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氧化铝比表面积的测定

X-氧化铝比表面积的测定

一、X-氧化铝比表面积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立新[1](2021)在《多孔材料物性表征之BET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含有大量孔隙的多孔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对孔的表征过程中了解其比表面积大小尤为重要。由于材料的复杂性,其内部孔的形状、数量、大小等都决定该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小,因此不同测试条件与方法的选择会使比表面积的分析结果出现差异,可通过优化样品处理方法,选择适当分析条件,后期数据处理等使测试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赵璐[2](2021)在《粉煤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NO的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靳静[3](2021)在《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文中提出在工业生产领域内,对于氧化铝的化学分析与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是关于钢铁行业生产的一大重点。在认识氧化铝化学分析特性的同时,也必须围绕氧化铝物理粒度、比表面积、松装密度、磨损指数这几个基本参数进行分析。针对当前氧化铝化学成分分析与物理测定方法进行逐步优化,了解到如何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氧化铝化学分析与物理检测建设。并对于其物理性能、化学特性做出认知,完善当前氧化铝生产企业工艺内容,对于其性能测定过程提出相应的解决优化方案。

苗仲杨[4](2021)在《高分散Au-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葡萄糖催化氧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Au催化剂被发现对诸多气固相反应都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较高,且反应条件易控、反应过程绿色环保,受到国内外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纳米Au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较差,在催化剂的制备或反应中容易发生Au粒子团聚而致催化剂失活,极大限制了其在工业催化中的应用。为此,本论文主要采用溶胶法,引入相对更稳定的Pd粒子,与Au形成合金以限域稳定纳米Au粒子,探索制备并优化了Au-Pd双金属溶胶的制备条件,借助UV-Vis、HADDF-STEM等确认了Au-Pd双金属合金的形成,成功制备了系列Au-Pd双金属合金催化剂;以葡萄糖氧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Au-Pd双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反应稳定性及其协同催化作用,并通过调变Au-Pd双金属比例、载体形貌、载体表面修饰等策略调控其协同催化作用、以及载体吸附活化氧气的能力,最终制得了系列催化性能优异的Au-Pd/AC和Au-Pd/Al2O3催化剂,同时借助BET、SEM、XPS、O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Au-Pd合金催化剂在葡萄糖氧化反应中的协同催化机理、载体的结构及形貌效应。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采用溶胶法成功制得Au-Pd双金属合金溶胶,并以AC为载体制得Au-Pd/AC催化剂,所制得催化剂在葡萄糖氧化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Au-Pd双金属合金催化剂中Au NPs的分散度极高,平均粒径2.47±0.41 nm,且展现出了极高的葡萄糖催化氧化活性,最高活性可达11840 molglucosemol Au-1h-1,而且反应产物的选择性近乎100%;该催化剂催化活性主要取决于Au含量的高低,且其催化活性和循环反应稳定性优于单一Au或Pd催化剂。Au-Pd催化剂活性的提升,主要归因于Au、Pd双金属间具有极强的协同催化作用。XPS显示:Pd原子倾向于带正电,这导致了Pd原子与亲核反应物分子(例如氧分子)之间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了Au-Pd双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2)在前述基础上,探索采用比表面较小的金属氧化载体并调控载体结构和形貌等策略,调控制备高分散Au-Pd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并研究其葡萄糖氧化协同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沉积-水热法合成的Al2O3材料取代活性炭AC材料,并以此担载Au-Pd溶胶制得Au-Pd/Al2O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葡萄糖氧化反应并系统研究了原料比、焙烧温度、过渡金属掺杂对Au-Pd合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Au-Pd/AC相比,虽然自制Al2O3比表面积相对较低,但采用自制Al2O3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初始反应活性(16493 molglucosemol Au-1h-1),且其循环反应稳定性更好。O2-TPD表征进一步表明,相比于Au/Al2O3催化剂,Au-Pd/Al2O3催化剂具有更强的吸附、活化氧的能力,这是其具有更高催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3)进一步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修饰调控载体表面吸附活化氧的能力,更大程度上提高了Au-Pd双金属合金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Au-Pd/AC相比,该系列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初始反应活性,而且其循环反应稳定性能更好。然而,并非所有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引入都能提高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只有Ni、Mg等金属的引入对葡萄糖氧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自制Al2O3表面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大多数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引入破坏或消耗氧化铝的羟基,反而降低了其催化反应活性,该部分工作仍在继续探索中。

