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一、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后组织病理学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乔伟[1](2020)在《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增强肝肿瘤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经皮酒精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ablation,PEA)作为一种局部介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于小肝癌治疗已30多年,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而肝细胞癌内血供丰富,肿瘤滋养血管易冲刷注入的无水酒精,降低局部酒精浓度,缩短酒精滞留时间;且国内肝细胞癌多合并肝硬化,瘤内存在丰富纤维分隔,限制了酒精弥散,从而限制了无水酒精消融的体积和完全坏死率。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大消融范围的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技术成为主流,逐渐取代了酒精消融术成为小肝癌的首选介入治疗方式。尽管如此,经皮酒精消融对于热消融困难部位,例如临近肝门、胆道、膈肌及靠近腹腔脏器等重要组织器官的肝癌消融仍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经皮酒精消融依然在肝癌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局部酒精浓度,使其获得足够大的消融体积,已成为目前酒精消融技术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对于直径<2cm的小肝癌,酒精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在长期生存率上并没有显着差异,而对于3-5cm的较大肝癌或多结节性肝癌,酒精消融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下降至50%。为了扩大酒精消融范围,临床大量研究采用将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介入治疗与酒精消融联合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肿瘤坏死率和远期生存率。其原理多为在治疗栓塞或损毁肿瘤血管的基础上,再进行酒精消融,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了肿瘤血供对酒精的冲刷,从而增强其消融效果,但上述联合治疗仅仅是两种介入治疗方式的前后叠加应用,不仅增加了创伤、治疗时长及治疗费用,且并未改善酒精消融治疗的适应症。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在临床已应用多年的相对无创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已有多项实验研究表明HIFU可以实现对部分肝内肿瘤的精准消融治疗。然而由于治疗声窗狭小,传递到胸廓内的超声能量被肋骨大量吸收反射,加上肝脏生理性运动影响,限制了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为了增强靶区组织对超声能量吸收,扩大消融效果,减少治疗剂量与治疗时间,与肝癌治疗相关的HIFU增效剂也成为目前聚焦超声的研究热点。离体猪肝实验中发现在HIFU辐照前经无水酒精注射处理可显着增大消融灶。临床研究发现肝癌内或肿瘤行PEA治疗数天后,再行HIFU治疗患者较单纯HIF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率提高。既往研究还发现当HIFU对组织造成损伤时,可通过汽化和空化效应产生微泡云。超声空化效应和热效应是HIFU的两个主要物理效应,并且这两种效应都可以使无水酒精发生汽化。另外无水酒精的空化阈值较人体组织及体液更低,实验发现离体肝组织注入无水酒精后,可明显降低HIFU靶区的空化阈值,增强HIFU辐照时的空化活动,使得焦点处温度升高突然加快,进而缩短HIFU的治疗时间。有鉴于此,我们设想将非侵入性的HIFU治疗直接作用于PEA注入的无水酒精,激励其汽化形成大量微气泡云,促使膨胀的酒精气泡聚集在注入区域的组织或微血管中,延缓血流的冲刷,从而增加局部酒精浓度以及滞留时间;而酒精气泡又可作为空化核,在超声诱导下产生空化效应,产生的微射流、冲击波可在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形成声孔,增强局部组织的通透性,进而促进酒精在组织和瘤体内的弥散,从而扩大酒精消融的体积以及提高消融完全坏死率。考虑到酒精的空化阈值较低,激励酒精汽化所需要的条件可能远低于目前HIFU所具有的精确焦域以及高声强,而且辐照时间相比HIFU治疗时间也大为缩短,因此我们选择更为简便的平均声强较低的小型HIFU聚焦超声设备(Focused ultrasound,FUS),来初步验证聚焦超声对酒精消融治疗的影响。研究目的:1.通过聚焦超声联合酒精消融兔肝实验,证实聚焦超声实时激励注入的酒精汽化形成酒精微气泡,可以有效扩大酒精消融体积;并验证聚焦超声治疗的安全性及其与酒精联合作用对肝功能的影响。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该联合方法应用于兔肝脏VX2肿瘤消融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1.主要实验仪器(1)“华西”牌CZ180A型超声治疗仪(绵阳索尼克电子有限公司),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1.0 MHz,实测测值与标称值偏差不大于±15%。超声输出功率:12.5W±20%,占空比为50%,采用导声罩方式聚焦。由南京大学声学所采用HNA-0400针式水听器(Onda Corporation)测得峰值负压为1.4 MPa±15%,对应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SPTA)为33.0W/cm2±20%。(2)VINNO 7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苏州飞依诺科技有限公司),配备X4-12L高频线阵探头(频率范围4-12 MHz),具备超声造影功能。(3)AZ8856型双通道数显温度表(台湾衡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度测量范围为-200~1760℃。(4)WRT-MI型微型针式温度传感器(广州市圣高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温度测量范围为-50~125℃,直径0.6 mm,长度100 mm。2.主要实验试剂(1)无水酒精,分析纯(CH3CH2OH)含量≥99.7%,由重庆川东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Sonazoid?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挪威GE医疗),微球平均直径为2.1μm;4ml生理盐水复溶16μl微球,微球溶液浓度约6×108/ml。3.实验动物59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3-6月龄,体重1.8-2.5 kg,由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并完成检疫。其中39只用于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正常兔肝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另外20只用于建立兔肝脏VX2肿瘤模型后入组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4.实验方法实验一: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正常兔肝消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1)实验分组及处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9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单纯聚焦超声辐照组(FUS,n=12),单纯酒精消融组(EA,n=12),聚焦超声激励酒精消融组(EA+FUS,n=12),对照组(Control,n=3)。麻醉后各组实验兔接受处理分别为:FUS组兔肝右叶及中叶连接处给予聚焦超声辐照20 s;EA组超声引导下将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针(21 G×180 mm,日本八光公司)插入同一区域肝包膜下约10mm处,随后缓慢(约20s)注射0.2ml无水酒精;EA+FUS组,将聚焦区对准PEIT针的针尖区,缓慢注入酒精的同时给予聚焦超声辐照20s;Control组仅接受开腹手术,暴露兔肝后关腹。(2)肝功能检测:FUS、EA、EA+FUS组各取3只实验兔与对照组实验兔于处理前、处理后即刻、24h、48h、72h及7d抽取动脉血检测ALT、AST含量。(3)聚焦区温度变化检测:48小时后,FUS组除去1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外,剩余8只实验兔再次接受聚焦超声辐照20 s,并对聚焦区进行测温,测量时间为60s,并根据结果绘制温度时间曲线。(4)消融体积测量:EA、EA+FUS组处理后48h获取各组肝脏组织,仔细沿消融灶与肝组织交界处进行切除取材,利用量筒排液法测量肝脏消融坏死灶的体积。(5)组织病理学检测:在处理后48h,各组取1只实验兔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消融灶的组织学改变。实验二: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1)兔肝VX2肿瘤模型建立:麻醉后从荷瘤兔肝脏中取出肿瘤,选取肿瘤边缘生长旺盛的鱼肉状活性组织切割成约1mm3的组织块,然后在超声引导下通过18G同轴针将瘤块植入兔肝右叶及中叶连接区域下方距肝包膜约10mm处。术后连续3天,每天肌注800,000IU剂量青霉素预防感染。随后经腹超声监测肿瘤大小,当长径生长到约10-15mm,即可纳入实验组。(2)实验分组及处理:20只兔肝VX2荷瘤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无水酒精消融组(EA,n=10),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组(EA+FUS,n=10)。麻醉后各组实验兔接受处理分别为:治疗前,所有瘤兔均接受示卓安(Sonazoid)CEUS。在Kupffer期,肿瘤灌注呈充盈缺损,在其最大切面测量互相垂直的三个径线,记录为长度(L),高度(H)和宽度(W),然后根据椭圆公式V=πLWH/6,估算两组肿瘤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时,EA组在CEUS引导下将PEIT针插入肿瘤中心区域,缓慢(约20s)注射0.3ml无水酒精;EA+FUS组,将聚焦区对准PEIT针尖,在注入无水酒精的同时给予聚焦超声辐照20s。(3)肿瘤坏死率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处理后48h,收集所有实验兔肝叶,每组随机选择一取材肝叶,沿肿瘤长轴切开,行大体观察。随后将剩余肝叶中肿瘤仔细分离,沿短轴等距将瘤体切为四块后,固定、包埋、切取标本中间层面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肿瘤的组织学改变。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勾画出各组坏死区面积并计算肿瘤坏死率。结果实验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正常兔肝消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1)治疗后即刻,EA+FUS组超声显示目标区域见一呈团状强回声的微气泡云,后方伴声影,而EA组仅可见注射点局部回声稍增强。48小时后,超声造影显示EA组消融灶多呈形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区,周边可见散在小片状缺损,部分充盈缺损区内部仍可见残存增强血管影;而EA+FUS组消融灶多呈更大更规则的类球形完全充盈缺损。FUS组CEUS未见充盈缺损。