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

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

一、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论文文献综述)

娜兹姆(Smanova Nazym)[1](2022)在《中哈两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就学人数的逐年攀升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广泛实施,教育公平问题越发凸显。大学生资助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中国始终十分重视大学生的资助工作,通过出台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奖助体系的日趋完善。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以及对社会公平的重视,国家对大学生资助的标准和力度都大幅度增强,特别是在2007年5月新资助政策出台之后,在资助政策覆盖面、资助经费投入、资助学生规模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可以为哈萨克斯坦政府制定有效大学生资助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最大的邻国,也是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已步入高发展潜力国家的行列。其国家高等教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意义越来越凸显。为本国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尽管国家在独立后对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行不断变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对教育公平的认识不足、资助学生比重低、资助经费投入不足、资助政策类型单一、资助经费分配标准不合理、资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研究在以教育公平为研究视角,从政策发展、政策构成、政策成效与政策评价等四个方面比较中哈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着重对哈萨克斯坦大学生资助政策问题与成效及改善路径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哈两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在政策发展、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成效等方面都有异同。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发现哈萨克斯坦高校大学生入学前的户口、学习成绩、家庭社会经济阶层、家庭月收入对大学生获得资助有显着影响。国家资助主要集中于来自家住城市、中等经济阶层与家庭月收入水平偏高的学生群体,影响了资助的公平性。基于比较分析结论,建议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促进与中国之间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改革的学习、交流与借鉴,具体而言,加大资助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学生资助范围、丰富学生资助类型、加强资助管理的规范性,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等。

程雅坤[2](2020)在《教育公平视阈下高校本科招生生源状况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从总体上扩大了各地区各阶层生源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入学公平问题成为学术界、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本研究获取了南京某省属重点高校2014-2018年五年间本科招生26169个完整生源的数据,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的生源情况着手,先进行高校本科招生政策文本的分析,梳理了一般招生政策及高考加分、补偿政策的演变及政策诉求,对照分析南京某高校2014-2018年五年间生源整体情况,并重点关注国防生、高水平运动员、中外合作办学、综合评价录取、保送生、贫困与特殊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等特殊招生类型的生源情况,分析这些加分、补偿政策的实际效果及问题,进而从生源地地域、城乡、性别、高中校际和家庭因素等方面反应和探究高校生源差异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数据分析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国家不断改革各种加分、补偿政策试图达到教育公平,也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些加分、补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对生源造成了一些不公,比如地域省际差异、城市乡村区隔、专业性别隔离、超级中学问题、家庭资本参与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最后针对高校本科生源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需求和弱势生源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补偿的诉求,为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进而达到教育公平提出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求推进社会公平。

杨阳[3](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段欢欢[4](2019)在《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入学率、性别平等指数、条件概率等指标对英国高等教育总体性别差异、不同学历层次的性别差异以及不同学科的两性分布差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二战以来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变化轨迹。结果显示,英国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都大大增加,尤其是女生的入学机会增长速度较快。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女生的入学机会一直不到男生的一半,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悬殊。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随着女生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有所缩小。90年代中期以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性别比例开始发生逆转,女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开始超过男生。21世纪以来,女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优势持续凸显。在不同学历层次,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男生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入学机会一直多于女生,但90年代中期以后,女生的机会开始超过男生,21世纪以来,女生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入学机会竞争中都处于优势,且优势越来越明显。在学科领域,“男工、女文”的现象依然存在,但男女学生的学科分布逐渐拓宽,“男理、女艺”现象已经消失了。21世纪以来,男女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出现趋同化现象,学科领域的性别壁垒逐渐被打破。

濮筠[5](2018)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法律地位的确立和社会舆论的看法转变并不能掩盖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于政策层面上的不足和操作层面上的缺陷。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超高速发展之后,为了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增长,主动换挡降速,进入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和就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是否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在省域间投入是否平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是否得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学费能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等方面。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本研究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概况的分析着手引入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的解读,通过阐述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以及分配比例安排等会受到诸如经济发展情况、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起步阶段的2011年和2015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使用GEODA分析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空间统计,探索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水平在省域间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测算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情况的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描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2011至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以及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从学生和家长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基础理论着手,阐述了我国学生及家庭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意愿及负担能力,影响个人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因素,实证分析我国居民高等职业教育支付能力与最大经济承受能力;通过数据包络(DEA)的方法测算我国省域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和非财政性经费投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以及毕业生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了各省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同时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的预测,对于“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及投入总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中间发展阶段曾经一度退步等因素制约,高职教育经费在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同时,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收入,社会投入比例偏低,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生均经费差距仍然较大。2)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尽管分级拨款机制已经确立,教育经费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仍然存在高等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缺位,地方性补贴经费拨款不到位,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一致等现象。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还不是很高。这其中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领先于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协调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哪一种局面都是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投入不存在比较显着的空间关联性,我国目前东中西部地区间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还很大,中西部地区生均高职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偏低,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薄弱的现状制约了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5)我国的GDP与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关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借助于回归模型,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可以达到1.7231%。因此本研究建议: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中央政府应该关注各省份财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支出状况,通过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或者建立专项扶持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高等职业教育中发展较弱的省份加大财政资金资助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2)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渠道来源,多角度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安排增加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譬如对于教育附加费的征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教育资金等等;另一方面,借助社会资金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3)合理使用财政教育经费,提高对于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利用教育资金,拓宽教育办学资金的来源必须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对于国家财政拨款的教育资金,需要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行成本核算,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预算体制,达到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最大化。4)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政府应该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对于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考虑,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并且应该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所需成本,考虑到我国家庭教育费用承担的能力,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5)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奖助学金制度,提高高职院校吸引力。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制度可以支持和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也需要鼓励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采取各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

