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 向南 向南

向南 向南 向南

一、向南 向南 向南(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祥[1](2021)在《勉略构造带构造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勉略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缘,是由印支期勉略洋向北俯冲消减、中国南北两大陆块相互碰撞最终完成拼合的板块缝合带。现今的勉略构造带是在印支期板块缝合带的基础上叠加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而形成的复合构造带。勉略构造带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岩石组合以及各种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构造行迹,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很好地恢复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拼合过程以及陆内变形的特征,进而探讨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本文以勉略构造带中广泛发育的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古构造应力反演,揭示出勉略构造带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1)D1期变形为NW-SE向挤压,以发育直立水平褶皱、近水平皱纹线理和高角度逆断层为特征,形成于早中三叠世华北与扬子两大块体碰撞阶段。(2)D2期变形为NE-SW向挤压,主要发育左行走滑剪切变形,叠加于早期构造形迹之上,构造带内普遍发育东西向近水平拉伸线理,局部发育倾竖褶皱,形成于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该阶段秦岭造山带由早期的碰撞转为陆内变形,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宁陕断裂带东西两侧块体分别向东西两侧滑移。(3)D3期变形为N-S向挤压,在晚侏罗世-白垩纪多向汇聚构造体制下,勉略构造带受南北向挤压,形成一系列共轭剪切断裂,该期断裂切割前两期构造变形,区域上表现为北侧的大巴山、西秦岭向南逆冲推覆,扬子北缘碧口、沿米仓山一带向北楔入秦岭造山带,形成向南突出的大巴山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带、西秦岭武都舟曲弧形构造带和一系列北东、南西走向的共轭剪切断裂系。根据本次研究获得的三期构造变形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勉略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探讨。认为早-中三叠世,勉略洋闭合,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发生碰撞;晚三叠世,碰撞作用结束,区域内发生大规模的左行走滑作用,伴随产生大量岩浆岩;晚侏罗世开始,南北两大块体又发生强烈的相互挤压,导致秦岭造山带中段的强烈收缩变窄。

朱万林[2](2021)在《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和我国寒潮的特征以及两者可能的联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使用最新的中国台站气温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近60年来寒潮等冷空气频数和强度的气候学特征和不同类型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特征、成因及对下层大气的反馈,并从等熵位涡的角度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与2010年2月寒潮的联系,探索造成寒潮可能的原因和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寒潮等冷空气过程的频数和强度有明显的月际和季节差异,区域型寒潮在秋季发生频数最多,全国型寒潮、区域型冷空气和全国型冷空气在冬季发生频数最多;区域型冷空气总体过程(寒潮与冷空气过程之和)平均强度在2月最大,全国型冷空气总体过程平均强度在11月最大。冷期(1960-1986年),冬季全国型寒潮频数显着减少(-0.57次/10年),区域型冷空气、全部型(全国型与区域型之和)冷空气过程频数显着上升(分别为1.37次/10年、1.28次/10年);暖期(1987-2019年),1月全国型寒潮频数显着下降(-0.17次/10年),而区域型冷空气频数显着上升(0.53次/10年)。(2)1979-2019年北半球平流层共发生31次强爆发性增温事件(SSW),欧亚-北美型(ENA型)发生了4次,大西洋-东亚型(AEA型)发生了6次,阿留申侵入型(AI型)发生了6次,北美侵入型(NAI型)发生了11次。ENA型SSW发生前,位于大西洋和阿留申地区的阻塞高压使极涡分裂的两个低压中心分别位于欧亚和北美大陆;AEA型SSW发生前,乌拉尔山和北美大陆的高压系统共同作用使极涡分裂的两个低压中心分别位于大西洋和东亚地区。AI型SSW发生前,平流层极涡被侵入极区的阿留申高压推挤;NAI型SSW发生前,平流层的极涡被侵入极区的北美大陆西部的高压推挤。SSW发生后,平流层环流异常信号能否向下传播取决于极涡扰动的强度、位置和持续时间。SSW事件的位势高度异常从10hPa传播到500hPa大约需要10-15天。(3)2010年2月全国型寒潮爆发前,发生了一次AEA型SSW事件,源自极涡分裂的高等熵位涡(IPV)中心向东、向南移至东亚北部,同时具有高IPV的冷空气柱在垂直方向上被拉伸,气柱气旋性涡度增强导致对流层相应地区冷涡系统发展。冷涡西侧的北风沿着等熵面向南、向下输送强冷空气,有利于蒙古及西伯利亚地区强冷空气的堆积。随着高位涡冷空气柱继续向东、南移至东亚地区,东亚大槽迅速加深,槽后东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冷空气柱在向南、向东、向下移动时,其附近的气流在其东侧和南侧沿等熵面向下运动,引起低层西伯利亚高压强烈增幅,导致我国寒潮爆发。

