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旱坡地苏梨防冻抗旱栽培技术

冷旱坡地苏梨防冻抗旱栽培技术

一、寒冷旱坡地酥梨防冻抗旱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军[1](2019)在《灰枣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光合特性与果实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农场的灰枣树为试验材料,针对因枣树形杂乱不统一,难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统一管理,而导致的枣果实品质不佳、产量不高的问题。通过简约化“主干形”与当地常规小冠疏层形两种灰枣树形的比较,初步探究了这两种树形的冠层特性、光合特性与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灰枣主干形的枝量相对于小冠疏层形树形较少,LAI较小,MTA、DIFN和TRANS较大。主干形树形二次枝和枣吊数量分别为27条/株、407条/株,小冠疏层形二次枝和枣吊数量分别为44条/株、673条/株。两种树形的LAI从57月份逐月递增,7月份到达峰值(主干形3.62、小冠疏层形4.13)后,8、9月份下降;MTA的变化规律与LAI基本相似,但峰值出现在8月份(主干形50.8°、小冠疏层形46.1°);DIFN与MTA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58月份逐月递减,8月份达最低值(主干形0.16、小冠疏层形0.08)后,9月份上升;TRANS在59月份的值,均以主干形树形较大。2.灰枣主干形树形的Pn、Gs及Evap相对于小冠疏层形树形较大,Ci较小。季节变化中:两种树形的Pn、Gs、Evap和Ci均在58月份呈逐月逐月递增趋势,8月份达峰值(Pn:主干形19.46μmol/(m2·s),小冠疏层形17.05μmol/(m2·s);Gs:主干形0.647mmol/(m2·s),小冠疏层形0.438mmol/(m2·s);Evap:主干形6.10mmolH2O/(m2·s)、小冠疏层形4.84mmolH2O/(m2·s);Ci:主干形449.91μmolCO2/mol,小冠疏层形386.35μmolCO2/mol),9月份下降。日变化中:8月初,两种树形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第一个波峰均出现在13:00左右,为全天光合作用的最高值(主干形18.65μmol/(m2·s)、小冠疏层形16.51μmol/(m2·s)),第二个波峰出现在17:00左右;波谷为15:00左右。两种树形的净光合速率值均为早晚较低,近中午较高,在9:0021:00时间段中,除了15:00左右以外,主干形树形的净光合速率均比小冠疏层形树形高。不同树冠空间内:8月初,主干形树形在不同树冠层次、部位及方向间的Pn、Gs、Evap均显着大于小冠疏层形树形,大小依次为:树冠的上层>中层>下层,树冠的外围>内堂,树冠东南侧>西北侧,而Ci变化规律与之相反,即:树冠下层>中层>上层,树冠内堂>外围,树冠西北侧>南东侧。通过对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可知,在8月初,主干形树形的光补偿点(LCP)相对于小冠疏层形较低,而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较大,主干形LCP值为27μmol/(m2·s)、小冠疏层形为36μmol/(m2·s);主干形LSP值为1311μmol/(m2·s)、小冠疏层形为1239μmol/(m2·s);主干形Pmax值为24.24μmol/(m2·s)、小冠疏层形为21.79μmol/(m2·s)。3.灰枣主干形和小冠疏层形的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树冠的上层外围,且主干形的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较高,分别为:主干形比叶重0.12 g/cm2、叶绿素含量1.81 mg/g,小冠疏层形比叶重0.115 g/cm2、叶绿素含量1.71 mg/g。两种树形的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最小值均出现在树冠的下层内堂。不同树冠方向间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也存在显着差异,即:两种树形树冠东南侧的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显着大于西北侧,且在树冠各方向间,主干形树形的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较大。4.灰枣主干形树形的产量相对于小冠疏层形略低(主干形单株产量4.82Kg、小冠疏层形5.63 Kg),但主干形树形在冠层间的产量分布较均匀,小冠疏层形树形则集中分布在树冠中层。具体表现在:主干形树冠的上、中、下层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33.32%、37.01%和29.61%,小冠疏层形为24.99%、41.65%、33.36%。树冠不同部位间,两种树形产量均主要分布在树冠的外围,且东南侧的产量较西北侧稍高。5.灰枣主干形树形的果实品质比小冠疏层形的果实品质更优。主干形树形在树冠各层次、部位及方向上枣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值相对于小冠疏层形均更大。如:主干形树冠上层外围枣果实的单果重11.4g、可溶性固形物34.3%、可溶性糖32.03%、维生素C含量431.75 mg/100g,小冠疏层形单果重10.21g、可溶性固形物31.9%、可溶性糖30.36%、维生素C含量424.79 mg/100g。结论:在株行距为1×3m的栽植密度下,主干形与小冠疏层形相比,是更适合当地灰枣生产的树形。

车将[2](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车升国[3](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薛剑[4](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认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李茂[5](2014)在《山西北中部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我国能源缺乏,生物质能源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本文重点分析阐述山西省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必要性和研究山西北中部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制定。本文介绍了全国和山西省生物质能源林的发展现状,山西省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的基础条件以及发展的必要性,完成了山西省北中部地区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提出了山西省北中部地区文冠果发展优势及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重点及注意事项,本规划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制定山西省北部地区广灵县和中部地区昔阳县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方案,对全国和山西省的生物质能源林发展现状和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做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山西省发展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符合国家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要求,也是解决本省能源匮乏,改善生活生态环境,提高林农收入,提供经济转型发展途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为基本原则,全省选择发展势头好和具有代表性的广灵县和昔阳县作为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项目规划的样板。