万圆[6](2017)在《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精英高校对生源的选拔,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唯有获得完整、深入地认识,才能取其精华。本研究以“录取决策机制”为切入点,基于对美国精英高校选拔生源时使用的考量因素、审阅方式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的考察,分析其录取决策的目标及达成方式,进而构建驱动录取决策行为的多重逻辑作用模型。通过以美国三所精英公立大学、两所精英私立大学、两所精英文理学院为案例,运用质性取向下的多个案比较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基于对39位招办人员、13位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和大量的相关文本,本文得出以下研究发现、结论和建议:首先,美国精英高校均遵循目标导向、服务自身利益和使命的原则来选拔生源。一方面,美国精英高校的共同招生目标为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塑造一届卓越且多样化的新生。另一方面,录取决策的铁律为服务高校利益和使命:高校利益包括达到注册目标、满足财政需求、提高声望、增加选拔性、促进种族多样化、保持校园体育实力等等,但各校录取决策服务的利益诉求和优先项不尽相同;录取决策实践受到高校承担的培养公民和公民领导者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办学使命的驱动。其次,为了达成各项招生目标,案例高校在录取决策中都采用了基于多个标准的综合评价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整体性审阅,并通过质量检查技术、组建专业审阅团队、投入大量资源、接受教师和董事会监督等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在综合评价上,各校通过查看学业表现、个人成就和个人背景三个维度下的多个具体因素,基于三个标准——在大学取得成功的潜能、做出外在贡献的潜能以及从大学教育中获益的潜能,来判断申请者与高校的匹配程度。综合评价中的决策规则体现为:学业成就是几乎所有申请者参与录取竞争的必要条件,其中学业杰出者基本都会被录取;个人成就有助于区分属于中间群体的“不错的学生”;加号因素有助于学业表现和个人成就相似的中间群体和“合格的学生”赢得竞争,也可使得“不合格的学生”以降低学业标准的形式被录取。在整体性审阅上,各校均使用背景化审阅、个体化审阅和集体化审阅,保证录取决策的公平与效率:1)将每位申请者取得的成就置于高中教育背景和个人成长背景中审阅,考虑其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同时被置于申请者库中审阅,即各校将每位申请者与来自同一高中的申请者、与申请者库的平均表现以及与录取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而非脱离背景进行横向比较。2)个体化审阅将每位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和“一个个体”,没有阈值、没有公式、没有单一的决胜因素,是最高法院批准的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和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也是保证决策自由度、区分申请者和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3)集体化审阅的模式分为委员会模式和团队审阅模式,但产出一届新生的路径均始于单名读者对每份申请材料进行基于量化评级的分项评价或基于质性评语的整体评价,并经历至少两名读者的评价以及委员会讨论或高级AO的审阅,止于确定一届新生名单的招生季末审核,是一种高度依赖人为经验的协作式决策路径。第三,在不同类型精英高校的录取决策实践中,学术逻辑、文化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每项逻辑发挥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1)学术逻辑和文化逻辑是导致各校在使用考量因素时存在相似性的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则是导致差异性的逻辑。2)学术逻辑和伦理逻辑的作用强度均在公、私立维度存在细微差别,并均在公立大学体现更为明显。文化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文理学院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其中在文理学院体现最为明显。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私立维度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市场逻辑在私立高校体现尤为明显,政治逻辑则在公立大学体现尤为明显。成本逻辑的作用强度不存在办学类型的差异。最后,美国经验为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提供的启思包括:拓宽卓越生源的定义,探索生源多样化的价值;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提升招生透明度;坚定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实践操作;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供环境支持。

魏玉梅[7](2016)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社会公平的风向标,高等教育肩负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没有“教育小康”,也就难有“社会小康”,没有“西部小康”,更难有“全国小康”。因此,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及价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与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要求,体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与标志。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充分程度是反映社会公平和“五位一体”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只有在西部高等教育公平的动力驱动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指导思想和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为红线,以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视角,釆取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相协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主要包括六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逐一做了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后各篇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一章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界定核心概念、明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衡量指标、介绍本研究选择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视角的缘由、明确每种资本视角的考察维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本章同时还继承和扬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了较有代表性、解释力和适切性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与教育观、正义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能够为本研究能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每种理论基础来源、对本研究的启示以及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本章从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入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继承与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最后立足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公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第三章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本章对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中部、东北部三个区域以及西部地区内部三方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同时,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两大方面着手,揭示了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和障碍。认为西部地区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要明确西部高等教育公平之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第四章是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揭示部分。本章为论文的主干环节,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进行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详细考察,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现状,揭示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问题之所在。首先,分别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校在校生人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水平等几个维度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总体现状,揭示了西部与东部发达省区之间存在的公平差距事实。其次,分别从不同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专业选择的差异状况三个主要方面,揭示了占有不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第五章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部分之一。本章主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总结和归纳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导致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的内在机理,并构建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别从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宏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为直接性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为主导性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为发展性原因。微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在归因分析基础上,本章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确定为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两大方面。第六章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对策体系构建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和重点。基于所揭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对策体系,试图通过政府引领、社会应和、高教主导、家庭跟进以及技术推进五个方面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一是政府引领,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具体策略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健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增投基础教育,适度弱势文化补偿;合理规划布局,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教育小康”,促进“社会小康”。二是社会积极应和,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新生态,具体策略为:加强家校广泛联系,促进学社密切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三是高等教育主导,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具体策略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家庭社会资本差距;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加强城乡校际互动,实施教育文化交流共享。四是家庭积极跟进,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具体策略为: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切实增强家长信息意识,提高家庭文化资本总量。五是技术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具体策略为:借鉴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突出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文章最后指出,教育非均衡发展无益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社会公平的语境中才能最终达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本质上是社会整体系统中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投射和体现,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公平及正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将日趋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终将会实现。

