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药史与本草学术会议暨药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广东中山市召开

第十二届药史与本草学术会议暨药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广东中山市召开

一、第十二届药史本草学术会暨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中山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梅全喜,王剑[1](2018)在《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500年大事年谱(Ⅴ)(建国后1999~2018年)——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1518~2018年)》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4月:《本草纲目索引》出版,郑金生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9月:《本草纲目详译》出版,钱超尘、董连荣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9月:《艾叶》出版,梅全喜编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继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所着《蕲艾传》之后的又一艾叶专着,

梅全喜,王剑[2](2018)在《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500年大事记(Ⅳ)(建国后1949~1998年)——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1518~201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1年2月: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李时珍作为唯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李时珍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世界文化名人誉称的中国人。1952年:蒋兆和绘"李时珍画像"。系中国科学院请蒋兆和绘,莫斯科大学廊厅上的李时珍马赛克像即照此画像制成。此后的各种李时珍画像、塑像皆为此像为范本。

赵海亮[3](2016)在《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进行的系统研究。中药基原品种的本草考证是本草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历史悠久。本文研究目的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之学进行纵向的研究和总结,以全面梳理本草考证学术研究成果、揭示其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其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本草考证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继承典型学术人物的治学经验,为后世的本草考证学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该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承前启后的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历史分期方法、综合研究方法、典型分析方法和方法论研究方法,进行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历史分期是进行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历史分期可以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之间质的差别,呈现历史发展特点及规律。综合研究方法是在大量占有学术发展的历史材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系统分析、综合比较,揭示学术发展的成果、特征及其利弊。典型分析方法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文献、人物及其成果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学术特征、利弊得失和学术规律,探讨治学经验。方法论研究方法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炼、抽象和总结,有助于学术经验的总结和传承。研究结果:依据本草考证研究方法的不同,本文将整个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划为三个历史分期:(1)自梁代陶弘景撰写《本草经集注》至20世纪初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出版以前,是古代本草考证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人们采用文献学、文字学和实物观察等传统的考证方法,只能相对地考证药物基原品种的异同,而不能精确定位到具体植物(动物、矿物)的种名。(2)自20世纪初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出版至20世纪60年代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出版,是现代本草考证的初期阶段。在该阶段,本草考证研究引入了现代植物(动物、矿物)分类学方法,可以将药物基原品种精确定位到具体种名,中药材基原品种的现代本草考证初具规模。(3)自20世纪60年代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出版至今,是现代本草考证的成熟期阶段。在该阶段,学者采用学术方法论总结和理论思维等研究方法,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研究提升到了方法论总结和理论创新的高度,同时本草考证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其在本草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对本草考证学术史进行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本草考证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利弊得失,并详细阐述了当代本草考证的学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本文剖析了现代本草考证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人才后继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利用多学科方法不够充分、本草考证与制药产业和临床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并对学术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文运用学术方法论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历代本草考证学者学术实践的提炼和升华,系统总结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思路,为本草考证学者提供可供遵循或参考的治学路径和操作方法。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基本思维过程包括药物特征信息的获取和药物基原品种的论证两大要素,本草考证的操作方法依据这两大纲领展开为多个条目。本草考证方法论的研究对于学术研究深度的提升、理论的总结和学术经验的传承有重压意义。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本草考证学者(包括现代本草考证之学奠基人赵燏黄先生和本草考证集大成者谢宗万先生)治学方法和学术成就的典型分析,认为他们在治学态度、知识结构、研究途径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值得后世学者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的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厘清了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历史阶段和演变规律,分析了各个阶段本草考证学术成果的特点和利弊得失,揭示了现代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通过方法论研究,总结提炼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剖析典型学术人物,总结了其优秀的治学经验和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为本草考证学术继承和发展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促进作用。

孙建[4](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梅全喜[5](2014)在《我所经历的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会30年》文中认为2013年是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会成立30周年,30年前我作为李时珍故乡的代表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蕲春县濒湖宾馆召开的全国首届药学史学术会议暨药史学会成立大会,见证了药学史分会成立的隆重时刻。30年来,药学史专业委员会经历了7次换届,主办了16届学术会议。这些学术活动大部分我都参加了,可以说是与药学史分会一起成长进步,我已从30年前的一个懵懂青年列席代表,成长为今天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亲身经历了药学史分会的发展历程。1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30年前召开的药学史

施瑛[6](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认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梅全喜,郝近大[7](2014)在《纪念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文中提出2013年是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30多年前,全国首届药学史学术会议暨药史学会成立大会在湖北省蕲春县濒湖宾馆召开。30多年来,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历经了7次换届,主办了17届学术会议。这些学术活动对于推动药学史学科的发展以及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长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1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在湖北蕲春成立药学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老一辈药学家的多方努力的结果。1979年11月中国药学会在南京召开第十六届大会时,李维