设计文冠果造林共两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造林密度。在坡度大于15度,立地条件较差时,选用模式1,造林密度为110株/亩,以生态效益为主;在坡度小于15度,立地条件较好时,选用模式2,造林密度为74株/亩。设计三种运行模式,工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标准化建设模式;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乡模式;采用“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的模式。3、在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中,共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期限、建设目标、文冠果培育技术指标、建设项目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效益分析8个部分,各部分紧靠国家政策、实时条件、观点鲜明,为今后山西省北中部地区县市发展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项目提供了可直接引用和参考的资料。总之,通过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的定向培育、基地化建设及产业示范,提高文冠果林地生产力和剩余物利用率,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为山西省生物质能源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张金鑫[6](2009)在《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坡耕地上的传统耕作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传统耕作技术,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高产高效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及其技术体系已成为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措施和技术需求。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基础上,选取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对黄土高原各区的农业耕作效应进行分析,基于各区农业耕作的主要限制因素,把黄土高原地区分为水蚀区、风蚀区及风蚀水蚀区三个大的水土保持耕作区,并提出各区相应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为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特色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其主要结论如下:(1)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区域水土保持耕作类型和特点。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两法”种植适宜25°以下坡耕地;坑田与地孔田用于20°以下的地形破碎的缓坡地;抗旱丰产沟适于干旱地区和丘陵坡地;垄向区田适合<6°的坡耕地;等高耕作是坡耕地实施其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础。以增加地面覆盖度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垄膜沟种耕作法是起垄种植与地膜种植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粮草带状种植适用于山地及丘陵区坡耕地;草田轮作是作物与牧草轮换种植方式。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少耕、免耕是水土保持耕作的基础技术;免耕+秸秆覆盖是免耕与秸秆覆盖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方式;深松耕法旱作农业区建立蓄水用墒型机械耕作制度的有效方式之一。(2)归纳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三大水土保持耕作区(水蚀区、风蚀区和风蚀水蚀区)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及其流程。针对以水蚀为主的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Ⅰ区)、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Ⅲ区)、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Ⅴ区)和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Ⅵ区),提出以“免耕+秸秆粉碎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针对以风蚀水蚀为主的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Ⅱ区)、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Ⅳ区)、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Ⅶ区)和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Ⅷ区),提出以“免耕+秸秆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针对以风蚀为主的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Ⅸ区)和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Ⅹ区),提出以“免耕+留茬覆盖+深松耕”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

何小三[7](2009)在《仁用杏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豫西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基地进行了配方施肥与营养诊断试验,对仁用杏的败育花比例、坐果率、成果率、保果率及产量等进行了调查,并动态跟踪调查了仁用杏叶片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仁用杏保果率、产量与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仁用杏平均败育花比例为3.98%,比2006、2007年分别降低了15和10个百分点以上;平均坐果率和成果率分别为46.29%和20.16%,比2006年分别提高了近20和10个百分点。2.通过对豫西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品种超仁进行叶片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宽均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同时出现在4月7日和4月23日,叶片长、宽的生长曲线分别为:Y长=1.219936+0.355524t+0.009224t2-0.000657t3,R2=0.996;Y宽=0.645753+0.3394784t+0.002657t2-0.000376t3,R2=0.9958。