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团自营经济工作有新亮点

第86团自营经济工作有新亮点

一、八十六团自营经济工作又有新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徐天兰[1](2019)在《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央苏区青年群众特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争取革命战争胜利而开展的工作。其中包括共青团开展的团组织建设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扩红拥军工作以及共青团支援前线的工作等。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是中央苏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央苏区青年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涵盖了中央苏区范围内针对共青团工作的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形成了较系统的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机制;改变了当地当时青年的心理和精神面貌,甚至是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舞了苏区青年的革命斗志,为革命军队的主要力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央苏区共青团坚持为革命战争服务,注重针对青年开展政治素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军事理论与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青年开展扩大红军、争取白区青年、优待红军等方面的扩红拥军工作,组织青年群众开展“礼拜六”、耕田、植棉、节省钱粮、拾捡肥料、收集子弹壳、捐粮食、捐钱物、买债券等工作。中央苏区共青团为中央苏区革命战争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为日后的共青团工作,尤其是为当今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立足于对中央苏区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挖掘其历史经验并得出在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启示。论文包括导语和结语在内,分七章进行论述。导语部分,就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的展开论述做好铺垫。主体部分共五章,分别是第二章到第六章。第二章从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少先队和共产儿童团工作等方面来阐述中央苏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第三章从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政治素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及军事理论与技能等方面工的作来阐述中央苏区共青团宣传教育工作。第四章研究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拥军工作。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在苏区和白区扩大红军工作及优待红军工作等方面进行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工作探讨。第五章研究中央苏区共青团支援前线的工作。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礼拜六”运动、耕田运动、植棉运动、节省钱粮、拾捡肥料、收集子弹壳、捐钱物、买债券等工作进行分析。第六章探讨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当代启示进行探索。最后一章,是结语与展望。着重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研究可改进的和可提升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张学娟[2](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文中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干部和干部制度建设,党的干部制度建设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全面执政的背景下开启了现代干部制度建设,这在党的干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过程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干部制度建设更具有重要性与独特性。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从中探索出干部制度建设的实践模式和方法意义,以史为鉴,能更好地回应当下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新命题。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党史党建等相关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政治功能以及经验与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应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干部制度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中。列宁在治国实践中首次形成了干部制度体系,包括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教育、管理与监督等。毛泽东更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干部制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与干部管理方法。这些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也凸显出干部制度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必须置于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框架内考察,才能以正确的逻辑理顺其时代背景。新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也在城乡关系重塑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定位,党要想顺利实现组织适应性转型,成功领导国家建设,必须要有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干部队伍作为支撑。另外,从制度的路径依赖看,这一时期的干部制度化建设既有着传统文官制度的遗留,又有着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制度的探索,更有着苏联干部制度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路径影响。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着由大规模干部的吸纳、整顿到系统化干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1953年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为界,可将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分为两个历程。1949-1952年为干部队伍的扩充、整顿阶段,上海通过南下干部进驻、对旧人员的任用和提拔新干部,并对干部进行教育与整顿,扩充和规范了干部队伍。1953-1956年为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阶段,在党管干部原则的强化和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下,上海逐步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制、干部教育培训制、干部人事管理制、干部监督制等较为规范的干部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互动作用的结果。干部意识形态塑造奠定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基础,同时,干部制度建设又强化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组织构成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党组织在党管干部原则下对干部制度建设起着核心作用;政府组织以其专业特色和职能分散特点,发挥着其在制度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建设中起到了辅助性作用。政治运动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成为干部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在政治运动中,干部制度得以规范化。这三个要素之间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共同推进着干部制度化建设。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颇有成效,党成功构建上海新政权建设所需的干部网络体系。