李朝鹏[3](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高原向外扩展的前缘部位,是亚洲大陆内部显着的地形过渡带。同时,青藏高原东北缘还是东亚季风区和亚洲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带。于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对检验高原生长动力学模型、理解高原生长过程、探索高原隆升与亚洲大陆内部气候、环境演化之间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生长过程却备受争议。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北缘内最主要的两条山系-东昆仑山和祁连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和综合物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昆仑山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祁连山地形生长历史及其环境效应,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为探讨青藏高原生长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约束。1.东昆仑山(诺木洪地区)构造变形时间的重新厘定已发表的东昆仑山北缘磷灰石(U-Th)/He年龄-高程剖面数据是始新世构造变形的重要证据。然而,前人观察到的始新世山体剥露速率的急剧增加很有可能是由特殊数据组织方式造成的。为了重新厘定东昆仑山北部构造变形时间,本研究在东昆仑山中段(诺木洪地区)沿着高程采集了7个磷灰石(U-Th)/He样品。以研究区内山顶残留的地貌侵蚀面作为水平参考面,把磷灰石(U-Th)/He样品(包括本文样品和已发表样品)与地貌侵蚀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作为古深度,建立了年龄-古深度剖面。新的年龄-古深度剖面显示东昆仑山剥露速率在~25Ma急剧的增加,由~0.03 km/Myr增加到0.4-0.5 km/Myr。结合研究区内地貌侵蚀面向南低角度倾斜的特征,我们把东昆仑山中段晚渐新世(~25 Ma)的快速剥露解释为山体北缘逆冲作用的启动时间。2.东昆仑山(香日德地区)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前人观察到东昆仑山内存在多种形式构造变形(向北和向南逆冲作用、左旋剪切变形)和相邻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地层向东昆仑山减薄的特征。为了协调上述地质现象,本研究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几何模型作为工作模型。基于该模型,在香日德地区,沿垂直于东昆仑山走向的方向采集磷灰石(U-Th)/He样品。新的磷灰石(U-Th)/He数据限定了香日德地区南北向的等时面。该等时面与东昆仑山山顶识别出来的向北低角度(~4°)倾斜的地貌侵蚀面基本平行,指示了区域性由南向北的“掀斜”变形。横跨山体的年龄-水平距离剖面图显示由北向南剥露程度逐渐增加,并且剥露程度最大的部位在东昆仑走滑断裂附近。多个年龄-高程图揭示东昆仑山快速剥露始于晚渐新世(~26 Ma),东昆仑走滑断裂的局部斜压区(布青山)快速剥露早于~23Ma。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推测沿东昆仑断裂的左旋剪切变形始于晚渐新世,与压扭性作用伴生的区域“掀斜”变形同时发生。基于本文获得的晚渐新世区域“掀斜”变形、沿东昆仑断裂的左旋剪切变形、东昆仑山北缘向北逆冲作用,并且综合前人在东昆仑山南侧获得的晚渐新世向南逆冲作用、相邻盆地沉积样式、东昆仑山地貌和岩石圈深部结构特征,我们提出了新的构造几何模型:上地壳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正花状构造叠加下地壳构造楔模型。新的构造几何模型很好地协调了东昆仑山及相邻地区观察到的众多相互矛盾的地质现象。3.东昆仑山(格尔木地区)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本研究仍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作为工作模型,在格尔木地区,沿垂直于东昆仑山走向的方向采集磷灰石(U-Th)/He样品。横跨山体的年龄-水平距离剖面图显示由北向南剥露程度逐渐增加,并且剥露程度最大的部位在东昆仑走滑断裂附近。东昆仑山中部和南部的4个高程剖面记录了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6-18 Ma)快速剥露过程,北部1个高程剖面显示出·~27 Ma可能的“拐点”,意味着快速剥露开始时间为26-27 Ma。格尔木地区快速剥露开始时间和空间剥露特征与香日德地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上地壳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叠加下地壳构造楔模型的合理性。4.祁连山中中新世以来地形演化历史柴达木盆地北部出露了连续的、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与祁连山的构造隆升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中古地磁年龄框架最可靠的怀头他拉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综合的物源分析研究。物源分析结果显示,在13-8 Ma期间,怀头他拉剖面碳酸质岩屑含量显着增加(由<7%增加到>20%),Al2/O3比值逐步上升(由20%上升到29%),显着的εNd值下降(由-9.9下降到-12.4),前寒武纪(>550 Ma)碎屑锆石颗粒的比例显着增加(由24%增加到60%)。通过对比周缘潜在物源区(祁连山、都兰高地和东昆仑山)的岩石组合类型和时代、基岩主量元素和Nd同位素组成特征,新的数据指示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物源区在13-8 Ma期间由东昆仑山转变为祁连山。于是,我们推断祁连山南部在中-晚中新世经历了显着的地形生长。综合遍布祁连山的中-晚中新世构造变形记录和同时期周缘盆地的沉积环境、物源区和气候指标的转变,本研究认为祁连山经历了中-晚中新世广泛的构造变形后形成了较高起伏的地形,并造成同时期山体东、西两侧完全相反的气候变化趋势,塑造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东侧湿润、西侧干旱的气候格局。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取得了几点新的认识:(1)将东昆仑山北缘逆冲作用的时间修订为晚渐新世(~25 Ma);(2)识别出东昆仑山晚渐新世(26-27 Ma)区域“掀斜”变形,并且与东昆仑断裂走滑运动同步;(3)提出了上地壳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叠加下地壳构造楔的几何模型,合理的解释了东昆仑山及相邻地区观察到的地质和地貌现象;(4)中-晚中新世广泛的构造变形塑造了祁连山现今高海拔地形,并且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西两侧的气候格局;(5)祁连山大范围的构造隆升始于中中新世,明显晚于东昆仑山构造隆升时间,意味着晚渐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高海拔地形边界从东昆仑山扩展到北祁连山。

