获取
    3.4 基于条形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T0 植株sgRNA信息
    3.5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组编辑效率
    3.6 高效的棉花T0 代突变体基因组编辑效率
    3.7 棉花T0 单株的编辑概况
    3.8 棉花基因组编辑在后代中的遗传率
    3.9 棉花基因编辑后代材料抗虫表型鉴定
        3.9.1 温室蚜虫抗性鉴定
        3.9.2 T2 代材料蚜虫抗性鉴定
        3.9.3 海南温室咀嚼时害虫危害表型鉴定
    3.10 GhMLP423 基因虫害表型验证
        3.10.1 超表达和基因编辑材料筛选
        3.10.2 棉铃虫饲喂实验
        3.10.3 棉铃虫取食偏好性验证
        3.10.4 JA-Ile相关检测
    3.11 脱靶分析
第四章:讨论
    4.1 利用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创建陆地棉突变体库的必要性
    4.2 CRISPR/Cas9 系统在棉花基因组中高效的编辑及遗传规律
    4.3 CRISPR/Cas9 在陆地棉基因组编辑系统的高特异性
    4.4 棉花基因编辑工具的优化与展望
    4.5 植物在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响应中可能涉及复杂而重叠的信号网络
    4.6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植物相比于转基因植物在育种上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混合载体文库构建
    附录2 棉花的遗传转化
    附录3 棉花DNA提取(天根试剂盒法DP305)
    附录4 棉花RNA提取(天根试剂盒法)
    附录5 RNA反转录
    附录6 Real-time
    附录7 棉铃虫饲喂
附表
    附表1 502 个目的基因ID
    附表2 968个sgRNA靶标序列
    附表3 barcoded引物序列
    附表4 潜在脱靶位点检测引物序列
已发表论文
已申请专利
致谢

(4)新疆荒漠环境典型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快速生长与耐逆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1.1 粮食生产和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2.1.2 未来我国提高粮食生产的方法
        2.1.3 新疆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2.1.4 农业生产与育种的“卡脖子”问题
        2.2 新疆短命植物的研究进展
        2.2.1 新疆短命植物资源
        2.2.2 短命植物研究进展
        2.3 植物应答环境的发育机制
        2.3.1 植物的生长发育
        2.3.2 钾离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3.3 KT/HAK/KUP钾离子转运蛋白家族
        2.3.4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
        2.4 小鼠耳芥研究进展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鼠耳芥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鼠耳芥全基因组中鉴定出4 个ApP5CS基因
        2.2 ApP5CS基因在小鼠耳芥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2.3 ApP5CS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特征
        2.4 ApP5CS1.1 基因的克隆和构建过表达载体
        2.5 小鼠耳芥四种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诱导
        2.6 建立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
        2.7 阳性植株鉴定和ApP5CS1.1 基因表达分析
        2.8 小鼠耳芥花序侵染遗传转化方法的建立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鼠耳芥基因表达分析内参基因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候选内参基因和靶基因的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2.2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分析
        2.3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鼠耳芥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测序
    1 材料与方法
        1.1 所用试剂
        1.2 样品统计和收集
        1.3 RNA-seq文库准备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鼠耳芥快速生长时期的变化分析
        2.2 转录组数据统计
        2.3 转录组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2.4 基因表达定量
        2.5 差异基因统计
        2.6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鼠耳芥钾转运蛋白KT/HAK/KU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小鼠耳芥KT/HAK/KUP基因家族同源序列搜索鉴定
        1.2 系统进化分析
        1.3 染色体位置和共线分析
        1.4 基因结构和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
        1.5 不同组织转录组数据库
        1.6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转录组数据库
        1.7 盐胁迫转录组数据库
        1.8 茉莉酸甲酯、脱落酸和甲基紫精胁迫处理和取样
        1.9 缺钾、干旱和极端温度胁迫处理和取样
        1.10 RNA提取、反转录和q RT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KT/HAK/KU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命名
        2.2 系统进化分析
        2.3 基因家族复制分析
        2.4 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和启动子分析
        2.5 染色体定位和共线分析
        2.6 ApKU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2.7 ApKUP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2.8 ApKUP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9 ApKUP基因在MeJA(50μmo/L)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10 ApKUP基因在甲基紫精(MV,1 μmo/L)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11 ApKUP基因在ABA(1μmo/L)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12 ApKUP基因在10%PEG6000 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13 ApKUP基因在缺钾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14 ApKUP基因在高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
        1.1.2 技术预见的优势
    1.2 问题的提出
    1.3 主要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进展
    2.1 技术预见相关研究进展
        2.1.1 技术预见相关概念
        2.1.2 技术预见实践进展
        2.1.3 主要分析流程及其功能
        2.1.4 定性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2.1.5 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2.2 技术预见分析方法评述
        2.2.1 对于定性方法的评述
        2.2.2 对定量分析方法的评述
    2.3 本研究所应用的理论基础
        2.3.1 TRIZ技术进化理论
        2.3.2 系统论
        2.3.3 综合集成理论
        2.3.4 知识进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3.1 本章整体思路
    3.2 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知识创新模式
        3.2.1 相关概念界定
        3.2.2 知识创新模式
    3.3 构建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3.3.1 需求分析
        3.3.2 知识创新特征分析
        3.3.3 知识创新模式识别
        3.3.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征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1 本章主要研究思路
    4.2 表征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2.1 测度指标
        4.2.2 测度方法
        4.2.3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4.3 表征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3.1 测度指标
        4.3.2 测度方法
        4.3.3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领域选择及数据集构建
        5.1.1 领域背景
        5.1.2 数据集的构建
    5.2 需求分析结果
        5.2.1 不同需求要素分析结果
        5.2.2 需求要素集成分析结果
    5.3 创新模式识别
        5.3.1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5.3.2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5.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5.4.1 渐进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5.4.2 突破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6.2 相关问题展望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介

(6)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川贝母种质资源
        1.2.2 川贝母研究现状
        1.2.3 甘肃贝母研究现状
        1.2.4 茬口的研究进展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1.3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2.1.4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地概况