邢洪周[5](2021)在《基质强化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磷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养猪业规模的扩大,养猪废水日渐增多,养猪废水具有污染物含量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近些年来,我国针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日益增加,有关养猪废水的处理日益成为环境关注的重点。针对养猪废水的特点,一般优先选用厌氧技术,经过厌氧处理后产生的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其中依然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需要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后再排放进入环境水体当中,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工艺,能够同步实现脱氮除磷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因此,选择人工湿地作为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深度处理工艺。目前有关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的研究当中,多集中在有机物去除和脱氮两个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的COD、氨氮和总氮已经能够达到现阶段国家对禽畜养殖业污水的排放要求,但有关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磷的问题则研究较少,现有的一些基质不能解决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磷素消减问题,因此,本论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文献调研,筛选出活性氧化铝、锰矿石和废铁屑等新型吸附除磷基质,并以沸石作为参照,构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检测沸石、活性氧化铝、锰矿石和废铁屑人工湿地进出水中磷浓度和沿程磷浓度、pH、DO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四组人工湿地的除磷效果,并通过等温实验、动力学实验、磷形态分析、XRD、SEM-EDS等实验和表征方法,研究各基质对磷的吸附过程和去除机理,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基质对磷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氧化铝、废铁屑、锰矿石和沸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的拟合结果较好,Langmuir等温吸附拟合结果表明,沸石、活性氧化铝、锰矿石和废铁屑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依次为 23.251mg/Kg、2564.102mg/Kg、558.659mg/Kg 和 1754.358mg/Kg,活性氧化铝的理论饱和吸附值最大,沸石的最小。准一级动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够很好描述四种基质的吸附过程。共存离子实验结果表明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存在的有机物、NH4+、Mg2+、Cu2+和Zn2+对四种基质的吸附除磷过程几乎没有影响。(2)作为参照的沸石人工湿地出水磷浓度在15-18mg/L之间,严重超出《禽畜养殖废水排放标准》中对总磷排放的要求(总磷<5mg/L),活性氧化铝人工湿地和废铁屑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出水磷浓度小于0.5mg/L,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锰矿石人工湿地出水磷浓度在0.2-5mg/L之间,能够达到《禽畜养殖废水排放标准》,部分时间超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中TP的限值。四种人工湿地基质对磷去除效果由高到底依次为活性氧化铝、废铁屑、锰矿石和沸石。(3)基质的磷性态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四种基质中磷的主要存在形态为Fe、Al-P。BET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基质中比表面积大小依次为活性氧化铝>锰矿石>沸石>废铁屑。SEM-EDS结果表明实验前后因吸附反应和微生物的作用,各基质表面形貌变的更为粗糙。XRD分析结果表明,沸石的主要组分是SiO2,吸附的磷主要以AlPO4的形式存在;活性氧化铝的主要组分是Al2O3,吸附的磷主要以Al4(PO4)3(OH)3和AlPO4两种形式存在;锰矿石主要组分包括SiO2、Fe2O3和Mn3O4,吸附的磷的可能存在形式为Fe3(PO4)O3;废铁屑的主要组分是Fe,吸附的磷主要存在形式为 Fe3(PO4)2(OH)2 和 Fe3(PO4)2。

张青铃[6](2021)在《常用固体制剂辅料吸湿行为及3种中药制剂防潮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测定28种常用固体制剂辅料的吸湿行为,优选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小儿补肾固表颗粒、平脂胶囊3种中药制剂的防潮辅料及制粒工艺路线,比较干法、挤出、流化3种制粒工艺对中药浸膏颗粒粉体学性质的影响,为中药固体制剂防潮工艺提供依据。方法:1.以静态吸附称重法测定28种44个辅料、3种制剂的28个含辅料浸膏粉、3种制粒工艺的21个制剂颗粒在25℃(下同)6.0%~100.0%RH下0、24、48、72、96、120 h的含水率,每隔24 h计算平均吸湿速率,其不超过0.3 mg·g-1·h-1时为吸湿平衡;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赤池信息准则(AIC)为指标,用origin Pro8.0软件,拟合样品68.9%RH下120 h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6.0%~100.0%RH下120 h的吸湿等温曲线的数学模型。2.以6.0%~81.0%RH之间120 h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AUHIC)评价样品吸湿性;分别对6.0%~100.0%RH下120 h吸湿等温曲线两侧作直线拟合,以两直线交点横坐标为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中国药典》辅料、颗粒剂、胶囊剂水分限度预测其限度相对湿度(LRH)。3.参考《中国药典》相应方法,测定21个制剂颗粒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半径、休止角、堆密度等粉体学性质参数。结果:1.44个辅料、28个含辅料浸膏粉、21个制剂颗粒:初始含水率分别为0.07%~13.16%、0.74%~2.60%、1.44%~4.48%;6.0%~100.0%RH下120 h含水率分别为0.00%~54.42%、0.15%~47.52%、0.58%~48.36%。2.在6.0%~81.0%RH120 h内,除聚维酮K30外其余43个辅料吸湿平衡;除干法、挤出、流化小儿蔗糖颗粒和流化平脂羟丙甲纤维素E6颗粒外,其余17个制剂颗粒吸湿平衡。在100.0%RH120 h内18个辅料吸湿平衡,其余26个辅料吸湿未平衡。所有21个制剂颗粒在92.5%RH和100.0%RH 120 h内吸湿未平衡。3.68.9%RH下120 h的吸湿动力学曲线最优模型:44个辅料为SWeibull2(16个)、SWeibull1(12个)、一级过程(9个)、双指数(4个)、一元二次曲线(3个);28个含辅料浸膏粉为SWeibull2(16个)、双指数(9个)、SWeibull1(3个);21个制剂颗粒为SWeibull2(11个)、双指数(6个)、SWeibull1(4个);所有样品的常见模型均是威布尔分布。所有样品在6.0%~100.0%RH下120 h的吸湿等温曲线最优模型均为Peleg方程。4.以AUHIC优选防潮制粒工艺路线分别为: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和小儿补肾固表颗粒均为以乳糖为辅料的流化床或干法制粒,平脂胶囊为以山嵛酸甘油酯为辅料的干法或挤出制粒,或以无水磷酸氢钙为辅料的干法制粒。5.44个辅料和21个制剂颗粒的LRH分别为1.6%~100.0%和40.2%~68.9%。6.32个辅料的CRH为40.6%RH~94.4%RH,12个辅料无CRH。