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课本练习

深度挖掘课本练习

一、一道课本习题的深挖掘(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1](2021)在《巧借易位演变 实现融会贯通——一道课本习题的纵向拓展与横向关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原题中的条件部分所含的事项与结论部分所含的事项交换位置,从而得到新命题,这种命题方式称为易位演变.本文以一道源自课本的中考题为例,利用易位演变,将一题演变为多题,由点到面,彰显习题的价值.

王春华[2](2020)在《初中数学新教师校本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呼和浩特市三所中学的实践》文中提出初中数学新教师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有力后备军,而新老教师更替,推陈出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使新教师逐渐成长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关系到新老交替的有序更新,关系到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本文基于呼和浩特市三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切实改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帮助新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换,促使其尽快成长,希望为推动呼市地区初中数学新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比较发达的先进地区,各学校对初中数学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更是关注的重点,总结其优秀的做法,更好地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呼和浩特三所水平不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学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培训现状、培训效果以及新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该地区初中数学新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建议。调查结果表明,三所学校都很重视新教师培训工作,均制定了各种培训措施来促进新教师成长,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并且各校数学新教师培训工作有自己的特色:1.金山学校以课堂为中心,注重实践,注重名师引领;2.二附中采取的岗前培训与职后培养相结合的形式,培训过后进行的跟踪考核及对培训资源的充分挖掘值得借鉴;3.启秀中学特色之处在于“新教师”认定特色,稳定的师徒关系以及特色“磨课活动”等。但三所学校对初中数学新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忽视了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师徒帮带”实现困难;对培训方案的部分内容落实不足。2.二附中针对数学教材、数学本身知识和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培训不足;师德师风内容培训形式单一等。3.启秀中学相较于其他两所学校,校外培训资源利用少;数学文化、数学史内容培训不足;对新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程度不足。基于调查结果分析,提出以下5条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1.深入了解初中数学新教师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内容针对性;2.校际之间互相借鉴优秀培训形式;3.充分挖掘校内外培训资源;4.以课题研究促进新教师职业发展;5.对新教师采取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形式。

林芳[3](2019)在《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设计研究 ——以圆锥曲线的复习课为例》文中提出数学基本思想的核心要素可概括为抽象、推理、模型,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对应着抽象,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体现着推理,数学建模及数据分析反映了模型,因此这六个被确定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数学运算作为一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见它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培养数学运算素养自然而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对学生运算能力日益下降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并研究用微专题这一方式培养数学运算素养。选择高中“圆锥曲线”内容为例,具体提出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并将设计的案例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检验学生运算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作业批改法和个案研究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核心素养、数学运算素养、微专题教学的研究现状,明确自己研究的大方向和具体问题,其次梳理文献资料中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结合教师、学生面临的运算现状和问题,深入有经验的教师教学课堂,访谈当前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因此提出如何设计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最后再将所设计的微专题案例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此检测微专题对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确实存在作用。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两点:(1)选取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教学的内容时,体现知识点的问题应具有可以被接受的;有多种解题思路、方法的;与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可推广和一般化的特点,其来源教材、学生实际运算问题、考试中的问题。(2)组织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教学的内容时,可以按照题组训练和变式训练展开,题组训练中归纳运算问题求解策略,变式联通运算问题的求解方法。总而言之,用微专题教学培养数学运算素养也不是一蹴而就,为使其真正意义上产生效果,教师需结合教学实践在内容的选择、组织、展开上不断钻研。

徐爱勇[4](2012)在《对一道课本习题变式的“辩”与“思”》文中研究表明客观地说,"变式教学"应该算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学方法.当下,纵观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评优课以及教学(导学)案的编制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必须加强对例、习题的变式探究.然而,我们在开展"变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以什么为依据,即"变的源头"在哪里?以什么为准则,即"变的标准"是什么?以什么为评价,即"变的效果"如何?广大的一线教师虽然"心有点知",但"肚却不怎么明".勿容置疑,以课本为出发点,以高考为制高点,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结合点,可以算是有效落实"变式