叶面积有4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7日、4月17日、4月23日和4月27日,叶片的持续增长时间为47d,叶面积生长曲线为:Y面积=0.651282-0.58078t+0.220554t2-0.005732t3,R2=0.9832。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果实迅速生长期—膨大期历时30d,果实缓慢生长期—硬核期历时60d,纵横径的生长曲线分别为:Y纵=0.505135+0.770411t-0.07188t2+0.002195t3,R2=0.9948;Y横=0.78861+0.633315t-0.049635t2+0.001346t3,R2=0.9931。3.通过两次配方施肥正交试验,得出:P、K肥可显着提高保果率(P<0.01),N肥无显着影响(P>0.05),各因素对保果率的影响次序为:P>K>N,最佳保果肥配方为N1P2K3;N、P、K不同施肥量水平均对单株鲜果产量有显着性影响(P<0.01),各因素对鲜果产量的影响次序为N>P>K,最佳产量配方为N3P3K2;N对单果重等果实经济性状均有显着性影响,P、K只对部分果实经济性状有显着性影响;以单株鲜果产量、产核量和产仁量为指标,优选出增产肥最佳组合为N3P3K2。4.测定了仁用杏叶片中10种矿质营养元素(N、P、K、Mg、Ca、Fe、Zn、Cu、Mn、B)的含量,并研究了生长期内各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内N、P、Zn、Cu含量随叶龄增加而降低;Mg、Ca、Fe含量随叶龄增加而升高;K、B含量随叶龄增加呈交替升降变化;Mn含量随叶龄增加先降低后期明显升高,只是各元素含量高峰出现的时期各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与P、Cu、Zn,P与Cu,Cu与Zn,Fe与Mn、Ca呈极显着正相关;P与Zn,Mn与Ca,Mg与Ca呈显着正相关;Mg与N、Zn、Cu,B与Fe呈极显着负相关;Mg与P,B与Ca、Mn呈显着负相关。5.营养诊断结果表明:K最缺乏,其次是Zn,N、P、Mn、Ca、Cu基本满足需求,Fe、Mg、B过剩,施肥顺序为K>Zn>P>Ca>Mn>N>Cu。6.配方施肥对仁用杏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保果肥可显着提高叶片中全氮、全磷的含量,全钾含量则显着降低;增产肥可显着提高叶片中全氮含量,对全磷的影响不大,全钾含量也是显着降低。7.仁用杏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保果率及产量等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保果率与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并无显着的相关关系,产仁量、产核量和鲜果产量只与叶片中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全磷和全钾含量的相关性不显着。果实经济性状间相关性结果为:产仁量、产核量、鲜果产量间均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单果重、单仁重与单核重分别呈极显着和显着正相关关系,出核率与单果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出仁率与单果重、单核重分别呈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关系。

苏兴[8](2008)在《北京地区几种蔷薇属植物的抗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蔷薇属植物适应性强、绿色期长,在植物造景、城市绿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应用广泛。随着园林建设和水资源有限两者之间矛盾日益凸现,研究蔷薇属品种的抗旱性,是培育抗旱性强新品种的重要基础。不同植物的抗旱性不同,同一植物种的不同品种抗旱性也有差异。作者对9个蔷薇属品种进行了干旱胁迫处理,在控水期间,对各品种进行叶片酶活性、叶片水势、叶绿素荧光以及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测试。在正常供水下,对各品种进行有效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生理一系列测试。分析了各品种在不同程度干旱肋、迫下的形态、生理生化各项指标的反应情况,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与抗旱性相关的各项指标综合求和,最后得出如下结论:9种蔷薇属植物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弯刺蔷薇>紫叶蔷薇>月月红>四锦>黄和平>黄刺玫>木香>玫瑰>野蔷薇,这与干旱处理过程中各品种植株的形态变化也基本相符。最后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几种蔷薇属品种。

云崇容[9](2007)在《陕西省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城固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北缘地区。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固县柑桔产销规模得到较快发展。本文采用实地考察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方略和对策措施。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果:1.城固县发展柑桔产业的比较优势:城固县发展柑桔产业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种质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在自然资源优势方面,城固县是陕西省最大的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的区域,该县水资源丰富,无工业污染,生态条件良好,是温州蜜桔等宽皮类柑桔生产的适宜区;在种质资源优势方面,城固县现有柑桔栽培品种(品系)70余个,其中兴津、宫川、山下红等早熟温州蜜桔和大浦、宫本等特早熟温州蜜桔为主栽品种,果实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其中兴津、宫川温州蜜桔和城蜜02地方特色品种品质极优;在社会资源优势方面,城固县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不足666.7m2,农村劳动力资源廉价而丰富,该县距离西北、华北、东北市场较近,运距短,而且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利。2.城固县柑桔产业的发展现状:城固县现已基本建立起“六专”带农户的发展机制(即专业公司、专业协会、专业市场起到市场与桔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专业单位、专业人才、专业大户为广大桔农起到技术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并已初步形成“基地抓生产、协会抓质量、企业抓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其科研、生产水平也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城固县在柑桔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为该县进一步发展此项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绿色柑桔基地规模相对较小、产业组织运行效率较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等方面。其次,个别年份的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到柑桔的正常生产,主要表现在周期性低温冻害、缺水干旱等方面。再次,生产管理粗放,主要表现在施肥不当、忽略土壤改良、采摘粗放等方面。同时,柑桔种类结构和熟期结构都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宽皮类柑桔、早熟品种柑桔所占比例较大,果实上市集中,市场风险增大。4.城固县发展柑桔产业的对策:首先,尽快熟悉国内外绿色柑桔产业发展的相关标准,开展标准化研究,加强标准化教育,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通过强化柑桔基地建设,促进柑桔产业组织协调、高效运行,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柑桔贮藏加工业,发展“柑桔旅游业”等途径,全面推进产业化发展。再次,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加快新品种引进与选育,解决肥料、土壤、冻害问题,引进、示范柑桔设施栽培技术等途径,全面推进产业科技进步。

