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及病理特征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及病理特征

一、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蒋顺[1](2021)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研究及治疗新进展》文中指出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为目前临床中十分少见的胃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病率低,故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现状(病因、好发部位与组织学表现、生长方式及扩散、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新进展两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今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白志敏[2](2021)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预后及发病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原发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EN-NHL)是一组涉及许多器官的异质性恶性肿瘤,其在肿瘤部位、自然病史、生物学表达、预后因素及治疗选择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胃肠道是EN-NHL最常见的累及部位,以胃部累及多见,其次是小肠及回盲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是影响胃肠道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占39-58%。尽管PG-DLBCL早期预后良好,但仍有小部分有复发风险,预后较差,需要积极的治疗,包括化疗、干细胞移植等。在免疫肿瘤学的时代,PG-DLBCL的预后和预测指标备受关注。已有研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较晚的Lugano分期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为PG-D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PG-DLBCL的整体预后依赖于肿瘤特征和宿主相关因素,因此需要广泛的探究其他预后因素,如宿主免疫状态及分子标志物等。甲状腺是原发性NHL最常见的内分泌器官,但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仅占EN-NHL的1-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被认为是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危险因素。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中,罹患PTL的风险是无甲状腺炎患者的40-80倍。早期诊断有助于PTL的更好的治疗,并且确保在不需要根治性手术的情况下提高治疗的成功率。PTL的治疗选择建立在组织病理分型、分级和疾病分期的基础上,目前有效的治疗有全身化疗(包括生物制剂)和局部放疗。本研究首先分别对原发于胃及甲状腺的EN-NHL患者(PG-DLBCL和PTL)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索PG-DLBCL和PTL的预后因素;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PTL致病过程中的诊断性生物标记物,为PTL的早期诊断及靶点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采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住院的72例PG-DLBCL初发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电话随访。2、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2例PG-DLBCL的CD10、Bcl-2、Bcl-6、MUM1、Ki67的表达情况。3、流式细胞仪检测72例PG-DLBCL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4、多种统计学方法确定影响PG-DLBCL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5、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所收治的39例PTL患者的临床信息,并对PTL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生存分析。6、GEO数据库下载微阵列数据集,应用GEO2R筛选DLBCL与HT的DEGs。7、应用Web Gestalt数据库对DEGs进行GO功能及KEGG途径的富集分析。8、PPI网络构建及Hub基因的确定。9、应用GEPIA在线工具分析Hub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生存评估。结果:1、PG-DLBCL的临床特征:72例PG-DLBCL患者中,男38例(53%),女34例,发病年龄18-83岁,中位年龄54岁。诊断时病变部位胃窦部31例(43%),胃体部38例(53%),胃底3例(4%);外周血淋巴细胞<1.0*109/L 18例(26%),低白蛋白33例(46%),CD4/CD8<1 38例(58%),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者19例(26%),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20例(28%),Lugano分期II2~IV 39例(54%),IPI高-中/高危组20例(28%)。2、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根据Hans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22例(30%),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B)型35例(49%),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20在淋巴瘤组织中均有表达,而CD10、Bcl-6、Bcl-2和MU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18/56)、74%(34/46)、65%(17/26)和66%(35/53),增殖指数Ki67>70%者57例(80%)。免疫表型的生存分析显示,CD10、Bcl-6和MUM1在随后的OS中的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3、淋巴细胞免疫表型:采集PG-DLBCL患者初诊时的静脉血5ml,应用Multi TEST IMK试剂盒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和CD4/CD8<1 38例(58%)。4、PG-DLBCL患者的预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以α=0.05水准,与较差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有升高的乳酸脱氢酶水平、IPI评分≥3分、β2-MG水平升高以及CD4/CD8<1。多因素分析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为CD4/CD8<1。5、P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39例PTL患者以女性为主,占82%,发病年龄31-82岁,中位年龄59岁。