(2)FUS、EA、EA+FUS各组ALT水平在治疗后24小时达到峰值,然后测值逐渐回落,于治疗后7天左右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各组AST水平在治疗后即刻达到峰值,然后测值逐渐回落,于治疗后48小时左右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FUS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EA组与EA+FUS组之间的ALT和AST随时间变化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FUS辐照前实验兔肝内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测值为35.96±0.96℃。辐照20s时温度上升到平均峰值水平为44.93±1.67℃(热剂量<240 CEM43℃),然后随着FUS辐照停止,温度开始逐渐下降。(4)EA+FUS组消融体积(1.46±0.30 cm3)约为EA组(0.51±0.17 cm3)的3倍,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大体观察显示,EA组消融灶多呈片状灰白色凝固坏死,形态不规则,且主灶周边可见弥散坏死灶。而EA+FUS消融灶面积则更大更规则,周边少见弥散病灶。FUS组肝脏靶区未见坏死区域。实验2.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1)治疗后即刻,EA+FUS组二维超声可见与肿瘤形态相似的强回声酒精微气泡云团,48小时后,CEUS所示消融灶多呈类椭球型、边缘规则的充盈缺损,且范围明显超过原肿瘤边界,而EA组CEUS充盈缺损区域形态不规则,周边可见弥散灶,且多可在肿瘤边缘区域见到血流灌注。(2)VX2肝肿瘤消融前,EA和EA+FUS组通过CEUS测量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EA+FUS组的肿瘤坏死率为90.27±4.59%,明显高于EA组(63.55±8.0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可显着增加酒精消融兔肝脏的效果,增大消融体积同时使消融灶形态更规则,且不会造成额外肝损伤,证明了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消融可显着增加酒精消融兔VX2肝肿瘤坏死率。这项研究证实了此方法可有效增强酒精消融肝肿瘤,且这种新颖的联合方法具有非入侵条件下直接增强传统经皮酒精消融术的潜力。

郭丽艳[2](2020)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可能影响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疗效的因素,为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预后的预判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8年间83例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时磁共振检查资料,评估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研究术前及术后1、3、6、12月电话随访记录,总结并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98.8%(82/83),1例行单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栓塞术后97.6%(81/8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下腹疼痛,通过镇痛治疗后平均1周内(6.24±5.18天)可完全缓解;72.3%(60/83)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10.95±10.40天内可自行消失;2例(2.4%)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 1例(13.2%)患者出现闭经;9例(10.8%)患者出现肌瘤脱出:1例(1.2%)患者磁共振表现子宫破裂;3例(3.6%)患者术后正常怀孕分娩。术后12个月时子宫体积较前缩小37.4%,肌瘤体积较前缩小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缓解有效率88.2%(30/34),术后较术前VAS评分降低3.00±2.57分;84.6%(11/13)、88.9%(15/18)存在直肠、膀胱压迫症状患者在手术后症状消失。术前28例贫血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前患者年龄、肌瘤类型、肌瘤体积、经量增大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术后肌瘤体积缩小相关的因素:肌瘤类型(P=0.049<0.05),经量增大(P=0.046<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疗效与术前月经量增多相关,与肌瘤类型无关。术前月经量增多的患者,术后肌瘤体积缩小较,明显。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多可在一周内缓解。年龄、肌瘤类型、肌瘤体积等不能作为疗效评估的指标,术前月经量增多可作为术后肌瘤体积缩小明显的独立预测因素。

周婧弘[3](2020)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腺肌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鉴别子宫肌瘤与腺肌瘤的价值,找到并评估量化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患者119例,依据术后病理分为2组:(1)子宫肌瘤组:66例共72个肌瘤。(2)腺肌病腺肌瘤组:53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女性5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法国Supersonic Imagine Aix Plorer SWE超声诊断仪,首先行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在二维超声模式下清晰显示子宫,观察子宫及病灶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边界、血流分布特点。在SWE模式下启动Q-box功能测量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内杨氏模量值。记录平均弹性值(mean elastic value,Emean)、最大弹性值(maximum elastic value,Emax)、最小弹性值(minimum elastic value,Emin)和弹性标准差(elastic standard deviation,Esd)。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为?x±s,两组之间数据比较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者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正态性但不符合方差齐性者使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学有差异者,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最大为最佳诊断分界标准,算出截断值,求出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1.对腺肌病患者与腺肌瘤患者数据进行t检验,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腺肌病硬度与腺肌瘤硬度无差异。2.对肌瘤组、子宫腺肌病腺肌瘤组、正常组杨氏模量值比较,两两间t检验,均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病腺肌瘤组的Emax与Emean构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70±0.05),当约登指数最大时,Emax、Emean对应的截断值分别为121.89 k Pa、90.25 k Pa。以90.25 k Pa作为Emean最佳截断值时准确率最高,为67.2%,此时灵敏度为62.3%,特异度为70.8%。Emean≤90.25 k Pa诊断为肌瘤,Emean>90.25 k Pa诊断为腺肌瘤。4.对正常对照组和子宫腺肌病腺肌瘤组的Emax与Emean构建ROC曲线,Emax值AUC(0.99±0.01)大于Emean值AUC(0.98±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Emax、Emean对应的截断值分别为72.88 k Pa、50.22 k Pa,以72.88 k Pa作为Emax最佳截断值时准确率最高,为96.4%,此时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98.3%。Emax≤72.88 k Pa诊断为正常肌壁,Emax>72.88 k Pa诊断为腺肌病。5.对正常对照组和子宫肌瘤组的Emax与Emean构建ROC曲线,Emax值AUC(0.92±0.03)大于Emean值AUC(0.82±0.04),当约登指数最大时,Emax、Emean对应的截断值分别为72.28k Pa、47.17k Pa,以72.28k Pa作为Emax最佳截断值时准确率最高,为89.2%,此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6.6%。Emax≤72.28 k Pa诊断为正常肌壁,Emax>72.28 k Pa诊断为子宫肌瘤。6.SWE联合常规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瘤与肌瘤,诊断灵敏度为98.1%,特异度70.8%,准确率为82.4%。结论: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腺肌瘤、腺肌病和正常肌壁回声不均,并能给出量化指标,对于二维图像不典型的子宫肌瘤、腺肌瘤、腺肌病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任葆胜[4](2019)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的基础研究和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CalliSpheres微球在猪肾动脉栓塞模型中的体内评价研究目的通过建立猪部分肾脏栓塞模型,比较CalliSpheres微球与Embosphere微球手术操作性能、栓塞效果及栓塞后局部和全身的组织反应。方法24头普通健康家猪随机等分为实验组(CalliSpheres microspheres group,CSM 组,n=12)和对照组(Embosphere Microspheresgoup,ESM 组,n=12)。通过股动脉插管及选择性肾动脉插管技术分别以CSM(300-500μm)或ESM(300-500μm)栓塞猪右侧肾脏下级动脉二级以下分支建立部分肾脏栓塞模型。术中记录有无血管破裂、栓塞剂的使用量、靶血管栓塞数量、栓塞程度、非目标血管栓塞数量以及微球输送性能等相关指标。在术后第2天(D2)、第7天(D7)和第28天(D28)观察点上每组各有4头实验猪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术前、术后第2天、第7天和第28天,对实验动物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检查。各观察点实验猪实施安乐死后进行大体病理学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实验猪均顺利完成动脉内栓塞操作,无死亡或明显不良反应。CSM组与ESM组在栓塞过程中均无血管破裂,两组在栓塞剂的使用量、靶血管栓塞数量、栓塞程度、非目标血管栓塞数量、血管再通评分及微球输送性能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除在D28观察点上CSM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ESM组延长外(P<0.05),两组在各观察点上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等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大体病理学观察,在术后D2和D7观察点上,下极肾脏主要表现为坏死、淤血、包膜渗出和/或肿胀;在D28观察点上,下极肾脏主要表现为萎缩、变硬和/或表面粗糙。这些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坏死(D2)、炎症(D7、D28)和皮质变薄、纤维化和/或包膜增厚(D28)相关联。