张登辉[10](2007)在《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陕西是我国优质油菜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地区和优质油菜适生区,也是我国优质油菜重点发展区。目前,由于优质油菜的研究、管理、推广和经营水平等因素限制了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陕西油菜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对充分发挥陕西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陕西自然资源条件,在分析陕西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肯定陕西在油菜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改进及产量提高等方面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油菜主产区优质油菜生产的特点和经验,认为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渭北旱原缺少优质品种,降雨少、无灌溉条件,产量低而不稳;关中灌区油麦产值比<1,与小麦争地矛盾突出,种植面积缩小;陕南缺乏早熟品种,生产成本高;渭北旱原和关中灌区油菜种植不集中,陕南优质油菜与非优质油菜插花种植等。除此之外,全省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从生产到流通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尚未建立;栽培技术落后,农民技术培训滞后;科技投入少,技术储备比较薄弱;生产成本高,油菜籽市场竞争力下降;与国内外油菜主产区产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尤其是在机械化、产业化、单产、品质和加工手段等方面与国外油菜主产区差距明显。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进程。为了缩小陕西优质油菜产业与国内外优质油菜主产区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的主要应对措施有:加快研究或引进适宜于渭北旱原种植的耐寒、耐旱、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采取地膜栽培措施提高其油菜品质和产量;关中灌区油菜向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发展,缓解粮油争地矛盾;陕南除选用优质早熟品种外,栽培上选用免耕和直播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其他应对措施还有: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加强科技投入和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和油菜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加强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坚持产业化生产、标准化运作等。只要政府有关部门和油菜从业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政策上积极扶持、技术上认真落实,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发展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二、寒冷旱坡地酥梨防冻抗旱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冷旱坡地酥梨防冻抗旱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灰枣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光合特性与果实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灰枣的研究
        1.2.2 树形种类及其树体结构
        1.2.3 不同树形对冠层的影响
        1.2.4 不同树形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2.5 不同树形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6 冠层特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灰枣不同树形的冠层枝类与枝量分布
        2.3.2 灰枣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研究
        2.3.3 灰枣不同树形的光合特性研究
        2.3.4 灰枣不同树形不同树冠空间内的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2.3.5 灰枣不同树形树冠空间内产量分布的测定
        2.3.6 灰枣不同树形树冠空间内果实品质的测定
        2.3.7 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灰枣不同树形的枝量分布
    3.2 灰枣不同树形对冠层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树形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变化
        3.2.2 不同树形叶倾角的季节变化
        3.2.3 不同树形无截取散射的季节变化
        3.2.4 不同树形冠层透射率的季节变化
    3.3 灰枣不同树形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树形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3.3.2 不同树形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3.3.3 不同树形不同空间方位的光合特性
        3.3.4 不同树形不同空间方位的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
    3.4 不同树形不同树冠空间内的产量分布
    3.5 不同树形不同树冠空间内的果实品质比
        3.5.1 不同树形不同冠层部位的果实品质比较
        3.5.2 不同树形不同方向部位的果实品质比较
    3.6 不同树形冠层特性、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3.6.1 不同树形冠层特性与光合特性的相关性
        3.6.2 光合特性指标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