朱雨馨[4](2021)在《“文化空间”视域下的昆都仑召壁画艺术探究》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间又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对话、相互交融,形成了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所以,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多元一体化的特征,这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基础。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作为支撑,并且同文化一样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特征。藏传佛教艺术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随着佛教文化进入到内蒙古地区并形成了它特有的风格面貌。本文主要通过系统的田野调查,在实地测量、图像采集、图像辨识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归纳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目标是基于“文化空间”这一理论视角,着重探索昆都仑召壁画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昆都仑召的壁画艺术是在传统藏式艺术题材与样式的基础上,将蒙、汉等民族的审美与艺术风格自然融入,在其形态设置及艺术表现上形成了面貌特征鲜明的空间叙事特征。昆都仑召虽然与美岱召和五当召同为内蒙古包头地区的格鲁派寺院,并且三座召庙同样在大殿内绘制了“佛行传”的故事内容,但是由于它们的创建年代、寺庙性质以及内容呈现等方面均客观存在差异,因而三者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空间”形态。尤其是本文重点关注的昆都仑召壁画,其铺陈展开的空间架构和叙事方式,尤使得自身艺术魅力彰显出特殊的文化内涵。昆都仑召壁画艺术展现的是基于蒙、藏、汉等多元文化融合关系形成的人文脉络,并以此衍生出地域化特征的文化面貌。它所建构的特殊的“文化空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具体体现,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而具体的呈现。

张天兵[5](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大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和消亡往往受区域动力学环境控制,其构造格局和沉积充填往往具有较好的响应和记录。早古生代晚期是华北克拉通海相盆地走向消亡的关键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经历了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过程,其构造格局-沉积充填对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发展演化、区域动力学背景和油气潜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露头剖面、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相关测试分析,重点关注和综合分析了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格局变化和沉积充填过程、构造-沉积事件及剥蚀改造特点,并以同期凝灰岩夹层为纽带,厘定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环境转变的时限,初步探讨了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并结合盆地南部潜在烃源岩特征与隆凹构造格局,对该区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基于对盆地南部下古生界大量野外露头、地震剖面及钻井等资料的分析,指出盆地南部于早古生代晚期(平凉期)构造格局和沉积充填出现了明显转变。由早、中期(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广泛分布、厚度稳定的以浅水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的沉积,转变为晚期(平凉期)发育局限、向南地层厚度迅速增大,且以深水薄层页岩、硅质岩为主的沉积,同期正断层大量发育;构造格局经历了由大陆边缘坳陷、开阔台地向深水斜坡环境的转变。(2)综合分析,认为早古生代晚期(平凉期开始),盆地南部碎屑流、重力流和硅质岩等代表深水环境沉积的出现,同期凝灰岩夹层的大量发育,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的快速隆升及同沉积正断层的出现;西南部上、下古生界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晚加里东时期的沉积间断和地层遭受强烈剥蚀等现象,是早古生代晚期盆地南部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构造-沉积响应。(3)通过对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平凉期)凝灰岩(斑脱岩)夹层岩石学、赋存层位、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认为稳定的较深水体环境是凝灰岩得以保存的关键,进一步明确了该区凝灰岩源岩以中、酸性岩浆为主,形成于火山岛弧环境,发育时限主要集中于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449~453Ma);结合凝灰岩由南向北减薄的展布特点,认为早古生代晚期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构造-沉积体系的转变,与其南侧秦岭地区商丹洋盆的消减、闭合过程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4)有机碳及热演化史等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寒武系暗色泥岩和奥陶系平凉组泥页岩为该区潜在的烃源岩层系;早古生代晚期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的进一步发育及其东南、西南侧奥陶系深凹陷的出现,构成了良好的古隆起、古凹陷及区域不整合面配置结构,并保存至今,是该区早古生代潜在的油气勘探有利区。

赵荣涛[6](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文中指出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北向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新生代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构造变形等科学问题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INDEPTH IV项目在藏北地区布设的121个天然地震台站于2007-2009年间记录的地震数据,从中挑选出359个远震事件,通过接收函数CCP偏移成像和改进后的H-k叠加方法,以及多参数、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验证,获得了藏北地区的壳幔结构和地壳的Vp/Vs波速比。在上述工作及综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东昆仑深部结构和造山过程,以期深化对东昆仑隆升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1)在距离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30-90km之间观测到“双莫霍面”现象,上部柴达木莫霍面位于~45k-50m深度,并呈向南向东昆仑山下逐渐模糊趋势,下部东昆仑莫霍面从~65km深度向北向下延伸到~90km的柴达木上地幔深处。