两组在大体和组织病理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CalliSpheres微球和Embosphers微球在动物实验的各项评价指标的结果上基本等同,都能有效地实现目标血管栓塞,组织反应温和,均无栓塞造成的不良反应,CalliSpheres微球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部分CalliSpheres微球加载表阿霉素栓塞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评价加载表阿霉素的CalliSpheres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共19例,未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0例患者使用加载表阿霉素的CalliSpheres微球,另外9例患者使用加载表阿霉素的DC Bead 微球。在栓塞完成后 5min、l0min、20min、40min、60min、2h、3h、6h、24h、3d、7d采集患者外周血,血样经离心处理后得到血清。通过HP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中表阿霉素的血药浓度。计算外周血清表阿霉素药动参数,包括:峰值血药浓度(Cmax)、消除半衰期(T1/2)、0到t时间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时间从0外推到无限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平均驻留时间(MRT)、表观容积(Vd)、清除率(CI)。结果两组19例病人的血清表阿霉素峰值血药浓度均出现在栓塞完成后的5min时间点上,并均在最初的2小时内快速下降。两组病人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T1/2、MRT、Vd、Cl 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证实CalliSpheres微球与DC Bead微球加载表阿霉素后在肝癌栓塞治疗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基本一致,均表现出持续释放药物的特性,并能够保持较低的血清药物浓度。第三部分不同载药微球与传统碘化油栓塞治疗肝细胞性肝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传统碘化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HCC患者。共纳入162例患者,其中85例(52.5%)接受cTACE治疗(cTACE组),37例(22.8%)接受DC Bead载药微球治疗(DCB组),40例(24.7%)患者接受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CalliSpheres组)。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三组患者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临床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患者肿瘤标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在术前和术后1月水平变化,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在术前和术后3天、1周、1月的水平变化。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cTACE组与DCB组、CalliSpheres组术后1个月疾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9.4%、62.2%、67.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7.1%、94.6%、9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ORR分别为41.2%、51.4%、55.0%,DCR 分别为 77.6%、86.5%、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具有1个或多个高危因素(Child-Pugh分期B期、ECOG评分1分、双叶病变、复发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ORR,DCB组、CalliSpheres组与cTACE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AFP及PIVKA-II血清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3天TBIL、ALT、AST较术前均明显升高,ALB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肝功能开始恢复,术后1月肝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三组患者血常规、肾功能术前和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栓塞后综合征,其中cTACE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CB组和CalliSpher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CE组患者中有5例(5.9%)出现了骨髓抑制副反应;CalliSpheres组患者中有1例(2.5%)继发肝脓肿。结论采用DC Bead或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的DEB-TACE与cTACE治疗HC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相同,但DEB-TACE对于具有Child-Pugh分期B期、ECOG评分1分、双叶病变、复发性病变等高危因素的HCC患者表现出一定优势。DEB-TACE可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化疗药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朱晓童[5](2019)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血清学、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及介入治疗临床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母体血清孕中晚期甲胎蛋白(AFP)和孕晚期肌酸激酶(CK)的测定,及其联合影像学检查,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价值。2、探讨介入治疗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剖宫产分娩的前置胎盘单胎妊娠孕妇80例为研究组,依据术中所见和(或)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分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简称“植入组”)36例和前置胎盘非植入组(简称“非植入组”)44例。另选有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高危因素,但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且胎盘位置正常并无植入,并于我院定期产检及剖宫产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54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三组患者孕中期母体血清AFP值、孕晚期母体血清AFP和CK值,并且三组患者产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MRI)检查。2、第二部分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于苏北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且于杂交手术平台多学科诊疗下行介入治疗的前置胎盘患者共48例,依据术中所见和(或)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诊断为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43例为介入组,另选取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直接行剖宫产的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胎盘植入程度、出血量(含术中及术后)、输血量、输血率、输注红细胞数和血浆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二次手术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介入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妇及新生儿转重症监护病房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1、孕中期母体血清AFP值,植入组高于非植入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母体血清AFP值,植入组高于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植入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孕晚期母体血清CK值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ROC曲线分析,孕中期母体血清AFP值的诊断临界值为45.55U/ml,曲线下面积为0.75,孕晚期母体血清AFP值的诊断临界值为228.48U/ml,曲线下面积为0.81,孕晚期母体血清AFP值的价值略高于孕中期AFP。以上述诊断界值为标准,孕中、晚期AFP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7.78%和75.00%,特异度为70.45%和84.09%。3、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MRI检查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2.22%和83.33%,特异度分别为77.27%和72.72%;将孕中晚期AFP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检查结果联合诊断后,其诊断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88.64%,均高于单项检测。4、介入组患者在出血量、输血率、子宫切除率方面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发生率、输注红细胞及血浆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和对照组在二次手术率、手术时间、术后转ICU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介入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和转NICU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并发症方面,介入组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及臀部疼痛、体温升高、产褥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一般并发症,其中1例并发了股动脉血栓形成伴闭塞的严重介入相关并发症,予以保守治疗后好转,对照组中有患者术后体温升高,未发生特殊严重的并发症。结论:1、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孕中晚期母体血清AFP值检测具有一定意义。2、影像学联合血清AFP值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单项指标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剖宫产的患者予介入治疗,可减少出血、降低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但其存在一些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且辐射的远期影响未可知,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黄哲[6](2017)在《UAE治疗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45例,均经皮穿刺右侧股动脉,插入导管后使用博来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的FSH、LH、E2、血红蛋白水平与肌瘤体积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31例患者术后有短暂低热,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9例患者出现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症状,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第3个月,患者FSH较术前升高,LH与E2均较术前降低,而血红蛋白和肌瘤体积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患者FSH、LH与E2恢复至术前水平,血红蛋白和肌瘤体积较术后第3个月持续改善(P<0.05)。结论: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虽在短期内会影响卵巢功能,但能够显着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贫血,且无严重并发症,疗效值得临床肯定。