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7~134个月)。所有PTL患者均诊断为DLBCL,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Lugano分期III~IV 11例(28%),IPI评分≥3分5例(13%),根据Hans分型,non-GCB 16例(53%),血沉(ESR)升高者18例(67%),LDH升高者25例(64%),β2-MG升高者13例(33%),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0例(31%)。单因素分析确定了PTL的预后因素,β2-MG水平升高的PTL患者较β2-MG水平正常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减少(P=0.021);IPI评分≥3分的PTL患者预后较差(P<0.001)。COO分型、ESR水平升高、LDH水平升高和HT状态对不良预后无显着影响。6、通过GEO数据库下载两组微阵列数据集GSE74266及GSE29315,应用GEO2R分析工具筛选出15种DLBCL与HT均上调表达的DEGs。7、应用Web Gestalt数据库对15种均上调表达的DEGs进行GO功能及KEGG途径的富集分析,GO功能分析包括生物学过程(BP)、分子功能(MF)、细胞成分(CC)3个部分;GO BP分析表明,15种上调的DEGs在免疫效应过程,对其他生物的反应,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中都显着富集;GO MF分析中,最显着的富集项为非跨膜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而在GO CC功能分析中,溶酶体、溶解空泡、核小体及核内膜的组成成分最显着富集。此外,DEGs的KEGG途径主要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肿瘤的转录失调、胞浆DNA传感通路和急性髓系白血病。8、通过STRING工具构建DEGs的PPI网络,共鉴定出10种Hub基因,包括IL10RA,IL6,STAT3,IL10,IL4,CXCL10,CXCR3,CCL5,GZMB及PRF1。9、应用GEPIA在线工具分析10种Hub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其中CXCL10、CXCR3、IL6和IL10在DLBCL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但对DLBCL的预后无显着影响(P>0.05)。结论:1、初诊时的CD4/CD8比值低与PG-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代表宿主免疫力CD4/CD8比值优于其他预后因素,可能有助于临床免疫肿瘤治疗患者的选择。2、PTL的临床预后分析显示IPI评分≥3分和高β2-MG水平与PTL的不良预后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IL6、IL10、CXCL10和CXCR3基因可能成为HT向PTL转变过程中新的诊断靶点。此外,氧化应激可能通过慢性炎症参与PTL的生成。

王孟可[3](2021)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原发性胃DLBCL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原发性胃DLBCL病例(共纳入61例),全部患者均由病理明确诊断。统计患者的性别、确诊的年龄等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等资料,并通过患者门诊复查、电话随访和信函调查等方式获得随访资料,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共计纳入61位患者,中位年龄62岁(37岁-78岁),男女比例为男(36例):女(25例):1.44: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47例)占77.0%,腹痛(42例)占68.9%,纳差(13例)占21.3%,呕血(5例)占8.2%,黑便(4例)占6.6%,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可合并多个主诉。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内镜、消化内镜和CT检查和X线消化道造影,其阳性确诊率分别为100%(4/4),72.1%(44/61),24.6%(15/61),15.0%(3/20)。免疫组化显示Ki-67阳性指数为40%-90%,有31例>50%,Bcl-2的阳性表达率为52.5%。61例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肿瘤平均直径为7.26cm,其中<5cm者、≥5cm者各为15例、46例。病灶浸润粘膜层23例,肌层16例,全层或浆膜外22例。共39例诊断为IE期+IIE期,共22诊断例IIIE期+IVE期。61例原发性胃DLBCL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55.65±2.7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是(63.00±0.879)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82.0%和65.4%。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白蛋白水平影响患者预后(p<0.05),且白蛋白水平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胃DLBCL是一种特殊类型胃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但发病率和确诊率逐年上升,多见于老年男性,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原发性胃DLBC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亚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白蛋白水平影响原发性胃DLBCL患者预后;白蛋白水平是影响原发性胃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王巧云[4](2021)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特点及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临床与病理的特点及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时行肠镜及幽门螺旋杆菌血清学抗体检测的患者资料共460例,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共分为三组,即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正常对照组,调取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及是否感染Hp。结果结直肠息肉组、结直肠癌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50.4%、58.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息肉组复发患者Hp感染率高于初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按照不同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分亚组,各亚组之间H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Hp感染在不同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Hp感染均是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感染增加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风险,且是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以及与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均无关。