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小儿补肾固表颗粒、平脂胶囊的含辅料浸膏粉的CRH分别为65.8%~68.8%、64.6%~68.7%、66.1%~68.7%;制得颗粒的CRH分别为69.7%~71.5%、65.2%~71.1%、65.5%~66.9%。7.3种制粒工艺对中药制剂颗粒AUHIC的降低率不同,分别为:挤出利咽糊精b颗粒7.06%、流化利咽乳糖b颗粒25.00%、干法小儿蔗糖颗粒11.47%、流化小儿乳糖b颗粒16.16%、流化平脂羟丙甲纤维素E6b颗粒6.11%、干法平脂无水磷酸氢钙b颗粒4.23%、干法平脂山嵛酸甘油酯b颗粒6.51%。可见3种制粒工艺对3种制剂颗粒吸湿性的影响不同,说明3种制剂颗粒吸湿性与浸膏粉和辅料的吸湿性及制粒工艺相关。8.3种制粒工艺所得21个颗粒的个数平均粒径(为90.0~381.5μm)从大到小排序为挤出>流化>干法,粒度跨度(为1.9~2.9)和堆密度(为0.29~0.74 g·m L-1)均为干法>挤出>流化,比表面积(为0.03~1.19 m2·g-1)和休止角(为26.28~40.41°)均为干法>流化>挤出,孔体积(为0.26~8.46μL·g-1)和孔半径(为8.79~60.91 nm)与制粒工艺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本文测定了辅料、含辅料浸膏粉、3种制粒工艺所得颗粒的吸湿行为,包括含水率变化规律、吸湿平衡时间、吸湿动力学曲线模型、吸湿等温曲线模型、AUHIC、LRH、CRH等,优选了3种制剂的防潮辅料及制粒工艺,为中药制剂防潮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创建了AUHIC数字化表征和评价物料吸湿性的强弱。并根据吸湿等温曲线,以《中国药典》水分限度预测产品包装内环境可以达到的最高LRH,以LRH指导药品内包材的选择比CRH更准确、客观。为中药固体制剂防潮辅料、防潮制粒工艺、内包材、储运相对湿度等的选择提供依据。

王培勋[7](2021)在《介孔氧化铝的控制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工作使用具有耗质子特征的环氧丙烷作无机铝盐的凝胶促进剂,在阳离子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CTAB)或非离子嵌段共聚物(F127)类模板剂的存在下,分别在乙醇和水体系中于40℃温和的条件下控制合成了三种介孔氧化铝材料,分别采用XRD、N2吸附、TG、SEM和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对其在模拟染料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采用不同的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由硝酸铝-阳离子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模板剂-醇-环氧丙烷(PO)构成的体系中合成的介孔氧化铝材料,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可通过模板剂烷基链长度的调节和体系PO/Al摩尔比的变化在318.92~455.54m2/g,0.29~0.64cm3/g和3.7~7.4nm范围进行控制合成,对模拟染料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最大吸附量可达751.28mg/g,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模型,对100mg/L染料溶液中刚果红的去除率4min即可达80%,15min后刚果红溶液去除率达到100%,优于大多数已公开报道的介孔氧化铝材料,其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的分析表明,刚果红染料在介孔氧化铝上的吸附属于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助于吸附量的增加。(2)将上述体系中的模板剂由阳离子季铵盐更换为非离子嵌段共聚物后,通过控制体系的凝胶化方式,合成了比表面积176.04~308.19m2/g、孔体积0.29~0.53cm3/g和孔径5.3~6.2nm范围调节的介孔氧化铝材料,其对模拟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量最高可达682.36 mg/g,吸附过程也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100mg/L溶液中刚果红的去除率在20min内达到90%。(3)在更加绿色环保的氯化铝-阳离子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模板剂-H2O-PO体系中控制合成了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可分别在282.79-383.49m2/g、0.52-1.18cm3/g和孔径6.2-9.1nm范围调节的介孔γ-氧化铝材料,对其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刚果红染料的最大吸附量高达1012.64mg/g,远高于传统文献报道的吸附结果,对100mg/L刚果红溶液的去除率在2min内即可达到86%,10min即可达100%去除率。且循环使用6次后对刚果红的去除率仍可达到82.3%。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本工作所使用的方法更加绿色环保,温和而高效,也更易于规模化合成,所获得材料的吸附性能也多优于大多数文献已报道的结果,有望在工业染料废水的处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吴俊霞[8](2021)在《相转移法构筑用于CO甲烷化的Ni-Zr-Al催化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成气甲烷化是煤制天然气的核心工艺之一,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甲烷化催化剂中主要以镍基催化剂为主,但其仍存在积碳、烧结等使催化剂失活的问题。所以开发性能优异的镍基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因此,本论文针对镍基催化剂易积碳,易烧结等问题,采用改变焙烧方式构建了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NiO/Al-Zr催化剂,利用Ni-Zr-Al三元体系在焙烧过程中的相转变,形成不同作用结构的Ni基催化剂,用于CO甲烷化反应。运用XRD、H2-TPR、XPS、Raman、N2吸脱附等表征手段,研究不同焙烧温度对Ni-Zr-Al三元素的作用方式、微观上Ni的表面结构、Ni与载体的界面作用以及相变转移对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相关性,从而实现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有效调控。不同焙烧温度下的NiO/Al-Zr催化剂,Ni-Al-Zr三元素所处微观环境改变,进而使催化剂表现出不同的Ni-Zr、Ni-Al、Al-Zr作用形式。以合金形式存在的Ni3Zr中Zr向Ni转移电荷、Zr与O具有强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富氢气氛中还原性的增加,这三者的协同效应会显着降低C-O极性,促进C-O的断裂,增加活性位点类型。不同的作用形式易使NiO与Al-Zr载体界面的存在状态不同,产生α-NiO、β-NiO、γ-NiO多种不同类型的NiO的还原,其中β-NiO的增多,有利于较稳定Ni0还原及晶格氧的溢出产生氧空缺,不仅可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镍基催化剂的烧结,还强化了催化剂的存释氧、移动氧能力,从而提高CO的解离能力,促进催化剂的中高温活性。Al-Zr复合载体的焙烧温度影响载体晶相结构的不同,400℃焙烧下易形成多相载体,600℃焙烧下易形成单相载体。多相与单相载体的存在方式显着影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径的大小。多相无序状存在的Al-Zr400载体更易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700℃焙烧下易形成较小的孔径。单相的Al-Zr600载体在700℃焙烧下更易使催化剂形成复合孔道结构。多相无序与单相有序Al-Zr载体,负载活性组分Ni后,经700℃焙烧,Ni-Al-Zr三元体系中优先发生的作用不同,多相无序的Al-Zr400载体,优先进行Al-Zr间相互作用,从无序状Al-Zr多相向有序状Al0.48Zr0.52O1.74单晶相转移,单相有序Al-Zr600载体在已形成稳定的Al-Zr作用后,形成Ni-Al间作用。NiO/Al-Zr6-7催化剂规整的Al-Zr载体复合孔道结构、Ni-Zr合金促使活性位增加、Zr助剂作用易于Ni的还原,上述三者协同效应使该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和抗烧结性,在450℃时CO转化率达到99.7%,CH4选择性达到80.5%。

