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物熔盐体系中中间化合物的熔融行为规律

卤化物熔盐体系中中间化合物的熔融行为规律

一、Regularities of melting behavior of intermediate compounds in halide molten salt systems(论文文献综述)

蔡双雨[1](2021)在《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文中认为金属腐蚀表征方法,从宏观到微观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高阻抗的材料体系,其低频区阻抗难以表征的问题仍然是金属腐蚀表征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工作先从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入手,深入分析各种腐蚀电化学表征方法的优缺点,提出现有常用稳态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为暂态测试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开发奠定基础。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采用0.001 Hz的电化学频率调制法(EFM)和Tafel曲线四参数拟合方法得到的腐蚀电化学参数相对最准确且丰富,但0.001 Hz的EFM耗时很长,而Tafel实验的极化电位较大,破坏试样表面的稳定状态。(2)大部分常用的腐蚀电化学表征方法是基于稳态测量,如果体系未达稳态,将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对于线性极化电阻法(LPR)和Tafel极化曲线测量法,当体系的扫描速率过大,将导致体系未达到稳态,产生较大的容性电流,从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及电化学频率调制法存在类似的问题,为了提高测试精度,往往需要采用很低的测试频率,这大大增加测试时长,增大界面溶液、试样表面状态发生改变的风险,从而引起测量误差,这些也侧面证明了发展暂态测试技术的必要性。在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通过电化学RC回路理论频谱分析验证电化学时域数据经傅里叶时频转换的可行性,建立电化学双电层界面电位脉冲模型,深入论证分析了该暂态测试方法脉冲时间的合理性,提出了脉冲时间的控制原则及其适用体系,最终优化发展了一套基于恒电量法的优化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实验参数体系及相关的实验流程。随着电化学腐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化,微区电化学腐蚀体系,尤其高阻抗体系的微区电化学表征,其低频阻抗数据的获取更是一个日益突出、亟需解决的难点。本论文将上述暂态测试方法应用于微区高阻抗体系,开展2205双相不锈钢材料体系在3.5wt%NaCl溶液中的微区电化学特性的表征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腐蚀动力学参数,解决了其微区低频阻抗难以表征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Φ10 μm孔径微孔中奥氏体相含量(γ%)的增加,微区体系的极化电阻Rp逐渐增大,二者近似呈“Rp(in Ω·cm2)=36001.9+739910.0×γ%(austenite phase proportion)”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定量化表征了 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不同奥氏体相含量对DSS 2205在Φ10 μm孔径微孔中微区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2)与传统的EIS测量方法相比,该暂态测试方法的信号激励时长缩短5个数量级,大大降低了大时长信号扰动导致的微区界面破坏、界面溶液成分改变、自腐蚀电位漂移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在数据处理中,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时域曲线转换成频域曲线,其界面阻抗信息比传统的EIS更准确、纯粹和丰富,且可以直接利用现有EIS数据分析的商业软件对FFT后所获得的Nyquist图进行拟合分析。该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先充电后断电进行电极电位弛豫,断电后整个回路体系没有电流流经溶液,因此可以实现几乎不受溶液电阻影响的测试。借助于该暂态测试方法,几种贮箱用结构材料在溶液电阻极高的N2O4溶液中无法采用传统电化学手段表征的问题得以解决,它们在N2O4溶液中的相关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获得了准确求解,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可贵的测试数据和试验方法的借鉴。

程治强[2](2021)在《熔盐堆内Nb等贵金属裂变产物的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熔盐堆是先进四代堆中唯一的液态燃料反应堆,由于液态燃料的特点使得熔盐堆中锕系核素和裂变产物的行为和分布对熔盐堆的设计、建造、运行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SINAP)正在开展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的研发,以研究锕系核素和裂变产物行为和分布及其对熔盐堆运行和干法分离影响为目标的熔盐反应堆化学成为一项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贵金属裂变产物是核裂变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贵金属裂变产物性质复杂,它们的行为和分布与熔盐堆中燃料盐的重要特性—氧化还原电位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熔盐中贵金属裂变产物的行为和分布研究,成为SINAP熔盐反应堆化学中关键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用SINAP自主设计并研制的15 Me V电子加速器中子源辐照UF4,使用γ射线能谱技术,研究辐照后UF4与熔盐堆用冷却盐FLi Be(Li F-Be F2,66%-34mol%)混合熔融后,以95Nb为代表的贵金属裂变产物在熔盐、哈氏合金以及石墨之间的沉积和分配为关注点,研究了还原剂金属Li和氧化剂Ni F2的加入对贵金属裂变产物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主要结果是:(1)裂变产物的行为和分布研究方法的建立在熔盐高温化学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熔盐中裂变产物行为研究的实验方法。实验观察到的关于挥发性裂变产物、亲盐类裂变产物和贵金属裂变产物的总体行为以及95Nb作为熔盐堆燃料盐氧化还原指示剂的论断都与ORNL在MSRE上的研究相一致,证明本论文采用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可信性,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2)裂变产物95Nb在FLiBe熔盐中的行为与分布基于裂变产物95Nb有望成为熔盐堆燃料盐氧化还原性质的指示剂,研究了95Nb在FLi Be熔盐中的行为与分布。研究表明大部分95Nb能够稳定存在于FLi Be熔盐中。金属Li的加入使95Nb还原成金属颗粒而沉降,导致熔盐中95Nb活度的下降,降低的程度与95Zr-95Nb生长-衰变关系的时间以及95Nb的浓度相关。在此基础上,讨论了95Nb作为熔盐堆燃料盐中氧化还原电位指示剂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案。(3)FLi Be熔盐中裂变产物95Nb在哈氏合金上的沉积通过分析ORNL的相关结果,认为熔盐中95Nb活度检测结果受熔盐中可溶性95Nb与不可溶的95Nb金属小颗粒能否正确区分的影响,这也是ORNL有关实验数据较为零乱、分散,甚至反常的原因之一,并得到实验的支持。为此研究了熔盐中裂变产物95Nb在哈氏合金上的沉积,以及95Nb在合金上沉积与它在熔盐中比活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95Nb在哈氏合金上沉积量的变化与熔盐电位改变相关联;哈氏合金上的95Nb和103Ru的沉积率比能够定量表征熔盐的氧化还原电位。研究结果为利用贵金属裂变产物检测熔盐堆氧化还原电位提供了2个更准确、操作性更强的新方案。(4)其他贵金属裂变产物在FLi Be熔盐中的分布与行为考察了熔盐中的99Mo、103Ru和132Te及其在石墨、哈氏合金上的沉积和分布规律,研究了熔盐氧化还原性质性对哈氏合金上99Mo、103Ru和132Te沉积行为的影响。因为99Mo在放射性药物研制上有巨大的需求,为此,根据99Mo在熔盐中的行为,提出了从熔盐中分离提纯99Mo的可行方法。上述研究表明在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建成之前在实验室利用白光中子源辐照产生全源项裂变产物,开展熔盐反应堆化学研究不仅可行,而且能够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在钍基熔盐堆运行后,实验室研究结果将为反应堆现场的监察和诊断提供科学和技术层面上的支持、保障和指导作用。

孙一璞[3](2021)在《稀土元素La对CrMnFeNi高熵合金在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文中认为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合金体系,以等原子比进行混合能够形成单相固溶体,并表现出一系列优异性能,极大拓展了新型高性能合金探索开发的思路和方向。同时,将多种耐蚀元素组合形成单相固溶体的可能性也为寻求新一代高性能耐蚀合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注意到关于稀土元素对高熵合金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目前仍为空白。本论文选取CrMnFeNi高熵合金体系,通过添加稀土元素La,对其在多浓度溶液介质中的腐蚀行为和机理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验上为开发具有优异耐蚀性能的含稀土高熵合金提供依据和参考。以下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采用XRD与SEM等测试手段对铸态CrMnFeNi和CrMnFeNi La0.004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形貌进行研究分析。分别选择了五种浓度的H2SO4、NaCl与Na OH溶液对两种高熵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XPS测试,对两种高熵合金在H2SO4溶液中的钝化膜的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La的加入对CrMnFeNi高熵合金在酸性环境中的阳极极化行为与钝化膜的元素组成上产生明显影响。2.对比铸态与均匀化后的CrMnFeNi和CrMnFeNi La0.004高熵合金在不同介质中(NaCl、Na OH和H2SO4)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发现加入La显着提升了CrMnFeNi高熵合金在0.5 M 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通过动电位极化,Mott-Schottky分析,EIS测试系统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CrMnFeNi高熵合金在0.5 M H2SO4溶液中的腐蚀及钝化行为的影响。3.采用选区电位成膜和浸泡实验对两种高熵合金钝化膜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加入La显着影响了CrMnFeNi高熵合金钝化膜的组成成分。浸泡实验结果表明,La的加入有效降低了CrMnFeNi高熵合金在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分析表明La的存在对CrMnFeNi高熵合金点蚀扩展有明显影响。