    2.4 试验材料与设计
        2.4.1 不同茬口培育
        2.4.2 甘肃贝母种子播种试验
        2.4.3 甘肃贝母苗采集
        2.4.4 不同茬口土壤样品采集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6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7 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
        2.4.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2.4.9 甘肃贝母病原菌的研究
        2.4.10 甘肃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2.4.11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土壤含水量对不同茬口的响应
        3.1.2 不同茬口生长年际间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
        3.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p H动态变化
        3.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3.1.5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6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3.1.7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3.1.8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9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3.1.10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3.1.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离子的动态变化
    3.2 讨论与小结
        3.2.1 不同茬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不同茬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3 不同茬口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3.2.4 不同茬口对土壤有机质等土壤养分的影响
        3.2.5 不同茬口对土壤离子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2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2 讨论与小结
        4.2.1 CD和LH茬口能显着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
        4.2.2 CD和DG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物候期土壤脲酶活性
        4.2.3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2.4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4.2.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
第五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5.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5.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5.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5.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细菌群落组成
        5.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5.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5.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5.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5.2 讨论与小结
        5.2.1 CD、LH和 DG茬口促进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5.2.2 茬口间甘肃贝母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相对稳定
        5.2.3 土壤理化因子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5.2.4 土壤酶活性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第六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6.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6.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6.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6.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真菌群落组成
        6.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6.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6.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6.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6.2 讨论与小结
        6.2.1 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6.2.2 茬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2.3 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出苗、倒苗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1 结果与分析
        7.1.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7.1.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7.1.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7.1.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7.1.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7.2 讨论与小结
        7.2.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7.2.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7.2.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7.2.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7.2.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第八章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研究
    8.1 结果与分析
        8.1.1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8.1.2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8.1.3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药剂筛选
    8.2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9.1 结果与分析
        9.1.1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9.1.2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产量的影响
        9.1.3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鳞茎腐烂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9.1.4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9.2 讨论与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展望
    10.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7)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葡萄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与白藜芦醇的促表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1.1.1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1.1.2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特点
        1.1.3 植物细胞液体悬浮培养体系建立
        1.1.4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表达次生代谢产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1.2 葡萄细胞组织培养
        1.2.1 葡萄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1.2.2 白藜芦醇的简介
        1.2.3 白藜芦醇合成途径
        1.2.4 葡萄悬浮细胞合成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工艺条件研究
        1.3.1 植物悬浮细胞在反应器中的生长特性
        1.3.2 常用的反应器类型及特点
        1.3.3 植物细胞规模化生产中的问题
    1.4 诱导剂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中的应用
        1.4.1 茉莉酸甲酯(MeJA)
        1.4.2 水杨酸(SA)
        1.4.3 环糊精(CD)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葡萄愈伤细胞获得
        2.1.2 实验仪器
        2.1.3 常用试剂
        2.1.4 培养基
    2.2 培养方法
        2.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2.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2.2.3 摇瓶液体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
        2.2.4 5L发酵罐细胞悬浮培养
    2.3 分析测定方法
        2.3.1 葡萄悬浮细胞鲜重(FCW)和干重(DCW)的测定
        2.3.2 残糖测定
