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艳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李启艳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一、李其炎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维[1](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李其炎[2](2003)在《劳动保障部副部长李其炎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一、关于这次会议这次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总结五年来工作进展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对明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研究布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家认为,左己同志的报告既全面概括,

蔡文武,刘睦平[3](2002)在《金保:照亮劳动保障信息化的明天——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会议侧记》文中研究表明 "金保"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 "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已经同两个确保、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一样,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全系统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劳动保障部李其炎副部长在10月底辽宁沈阳召开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斩钉截铁地强调了信息化建设在当前工作的重要性。

卢爱红,杨生文[4](2002)在《“大题大作”之举——全国劳动保障学习宣传活动纪事》文中研究表明日前,《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和《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出版发行。这是事关劳动保障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3月2日,劳动保障部在京召开出版发行座谈会暨学习宣传活动组委会全体会议,要求各地认真搞好两本书学习,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这是贯彻“大题大作”指示精神,让劳动保障走进千家万户的重大举措。

孙珊[5](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提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于法鸣[6](2018)在《为生民立命》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初,我从工作十年的就业行政管理岗位调离;2016年初,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虽然我已经退出了工作岗位,但我当就业司司长这些年的经历,令人终生难忘。其中有一件最得意之作,就是在前面几位司长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在我任内完成了就业的立法工作,《就业促进法》的出台,使中国就业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这里,我就把在就业促进法起草中

潘越[7](2015)在《基于Web的社保征缴与财务结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保险系统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的业务环节和业务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社会保险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管理的参保人群不断扩展,用户对社会保险系统开发周期的要求和系统性能的越来越高。原来传统的依靠程序编码实现业务流程和征缴政策的业务开发模式,使得系统开发的支出越来越大,系统的维护也越来越难,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能力越来越弱。因此,研究一种通用的征缴与结算系统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灵活的实现机制已经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基于Web的社保征缴与财务结算系统展开了研究,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提出系统目标和总体要求,然后分析业务流程,包括经办业务分析和公共服务业务分析,接着分析公共业务需求,具体有单位和人员参保管理、参保单位和人员异动管理、社会保险费用申报核定和基金收缴,分析了待遇享受相关需求和查询功能需求。提出软硬件设计原则,对体系构建的设计进行分析,主要有:总体架构的规划以及基本思想的设计,对网络的结构以及数据库的构造进行分析,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对财务结算凭证模块进行设计,进行安全性分析。介绍系统架构和系统特点,公共业务的实现,包括单位参保、个人参保、单位应缴计算和部分代码实现,待遇享受的实现,包括系统处理流程和部分代码实现,查询功能的实现,结算凭证模块部分代码的实现,具体有单点登陆类、待办获取类、数据库操作类、凭证审批类和外部交换平台设计的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实例运行,介绍运行环境、对NC+WAS进行设置,进行验证部署,最后得出部分测试过程及结果。本文系统的研究,大大加强及保障了我国的社会保障服务的工作,规范化及科学化了我国的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有效完善及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水平及方式,有效提高了社会保障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王良青[8](2014)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是在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其后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但是其实践却是始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早期的中国知识精英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当前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命题已经展开了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有助于深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及其发展壮大中的意义。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作出了开创性探索。这一探索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执政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全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和正文的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理论和现实的意义,选题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相关概念的的界定及历史考查。第一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主客观条件,以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第二章论述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唤起民众的觉醒意识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撰写文章、翻译经典着作解释马克思主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出版通俗刊物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社团、讲堂、学堂、补习学校、课堂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各种纪念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第三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对农民问题的关注,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第四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局限性。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以下特点:探索大众化的过程由自发到自觉、探索大众化的内容上囿于’阶级斗争”的视域、探索大众化的模式上,深受苏联的影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掌握传媒的资源不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缺乏有力的机制,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经费短缺、民众文化水平低,加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第五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面临的挑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把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国家发改委价检司综合处[9](2006)在《价格监督检查司2006年4~5月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4月4月1~10日,价检司有关同志前往广东、上海、河南三省(市),就教育收费检查问题与被查单位交换意见。