田林[5](2008)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此重视不够,大量机械重复的数学作业让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还无形之中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本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教学实际,明确了高中数学作业的五个功能:一、巩固知识、训练技能;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三、提供教学反馈;四、丰富学习方式;五、作为评价依据.并总结了作业设计的四条原则:一、激发动机与兴趣;二、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三、差异性原则;四、及时反馈原则.同时还结合教学给出了作业设计的一些案例.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实验,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作业态度,学习习惯等因素发现: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王卫国[6](2007)在《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新课程理念下好课标准维度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标准颁布,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如火如荼的推开,但许多教师对“究竟什么是一节好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仍很模糊,本文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得出该问题存在普遍性(即缺乏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好课标准维度),从而提出该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好课的标准进行调查研究,从文献资料入手,简要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好课标准的历史演进,对时下好课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依托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好课标准维度进行了理论建构;还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梳理出在实践的层面上对好课标准的构建的启示。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启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好课标准维度的“金字塔模型”(即:厚实性、生本性、生成性、整合性、整体性等),以期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向良性发展。

王锡宁[7](2005)在《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与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笔者几年来的亲身实践,来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并对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活动提出个人的若干观点。

冯韦光[8](2003)在《一道课本习题的深挖掘》文中研究指明

二、一道课本习题的深挖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道课本习题的深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数学新教师校本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呼和浩特市三所中学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评述及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呼市地区中学教育发展简史
    2.2 呼市地区数学新教师的选拔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新教师
        2.3.2 校本培训
    2.4 新教师的特征
    2.5 新教师的职前培养现状
    2.6 新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
        2.6.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2.6.2 教师职业专业化理论
        2.6.3 终身教育理论
    2.7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7.1 专业知识
        2.7.2 专业精神
        2.7.3 专业能力
    2.8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第3章 金山学校初中数学新教师培训的调查
    3.1 学校介绍
        3.1.1 基本概况
        3.1.2 办学理念及教学管理
        3.1.3 初中数学组教师介绍
    3.2 调查结果
        3.2.1 培训现状调查结果
        3.2.2 培训效果调查结果
        3.2.3 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3.3 数学新教师培训的特色与问题所在
        3.3.1 数学新教师培训活动的特色之处
        3.3.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调查
    4.1 学校介绍
        4.1.1 基本概况
        4.1.2 办学理念及教学管理
        4.1.3 初中数学组教师介绍
    4.2 调查结果
        4.2.1 培训现状调查结果
        4.2.2 培训效果调查结果
        4.2.3 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4.3 数学新教师培训的特色与问题所在
        4.3.1 数学新教师培训活动的特色之处
        4.3.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5章 启秀中学调查
    5.1 学校介绍
        5.1.1 基本概况
        5.1.2 办学理念及教学管理
        5.1.3 初中数学组教师介绍
    5.2 调查结果
        5.2.1 培训现状调查结果
        5.2.2 培训效果调查结果
        5.2.3 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5.3 数学新教师培训的特色与问题所在
        5.3.1 数学新教师培训活动的特色之处
        5.3.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6章 完善初中数学新教师校本培训制度的建议
    6.1 了解初中数学新教师培训需求,提高培训内容针对性
    6.2 校际之间互相借鉴优秀培训形式
    6.3 充分挖掘校内外培训资源
    6.4 以课题研究促进新教师职业发展
    6.5 对新教师采取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设计研究 ——以圆锥曲线的复习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研究问题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
        数学运算素养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研究思路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基础
    第一节 微专题的研究现状
        微专题的理论研究
        微专题的应用
    第二节 数学运算素养
        运算能力
        运算素养
    第三节 研究基础
        好问题的标准
        变式教学
        题组教学
        圆锥曲线的相关内容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数学运算素养的概念
        界定微专题设计的概念