张玉松[9](2021)在《黔中铝土矿铝质岩中锂元素赋存状态及分离富集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世界范围内铝土矿分布不均,我国目前探明铝土矿资源储量约39.5亿吨,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和人均消费的不断升高,同时随着优质铝土矿的不断消耗,使得我国铝土矿进口量逐年增加,有效综合利用我国储量巨大、利用率极低的低品位铝土矿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黔中铝土矿是贵州省重要铝土矿产区,长期以来的开采积攒了大量的铝质岩,其中富集铝和锂等有价元素,高效的资源综合利用是最理想的开发方式。通过对黔中铝土矿中铝质岩锂元素赋存状态及分离富集机理研究,可为铝质岩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论文以黔中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上部顶板的铝质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锂元素的赋存状态、酸法浸出其中铝锂元素和化学吸附共沉淀法提取溶液中铝锂元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混酸浸出和铝锂吸附共沉淀过程机理进行分析,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查明铝质岩综合样品主要由一水硬铝石、勃姆石、高岭石、伊利石和锐钛矿等矿物组成。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和SiO2,铝硅比为1.19,Li含量最高为980ppm。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等手段鉴定高岭石和伊利石多呈层状、片状,一水硬铝石和勃姆石多呈微粒凝结呈胶状、短柱状为主,少量呈细鳞片状等。锐钛矿以颗粒状零星散布镶嵌在矿物交界处和一水硬铝石空隙中。矿物嵌布粒度细,解离度低。2.以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结合化学物相法查明锂在铝质岩中赋存状态,并得出Li主要赋存在粘土矿物中,少量存在于一水硬铝石和勃姆石中。认为Li主要以离子键连接在高岭石和伊利石晶体结构中铝氧八面体外羟基上和硅氧四面体正电荷亏损处,少部分在一水硬铝石和勃姆石晶体中以离子形态占据缺失的氢离子位置。由于铝质岩中含有高品位的硅,可采用焙烧、酸浸等方法回收利用铝锂等元素。3.采取免焙烧混酸直接浸出和焙烧后再酸浸两种方法,从铝土矿铝质岩中提取铝锂元素。利用硫磷混酸直接浸出铝质岩中铝、锂元素,无需进行预先活化,便可取得较佳浸出效果。并得到最佳浸出实验条件是酸浓度60%、液固比4:1mg/L、反应温度100℃和反应时间3h,此时铝锂元素的浸出率最高达到88.64%和96.35%。分析混酸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通过热力学常数计算,确定浸出过程中可自发进行的主要化学反应。对动力学进行分析后,计算得到硫磷混酸浸出活化能为50.97 KJ/mol,确定硫磷混酸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在预先焙烧后盐酸浸出实验中,经过对比微波和马弗炉焙烧效果,得出微波焙烧具有用时短、焙烧温度低的特点,锂元素最高浸出率达到95%。4.通过调节先焙烧后盐酸浸出液p H值,使得溶液中99%以上的Al以氢氧化铝沉淀从溶液中分离提取。进行优化条件实验,在p H=7,反应时间10min和反应温度25℃下获得99%和95%的铝、锂沉淀率。不同的沉淀p H值对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晶型会有明显的影响。在p H=4时,会得到无定型氢氧化铝,其表面密布由粒度小于100纳米的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孔道结构。在p H=7时生成拜耳石,由板状、棒状和粒状的晶体紧密堆积团聚组成,晶体颗粒均匀,单个晶体尺寸在50纳米左右。在氢氧化铝的沉淀过程中会吸附溶液中的锂,进而使得铝锂吸附共沉淀,锂沉淀率稳定在90%-95%区间内。对比原矿,此时铝的回收率达到85%,锂回收率达到88%。锂离子不会因为氢氧化铝沉淀晶型的变化而失效或脱附。5.制备的氢氧化铝沉淀经过高温1100℃煅烧后水洗便可获得氧化铝和较纯净含锂溶液。所得氧化铝具有两种晶体形态,一种粒度在100纳米左右,呈板状、片状紧密堆积,一种晶体呈现六方柱状、板状并成簇状生长聚集,晶簇粒径达到微米级。含锂溶液通过Na2CO3沉淀法制得碳酸锂颗粒,粒度均匀,尺寸在5μm左右,呈四角、六角片状,分散度好,由呈簇状聚集细小晶粒构成,晶体各向生长性好。6.利用等温吸附模型、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对铝锂吸附共沉淀过程机理进行研究。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Temkin等温吸附方程都能很好地描述铝锂吸附共沉淀过程。吸附热力学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铝锂吸附共沉淀过程可以自发进行,是一个放热过程,温度升高不利于反应进行,并且是一个混乱度降低的过程。通过吸附动力学的分析,铝锂吸附共沉淀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速率模型较准确描述,锂离子在氢氧化铝上的吸附最初可能受外部质量扩散控制,随后受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7.利用DMol3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采用Perdew-Burke-Ernzerhof(PBE)公式进行铝锂吸附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经过态密度的分析得出锂离子可以占据氢氧化铝中六个铝原子组成的六边形中心的空穴位,与临近的氧原子成键,计算锂离子进入氢氧化铝结构过程中迁移势垒得出迁移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林见阳[10](2021)在《重整催化剂氧化铝载体微结构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催化重整是提高汽油辛烷值和生产多种化工原料的重要途径,其催化剂载体氧化铝的形貌、孔结构、表面性质等显着影响活性金属负载、反应-扩散及积碳行为等。因此,亟需认识和理解氧化铝微结构对性能调控的影响规律,以指导重整催化剂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阐明了以棒状和球状为最小堆积单元的催化剂孔径、孔隙率和棒状长径比对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水热法、醇铝法、重结晶法探究了合成条件对氧化铝形貌与孔结构的调变机制;最后以制备的不同微结构的氧化铝为载体,构筑了高选择性和稳定性的Pt基重整催化剂,并揭示了催化剂微结构与催化重整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分析建立的颗粒床模型,关联了催化剂载体微结构(孔隙率、孔径、棒状长径比)与重整性能的构效关系:增大孔隙率(0.7至0.95)、减小孔径(16 nm至10 nm)分别可使庚烷转化率提高5.0%与7.5%。