北倾正转换震相上部还存在一条平行的负转换震相,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低速物质。(2)在羌塘地块中部和可可西里地块北部存在高波速比(平均Vp/Vs≈1.83)异常区,东昆仑地壳波速比整体也高于全球平均值(平均Vp/Vs≈1.78),表明藏北地区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部分熔融物质。(3)上地幔接收函数叠加图像显示藏北中部和东部的的地幔过渡带厚度与全球平均厚度基本相同,中部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深度比东部下沉约10km。这表明藏北地区地幔过渡带不存在较大的温度异常,中部地幔过渡带上部剪切波速度比全球平均值稍低。藏北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完整形态表明,在藏北地区印度岩石圈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4)根据东昆仑-柴达木接合带的“双莫霍面”特征和藏北地区较高的波速比,提出了东昆仑造山作用与其中地壳挤入到柴达木的下地壳,其下地壳则向下插入到柴达木上地幔有关的新认识。

邸小松[7](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指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卢志明[8](2021)在《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路网中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识别路网交通状态,合理地进行城市交通管控,是目前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的效果受到交通数据质量和识别方法精度的制约。因此,研究提高交通数据质量和交通状态识别效率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在分析交通数据获取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微波检测器数据和互联网平台数据作为交通数据的来源。在深入挖掘交通数据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交通异常数据识别方法,根据不同的交通异常数据类型和数量,建立了相应的交通缺失数据修复方法。其次,从基本特征、优劣势、应用层次、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多种交通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BP神经网络法较好。针对BP神经网络法在学习过程中收敛速度较慢且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增加动量项法和自适应学习速度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法,以最小误差平方和(LSE值)作为评估指标,对其融合效果进行评估。然后,采用百分位法计算自由流速,将平均行程速度与自由流速的比值作为流动性指数,根据交通参数的特征和使用比例等因素,筛选出流动性指数作为划分和识别交通状态的指标。以路网一天的流动性指数来构建路网交通状态矩阵,根据NMF算法(非负矩阵算法)对路网交通状态矩阵进行分解,将路网交通状态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分离。利用优化粒子群算法对K-means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用于对分解后的子矩阵进行聚类分析,识别路网交通状态,分析其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最后,以重庆市主城区部分路网为研究对象,对路网交通状态进行识别,并对其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进行分析。以运行时间、紧密度和轮廓系数为评价指标,对不同算法的聚类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改进K-means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聚类效果。

高庆帅,沈山[9](2021)在《中国农业经济重心和农业劳动力重心时空演变及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重心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1978-2017年的农业经济重心与农业劳动力重心的时空演变及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农业经济重心呈现相对稳定的渐进式变化,总体上向西偏南方向移动,东西方向移动距离大于南北方向移动距离;农业劳动力重心的空间移动范围也较为稳定,总体上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主要表现为东西方向移动距离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劳动力重心的耦合关系表现为在空间距离上基本围绕180 km左右波动,农业劳动力重心的移动影响着农业经济重心的变化,在时间上有滞后性,推测未来一定时期农业经济重心存在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最后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杨柳[10](2021)在《驾驶人视觉及生理特性与交叉口事故风险点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道路交叉口处事故数量较多,以过往事故为依据的事故多发点统计了已有的事故点,但难以概括全部事故风险点。在人因导致的事故中,驾驶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最高。将事故风险点与驾驶人的视觉及生理数据相关联,能够在不依赖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交叉口宏观事故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寻找微观事故风险点的具体位置,为实现未知高风险点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减少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论文提出城市道路交叉口风险点的定义,从宏观事故风险点与微观事故风险点两方面展开研究,调研分析提出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可能发生微观状态变化的指标。利用试验平台搭建试验场景,寻找试验人员并按照设定的试验流程采集试验数据。