党在推进干部制度建设中,规范了党组织、稳定了政治秩序、积累了执政资源,实现了上海政权稳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其中更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当前干部制度化建设启示深刻。论文从制度与制度化建设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并选取1949-1956年上海作为案例。论文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程,还试图从微观上探讨干部制度化建设如何在组织、群体、事件、行为中推进。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能从总体上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城市干部建设中的努力,凸显城市干部制度建设的特色。干部制度建设既是历史之鉴,也是时代之需。新时代,党应充分重视干部制度与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互动,继续推进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蔡二雨[3](2018)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在,覆盖了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以及人、财、物的各个方面。本文将“资源”认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大命题,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境遇入手,本着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和比较研究理念,针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并在企业发展中发展、完善自己的问题,以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做了新的界定,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重大机遇做了新的探讨,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大宣传理念、强化大资源意识、依托大管理构架、构建大政工格局、探索大教育路径的深入思考,解析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即“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互为资源”维度,研究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潜在的、可能的、未来的新资源所具有的新价值,即企业管理的载体价值、企业文化的文化价值、文化管理的综合价值,并将融合-综合确认为“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共同价值,将其价值概括为总体价值即信念和信仰价值、生产及产出价值即精神生产及其消费价值,论证了“可能资源”能够变为“现实资源”并使“现实资源”更为有效。通过揭示“交往理性”及其思想文化交往的理论自觉、取径自觉,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互识、互证、互动、互补和共生、共存、共荣,确认了“思想文化交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的主线,即,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确认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主体”之间思想文化交往的实践活动过程,亦即国企人在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是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和工作生活中进行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交往的交互作用,促使“双主体”不断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的新维度,即“融合-综合”的维度,旨在造就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力量;共同境遇下的维度,旨在为着“保发展”而考虑“转方式”、“调结构”,转变“单打独斗”方式和说教灌输方式,调整资源结构特别是“可能资源”结构,将工作对象定位于企业管理现象和管理活动的维度;内在逻辑上的维度,旨在强化互为背景、互为资源、共同愿景、共同意志、共享价值观基础上共同的国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恪守坚持国企改革、建设、发展的维度;理念创新对应的维度,旨在进一步创新融合的维度。本文主张将国企的特定资源、独特资源注入思想政治工作,也特别参照作为“可能资源”的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也许是痛苦的但却是重大的战略转型。为此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统一,主张“完全主体”的全面资源观。完全主体,一是指国企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主体,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意义上的主体;二是指作为客体的“可能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转化而成的主体性;三是指这两个意义上的主体,都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唤醒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问题意识,启发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回应问题的勇气,紧扣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确立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思维,形成开发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发展资源、保障资源、优化资源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关注国企广泛存在的、影响深刻的、支撑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能资源,强化国企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价值、意义的关注,加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在资源重构的基础上,把握创新发展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新趋势、大走向。

杜立芳[4](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认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张容[5](2016)在《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国有林场改革实践研究 ——以湖北太平国有林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湖北省太平国有林场的改革为研究个案,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太平国有林场改革的地方实践,试图通过展现具体的改革实践过程中省、直属上级单位、林场管理局、林场职工、周边县、乡、村之间动态复杂的互动过程,来揭示国有林场执行政策的内在驱动机制和外在压力体制。文章考察太平国有林场的历次改革后认为,国有林场发展和改革的背后逻辑是既是发展理念的转变:资源消耗向生态保护的转向,也是政治倾向的改变:从“发展主义”向“生态政治”转换。在发展主义时期,国有林场发展的目标、主体、过程和绩效量度都简化为或等同于GDP增加、经济增长和经济尺度下的社会进步,其实践形式就是不断开发资源的林业工业化模式。到了新时期,环保话语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话语并为全社会所接受,政府通过生态统合主义模式,利用国家力量(或政党)来推动生态治理,高度整合社会组织、动员民众,最为关键的是凭借公有制的产权基础,迅速调整公共资源的开发模式,拉开国有林场改革的序幕。内嵌于太平国有林场内部的生态价值观、历次发展和改革形成的政策执行经验和治理文化等,共同构成此次国有林场改革的制度底色。中央在2015年开始全面启动新一轮的国有林场改革,太平国有林场是此次改革的一个缩影。在实际的政策动员和政策执行过程中,太平国有林场通过了一系列的话语转换,在具体场景中把国有林场的改革分解成为一个个实际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林场管理者把此次改革宣传成一次着力解决所有问题的改革态势,这种态势可以理解为通过一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交融解决林场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正式制度是国有林场执行改革政策的准绳和边界,非正式制度的运作是林场自利性的表达,既是对正式制度的创新和超越,也是对正式制度的破坏与博弈。所以,在实际执行中,林管局一方面高度重视,通过动员、宣传等各种机制实现对林场秩序的治理,把此次改革对林场的冲击把握在可控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又夸大改革落实的难度,与省林业厅形成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的三次讨论、形成与驳回”动态博弈过程,来争取林场利益。总体来说,林场定性定编、合理分流与安置职工、场办社会职能的剥离、推行政事分开、经营性资产的重组与扶持、林场产业的发展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政策目标。