棒状催化剂最佳长径比为7~15,长径比为15时,同比球状催化剂转化率提升43%,表明形貌对转化率的影响显着于孔结构。(2)阐明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陈化时间等对氧化铝形貌的调变规律,揭示了水热可控合成棒状氧化铝的生长机制: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主要影响Al(OH)4-凝胶配体的轴向生长,而陈化时间主导棒状晶面的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提出了棒状氧化铝生长机理,建立了棒状氧化铝水热合成动力学方程。(3)探究了醇盐水解合成高孔容氧化铝的方法,阐明了水解温度、水解速率和水解时间对拟薄水铝石孔道结构的调变规律:水解温度越接近临界结晶温度、水解速率越快,越有利于形成高孔容、高比表面积的拟薄水铝石。在水解温度50℃、水解速率1.0 mL/min和水解时间50 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孔容为1.28 cm3/g的高孔容拟薄水铝石。基于棒状氧化铝水热合成动力学,指导合成了高孔容棒状氧化铝。(4)揭示了氧化铝微结构对正庚烷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高孔容棒状氧化铝催化剂相较普通棒状与无定形高孔容氧化铝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甲苯选择性和抗积碳性能,成型催化剂使五元环(如乙基环戊烯等)芳构化速率在低空速下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X-氧化铝比表面积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氧化铝比表面积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孔材料物性表征之BE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测试方法简介
3 氮气吸附法
    3.1 BET测试原理
    3.2 氮气吸附法测试仪器
4 测试分析条件优化[12]
5 结语

(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1.1 方法提要
    1.2 主要操作步骤
    1.3 取样分析内容
2 氧化铝物理测定方法技术现状
    2.1 粒度
    2.2 磨损指数
    2.3 松装密度
    2.4 真密度
    2.5 比表面积
3 结语

(4)高分散Au-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葡萄糖催化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Au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2 影响Au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
        1.2.1 Au粒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2.2 载体类型对Au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2.3 制备方法对Au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3 纳米Au催化剂在葡萄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1.3.1 Au催化剂催化氧化葡萄糖反应的主要优势
        1.3.2 Au催化剂在葡萄糖反应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1.4 纳米Au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提升策略
        1.4.1 助剂的影响
        1.4.2 载体制备方法的优化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出发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步骤
        2.3.1 Au-Pd 双金属溶胶和Au-Pd 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2.3.2 采用沉淀-水热法制备Al_2O_3载体
        2.3.3 沉淀-水热法对MO_y-Al_2O_3载体的制备
        2.3.4 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步骤
        2.3.5 葡萄糖氧化反应活性测试
    2.4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2.4.1 N2 物理吸附(BET)
        2.4.2 程序升温脱附/还原(O_2-TPD)
        2.4.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4.4 红外光谱分析(DRIFT)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7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
3 溶胶法制Au-Pd/AC及其葡萄糖氧化反应性能
    3.1 Au-Pd溶胶的制备及其表征
        3.1.1 分散剂对Au-Pd溶胶制备的影响
        3.1.2 Au和Pd原子比对形成溶胶的影响
    3.2 Au-Pd/AC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及其Au粒径分析
        3.2.1 Au-Pd/AC催化剂的XRD表征
        3.2.2 Au-Pd/AC催化剂的电镜表征
    3.3 Au-Pd/AC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反应性能
        3.3.1 Au和Pd原子比对葡萄糖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3.3.2 Au-Pd/AC的反应速率及其Au、Pd协同催化作用
    3.4 Au及 Au-Pd催化剂的循环反应稳定性
    3.5 AC比表面积对Au-Pd/AC氧化活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沉淀-水热法制备Al_2O_3担载的Au-Pd催化剂及其葡萄糖氧化反应性能
    4.1 沉淀-水热法制备的Al_2O_3载体的晶相结构
        4.1.1 原料比对Al_2O_3载体晶相结构的影响
        4.1.2 焙烧温度对Al_2O_3载体晶相结构的影响
    4.2 Au-Pd/Al_2O_3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表征
        4.2.1 沉淀-水热法自制的Al_2O_3担载Au-Pd双金属的表面结构
        4.2.2 原料比对自制Al_2O_3担载Au-Pd的表面结构的影响
    4.3 Au-Pd/Al_2O_3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反应性能
        4.3.1 原料比对自制Au-Pd/Al_2O_3催化活性的影响
        4.3.2 自制载体焙烧温度对Au-Pd/Al_2O_3催化活性的影响
    4.4 Au-Pd/Al_2O_3催化剂葡萄糖氧化的循环反应稳定性
    4.5 Au-Pd/Al_2O_3催化剂高催化活性的原因初探
        4.5.1 Au-Pd/Al_2O_3催化剂表面的红外光谱分析
        4.5.2 Au-Pd/Al_2O_3催化剂表面的活化氧物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改性Al_2O_3复合载体制Au-Pd催化剂及其葡萄糖氧化反应性能
