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期间若干问题分析

抵押期间若干问题分析

一、抵押期间若干问题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惠[1](2020)在《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基于以下理由: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担保物权章节首次采用了“典型担保”与“非典型担保”的模式,典型担保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结构保持了一致,纳入物权编中的“担保物权章节”,除典型担保外的非典型担保,《民法典》388条第1款明确将“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类型一并纳入担保范畴,表明《民法典》对非典型担保确立了开放、包容、非排斥性的立法态度,非典型担保合同效力的确认为非典型担保进一步类型化区分规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的高频流通强调动态规避和化解风险,从属性因过多赋予担保人抗辩权,已经成为束缚担保物权发展的桎梏,世界范围内担保物权出现了“从属性之极小化”趋势,国内担保物权目前处于不动产动产抵押到担保一元化的中间阶段,“保全型担保”向“流通型担保”的过渡时期,实践中,双合同并立、所有权转移担保债权的非典型担保类型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滥觞于强制平仓、进口押汇等我国民商事实务各个领域,纷繁的表象形态已经表现出市场主体对担保物权独立性的渴望和需求。但是,目前对全国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对此种非典型担保规制的总体思路为否认债权人取得标的物所有权,参照抵押的处理方法,并将其纳入从属性担保的规制范围。以上规制方法无视了担保物权的独立性诉求及市场主体选择双合同并立、所有权转移担保而非传统担保的目的。将直接造成以下几种后果:第一,将此种非典型担保强制纳入传统担保的程序进行规制,无视市场主体对现有担保实现程序高成本的不满,将使市场主体寻找更加隐蔽的担保形式以降低担保权实现成本,引发新一轮的适法与司法问题;第二,否定此种非典型担保中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于债权人的效力,将其直接归于从属性担保,导致其无法为商事实践出现的强制平仓、进口押汇等提供制度供给,商事实践将会另寻相同的制度以供给其自身结构的建立;第三,由于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于担保权人后,设定人并无措施控制债权人对第三人转让财产,尤其是债权人认为债务人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不会等到法院拍卖标的物即会处分财产以实现担保权,而出于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债务人起诉要求标的物的所有权也只能以违约进行赔偿,反而更加不利于债务人利益的保护。总体来看因传统担保物权“僵化地理解和构造从属性原则”,这种对债务人父爱主义的强制关怀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多层次的融资需求,最终后果只能逼迫市场主体另立游戏规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我国双合同并立、所有权转移担保的实然状态做了深入的考证:我国出现的此种非典型担保与比较法上的德日等国的让与担保在外观上相同,因此,有观点直接称之为让与担保。但是在标的范围上与德日让与担保具有显着的不同,例如德国让与担保标的范围仅限于动产、债权等。而日本让与担保的标的范围为动产、不动产等一切可以转让的财产性权利。而此种非典型担保的标的范围主要为登记生效主义内的不动产、权利等。适用标的范围的不同,直接反映出市场主体期望达到的经济目的不同。比较法上德日等国以让与担保替代抵押的作用,而在我国直接原因则是担保物权独立性诉求在非典型担保领域的强烈表达。经过以上考证得出如下结论:即我国需要的为能够承载担保物权独立性的担保类型。而我国出现的此种非典型担保,并立合同的相互分离使其在交易外观上呈现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是双方之间债的约定的当然结果,直接表现为设定人对于债权人擅自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失控。从内容上,“所有权转移担保”使得担保权严格附着于所有权之上区别于传统抵押中抵押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架构,能够在客观上摆脱设定人对标的物的束缚,进而摆脱“先诉讼后偿债”的传统担保实现模式,为了与德日让与担保相区分,本文认为称之为独立让与担保更为适宜。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构建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的设计思路:即以突破担保物权的从属性为使命,在我国登记生效标的范围内构建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第一,理论上,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性理论不是建立于物权无因性的基础之上,而是基于“债权与担保权仅仅是目的性关联,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这一自罗马法的观念,本文对独立让与担保的债权与担保权之间关系做了拆分,从而使担保权与基础债权关系相分离,确保独立性效果。价值上,基于现行经济社会大环境进行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取舍和价值衡量,并不适宜将独立让与担保设定为流通型担保,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属性目前应仅限于解决债权的快速实现问题,但是作为流通功能的前提,对于独立性的承认为未来流通型担保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为了确保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性,标的的范围不应设定过于宽泛,应限定于登记生效范围的不动产和权利,此范围区别于德国的动产让与担保以及日本的“一切可以转让的财产性权利”的宽泛型让与担保,也与我国目前传统抵押标的泛化没有关系,两者在法律结构上具有平行性,一项制度的建立不会导致另一项制度的闲置。且从我国司法实践考察独立让与担保仅仅以非占有转移型已足,无需设定占有转移型让与担保。第三,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性要求以所有权绝对转移说作为其理论架构,标的物所有权于担保设定时绝对转移于担保权人,担保权人仅在担保的目的范围内受到赎回的契约约束。在实现上构建“先偿债后诉讼”的程序,履行期届满即担保权人不受赎回协议的约束,可以市场价自行处分标的物实现债权,债务人不可以基础债权关系的效力缺陷为由阻止担保权人实现债权。第四,由于独立让与担保承担弥补后《民法典》时代担保物权的独立性诉求功能,对其规制应总体从严,并需要配套相应的机制:设立强制评估机制,具体包括担保设定时不能由市场主体约定排除的法定第三方强制性评估以及履行期限内评估价格的监督机制。同时,基于我国解决执行难常态化的趋势以及现行执行力度状况,构建担保权人履行期限内擅自转移标的物的惩罚性违约机制,即在法律上强制明确债权人擅自转移财产承担不少于标的物评估价值50%的赎回违约金。鉴于独立让与担保并不接纳流质契约,超额利益不具有归入担保权人的理由,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对基础法律关系有异议或者认为标的物的价值超过被担保的债权,请求债权人返还超额价值的,可以另行起诉,此诉讼的提起不影响担保权的实现程序,强制清算后,超出债权部分利益应归还于债务人。