梅全喜[8](2013)在《我的艾叶情怀》文中认为我这一生可以说是与艾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不久就与艾叶有了接触,能记起的最早的事是搓艾叶、泡艾脚。大学毕业后最早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也是艾叶,岀版的第一本单味药专着是《艾叶》,在艾叶研究过程中也结识了许多的"艾"朋友。所以在我主编的《艾叶的研究与应用》专着岀版之际,我不得不费点笔墨介绍一下我的艾叶情怀。一、与艾情深结硕果我是1962年5月6日出生在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省蕲春县桐梓乡大屋村的一个世医家庭,能和李时珍同乡是我一直以来感到庆幸和骄傲的一件事情。对于艾叶

梅全喜[9](2013)在《纪念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文中认为今年是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会成立30周年,30年来,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历经了7次换届,主办了17届全国学术会议及多场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显着成绩,本文全面系统介绍药学史分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学术进展。①30年前药学史分会在湖北蕲春成立:1983年9月22-24日,首届全国药学史学术会议暨药史学会成立大会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薪春举行。这是我国药学史界的第一次盛会,与会代表6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54篇,涉及李时珍及其学术成就研究86篇。9月22日下午,大会选举产生了药学史分会首届委员会。随即

梅全喜[10](2013)在《纪念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今年是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会成立30周年,30年来,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历经了7次换届,主办了17届全国学术会议及多场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显着成绩,本文全面系统介绍药学史分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学术进展。①30年前药学史分会在湖北蕲春成立:1983年9月22-24日,首届全国药学史学术会议暨药史学会成立大会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薪春举行。这是我国药学史界的第一次盛会,与会代表6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54篇,涉及李时珍及其学术成就研究86篇。

二、第十二届药史本草学术会暨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中山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二届药史本草学术会暨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中山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3)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本草、本草考证、本草考证学术史
        1.1 本草的定义
        1.2 本草考证的定义
        1.3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总论
    1.1 本草考证学术史总体发展路径及其分期
    1.2 古代本草考证发展阶段
    1.3 现代本草考证发展初期
    1.4 现代本草考证发展成熟期
    1.5 现代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研究的特点
    1.6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之学科定位
第二章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的方法论研究
    2.1 本草考证的思维过程和两大要素
    2.2 药物特征信息的获取
    2.3 药物基原品种的论证
第三章 本草考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3.1 赵燏黄--现代本草考证之学的奠基人
    3.2 谢宗万--当代本草考证研究之集大成者
    3.3 各有特长的本草考证学术代表人物
第四章 结论
    4.1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4.2 现代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的特点
    4.3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目前存在的问题
    4.4 对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建议
第五章 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1 创新点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第一节 艾草名实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三、艾草的种类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二、田间管理
        三、采收和储藏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一、艾叶的炮制
        二、艾绒的加工
        三、艾炷的制作
第二章 艾灸文化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一、艾绒取火
        二、艾灸材料
        三、艾灸器具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一、艾灸分类
        二、艾灸防病
        三、艾灸治病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一、艾草茶历史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三、艾草茶功效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一、艾草汁
        二、艾草酒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一、艾食用历史
        二、艾食用分类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第一节 端午挂艾
        一、端午挂艾历史
        二、端午挂艾调查
        三、端午挂艾功效
    第二节 艾草浴
        一、艾草浴历史
        二、艾草浴分类
        三、艾草浴功效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一、挂艾草
        二、戴艾虎
        三、洗艾浴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一、“艾”字与姓和名
        二、艾草护种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5)我所经历的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会3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30年前召开的药学史分会成立大会
2 30年来我和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一起成长
3 参与筹备主办纪念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学术会议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纪念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在湖北蕲春成立
2 药学史专业委员会30 年的发展历程[2,4]
3 纪念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 周年
4 结语

四、第十二届药史本草学术会暨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中山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500年大事年谱(Ⅴ)(建国后1999~2018年)——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1518~2018年)[J]. 梅全喜,王剑.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4)
  • [2]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500年大事记(Ⅳ)(建国后1949~1998年)——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1518~2018年)[J]. 梅全喜,王剑.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3)
  • [3]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D]. 赵海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5]我所经历的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会30年[J]. 梅全喜. 亚太传统医药, 2014(10)
  •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纪念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J]. 梅全喜,郝近大.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3)
  • [8]我的艾叶情怀[A]. 梅全喜. 2013中医中药健康行第八届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峰论坛文集, 2013
  • [9]纪念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A]. 梅全喜. 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3
  • [10]纪念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A]. 梅全喜. 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 2013

标签:;  ;  ;  ;  ;  

第十二届药史与本草学术会议暨药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广东中山市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