    5.1 水热法制5 wt.%Ni O-Al_2O_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5.1.1 5 wt.%Ni O-Al_2O_3晶相结构表征
    5.2 Au-Pd/5 wt.%NiO-Al_2O_3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反应性能
    5.3 MO_x种类对Au-Pd/MO_x-Al_2O_3葡萄糖氧化反应活的影响
    5.4 本文所制Au-Pd催化剂与文献报道结果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质强化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磷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现状
    1.2 人工湿地在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的应用及现存问题
        1.2.1 人工湿地简介
        1.2.2 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1.3 人工湿地除磷机理及影响因素
    1.4 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筛选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2.1.3 等温吸附实验设计
        2.1.4 吸附动力学实验设计
        2.1.5 共存物质对基质吸附除磷影响实验设计
    2.2 实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2.2.1 人工湿地水质指标采样与检测
        2.2.2 人工湿地基质磷形态分析
        2.2.3 湿地基质物理化学性质及表面形貌分析
    2.3 实验仪器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基质静态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3.1 不同基质等温吸附特性
    3.2 不同基质的动力学吸附特性
    3.3 共存物质对不同基质吸附除磷的影响
        3.3.1 有机物对基质吸附除磷的影响
        3.3.2 NH_4~+对基质吸附除磷的影响
        3.3.3 金属离子对基质吸附除磷的影响
        3.3.4 Mg~(2+)与NH_4~+共存体系对基质吸附除磷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中磷的去除性能研究
    4.1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磷的去除效果
    4.2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物化指标沿程规律变化
        4.2.1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沿程磷的变化规律
        4.2.2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沿程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4.2.3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沿程pH变化规律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基质吸附除磷机理
    5.1 基质磷形态分析
    5.2 BET分析
    5.3 SEM-EDS分析
    5.4 XRD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常用固体制剂辅料吸湿行为及3种中药制剂防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常用固体制剂辅料吸湿行为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辅料在不同RH下各时间段含水率测定
        2.2 辅料在不同RH下吸湿平衡时间测定
        2.3 辅料吸湿动力学曲线绘制及数学模型优选
        2.4 辅料吸湿等温曲线数学模型优选及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计算
        2.5 辅料CRH测定及《中国药典》水分限度下相对湿度预测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3种中药制剂防潮辅料优选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辅料浸膏粉的制备
        2.2 含辅料浸膏粉在不同RH下各时间段含水率测定
        2.3 含辅料浸膏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数学模型优选
        2.4 含辅料浸膏粉吸湿等温曲线数学模型优选及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计算
        2.5 含辅料浸膏粉CRH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3种中药制剂防潮制粒工艺优选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3种制剂颗粒的制备
        2.2 3种制剂颗粒在不同RH下各时间段含水率测定
        2.3 3种制剂颗粒吸湿平衡时间测定
        2.4 3种制剂颗粒吸湿动力学曲线数学模型优选
        2.5 3种制剂颗粒吸湿等温曲线数学模型优选及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计算
        2.6 3种制剂颗粒CRH测定及《中国药典》水分限度下相对湿度预测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3种制粒工艺对中药制剂颗粒粉体学性质影响比较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3种制粒工艺对中药制剂颗粒粒度分布的影响
        2.2 3种制粒工艺对中药制剂颗粒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半径的影响
        2.3 3种制粒工艺对中药制剂颗粒休止角的影响
        2.4 3种制粒工艺对中药制剂颗粒堆密度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干法制粒工艺在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制备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介孔氧化铝的控制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选择
    1.1 研究背景
    1.2 染料分子特征
    1.3 刚果红
    1.4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5 吸附剂种类
    1.6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
    1.7 介孔氧化铝对染料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
        1.7.1 阳离子模板
        1.7.2 阴离子模板
        1.7.3 非离子模板
        1.7.4 无模板
    1.8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
        1.8.1 课题选择