张露芳[7](2016)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20%-50%出现临床症状。以往很多患者会选择开腹切除肌瘤甚至切除子宫的治疗方式,给广大妇女带来巨大的身心创伤。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的微创或无创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海扶)消融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实体肿瘤的无创方式,具有临床疗效显着、创伤轻、不良反应少等显着优点,但临床研究表明海扶对于较大子宫肌瘤(直径为5-7cm)疗效不甚理想,可能是由于海扶的焦域较小,对于体积较大的肌瘤,容易造成焦域与焦域重叠的缺失,使消融率下降,另外较大肌瘤中有丰富的血管,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带走聚焦所产生的热能而降低消融率。而很多研究证明米非司酮可以使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并且能明显降低肌瘤内血供,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且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大。本研究是让较大肌瘤患者治疗前小剂量服用米非司酮,再行海扶治疗,以期大大提高海扶的完全消融率。目的本研究将米非司酮与海扶联合治疗较大子宫肌瘤,观察肌瘤的缩小程度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已婚已育子宫肌瘤患者96例,全部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结果确定其为子宫肌瘤患者。并且经B超测量子宫肌瘤平均直径约为5-7cm。治疗前由相关医师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方法、预期效果及有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签署我院的知情同意书。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联合海扶组与海扶组。米非司酮组连续小剂量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后停药;米非司酮联合海扶组于海扶治疗前小剂量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后,再行海扶治疗;海扶组行单纯海扶治疗。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来我院门诊行彩超检查测量肌瘤体积变化,并询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前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体积大小为134.9±19.3cm3,米非司酮+海扶组子宫肌瘤体积为133.1±19.1cm3,海扶组子宫肌瘤体积为130.1±18.0cm3。治疗前米非司酮组与米非司酮+海扶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海扶组与米非司酮+海扶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米非司酮组行米非司酮口服治疗3个月后未做任何处理,停药后第3个月、第6个月测量子宫肌瘤体积分别为64.3±23.6cm3、104.1±32.1cm3,米非司酮+海扶组患者行海扶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测量肌瘤体积分别为37.7±23.6cm3、25.3±27.6cm3,海扶组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大小分别约80.5±27.3cm3、69.2±30.23cm3,米非司酮组与米非司酮+海扶组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分别进行t检验,米非司酮+海扶组肌瘤体积低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扶组与米非司酮+海扶组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肌瘤体积分别进行t检验,米非司酮+海扶组肌瘤体积低于海扶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宫肌瘤缩小率:米非司酮+海扶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为(73.0±13.2)%、(82.3±15.4)%,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为(54.0±19.3)%、(23.5±17.9)%,海扶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为(39.0±14.1)%、(47.9±16.9)%。米非司酮组与米非司酮+海扶组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进行t检验,米非司酮+海扶组高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扶组与米非司酮+海扶组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进行t检验,米非司酮+海扶组高于海扶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3)疗效分析:米非司酮+海扶组治疗后第6个月显效例数为26例,有效例数为5例,无效例数为1例,海扶组治疗后第6个月显效例数为0例,有效例数为27例,无效例数为5例,米非司酮组治疗后第6个月显效例数为0例,有效例数为18例,无效例数为14例,对三组患者进行卡方检验,得出P<0.01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海扶治疗较大子宫肌瘤能明显降低肌瘤体积、提高肌瘤缩小率,临床效果显着,作为较大子宫肌瘤女性患者保留子宫的治疗方式,海扶联合米非司酮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曹梦秋[8](2015)在《多模态医学影像在评价及预测UA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磁共振ADC值联合熵值预测UAE术后肌瘤体积变化目的:探讨利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术前子宫肌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联合基于T2加权成像的熵值来预测术后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VR)。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为一项前瞻性研究。收集11个患有子宫肌瘤并拟行UAE手术的患者入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患者行盆腔磁共振T1、T2加权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以入组患者的肌瘤中直径大于2cm的共16个肌瘤为研究对象,计算UAE术前及术后各个肌瘤的体积及体积变化率,以及各个肌瘤术前的ADC值及熵值。用皮尔森相关分析分别研究肌瘤VR与患者年龄、术前肌瘤体积、术前ADC值和术前熵值的关系。用多元相关性分析来探究影响UAE术后肌瘤VR的相关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得到ADC值、熵值、ADC联合熵值这三种模式下预测UAE术后肌瘤V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子宫肌瘤UAE术后6个月的平均VR是58.9%(范围从25.8%至95.0%),平均术前ADC值是1.37×10-3 mm2/s(范围从1.05×10-3 mm2/s至2.32×10-3 mm2/s),基于T2的术前平均熵值是5.36(范围从4.62至5.91)。ADC值和熵值与术后肌瘤的VR均呈明显相关性(r=0.61,P=0.012;r=0.73,P=0.00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术前ADC值联合术前熵值是预测UEA术后肌瘤VR的一种最佳模式。ROC曲线预测50%术后肌瘤VR的ADC临界值是1.39×10-3 mm2/s(敏感性45.5%,特异性80.0%),临界熵值是5.15(敏感性90.9%,特异性60.0%),ADC值联合熵值的分类准确性(曲线下面积是0.86)高于单独的ADC值或熵值(分别是0.69和0.82)。结论:术前肌瘤的ADC值和基于T2的熵值与肌瘤术后6个月的VR有显着性相关,高ADC值及高熵值预示着更大的肌瘤术后VR,ADC值联合熵值对预测UAE术后肌瘤的VR有一定价值。第二部分DWI及IVIM成像在评价UAE前后子宫肌瘤弥散及灌注特性中的价值目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是描述组织内水分子微观扩散运动的一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基于DWI的体素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由于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揭示组织微循环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子宫肌瘤的弥散相关参数ADC和非造影剂成像的灌注相关参数(f值)在UAE前后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共15个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患者(年龄29–58;平均年龄43岁)入组,术前10天及术后6个月分别行盆腔MRI检查,包括传统T1及T2加权成像,动态增强MRI和DWI,DWI图像是由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序列获得。其中有4个患者进行了多b值的DWI成像来获得IVIM相关参数(b值=0,50,100,200,500,800,1000,1200s/mm2)。计算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子宫肌瘤的ADC值,采用非线性拟合算法计算4个行IVIM检查的患者的f值。用非参数配对Wilcoxon检验来探究手术前后的ADC和f值是否有显着性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包括阴道出血及盆腔压迫症状。15个患者总共20个肌瘤的ADC值计算得出,术前肌瘤的ADC均值是1.22×10-3 mm2/s(范围0.86×10-3 mm2/s至1.65×10-3 mm2/s),术后ADC均值为1.55×10-3 mm2/s(范围0.92×10-3mm2/s至1.85×10-3 mm2/s)。UAE术后肌瘤的ADC值比术前有显着性增加(P=0.001)。共4个患者的5个肌瘤通过IVIM进行分析,术后肌瘤的f值(平均值10.48%;范围7.96%–14.21%)比术前(平均值26.69%;范围19.00%–33.19%)显着降低(P=0.043)。结论:UAE术后肌瘤的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可能反映了肌瘤的退变和细胞坏死。术后肌瘤的f值下降可能与UAE导致的去血管化有关。