其中人员分流与职工安置的妥善解决、以生态为主线的绿色产业发展和历史遗留问全部厘清是太平国有林场改革实践的亮点所在。其执行逻辑是调整执行策略、变通执行手段。在与省林业厅的历次博弈后,国有林场改革在制度运行范围内取到了最大化的政策支持和最宽松的制度环境。因此,国有林场可以一方面把林场定性为生态公益型林场,一方面在制度范围内借鉴商品经营型林场产业发展的路子和模式,走生态经营型林场的复合改革与发展之路。林场在改革中提出“兴产业,谋生钱、促改革”的理念,兴产业指的是围绕现有绿色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业来发展产业。谋生钱是指通过旅游产业获得收入弥补改革资金缺口,促改革就是通过践行生态经营型林场的道路推进太平国有林场改革。事实证明,林管局这次选择的道路非常正确,切中了改革的要害,也比较好的解决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整个林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格局。可以说,太平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改革绩效。文章认为,纵观太平国有林场改革,生态话语权通过国家最高领导人价值取向以国家顶层政策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成了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巨大动力。这构成了此次国有林场改革的基本共识,也构成了推动国有林场改革的政策推动力和政策约束力。林场管理局在改革中扮演着“代理人”与“执行人”的角色,它在整个改革权力关系的网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改革权力关系的网络中始终存在着非均衡性的状态。作为“执行人”林管局掌握了重要的改革信息资源,负责解读改革政策,全面执行改革,对林场职工它具有改革政策的信息优势和权力优势,对省林业厅它又具有全面了解林场状况的信息优势。这构成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创新空间和约束空间,也是国有林场改革利益相关者博弈和协调的重心。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政策执行的研究,多是局限于研究政策执行主体的内部,从政策执行的微观机理中去展示政策执行的逻辑。而该文章的研究视角更多的是从政策执行的整体性上去把握国有林场改革政策的执行,省林业厅、林管局、太平国有林场和林场职工等利益相关者都纳入到了该项研究的视阈之内。重点关注改革中林场与上级政府的互动与博弈、林场内部的协调与治理。

王思林[6](2015)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延安时期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角度讲,一般是指自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进驻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延安的13年的时间。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建国60多年的历史来看,这段历史时期并不算长,但它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这段历史亲身经历者的毛泽东同志曾经亲切地评价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长征结束以后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没有它,中国共产党是落不得地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对中国革命和全国人民是有功的。”①李君如教授曾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漫长的执政历史和丰富的执政经验的政党,我们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及其提供的历史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今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叫做‘深化’,这也才能做到‘深化’。”②本文从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一般概念和内涵出发,围绕政党与民众、政党与公权力、政党自身建设三个纬度,在政党认同理论、公权力理论和政党制度化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研究框架,并且本文通过对陕甘宁边区实证分析的方式来研究和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规律,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从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命题的研究,这是论文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所在。需要说明的是延安时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历史概念,严格来讲,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活动是分散在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苏中等大小不一的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上的,因为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群众基础等不同,各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执政活动会有自己的特点,但从大的角度来讲,都是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围绕“抗日”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的执政活动,同大于异。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模范区,是全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因此,论文题目虽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但为了史论结合、论述集中的需要,材料运用和论证上是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史料和活动概况涉及不多。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组成。导论部分说明了选题的意义和价值,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概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同时对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第一章对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概念内涵及探索历史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政党执政规律的定义、内涵以及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等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其次,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一般执政规律及苏俄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执政规律探索的历史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以政党认同理论为基础理论,政党与民众关系为分析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获取绩效认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来获取价值认同,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获取利益认同,史论结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第三章以公权力理论为基础理论,政党与公权力关系为分析视角,从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权力规范、权力目标四个层面,对中国共产党如何致力于建设规范有序的公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以政党制度化理论为基础理论,政党自身建设为分析视角,从适应性、自主性、内聚力三个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如何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对社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如何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制度化建设,如何通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思想凝聚和组织团结。第五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延安时期党在革命规律与执政规律的探索上存在矛盾冲突。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身份特征进行了辨析;其次从科层管理与社会动员,民主与集中,政法传统与司法正规化、革命党领导体制与执政党领导体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党在延安执政的矛盾冲突。第六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特点、历史意义、局部执政与全部执政的规律的比较分析以及党在延安局部执政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研究。