孙涛[8](2015)在《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根本之所在,因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最根本途径。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强化对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尊重。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治理追求的目标,而基本公共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更是现代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如何,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推进也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全新的教育发展策略。在我国政府近年来的重大文件和政策中,几乎都有关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论述。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教育,并明确了要把教育放在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过程中。同时,该报告还指出社会公平包含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就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当前要从全局高度来合理配置资源,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最终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确保每个公民接受良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特别是作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主体的“义务教育”得以全面普及,教育投入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办学条件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办学水平正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阶段性的重大步伐。但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本公共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瓶颈。例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如现阶段的义务教育,不仅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同一地区的校际间差距也很悬殊;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得到完全贯彻落实。以上,都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形成了制约。本文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角度,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如政府责任、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及其结构与政府间财政关系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机理等,从而对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做出补充,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总体来看,鉴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质就是公共财政理论需要研究的问题;从财政收入角度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了“税制改革”问题;从支出角度分析,则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及其均等化问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仅仅是关系到社会公平、涉及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坚守,更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以及改革进程能否顺利推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首先,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现的是市场主体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服务,这有助于全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实现基本公共教育的均等化目标,政府必须着眼于创造和维护所有市场活动主体能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政府和公共财政的介入,将会人为改变市场活动主体既有的成本和收益。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均等的基本公共教育,有利于维护起点公平或机会公平,促使有限优质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其次,厘清基本公共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推动经济高效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基本公共教育等创新驱动型社会必备条件的成本外在化,可以快速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建立创新驱动型国家的基本前提,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再次,明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中的供需矛盾和现存体制,有助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迅速上升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配置低效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我们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最后,甄别出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异化程度,并出谋划策,有助于保证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具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的是在承认地区间、城乡间差异的前提下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并逐步消除不同主体间、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教育差别,使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却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刻。本文在充分借鉴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试图从理论上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论证与分析,从实践上对实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探讨,并从政策上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提供组织形式、法律支持及制度保障,以期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贡献绵薄之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点以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来分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更好地抓住了当前我国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框架的要害与实质。在公共管理框架下,就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在充分借鉴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基础上,实现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框架的搭建,以及实现均等化的具体操作方案的实施设计。第二,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问题及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公共教育服务的不均等问题;全面系统的论证了造成中国目前教育不均等的制度因素、财政因素、政策成因以及收入分配成因;重点从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收支体系、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各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教育财政保障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第三,本文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社会收益为衡量标准,着重研究了如何通过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的绝对量,优化教育财政投入资源的配置,进而使得我们能够从地区间、民族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来寻求基本公共教育的社会收益最大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紧密相联,因此不是单纯的财政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和方面。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受时间和资料的限制,部分数据的可获得性较差,整理分析难度较大,即使通过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也相当有限,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现状的考察以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的分析可能未必准确和到位。二是受篇幅和精力所限,论文主要从政府责任和财政投入角度分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并作为研究的重点,而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只能简单带过,从而难免挂一漏万,应该作为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总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涉及到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可能又将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加以弥补、深化和完善。