第三部分: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技术在UAE中的初步应用目的:用彩色编码定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成像技术对UAE过程中的相关血流信息进行监测,并探索这种新型成像技术在确定栓塞终点中的潜在价值。材料与方法:以18例拟行UA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双侧UAE,用后处理软件i Flow(Siemens,Erlangen,Germany)分别得到栓塞前后的DSA彩色编码成像,图像信息包含了每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信号峰值(signal intensity peak,SIP),最大斜率(maximum slope,MS),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相关参数。以同侧子宫动脉为参考点,取得各个参数在栓塞点上的相对值(r TTP、r SIP、r MS、r AUC),并采用配对t检验判断栓塞前后以上参数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随后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顺利施行UAE手术且成功获得彩色编码DSA图像的患者共14例,栓塞后肌瘤双侧滋养动脉栓塞点的相关参数包括r TTP、r SIP、r MS、r AUC的值均较栓塞前有明显变化(P=0.000–0.008)。对该14例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总共18个肌瘤的体积均不同程度的缩小,体积平均缩小率是61.7%(25.8%–95.0%)。患者月经过多、盆腔压迫及疼痛的症状在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彩色编码成像DSA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UAE术中的血流信息,并对UAE手术的栓塞程度提供了量化评估,为进一步栓塞终点的确定提供了可能性。

杨志伟[9](2015)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言: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对症状性子宫肌瘤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完全无侵入性治疗肿瘤方法,有效治疗良恶性肿瘤已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但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因组织的吸收、反射、散射而发生的能量衰减,导致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辐照时间较长、治疗效率较低。为此,如何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提高消融效应已成为当前高强度聚焦超声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具有潜在的巨大研究和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表明,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某种物质改变组织声学环境来达到增加靶区组织超声能量沉积的效果,这类物质统称为高强度聚焦超声增效剂。高强度聚焦超声增效剂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改变声环境,增加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超声能量沉积,从而使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肿瘤的效率提高,第一方面是:应用声阻抗较高的物质来增加其与生物组织的声阻抗差,从而增强热效应;第二方面是:应用有效的空化核降低超声的空化阈值,增强空化效应;第三方面是:改变生物组织内部的血液供应状态,减少靶区能量的丢失,从而增加靶组织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沉积作用。本实验探讨无水乙醇能否作为高强度聚焦超声增效剂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及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时,缩宫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目的:本实验通过向牛肝脏组织及离体子宫肌瘤中注射无水乙醇后行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分析其对牛肝脏组织及离体子宫肌瘤靶组织声像图灰度变化及损伤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无水乙醇可以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率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相对照,比较两者之间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时,缩宫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实验研究:1、选取屠宰后新鲜离体牛肝脏组织,浸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选择含血管和结缔组织较少的部分切成约40mm×40mm×40mm大小的方块,共40枚,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枚。室温下,常规脱气(浸泡于脱气水中)30分钟后待用。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将21G经皮酒精疗法针向切好的牛肝脏组织中心方向刺入,注入无水乙醇2ml。30min后行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采用重庆海扶(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超声换能器频率0.8MHz,功率0-400W(以连续波形式输出),物理学焦域1.5mm×1.5mm×10mm,该系统以脱气水为介质。设定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参数:采用点扫描,辐照深度(聚焦超声束入射方向上焦点到肿瘤表面的距离)20mm,单次辐照时间1s,间隔时间2s,重复次数5次,治疗探头功率200W,频率0.8MHz,焦距155mm。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无水乙醇,其他同实验组。观察两组肝脏标本辐照后靶区B超灰度变化及高强度聚焦超声在牛肝脏内形成的凝固性坏死的最长径,再将牛肝脏切片,室温下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24h,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洗涤,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计算两组肝脏组织HE染色着色区的差异。2、选取手术剥离6小时内的离体子宫肌瘤组织,浸泡于生理盐水中,选择肌瘤中无液化坏死的组织切成20mm×20mm×20mm的方块,共40块,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块,室温下常规脱气(浸泡于脱气水中)30分钟备用。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将21G经皮酒精疗法针向切好的肌瘤组织中心刺入,注入无水乙醇2ml。30分钟后行HIFU照射,辐照参数:点扫描,辐照深度10mm,单纯辐照时间1s,间隔2s,重复10次,治疗功率100W,频率0.8MHz。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无水乙醇,其他同实验组。观察两组肌瘤标本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1s、5s、10s后靶区B超出现灰度增强的例数及两组标本内形成的凝固性坏死区的最大径,将辐照后的肌瘤组织切片,室温下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24小时,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洗涤,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两组标本HE染色的差异。临床研究:3、选取我院超声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52个肌瘤),年龄2747岁,平均41.5±5.6岁,肌瘤直径40121mm,平均62.2±17.0mm。入选标准:①育龄期妇女;②拒绝接受手术治疗,有强烈的保留子宫的愿望;③机载超声能清晰显示且治疗通道安全的肌瘤;④无沟通障碍;⑤对酒精不过敏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妇科其他疾病(如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癌等肿瘤);③结缔组织病;④腹部接受过大剂量(≥45Gy)放疗者⑤半年内有脑梗塞、脑出血者;⑥合并严重的心、脑、肺、肾等系统疾病。随机分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每组20人。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肌瘤内部血流供应的丰富程度,进行半定量分级: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1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信号;2级:中量血流,可见1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或见23条小血管;3级,丰富血流,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相互连通;4级:周边血管呈网状包绕整个肌瘤,并有树枝状多个分支伸入肌瘤内,可见4条以上血管相互交织呈网状,或血管直径达3mm以上。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盆腔平扫及增强MRI检查,磁共振设备为philips3.0TAchieva TX,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仰卧位,在床中心安放表面线圈,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中线一致,采集中心对准耻骨上缘。磁共振平扫横断位:T2加权SPAIR(脂肪抑制)序列,T1加权TSE序列,冠状位:T2加权SPAIR(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T2加权SPIR(脂肪抑制)序列。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使用欧乃影15ml,矢状位:连续五次,T1加权e-THRIVE序列,横断位:T1加权e-THRIVE序列。在T2加权相测量肌瘤的最大直径(mm)以及肌瘤最深面与第二尾椎之间的最短距离(mm)。确认结果无异常,于治疗前三天开始行饮食准备。治疗前一天晚间口服不产气的导泻药,治疗当日给予清洁灌肠、下腹部备皮,脱脂、脱气以及留置导尿管。根据患者体重,给与一定量的枸橼酸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使患者达到Ramsy评级的3-4级,既要达到让病人能忍受不愉快的治疗过程,保持足够的心肺功能,同时对语言和轻触摸刺激能做出合适的反应。镇静效果要求患者疼痛评分小于4分为佳,疼痛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患者所能想象到的最严重的疼痛。治疗前15min静脉滴注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10单位),调节滴速为30滴/min,剂量为0.12U/min,直至手术结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患者于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床上取俯卧位,体表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静脉补液,膀胱灌入适量40℃生理盐水,定时观察尿量。机载超声扫查定位,以确保有安全通道,避免损伤肠道,然后制定治疗计划,功率设定为400W,采用点扫描方式,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治疗,以治疗区出现团块状灰度增加或明显的整体灰度增加为实时评价有效治疗的标准,来决定治疗结束的时机。