        1.8.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1.1 原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表征手段
        2.2.1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2 N_2吸附分析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3 介孔氧化铝材料的合成
        2.3.1 制备介孔氧化铝材料
    2.4 介孔氧化铝吸附性能的评价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2 吸附试验
第三章 硝酸铝-CTAB-EtOH-PO体系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3.1 合成介孔氧化铝的结构表征
        3.1.1 XRD物相分析
        3.1.2 N_2吸附分析
        3.1.3 SEM分析
        3.1.4 TEM分析
    3.2 吸附性能的评价
        3.2.1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选择
        3.2.2 吸附等温线
        3.2.3 吸附动力学研究
        3.2.4 热力学研究
        3.2.5 循环性能的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硝酸铝-F127-EtOH-PO体系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4.1 F127 模板合成材料的结构表征
        4.1.1 XRD物相分析
        4.1.2 N_2吸附分析
        4.1.3 SEM分析
        4.1.4 TEM分析
        4.1.5 调节体系PO/Al比的影响
    4.2 吸附性能的研究
        4.2.1 最佳吸附剂的确定
        4.2.2 焙烧温度的影响
        4.2.3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选择
        4.2.4 吸附等温线
        4.2.5 吸附动力学
        4.2.6 循环性能的研究
        4.2.7 模板种类影响
        4.2.8 与商品氧化铝的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氯化铝-CTAB-H_2O-PO体系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5.1 合成介孔氧化铝的结构表征
        5.1.1 XRD物相分析
        5.1.2 N_2吸附分析
        5.1.3 SEM分析
        5.1.4 TEM分析
    5.2 吸附性能的研究
        5.2.1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选择
        5.2.2 吸附等温线
        5.2.3 吸附动力学
        5.2.4 焙烧温度的影响
        5.2.5 循环性能的研究
        5.2.6 与商品γ-氧化铝的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相转移法构筑用于CO甲烷化的Ni-Zr-Al催化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甲烷化反应
        1.2.1 甲烷化反应过程
        1.2.2 甲烷化反应机理分析
        1.2.3 甲烷化反应热力学分析
        1.2.4 甲烷化反应失活机理分析
    1.3 CO甲烷化催化剂
        1.3.1 活性组分
        1.3.2 载体
        1.3.3 助剂
    1.4 铝锆复合氧化物载体镍基催化剂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Al-Zr复合载体的制备
        2.2.2 NiO/Al-Zr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4 比表面及孔结构测试仪
        2.3.5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DRS)
        2.3.6 拉曼(Raman)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8 程序升温还原装置(H_2-TPR)
    2.4 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2.4.1 评价设备及流程
        2.4.2 催化性能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Ni-Al-Zr三元体系在CO甲烷化反应中的构效关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Al-Zr复合载体的制备
        3.2.2 NiO/Al-ZrX的制备
    3.3 催化剂表征
    3.4 催化剂性能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Al-Zr复合载体结构分析
        3.5.2 NiO/Al-Zr催化剂结构分析
        3.5.3 催化剂活性测试
        3.5.4 催化剂活性测试后结构分析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复合载体结构对Ni-Al-Zr三元相关系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Al-ZrR复合载体的制备
        4.2.2 NiO/Al-ZrR-X的制备
    4.3 催化剂表征
    4.4 催化剂性能测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Al-ZrR载体结构分析
        4.5.2 催化剂结构分析
        4.5.3 催化剂性能测试
        4.5.4 催化剂活性测试后的结构分析
        4.5.5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黔中铝土矿铝质岩中锂元素赋存状态及分离富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世界铝土矿资源分布特征
    1.2 国内铝土矿资源分布特征
    1.3 贵州铝土矿资源分布特征
    1.4 铝质岩资源利用现状
        1.4.1 有价元素提取
        1.4.2 耐火材料、陶瓷等材料制备
        1.4.3 选矿提质和其他用途
    1.5 小结
    1.6 研究内容与目标、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与目标
        1.6.2 创新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简要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矿床地质特征
第三章 铝质岩物质组成特征及铝锂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3.1 矿物组成特征分析
        3.1.1 偏光显微镜分析
        3.1.2 X射线衍射分析
    3.2 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3.2.1 常量元素特征分析
        3.2.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3.3 铝锂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3.3.1 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分析
