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西式宴会的规则

参加西式宴会的规则

一、出席西餐宴会的规矩(论文文献综述)

江晓晓[1](2019)在《面向留学生的中国饮食礼仪文化及其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饮食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它与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所谓“民以食为天”,这里的“民”不仅指中国人,还包括外国人。在“食”的过程中,要遵守“食”的礼仪规范,了解饮食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跨越交际的文化障碍,顺畅、愉快地实现相互间的沟通。饮食礼仪,指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它在中国人的生活秩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应掌握一些中国饮食礼仪、交际规则。本文以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知识为基础和出发点,以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为教学对象,通过对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知识的阐述和梳理,分析饮食礼仪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思想。并对留学生进行中国饮食礼仪文化问卷调查,分析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的感兴趣情况、了解情况以及所喜欢的教学方式,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传播中国饮食礼仪文化,进而以此为教学内容设计专题教学。

胡小京[2](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指出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黄薇[3](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李军锋[4](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提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李瑶瑶[5](2016)在《北京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研究(1901-1937)》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饮食生活不仅体现了北京城市的近代化发展水平,也深刻彰显了传统政治文化对老北京居民日常生活的熏染。清末民初北京不仅有琳琅满目的传统食品,也出现了面包、咖啡等西方饮食,市民主食、副食及饮料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为满足各界人士交际应酬的需要,北京居民宴饮活动增多,且宴会风气由俭朴向奢靡之风转变,且西餐宴会作为新时代产物日渐流行。笔者认为,北京居民的日常饮食生活呈现出中西杂糅、新旧并存、共同发展的时代特色。此外,北京普通居民、旗人阶层和高级知识分子的饮食生活反映了老北京休闲享乐、悠然自得的地域特色。

汪洋[6](2014)在《从石库门走出的驻德大使》文中提出第一章:卢家独子一、出生的传奇农历,1936年三月初八,正是春意渐浓,和煦温暖的时节。浙江绍兴一户农家小院里,洋溢着紧张忙碌的氛围。男人们或坐或站,聊一些国家大事和惯常的话题,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总不免往卧室的方向瞟。女人们神色端凝肃穆,端着一盆盆热水,踮着小脚,院里院外忙进忙出……相形之下,男主人卢成之倒显得平静超脱。他穿着一袭灰色的长衫,背着手,远离人群的喧

Nataliia Kolesnykova(娜塔莎)[7](2012)在《中西饮食文化内涵与观念》文中研究表明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因此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深厚的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与西方国家在饮食的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的观点和态度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本文着重以乌克兰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为例,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揭示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阐明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互补兼容的机会增多,因此理解饮食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变得越来越为重要。

由国庆[8](2012)在《名流与天津西餐那些往事》文中认为早在百多年前,中西文化就已经在天津这座城市深刻交融,这里不仅有风格迥异的小洋楼和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还有香气四溢的西式大菜与情调咖啡。有言道,近代百年看天津。老天津名人汇集,之中有不少人对西餐钟情,那些往事耐人回味。黎元洪:有板有眼的西餐达人黎元洪喜欢穿西服、制服是出了名的,他对西餐也很在行,一日三餐大多要选西餐。他认为吃西餐比较卫生,觉得吃中餐时用筷子反复在盘子里夹菜,易