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患者排空小便,于治疗床上取仰卧位,体表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给予维生素C3.0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治疗区常规消毒铺巾,超声选择穿刺点,0.5%盐酸利多卡因2ml局部浸润麻醉满意后,经腹或经阴道用21G经皮酒精疗法针插入肌瘤深面,根据无水乙醇在肌瘤内的弥散范围,注入(肌瘤长径×前后径×横径×0.5233)×1/12至1/20量的无水乙醇,最大量不超过30ml,拔针止血完成治疗。次日再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具体过程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统计所有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时间(s),治疗剂量(J)。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结束后让患者自己根据治疗中的感受进行疼痛评分;依据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协会制定的SIR分类法,对治疗并发症进行评价,分为A-F级:A:无需治疗,无不良后果B:有简单的治疗,观察,无不良后果C:有必要的住院治疗,住院时间不长(﹤48h)D:有重要的治疗,护理等级增加,住院时间延长(﹥48h)E:永久性后遗症F:死亡;HIFU治疗后即刻行超声造影和第二天行盆腔增强MRI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根据增强MRI计算无造影剂灌注区体积(肌瘤长径×前后径×横径×0.5233),并评价治疗是否显效:治疗后肌瘤坏死体占治疗前肌瘤体积百分比大于95%为显效。治疗后1月复查超声造影,统计肌瘤残存坏死体积及肌瘤吸收体积:一个月后肌瘤残存坏死体积/术后即可肌瘤坏死体积×100%。4、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及盆腔平扫加增强MRI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均为单发病灶,年龄33-48岁,平均40.40±3.81岁,肌瘤平均体积109.78±49.29cm3;入选标准:①育龄期妇女;②拒绝接受手术治疗,有强烈的保留子宫的愿望;③机载超声能清晰显示且治疗通道安全的肌瘤;④无沟通障碍;⑤对酒精不过敏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妇科其他疾病(如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癌等肿瘤);③结缔组织病;④腹部接受过大剂量(≥45Gy)放疗者⑤半年内有脑梗塞、脑出血者;⑥合并严重的心、脑、肺、肾等系统疾病。通过患者盆腔MRI测定肌瘤距尾骨距离,以评价病灶相对位置;通过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肌瘤内部血流供应的丰富程度,进行半定量分级,以评价病灶的血供丰富程度。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缩宫素组及对照组,每组30名患者。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一天完成。采用GE LOGIO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进行引导,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或经阴道用21G穿刺活检针插入肌瘤内部深面,根据无水乙醇在肌瘤内的弥散范围,注入肌瘤体积×1/12至1/20量的无水乙醇,最大量不超过30mL,拔针止血完成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常规行备皮、清洁灌肠、导尿并留置尿管。应用缩宫素组治疗前15min静脉滴注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10单位),调节滴速为30滴/min,剂量为0.12U/min;未用缩宫素组仅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治疗均在镇静镇痛方式下进行,药物为芬太尼和咪达唑仑,根据患者质量计算药物用量。治疗在超声实时监控下进行,以点辐照方式采用分层治疗,辐照功率400W,根据病灶内超声灰度变化及患者耐受情况调整治疗区域、治疗强度及剂量。治疗过程中心电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及记录相关不良反应。治疗中详细记录治疗总时间(min)、治疗剂量(J)、团块状灰度增强出现时间(s);治疗前后均行盆腔平扫加增强核磁对比检查,测定肌瘤及非灌注区长径(D1)、左右径(D2)、前后径(D3),计算肌瘤及非灌注区体积(V),计算公式V=0.5233×D1×D2×D3;并测定体积消融率。结果:1、无水乙醇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牛肝脏组织效果,实验组(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组)牛肝脏组织标本的靶区组织多数(13/20)立刻出现灰度增强的变化,对照组标本的靶区组织少数(6/20)立刻出现灰度增强的变化(P <0.05)。实验组辐照后消融区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HE染色后,大部分实验组(15/20)载玻片上可见坏死区染色较浅,而大部分对照组(16/20)载玻片可见均一染色,无染色差异。光镜观察见两组标本靶区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膜崩解,与非靶区分解清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更为显着。这是由于实验组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向牛肝脏组织内注射无水乙醇,在组织深面出现凝固性坏死区域,形成“损伤-损伤干涉效应”,使消融坏死的团块状高回声扩散的更快,坏死的程度更彻底。同时无水乙醇的参与可以降低发生空化效应的阈值功率,促进组织内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提高消融效率的目的。因此HIFU结合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的方式可以使靶区组织消融范围更加彻底,即刻疗效更确切。这说明无水乙醇在牛肝脏组织HIFU损伤中起到了增效剂的作用。2、无水乙醇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离体子宫肌瘤效果,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1秒、5秒、10秒后,两组标本靶区组织出现灰度增强的变化的例数:实验组分别为(3/20,15/20,20/20)例;对照组分别为(0/20,6/20,11/20)例。HIFU辐照后测量标本坏死区最大长径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为10.65±2.48(mm);对照组为8.93±2.97(mm)(P <0.05)。光镜观察见两组标本靶区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膜崩解,与非靶区分解清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更为显着。这说明,在人离体子宫肌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中,无水乙醇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相同的时间点,无水乙醇使离体子宫肌瘤的损伤例数增加,损伤程度加重,是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地增效剂。3、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子宫肌瘤血流分级为1级的1例,为2级的18例,为3级的0例,为4级的1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子宫肌瘤血流分级为1级的2例,为2级的17例,为3级的0例,为4级的1例。两组患者年龄、肌瘤平均体积、血流分级、肌瘤距尾骨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影响两组之间治疗条件是一致的,可以认为两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患者治疗时间(2478.20±991.00)S和治疗剂量(991280±396402)J明显少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患者(1714.25±666.55)S,(685700±266621)J,(P <0.05);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患者治疗后肌瘤坏死体占治疗前肌瘤体积百分比为:(99.13±1.4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患者治疗后肌瘤坏死体占治疗前肌瘤体积百分比为:(92.86±2.25)%;本研究以治疗前后体积比≥95%为显效,统计其治疗显效率,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P <0.05)。超声造影和盆腔增强MRI显示两组患者肌瘤治疗前均有造影剂充填,治疗后其内均可见无造影剂充填区(肌瘤坏死区),但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患者肌瘤边界较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患者更为清晰、锐利。说明对于相同条件的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的方式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有更高的效率,达到治疗目的,并且疗效更确切。这也证明了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向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可以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效果,无水乙醇可以作为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增效剂。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患者疼痛评分(4.80±1.54)明显低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H组)患者(3.55±1.64)(P <0.05)。82.5%(33/4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H组18人,H+A组15人,全部属于介入放射协会的SIR A-B级一般不良反应,无SIR C-D级重要不良反应和SIR E-F级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治疗组(H+A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H组。说明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的方式较之单纯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有效减少了治疗中患者的不适及治疗后出现的副反应。这是由于在超声引导下向子宫肌瘤深面注射无水乙醇,在肌瘤深面出现强回声的凝固性坏死区域,该区域对于超声波来说为强反射界面,可以有效的阻挡声波传向更深层面,减少肌瘤后方组织(例如骶骨)接受的声波照射量,从而减轻了治疗中患者的疼痛感,而且H+A组的治疗时间和治疗剂量都明显减少,并且有效的保护了肌瘤周围正常的组织脏器,这也使其疼痛感和副反应都会低于H组。因此HIFU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的方式较之单纯的HIFU治疗,有效减少了治疗中患者的不适及治疗后出现的副反应,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接受度普遍提高,这也有助于该方式今后的推广和应用。