基于驾驶人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的生理数据总结规律,判断生理特征与试验交叉口交通事故风险点之间的关联性。对交通事故风险点中风险等级最高的典型交叉口进行视觉特性分析,分别阐述瞳孔面积变化率、扫视特性和注视特性在交叉口附近的变化规律,通过视觉特性与微观事故风险点间的关联性研究判断该交叉口附近的微观事故风险点。研究发现,驾驶人的心率变异性、呼吸频率、肌电特征和皮电特征在通过不同交叉口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该变化为驾驶人预判和感知交通风险的自然生理反应。其中皮电值除与生理差异和驾龄等特征存在关联外,还与交叉口的几何特征和安全特性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关系。以交叉口不同方向上关键车道的皮电值作为判断某交叉口风险等级的依据并给出阈值范围,判断出该试验路段中交通事故风险等级最高的交叉口,分析驾驶人生理数据与宏观风险点的关联性。以宏观事故风险较高的典型无信号T形交叉口为例,利用视觉特性与风险点处心理紧张程度的关联性进行微观事故风险点判断。驾驶人瞳孔面积变化率峰值与交叉口范围内的风险点位置和风险程度密切相关;驾驶条件越复杂,事故风险越高,平均注视时间越长;扫视幅度波峰与视线转移相关,波峰左右两边的扫视幅度较小,视觉搜索难度越高。综合分析注视行为、扫视行为和瞳孔面积变化率与风险程度和心理紧张程度的关联性,判断出该交叉口内的4个微观事故风险点。

二、向南 向南 向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南 向南 向南(论文提纲范文)

(1)勉略构造带构造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断层滑动数据分析与古构造应力场分析
    2.1 古应力反演理论基础
    2.2 古构造应力场的恢复方法
        2.2.1 数据观测与分析
        2.2.2 古应力场恢复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
    3.1 大地构造位置
    3.2 区域地层
        3.2.1 前寒武系
        3.2.2 下古生界
        3.2.3 上古生界
    3.3 岩浆活动
        3.3.1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3.3.2 中生代岩浆活动
    3.4 区域构造
        3.4.1 主要断裂特征
        3.4.2 其他断裂
第四章 勉略构造带构造变形特征
    4.1 中段康县-郭镇变形特征
        4.1.1 郭镇剖面(A-A’)
        4.1.2 其他观察点特征
        4.1.3 小结
    4.2 东段横现河-略阳变形特征
        4.2.1 横现河剖面(C-C’)
        4.2.2 其他观测点
        4.2.3 小结
    4.3 西段琵琶寺变形特征
        4.3.1 琵琶寺剖面(D-D’)
        4.3.2 长坝剖面(E-E’)
        4.3.3 小结
    4.4 综合构造变形序列
第五章 勉略构造带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D_1期NW-SE向挤压应力场
    5.2 D_2期NE-SW向挤压应力场
    5.3 D_3期N-S向挤压应力场
第六章 讨论
    6.1 变形时限探讨
    6.2 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尚存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尚存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和我国寒潮的特征以及两者可能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寒潮等冷空气过程的研究进展
        1.2.2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寒潮及冷空气标准
        2.2.2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的定义
        2.2.3 等熵位涡及其计算方法
        2.2.4 其他统计方法
第三章 近60 年我国寒潮等冷空气过程的气候学特征
    3.1 各类冷空气过程频数的特征
        3.1.1 不同月和季节的各类冷空气过程频数特征
        3.1.2 各类寒潮频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
    3.2 各类冷空气过程强度的特征
        3.2.1 不同月和季节的各类冷空气过程强度特征
        3.2.2 寒潮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3.3 变暖背景下冬季各类冷空气过程的变化特征
        3.3.1 冬季气温的变化
        3.3.2 冬季各类冷空气过程频数的变化
        3.3.3 冬季各类冷空气过程强度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特征
    4.1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的统计及分类
    4.2 极涡分裂事件
    4.3 极涡偏心事件
    4.4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对下层大气的反馈
    4.5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及其后发生的寒潮等冷空气过程统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与我国2010年2月全国型寒潮的等熵位涡分析
    5.1 2009/2010 年冬季的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和中国寒潮特征
    5.2 2009/2010 年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等熵位涡特征
    5.3 2010年2 月全国型寒潮的等熵位涡特征
        5.3.1 寒潮过程中高空强冷空气的来源和传播
        5.3.2 寒潮过程中强冷空气的垂直伸展
    5.4 寒潮爆发的可能机制
        5.4.1 寒潮事件中高空主要槽脊的位涡变化特征
        5.4.2 高位涡下传对地面冷高压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的讨论
    1.2 东昆仑山和祁连山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1.2.1 东昆仑山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的研究现状
        1.2.2 祁连山新生代构造隆升时间和样式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1.3.1 东昆仑山
        1.3.2 祁连山
    1.4 主要工作量