王俊香[4](2021)在《无定形碳熔盐电解石墨化及电化学储铝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现有无定形碳材料石墨化转化难度大、石墨化后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本论文将开发一种在氯化钙基熔盐体系中无定形碳材料的电化学石墨化方法,系统研究熔盐电解石墨化过程、熔盐电解工艺等方面工作。并就石墨炭质材料的石墨化度、结构特征等与电池电化学性能、反应机制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升铝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论文主要就如下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工作:无定形碳材料的石墨化过程及石墨炭质材料的制备、炭质材料石墨化度与电化学行为的关联机制、片状堆积石墨电化学行为随表观形貌的演变规律、超薄石墨微孔结构对熔盐铝电池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通过系统研究电解温度、电压、时间等电解参数与电解石墨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的关系,揭示了当电解温度更高、电解电压更大、或电解时间更长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得到超薄结构和高石墨化度的石墨产物。甚至在700℃较低温度下,也能实现无定形碳材料的石墨化转变。电化学石墨化机理证实,来自于无定形碳材料中的含O表面官能团(C-O)通过电化学还原过程实现O原子的脱出,混乱的C原子随后在长程范围内重排,使得它们堆积成高度有序的石墨结构。此外,850℃、2.8 V、2 h电解条件下得到的多孔石墨纳米片呈现出最明显的片层结构,最薄的片层厚度(12.7 nm),以及最高的石墨化度(46.07%)。最关键的是,该电化学石墨化方法可以拓展应用于其他无定形碳前驱体材料的石墨化转换上。(2)以熔盐电解得到的石墨纳米片为正极,研究了石墨化度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证实石墨化度越高,炭质材料具有越显着的嵌入/脱出反应、更高的放电平台以及更大的充放电容量。高石墨化度多孔石墨纳米片在500 mA g-1电流密度下具有72.7 mAh g-1的初始放电比容量。2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放电比容量从63.6 mAh g-1降到55.5 mAh g-1,容量保持率达到87.4%,库伦效率稳定在95.4%,显示了良好的的倍率性能、高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此外,明晰了无定形碳材料和石墨化碳材料的充放电机理:无定形碳材料主要以AlCl4-阴离子的吸脱附过程为主;电解得到的石墨纳米片不仅表现出AlCl4-阴离子在微孔内的可逆吸脱附过程,同时在石墨烯层间实现可逆嵌入/脱出反应。(3)以酸浸后得到的片状堆积石墨为正极,研究了石墨表观形貌的演变及其对电化学性能变化的影响规律。当酸浸时间6 h时,石墨具有最丰富的富边片状形貌、最大的厚度膨胀率(1.4倍)和最低的C-O基团(4.2%)。原位X-射线衍射(XRD)结果揭示了足够大的嵌入廊道高度可以保证AlCl4-阴离子在石墨层间的可逆嵌入和脱出。充放电后,石墨电极厚度会显着增加,分别为原始厚度的8倍和3倍以上。由于具有边缘丰富的片层堆叠特征,AlCl4-阴离子可以直接从边缘迁移并扩散到石墨层内部,这将大大缩短扩散路径,有利于倍率能力的提升。50 mA 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保持在~87 mAh g-1,200 mA g-1下保持在~40 mAh g-1,显着高于未处理的电极。此外,由于石墨纸电极的超高面密度优势(14.2 mg cm-2),电池表现出超高的面积比容量(1.2 mAh cm-2)。(4)基于熔盐电解质高离子导电率的优势,进一步研究了石墨微孔结构特征与熔盐铝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之间的联系。以鳞片石墨和可膨胀石墨为例进行,说明石墨微孔结构变化引起的电池性能的差异。结果证实:鳞片石墨呈现出AlCl4-阴离子在石墨烯层间的嵌入脱出过程和中空结构中的吸脱附过程,而可膨胀石墨主要发生嵌入脱出过程。在AlCl3-NaCl熔融电解质体系中,即使在5 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经过1200次充放电循环鳞片石墨仍能保持~219 mAh g-1的高放电容量,库伦效率为94.1%。此外,由更小和更薄的纳米片堆叠而成的鳞片石墨由于具有更高的介孔结构、更多的离子传输通道、更小的离子扩散路径和更快的扩散动力学,有利于AlCl4-阴离子的吸附和嵌入,从而获得高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

马进萍[5](2021)在《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处理锡精炼硫渣的研究》文中指出锡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我国是世界锡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锡精矿经还原熔炼产出粗锡,粗锡精炼得到精锡。硫渣是锡精炼加硫除铜过程产生的一种危险废弃物,其主要元素为锡、铜和硫,主要物质组成为单质锡、硫化亚锡、硫化亚铜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硫渣现有处理工艺主要为火法和湿法联合,但存在操作流程长,工艺投资大等问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清洁环保的硫渣处理新技术,实现清洁高效回收硫渣中锡与铜,以促进锡冶炼行业绿色发展。本论文提出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处理锡精炼硫渣。研究了硫渣体系中物质存在状态,模拟了硫渣中主体金属元素锡与铜气液相间的分布特性,分析了体系中各物质的饱和蒸气压。计算了单质锡和铜的硫化与分解过程的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锡与硫反应可生成硫化亚锡和三硫化二锡等物质,锡的硫化物发生分解,锡的稳定硫化物为硫化亚锡;铜与硫反应可生成硫化亚铜和硫化铜,铜的稳定硫化物为硫化亚铜。分析计算了锡和铜的硫化反应和挥发规律,为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处理锡精炼硫渣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开展了锡与硫、铜与硫、锡和硫化亚铜的常压硫化以及真空气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锡与硫经常压硫化得到硫化锡,硫化锡在真空高温下分解并挥发,得到硫化亚锡;铜与硫经常压硫化得到硫化铜,硫化铜在真空高温下分解得到硫化亚铜,硫化亚铜不挥发;锡与硫化亚铜混合物经常压硫化得到硫化亚锡,在真空高温下,硫化亚锡挥发,残留物为锡铜硫化合物。开展了硫渣加硫后的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实验,探究了硫渣硫不同质量比、硫化温度和时间,气化温度和时间对实验的影响,获得硫渣加硫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实验的最佳条件为:硫渣与硫质量比5:2、硫化温度573 K、硫化时间4 h,气化温度1273 K、气化时间4 h。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挥发物为硫化亚锡,其中锡和铜的含量分别为74.95%和0.46%;残留物为硫化亚铜,其中锡和铜的含量为0.26%和76.41%,得到纯度大于95%的硫化亚锡。锡和铜的直收率分别达到99.96%和99.08%。利用硫渣制备出硫化亚锡,实现了锡和铜的高效分离。

李亮[6](2021)在《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钛白粉的必需原料,是钛产业链中重要中间产品。我国是世界上钛资源储量大国,但资源特点在于原料中Ti O2品位低;冶炼的低品钛渣因钙、镁杂质含量高而无法直接用于沸腾氯化工艺生产TiCl4。高钙镁钛渣用于熔盐氯化工艺制备TiCl4是目前为止我国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但仍存在碳热氯化反应机理与熔盐物性尚不明确等科学问题、以及钛渣中各组分选择氯化规律和反应过程稳定控制等应用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关键问题系统开展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钛渣碳热氯化多相反应热力学、碳热氯化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反应机理、NaCl基熔盐体系物性及工业实践应用等系列研究,实现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高效高值利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工业实用价值。对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及其碳热氯化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钛渣主要由黑钛石相、金红石组成,黑钛石中掺杂了Mg、Ca、Al、Si、Mn等杂质元素。在700℃~800℃条件下,钛渣碳热氯化过程中有可能主要发生26个反应,各组分的碳热氯化趋势为:Ca O>Fe2O3>Fe3O4>Fe O>Mg O>Fe2Ti O5>V2O5>Ca O*Ti O2>Mn O>Fe Ti2O5>Mg Ti2O5>Ti O2>Al2O3>Si O2。氯化产物中的SiCl4、VOCl3、TiCl4、AlCl3、FeCl3挥发性极强,将进入粗TiCl4产品中,可进一步分离去除;而FeCl2、MnCl2、MgCl2、CaCl2的饱和蒸气压值较小,将进入氯化残渣中,为实现低品位高钙镁钛渣选择性氯化提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对钛渣中M3O5型黑钛石、金红石TiO2、CaO以及中间产物COCl2的氯化过程行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金红石Ti O2的碳氯化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Cl原子为重要的中间产物、在C表面形成的Cl原子是活性氯的重要来源,氯化过程中C首先将Ti O2表面Cl2分子解离、Cl原子与Ti成键,但仅在C、Cl原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打破Ti O2体系中Ti-O键,吸附态的C夺走表层Ti O2中的O形成CO、CO2分子,而聚集态C难以从Ti O2体系中夺走O原子。Mg Ti4Fe O10的碳氯化模拟结果表明:Cl2可在C及Ti原子表面解离,而Mg对Cl2的解离并无作用。解离后的Cl原子优先与Mg和Fe成键,导致镁和铁氧化物的优先氯化,Mg Ti4Fe O10晶体结构发生断裂,使得钛渣中黑钛石相较金红石Ti O2相更易氯化。中间产物COCl2不能稳定存在,将吸附于金红石上解离出CO和Cl原子,作为氯源之一继续发生氯化反应;Ca O在Cl原子和C原子的作用下Ca-O键断裂,O被C夺走生成CaCl2。动力学模拟研究揭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碳热氯化微观行为规律。