张鹏[7](2013)在《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地方部门在对外关系中的参与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现象。而学科特点造成的中国内外政治结合型研究不足,以及中国内外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化需要,都使得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地方参与研究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同时,大量外事档案、政府文件、统计数据的存在以及相关论着的涌现,使利用社会科学方法开展这项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提出,地方参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程度与深度,取决于中国央地、内外、地地三组关系的变化。为全面理解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理论部分的研究。对于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而言,已有的多层治理理论与功能主义理论都有提倡竞争性合作的问题,潜在的政治社会学解释则无法提供清晰的问题解决进路,而且现有理论多基于对西方国家对外关系的考察与辨析。在批判上述三种一般解释的基础上,将地方部门作为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行为体”,提出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这一解释,是在继续和坚持承认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前提下,以中央对地方的对外事务授权有限为原则,将地方提升到作为对外关系的一类“有限”参与主体,并以对外关系发展中央地、内外、地地的合作最大化为目标,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注重国家的国内-国际综合治理观形成。其次,是比较研究方面。通过中西在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方面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与代表联邦制国家的德国进行比较,提出政治关系与法律关系这两种央地关系传统,和央地协力与央地竞合这两类有限参与适用,从而厘清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之组织特点、历史流变和运行逻辑。最后,在案例研究部分,使有限参与的解释贯穿于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国际化、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以及地方发展与国际组织在华活动等研究。并通过上述四个案例,从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两个大的观察视角,既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形式与现状,又进一步验证绪论部分提出的,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存在央地协力的政策倾向;中国在内外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了国内国际制度建设的不断优化;地方多样性蕴含着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可能的地地合作三个研究假设。

徐群[8](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费名[9](2005)在《刊中报苑》文中研究指明

张泉,刘军,张永[10](2003)在《红旗再展新开岭——十六团争创兵团红旗团场写意》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是兵团经济工作的丰收之年。兵团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棉花产量创历史新高,畜牧业、果蔬园艺业正逐步成为兵团大农业新的增长点,纺织、食品、建材和农用装备四大支柱行业地位基本确立,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脱颖而出。2003年2月,兵团经济工作会议表彰了一批先进师、红旗团场、工交建先进企业、商贸流通先进企业和扭亏增效先进单位,本刊特派记者撷取了2002年兵团经济工作中几个精彩的镜头,意在激励更多的单位争创一流。

二、八十六团自营经济工作又有新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十六团自营经济工作又有新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中央苏区的研究现状
        1.2.2 当前中央苏区共青团研究的现状
        1.2.3 中央苏区共青团研究述评
    1.3 中央苏区共青团概述
        1.3.1 苏区与中央苏区
        1.3.2 共青团的初创
        1.3.3 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发展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2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3 选题特点与方法
第2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
    2.1 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制度建设工作
        2.1.1 中国共产青年团章程建设
        2.1.2 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2.1.3 颁布共青团工作决议大纲
    2.2 中央苏区共青团队伍建设工作
        2.2.1 团支部工作
        2.2.2 团组织工作
        2.2.3 团监督工作
    2.3 苏区少先队、儿童团的工作
        2.3.1 苏区少年先锋队工作
        2.3.2 共产儿童团工作
        2.3.3 团领导下的少先队、共产儿童团
第3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宣传教育工作
    3.1 政治素养教育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1.2 党团性质与宗旨教育
        3.1.3 斗争形势与策略教育
    3.2 文化知识教育
        3.2.1 消减文盲教育
        3.2.2 农业知识教育
        3.2.3 体育卫生等其他教育
    3.3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育
        3.3.1 军事理论教育
        3.3.2 军事技能教育
        3.3.3 军事训练教育
第4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拥军工作
    4.1 苏区扩大红军的工作
        4.1.1 党对团的扩红政策
        4.1.2 鼓动青年参加红军
        4.1.3 反对“开小差”工作
    4.2 白区共青团扩红工作
        4.2.1 明确白区斗争任务
        4.2.2 争取白区青年群众
        4.2.3 开展白区革命斗争
    4.3 优待红军工作
        4.3.1 拥戴红军模范
        4.3.2 慰劳红军工作
        4.3.3 优待红军家属
第5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支援前线工作
    5.1 耕田植棉运动
        5.1.1 “礼拜六”运动
        5.1.2 耕田运动
        5.1.3 植棉运动
    5.2 节省运动
        5.2.1 节省钱粮
        5.2.2 拾捡肥料
        5.2.3 收捡子弹壳
    5.3 募捐运动
        5.3.1 捐粮食
        5.3.2 捐钱物
        5.3.3 买债券
第6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经验教训及启示
    6.1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历史借鉴
        6.1.1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6.1.2 围绕青年群众实际
        6.1.3 围绕时事政治主题
    6.2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经验教训
        6.2.1 工作路线出现偏差
        6.2.2 工作方式存在粗暴
        6.2.3 工作预期超出实情
    6.3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当代启示
        6.3.1 党带领青年赢得青年
        6.3.2 团心系青年心向青年
        6.3.3 勇做新时代筑梦青年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展望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干部
        (二)制度与制度化
    四、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干部制度建设的理论论述
