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一、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姚恒帽[1](2018)在《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耳穴压豆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研究探讨,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阿县中医院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断为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住院病人68例,按随机单盲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压豆治疗。有基础疾病的在不干扰本研究前提下可依先前医嘱用药,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候积分量表评分、DARS量表评分、TCD检查BA及VA血流改变,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使用SPSS 19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68例,其中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无剔除病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基础疾病及眩晕症候等方面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临床疗效、眩晕症候积分量表评分、DARS量表评分、TCD检查BA及VA血流改变、住院天数方面比较,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结论: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耳穴压豆疗法,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方面优势明显,是合理、切实可行的。

周俊文[2](2018)在《调肝理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本课题的临床观察研究,旨在评价调肝理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血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同时对调肝理血方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予以评估。2.通过本课题研究,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TCD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变化。3.整理并继承李爱云及张晓雪两位主任医师、教授的临床经验方。方法本课题病例来源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三科符合诊断及各项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血虚阳亢证患者70例,随机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口服调肝理血方与养血清脑颗粒,疗程各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眩晕病中医症候积分、TCD监测椎基底动脉血流数值。同时在临床治疗期间分别记录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给予各组患者自身前后对照以及组间比较的实验设计,对所有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0%。分别对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得到了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5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35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7例。3.两组患者治疗前LVA、RVA、BA血流速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均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4.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各项安全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结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血虚阳亢证的方案均有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李爱云及张晓雪两位主任医师、教授所拟定的调肝理血方在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血虚阳亢证具有确切安全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易蕾,雷蕾,杜丹心,张明洁[3](2015)在《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灯盏细辛+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40例临床确诊V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对照组(n=70,采用倍他司汀片治疗)和联合治疗组(n=70,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ET-1、vWF和NO水平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1.42%和91.43%,明显优于治疗对照组的45.71%和78.57%(P<0.05);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VBI患者ET-1及vWF水平均明显升高,NO水平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ET-1及vWF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N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脑及其它脏器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倍他司汀能显着改善VB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毛洁萍,曾海波,刘毓[4](2015)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附74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 L加生理盐水25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着提高(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及有效的。

苏振华[5](2013)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医药治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病机分类研究,综述不同病机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钟娟[6](2013)在《中医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VBI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献显示常用的基础方包括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中药制剂包括丹红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而且中医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在VBI性眩晕的治疗中亦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针灸最为突出。

李燕[7](2012)在《辩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辩证和随机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在疗效及安全性上的区别。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患者108人随机分为辩证组62人和对照组46人。辩证组有寒象的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有热象的应用苦碟子注射液。对照组随机应用以上2种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辩证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总显效率、中医症候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要遵循辩证施治的原则。

赖胜[8](2012)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按病情需要常规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和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尼莫地平片及西比灵胶囊等西药治疗。对照组用香丹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脑血流速度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6%,优于对照组的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脑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平均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且治疗组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及有效的。

罗海龙,李欣,李晶超[9](2012)在《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0例)和对照组(B组,38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12 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40 ml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CD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和舒张期末峰流速(VD)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碧莲[10](2012)在《中药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 B D)是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眩晕是首发症状,亦是最常见的症状。资料显示常用的基础方包括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等,临床常随证加减或辨证施治。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天麻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血栓通针、银杏针等具有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作用。研究表明中药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耐受性好等特点。

二、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历来源及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终止及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疾病有效标准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耳穴压豆治疗实施结果的评判标准
    4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西医方面论述及用药分析
    2 中医方面论述及经络分析
    3 关于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基线的比较
        4.2 耳穴压豆治疗的实施疗效评析
    5. 不足之处
    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调肝理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表
附录B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和分组
    1.2治疗药物及方法
    1.3疗效判断
    1.4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检测
    1.5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2.2各组ET-1、vWF和NO水平比较
    2.3不良反应
3讨论

(4)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附7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2结果
3讨论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医药治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从瘀论治的研究
    1.1 病因病机
    1.2 治法应用
2 从痰论治的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治法应用
3 从风论治的研究
    3.1 病因病机
    3.2 治法应用
4 从火论治的研究
    4.1 病因病机
    4.2 治法应用
5 从虚论治的研究
    5.1 病因病机
    5.2 治法应用
6 从多种病机论治
    6.1 痰瘀阻滞
    6.2 气阴两虚,痰瘀阻滞
7 结论
8 发展趋势

(6)中医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方加减
    1.1 半夏白术天麻汤
    1.2 天麻钩藤饮
    1.3 补中益气汤
    1.4 当归补血汤
    1.5 自拟方
2 中药制剂
    2.1 丹红注射液
    2.2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2.3 灯盏细辛注射液
3 针灸治疗
4 其他治疗

(7)辩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脑血流速度、纤维蛋白原比较: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10)中药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方加减
    1.1 半夏白术天麻汤
    1.2 补阳还五汤
    1.3 天麻钩藤饮
2 中药制剂
    2.1 天麻注射液
    2.2 葛根素注射液
    2.3 灯盏花注射液
    2.4 血栓通针
    2.5 银杏针
3 讨论

四、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D]. 姚恒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调肝理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D]. 周俊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J]. 易蕾,雷蕾,杜丹心,张明洁. 微循环学杂志, 2015(03)
  • [4]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附74例报告)[J]. 毛洁萍,曾海波,刘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6)
  •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医药治法及其应用的研究[J]. 苏振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3(22)
  • [6]中医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J]. 钟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13(21)
  • [7]辩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J]. 李燕. 当代医学, 2012(27)
  • [8]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赖胜. 临床医学, 2012(06)
  • [9]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 罗海龙,李欣,李晶超. 现代医院, 2012(04)
  • [10]中药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研究进展[J]. 高碧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05)

标签:;  ;  ;  ;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