邢伟[2](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张文[3](2020)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文中认为股权,作为股东向公司出资行为而享有的特殊权利,具有财产性权利和经营管理权利等多项权能复合的权利属性。正因股权具有财产的属性,因而可以成为股东为债权人提供担保的标的之一种。股权的交换价值,亦或者说股权的流通性,在上市公司领域表现的最为明显,不仅如此,专门为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提供交易场所和辅助性服务的证券交易所,为上市公司股权的转让提供了公开的市场和实时的转让价格,增强了上市公司股权的流通性。也正因上市公司股权具有较强的流通性,资金融出方愿意接受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作为担保标的,为其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上市公司股东利用其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进行融资行为,具有私法层面的合法性。但是,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东高比例质押其股权、多家上市公司股东涉及股权质押交易,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上市公司股东屡屡出现股权质押违约的发生,多家上市公司股东面临平仓风险,大面积、高比例的上市公司股票平仓成为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达摩克里斯之剑。2018年10月,深圳政府宣布成立专项小组,筹集150亿元“风险共济”资金,帮助存在股权质押、流动性压力的上市公司化解风险,随后北京、珠海、浙江、成都、厦门等多个省市宣布“救援”本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但是,由政府发起的资金援助只能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实现短期内的纾缓,以缓解因市场风险给上市公司股东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并不能从本质上化解积存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亦无法有效的防范新增股权质押平仓风险。本文正是选取现阶段威胁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秩序和安全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为起点,通过历史的方法、域外比较的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以上市公司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担保交易活动之法理基础,由此探究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以及现有规则的不足,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提出相应的制度完善建议,以期通过法律规制的方式,化解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通过法治化的路径,实现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的长效管控机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展开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化解法制规范的探讨,论文在结构上除去导论和结语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聚焦于当前资本市场中广泛应用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活动本身,通过背景的梳理、交易特殊性的分析,以及对交易活动的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以期为交易活动法律规制提供基础。第一章共有三节,第一节梳理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背景,包括对这一交易活动历史沿革的梳理,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对应的经济基础和法律规制的演进。文章认为,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在现阶段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原因,以及经济基础和法律制度的支持。从历史的视角看,我国改革放开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我国建立了资本市场。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即已出现了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股权质押贷款活动。当时以商业银行作为唯一的资金融出方,并且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质押贷款行为,符合传统担保法律制度的交易目的;同时,仅以我国《担保法》中有限的法律条文,亦足以满足当时股权质押贷款活动法律规制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开始着手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与此同时,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先后颁布,为巩固资本市场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流通性增强,同时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交易,鼓励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为我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提供必要的基础。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的支持下逐渐活跃,在制度上允许证券公司作为资金融出方,参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同时,资本市场的活跃也使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对流动性资金需求的增加,寻找更为便利、高效的融资方式。在制度完善和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在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扩张式的发展时期。在缺少必要的监管要求和法律规制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数量激增,市场参与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交易风险及担保物的质量,为当前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发生埋下隐患。面对因资本市场波动而带来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平仓风险,监管者逐渐意识到该项交易对资本市场稳定带来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布相关监管规则,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风险得以化解,并为日后交易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引导。在简单商品经济背景下,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较为简单且数量有限,因而传统的股权质押式贷款活动足以满足当时经济发展程度下市场主体的交易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与这一经济发展相对应,市场主体的交易模式变得丰富且复杂化,在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市场主体探索高效、便捷的融资途径,进而逐渐形成股权质押式回购的交易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进入金融化的时代,我国或为主动或为被动地参与到经济金融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亦埋下了金融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忽视了对安全的价值要求,为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安全的威胁。除了经济发展背景的因素,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广泛开展的背后还有我国制度因素的影响,也即是法律及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行为的约束。