        一、建立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二、建设廉洁高效的行政队伍——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
    第二节 列宁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一、强调干部的选拔与任用
        二、重视干部的培训与教育
        三、加强干部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毛泽东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一、制定干部标准与干部路线
        二、干部工作要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干部要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执政空间转换下中国共产党组织适应性分析
        一、反应性适应:中共执政方式亟待调整
        二、结构性适应:政党组织结构亟待优化
        三、功能性适应:中共执政能力亟待提升
    第二节 历史与环境视角下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
        一、中国传统官僚体制下文官考试、培训与管理制度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管理的制度探索
        三、苏联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
    第三节 城乡关系重塑下上海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定位
        一、从消费性城市到生产性城市:新政权建立初期资源短缺下的上海城市发展路径
        二、从异质化到同质化: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
        三、从失序到有序: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再组织化的定位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1949-1952 年:上海干部队伍的扩充与整顿
        一、上海城市管理模式与干部现状
        二、上海干部吸纳工作的展开
        三、上海干部队伍的初步整顿与干部制度的酝酿
    第二节 1953-1956 年:上海干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一、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确立与上海干部制度建设
        二、上海党管干部原则和分部分级管理模式的建立
        三、上海具体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四、上海干部制度建设的规范性特征与变量考察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价值理念:干部意识形态的塑造
        一、意识形态与制度: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一种理论关联
        二、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新定位
        三、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再塑造
    第二节 组织载体: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
        一、组织嵌入与制度演进:干部制度化建设行动空间的一个分析框架
        二、权力空间:权力集中与党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三、行政空间:职能分散与政府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基础意义
        四、社会空间:力量支撑与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辅助作用
    第三节 政治运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政治策略
        一、破与立:政治运动对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双重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干部制度建设相关的政治运动梳理
        三、整党运动:政治运动中推进干部制度化建设的一个案例考察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强化组织:上海市社会整合与政权稳固
        一、构建了上海市的干部网络系统
        二、完成了上海市各级政权建设
        三、实现了党组织适应性转变
    第二节 稳定秩序:城市的高效管理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一、城市专业化干部管理队伍形成
        二、上海城市的高效管理
        三、上海经济的恢复发展
    第三节 积累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奠定
        一、意识形态执政资源的巩固
        二、中共执政群众资源的丰富
        三、中共执政组织资源的优化
        四、制度执政资源的初步构建
    第四节 增强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提升
        一、强化党生存抗变能力
        二、提升党社会整合能力
        三、增强党领导城市发展的能力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与现代启示
    第一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注重理论传承与干部制度创新同步
        二、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与干部队伍治理并举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与干部制度建设互动
        四、坚持宏观系统性与微观灵活性相结合
    第二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组织机构中出现干部配备不合理的现象
        二、干部管理中存在红与专区分上的盲目性
        三、大众参与在干部制度运行中的弱点
    第三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具体启示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与包容性建设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
        三、加强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四、加强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与社会性建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及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国企人”假设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
        1.2.2 国外文献
        1.2.3 现有研究点评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设想
        1.3.2 研究依据与实践依据
        1.3.3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5 本文立论之新视角
第2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界定
    2.1 资源概念解说与界定
        2.1.1 资源概念解说
        2.1.2 资源概念界定
    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维度
        2.2.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
        2.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
    2.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配置的原则
        2.3.1 服务大局原则
        2.3.2 贴近实际原则
        2.3.3 统筹规划原则
    2.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价值
        2.4.1 “现实资源”的价值
        2.4.2 “可能资源”的价值
        2.4.3 “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拥有的价值
第3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管理资源
    3.1 从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角度思考企业管理
        3.1.1 企业管理的思想文化属性
        3.1.2 从“组成部分”来看“可能资源”
    3.2 企业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3.2.1 国企管理实务:承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性资源