        1.4.1 东昆仑山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的研究
        1.4.2 祁连山中中新世以来地形生长历史的研究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
        2.1.1 原理
        2.1.2 年龄-高程剖面法
        2.1.3 年龄-水平剖面法
        2.1.4 实验测试流程
    2.2 物源分析方法
        2.2.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分析
        2.2.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2.2.3 全岩Nd同位素分析
        2.2.4 碎屑锆石U-Pb地质年代学
第3章 东昆仑山(诺木洪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
    3.1 引言
    3.2 地质背景
    3.3 样品采集与数据组织方式
    3.4 数据结果与热史模拟
        3.4.1 数据结果
        3.4.2 热史模拟
    3.5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东昆仑山(香日德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
    4.3 研究策略
    4.4 数据与解释
    4.5 讨论
        4.5.1 晚渐新世东昆仑山“掀斜”变形
        4.5.2 晚渐新世东昆仑断裂走滑运动的启动
        4.5.3 东昆仑山“掀斜”变形与东昆仑断裂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5章 东昆仑山(格尔木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
    5.1 地质概况
    5.2 样品采集
    5.3 数据与解释
    5.4 讨论
        5.4.1 断裂活动性
        5.4.2 晚渐新世区域“掀斜”变形
第6章 南祁连山中-晚中新世地形生长
    6.1 引言
    6.2 地质背景
        6.2.1 柴达木盆地
        6.2.2 潜在物源区
    6.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4 数据结果
        6.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
        6.4.2 全岩主量元素
        6.4.3 全岩Nd同位素数据
        6.4.4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6.5 数据解释与讨论
        6.5.1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物源区变化
        6.5.2 祁连山南部中-晚中新世构造隆升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样式与生长过程
    7.1 东昆仑山构造变形几何模型
    7.2 祁连山新生代地形演化历史
    7.3 祁连山地形生长的气候效应
    7.4 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过程
    7.5 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模式对高原生长动力学机制的约束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LA-ICP-MS的锆石微区U-Pb精确定年实验流程的建立
附录2 基于物源分析重建的准噶尔盆地北部~27 Ma以来古水系演化历史及其对阿尔泰山构造隆升的约束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文化空间”视域下的昆都仑召壁画艺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内蒙古藏传佛教壁画艺术相关研究
        2.昆都仑召壁画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1.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2.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框架
一、昆都仑召的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1.地理位置
        2.历史沿革
    (二)建筑布局与结构功能
        1.建筑整体布局
        2.建筑功能区划
    (三)造型艺术与壁画概况
        1.寺庙造型艺术
        2.壁画艺术概况
    小结
二、昆都仑召壁画艺术调查
    (一)昆都仑召壁画现状的整体考察
        1.大雄宝殿
        2.四大天王殿
        3.度母殿
        4.转经筒殿
        5.小黄庙
    (二)大雄宝殿壁画内容的重点识读
        1.北壁内容识读
        2.东壁内容识读
        3.西壁内容识读
    (三)大雄宝殿壁画来源的个案分析
        1.关于粉本来源的探讨
        2.关于风格样式的思考
    小结
三、“文化空间”与昆都仑召壁画艺术
    (一) “文化空间”的含义
    (二) “文化空间”视域下的壁画艺术比较
        1.昆都仑召大雄宝殿经堂壁画
        2.五当召苏古沁殿经堂壁画
        3.美岱召大雄宝殿佛殿壁画
    (三)昆都仑召大殿壁画艺术独特的“文化空间”
        1.大雄宝殿壁画艺术构建的物质空间
        2.大雄宝殿壁画艺术营造的心理空间
    小结
四、昆都仑召壁画艺术的审美意蕴与文化内涵
    (一)昆召壁画艺术体现的审美意蕴
        1.装饰与造型中呈现的古典艺术
        2.传统的感性习俗与理性认知的交互
    (二)昆召壁画艺术反映的社会价值
        1.人文与历史的空间文化价值
        2.现世与休闲生活的空间文化价值
    (三)昆召壁画艺术传承的民族精神
        1.多民族艺术文化交流融合
        2.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昆都仑召大雄宝殿西壁由南向北详细内容
附录 2:昆都仑召大雄宝殿西壁由北向南详细内容
附录 3:昆都仑召壁画尺寸一览表
附录 4:《白话如意藤》与《西藏纳塘版画遗珍》对照表
附录 5:昆都仑召乌云毕力格喇嘛访谈录
附录 6:昆都仑召胡永财喇嘛访谈录
附图 1:昆都仑召大雄宝殿经堂东、西壁壁画白描稿(自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现状
        1.1.2 现存问题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进展与认识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盆地南部地球物理场特征