        2.3.3 电导率测定
        2.3.4 白藜芦醇含量检测
        2.3.5 细胞活力的检测
        2.3.6 反应器参数测定
        2.3.7 数据分析
第3章 葡萄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葡萄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筛选
        3.2.2 醉金香葡萄最佳外植体的筛选
        3.2.3 最适激素类型的筛选
        3.2.4 醉金香葡萄细胞悬浮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优化
        3.2.5 醉金香葡萄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3.2.6 诱导率数据统计
        3.2.7 白藜芦醇含量测定
        3.2.8 葡萄悬浮细胞活力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葡萄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筛选
        3.3.2 醉金香葡萄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3.3.3 激素类型及浓度对醉金香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4 醉金香葡萄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优化及生长过程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醉金香葡萄悬浮细胞培养基营养配置条件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悬浮细胞培养方法
        4.2.2 悬浮细胞鲜重和干重的测定
        4.2.3 电导率的测定
        4.2.4 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4.2.5 残糖测定
        4.2.6 单因素实验
        4.2.7 Plackett-Burman设计
        4.2.8 响应面设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碳源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4.3.2 不同有机氮源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4.3.3 不同激素类型和激素组合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4.3.4 不同前体物质和诱导剂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4.3.5 多因素水平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
        4.3.6 最陡爬坡实验
        4.3.7 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醉金香葡萄悬浮细胞培养工艺条件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光波长与光接触面积的筛选实验
        5.2.2 培养基中pH的调整实验
        5.2.3 茉莉酸甲酯的添加实验
        5.2.4 胞内有机酸的测定
        5.2.5 胞外有机酸的测定
        5.2.6 5L罐工艺的建立
        5.2.7 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光照条件对葡萄细胞代谢的影响
        5.3.2 pH对葡萄细胞代谢的影响
        5.3.3 茉莉酸甲酯对葡萄细胞代谢的影响
        5.3.4 葡萄悬浮细胞诱导表达过程中胞内外有机酸代谢的影响
        5.3.5 5L罐葡萄细胞合成白藜芦醇工艺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桑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2.1 桑叶简介
        1.2.2 桑叶主要活性成分
        1.2.3 桑叶主要药理活性
    1.3 桑果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3.1 桑果简介
        1.3.2 桑果主要活性成分
        1.3.3 桑果主要药理活性
    1.4 植物活性成分新型提取技术
        1.4.1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简介
        1.4.2 新型提取方法
        1.4.3 新型提取溶剂
    1.5 植物活性成分微生物发酵技术
        1.5.1 微生物发酵技术简介
        1.5.2 微生物发酵技术分类
        1.5.3 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主要内容
        1.6.3 创新点
2 桑叶酚类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2.3.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优化
        2.3.3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2.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2.3.5 表面活性剂与目标化合物的结合机制探究
        2.3.6 浊点富集工艺研究
        2.3.7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2.4.2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确定
        2.4.3 单因素分析
        2.4.4 BBD结合响应面优化结果
        2.4.5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
        2.4.6 提取过程分析
        2.4.7 桑叶活性成分的富集
    2.5 本章小结
3 桑叶酚类成分微生物转化及功能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微生物
        3.2.4 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菌种的活化
        3.3.2 桑叶固态发酵过程
        3.3.3 桑叶活性成分的提取
        3.3.4 活性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3.3.5 发酵中水解酶的测定
        3.3.6 桑叶的形态学观察
        3.3.7 桑叶生物活性的测定
        3.3.8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发酵对桑叶活性成分的影响
        3.4.2 桑叶发酵条件的优化
        3.4.3 桑叶发酵中酚类成分的变化
        3.4.4 桑叶发酵中水解酶的变化
        3.4.5 桑叶形态表征
        3.4.6 发酵桑叶的生物活性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桑果花色苷成分提取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桑果花色苷的分析与检测
        4.3.2 低共熔溶剂的筛选与优化
        4.3.3 实验优化设计
        4.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4.3.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4.3.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工艺研究
        4.3.7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桑果花色苷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4.4.2 低共熔溶剂体系的确定
        4.4.3 提取工艺的优化
        4.4.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提取动力学结果
        4.4.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4.4.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
    4.5 本章小结
5 桑果微生物发酵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仪器
        5.2.2 材料与试剂
        5.2.3 微生物
        5.2.4 培养基
    5.3 实验方法
        5.3.1 菌种的活化
        5.3.2 乳酸菌生长参数的测定
        5.3.3 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
        5.3.4 桑果发酵工艺的优化
        5.3.5 活性成分的测定
        5.3.6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7 贮藏稳定性的测定
        5.3.8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5.3.9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乳酸菌的生长情况
        5.4.2 固定化乳酸菌制备条件的确定
        5.4.3 发酵工艺的确定
        5.4.4 抗氧化活性评价
        5.4.5 贮藏稳定性评价
        5.4.6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四、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γ-氨基丁酸对蓝莓玻璃化试管苗的恢复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换换.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底栖硅藻悬浮培养方法的研究[D]. 张凝. 鲁东大学, 2021(12)
  • [3]CRISPR/Cas9介导的用于高效筛选内源抗虫相关基因的棉花高通量基因编辑突变体库构建[D]. 孙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新疆荒漠环境典型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快速生长与耐逆性机制[D]. 金玉环.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5]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D]. 李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6]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D]. 武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7]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8]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9]葡萄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与白藜芦醇的促表达机制研究[D]. 王晓惠.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10]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D]. 郭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