符婕明[5](2021)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肿瘤(MALT)内镜下检查结果、HP感染与病理诊断关系。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60例可疑MALT患者行内镜检查以及HP感染检测,观察患者的病理结果并作分析。结果:内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胃MALT患者12例,占比20%;胃部溃疡及胃炎33例,占比55%;胃癌15例,占比25%;准确率为20%。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内镜联合HP感染阳性检测诊断准确率为70%。结论:MALT的诊断应采取内镜检查联合病理学诊断、免疫学检测进行确诊,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杨丽[6](2020)在《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早期胃癌、胃腺瘤等胃粘膜病变内镜下治疗的标准方法,出血是其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ESD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约为0.6%-26.9%,大部分ESD术后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被指南推荐用于减少ESD术后出血,但PPI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无标准方案。目前ESD术后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参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案。指南推荐对高出血风险消化性溃疡,采用大剂量、持续输注PPI(80mg+8mg/h)进行治疗。但ESD术后形成的人工溃疡与消化性溃疡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和高酸状态相关;而人工溃疡是ESD术后产生的医源性溃疡,ESD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胃癌,而早期胃癌常伴有重度萎缩性胃炎,多为低酸状态。其次是两者患者年龄不一样,消化性溃疡好发于中青年人;而胃早癌ESD术后人工溃疡以高龄患者居多。第三是消化性溃疡可以穿透整个胃壁,损伤的血管可为穿透肌层的大血管;而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通常来自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血管,很少穿透至固有肌层,在这种环境下的止血通常是比较容易的。第四,人工溃疡创面是通过内镜医师术中反复电凝止血处理的,出现喷射性出血、活动性渗血以及血管残端等活动性出血的机会较消化性溃疡明显减少。因此我们认为ESD术后人工溃疡,发生大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且溃疡更容易愈合。ESD术后如何应用PPI,目前没有明确证据。仅有2篇来自韩国的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两个研究都是在ESD术前开始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两个试验均没有明确定义ESD术后出血的随访时间,二次内镜检查时间均在ESD术后第二天进行,两个试验结果显示间断和持续PPI预防ESD术后出血无明显差异。一篇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系统评价,亦显示在高出血风险的消化性溃疡中,间断PPI的治疗效果不劣于持续PPI的治疗。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PI有增加肠道感染、腹泻、肺炎的风险;影响微量元素和钙的吸收,增加骨折等风险。同时研究显示使用PPI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较对照组提高了80%以上。因此,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间断PPI预防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的疗效,对于ESD术后人工溃疡的治疗实践以及PPI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综合评价间断PPI(40mg 2/日)在ESD术后人工溃疡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ESD术后人工溃疡PPI应用提供科学证据。研究方法:以国内九家三甲医院拟行内镜下胃ESD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组,综合评价间断PPI治疗胃粘膜病变ESD术后人工溃疡的出血率、溃疡愈合率和感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从2017年09月30日到2019年07月30日期间,在全国9家中心共筛选了526例诊断为胃粘膜病变的患者,其中487例患者适合内镜下ESD治疗。其中16例患者由于严重的合并症,25例患者由于服用抗凝药,8例患者为ESD术后复发病变,24例患者拒绝ESD手术治疗,一共73例患者被排除。最后41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09例患者为间断PPI治疗组(A组),205例患者为持续PPI治疗组(B组)。两组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BMI、民族、工作性质、学历、吸烟和饮酒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包括既往胃切除术、病变部位、术前病理诊断、病变部位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ESD术后人工溃疡短径、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短径和ESD术后留置胃管情况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4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持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6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两组术后追加根治性手术和化疗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ESD术后7天共有14例患者出血(14/209,6.7%,95%CI 3.3%-10.5%),持续PPI治疗组有12例患者出血(12/205,5.9%,95%CI 2.9%-9.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23)。绝对危险度减少(absolute risk reduction,ARR)0.84%(-3.83,5.5)。NNH(number need to harm,NNH)为119。在ESD术后1天、3天、7天的出血风险用生存曲线计算,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进一步明确出血与治疗方法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D术后7天出血率和病变部位萎缩程度(P=0.004,OR=1.807,OR 95%CI 1.205-2.712)和BMI(p=0.04,OR=1.209,OR 95%CI 1.009-1.450)相关。