刘军[10](2006)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后半叶,发展理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成为中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具有深邃内涵和丰厚外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实践问题。发展实践的拓展,需要发展理论为先导,而发展理论的构建和运用,又要求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则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因此,本文以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分析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论证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是什么,而且在于论证这一发展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来源以及历史与时代来源,在于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之间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进一步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的,它们在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与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模式。这一过程表明当代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正在走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国家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基础。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一位政治家、战略家的宏伟气魄和敏锐洞察力,审时度势,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对时代发展主题和特征作出了正确判断,对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总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出了有关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20世纪下半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学说,不仅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彰显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缘由之一是因为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前提、坚实的国情基础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一任任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和关心发展问题。他们从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怎

二、李其炎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其炎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2)劳动保障部副部长李其炎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这次会议
二、突出重点,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三、切实做好“两节”、“两会”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

(3)金保:照亮劳动保障信息化的明天——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会议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金保”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
分步实施重点先行
困难和挑战
    一、金保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进度有哪些要求?
    二、“金保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三、怎样解决资金落实问题?
    四、怎样理解“金保工程”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五、怎样全面做好养老保险全国联网的各项准备和业务规范工作?
    六、“金保工程”对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有怎样的要求?
    七、部里对实施“金保工程”的监督检查有那些要求?

(4)“大题大作”之举——全国劳动保障学习宣传活动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劳动保障的一件盛事
“大题大作”之需
一套很有特色的“教科书”
让劳动保障走进千家万户
齐心协力把“大题”做好

(5)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
        (二)早期传播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基本分析框架
        (二)具体篇章结构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第三节 国际人士
        一、传教士群体
        二、共产国际组织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为生民立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民执政的理念
二、政策升华的必然
三、实践工作的使然
链接 2002年大事记

(7)基于Web的社保征缴与财务结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2.1 系统开发技术
        2.1.1 NC开发模型
        2.1.2 UAP平台
        2.1.3 WebSphere应用服务器
    2.2 数据的网络存储技术
        2.2.1 磁盘冗余阵列
        2.2.2 网络存储技术
    2.3 ORACLE数据库
        2.3.1 体系结构
        2.3.2 Oracle数据库的角色管理
        2.3.3 Oracle数据库的安全策略
    2.4 网络协议
        2.4.1 传输控制协议(TCP)
        2.4.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2.4.3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
        2.4.4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目标和总体要求
    3.2 业务流程分析
        3.2.1 经办业务分析
        3.2.2 公共服务业务分析
    3.3 公共业务需求
        3.3.1 单位和人员参保管理
        3.3.2 参保单位和人员异动管理
        3.3.3 社会保险费用申报核定
        3.3.4 基金收缴
        3.3.5 社会保险个人帐户管理
        3.3.6 证卡管理
        3.3.7 系统管理
    3.4 待遇享受相关需求
        3.4.1 养老保险
        3.4.2 医疗保险
        3.4.3 工伤保险
        3.4.5 生育保险
    3.5 查询功能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架构设计分析
        4.2.1 系统总体设计的基本思想
        4.2.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3 网络结构
    4.4 数据库结构
        4.4.1 数据库总体结构
        4.4.2 数据库详细结构
    4.5 系统功能设计
        4.5.1 公共业务
        4.5.2 待遇享受
        4.5.3 查询功能
    4.6 财务结算凭证模块的设计
        4.6.1 凭证输入模块
        4.6.2 凭证审核模块
        4.6.3 凭证过账模块
        4.6.4 凭证汇总模块
        4.6.5 凭证查询模块
    4.7 安全性分析
        4.7.1 身份认证
        4.7.2 访问控制与授权
        4.7.3 安全审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整体介绍
        5.1.1 系统架构
        5.1.2 系统特点
    5.2 公共业务
        5.2.1 单位参保
        5.2.2 个人参保
        5.2.3 单位应缴计算
    5.3 待遇享受
    5.4 查询功能
    5.5 结算凭证模块部分代码的实现
        5.5.1 单点登陆类
        5.5.2 待办获取类
        5.5.3 数据库操作类
        5.5.4 凭证审批类
        5.5.5 外部交换平台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运行
    6.1 实例运行
        6.1.1 运行环境
        6.1.2 NC+WAS设置
        6.1.3 验证部署
        6.1.4 部分测试过程及结果
    6.2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选题的依据
        (一) 理论依据
        (二) 现实依据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与本论题相关的主要观点简介
    四、相关基本概念
        (一)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二) 马克思主义者概念及其判断的标准的历史考察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必要性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一) 国际背景
        (二) 国内背景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件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素养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念
        (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爱国情怀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条件
        (一) 探索的理论依据
        (二) 探索的文化基础
        (三) 探索的语言载体
    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需要
        (三) 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 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
第二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一、唤起民众的觉醒意识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一) 唤起民众的重要性
        (二) 唤醒民众的方法
    二、撰写文章、翻译经典着作解释马克思主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一) 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 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生平事迹
        (三) 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三、出版通俗刊物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出版期刊客观有利条件
        (二)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下出现了出版、发行期刊的热潮
        (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期刊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一) 与实用主义代表胡适的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
        (二) 与张东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
        (三) 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五、社团、讲堂、学堂、补习学校、课堂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
        (一) 成立各种社团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 开设工人补习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 马克思主义进课堂
    六、各种纪念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相关纪念活动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一、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一) 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作用
        (二) 利用各种形式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 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促进了对农民问题的关注
        (一) 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二) 方法手段与农民特点的一致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 解放农民的任务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一致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
    三、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二) 党的组织的发展壮大
第四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一) 探索大众化的过程由自发到自觉
        (二) 探索大众化的内容上囿于“阶级斗争”的视域
        (三) 探索大众化的模式上,深受苏联的影响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
        (二) 掌握传媒的资源不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
        (三) 缺乏有力的机制,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
        (四) 经费短缺、民众文化水平低,加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第五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一、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面临的挑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
        (一)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二)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把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一) 与时俱进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二) 引导大众有效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三、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一) 针对不同受众对象,釆用不同的方法措施
        (二) 在宣传的手段,要把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结合起来
    四、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一) 执政的组织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 执政的理论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三) 执政的群众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群众基础
        (四) 依托执政的人力资源建立支稳定优秀的宣传队伍
        (五) 执政的历史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历史借鉴
        (六) 执政的经济资源为大众化提供物质保障
第六章 参考文献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后记