    2.3 盆地南部前中生代演化阶段
        2.3.1 中新元古代
        2.3.2 早古生代
        2.3.3 晚古生代
    2.4 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3.1 盆地南部早古生代地层发育及展布特征
        3.1.1 早古生代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
        3.1.2 地层发育及变化特征
        3.1.3 地层展布特征
    3.2 盆地南部断裂发育特征
    3.3 盆地南部构造-沉积演化过程
    3.4 古生代盆地南部沉积环境演变
        3.4.1 寒武纪沉积环境
        3.4.2 奥陶纪沉积环境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特点
    4.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深水沉积的出现
        4.1.1 重力流、碎屑流及滑塌沉积
        4.1.2 硅质岩沉积特征
    4.2 凝灰岩发育特征
        4.2.1 岩石矿物学特点级展布特征
        4.2.2 上奥陶统凝灰岩展布特征
    4.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央古隆起的发育
        4.3.1 地震剖面特征
        4.3.2 连井剖面特征
    4.4 地层接触关系及地层剥蚀特点
        4.4.1 地层接触关系
        4.4.2 地层剥蚀特点
第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时限及区域动力学环境
    5.1 凝灰岩夹层年代学分析
    5.2 凝灰岩物质来源及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5.2.1 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凝灰岩源岩判别
        5.2.3 凝灰岩构造环境判别
        5.2.4 凝灰岩夹层所反映的区域构造环境
    5.3 碎屑岩构造环境判别
    5.4 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演化背景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6.1 盆地南部下古生界生烃潜力特征
    6.2 盆地南部早古生代热史演化
    6.3 盆地南部中上奥陶统生物礁发育特点
    6.4 盆地南部隆构造格局与源储配置关系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地质构造背景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接收函数方法
    2.1 转换波与多次波
    2.2 接收函数提取
    2.3 H-K叠加方法
    2.4 接收函数偏移叠加成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昆仑壳幔结构接收函数成像
    3.1 地震数据来源及成像方法
    3.2 偏移叠加成像结果
    3.3 接收函数正反演分析
    3.4 壳幔结构结果可靠性分析
    3.5 地幔过渡带410和660KM界面成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昆仑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
    4.1 P波速度影响
    4.2 单台H-K叠加结果
    4.3 H-K叠加结果平面分布
    4.4 结果可靠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昆仑造山作用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5.1 北倾低速带代表俯冲遗迹?
    5.2 南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向北挤入?
    5.3 亚洲岩石圈地幔俯冲极性
    5.4 东昆仑造山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7)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交通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2 交通数据融合方法研究现状
        1.2.3 交通状态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交通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方法研究
    2.1 交通数据获取技术介绍
        2.1.1 固定式获取技术
        2.1.2 移动式获取技术
        2.1.3 互联网获取技术
    2.2 交通数据的时空特性分析
        2.2.1 相关性分析
        2.2.2 交通数据的时空特性分析
        2.2.3 行程速度时空特性分析实例
    2.3 交通数据的预处理
        2.3.1 交通数据来源
        2.3.2 交通异常数据识别
        2.3.3 交通缺失数据修复
    2.4 交通数据的合并与匹配
        2.4.1 交通数据的合并
        2.4.2 交通数据的匹配
    2.5 交通数据的整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法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3.1 交通数据融合方法概述
        3.1.1 交通数据融合方法的原理
        3.1.2 交通数据融合方法的分类
        3.1.3 交通数据融合方法的对比
    3.2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法的交通数据融合
        3.2.1 改进BP神经网络法的基本模型
        3.2.2 改进BP神经网络法的主要步骤
        3.2.3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法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
    3.3 基于加权系数的交通数据融合
        3.3.1 加权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3.3.2 加权系数法融合模型
        3.3.3 基于加权系数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
    3.4 交通数据融合效果评估指标的选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研究
    4.1 交通状态概述
        4.1.1 交通状态定义
        4.1.2 交通状态划分
        4.1.3 交通状态识别指标的选取