为更进一步评估ESD术后出血和治疗措施之间的关系,我们校正了年龄、性别、学历、吸烟、饮酒、BMI、病变部位、萎缩程度、病理诊断、Hp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溃疡长径、肝功、肾功、血糖和凝血功能。经上述相关因素校正后,我们未发现ESD术后出血与治疗措施(连续与间断PPI)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相关性(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8例(8/14,57.14%)患者ESD术后出血接受了内镜治疗,有5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1例患者没有呕血黑便症状为ESD术后第七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创面渗血。有1例患者内镜下止血失败进行了外科手术止血。持续PPI治疗组有6例患者(6/12,50%)ESD术后接受了内镜止血治疗,有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1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3例患者为ESD术后第7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出血。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愈合情况采用畸田隆夫的分期方法,在ITT分析中,间断PPI治疗组有121例病变(121/209,57.9%)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愈合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瘢痕期。持续PPI治疗组,有122例病变(122/205,59.5%)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5,21.5%)处于愈合期,有39(39/205,19%)例病变处于瘢痕期。结果显示两组溃疡愈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875)。在414例患者中,有212例(212/414,51.20%)患者ESD术后1月完成了胃镜检查,纳入PPA分析。PPA分析结果和ITT分析结果一致。有5例患者同意进行ESD术后72小时胃内p H监测。结果显示5例患者PPI注射后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均超过50%。其中3例患者(1例为间断PPI治疗,2例为持续PPI治疗)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超过90%。所有414例患者ESD术后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出院后未观察到出血,没有穿孔和感染发生。在间断PPI治疗组,住院中位时间为10.0天(8.0-12.0),和持续PPI治疗组相似,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973)。间断PPI治疗组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3129.0元(19331.9-29888.7),持续PPI治疗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5707.3元(21391.0-31525.2),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16)。结论间断PPI在预防ESD术后出血的疗效不劣于持续PPI治疗,并且不影响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的愈合率。因此我们认为间断PPI在ESD术后预防出血和促进人工溃疡愈合方面可以达到和持续PPI治疗一样的效果。背景:胃肠道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23%,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9%-6.5%。胃肠道淋巴瘤是异质性非常强的一组疾病,对于不同的地理分布、人群种族和环境因素,胃肠道淋巴瘤的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有比较大的区别。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C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肿瘤细胞来源于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该肿瘤在亚洲及南美洲发病率较高,在西欧和北美罕见。研究显示ENKTCL在中国内地的发病率占全部淋巴瘤的7%-15%,在中国香港为13%左右,该肿瘤是具有“亚洲特色”的一类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结外非B细胞淋巴瘤。ENKTCL-N主要发病部位在面部中线的器官和组织,尤其是鼻腔,常常累及副鼻窦、鼻咽部、口咽部和腭部。其次可发生在胃肠道、皮肤、睾丸、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极少累及骨髓,部分患者可出现嗜血综合征。相对于鼻部NK/T细胞淋巴瘤,胃肠道的NK/T细胞淋巴瘤少见,但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缓解率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有限,导致该类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极差。研究目的:目前关于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没有大宗的临床病例报道,多以个案或小样本病例报道为主,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了解甚少。但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亚洲人,在中国人群的比例较高,且该病预后极差,因此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们中心13例确诊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生存曲线和治疗。第二部分,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评价了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最后通过我们单中心的病例报告和文献系统评价初步了解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结果: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2011.1-2016.1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确诊27例肠道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其中13例(13/27,48%)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纳入本研究。纳入患者确诊中位年龄为39岁(15-71岁),其中9例患者为男性,4例患者为女性。从患者有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8月(2-9月)。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10/13,76.9%)、胃肠道出血(6/13,46.2%)和腹泻(3/13,23.1%)。