段丽华[9](2015)在《教育公平:制度视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进入20世纪以来,教育公平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寻求教育公平的发展进程中,相关制度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凸显出来,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综合化,以及人的需要的多重性,社会、教育、人的发展更加显示了制度的举足轻重和不可或缺。本研究借鉴制度研究方法体系对教育公平的相关制度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育公平的制度构建的理念和实践,力图为教育公平研究提供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制度研究框架,其终极目的,一是发展和完善教育公平理论;二是为我国教育公平理念的塑造和现实路径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运用制度分析法在框架上进行厘清,主要运用制度分析法中的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为主,揭示教育公平的制度问题和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将研究重点定位在制度结构、制度环境和制度演进的分析上,进而对教育公平的制度现象和表象进行探究,并发现这些制度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根据制度设计和安排原则提出相应的建构策略。按照理论研究的基本逻辑,以理论基础——事实呈现——实践策略为主线,对教育公平理论及实践进行了一种制度视角的分析与解释。本论文按照理论研究的基本逻辑,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下列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论述选题缘由,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研究重点和方向,然后解读研究的基本核心术语,明确教育公平的制度内涵及其特征。通过回顾近年来迅速增多的教育公平研究的相关经验,为本论文拓展教育公平的制度研究提供了研究理论和实践证据,通过纵览和整理这些经验研究,可以进一步说明教育公平的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拓展。第二部分是基本理论研究,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从制度分析的视角阐明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教育公平的制度结构和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以此构成研究对象的本体理论体系。本论文试图提出一个相对综合的教育公平的制度分析框架,以更好地理解各种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区分教育公平的制度研究和其它研究方式的不同,而是要增进对教育公平的制度视角的理解和解释。所以本论文从第二章开始展开全面的分析框架,并在第四章完成这一框架,而以后各章则是对这一框架进行现实分析。第三部分是研究结论的问题分析和实践建构策略,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在强调政府职责的基础上,尝试对当前我国热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制度分析,详细厘清热点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形成,然后从制度优势和制度缺陷两方面进行客观的深层次的挖掘和剖析。然后基于理论研究基础,结合对教育问题现实的客观分析,提出对我国教育公平制度实践策略的个人观点和建议,力求从制度实践的相关理念、保障、缺陷弥补和监督方面提出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策略。本研究主要侧重在制度视域研究的背景下,在教育公平研究丰富和多元的研究状态下,能够清晰地呈现教育公平的制度研究脉络和制度框架,特别注重对当代中国热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更加理性和客观的制度分析,为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提出理论设计建议和策略,为以后教育公平的研究提出具有参考意义的证据研究基础。在结语部分表达了个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和阐明观点过程中的总的认识和概括,属于个人判断和个人理解,以启发后续研究者。

施应娥[10](2015)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开始扩张。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使人们更加关注高等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亚政党领袖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公平问题;澳大利亚的经济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主义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澳大利亚的民族构成也十分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澳大利亚的联邦政府开始对不同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更加重视。事实上,在八十年代之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弱势群体入学机会均等问题。1969年的《土着学习拨款计划》就是对该问题关注的最好体现。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究竟何谓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没有统一的认识。1990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颁布了名为《机会公平——全民高等教育》的政策性文件。该文件把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分为了六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土着学生、女性学生、残疾学生、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及非英语语言背景的学生。此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社会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弱势群体就有了统一的界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高等教育政策保护高等教育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旨在促进家庭社会经济条件较低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参与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贡献计划》之助学贷款政策和《高等教育参与和合作计划》;旨在促进土着学生入学机会和教育参与的《土着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学习帮助计划》;促进残疾学生高等教育参与的《高等教育残疾支持计划》等。本文首先分析制定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的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相关政策。进而从不同学生申请大学的数量,学生被大学录取的数量及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同群体的学生数量来分析联邦政府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最后通过对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的招生实践和数据的剖析,揭示澳大利亚高校如何实施联邦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并分析政策实施效果。通过对数据分析,笔者发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不同群体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如都市地区学生比农村地区学生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学生低。但同时笔者也发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弱势群体学生申请大学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且增幅比其他群体相对较高;不同群体的学生录取率差异在不断缩小,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高等教育参与在不断提高,最终说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的保障入学机会均等的政策收到了成效。

二、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哈两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目标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
        1.3.2 哈萨克斯坦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育公平
        2.1.2 大学生资助
        2.1.3 大学生资助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公平理论
        2.2.2 成本分担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3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3.1 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3.1.1 人民助学金阶段(1949-1983年)
        3.1.2 奖助并存阶段(1983-1986年)
        3.1.3 奖贷共行阶段(1986-1993年)
        3.1.4 多元混合资助模式的初步建立阶段(1993-1999年)
        3.1.5 多元混合资助模式的初步发展阶段(1999-2007年)
        3.1.6 多元混合资助模式的建立健全阶段(2007年至今)
    3.2 哈萨克斯坦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3.2.1 独立前的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
        3.2.2 独立初期的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
        3.2.3 新世纪的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
    3.3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演变历程比较
        3.3.1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历程共性分析
        3.3.2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历程差异性分析
        3.3.3 中国大学生资助发展历程的经验与启示
4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构成
    4.1 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成
        4.1.1 助困性资助政策
        4.1.2 奖励性资助政策
        4.1.3 补偿性资助政策
        4.1.4 其他资助政策
    4.2 哈萨克斯坦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成
        4.2.1 奖学金资助政策
        4.2.2 教育贷款政策
        4.2.3 其他资助政策
    4.3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构成比较分析
        4.3.1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构成共性分析
        4.3.2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构成差异性分析
        4.3.3 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5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
    5.1 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
        5.1.1 中国政府投入大学生资助经费
        5.1.2 中国政府资助学生规模
        5.1.3 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总体评价
    5.2 哈萨克斯坦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
        5.2.1 哈萨克斯坦政府投入大学生资助经费
        5.2.2 哈萨克斯坦政府资助学生规模
        5.2.3 哈萨克斯坦大学生资助政策公平性评价
        5.2.4 哈萨克斯坦大学生资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5.2.5 哈萨克斯坦大学生对现行资助政策的总体评价
    5.3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比较分析
        5.3.1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共性分析
        5.3.2 中哈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差异性分析
        5.3.3 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的经验与启示
6 哈萨克斯坦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资助政策不完善
        6.1.1 资助经费投入不足
        6.1.2 资助学生比重低
        6.1.3 资助政策类型比较单一
    6.2 对教育公平的认识不足
        6.2.1 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不够
        6.2.2 大学生公平意识不高
        6.2.3 资助经费分配标准不合理
    6.3 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不健全
        6.3.1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
        6.3.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不全
        6.3.3 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中国模式给哈萨克斯坦的借鉴与政策建议
        7.2.1 加大资助经费投入
        7.2.2 扩大学生资助规模
        7.2.3 丰富资助类型
        7.2.4 把教育公平放在重要政策高度
        7.2.5 建立和完善政府和高校的资助管理体系
8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8.1 主要创新点
    8.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教育公平视阈下高校本科招生生源状况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重要概念界定、相关理论阐述及研究设计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教育公平
        2.1.2 本科招生
        2.1.3 高校生源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胡森和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2.2.2 有效维持不平等假设
        2.2.3 社会分层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数据分析
        2.3.2 访谈调查
第三章 本科招生政策及南京某高校生源整体现状分析
    3.1 高校本科招生政策
        3.1.1 2014-2019年高校本科招生政策演变
        3.1.2 普通类生源招生政策
        3.1.3 特殊类型生源招生政策
        3.1.4 艺术类
    3.2 高考加分政策演变
    3.3 南京某高校本科生源整体情况分析
        3.2.1 文理科录取情况
        3.2.2 生源性别比例情况
        3.2.3 生源录取批次
        3.2.4 生源录取学院、专业概况