    4.2 路网交通状态矩阵的构建
    4.3 基于NMF算法的路网交通状态矩阵分解
        4.3.1 NMF算法概述
        4.3.2 NMF算法原理
        4.3.3 基于NMF算法的路网交通状态矩阵分解方法
    4.4 K-means算法及其在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的不足
        4.4.1 聚类算法概述
        4.4.2 K-means算法分析
        4.4.3 K-means算法在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的不足
    4.5 改进的K-means算法
        4.5.1 粒子群算法分析
        4.5.2 粒子群算法的不足
        4.5.3 粒子群算法优化
        4.5.4 基于优化粒子群算法的K-means算法改进方法
    4.6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路网交通状态识别
    4.7 算法评价指标的选取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实例背景
    5.2 交通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2.1 交通数据来源
        5.2.2 交通数据预处理
    5.3 交通数据融合
        5.3.1 交通数据融合方法的评估
        5.3.2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法的交通数据融合
    5.4 路网交通状态识别
        5.4.1 流动性指数的计算
        5.4.2 路网交通状态矩阵分解
        5.4.3 识别算法对比
        5.4.4 路网交通状态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学术科研项目

(9)中国农业经济重心和农业劳动力重心时空演变及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农业经济重心时空演变
3 农业劳动力重心时空演变
4 农业经济重心—劳动力重心耦合关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10)驾驶人视觉及生理特性与交叉口事故风险点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驾驶人视觉及生理心理研究现状
        1.2.2 事故多发点及事故风险研究现状
        1.2.3 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城市道路交叉口事故风险点及驾驶人特性分析
    2.1 交叉口事故风险点分析
        2.1.1 事故多发点定义及鉴别方法
        2.1.2 交叉口交通事故风险点的界定
    2.2 驾驶人特性
    2.3 驾驶人视觉和生理特征参数
        2.3.1 驾驶人的生理学及心理学基础
        2.3.2 视觉参数
        2.3.3 生理参数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道路交叉口驾驶人视觉特性及生理特性试验
    3.1 试验平台与车辆
        3.1.1 D-LAB试验平台
        3.1.2 试验车辆
    3.2 试验方案设计
        3.2.1 试验总体设计
        3.2.2 试验场景
        3.2.3 驾驶人选择
    3.3 试验过程
        3.3.1 控制条件
        3.3.2 试验步骤
    3.4 试验数据导出及预处理
    3.5 本章小结
4 交叉口事故风险点驾驶人生理特性研究
    4.1 心率变异性分析
        4.1.1 心率变异性特征
        4.1.2 心率变异性数据分析
    4.2 呼吸特性分析
        4.2.1 呼吸特性
        4.2.2 呼吸频率数据分析
    4.3 肌电特征分析
    4.4 皮电特征分析
        4.4.1 皮电特征
        4.4.2 十字交叉口的皮电数据分析
        4.4.3 T字交叉口的皮电数据分析
        4.4.4 环形交叉口的皮电数据分析
        4.4.5 不同类型交叉口皮电数据对比分析
    4.5 交叉口宏观事故风险点等级判断
    4.6 驾驶人的生理特性与交叉口宏观事故风险点关联性分析
        4.6.1 生理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关联性
        4.6.2 生理特性与交叉口特性的关联性
    4.7 本章小结
5 交叉口事故风险点驾驶人视觉特性研究
    5.1 典型交叉口特征及针对性试验
        5.1.1 13号交叉口的交通道路条件
        5.1.2 针对性试验
    5.2 注视行为分析
        5.2.1 注视时间
        5.2.2 注视的兴趣区域
    5.3 扫视行为分析
    5.4 瞳孔变化分析
        5.4.1 瞳孔面积变化率特性
        5.4.2 瞳孔面积变化率数据分析
    5.5 驾驶人视觉特性与交叉口微观事故风险点关联性分析
    5.6 交叉口微观事故风险点的判定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四、向南 向南 向南(论文参考文献)

  • [1]勉略构造带构造变形研究[D]. 赵金祥. 西北大学, 2021(12)
  • [2]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和我国寒潮的特征以及两者可能的联系[D]. 朱万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D]. 李朝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4]“文化空间”视域下的昆都仑召壁画艺术探究[D]. 朱雨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及地质意义[D]. 张天兵. 西北大学, 2021(12)
  • [6]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D]. 赵荣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7]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研究[D]. 卢志明.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9]中国农业经济重心和农业劳动力重心时空演变及耦合关系研究[J]. 高庆帅,沈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1(03)
  • [10]驾驶人视觉及生理特性与交叉口事故风险点关联性研究[D]. 杨柳.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标签:;  

向南 向南 向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