对多元NaCl-MgCl2-FeCl2-CaCl2的复合熔盐体系相图及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物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700℃~800℃内可形成低熔点均相混合熔盐体系,NaCl基熔盐体系有较宽的MgCl2、CaCl2容纳能力;体系密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随NaCl含量增加而减少;体系粘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体系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实验研究结果确立获得钛渣碳热氯化用熔盐体系中较佳组分为:MgCl2含量<26.3%、CaCl2含量<10%、NaCl含量>38.5%,可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研究,获得了各组元氯化率的影响因素及规律:钛渣中各组分氯化率随温度升高、氯化时间延长、配碳比增大、钛渣粒度的降低、氯气浓度增大而增加。实验确立的较优的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为:熔盐温度750℃~780℃、氯化时间>60min、氯气浓度为85%~90%、C:Ti O2质量比为0.2~0.25。各组元对应氯化率为Ti-96.1%、Ca-98.5%、Mg-98.3%、Fe-99%、V-97.8%、Mn-97.6%、Al-61%、Si-2.3%,氯化后残渣主要由残留C、难氯化的Al2O3与Si O2组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分析结论吻合。结合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提出NaCl基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碳热氯化过程主要包含四个阶段:(1)Cl原子的解离;(2)黑钛石中能优先于Ti O2碳热氯化的Ca、Mg、Fe、Mn等组元的选择性氯化;(3)Ti O2的碳热氯化;(4)难氯化组分Al/Si氧化物的选择氯化。在碳热氯化过程中同时伴随O与游离的C反应生成CO2或CO,以及NaCl、Na2MgCl4为主的多组元混合熔盐体系的形成。通过开展熔盐氯化工业应用、氯化残渣与粗TiCl4产品表征、粗TiCl4净化提纯、精TiCl4的应用实践研究,进一步确立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碳热氯化应用过程能够实现熔盐温度、熔盐组分的稳定调控,粗TiCl4实际产量达90~102t/d,钛的氯化率达95.5%~97.6%,实际氯化效果较小型实验更佳。经沉降-除钒-精馏后所得精TiCl4纯度大于99.9%,成功用于OA级高品质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的生产制备,打通了我国低品位钛资源高效高值化应用途径。

李健飞[7](2020)在《混合稀土精矿氧化/钠化焙烧反应机制及浸出规律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云鄂博轻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并伴生有数量可观的Ca、Sc、Th、K、P、F等有价资源,其稀土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着我国乃至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有序发展。目前,处理该稀土矿物的工艺主要为浓硫酸焙烧法和烧碱法,但二者存在伴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或部分工艺环节高能耗等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突破制约白云鄂博稀土提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升稀土浸出效率、有价组分选择性分离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及共伴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论述,主要通过XRD、BPMA、激光粒度仪、XPS、化学分析等多种技术表征手段,充分了解目标矿物的本质特性,预测和构建氟碳铈矿的焙烧反应模型;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3种钠化焙烧分解混合稀土精矿的处理工艺,并对其存在的部分关键科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述:(1)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主要由稀土矿物、脉石矿物、铁矿物、铌矿物、钛矿物、锰矿物等组成,且以粒径范围在+0.005~-0.038mm内的细粒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形式存在,颗粒占有率达到89.87%;各矿物之间嵌布关系较为复杂,除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集合体的连生体以富连生体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矿物均以中贫连生的形式存在。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不仅是提取稀土的主要目标矿物,亦为F-、PO43-、CO32-以及Th4+等资源的重要载体。通过SEM-EDS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现了化学成分符合光卤石特征的矿物,由于找到的样本较少,所以仍需要大量的工作予以确认。(2)采用O2/Ar气氛焙烧分解混合稀土精矿以及将Ar气氛焙烧后的产物作为中间体,再次进行氧化焙烧,最终得到3种焙烧产物。通过对焙烧产物物相组成、官能团特征、化学键断裂等多方面分析,深入探究了主要稀土矿物的热分解特性、Ce3+/Ce4+的氧化还原规律及氟的逸出机制等多个科学问题。结果表明:独居石在不同焙烧气氛下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氟碳铈矿热分解过程是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氟碳铈矿受热分解为REOF和CO2,同时会吸附大量的自由基O·,促使Ce3+向Ce4+转变,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进而降低氟碳铈矿分解温度;第二阶段:随着反应温度的逐渐升高(≤1000℃),少量F开始以OF2的形式逸出,并继续分解为O2和F2。当焙烧温度上升至1100℃~1500℃范围内时,F含量明显降低,且La/Ce也出现了明显分馏;当有Na3PO4介入时,La/Ce的分离效率可达99%以上。(3)基于上述结果,研究了 NaOH直接焙烧分解混合稀土精矿的工艺路线。通过对其矿相演变及稀土元素浸出规律的研究表明,由于没有H2O的大量参与,传统碱分解的部分弊端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不仅反应温度大幅提高,分解过程也由液-固反应向固-固反应转变,而且得到的目标产物为RE2O3(CeO2),这也是有别于传统碱分解的重要特征之一;动力学研究分析发现,随着浸出温度不断升高,其化学反应过程的控速机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浸出温度在40℃~70℃时,其化学反应过程受产物穿越惰性物质残留层扩散控制,当浸出温度为75℃~90℃时,其化学反应过程受跨越产物层的界面转移(产物层界面传质)和扩散共同控制;最终,在最优试验条件下,稀土浸出率可达到92.5%。(4)以进一步缩减NaOH用量为出发点,采用氧化与钠化两段焙烧来选择性分解混合稀土精矿,并围绕其矿相转变、水洗机理、酸浸机制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深入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液碱分解与NaOH直接焙烧分解工艺,该工艺的NaOH用量可分别降低73.2%、55.4%,水洗次数则缩短至3次,而F、P的水洗除去率可达63.21%和17.24%;结合XRD、SEM-EDS和疏水性测试等结果,证实了该工艺焙烧后的矿物表面未出现被针状钠盐所包裹的现象,亲水性较强,故水洗效率高,水用量少。HCl浸出焙烧矿过程符合产物层扩散动力学模型,其反应速率受跨越产物层的界面转移和扩散共同控制。(5)针对稀土碱性废水处理难度大、能耗高等现实问题,探索了NaOH-Al(OH)3混合焙烧分解机理及废水资源化的技术路线,并系统研究和揭示了其焙烧、酸浸、水洗等工艺环节中各有价元素的迁移规律与作用机制。整个工艺充分利用Al3+与F-的络合能力强的特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实现F、Al资源的选择性转化与稀土的高效浸出,不仅从源头缩减F、CO2污染,而且Al3+、F-、CO32-最终可转化为铝工业生产原料NaF、Na3AlF6、Na2CO3,处理后的废液亦可循环再利用,这为实现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液碱分解、NaOH焙烧分解等工艺的推广及碱性废水的资源化转变提供了另一思路。

郭雁鹏[8](2020)在《锂负极行为的原位观测及界面调控》文中研究指明金属锂因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 Ah g-1)、极低的密度(0.59 g cm-3)和最低的电化学还原电位(-3.04 V)而被视为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基于锂负极和大容量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和锂-氧电池更是具有高达2500 Wh kg-1和3600Wh kg-1的理论能量密度,有望满足未来新兴3C和动力市场对续航和储能密度的严苛要求,但锂金属在使用中却还存在库伦效率低、循坏倍率性能差和严峻的安全问题,而这与金属锂在液态电解液中特殊的沉积溶解行为密切相关。不同于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的嵌入脱出行为,金属锂的这一行为特点导致其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易产生枝晶、死锂和巨大的体积变化,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各类原位技术和计算模拟方法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枝晶生长和死锂形成模型的认识,但目前依旧尚未建立完善的形核生长与形貌演变和性能间的依赖关系。此外,研究者们虽依据锂负极的失效机制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负极结构、电解液组分、界面材料优化的方法,但依旧难以实现对锂沉积溶解行为的有效调控。基于此,本论文从原位探测锂负极行为出发,进而发展了基于优化锂沉积路径、锂离子/电场分布的界面改性策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锂的原位光学观测及沉积-溶解规律探索:锂在不同电池环境、不同时间下的沉积宏观形貌虽有人报道,但锂在形核阶段的锂核密度、大小和位置及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演变却少有提及。基于此,搭建了原位光镜表征平台并展开了金属锂负极的原位光学观测,结合多种电池器件构型研究了金属锂的沉积溶解行为规律。首先探索了锂在不同电流密度、容量、添加剂和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形核生长参数演变并建立了沉积溶解形貌与库伦效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研究了多步动态电流和过电位下锂的形核生长密度、大小、位置,并首次监测到了持续沉积过程中逐渐增加电流会促使各向同性式锂生长向锂-锂面对面式生长的模式转变,此外还发现了电流或过电位不断变化时用于锂生长的活性位点的数量和位置仅由初始形核参数决定。