        3.2.5 从贝尔英才学院看本科精英教育改革
第四章 南京某高校特殊类型本科招生生源状况
    4.1 国防生
        4.1.1 国防生政策及生源状况
        4.1.2 国防生分数变化
        4.1.3 选择报考国防生的因素
    4.2 高水平运动员
        4.2.1 高水平运动员政策及生源状况
        4.2.2 江苏省高水平运动员生源成绩情况
        4.2.3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变化及影响
    4.3 中外合作办学
        4.3.1 中外合作办学及生源情况
        4.3.2 中外合作办学分数线及正常批次分数线对比情况
    4.4 综合评价录取与保送生
        4.4.1 综合评价录取与保送生政策及生源状况
        4.4.2 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变化
        4.4.3 保送生政策变化
    4.5 贫困与特殊地区本科招生生源状况
        4.5.1 贫困专项计划
        4.5.2 定向
        4.5.3 预科
        4.5.4 内地班
第五章 南京某高校本科招生生源差异状况分析
    5.1 生源地地域差异
        5.1.1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省际差异
        5.1.2 南京某高校招生省份差异问题
        5.1.3 西部协作补偿计划应运而生
    5.2 城乡差异
        5.2.1 全国及江苏城乡人口情况
        5.2.2 南京某高校城乡比例失衡
    5.3 性别差异
        5.3.1 全国高校、社会女性人数情况
        5.3.3 南京某高校性别差异状况
        5.3.4 性别差异的问题
    5.4 生源高中校际差异
        5.4.1 保送生毕业中学及学费情况
        5.4.2 自主招生生源南京毕业高中情况
        5.4.3 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及校长实名推荐名额
        5.4.4 保送生制度与超级中学公平问题
    5.5 家庭因素差异
        5.5.1 中外合作办学学费等级差异情况
        5.5.2 保送生家庭房价情况
        5.5.3 家庭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公平
    5.6 生源其他问题
        5.6.1 整体科类问题
        5.6.2 整体专业问题
        5.6.3 整体志愿率问题
第六章 缩小生源差异、促进入学机会均等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方面
        6.1.1 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
        6.1.2 借力“双一流”推进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6.1.3 对贫困和农村地区学生精准扶“弱”
        6.1.4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长效补偿机制
    6.2 学校方面
        6.2.1 高校合理调整、编制省际招生计划
        6.2.2 高校建立招生计划听证制度
        6.2.3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特色办学
    6.3 社会方面
        6.3.1 全社会参与宣传教育补偿观念
        6.3.2 缩小阶层差距、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6.3.3 优化家庭文化资本的投入,树立教育性别平等观念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视角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英国高等教育
        (二)性别机会平等
        (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测量指标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研究
        (二)关于英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英国高等教育性别差异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综合评述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悬殊(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
    一、战后英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二、英国政府出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
    三、英国高等教育规模开始扩张
        (一)高校数量增加
        (二)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大幅增长
    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不平等较为严重
        (一)在校生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二)高等教育入学率:男生高于女生
        (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均等化程度很低
    五、两性在学科领域中的分布特点
第二章 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逐渐缩小(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中期)
    一、英国经济陷入危机:经济全面衰退
    二、英国政府出台适应性的高等教育政策
    三、英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度放缓
        (一)全日制大学生入学人数缓慢增长
        (二)非全日制大学生入学人数缓慢增长
        (三)高校大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缓慢
    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趋于缩小
        (一)在校生男女所占比例差距缩小
        (二)男女入学率差距缩小
        (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
    五、两性在学科领域中的分布变化
第三章 英国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性别比例开始发生逆转(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末期)
    一、英国经济低速发展
    二、英国政府出台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
    三、英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
    四、女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开始反超男生
        (一)在校生女生占比逐渐反超男生
        (二)女生的高等教育入学率逐渐超过男生
        (三)女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优势渐显
    五、不同学历层次的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
        (一)本科阶段女生的入学机会优势渐显
        (二)两性在研究生阶段的入学机会趋近于平等
    六、学科中“男理、女艺”现象逐渐弱化
第四章 英国女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优势凸显(21世纪初至今)
    一、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英国政府出台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
    三、英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徘徊不前
    四、女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一直多于男生
        (一)在校生女生比例持续高于男生
        (二)女生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一直高于男生
        (三)女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优势更加明显
    五、不同学历层次的女生入学机会多于男生
        (一)本科阶段女生的入学机会优势明显
        (二)研究生阶段女生的入学机会优势明显
    六、两性在学科领域中的分布出现趋同化现象
第五章 主要研究发现及思考
    一、主要研究发现
        (一)总体的性别机会差异变化
        (二)不同学历层次的性别机会差异的变化
        (三)不同学科领域性别机会分布差异的变化
    二、思考
        (一)促进不同性别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女生的机会优势越来越凸显的原因分析
        (三)女生机会多于男生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概况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
        1.1.3 转型期与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制约因素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理论基础
    2.1 教育投资
        2.1.1 教育投资的内涵与特点
        2.1.2 教育投资的性质
        2.1.3 教育投资基本规律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教育公平理论
        2.3.1 科尔曼报告对于教育公平的论述
        2.3.2 胡森教育公平理论
        2.3.3 帕森斯教育公平理论
        2.3.4 罗尔斯教育公平理论
    2.4 公平与效率协同理论
    2.5 区域协调、供求均衡以及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2.5.1 区域协调
        2.5.2 供求均衡
        2.5.3 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2.6 新综合平衡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征
    3.1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发展背景
    3.2 政府主导下的教育投资
        3.2.1 政府投资的教育
        3.2.2 政府投资教育的作用
    3.3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3.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
    3.5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特征与问题解析
        3.5.1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特征
        3.5.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存在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特征
    4.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1.1 德国的学制
        4.1.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简介
        4.1.3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模式分析
        4.1.4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投资保障
        4.1.5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资助的主要形式
        4.1.6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的发展趋势
    4.2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2.1 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简介
        4.2.2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简介
        4.2.3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保障
        4.2.4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4.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3.1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4.3.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4.3.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拨付方式
    4.4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4.1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简介
        4.4.2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4.4.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4.4.4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相关法案
        4.4.5 日本高职教育投资方面的挑战与应对
    4.5 我国台湾省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转型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规模、速度与结构
    5.1 经济转型与高职教育经费概念
    5.2 数据来源
    5.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数据分析
        5.3.1 我国高职教育投资的总体面貌
        5.3.2 我国高职教育投资的结构分析
        5.3.3 转型期我国髙职教育投资概况
        5.3.4 转型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情况分析
    5.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发展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
    6.1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6.1.1 经济发展层面的解读