        3.2.2 国企管理创新:生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资源
第4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资源
    4.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
        4.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属性
        4.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张力、合力
    4.2 企业文化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4.2.1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看待企业文化作用
        4.2.2 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思想、文化资源
        4.2.3 企业文化作为文化资源
第5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管理资源
    5.1 文化管理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资源
        5.1.1 新文化、新资源
        5.1.2 新综合、新起点
    5.2 文化管理作为资源的本质和机制
        5.2.1 人本、人文、国企人:“可能资源”的本质
        5.2.2 价值观内驱:动力机制
第6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6.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和整合
        6.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自主开发、合理使用
        6.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整合
    6.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6.2.1 基于人本理论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6.2.2 走向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路
    6.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化
        6.3.1 思想文化交往构建
        6.3.2 思想文化交往情境创制
        6.3.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模式和机制
        6.3.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融合-综合
    6.4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经典文献类
    二、着作类
    三、期刊类
    四、学位论文类
    五、报纸类
    六、其他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国有林场改革实践研究 ——以湖北太平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历程与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 有关国有林场改革的研究
        (二) 有关公共政策执行效果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三、个案简介
        (一) 自然地理与历史沿革
        (二) 经济生活
        (三) 地方文化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四) 关键词界定
第二章 历史的回眸:太平国有林场发展的生态转向
    一、改革开放初期:以砍树为主的资源索取型发展理念
        (一) 以林换财时期的林场发展
        (二) 林业工业化时期的林场发展
        (三) 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的终结:林业工业化的失败
    二、新世纪的生态探索:以看树为主的资源保护型发展理念
        (一) 十年探索:建设与发展生态型林场
        (二) 重大发展机遇:领导调研考察后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价值观念的树立:以生态为主线来发展与治理林场
第三章 太平国有林场改革推行过程
    一、改革背景:国家新一轮国有林场改革启动
        (一) 生态文明战略在国家层次的提升
        (二) 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的验收
        (三) 湖北太平国有林场改革全面铺开
    二、作为改革设计主体的太平国有林场管理局
        (一) 高度重视:成立改革工作领导专班
        (二) 摸底排查:设计林场改革调查问卷
        (三) 政策宣传:推进全场对国有林场改革政策的学习
        (四) 安抚职工:缓解信访压力
    三、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一) 改革方案的三次讨论、形成与驳回
        (二) 理念的分歧:国家与林场对“国有林场改革”的不同理解
        (三) 太平国有林场改革中的自主优势
    四、改革整体推进: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完成
第四章 太平国有林场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与管理创新
    一、难点:人员安置与纠纷解决
        (一) 人员安置:病养和三年内离退休人员安置策略
        (二) 人员安置:场办社会职能单位人员安置策略
        (三) 人员安置:自谋职业与生路人员的帮扶策略
        (四) 与周边村庄林地边界纠纷的解决
    二、管理体制创新:践行生态经营型林场的改革之路
        (一) 盘活绿色资源:绿色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 林下经济特色:养殖业蓬勃发展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一、国家生态话语权的提升:政策有效执行的推动力
    二、政策执行的艺术:弹性空间与原则
    三、林场独特文化:政策执行的辅助动力
    四、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文章类
    三、硕博论文
    四、英文论着
附录
    附录一: 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评估验收指标表
    附录二: 太平国有林场改革调查问卷
    附录三: 太平国有林场改革方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学术研究方法及自评
    四、论文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概念与背景: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概念内涵及探索历史
    第一节 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概念内涵
        一、政党执政规律的定义
        二、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内涵
        三、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 世界上不同国家政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一般执政规律
        二、苏俄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时期执政规律的探索历史
        一、苏维埃时期党的执政认同
        二、苏维埃时期公权力运行
        三、苏维埃时期党的建设
第二章 政党与民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基础根本
    第一节 绩效认同: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执政绩效
        一、从边区实际出发,制定符合边区实际的经济政策
        二、遵循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原则,注重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上来协调经济发展
        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发展生产力
    第二节 价值认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一、通过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二、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
        三、坚持文艺宣传工作的人民性
        四、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系,发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
    第三节 利益认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正确处理不同阶级党派民族间的关系,让所有各方都“安”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推动民生建设