这些新的锂沉积溶解行为规律也就进一步地指导了实验中采用大电流形核小电流生长这一动态参数控制的锂沉积策略来提升锂负极的可逆性,实现了锂-铜半电池和铜-磷酸铁锂无负极全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分别由83.06%和30.16%提升至93.53%和62.89%。(2)铁电材料的引入及锂形核生长的调控:上述原位光学观测结果表明锂离子和电场在整个电极表面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锂的形核和生长,受此沉积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沉积时锂常呈现枝晶的形貌而难以其热力学稳定的形貌生长。基于此,通过在界面处引入具有铁电效应的钛酸钡材料,首次实现了六方或四方规则锂颗粒的沉积,并采用多种表征技术和电化学测试方法探索了钛酸钡在锂沉积过程中的极化行为,以及极化所产生的内部反向电场和正负电荷中心对界面处锂离子状态、微观电场分布以及电解液分解过程的影响,进而建立了这些参数变化与规则锂颗粒形核生长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3)电化学活性添加剂的引入及锂沉积形貌的优化:除了对锂的形核生长过程进行调控,优化锂沉积形貌则是提升锂负极性能的一个关键策略。基于此,通过在电解液中引入少量电化学活性高分子PMMA,成功实现了锂沉积形貌由枝晶向三维连续类海绵状转变从而提升锂负极的倍率性能。通过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索,不同于常见添加剂是利用其不可逆分解来改善界面组分,PMMA的电化学活性使其可逆地参与至金属锂沉积溶解过程中,在沉积之前PMMA所捕获的锂离子可优先被还原而形成最初的锂晶种来诱导金属锂沉积形貌的改变。这一新的作用机理不仅丰富了现有添加剂体系的功能,也为未来发展新型添加剂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4)界面层的自转移构筑及锂循环性能的提升:上述对沉积形貌的改善显着抑制了枝晶生长从而提高了锂负极的倍率性能,而界面的优化则有望提升锂的循环稳定性。首先针对现有界面构筑工艺对试剂和气氛所表现出高选择性,本实验中提出了一种自转移的全新工艺,在消除上述选择性的同时还拓宽了界面层材料的种类,尤其适用于无机纳米材料的构筑。进一步地,优选了具有丰富含氮官能团的类石墨态氮化碳作为界面层材料,并验证了其与锂离子间稳定的锂-氮键可持续地均匀界面处锂离子的分布从而显着提升锂负极的长循环稳定性。

胡之楠[9](2019)在《强酸型离子液体的溶解热研究》文中提出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近年来以其特殊的性能在学术和工业界备受关注。批啶基离子液体(Pyridinium-basedIonic Liquids)作为典型离子液体之一,兼具离子液体的特性,同时还有合成成本低、毒性低,对气体吸附能力强等优势。将强质子酸功能化基团引入到离子液体中,可以使酸性离子液体在保持其诸多优异理化性能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特定的使用功能。现阶段,离子液体合成和应用研究较多,而针对其基础物化性质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尤其是热化学性质研究更为少见。离子液体工业化所需要的重要参数以及工艺设计,主要来自于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数据,而该项数据的缺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离子液体的工业应用和快速发展。基于以上情况,本文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根据文献选用量热标准物质KCl对恒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计进行标定,得到的摩尔溶解热结果与文献值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较好一致,表明该恒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计能够满足实验要求。2.分别合成烷基吡啶溴离子液体[CnPy][Br](n=2,3,4,5,6)和强酸型离子液体包括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nPy][HS04](n=2,3,4,5,6),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nPy][TFA](n=2,3,5,6)及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nmim][H2PO4](n=3,4,5,6),并对这18种离子液体进行核磁表征。3.利用标定好的恒温环境溶解热量热计,在(298.15±0.01)K条件下分别测定了 18种离子液体在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溶解热,并进一步计算得到摩尔溶解热。4.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得到了自合成的18种离子液体的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sHm0,Pitzer焓参数:β(0)L MX,βMX(1)L和CΦLMX,进一步根据Pitzer四参数方程多元拟合摩尔溶解热实验数据,同时验证了所得离子液体的摩尔溶解热,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的合理性。5.考察了亚甲基对同系列离子液体溶解热的贡献,经计算拟合,得到线性方程,分别得到[CnPy][Br](n=2,3,4,5,6),[CnPy][HS04](n=2,3,4,5,6),[CnPy][TFA](n=2,3,5,6)和[Cnmim][H2PO4](n=3,4,5,6)四个系列化合物中每摩尔亚甲基对标准摩尔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的平均贡献。而且通过该方法,可以预测离子液体同系物的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以及其他相关物理化学性质。6.成功在离子液体的溶解过程中应用了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即建立Pitzer参数方程,并计算了离子液体的△sHm0等参数,得到了 Pitzer方程的特征参数值,以所得到的基础物化数据丰富了此理论体系。

张雪艳[10](2019)在《碱金属/碱土金属复合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在光谱仪、微电子、信息通讯等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设计和合成新型紫外/深紫外光学晶体材料为目标,采用水热法,高温熔液法,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主要的设计策略为:(1)根据阳离子数目效应,设计合成两个具有孤立BO3基团的化合物;(2)在碱金属/碱土金属硼酸盐体系,通过引入CO3阴离子基团,获得了含有复合阴离子基团的硼碳酸盐。(3)具有d10电子构型的Zn2+和Cd2+阳离子,通常形成四面体,产生大的畸变,有利于增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倍频系数。因此合成了两个含有Zn和Cd四面体碘化物的非线性光学材料。主要的内容如下:1.两种具有孤立BO3的铅镉硼酸盐:Pb6.33Sr1.67Cd(BO3)6,Pb1.22Sr2.78Cd8(BO3)8根据阳离子数目效应,在PbO-SrCO3-CdO-B2O3体系中通过高温熔液法成功合成出了两个具有孤立BO3构型的硼酸盐,但是它们晶体结构却完全不同,化合物Pb6.33Sr1.67Cd(BO3)6里,Pb6O6环和Sr/PbO9多面体共边连接形成二维的[Pb6Sr/Pb2O12]8-平面,化合物Pb1.22Sr2.78Cd8(BO3)8里,Sr/PbO8多面体通过相互连接形成一维的[Sr/Pb2O14]24-链。Pb6.33Sr1.67Cd(BO3)6和Pb1.22Sr2.78Cd8(BO3)8通过计算显示与硼酸盐相比具有比较大的双折射率,在1064 nm处的双折射率分别是0.101和0.093。2.四种复合阴离子基团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Ba4M(CO3)2(BO3)2(M=Ba和Sr)和K9[B4O5(OH)4]3(CO3)X·7H2O(X=Cl和Br)由于CO3与BO3基团具体相似的平面构型,有利于产生较大的双折射率和倍频系数。通过高温熔液法在开放体系中获得了两个含有孤立BO3和CO3基团的硼碳酸盐,Ba4M(CO3)2(BO3)2(M=Ba和Sr)。通过水热法获得了两个含有卤素的硼碳酸盐,K9[B4O5(OH)4]3(CO3)X·7H2O(X=Cl和Br)。Ba4M(CO3)2(BO3)2(M=Ba和Sr)具有短的紫外截止边(<190 nm),宽的透过范围。通过热重-差热测试表明,Ba5(CO3)2(BO3)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K9[B4O5(OH)4]3(CO3)X·7H2O(X=Cl和Br)结晶在非中心对称的P6?2c空间群,具有短的紫外截止边,漫反射测试显示K9[B4O5(OH)4]3(CO3)X·7H2O(X=Cl和Br)在目前报道的硼碳酸盐中具有最大的带隙。阴离子是由孤立的B4O9多面体和CO3三角形组成,在硼碳酸盐体系中是极少见的。3.含有Zn和Cd四面体碘化物的合成通过水热法获得了两个含有Zn和Cd四面体的碘化物,KZnI3.2H2O和KCdI3.H2O。KCdI3.H2O通过倍频测试具有大的倍频系数,计算的倍频系数d15=5.49 pm/V,d24=-5.38 pm/V,d33=-0.26 pm/V。KZnI3.2H2O只有一个倍频系数d14=0.35 pm/V。计算显示了KZnI3.2H2O在1064 nm处具有大的双折射率(0.11),因此是个潜在的双折射材料。

二、Regularities of melting behavior of intermediate compounds in halide molten salt system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gularities of melting behavior of intermediate compounds in halide molten salt systems(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金属腐蚀行为表征研究现状及进展
        2.1.1 腐蚀的分类
        2.1.2 常见腐蚀表征方法
        2.1.3 暂态电化学表征技术
        2.1.4 微区电化学腐蚀表征研究
        2.1.5 基于光刻掩膜技术的微区电化学高通量表征平台研究
    2.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1 传统稳态测试技术存在的不足
        2.2.2 微区腐蚀体系表征存在的问题
        2.2.3 典型材料腐蚀表征存在的问题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技术路线
3 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失重法
        3.2.3 线性极化电阻法
        3.2.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
        3.2.5 Tafel极化曲线多参数拟合法
        3.2.6 电化学频率调制法
    3.3 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失重结果分析
        3.3.2 LPR结果分析
        3.3.3 EIS分析
        3.3.4 Tafel极化曲线拟合及分析
        3.3.5 EFM结果分析
        3.3.6 综合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恒电量法暂态技术方法与原理