        6.1.2 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解读
    6.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6.2.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发达省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6.2.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协调度
    7.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水平协调度的研究背景
    7.2 研究方法与数据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7.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7.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空间关联性与平衡性
    8.1 研究缘起
    8.2 空间关联性与平衡性相关理论
        8.2.1 区域一体化理论
        8.2.2 区域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8.2.3 空间计量理论
    8.3 变量的确定与数据描述
    8.4 高职教育投资的空间自相关性
    8.5 转型期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投资平衡发展的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测算
    8.6 政策建议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费和个人投资收益率
    9.1 学生和家长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基础理论
    9.2 学生及家庭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意愿及负担能力
    9.3 影响个人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因素
    9.4 我国居民高等职业教育支付能力与最大经济承受能力的测算
    9.5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学费现状
        9.5.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学费现状
        9.5.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学费
        9.5.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学费
    9.6 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及未来总需求预测
    10.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
        10.1.1 数据包络方法简介
        10.1.2 方法、变量和数据
        10.1.3 结果分析
    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投入总需求预测
        10.2.1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预测
        10.2.2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及投入总需求预测
    10.3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结论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改革建议
    11.3 基于投资分析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三节 研究背景
        一、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信念与院校文化
        二、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的演变历程
        三、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过程的隐秘性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一、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的理论学派
        二、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实践的研究
        三、我国相关研究
        四、概念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研究可靠性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限制
第二章 考量因素(一):学业表现因素
    第一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学业严格度
        一、课程难度
        二、课程门数
    第二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课程成绩与年级排名
        一、课程成绩
        二、年级排名
        三、作为整体的高中学业记录
    第三节 考试分数之不可或缺
        一、决策规则
        二、不可或缺的原因
    第四节 考试分数之可免试入学改革
        一、改革历程
        二、改革原因之考试价值审思
        三、改革原因之服务高校利益
        四、改革争议与回应
    第五节 写作和推荐信
        一、写作
        二、推荐信
第三章 考量因素(二):个人成就因素
    第一节 面试
        一、面试不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二、面试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与才能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二、驱动逻辑
        三、UNC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改革
    第三节 个人品质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二、驱动逻辑
        三、甄别途径
第四章 考量因素(三):个人背景因素
    第一节 种族
        一、考虑原因
        二、不考虑原因
    第二节 社经地位
        一、支付能力
        二、“第一代大学生”
    第三节 家庭联结
        一、校友联结
        二、其他关系联结
    第四节 地理位置
        一、居住地
        二、本州居民
    第五节 其他因素
        一、注册兴趣
        二、就读高中
        三、性别与宗教信仰
第五章 整体性审阅(一):背景化审阅
    第一节 整体性审阅的要素
    第二节 背景化审阅的维度与实施
        一、背景化审阅的内涵与维度
        二、了解背景的途径
        三、申请者库审阅
    第三节 实行背景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识别大学成功潜能
        三、决策最优化的需要
第六章 整体性审阅(二):个体化审阅
    第一节 个体化审阅的内涵与特征
        一、个体化审阅的内涵
        二、个体化审阅的特征
    第二节 个体化审阅的实施
        一、UCSD的操作方式
        二、UNC的操作方式
    第三节 实行个体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一、个体化审阅是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
        二、个体化审阅是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
        三、个体化审阅是保证决策自由度的更好方式
        四、个体化审阅是区分申请者的有效方式
        五、个体化审阅是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
第七章 整体性审阅(三):集体化审阅
    第一节 集体化审阅的模式
        一、委员会模式
        二、团队审阅模式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第二节 集体化审阅的路径
        一、分项评价与整体评价
        二、招生季末审核
    第三节 录取决策的艺术性
第八章 录取决策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开展质量控制的原因
        一、保证信度
        二、保证效度
    第二节 质量检查技术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二、验证申请材料真伪
    第三节 专业的审阅团队
        一、专业团队的构成
        二、读者培训
    第四节 大量的审阅投入
        一、时间投入
        二、人力投入
        三、财力投入
    第五节 教师和董事会的监督
        一、教师监督的形式
        二、教师监督的原因
        三、董事会的监督
第九章 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录取决策的目标与铁律
        二、招生目标的达成方式
    第二节 研究结论:多重逻辑作用模型
        一、各项逻辑的内涵与体现
        二、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三、多重逻辑作用模型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讨论与建议
        一、美国精英高校入学机会的挑战及应对
        二、美国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的启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3 约访邮件(隐去)
    附录4 PITZER COLLEGE ACADEMIC RATING SCALE-2014(隐去)
    附录5 USC INTERVIEW SHEET-2015(隐去)
    附录6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RATING SHEET-2015(隐去)
    附录7 GUILFORD COLLEGE APPLICATION RUBRIC-2015(隐去)
    附录8 GUILFORD COLLEGE WRITING RUBRIC-2015(隐去)
致谢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拟解决问题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2 公平、教育公平、西部高等教育公平
        1.1.3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1.1.4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内涵及其衡量指标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1.2.1.1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1.2.1.2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1.2.1.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2 正义论
        1.2.2.1 正义论的理论内核
        1.2.2.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1.2.3.1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1.2.3.2 文化再生产复制教育代际不公平的运作机制
        1.2.3.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4 社会资本理论
        1.2.4.1 社会资本概念的代表性观点
        1.2.4.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视角选择
        1.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分析
        1.3.2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
        1.3.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分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
        2.1.1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教育公平的辩证观
        2.1.2 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2.1.3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
        2.1.4 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
    2.2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公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2.2.1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考察
        2.2.2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地位
    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
        2.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教育公平的辩证关系
        2.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公平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地位
    3.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状
        3.1.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1.2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东、中、东北部三个区域
        3.1.3 西部地区内部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不平衡
    3.2 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
        3.2.1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
        3.2.1.1 西部地区贫困程度较深
        3.2.1.2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3.2.1.3 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
        3.2.1.4 西部地区现代教育发展水平滞后