刘征宇[9](2012)在《明清时期中国上层社会传统饮食礼俗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饮食文化无疑是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时刻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辉。作为满足生理需要的人类基本活动,饮食行为在维持个体存活的同时,还充分体现了不同群体间思想文化的差异。饮食礼俗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范例,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正如我们时常所感受到的那样,在公共宴饮环境下,相对于食物的物质性消费,人们更加看重个体所表现出的符合礼俗规范的言谈举止。在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特别是在上层社会群体中,这种对个体行为的严格约束更为明显,处处遵循着传统“礼制”的要求。位于中国专制历史末期的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在食材选用、烹饪制作等物质表现方面呈现出较高水平,而且拥有系统全面的饮食理论与思想,其中尤以大量饮食类书籍的印刷出版为最,是历史上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对明清时期饮食礼俗的研究不仅可以展现和还原当时社会民众的饮食活动和文化思想,还可探寻和窥测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转变与饮食活动和观念的双向互动关系,继而对现代社会所暴露出的饮食行为问题有所帮助和补益,这也是笔者怀着强烈兴趣一直尝试探索的问题。诚然,中华文明作为一个连续而完整的文化序列,其中任何现象的呈现都有其诞生的环境、发展的过程以及变异的环节。因此,对明清时期饮食礼俗的分析,不能不探究其诞生的母体、还原其初始的状态,进而回顾其成长发育的过程。故此,本文第二章对明清以前的中国传统饮食礼俗进行了简要的述说,从文化起源、群体应用和社会功用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和还原。在此之后,笔者将探索视野转入明清时期,结合中文典籍文献和外文笔记资料,从宴会的筹划、座次的排布、筵席的档次、进食的礼俗以及宴间的娱乐等五个环节对该时期上层社会传统饮食礼俗的具体文化表象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归纳,并尝试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探究特定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特殊文化内涵,进而由表及里地勾勒出该时期饮食礼俗的典型特征和文化流变。另外,明清时期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来华西人数量剧增,足迹遍及中国全境。由于不同的身份和目的,他们的视野涉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能够近距离地观察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并将这些心得和体会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其中不乏大量的关于饮食文化的描写和记录。因此,本文的最后部分探讨了西风东渐态势下中国传统食礼的演变,包括其在西人眼中不同时期的阶段性认识。同时,在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下,中餐的传统礼俗也受到了强烈地冲击,呈现了不可避免地“改良”变化,并对其未来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廖琪[10](2010)在《茶道无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浩荡榕江,蜿蜿蜒蜒地从大北山的深处羞羞答答地汇流而出,向东奔泻八十余里,仿佛为了喘一喘气,歇一歇脚,便在那块叫潮汕平原的心脏处绕了个方圆近千米的大弯,然后再急匆匆地直奔大海而去。这块被大江三面环绕的淤积地,便是今日的香城镇。由香城向南七

二、出席西餐宴会的规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席西餐宴会的规矩(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留学生的中国饮食礼仪文化及其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4.1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
        1.4.2 关于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的研究
        1.4.3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的研究
第二章 中国饮食中的礼仪文化
    2.1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2.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
        2.1.2 中国四大菜系
        2.1.3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2.2 餐具使用礼仪
        2.2.1 筷子
        2.2.2 汤匙、碗、盘子、碟子和杯子
    2.3 宴席安排礼仪
        2.3.1 邀约
        2.3.2 座次安排
    2.4 用餐礼仪
        2.4.1 点菜、劝菜、夹菜
        2.4.2 餐桌谈话
        2.4.3 离席
    2.5 饮酒礼仪
    2.6 宴请在中国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2.7 饮食礼仪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思想
        2.7.1 群体意识鲜明
        2.7.2 等级观念明显
        2.7.3 人情关系浓厚
        2.7.4 面子观念浓重
第三章 关于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3.1.1 调查目的和调查方式
        3.1.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问卷调查的分析
        3.2.1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的感兴趣情况
        3.2.2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的了解情况
        3.2.3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文化所喜欢的教学方式
        3.2.4 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的学习建议
第四章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教学设计
    4.1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课课程简介
    4.2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课教学原则
        4.2.1 适应性原则
        4.2.2 平等性原则
        4.2.3 交际性、实践性原则
        4.2.4 趣味性原则
    4.3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课教学方法
        4.3.1 多媒体教学法
        4.3.2 任务教学法
        4.3.3 体演文化教学法
    4.4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教学设计案例
        4.4.1 教学设计一
        4.4.2 教学设计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一) 选题意义
        (二) 部分概念界定
        (三) 研究回顾
    二、史料运用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二) 其他史料
楔子: 到中国去!
    (一) 想象中的异邦
    (二) 艰难的开始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一) 西食东渐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一) 走,我们看戏去
        (二) 运动也快乐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4)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5)北京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研究(190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1901-1937年北京城市居民饮食生活面貌概览
    1.1 传统饮食生活
        1.1.1 所食之物
        1.1.2 所饮之物
    1.2 传入北京地区的西方饮食
        1.2.1 传入北京的西方食品
        1.2.2 传入北京的西方饮料
第2章 1901-1937年北京不同阶层的饮食生活面貌
    2.1 普通居民的日常饮食:以手工工人和小学教员家庭为中心
        2.1.1 手工工人家庭饮食状况
        2.1.2 小学教员家庭饮食状况
        2.1.3 北京郊区居民日常饮食
    2.2 旗人的饮食生活
        2.2.1 清朝旗人的日常饮食
        2.2.2 民国时期旗人的日常饮食生活
    2.3 高级知识分子的饮食生活
        2.3.1 高级知识分子的收入水平
        2.3.2 高级知识分子的饮食生活
第3章 1901-1937年北京居民的宴饮生活
    3.1 宴会风气的变迁
        3.1.1 宴饮活动增加,酬酢之风盛行
        3.1.2 宴会食品日益奢侈
        3.1.3 改良宴会风气的主张
    3.2 宴会名目增多,宴会群体扩大
        3.2.1 外交宴会
        3.2.2 民众宴饮活动增多
    3.3 宴会地点多样化及其暗含的群体差异性
        3.3.1 清末宴会场所:府邸、饭庄
        3.3.2 民国时期宴会场所多样化
第4章 1901-1937年北京居民饮食生活与北京城市近代化
    4.1 北京餐饮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4.1.1 集中外餐饮业之大成
        4.1.2 北京茶馆业的繁荣
    4.2 促进北京饮食工业的发展
    4.3 促进北京饮食卫生体系的健全
        4.3.1 先进饮食健康理念的传播
        4.3.2 政府对饮食卫生管理的加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西饮食文化内涵与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饮食文化
    1.1 饮食文化的含义
        1.1.1 饮食文化的含义
        1.1.2 饮食文化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2 中西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
    2.1 西方饮食文化
        2.1.1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
        2.1.2 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因素
        2.1.3 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2.2 中国饮食文化
        2.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
        2.2.2 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因素
        2.2.3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2.3 中西饮食文化的交锋
        2.3.1 中餐西渐
        2.3.2 西餐东渐
    2.4 中西饮食文化的排斥阶段
        2.4.1 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排斥
        2.4.2 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的排斥
        2.4.3 从相斥到相吸
3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分析
    3.1 不同的饮食观念
        3.1.1 “泛念主义”对“食(实)用主义”
        3.1.2 “集体主义”对“个体主义”
    3.2 宴会礼仪上的差异
        3.2.1 餐具的差异:“筷子”对“刀叉”
        3.2.2 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对“准时”
        3.2.3 “南北”对“左右”
        3.2.4 无声食仪与有声食仪
        3.2.5 “男尊女卑”对“女士优先,男女平等”
    3.3 饮食内容的差异
        3.3.1 “求精、求美”对“讲营养、中均衡”
4 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4.1 民族性格不同
    4.2 地理环境的影
    4.3 宗教信仰的影响
5 中乌饮食文化差异
    5.1 中国与乌克兰两个不同的饮食观念
    5.2 各自的爱好食材差异
    5.3 两国喜好饮品的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8)名流与天津西餐那些往事(论文提纲范文)