        3.6.3 不同树冠空间内生物因子数量性状的主成份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灰枣不同树形的枝量与枝类
    4.2 灰枣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
    4.3 灰枣不同树形的光合特性
    4.4 灰枣不同树形不同树冠空间内的果实产量与品质
    4.5 栽植密度对灰枣不同树形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6 灰枣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光合特性与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基础理论
    2.2 相关概念辨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论文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5)山西北中部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生物质能源林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生物质能源林的发展现状
        1.2 山西省生物质能源林的发展现状
    2 文冠果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2.2 生态特性
        2.3 分布生境
    3 文冠果发展情况
        3.1 全国文冠果发展情况
        3.2 我省文冠果分布情况及发展势头
    4 文冠果资源林建设意义
        4.1 文冠果资源林建设意义
        4.2 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项目意义
第二章 建设区基本情况
    1 自然地理条件
        1.1 北部广灵县
        1.1.2 地理位置
        1.1.3 气候条件
        1.1.4 土壤条件
        1.1.5 植被情况
        1.2 中部昔阳县
        1.2.1 地理位置
        1.2.2 气候条件
        1.2.3 土壤条件
        1.3 植被类型
    2 社会经济条件
        2.1 社会经济条件
        2.1.1 广灵社会经济条件
        2.1.2 昔阳县社会经济条件
        2.2 可用于发展文冠果的土地资源
        2.2.1 广灵县土地资源
        2.2.2 昔阳县土地资源
    3 建设区文冠果分布情况
        3.1 广灵县文冠果普查情况
        3.2 昔阳县文冠果普查情况
第三章 山西省北中部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
    1 指导思想
    2 基本原则
    3 建设期限
    4 建设目标
        4.1 总体目标
        4.2 具体目标
        4.2.1 基地造林规模
        4.2.2 造林指标
        4.2.3 产量
        4.2.4 科技支撑
    5 文冠果培育技术指标
        5.1 文冠果苗培育
        5.1.1 文冠果苗培育流程
        5.1.2 育苗成本估算
        5.2 文冠果林栽培
        5.2.1 植苗造林
        5.2.2 抚育管理
        5.2.3 适时采收
        5.2.4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5.3 造林模式及成本估算
    6 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6.1 管理机构设置
        6.2 运行模式
        6.3 实施管理
        6.4 技术服务保障
        6.5 技术普及培训保障
        6.6 科技支撑
        6.6.1 开展技术攻关
        6.6.2 开展技术承包
        6.6.3 总结经验
    7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7.1 投资估算
        7.2 资金来源
    8 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8.2 生态效益
        8.3 社会效益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6)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保持耕作的概念
        1.2.2 水土保持耕作的类型
        1.2.3 水土保持耕作的进展
        1.2.4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研究
        1.2.5 水土保持耕作研究不足与趋势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分区概况
        2.2.1 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Ⅰ)
        2.2.2 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Ⅱ)
        2.2.3 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Ⅲ)
        2.2.4 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Ⅳ)
        2.2.5 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Ⅴ)
        2.2.6 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Ⅵ)
        2.2.7 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Ⅶ)
        2.2.8 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Ⅷ)
        2.2.9 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Ⅸ)
        2.2.10 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耕作效应分析
    3.1 水土保持技术方法
        3.1.1 “两法”种植
        3.1.2 等高耕作法
        3.1.3 坑田与地孔田
        3.1.4 抗旱丰产沟
        3.1.5 隔坡水平沟
        3.1.6 大垄沟种植技术
        3.1.7 垄作区田
        3.1.8 垄膜沟种耕作法
        3.1.9 草田轮作
        3.1.10 粮草带状种植
        3.1.11 秸秆覆盖
        3.1.12 少耕法与免耕法
        3.1.13 深松耕法