        3.2.2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
        3.2.2.1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收入与教育支出状况
        3.2.2.2 西部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3.3.1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3.2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
        3.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节器
        3.3.4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现状及问题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设计
        4.1.2 数据来源
    4.2 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总体状况
        4.2.1 西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的分析
        4.2.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高校区域布局的分析
        4.2.3 高校招生计划和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分析
        4.2.4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阶层分布差异的分析
    4.3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差异现状
        4.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3.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3.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3.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经济资本的差距
    4.4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差异现状
        4.4.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4.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4.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4.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文化资本的差距
    4.5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差异现状
        4.5.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5.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5.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原因探析
    5.1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宏观原因
        5.1.1 直接原因: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
        5.1.2 主导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
        5.1.3 发展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
    5.2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微观原因
        5.2.1 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
        5.2.2 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
        5.2.3 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
    5.3 三种资本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
        5.3.1直接作用机制
        5.3.2 间接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提升策略
    6.1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基本原则
        6.1.1 发展性原则
        6.1.2 公益性原则
        6.1.3 机会均等原则
        6.1.4 差别原则
        6.1.5 补偿原则
    6.2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实策略
        6.2.1 政府引领——全面小康社会应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的新局面
        6.2.1.1 借鉴国际经验,健立健全法律法规
        6.2.1.2 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6.2.1.3 增投基础教育,补偿弱势经济资本
        6.2.1.4 合理规划布局,实施优质资源共享
        6.2.1.5 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
        6.2.2 社会应和——全面小康社应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社会新生态
        6.2.2.1 加强家校广泛联系,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6.2.2.2 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
        6.2.2.3 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
        6.2.3 高教主导——全面小康社会应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3.1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社会资本差距
        6.2.3.2 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
        6.2.3.3 加强城乡校际互动,促进教育文化交流共享
        6.2.3.4 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4 家庭跟进——全面小康社会应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4.1 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6.2.4.2 转变家长传统家教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6.2.4.3 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
        6.2.4.4 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5 技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应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2.5.1 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
        6.2.5.2 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
        6.2.5.3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
        6.2.5.4 促进西部“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3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路径微探——一个关于大学先修课程的案例分析
        6.3.1 我国慕课大学先修课产生的背景:因材施教,促进公平
        6.3.2 我国慕课先修课(MOOCAP)的基本表征
        6.3.3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生成逻辑: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理想
        6.3.4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理想图景:“卓越与公平”良性互动
    6.4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主要创新之处
2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
        2.1.1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2.2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
        2.2.1 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责任主体
        2.2.2 政府并不是基本教育的唯一提供者
    2.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投入
        2.3.1 财政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联系
        2.3.2 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资金保障
    2.4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2.4.1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思想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共享
        2.4.2 公共产品理论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2.4.3 公共治理理论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2.4.4 福利经济学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公平与效率
        2.4.5 教育公平思想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必要性
        2.4.6 财政分权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投入体制
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成效及现存问题
    3.1 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成效
        3.1.1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3.1.2 政府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3.1.3 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3.2 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现存问题
        3.2.1 公共财政总体投入不足
        3.2.2 人均教育财政经费水平低
        3.2.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区域结构不均衡
        3.2.4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存在城乡差异
        3.2.5 教育财政投入的社会收益水平低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非均等”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体制因素解析
        4.1.1 经济转轨期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4.1.2 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1.3 教育财政体制影响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均衡
    4.2 财政因素解析
        4.2.1 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引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
        4.2.2 政府间财政关系不合理引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
    4.3 政策因素解析
        4.3.1 现行政府教育决策中的公共职责缺失
        4.3.2 国家教育法制有待健全
        4.3.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金监督机制缺失
    4.4 收入分配因素解析
        4.4.1 理论分析
        4.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4.4.3 模型估计与检验结果解释
        4.4.4 结论与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5.1 美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5.1.1 对不同学区和不同地区的教育生均经费的合理调节
        5.1.2 对每位公民都有均等机会享有义务教育的保障
        5.1.3 对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法制保障
        5.1.4 切实加强教育督导与问责力度
        5.1.5 充分发挥择校制度的工具价值与市场作用
    5.2 芬兰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5.2.1 保障教育公平的教育管理政策
        5.2.2 综合教育中的多元公平机制
        5.2.3 学校制度纵横贯通,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
        5.2.4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策略
        5.2.5 重视女性教育与移民教育
    5.3 日本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5.3.1 依据学校规划、基础设施及管理水平等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5.3.2 以政府财力保障义务教育的发展
        5.3.3 以师资和管理者的定期流动机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5.3.4 针对义务教育的财政均衡实施法律保障