在确诊时,6例患者(6/13,46.2%)有B症状(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4例患者(4/13,30.8%)乳酸脱氢酶升高。根据Mussoff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Ⅰ期有10位患者(10/13,76.92%),Ⅱ期有2位患者(2/13,15.38%),Ⅲ期有1位患者(1/13,7.69%)。在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通过一次胃镜和内镜下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5.3块组织;3例患者通过两次内镜和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7.7块组织;7例患者最后通过外科手术标本确诊,每例患者在术前接受了1-3次内镜检查。所有13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病变,9例患者病变在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患者病变在小肠,1例患者病变在十二指肠。13例患者在内镜下均表现为多发性溃疡,溃疡直径大小约1.5cm-6cm。内镜下形态,有9(9/13,69.2%)例患者表现为溃疡型病变,4(4/13,30.8%)例患者表现为溃疡浸润型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中,13例标本均有坏死,12例观察到溃疡。有9例病变位于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病变位于小肠,1例病变位于十二指肠。7例外科手术标本中有5例观察到病变侵犯至浆膜层,1例标本中发现亲上皮表现,有3例标本发现隐窝萎缩表现。有7例(7/13,53.8%)标本肿瘤细胞以中小细胞为主。11(11/13,84.6%)例标本表现为细胞核不规则的多形性肿瘤细胞。11例标本中发现血管中心性表现,3例发现神经趋向性,2例发现神经节细胞增生。这些病例的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CD43、TIA-1、颗粒酶B阳性,CD20、CD5阴性。有10(10/13,81.3%)例标本表达CD56。13例标本的Ki-67指数为30%-70%。所有标本均可以见到EBER弥漫阳性。12例患者进行了T细胞基因重排,均为多克隆。7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是因为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由于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7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1周死于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化疗,2例患者不愿意接受术后化疗。6例患者只接受了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包括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强的松),CTO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COT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和强的松),TAOD+L-ASP(阿糖胞苷,吡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and CVTL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截至我们随访时,13例患者中有10(10/13,77%)例已经死亡,另外3例生存患者为近9个月确诊患者。所有患者中最长生存期为1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有5例患者确诊后1周内死亡,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3例患者是由于消化道穿孔行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院外因为穿孔行手术治疗,术后1月消化道大出血至我院再次急诊手术治疗。按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是否接受紧急手术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对总生存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获得306篇文献,查阅参考文献补充2篇文献,初步检索得到共308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后共获得166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不相关文献145篇;共有21篇文献纳入进行全文筛选,排除个案报道6篇、综述3篇,样本量<10的文献2篇,最后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共包含292例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有2篇来自韩国,其余8篇均来自中国。10篇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1篇为多中心研究,其余9篇均为单中心研究;10篇文献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有1篇文献未描述病变的内镜下特点;1篇文献未详细描述生存期及随访情况。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中位年龄为33-45岁,发病最小年龄为7岁,最大年龄为79岁。总共纳入的292例患者中,男性202例,女性90;男:女比例为2.24: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穿孔。病变位于食管的患者有2例,胃有10例,小肠(包括十二指肠)有108例,回盲部有33例,结直肠有109例,多部位累及有60例。报道了病变内镜下具体形态的患者有119例,其中溃疡有111例,包块有8例。胃肠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91例(191/292,65.4%),大部分为在病程中发生消化道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20.9%(61/292),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为44.5%(130/292),单纯化疗患者为23.3%(68/292),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占10.3%(30/292)。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月-12.7月,最短的生存期为1天,最长的生存期为66月。结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肠道非B细胞淋巴瘤,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多见于青年男性,临床特征不典型,内镜多表现为溃疡病变,预后极差。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年轻的亚洲男性不明原因的多发、深、大不规则溃疡,且易于发生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应该考虑NK/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在这类患者中,建议在溃疡底部和溃疡边缘突出组织进行重复的深挖活检,必要时可进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这类疾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米薇[7](2020)在《9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认识,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9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结果:1、本组96例PGIL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38例,男女比为1.5:1.0;年龄4-80岁,平均年龄59.0±18.0岁,发病年龄以老年人(≥60岁)最常见。