    3.2 黄土高原各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1 Ⅰ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2 Ⅱ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3 Ⅲ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4 Ⅳ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5 Ⅴ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6 Ⅵ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7 Ⅶ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8 Ⅷ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9 Ⅸ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10 Ⅹ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1 黄土高原各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1 Ⅰ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2 Ⅱ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3 Ⅲ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4 Ⅳ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5 Ⅴ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6 Ⅵ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7 Ⅶ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8 Ⅷ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9 Ⅸ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10 Ⅹ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2.1 以防治水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2.2 以防治风蚀与水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2.3 以防治风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仁用杏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与测定指标
    2.4 结果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败育花比例、坐果率和成果率调查结果
    3.2 叶片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
    3.3 配方施肥对保果率及产量等的影响
    3.4 仁用杏叶内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年生长季内的变化
    3.5 叶片矿质元素营养诊断结果
    3.6 配方施肥对叶片中N、P、K含量的影响
    3.7 保果率、产量与叶片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的相关性
4 结论与讨论
5 创新点
6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8)北京地区几种蔷薇属植物的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植物抗旱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植物抗旱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
        1.1.2 植物抗旱性指标测定及分析评价
        1.1.2.1 形态和解剖学指标方面的研究
        1.1.2.2 生长指标
        1.1.2.3 生理指标
        1.1.2.4 生化指标
        1.1.2.5 综合指标
        1.1.3 植物抗旱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1.1.3.1 耐旱机理的研究
        1.1.3.2 抗旱性植物品种的培育
        1.1.3.3 生物技术在抗旱性植物培育方面的应用
        1.1.3.4 节水植物的培育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及其自然概况
    2.2 实验内容
    2.3 材料的培养
    2.4 实验方法
        2.4.1 叶绿素荧光仪测量法
        2.4.2 叶片水势法
        2.4.3 叶片酶活性测试法(测定APX、POD、CAT三种酶)
        2.4.4 光合水分利用效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株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变化
    3.2 水份胁迫引起叶绿素荧光的变化
    3.3 叶水势的变化
    3.4 水分胁迫对叶片保护酶(CAT、POD、APX)的影响
        3.4.1 水分胁迫对叶片CAT酶的影响
        3.4.2 水分胁迫对叶片POD酶的影响
        3.4.3 水分胁迫对叶片APX酶的影响
        3.4.4 酶活性小结
    3.5 各品种的有效水分利用率
        3.5.1 6种蔷薇属植物气孔导度日变化
        3.5.2 6种蔷薇属植物的蒸腾效率日变化
        3.5.3 6种植物单位面积净光合速率变化
        3.5.4 6种植物有效水分利用日变化
    3.6 抗旱力综合评价(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陕西省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世界柑桔主产国产业发展概述
        1.1.1 巴西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1.2 美国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1.3 西班牙和意大利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2 我国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2.1 全国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2.1.1 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
        1.2.1.2 分布范围广,生产规模大
        1.2.1.3 区域布局逐步形成
        1.2.1.4 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1.2.1.5 产品以内销、鲜食为主,出口、加工较少
        1.2.1.6 单位面积产量低
        1.2.1.7 质量参差不齐
        1.2.1.8 商品化处理水平低,加工业滞后
        1.2.1.9 产业化水平低
        1.2.1.10 生产效率低
        1.2.1.11 省际间发展不平衡
        1.2.2 湖南省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2.2.1 具有区域化发展趋势
        1.2.2.2 品种结构有所调整,但仍有待改善
        1.2.2.3 柑桔加工业发展迅速,但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1.2.2.4 柑桔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
        1.2.2.5 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1.2.3 四川省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2.3.1 柑桔生产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