        4.2.1 恒电量法基本原理
        4.2.2 恒电量曲线线性拟合原理
        4.2.3 时域数据傅里叶时频转换的数学原理
    4.3 暂态测试方法优化设计及合理性分析
        4.3.1 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优化设计
        4.3.2 RC回路时域数据时频转换的可行性分析
        4.3.3 脉冲时间的合理性论证
        4.3.4 脉冲时间的控制原则及其适用体系
        4.3.5 测试总耗时的理论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暂态测试方法在微区高阻抗体系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掩膜尺寸优化
        5.2.2 微区实验材料及试样制备
        5.2.3 SKPFM测试
        5.2.4 SEM及EDS测试
        5.2.5 微区电化学测试
    5.3 DSS 2205微区非暂态测试结果与讨论
        5.3.1 SKPFM及EDS分析
        5.3.2 不同孔径微区EIS及PDP测试
    5.4 DSS 2205微区恒电量暂态测试结果与讨论
        5.4.1 DSS 2205微区纯铁素体暂态测试
        5.4.2 DSS 2205微区混合相及纯奥氏体暂态测试
        5.4.3 DSS 2205微区电化学特性成系列定量化表征
    5.5 本章小结
6 暂态测试方法在高溶液电阻体系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6.2.1 N_2O_4溶液介质的特点
        6.2.2 实验材料、装置及测试方法
    6.3 非暂态技术在N_2O_4体系应用研究
        6.3.1 EIS结果分析
        6.3.2 PDP结果分析
    6.4 暂态技术在N_2O_4体系应用研究
        6.4.1 5A06/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4.2 5052/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4.3 JH2219/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5 暂态技术在模拟溶液应用研究
        6.5.1 5A06/模拟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5.2 JH2219/模拟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5.3 两种材料/模拟溶液体系汇总对比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8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熔盐堆内Nb等贵金属裂变产物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核裂变和裂变产物
        1.1.1 核裂变的发现
        1.1.2 核裂变的过程
        1.1.3 裂变产物
    1.2 反应堆
        1.2.1 反应堆的构成
        1.2.2 反应堆的分类
        1.2.3 反应堆的发展
        1.2.4 反应堆与放射化学
    1.3 熔盐反应堆
        1.3.1 熔盐堆的历史
        1.3.2 熔盐堆的优势
        1.3.3 熔盐堆与放射化学
    1.4 熔盐反应堆化学
        1.4.1 锕系元素
        1.4.2 腐蚀产物
        1.4.3 裂变产物
    1.5 贵金属裂变产物行为
        1.5.1 基本性质
        1.5.2 化学形态
        1.5.3 分布规律
    1.6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装置
    2.2 靶件与辐照
    2.3 实验操作说明
    2.4 测量与分析
        2.4.1 能量与效率刻度
        2.4.2 核素种类鉴别
        2.4.3 核素活度计算
第3章 裂变产物~(95)Nb在 FLi Be熔盐中的分布与行为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哈氏合金与金属Li对熔盐~(95)Nb比活度的影响
        3.3.2 沉降与搅动对熔盐中~(95)Nb比活度的影响
        3.3.3 哈氏合金上裂变产物~(95)Nb的沉积特征
    3.4 小结
    3.5 附录(FLi Be熔盐中稳定Nb和 Ru的实验说明)
        3.5.1 熔盐中稳定Nb化合物的溶解行为
        3.5.2 熔盐中稳定Ru金属的氧化溶解行为
第4章 熔盐氧化性对哈氏合金上~(95)Nb沉积行为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熔盐~(95)Nb比活度与哈氏合金~(95)Nb活度的测量
        4.3.2 哈氏合金~(95)Nb沉积量与熔盐~(95)Nb比活度差值的相关性
        4.3.3 ~(95)Nb与~(103)Ru相对沉积系数与熔盐~(95)Nb比活度的相关性
    4.4 小结
第5章 其他贵金属裂变产物在FLi Be熔盐中的分布与行为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贵金属裂变产物在熔盐中的溶解与分布
        5.3.2 石墨与哈氏合金上贵金属裂变产物的分布
        5.3.3 哈氏合金上贵金属裂变产物的沉积行为
        5.3.4 熔盐堆内贵金属裂变产物~(99)Mo的分离提取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稀土元素La对CrMnFeNi高熵合金在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熵合金概述
    1.3 高熵合金在溶液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现状
    1.4 高熵合金CrMnFeNiLa_x体系的选题意义
    1.5 课题主要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材料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2.1.1 实验材料的制备
        2.1.2 CrMnFeNi与 CrMnFeNiLa_(0.004)高熵合金的制备
        2.1.3 电化学测试样品的制备
    2.2 研究方法
        2.2.1 微观结构表征
        2.2.2 电化学测试
第三章 La对铸态CrMnFeNi高熵合金在多种溶液介质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3.1 铸态CrMnFeNi和 CrMnFeNiLa_(0.004)高熵合金结构特征
    3.2 高熵合金腐蚀行为和形貌表征
        3.2.1 高熵合金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腐蚀行为及表面形貌
        3.2.2 高熵合金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及表面形貌
        3.2.3 高熵合金在不同浓度NaOH溶液中腐蚀行为
    3.3 高熵合金钝化膜的电化学阻抗谱
        3.3.1 高熵合金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
        3.3.2 高熵合金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
        3.3.3 高熵合金在不同浓度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3.4 高熵合金钝化膜成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a对均匀化后的CrMnFeNi高熵合金在多种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4.1 均匀化处理后的CrMnFeNi和 CrMnFeNi La_(0.004)高熵合金的结构特征
    4.2 均匀化处理对高熵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4.2.1 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
        4.2.2 腐蚀形貌表征
    4.3 La对均匀化后的CrMnFeNi高熵合金在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4.3.1 在0.5 M H_2SO_4溶液中的开路电位(OCP)测试
        4.3.2 在0.5 M H_2SO_4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测试
        4.3.3 在0.5 M H_2SO_4溶液中的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测试
        4.3.4 在0.5 M 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
    4.4 La对 CrMnFeNi高熵合金在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a对均匀化后的高熵合金钝化膜结构与组成成分的影响
    5.1 La对 CrMnFeNi高熵合金在H_2SO_4溶液中不同电位极化成膜分析
        5.1.1 动电位极化曲线及不同电位下形成钝化膜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5.1.2 不同电位下形成钝化膜的莫特-肖特基测试与分析
        5.1.3 在不同成膜电位下的钝化膜的元素组成研究与分析
    5.2 在0.5 M 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浸泡实验
        5.2.1 不同浸泡时长下的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
        5.2.2 不同浸泡时长下的动电位极化测试
        5.2.3 在H_2SO_4溶液浸泡192 h后的腐蚀表面形貌
    5.3 氯离子对在H_2SO_4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长期侵蚀行为
        5.3.1 在NaCl溶液中不同浸泡时长下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5.3.2 在NaCl溶液中不同浸泡时长下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5.3.3 在NaCl溶液中不同浸泡时长下的莫特-肖特基测试
    5.4 在不同溶液介质中不同浸泡时间下的腐蚀表面形貌
        5.4.1 在0.5 M H_2SO_4溶液中浸泡24 h后的表面形貌
        5.4.2 在3.5 wt.%NaCl溶液中浸泡24 h后的表面形貌
        5.4.3 在3.5 wt.%NaCl溶液中浸泡120 h后的表面形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无定形碳熔盐电解石墨化及电化学储铝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碳的结构
    2.2 无定形碳材料的石墨化
    2.3 石墨制备的研究现状
        2.3.1 高温高压锻烧法
        2.3.2 微波加热法
        2.3.3 化学气相沉积法
        2.3.4 催化石墨化法
        2.3.5 熔盐电解法