由此可见,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达到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却不伤及正常细胞的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副作用,可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在临床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坏死体积及治疗后1月肌瘤残留体积和吸收体积的比较:H+A组与H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肌瘤吸收可能与患者个人体质有关,而与肌瘤坏死的原因无关,而且我们随访的时间较短,无法判断两组的远期疗效,仍需我们进一步观察。4、缩宫素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中,应用缩宫素组肌瘤体积消融率(92.38±2.07)%,团块状灰度出现时间(150.70±57.51)s,治疗总能量(556835.0±202583)J,治疗总时间(116.70±28.61)min;对照组肌瘤体积消融率(92.81±2.53)%,团块状灰度出现时间(165.77±77.13)s;治疗总能量(512610.0±158004)J,治疗总时间(107.40±23.22)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缩宫素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中没有起到增效的作用,这是由于缩宫素借以发挥作用的模式: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供血血管收缩→改善声环境、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效率;而由于无水乙醇的作用,子宫肌瘤内平滑肌纤维已经发生凝固性坏死,缩宫素受体难以发生作用,上述缩宫素作用模式无效化。因此在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瘤内无水乙醇注射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缩宫素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无明确的应用价值。结论:无水乙醇能增强了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牛肝和离体子宫肌瘤的消融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增效剂,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纯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所需治疗时间和治疗剂量更少,患者治疗中疼痛明显减轻,治疗效果更确切。此项技术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瘤内无水乙醇注射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缩宫素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无明确的应用价值。创新点:1.本研究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与单纯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比较,证实无水乙醇可以使治疗时间和治疗剂量减小,患者治疗中疼痛明显减轻,治疗后副反应明显减少,且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在临床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既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势,又弥补了相互的缺点,为提高和改善子宫肿瘤治疗效果提供一个新思路。目前国内外没有类似报道,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2.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实践中,静脉注射缩宫素及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是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效率的两种不同方式,通过对二者各自作用机制的探讨,结合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最终统计结果,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瘤内无水乙醇注射联合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缩宫素未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无明确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没有类似研究,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徐晓茜[10](2013)在《超声造影评价子宫肌瘤短期介入疗效的临床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 UL)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前后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短期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肌瘤数共计30枚,其中单发子宫肌瘤23例,多发子宫肌瘤3例(7枚),肌壁间肌瘤22枚,浆膜下肌瘤8枚。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利用Roadmap技术超选择插入子宫动脉水平部,栓塞子宫肌瘤供血血管,对肌瘤行介入栓塞治疗。使用具有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患者UAE术前及术后7天、1月、3月、6月分别经腹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肌瘤形态、位置、回声、内部及周边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然后选择肌瘤的最佳切面,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转换至先进非线性脉冲序列(advanced nonlinear pulse sequencing, ANPS)造影条件,将配制好的造影剂SonoVue混悬液经肘前静脉弹丸式注入患者体内,尾随5m1生理盐水冲管,重点观察子宫肌瘤的造影模式、造影剂灌注情况及肌瘤大小、内部回声、内部造影剂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 TIC)等指标。通过对UAE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各项数据的收集、统计,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来评价子宫肌瘤短期介入疗效。结果①UAE术前,30枚子宫肌瘤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有两种,即周边向心型和同步型,其中有25枚肌瘤(占83.3%)的造影剂灌注模式符合周边向心型表现,5枚肌瘤(占16.7%)的造影剂灌注模式为同步型;造影剂达峰后瘤体的超声造影剂灌注情况不同,22枚(占73.3%)瘤体表现为均匀增强,8枚(占26.7%)瘤体呈不均匀增强;子宫肌瘤的超声造影剂充盈方式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均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有显着差异。②UAE术后7天,27枚肌瘤(占90%)内部无超声造影剂灌注,2枚肌瘤(占6.7%)于1/2瘤体内可见造影剂增强,边缘呈半环状增强,1枚肌瘤(占3.3%)内部造影剂呈弥漫性增强。上述3枚肌瘤立即再次行UAE补充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发现子宫动脉完全栓塞,但3枚肌瘤仍存在其他变异供血动脉。补充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该3枚瘤体内部未见造影剂充盈。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30枚肌瘤内超声造影持续无灌注,肌瘤内部造影剂时间-强度曲线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明显缩小,几乎降低为零。术前肌瘤内部时间-强度曲线的幅度明显高于正常肌层的幅度,而术后6个月内肌瘤内部的时间-强度曲线幅度明显减低接近至零,提示肌瘤处于持续缺血状态。③UAE术后子宫肌瘤回声的改变。在UAE术后不同时间段,子宫肌瘤回声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UAE术后1周瘤体内显示短线状强回声,术后1~3个月呈斑片状不均匀回声,术后6个月表现为较均匀中等或高回声,部分周边出现钙化。④UAE术后不同时间段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术后1~6个月有26枚肌瘤(占86.7%)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1-3个月体积缩小程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个月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与UAE术前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枚肌瘤(13.3%)术后体积一直无明显缩小,但该4枚肌瘤PI、AUC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减低,且术后时间-强度曲线幅度减低接近至零。⑤UAE术后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与术前肌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和肌瘤的位置有关。体积缩小组的26枚肌瘤中,术前造影剂达峰后表现为均匀增强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明显大于不均匀增强的子宫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壁间肌瘤的体积缩小程度大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超声造影能够实时显示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模式。②同CDFI相比,超声造影反映UAE术后子宫肌瘤内部血流阻断情况更敏感准确。③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各项参数变化,能够定量、客观地评价子宫肌瘤的介入疗效。④在超声造影条件下测量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相对更为准确,为评估子宫肌瘤短期介入疗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⑤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的再次UAE补充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后组织病理学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后组织病理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增强肝肿瘤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正常兔肝消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在兔肝肿瘤消融中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经皮消融治疗技术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术前准备
    3.仪器设备
    4.手术过程
    5.术后处理
    6.疗效评价标准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
    2.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