        3.3.2 电子探针
        3.3.3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
        3.3.4 化学物相分析
        3.3.5 铝锂元素赋存状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铝质岩中铝锂元素浸出实验研究
    4.1 免焙烧混酸浸出实验
        4.1.1 免焙烧混酸浸出实验方法
        4.1.2 反应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
        4.1.3 残渣矿物组成分析
        4.1.4 混酸浸出过程分析
        4.1.5 小结
    4.2 免焙烧混酸浸出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4.2.1 免焙烧混酸浸出过程热力学
        4.2.2 免焙烧混酸浸出过程动力学
    4.3 焙烧后盐酸浸出实验
        4.3.1 两种焙烧方式对矿物的影响
        4.3.2 焙烧后盐酸浸出实验方法
        4.3.3 盐酸浸出过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浸出液中铝锂分离提取实验研究
    5.1 预先除铁
        5.1.1 预先除铁实验原理
        5.1.2 预先除铁实验方法
    5.2 铝锂吸附共沉淀实验研究
        5.2.1 铝锂吸附共沉淀实验方法
        5.2.2 实验条件对铝锂吸附共沉淀的影响
        5.2.3 铝锂共沉淀产物分析检测
    5.3 铝锂分离实验研究
        5.3.1 铝锂分离原理及方法
        5.3.2 氧化铝和碳酸锂制备与检测
    5.4 小结
第六章 铝锂共沉淀过程反应机理
    6.1 等温吸附方程
        6.1.1 等温吸附方程选择
        6.1.2 等温吸附模型拟合
    6.2 吸附热力学
        6.2.1 热力学参数计算
        6.2.2 热力学参数讨论
    6.3 吸附动力学
        6.3.1 动力学方程选择
        6.3.2 动力学方程验证
    6.4 铝锂吸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6.4.1 建立模型
        6.4.2 态密度及迁移势垒计算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重整催化剂氧化铝载体微结构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重石脑油催化重整
        2.1.1 催化重整反应网络与动力学模型
        2.1.2 Pt基重整催化剂的研究
    2.2 氧化铝合成
        2.2.1 氧化铝及其水合物
        2.2.2 拟薄水铝石与勃姆石
        2.2.3 一维氧化铝
        2.2.4 高纯氧化铝
        2.2.5 醇铝法反应机理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实验方法及设备
    3.1 实验试剂及实验材料
    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3.2.1 棒状氧化铝的制备
        3.2.2 醇铝法制备高纯高孔容拟薄水铝石
        3.2.3 无定型Al_2O_3的重结晶
    3.3 催化剂表征方法
        3.3.1 电镜分析
        3.3.2 X射线分析
        3.3.3 元素分析
        3.3.4 N_2物理吸附
        3.3.5 热重-差热分析
        3.3.6 程序升温实验
    3.4 催化剂考评方法
第4章 催化剂微结构对重整性能的调控
    4.1 引言
    4.2 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
        4.2.1 颗粒床模型建立
        4.2.2 反应动力学参数
        4.2.3 物性参数关联式及模拟参数
    4.3 结果分析
        4.3.1 催化剂孔隙率的影响
        4.3.2 催化剂孔径的影响
        4.3.3 催化剂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棒状氧化铝合成动力学及其催化重整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步骤
    5.3 结果分析
        5.3.1 水热条件对AACH棒状晶体形貌的影响
        5.3.2 棒状γ-Al_2O_3及其前驱体AACH的结构特性
        5.3.3 棒状γ-Al_2O_3的生长机理
        5.3.4 AACH棒状晶体的反应生长动力学
        5.3.5 AACH棒状晶体的生长机理的验证
        5.3.6 LaMer动力学理论的拓展
        5.3.7 棒状氧化铝的催化重整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拟薄水铝石孔结构调控规律及其棒状催化剂的重整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步骤
        6.2.1 醇铝法制备拟薄水铝石
        6.2.2 高孔容棒状氧化铝制备
        6.2.3 Pt/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6.3 结果分析
        6.3.1 拟薄水铝石孔结构调控
        6.3.2 催化重整性能考评
        6.3.3 催化剂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四、X-氧化铝比表面积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孔材料物性表征之BET分析[J]. 高立新. 广东化工, 2021(13)
  • [2]粉煤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NO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 赵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J]. 靳静. 科技风, 2021(18)
  • [4]高分散Au-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葡萄糖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 苗仲杨. 烟台大学, 2021(09)
  • [5]基质强化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磷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D]. 邢洪周. 山东大学, 2021(12)
  • [6]常用固体制剂辅料吸湿行为及3种中药制剂防潮工艺研究[D]. 张青铃.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
  • [7]介孔氧化铝的控制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王培勋.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相转移法构筑用于CO甲烷化的Ni-Zr-Al催化体系[D]. 吴俊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9]黔中铝土矿铝质岩中锂元素赋存状态及分离富集机理研究[D]. 张玉松. 贵州大学, 2021(11)
  • [10]重整催化剂氧化铝载体微结构与性能调控[D]. 林见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X-氧化铝比表面积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