腹痛是PGIL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共55例,其次为腹胀11例、腹部包块7例、恶心呕吐7例、呕血黑便5例、停止排期排便3例、反酸嗳气2例、腹泻2例、便血2例、大便次数增多1例、消瘦1例。2、发病部位以胃部最常见。胃多发病变20例,单发病变以胃体17例、胃窦13例为主。肠道病变以回盲部多见19例,其次为回肠7例、结肠6例、肠道多发5例。3、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梗阻,以肠梗阻为主18例,其次为肠套叠9例,肠穿孔2例;幽门梗阻、胃潴留和胃穿孔最少各1例。确诊方式经消化内镜活检诊断63例,经手术活检确诊33例。消化内镜在胃淋巴瘤的诊断率为91.1%,在肠淋巴瘤的诊断率为30%。4、内镜下表现以溃疡型为主,共43例(单发溃疡26例,多发溃疡17例),其次为糜烂8例、隆起型6例、不规则新生物5例。39例患者接受了HP检测,检测结果中28例阳性(胃淋巴瘤19例,肠淋巴瘤9例),阳性检出率为71.8%。肿瘤标志物升高的19例,无肿瘤标记物升高的77例,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13例,有肿瘤家族史共者8例。5、96例PGIL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93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74例,其次为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15例、外周T细胞型3例、伯基特淋巴瘤3例和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非特殊类型1例。Ⅰ期25例,Ⅱ1例,Ⅱ1期28例,Ⅱ2期9例,ⅡE期15例,Ⅳ期18例。胃淋巴瘤多数处在Ⅰ期19例,肠淋巴瘤多数处在Ⅱ1期12例。6、93例接受治疗,单行化疗28例、手术联合化疗26例、单手术切除治疗20例、抗HP联合化疗9例、单抗HP治疗4例、仅对症支持治疗者3例,化疗联合放疗、抗HP联合放疗、抗HP联合放疗及化疗各占1例,3例确诊后放弃治疗。结论:1、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年龄分布跨度大,多见于老年男性。2、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和腹胀。3、胃是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最常见部位,内镜下表现以胃体单发溃疡为主。4、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徐海燕[8](2019)在《胃MALT淋巴瘤68例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来自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s),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反酸、恶心和体重减轻,诊断胃MALT淋巴瘤需要进行内镜下活检,确诊需要充分的活检材料血液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测。关于疾病起因,目前许多学者公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学说”。该病临床少见,起病隐匿,极易漏诊和误诊,给临床诊治带来许多困难,发病早期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治疗的难度增大且治愈率显着降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极其重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及时诊断并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6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2:1,Hp感染率达71.2%(49/68);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黑便、纳差乏力和消瘦等;内镜下病变部位分布不一,病变位于胃窦的占33.8%(23/68),胃体的占19.1%(13/68),胃角的占5.88%(4/68),胃底的占4.41%(3/68),病变同时累计胃窦、胃体、胃角、胃底中2个或多个部位的占36.8%(25/68);内镜下形态分为溃疡型、浸润型和肿块型3种,其中溃疡型占69.1%(47/68),浸润型占19.1%(13/68),肿块型占11.8%(8/68);内镜下首次活检确诊率为54.4%(37/68);病理组织学检查表现为淋巴组织显着增生、反应性淋巴滤泡,可见浆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提示CD20(+)、CD79a(+)、CD5(-)、CD10(-)、CD23(+/-)、CD43(+/-)、cyclin D1(-)、CK(-),基因重排显示Ig基因(+),基因检测到单克隆增生的B细胞群,细胞增生指数Ki-67(+/-)、Ki-67(+)例数为36例,占52.9%(36/68),Ki-67数值5%到30%不等;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僵硬,局部狭窄,粘膜粗糙,可见充盈缺损及龛影;CT检查主要特点为:胃粘膜增厚,胃壁可见不规则的增厚或占位,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强后强化,部分可见不同部位、数量不等的淋巴结受累;根据胃肠道淋巴瘤Lugano分期系统(原有安阿伯分期系统的改良版),本组68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I期15例,占22.1%,II期19例,占27.9%,IIE期22例,占32.4%,IV期12例,占17.6%,处于疾病晚期患者(IIE、IV期)Ki-67阳性率高于早期患者(I、II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上主要采取根除Hp、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本组68例患者手术治疗4例,术后均给予化疗,2例行放射治疗,2例行根除HP联合放疗,4例行放疗联合化疗,7例行根除HP治疗,10例行根除HP联合放疗联合化疗,39例行化疗;所有患者通过门诊复查、住院复查或电话随访,最长生存期达8年,全组病人5年生存率达91.7%。结论胃MALT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Hp感染是胃MALT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素;出现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黑便、纳差乏力和消瘦等症状,一般治疗无效时,应警惕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内镜下以溃疡型为主,病变常累及胃窦、胃体,甚至是多部位同时受累;首次活检诊断率低,确诊需要充分的活检材料血液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测,影像学检查可协助判断脏器转移、淋巴结浸润等情况,并有助于进行临床分期;需根据Hp感染状态和肿瘤的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除Hp、放疗和化疗等内科治疗往往即可取得较好效果,而合并穿孔或急性出血的病例则需行手术治疗。