        界定微专题设计的概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第二节 调查研究设计
        调查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的设计、实施与分析
        调查研究的设计
        研究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第四章 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设计及案例展示
    第一节 内容的选择
    第二节 内容的组织
        精设题组
        变式训练
    第三节 案例展示
        案例1 离心率的几种经典模型及其解决策略
        案例2 椭圆中的面积最值运算问题
        案例3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的中点弦等问题中的应用
        案例4 转化思想在圆锥曲线运算问题的作用
第五章 实践教学与结论
    第一节 实践目的
    第二节 实践对象
    第三节 实践方法
    第四节 实践设计
    第五节 实践的实施
    第六节 实践的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建议
        研究不足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圆锥曲线中的运算问题
附录3
    测试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 新课程与教学现状
    2. “中国学习者悖论”与数学作业
    3. 问卷调查
第二章 理论综述
    1.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2. 最近发展区
    3. 变式教学
    4. 有效教学与有效作业
    5. 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理论研究
    1. 数学作业的功能与定位
    2. 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原则
    3. 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形式
        3.1 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型的作业设计
        3.2 提高能力型的作业设计
        3.3 提供反馈型的作业设计
        3.4 丰富学习方式型的作业设计
        3.5 评价依据型的作业设计
    4. 学生作业案例
第四章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实验分析
    1. 提出实验假设
    2. 选择实验样本
    3. 控制实验条件
    4. 实验处理
        4.1 课本习题分析
        4.2 课后作业处理
    5.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新课程理念下好课标准维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好课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扫描
    一、我国好课标准的纵向演进
        (一)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中心
        (二) 以开门办学和生产劳动为核心的“教育大革命”
        (三) 培养智力、发展能力
        (四) 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五) 重视个性发展
        (六)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当代好课标准的横向扫描
        (一) 专家学者眼中的好课标准
        (二) 教研员眼中的好课标准
        (三) 一线教师眼中的好课标准
        (四) 课改实验校提出的好课标准
第三章 新课程理念下好课标准维度构建的理论支撑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好课标准维度建构的理论支撑
    二、人本主义理论对好课标准维度建构的支撑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好课标准维度构建的支撑
    四、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对好课标准维度构建的支撑
第四章 名师访谈对好课标准维度建构的启示
    一、访谈的目的及对象
    二、访谈提纲
    三、访谈对好课标准维度构建的实践启示
第五章 好课标准维度的构建及解释
    一、厚实性——好课根植于教师厚实的专业素养
        (一) 专业素养的内涵
        (二) 如何培养厚实的专业素养
    二、生本性——好课之源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 生本性的内涵
        (二) 如何践行以生为本
    三、生成性——好课是互动生成的历程
        (一) 动态生成的内涵
        (二) 怎样实现互动生成
    四、整合性——好课应该闪烁着整合的光芒
    五、整体性——好课需要整体意识的统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简要概述
    1.1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1.2 模式的基本流程
    1.3 模式的特征
    1.4 教学示例
    2.1 培养问题意识, 是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的基础
        2.1.1 基于课本, 填补空白, 发挥习题功能
        2.1.2 开放探究, 注重引申, 挖掘问题本质
        2.1.3 联系生活, 强化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2.2 发展主体性, 是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的关键
        2.2.1 强调数学阅读, 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2.2.2 开展数学实验, 促进知识网络构建
    2.3 养成质疑反思的习惯, 是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的最大效益
        2.3.1 在概念教学中, 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2.3.2 在解题教学中, 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2.3.3 在阶段性复习中, 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3 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的若干建议

四、一道课本习题的深挖掘(论文参考文献)

  • [1]巧借易位演变 实现融会贯通——一道课本习题的纵向拓展与横向关联[J]. 陈浩. 数学通讯, 2021(13)
  • [2]初中数学新教师校本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呼和浩特市三所中学的实践[D]. 王春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培养数学运算素养的微专题设计研究 ——以圆锥曲线的复习课为例[D]. 林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对一道课本习题变式的“辩”与“思”[J]. 徐爱勇.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2(11)
  • [5]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D]. 田林. 苏州大学, 2008(04)
  • [6]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新课程理念下好课标准维度的构建[D]. 王卫国. 首都师范大学, 2007(06)
  • [7]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王锡宁.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06)
  • [8]一道课本习题的深挖掘[J]. 冯韦光. 中学数学杂志, 2003(01)

标签:;  ;  ;  ;  ;  

深度挖掘课本练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