        5.3.5 对弱势群体实施倾斜政策
    5.4 韩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5.4.1 教育经费投入“公私分明”,保障教育机会均等
        5.4.2 “农村包围城市”的免费义务教育,优先扶助弱势群体
        5.4.3 教育内部的均衡及教育分流
        5.4.4 高效强化私立高等教育,遵从机会均等准则
    5.5 国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和启示
        5.5.1 选择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最佳模式
        5.5.2 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法律体系
        5.5.3 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公平的综合策略
        5.5.4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监督管理
    5.6 本章小结
6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
    6.1 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收支体系
        6.1.1 加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投入力度
        6.1.2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6.2 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6.2.1 建立合理的投入分担机制
        6.2.2 建立以均等化为导向的转移支付制度
    6.3 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投入机制
        6.3.1 建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预算制度
        6.3.2 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财权与事权
        6.3.3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4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财政保障配套制度建设
        6.4.1 构建基本教育服务的法制体系
        6.4.2 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6.4.3 统一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统计口径实现资金精细化管理
        6.4.4 建立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与考核评价体系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及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教育公平:制度视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
        (二)教育公平问题凸显
        (三)研究现状的反思与追问
    二、研究的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教育公平研究
        (二)国内教育公平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理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理路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教育公平的制度内涵解读
    一、核心术语分析
        (一)公平
        (二)教育公平
        (三)制度研究
        (四)教育制度与教育公平相关制度
    二、教育公平的本体分析
        (一)教育公平的历史发展性
        (二)教育公平的相对具体性
        (三)教育公平的客观现实性
    三、教育公平的制度认识
        (一)教育公平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政治行为
        (二)教育公平是一种可操作的经济关系
        (三)教育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
    四、教育公平的制度特征
        (一)教育公平的制度规范性
        (二)教育公平的制度协调性
        (三)教育公平的制度发展性
第二章 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一、国外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一)美国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二)英国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三)日本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二、中国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一)新中国成立前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二)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
    三、教育公平的制度演进轨迹
        (一)追求教育权利平等
        (二)认同教育机会均等
        (三)强调教育质量公平
第三章 教育公平的制度结构
    一、法定性教育公平制度
        (一)法定受教育权利平等
        (二)法定公平竞争教育机会
        (三)法定教育补偿
    二、政策性教育公平制度
        (一)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方面的政策性教育公平制度
        (二)国家考试招生方面的政策性教育公平制度
        (三)补偿性质的政策性教育公平制度
    三、道德性教育公平制度
        (一)教育教学规范体现道德性教育公平制度
        (二)教学行为体现道德性教育公平制度
第四章 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
    一、社会环境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文化环境
        (四)科学技术
    二、学校环境
        (一)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三)教育内容
        (四)教育手段
        (五)教育途径
        (六)学校资源
    三、家庭环境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
        (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
        (三)家庭的地理位置
第五章 热点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分析
    一、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分析
        (一)义务教育制度形成分析
        (二)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优势分析
        (三)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缺陷分析
    二、高考公平问题的制度分析
        (一)高考制度形成分析
        (二)高考公平问题的制度优势分析
        (三)高考公平问题的制度缺陷分析
    三、高校招生公平问题的制度分析
        (一)高校招生制度形成分析
        (二)高校招生公平问题的制度优势分析
        (三)高校招生公平问题的制度缺陷分析
    四、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公平问题的制度分析
        (一)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度形成分析
        (二)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度优势分析
        (三)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度缺陷分析
第六章 教育公平的制度实践策略
    一、确立教育公平的制度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的制度理念
        (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公平的制度理念
        (三)确立“弱势补偿”的教育公平的制度理念
    二、落实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
        (一)强化权力保障
        (二)扩充财力保障
        (三)深化智力保障
    三、弥补教育公平的制度缺陷
        (一)在纵向上加快出台促进各个阶段教育公平的法律制度
        (二)在横向上加快出台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公平制度
        (三)加快建立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考试招生制度
    四、强化教育公平的制度监督
        (一)强化专业督查,提高规范性
        (二)强化违规追责,提高权威性
        (三)强化舆论监督,提高自觉性
结语
    一、理性认识教育公平的制度
    二、教育公平的制度意识
    三、道德水平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六 概念界定
第一章 制定澳大利亚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的基础
    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
        一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体系
        二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管理系统
        三 澳大利亚大学招生制度
    第二节 制定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的社会基础
        一 政治基础
        二 经济基础
        三 文化基础
        四 人口构成基础
        五 现实需求
    第三节 制定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 多元文化主义
        二 人力资本理论
第二章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相关政策
    第一节 澳大利亚联邦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保障综合政策
        一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贡献计划》中助学贷款项目
        二 高等教育参与和合作计划(HEPPP)
    第二节 土着教育政策
        一 《土着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学习帮助计划》
        二 《1989土着教育(补充援助)法案》、《2000土着教育(目标援助)法案》
    第三节《澳大利亚学校国家女性教育政策》
        一 《澳大利亚学校国家女性教育政策》制定背景
        二 政策文本
        三 政策的实施
        四 政策回顾
    第四节 《高等教育残疾支持计划》
        一 政策文本
        二 政策实施
        三 理念分析
        四 政策特点
第三章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效果分析
    第一节 依据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一 学生申请及录取通知的角度分析
        二 新生
        三 在校生
    第二节 土着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析
        一 学生申请及录取的角度分析
        二 新生及在校生
    第三节 从性别角度分析政策效果
        一 申请
        二 录取
    第四节 残疾人高等教育参与分析
第四章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均等政策实施分析——以八校联盟为例
    第一节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发展规划文本分析
    第二节 招生实践分析
    第三节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数据分析
        一 申请和录取
        二 本科新生及在校生
第五章 澳大利亚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特点
    一 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入学机会均等
    二 政府多部门齐抓共管 强力保障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三 政策目标清晰
    四 采用经济手段促进入学机会均等
    五 政策实施给予高校自主权
    六 注重提高学生的高等教育参与意识及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哈两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D]. 娜兹姆(Smanova Nazym). 北京科技大学, 2022
  • [2]教育公平视阈下高校本科招生生源状况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D]. 程雅坤.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变化研究[D]. 段欢欢.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5]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濮筠. 苏州大学, 2018(01)
  • [6]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D]. 万圆. 厦门大学, 2017(02)
  •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D]. 魏玉梅. 兰州大学, 2016(08)
  • [8]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视角的分析[D]. 孙涛.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9]教育公平:制度视域研究[D]. 段丽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10]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研究[D]. 施应娥.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