黎元洪:有板有眼的西餐达人
雍剑秋:打造“饮食第一精美”
朱启钤:蠖园里开餐会
京剧名家:雅集谈艺在“大华”

(9)明清时期中国上层社会传统饮食礼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二节 明清时期典籍文献、笔记资料综述
        一、明清时期中文典籍文献、笔记资料综述
        二、明清时期外文信札、手稿以及着作综述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明清以前中国传统饮食礼俗述说
    第一节 食礼的文化起源与发展
        一、萌于“祭”
        二、熟于“家”
        三、精于“宴”
    第二节 食礼的群体应用与影响
        一、从“无米之炊”到“日费万钱”
        二、从“仓满食足”到“知耻懂礼”
    第三节 食礼的社会功用与意义
第三章 明清时期上层社会传统饮食礼俗现象分析
    第一节 宴会主题与规划
    第二节 座次等级与规制
    第三节 筵席档次与规格
    第四节 进食规制与礼俗
    第五节 宴间娱乐与游戏
第四章 西风东渐态势下中国传统食礼的演变
    第一节 西人眼中的中国传统食礼
        一、利玛窦的东来与沈福宗的西游
        二、马戛尔尼的使华与李鸿章的出访
    第二节 餐桌上的东西文化碰撞
    第三节 中国传统食礼的近代走向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代历史文献
    二、今人着作
    三、外文译本
    四、论文
致谢

四、出席西餐宴会的规矩(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留学生的中国饮食礼仪文化及其教学设计[D]. 江晓晓. 青岛大学, 2019(02)
  • [2]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3]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4]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北京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研究(1901-1937)[D]. 李瑶瑶. 河北大学, 2016(03)
  • [6]从石库门走出的驻德大使[J]. 汪洋. 中国作家, 2014(16)
  • [7]中西饮食文化内涵与观念[D]. Nataliia Kolesnykova(娜塔莎). 浙江大学, 2012(06)
  • [8]名流与天津西餐那些往事[J]. 由国庆. 食品与健康, 2012(11)
  • [9]明清时期中国上层社会传统饮食礼俗研究[D]. 刘征宇. 浙江工商大学, 2012(10)
  • [10]茶道无道[J]. 廖琪. 长篇小说选刊, 2010(03)

标签:;  ;  ;  ;  ;  

参加西式宴会的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