郭玉虹[9](2019)在《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相对于经典型胃癌而言,EB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似乎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经典型胃癌不同的胃癌发生机制以及相对较好的预后。因此,尽管EBVaGC仅占胃癌总体的相对小比例,其应被视为胃癌的一个独特亚组进行研究和分析。虽然EBER-ISH被认定为确诊EBVaGC的金标准,但是其具体组织病理学特点仍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较比已确诊的EBVaGC病理切片,总结其与经典型胃癌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后续肿瘤发生机制研究提供可能的线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癌病例的组织切片,由两名高年资病理主诊医师,按照胃癌和EBER-ISH(+)的规范诊断标准,复查诊断,筛选出EBVaGC确诊病例,对其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统计,并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结果,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单纯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例538例,经筛选符合EBVaGC诊断标准27例,占比5.02%。其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43-76岁(57.48±8.33岁)。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间断上腹部疼痛,偶有呕血,黑便。27例肿瘤中25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贲门,1例位于胃底。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3年,27例患者均无瘤存活。肿瘤位于贲门1例,胃底1例,胃体25例。其中24例单发肿瘤,3例多发肿瘤。标本肉眼所见:27例均为溃疡型。肿瘤长径2-8cm。切面灰红、灰白色,晚期肿瘤边界不清、质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呈条索状、小巢状。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嗜双色,核呈空泡状,核膜较厚,可见核仁,有的可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少见纤维组织。EBER原位杂交27例均显示核阳性,阳性信号均匀分布在肿瘤细胞核中,周围的非肿瘤细胞中不表达。免疫组化显示:所有27例CK8&18、CD3、CD4、CD8均为阳性。研究结论:EBVaGC是胃癌的一个独特的亚组,占世界上所有胃癌病例的约10%。本研究观察到EBVaGC显示出一些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男性优势,高龄易感倾向性,近端胃易感,溃疡型为主,及HE染色切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CD3、CD4、CD8均为阳性高表达的特点;以及EBVaGC相对较好的临床预后。然而,EBV在胃癌发生中的确切作用仍未完全了解。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EBV感染、环境因素和EBVaGC遗传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

李瑶[10](2018)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分型及治疗方式。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临床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80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其中男性102例,女性78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较常见的为: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体重减轻、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胃淋巴瘤101例,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胃窦,发生率为65.34%,胃镜检查初步准确率为43.30%:肠道淋巴瘤79例,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小肠,发生率为55.70%,肠镜检查初步准确率为24.00%。180例患者中B细胞淋巴瘤为160例,T细胞淋巴瘤为20例,其中又以弥漫大B细胞型最为多见,共103例,其次为MALT淋巴瘤,共35例。根据Ann Arbor改良分期,IE期病例有49例,IIE期有48例,Ⅲ期有28例,而Ⅳ期有55例。有83位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联合化疗,81位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5位患者接受了化疗,2位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化疗以及放疗,1位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及放疗,1位患者接受了放疗,7位患者未行相关治疗。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3年生存率为57.39%,年龄>60岁、病变位于小肠、临床分期处于Ⅲ/Ⅳ期、IPI指数≥3、LDH表达高水平、T细胞源性及单纯手术的患者其预后较差,临床分期为影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联合化疗的预后要优于单纯手术,且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胃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年龄>60岁、病变位于小肠、临床分期处于Ⅲ/Ⅳ期、IPI指数≥3、LDH表达高水平、T细胞源性及单纯手术的预后较差。手术联合化疗适用于临床分期处于Ⅲ/Ⅳ期的患者。

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研究及治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研究现状
    1.1 病因
    1.2 好发部位与组织学表现
    1.3 生长方式及扩散
    1.4 临床特征
    1.5 诊断
2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治疗手段
    2.1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2.2 抗生素治疗
    2.3 放射治疗
    2.4 化学治疗
    2.5 手术治疗
    2.6 免疫治疗
3 结束语

(2)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预后及发病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免疫肿瘤治疗时代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的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3 结果
        3.1 PG-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