    2.4 石墨材料的能源存储应用
        2.4.1 石墨材料的应用
        2.4.2 石墨炭质材料在铝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2.5 电解质对铝离子电池的影响
        2.5.1 离子液体电解液
        2.5.2 无机熔盐电解质
    2.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2.6.1 选题意义
        2.6.2 研究内容
        2.6.3 创新点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测试方法
        3.2.1 电化学测试
        3.2.2 物理化学表征
4 无定形碳材料的石墨化过程及石墨炭质材料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方案
        4.2.2 石墨化度计算
    4.3 无定形碳材料的石墨化转换机理的研究
    4.4 石墨炭质材料的熔盐电解制备
    4.5 石墨炭质材料的结构表征
    4.6 熔盐电解石墨化法制备石墨的优势
    4.7 本章小结
5 炭质材料石墨化度与电化学行为的关联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案
        5.2.1 电极制备
        5.2.2 离子液体电解液配置
        5.2.3 软包铝离子电池组装
    5.3 炭质材料的石墨化度与电池性能的关系
    5.4 高石墨化度石墨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片状堆积石墨电化学行为随表观形貌的演变规律
    6.1 引言
    6.2 实验方案
        6.2.1 片状堆积石墨制备与表征
        6.2.2 铝-石墨电池组装与测试
    6.3 片状堆积石墨的表观形貌演变
    6.4 酸化处理石墨的电化学行为变化
    6.5 充放电过程中石墨的结构演变
    6.6 片状堆积石墨的电化学性能
    6.7 本章小结
7 超薄石墨微孔结构对熔盐铝电池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方案
        7.2.1 电极制备
        7.2.2 熔盐电解质制备
        7.2.3 熔盐铝离子电池组装
        7.2.4 离子电导率测试
        7.2.5 电化学窗口测试
    7.3 温度对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7.4 FG和EG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7.5 石墨微孔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7.6 鳞片石墨作为铝电池正极的反应机制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处理锡精炼硫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锡的性质
        1.2.1 锡的物理性质
        1.2.2 锡的化学性质
        1.2.3 锡的主要化合物
    1.3 锡的生产、应用及消费
        1.3.1 锡的生产
        1.3.2 锡的应用及消费
    1.4 论文研究背景
        1.4.1 粗锡火法精炼
        1.4.2 锡精炼硫渣处理研究现状
        1.4.3 真空冶金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内容、意义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热力学理论分析及计算
    2.1 Sn-S-Cu系相图分析
        2.1.1 Sn-S二元相图
        2.1.2 Cu-S二元相图
        2.1.3 Sn-Cu二元相图
        2.1.4 Sn-S-Cu三元相图
        2.1.5 Sn-S-Cu体系中物质的性质
    2.2 Sn-Cu合金的共沸
        2.2.1 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系数
        2.2.2 Sn-Cu合金的共沸
    2.3 物质的蒸气压
    2.4 吉布斯自由能
        2.4.1 锡和铜硫化-分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2.4.2 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处理硫渣的吉布斯自由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基础实验研究
    3.1 硫渣真空气化实验
        3.1.1 硫渣直接真空气化实验研究
        3.1.2 硫渣加硫真空气化实验研究
    3.2 热重实验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2 硫的热重实验
        3.2.3 硫化亚锡的热重实验
    3.3 锡、铜的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实验
        3.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3.3.2 锡的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实验
        3.3.3 铜的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实验
    3.4 锡和硫化亚铜的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实验
        3.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3.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处理硫渣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2 硫渣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实验研究
        4.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硕士学位论文受资助情况
    附录B 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C 学术交流情况
    附录D 获奖情况

(6)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钛资源分布及特点
        1.1.1 全球钛资源分布
        1.1.2 中国钛资源特点分析
        1.1.3 钛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
    1.2 四氯化钛的需求及工艺技术现状
        1.2.1 四氯化钛的需求分析
        1.2.2 沸腾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1.2.3 熔盐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1.2.4 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1.3 钛渣碳热氯化基础研究进展
        1.3.1 钛渣氯化热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现状
        1.3.2 氧化物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1.3.3 氯化物熔盐体系物性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意义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3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特性及碳热氯化热力学
    2.1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原料特性研究
        2.1.1 钛渣化学组成分析及粒度
        2.1.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相分析
        2.1.3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扫描电镜分析
        2.1.4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矿物解离MLA分析
    2.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热力学
        2.2.1 碳热氯化热力学理论基础
        2.2.2 M-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2.2.3 M-C-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2.2.4 M-O-Cl体系优势区图分析
        2.2.5 氯化过程有机物生成热力学
        2.2.6 氯化产物热力学行为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3.1 动力学模拟计算VASP软件简介
    3.2 具体计算方法
    3.3 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3.3.1 金红石碳热氯化过程动力学模拟
        3.3.2 MgTi_4FeO_(10)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3.3.3 COCl_2在TiO_2和MgTi_4FeO_(10)表面的行为研究
        3.3.4 CaO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钛渣氯化用NaCl-MgCl_2-CaCl_2熔盐体系物性研究
    4.1 熔盐体系组成分析
    4.2 熔盐物性研究实验原理及方法
        4.2.1 密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4.2.2 粘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4.2.3 表面张力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4.2.4 实验用主要原料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熔盐体系密度测试结果分析
        4.3.2 熔盐体系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4.3.3 熔盐体系表面张力测试结果分析
    4.4 熔盐体系的优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及反应机理研究
    5.1 实验方法及原料
        5.1.1 实验方法
        5.1.2 实验原料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氯化温度的影响
        5.2.2 氯化时间的影响
        5.2.3 钛渣粒度的影响
        5.2.4 还原剂种类及配比的影响
        5.2.5 氯气浓度的影响
        5.2.6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优选
    5.3 钛渣碳热氯化过程熔盐及残渣表征
        5.3.1 氯化过程熔盐表征