        1.2.3.2 柑桔科研实力雄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1.2.3.3 品种结构,熟期结构不尽合理,但已有所改善
        1.2.3.4 品种多而杂,不利于形成主导产品和规模商品
        1.2.3.5 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科学管理
        1.2.3.6 采后处理环节薄弱
        1.2.3.7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经费不足
        1.2.4 浙江省柑桔产业发展概述
        1.2.4.1 户均经营规模小,兼业农家为主
        1.2.4.2 以宽皮柑桔品种为主,品种选择的范围较窄
        1.2.4.3 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的集成度较高
        1.2.4.4 加工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城固县发展柑桔产业的比较优势
    2.1 自然资源优势
        2.1.1 独特的气候条件
        2.1.2 优美的生态环境
    2.2 种质资源优势
        2.2.1 品种资源丰富
        2.2.2 果实品质优良,风味独特
    2.3 社会资源优势
        2.3.1 栽培历史悠久
        2.3.2 劳动力资源丰富
        2.3.3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第三章 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现状
    3.1 基地建设现状
        3.1.1 柑桔生产基地迅猛扩大
        3.1.2 绿色柑桔基地建设成效显着
    3.2 产业组织现状
        3.2.1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3.2.1.1 中韩合资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概述
        3.2.1.2 汉中东升生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概述
        3.2.2 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组织发展现状
        3.2.2.1 城固县柑桔产业协会
        3.2.2.2 农民经纪人组织
        3.2.3 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3.3 市场运营现状
        3.3.1 媒体推介
        3.3.2 本地市场
        3.3.3 外地市场
        3.3.4 国外市场
    3.4 科研、生产现状
        3.4.1 科研水平较高
        3.4.1.1 配套技术研究水平较高
        3.4.1.2 单项技术研究水平较高
        3.4.2 生产水平较高
        3.4.3 生产投入增加
    3.5 经济效益显着
        3.5.1 比较效益明显
        3.5.2 销售价格攀升
        3.5.3 桔农收入增加
第四章 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产业化水平较低
        4.1.1 绿色柑桔基地规模相对较小
        4.1.2 产业组织运行效率较低
        4.1.2.1 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4.1.2.2 协会缺乏引导,职能不清
        4.1.2.3 产业组织结构松散
        4.1.3 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4.1.3.1 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4.1.3.2 销售信息网络作用力不强
        4.1.4 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
    4.2 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4.2.1 低温冻害
        4.2.2 缺水干旱
    4.3 生产管理粗放
        4.3.1 施肥不当
        4.3.2 忽略土壤改良
        4.3.3 采摘粗放
    4.4 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第五章 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方略
    5.1 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5.2 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方针
    5.3 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目标
    5.4 城固县柑桔产业区域布局
        5.4.1 秦岭南麓丘陵柑桔优生区
        5.4.2 汉江以北平坝柑桔适生区
        5.4.3 汉江以南柑桔适宜区
第六章 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对策
    6.1 开展标准化研究,加强标准化教育
    6.2 全面推进柑桔产业化发展
        6.2.1 强化柑桔基地建设
        6.2.1.1 扩大绿色柑桔基地建设规模
        6.2.1.2 推进柑桔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6.2.2 强化行政推动力度,促进柑桔产业组织协调、高效运行
        6.2.2.1 力促产业组织协调运行
        6.2.2.2 择优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6.2.2.3 加强科技培训,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创新
        6.2.2.4 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2.2.5 尽快建立柑桔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6.2.2.6 加强农业执法,规范组织行为
        6.2.3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6.2.4 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柑桔贮藏加工业
        6.2.5 大力发展“柑桔旅游业”
    6.3 全面推进柑桔产业科技进步
        6.3.1 调整品种结构,加快新品种引进与选育
        6.3.2 结合生产实际,重点解决肥料、土壤、冻害等问题
        6.3.2.1 加强对配方施肥技术、培肥改土技术的应用
        6.3.2.2 加强对柑桔冻害的防治
        6.3.3 引进、示范柑桔设施栽培技术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世界油菜生产现状
    1.1 油菜在世界六大洲的分布
    1.2 油菜主产国家自然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
    1.3 世界优质油菜生产现状
        1.3.1 优质油菜对油菜籽品质的要求
        1.3.2 世界油菜主产国优质油菜生产现状
第二章 中国油菜生产现状
    2.1 中国油菜分布
    2.2 中国优质油菜生产现状
    2.3 中国油菜生产的特点