    3.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4.其他评价
讨论
    1.子宫肌瘤诊疗现状
    2.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
    3.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
    4.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
    5.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6.UAE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探讨
    7.本文章存在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3)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腺肌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腺肌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的基础研究和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CalliSpheres微球在猪肾动脉栓塞模型中的体内评价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alliSpheres微球加载表阿霉素栓塞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载药微球与传统碘化油栓塞治疗肝细胞性肝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和待发表的文章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5)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血清学、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及介入治疗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母体血清AFP、CK测定联合影像学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价值探讨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植入组、非植入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2. 母体血清AFP、CK及影像学的诊断情况
    讨论
        1.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
        2. AFP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3. CK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4. 影像学及与血清学联合诊断前置胎盘合并植入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第二部分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手术介入疗效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介入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情况
        2. 介入组及对照组的手术相关情况
        4. 随访情况
    讨论
        1. 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2. 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安全性
        3. 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
        4. 杂交手术平台及多学科合作的运用
        5. 总结与展望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UAE治疗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造影与栓塞情况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2.3 治疗效果
3 讨论

(7)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多模态医学影像在评价及预测UA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子宫肌瘤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1.2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
    1.3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机理、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术后并发症
    1.4 医学影像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指导及评估作用
        1.4.1 术前指导
        1.4.2 疗效评估及预测
        1.4.3 最佳栓塞终点的确定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磁共振ADC联合熵预测UAE术后肌瘤体积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MRI设备及主要参数
        2.2.3 图像分析
        2.2.4 UAE手术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WI及IVIM成像在评价UAE前后子宫肌瘤弥散及灌注特性中的价值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MRI设备和主要参数
        3.2.3 图像处理及分析
        3.2.4 UAE手术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技术在UAE中的初步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UAE手术过程
        4.2.3 DSA数据采集及图像后处理
        4.2.4 MRI设备及图像分析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附件

(9)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外科手术治疗
    1.2 介入治疗
    1.3 药物治疗
    1.4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第2章 高强度聚焦超声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2.1 前言
    2.2 HIFU 的作用机制
    2.3 HIFU 的应用进展
    2.4 HIFU 增效剂的临床应用
第3章 无水乙醇增强 HIFU 损伤离体牛肝效果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1.5 实验观察指标
        3.1.6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超声灰度变化
        3.2.2 坏死区消融范围
        3.2.3 HE 染色载玻片上坏死区与非坏死分界情况
        3.2.4 光镜变化
    3.3 讨论
第4章 无水乙醇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离体子宫肌瘤效果的实验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设备
        4.1.4 实验方法
        4.1.5 实验观察指标
        4.1.6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超声灰度变化
        4.2.2 坏死区消融范围比较
        4.2.3 标本坏死区光镜变化
    4.3 讨论
第5章 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方法
        5.2.1 仪器设备
        5.2.2 治疗前准备
        5.2.3 治疗过程
        5.2.4 资料采集
        5.2.5 统计处理
    5.3 结果
    5.4 讨论
第6章 缩宫素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时的作用评价
    6.1 资料与方法
        6.1.1 研究对象
        6.1.2 方法
        6.1.3 统计学分析
    6.2 结果
        6.2.1 分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6.2.2 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6.3 讨论
        6.3.1 缩宫素对于 HIFU 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响
        6.3.2 瘤内无水乙醇注射对于 HIFU 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响
        6.3.3 缩宫素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6.4 总结
第7章 结论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超声造影评价子宫肌瘤短期介入疗效的临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中的现状和展望(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后组织病理学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焦超声激励无水酒精增强肝肿瘤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D]. 乔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2]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郭丽艳. 苏州大学, 2020(02)
  • [3]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腺肌瘤诊断中的应用[D]. 周婧弘.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的基础研究和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任葆胜. 苏州大学, 2019(04)
  • [5]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血清学、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及介入治疗临床价值分析[D]. 朱晓童. 扬州大学, 2019(02)
  • [6]UAE治疗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 黄哲. 中国医学创新, 2017(03)
  • [7]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D]. 张露芳.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8]多模态医学影像在评价及预测UA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D]. 曹梦秋.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9]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D]. 杨志伟. 吉林大学, 2015(08)
  • [10]超声造影评价子宫肌瘤短期介入疗效的临床初步研究[D]. 徐晓茜. 泸州医学院, 2013(08)

标签:;  ;  ;  ;  ;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