第三章 政党与公权力:规范有序的公权力运行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制度基石
    第一节 在权力结构上:因地制宜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国体”、“政体”和党政关系
        一、建立“两权半”的政体和“三三制”为组织原则的“国体”
        二、党政、党派关系的合理建构
    第二节 在权力运行上:坚持把民主执政贯穿于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一、民主选举:真实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二、民主决策:精英主义决策模式与大众主义决策模式的完美结合
        三、民主管理:将代议制民主与乡村自治结合起来
        四、民主监督: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第三节 在权力规范上:注重法律监督保障作用的发挥
        一、从边区实际出发,推进抗日民主政权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建设宪政,尊重宪法性纲领文献在国家权力中的崇高地位
        三、党和政府带头遵守法律
    第四节 在权力目标上:建设廉洁政府、效能政府
        一、精兵简政建设效能政府
        二、以俸养廉建设廉洁政府
第四章 政党自身建设:因应形势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组织保证
    第一节 适应性: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对社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
        一、通过对基层组织的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调整不断提高其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适应农村社会环境和主体利益多元的考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
    第二节 自主性: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制度化建设水平
        一、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各项制度
    第三节 内聚力: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整党整风运动来强化党的思想凝聚和组织团结
        一、适应政治环境的变化,正确处理“发展党”与“巩固党”间的矛盾
        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以整风的形式来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第五章 局限与矛盾: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博弈与冲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身份辨析
        一、革命党、执政党、领导党概念
        二、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身份辨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一、科层管理与社会动员间的冲突
        二、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冲突
        三、“政法传统”与司法正规化之间的冲突
        四、革命党领导体制与执政党领导体制的冲突
第六章 历史与启迪: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历史意义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特点
        一、党是在一种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交织的复杂环境下执政
        二、党是在十分广泛的阶级基础上执政
        三、党是在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环境下执政
        四、党是在具有坚固“合法性”基础上的执政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执政的历史意义
        一、陕甘宁边区是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对全国和其他解放区有示范引领作用
        二、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实验区,孕育了新中国的模型
        三、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干部资源、经济资源和精神资源
    第三节 局部执政与全面执政规律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经验启示
        一、要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要不断提高新形势新环境下党的社会整合能力
        三、要不断巩固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
        四、要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五、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六、要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第二节 定位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四节 论证设想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一章 中国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
    第一节 多层治理理论的解释
    第二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解释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的一般解释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
    小结
第三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中国传统与西方经验
    第一节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中的地方角色
    第二节 西方联邦制国家的地方与对外关系:以德国为例
    第三节 中西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比较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内而外的地方参与
    第一节 中国地方全球联系的发展与特征(2001-2011)
    第二节 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地方全球联系与责任
    第三节 周边外交及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国内资源整合的内容与方向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外而内的地方参与
    第一节 中国地方的国际组织能力
    第二节 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研究
    第三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沪项目调研
    第四节 由外而内的国际合作中地方发展的新契机
    小结
结论 把握对外关系“落地”的时代特征
图表及访谈手记目录
参考文献
    德文类
    英文类
    中文类
后记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八十六团自营经济工作又有新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D]. 徐天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D]. 张学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D]. 蔡二雨.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4]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5]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国有林场改革实践研究 ——以湖北太平国有林场为例[D]. 张容.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6]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D]. 王思林.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7]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D]. 张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刊中报苑[J]. 费名. 兵团建设, 2005(06)
  • [10]红旗再展新开岭——十六团争创兵团红旗团场写意[J]. 张泉,刘军,张永. 兵团建设, 2003(04)

标签:;  ;  ;  ;  ;  

第86团自营经济工作有新亮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