        2.3.1 种植面积扩大速度比单产提高速度快
        2.3.2 南方三熟制油菜、北方春油菜发展迅速
        2.3.3 耕作栽培水平迅速提高
        2.3.4 油菜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
    2.4 中国油脂工业现状
    2.5 中国油菜产业的国内供给与消费情况
        2.5.1 中国油菜产业的国内供给
        2.5.2 中国油菜产业的国内需求
        2.5.3 国内外油菜籽市场价格比较
    2.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陕西油菜生产现状
    3.1 陕西优质油菜生产的自然资源
        3.1.1 气候资源
        3.1.2 土地资源
        3.1.3 水资源
    3.2 环境条件对优质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3.2.1 对含油量的影响
        3.2.2 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2.3 对硫苷含量的影响
    3.3 陕西自然资源与优质油菜生产的关系
        3.3.1 渭北油菜区
        3.3.1.1 渭北高原油菜区
        3.3.1.2 渭北东部干旱油菜区
        3.3.1.3 渭北西部油菜区
        3.3.2 关中灌区油菜区
        3.3.2.1 关中东部油菜区
        3.3.2.2 关中西部油菜区
        3.3.3 汉江油菜区
        3.3.4 巴山油菜区
    3.4 陕西油菜生产现状
        3.4.1 油菜在陕西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3.4.2 陕西油菜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3.4.2.1 积极推广和选育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
        3.4.2.2 积极开展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3.4.2.3 优质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3.4.2.4 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3.4.2.5 依靠科学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四章 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产业结构不合理、优质和早熟品种缺乏、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表现突出
    4.2 油菜分布不够集中,不同品种混种混收
    4.3 从生产到流通完整的油菜质量监管体系尚未建立
        4.3.1 管理体制不健全
        4.3.2 法律法规不完善
        4.3.3 技术标准不配套
        4.3.4 检测体系不完整
        4.3.5 认证体系尚未建立,标准技术水平普遍偏低
    4.4 油菜产业生产组织方式落后,农民技术培训严重不足
        4.4.1 优质油菜生产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
        4.4.2 农民技术培训严重不足
    4.5 油菜产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储备比较薄弱
    4.6 生产成本高,油菜籽市场竞争力下降
    4.7 陕西油菜产业与国内外油菜主产区差距较大
第五章 提高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化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5.1 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优质油菜产业化生产
        5.1.1 实行优质双低油菜种子补贴政策
        5.1.2 对低芥酸菜籽油实行市场准入制
        5.1.3 建立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
        5.1.4 扶持菜籽油加工龙头企业
        5.1.5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5.2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集中生产优质油菜
    5.3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和油菜生产者的整体素质
    5.4 加强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
    5.5 坚持产业化生产,标准化运作
        5.5.1 实行优质油菜种子生产产业化
        5.5.1.1 建立稳定的制种基地
        5.5.1.2 建立一支制种技术队伍
        5.5.1.3 以质量为核心,以质取胜
        5.5.2 实行优质油菜籽生产产业化
        5.5.3 实现产业化标准运作
        5.5.4 加强高产保优栽培技术和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5.6 针对不同油菜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

四、寒冷旱坡地酥梨防冻抗旱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灰枣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光合特性与果实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D]. 王文军. 塔里木大学, 2019(07)
  • [2]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3]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4]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5]山西北中部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规划研究[D]. 李茂.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6]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D]. 张金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7]仁用杏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D]. 何小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3)
  • [8]北京地区几种蔷薇属植物的抗旱性研究[D]. 苏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9]陕西省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研究[D]. 云崇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10]陕西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登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标签:;  ;  ;  

冷旱坡地苏梨防冻抗旱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