        5.3.2 氯化过程未反应残渣表征
    5.4 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6.1 熔盐中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6.1.1 氯化工艺及设备
        6.1.2 氯化过程温度调控
        6.1.3 氯化过程的熔盐组成调控
        6.1.4 工业试验氯化残渣表征
    6.2 粗四氯化钛产品表征
    6.3 粗四氯化钛的净化提纯
        6.3.1 粗四氯化钛沉降效果分析
        6.3.2 粗四氯化钛中溶解性杂质的去除
    6.4 精四氯化钛的应用
        6.4.1 精TiCl_4在海绵钛生产中的应用
        6.4.2 精TiCl_4在钛白生产中的应用
    6.5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与前景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7)混合稀土精矿氧化/钠化焙烧反应机制及浸出规律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稀土概论
        2.1.1 稀土元素及镧系收缩
        2.1.2 稀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1.3 稀土的重要用途
    2.2 稀土矿产资源
        2.2.1 稀土赋存状态及主要稀土矿物
        2.2.2 世界稀土资源
        2.2.3 中国稀土资源
    2.3 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提取现状
        2.3.1 浓硫酸焙烧法
        2.3.2 液碱分解法
        2.3.3 酸浸碱熔工艺
        2.3.4 碳酸钠焙烧法
    2.4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2.4.1 课题背景
        2.4.2 研究目的
        2.4.3 研究意义
3 实验原料、设备与内容
    3.1 实验原料
        3.1.1 稀土矿原料
        3.1.2 其他原料
    3.2 实验设备及表针手段
        3.2.1 实验设备
        3.2.2 表征手段
    3.3 研究方案及内容
4 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4.1 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4.1.1 矿物组成及矿物量
        4.1.2 化学多元素分析
    4.2 矿物粒度及解离度
        4.2.1 矿物粒度
        4.2.2 重要矿物解离度
    4.3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
        4.3.1 稀土矿物的嵌布特征
        4.3.2 脉石矿物的嵌布特征
        4.3.3 铁矿物的嵌布特征
    4.4 稀土、钍元素赋存状态
        4.4.1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4.4.2 钍元素赋存状态
    4.5 光卤石矿物存在的预测
    4.6 本章小结
5 混合稀土矿物分解模型及其氟的逸出机制研究
    5.1 实验设定思路及工艺流程
    5.2 混合稀土精矿的低温焙烧反应机理及元素迁移规律
        5.2.1 不同焙烧气氛下微观结构变化及宏观反应特性
        5.2.2 化学键断裂特征与元素的价态分布
        5.2.3 焙烧反应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及作用机制
        5.2.4 氟碳铈矿的焙烧分解模型及反应历程
    5.3 混合稀土精矿高温焙烧及Na_3PO_4强化诱导La/Ce的分离机制
        5.3.1 高温焙烧过程中的矿相转变及形貌结构分析
        5.3.2 Na_3PO_4体系下的物相转变规律及La/Ce分离效率
        5.3.3 Na_3PO_4体系下的元素迁移规律及Ce的价态分析
        5.3.4 Na_3PO_4强化诱导La/Ce分离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NaOH直接焙烧分解过程中矿相演变及元素浸出行为研究
    6.1 实验设定思路及工艺流程
    6.2 焙烧反应机制与物相变化
    6.3 焙烧制度对稀土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
        6.3.1 焙烧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3.2 碱矿比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3.3 焙烧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4 酸浸制度对稀土浸出规律影响变化
        6.4.1 盐酸浓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4.2 搅拌速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4.3 浸出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4.4 液固比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4.5 反应过程中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变化
    6.5 酸浸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6.6 矿相演变规律及浸出机理
    6.7 本章小结
7 NaOH选择性焙烧分解机理及元素迁移规律研究
    7.1 实验设定思路及工艺流程
    7.2 氧化与钠化焙烧反应机制及稀土浸出规律
        7.2.1 氧化与钠化制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变化
        7.2.2 氧化与钠化焙烧反应机制
    7.3 水洗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及本质特性
        7.3.1 水洗条件对F、P水洗效率的影响变化
        7.3.2 水洗机理及本质特性
    7.4 酸浸动力学规律及浸出机理
        7.4.1 酸浸各因素与稀土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4.2 酸浸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7.4.3 酸浸过程的浸出机理
    7.5 本章小结
8 NaOH-Al(OH)3混合焙烧分解机理及废水资源化研究
    8.1 实验设定思路及工艺流程
    8.2 焙烧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各元素作用机理
        8.2.1 三种混合稀土精矿分解工艺的F/REO变化与失重率比较
        8.2.2 焙烧过程中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变化
        8.2.3 焙烧制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变化规律
        8.2.4 NaOH-Al(OH)3与混合稀土精矿焙烧反应机制
    8.3 水洗工艺过程中的元素迁移规律及水洗效率
        8.3.1 水洗工艺过程中的元素的迁移规律
        8.3.2 各元素的水洗效率及微观组织变化
    8.4 超声外场强化浸出水洗渣稀土及作用机制
        8.4.1 酸浸制度对水洗渣稀土浸出的影响规律
        8.4.2 酸浸过程中物相组成及元素富集规律
        8.4.3 超声外场强化浸出的作用机制
    8.5 稀土碱性废水的资源化转变及深入探索
        8.5.1 碱性废水资源化转变的技术路线
        8.5.2 废水处理制度对冰晶石制备的影响变化规律
        8.5.3 碳酸根资源内循环的利用机制与构想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创新点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锂负极行为的原位观测及界面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金属电池的复兴
    1.3 锂负极的失效机制
    1.4 锂负极沉积溶解行为探索
    1.5 锂负极性能优化策略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金属锂的原位光学观测及沉积溶解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电流对锂沉积溶解的影响
    2.4 容量对锂沉积溶解的影响
    2.5 添加剂对锂沉积溶解的影响
    2.6 循环对锂沉积溶解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态参数下锂沉积溶解行为规律及可逆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动态电流下金属锂的原位光学探测
    3.4 动态过电位下金属锂的原位光学探测
    3.5 动态参数调控下的电化学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电材料的引入及锂形核生长调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电极结构形貌和性质表征
    4.4 金属锂沉积形貌表征
    4.5 金属锂形核生长过程研究
    4.6 铁电材料作用机理探索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化学活性添加剂的引入及锂沉积形貌优化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电解液性质表征
    5.4 金属锂沉积形貌表征
    5.5 添加剂作用机理探究
    5.6 锂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界面层的自转移构筑及锂循环性能提升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自转移技术及其普适性探究
    6.4 界面层的构筑及物相表征
    6.5 界面层作用机理探究
    6.6 锂负极的形貌演变及电化学性能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强酸型离子液体的溶解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离子液体的简介
        1.1.1 离子液体的种类及特性
        1.1.2 离子液体的制备
        1.1.3 离子液体的起源与发展
    1.2 离子液体的应用
        1.2.1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2.2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1.2.3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2.4 离子液体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1.3 量热学
    1.4 离子液体溶解热研究进展
        1.4.1 溶解热的测定装置及原理
        1.4.2 离子液体溶解热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第2章 离子液体溶解热研究及量热仪标定