(10)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基础
    (一) 邓小平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实践基础
        1、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晶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什么是发展的深刻揭示
        2、对为什么要发展的准确把握
        3、对怎样发展的深入探索
        4、对如何评价发展的科学判断
    (三)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历史地位
        1、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发展理论
        2、是指导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发展理论
        3、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基础
        4、为当代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主要依据
        1、理论依据
        2、现实依据
        3、历史依据
        4、时代依据
    (二)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演进
        1、关于发展地位的新论断
        2、关于发展目的的新认识
        3、关于发展目标的新追求
        4、关于发展方法的新总结
        5、关于发展阶段的新定位
        6、关于发展动力的新推进
        7、关于发展途径的新部署
        8、关于发展机遇的新判断
        9、关于发展道路的新设计
    (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2、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一) 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主要来源
        1、基础性来源
        2、直接性来源
        3、民族性来源
        4、补充性来源
    (二) 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基本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辩证地看待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 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理论创新
        1、人本理念上的创新
        2、价值本位上的创新
        3、政绩观上的创新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一)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1、实践层面—“四个文明”的整体发展
        2、价值层面—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 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的目标指向
        2、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3、协调发展的制度对策
    (三)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1、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特点
        2、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3、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 统筹城乡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妥善处理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
        2、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二) 统筹区域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三)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2、实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对策
    (四)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是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有机统一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内部环境
        3、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外部环境
结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
    (二)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世界发展观的有效整合与超越
    (三)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李其炎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2]劳动保障部副部长李其炎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 李其炎. 劳动保障通讯, 2003(02)
  • [3]金保:照亮劳动保障信息化的明天——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会议侧记[J]. 蔡文武,刘睦平. 中国社会保障, 2002(12)
  • [4]“大题大作”之举——全国劳动保障学习宣传活动纪事[J]. 卢爱红,杨生文. 劳动保障通讯, 2002(04)
  • [5]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6]为生民立命[J].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18(01)
  • [7]基于Web的社保征缴与财务结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潘越.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2)
  • [8]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D]. 王良青.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9]价格监督检查司2006年4~5月大事记[J]. 国家发改委价检司综合处.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 2006(08)
  • [10]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 刘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李启艳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