        3.2 PG-DLBCL患者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3.3 利妥昔单抗时代PG-DLBCL的治疗方式和对预后的影响
        3.4 PG-DLBCL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预后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39 例PTL患者的临床特点
        3.2 PTL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
        3.3 PTL患者免疫组织化学的生存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确定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途径富集分析
        3.6 差异表达基因的PPI网络构建与Hub基因的确定
        3.7 CXCL10、CXCR3、IL6和IL10 可作为PTL的诊断性标志物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4)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特点及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与Hp感染相关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5)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间断和持续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粘膜病变内镜下剥离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ESD术后7天出血率
        3.3 ESD术后人工溃疡愈合情况
        3.4 胃内pH值监测
        3.5 随访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第二部分 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第一部分单中心研究
        2.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3.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申请
致谢

(7)9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8)胃MALT淋巴瘤68例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及仪器
    1.3 研究方法
        1.3.1 组织处理
        1.3.2 组织H&E染色
        1.3.3 EBER-ISH
        1.3.4 免疫组化染色
        1.3.5 EBVaGC诊断判定标准
        1.3.6 EBVaGC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的观察
二、结果
    2.1 临床数据
    2.2 病理学特征
        2.2.1 肿瘤部位
        2.2.2 大体检查
        2.2.3 组织学病理
        2.2.4 EBER-ISH
        2.2.5 免疫表型
三、讨论
    3.1 EB病毒
        3.1.1 EB病毒的主要特征
        3.1.2 EB病毒株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
        3.1.3 EB病毒与疾病
    3.2 EBVaGC的流行病学特征
        3.2.1 地理分布
        3.2.2 年龄和性别分布
        3.2.3 风险因素
    3.3 EBVa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3.3.1 临床病理特征
        3.3.2 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
        3.3.3 EBVaGC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3.3.4 EBVaGC中的局部免疫
    3.4 EBVaGC的治疗
        3.4.1 早期EBVaGC的治疗
        3.4.2 晚期EBVaGC的治疗
    3.5 预后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EB病毒相关性胃癌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分期标准及病理分型
    3 治疗方法
    4 随访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患者的一般情况
    2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3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常见发病部位
    4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内镜下表现
    5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理分型
    6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分期
    7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治疗情况
    8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预后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研究及治疗新进展[J]. 蒋顺. 大众科技, 2021(11)
  • [2]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预后及发病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研究[D]. 白志敏.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D]. 王孟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特点及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D]. 王巧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研究[J]. 符婕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1)
  • [6]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D]. 杨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7]9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D]. 米薇.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8]胃MALT淋巴瘤68例临床特点分析[D]. 徐海燕. 郑州大学, 2019(08)
  • [9]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D]. 郭玉虹.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李瑶.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及病理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