    2.1 溶解热
    2.2 稀释热
    2.3 相对表观摩尔焓
    2.4 溶剂化热
    2.5 化学反应热
    2.6 Pitzer理论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应用
    2.7 量热原理
    2.8 电能标定原理
    2.9 反应温度变化校正
    2.10 仪器的标定
    2.11 溶解热的测定
    2.12 小结
第3章 烷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C_nPy]Br(n=2,3,4,5,6)的制备及溶解热研究
    3.1 化学试剂
    3.2 实验设备
    3.3 烷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C_nPy]Br(n=2,3,4,5,6)的合成
    3.4 烷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C_nPy]Br(n=2,3,4,5,6)的表征
    3.5 烷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C_nPy]Br(n=2,3,4,5,6)溶解热的测定
    3.6 烷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C_nPy]Br(n=2,3,4,5,6)摩尔溶解热的测定
    3.7 烷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C_nPy]Br(n=2,3,4,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_sH_m~0的测定
    3.8 烷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C_nPy]Br(n=2,3,4,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_sHm~0的递变规律
    3.9 小结
第4章 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 [HSO_4](n=2,3,4,5,6)的制备及溶解热研究
    4.1 化学试剂
    4.2 仪器设备
    4.3 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 [HSO_4](n=2,3,4,5,6)的合成
    4.4 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 [HSO_4](n=2,3,4,5,6)的表征
    4.5 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 [HSO_4](n=2,3,4,5,6)溶解热的测定
    4.6 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 [HSO_4](n=2,3,4,5,6)摩尔溶解热的测定
    4.7 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 [HSO_4](n=2,3,4,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_sH_m~0的测定
    4.8 硫氢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HSO_4](n=2,3,4,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递变规律
    4.9 小结
第5章 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 [TFA](n=2,3,5,6)的制备及溶解热研究
    5.1 化学试剂
    5.2 仪器设备
    5.3 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TFA](n=2,3,5,6)的合成
    5.4 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TFA](n=2,3,5,6)的表征
    5.5 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TFA](n=2,3,5,6)溶解热的测定
    5.6 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TFA](n=2,3,5,6)摩尔溶解热的测定
    5.7 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TFA](n=2,3,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_sH_m~0的测定
    5.8 三氟乙酸吡啶盐离子液体[C_nPy][TFA](n=2,3,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递变规律
    5.9 小结
第6章 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_nmim][H_2PO_4](n=3,4,5,6)的制备及溶解热研究
    6.1 化学试剂
    6.2 仪器设备
    6.3 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_nmim] [H_2PO_4](n=3,4,5,6)的合成
    6.4 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_nmim] [H_2PO_4](n=3,4,5,6)的表征
    6.5 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_nmim] [H_2PO_4](n=3,4,5,6)溶解热的测定
    6.6 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_nmim] [H_2PO_4](n=3,4,5,6)摩尔溶解热的测定
    6.7 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_nmim][H_2PO_4](n=3,4,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_sH_m~0的测定
    6.8 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C_nmim][H_2PO_4](n=3,4,5,6)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递变规律
    6.9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碱金属/碱土金属复合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碱金属/碱土金属硼酸盐的研究现状
    1.3 卤化物的研究现状
    1.4 晶体常见的生长方法
        1.4.1 低温溶液法
        1.4.2 水热法
        1.4.3 高温熔液法
        1.4.4 熔体法
    1.5 性能表征
        1.5.1 单晶结构测试
        1.5.2 多晶粉末物相确定
        1.5.3 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试
        1.5.4 红外光谱测试
        1.5.5 热性能测试
        1.5.6 理论计算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孤立BO_3构型晶体的设计、合成及性能表征
    2.1 具有孤立BO_3构型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2 晶体生长
    2.3 晶体结构的确定
    2.4 单晶结构的描述
    2.5 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对比
    2.6 热学性质的研究
    2.7 光谱性质分析
    2.8 理论计算
    2.9 小结
第三章 复合阴离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碱土金属硼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1 晶体的合成
        3.1.2 晶体结构的确定
        3.1.3 晶体结构
        3.1.4 其它硼碳酸盐化合物以及结构对比
        3.1.5 化合物的熔融行为确定
        3.1.6 光谱测试
        3.1.7 理论计算
        3.1.8 小结
    3.2 卤素硼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2.1 卤素硼碳酸盐的设计
        3.2.2 晶体的合成
        3.2.3 晶体结构的确定
        3.2.4 晶体结构
        3.2.5 主族卤素硼酸盐以及结构对比
        3.2.6 热性能分析
        3.2.7 红外光谱的分析
        3.2.8 漫反射光谱的分析
        3.2.9 理论计算
        3.2.10 小结
第四章 基于Zn和 Cd原子四面体碘化物的研究
    4.1 碘化物的设计以及合成
    4.2 晶体结构的确定
    4.3 晶体结构
    4.4 热学性质的研究
    4.5 光谱的测试
    4.6 理论计算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Regularities of melting behavior of intermediate compounds in halide molten salt systems(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D]. 蔡双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熔盐堆内Nb等贵金属裂变产物的行为研究[D]. 程治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稀土元素La对CrMnFeNi高熵合金在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D]. 孙一璞.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4]无定形碳熔盐电解石墨化及电化学储铝行为研究[D]. 王俊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常压硫化-真空气化处理锡精炼硫渣的研究[D]. 马进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6]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 李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7]混合稀土精矿氧化/钠化焙烧反应机制及浸出规律基础研究[D]. 李健飞.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8]锂负极行为的原位观测及界面调控[D]. 郭雁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强酸型离子液体的溶解热研究[D]. 胡之楠. 辽宁大学, 2019(11)
  • [10]碱金属/碱土金属复合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D]. 张雪艳. 新疆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卤化物熔盐体系中中间化合物的熔融行为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