我国法律和监管机构,基于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投资者等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作出必要的限制性规范。但是上市公司股东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规避“减持规则”的约束,在缺少监管要求的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中,上市公司股东能够间接的实现减持的目的。因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新的“套利”方式。在分析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形成的经济背景和制度背景后,第一章第二节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进行法学视角下的分析。首先,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传统质押法律行为的“异化”。这一结论所暗含的基本观点即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以传统担保法律制度中的质押法律行为为模板,但又不同于传统质押法律行为,发展出了新的交易模式以满足股东融资目的的实现。其次,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涉及到的主体范围来看,呈现出结构性特征。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除了涉及到资金融出方和融入方两方交易主体外,还涉及到利益相关主体,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其他股东,以及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为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提供辅助服务的证券公司、交易所以及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最后,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已不仅是简单市场经济下的传统为债权之担保而形成的交易模式,而演变为更具专业性、更为复杂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活动。本节除了对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本身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外,还通过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对比,突显以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以及其交易风险的危害性。第三节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具有的经济属性,为后续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提供多维度的参考。在经济学视角下,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具有效率优势和公允性特征,能够为交易主体提供便捷且公平的融资方式和权益保护的基础,但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同样存在着第二类委托代理的问题,易于发生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利用其地位和权利上的优势,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论文第二章在第一章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本身分析的基础上,对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以及对交易活动进行法律规制时,可能涉及到的价值冲突展开分析,以期为法律规制的具体规则设计提供价值指引。第二章共有三小节,第一节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具有的负外部性,包括交易活动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以及对金融市场运行秩序和效率的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股东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中小股东在上市公司中股东权利行使与利益保护,侵害中小股东权益;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商誉、股票价格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处置违约的上市公司质押股票会加剧证券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外部性的存在,成为其需要通过法律制度予以规制的必要性基础。第二节是在前述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法律规制时可能涉及到的股东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协调,以及法律规则的制定对交易效率价值与经济安全价值的平衡展开分析。从交易主体的权源上来看,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源于股东对其股权的自由处分之权利,其权利行使之自由应该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是,从其交易行为的外部性来看,该交易行为的结果影响到众多其他主体的利益,因而在对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法律规制时,应当考虑到股东个人利益与其他主体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协调。同时,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有效率的融资模式,但在上市公司股东不当或过度融资的情形下,其结果将会对金融市场运行的秩序和安全带来威胁。对于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法律规制时,既要关注于给金融市场安全带来隐患的行为予以必要的规制,同时也应考虑到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追求的效率价值的实现,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应当平衡交易效率与经济安全之间的价值冲突。第三节基于法律规制的利益协调和价值平衡的分析,论文提出应当以私法与公法协同共治的方式,有效实现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基于利益协调及价值平衡的要求,本文认为以私法赋权的方式保护股东个人的自由和经济效率目标的实现,同时,以公法限权及增加义务的方式保障公共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实现。通过私法和公法规制手段相协同的方式,实现对股权质押交易的有效规制,既保护个人权利自由,又维护公众利益的实现;既尊重交易效率价值的实现,又保障经济安全的价值追求。通过私法自治和公法规制的合力,形成有效防范和化解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长效机制。论文第三章在前两章交易分析和规制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在实践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类型化分析,并结合域外的相关法律规则,检视我国现有的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之法律规制及风险化解措施。第三章共三小节,第一节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进行类型划分,本文将实践中主要出现的风险划分为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违约处置环节的风险三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风险应施以有针对的规制措施,以实现对现存风险的化解以及未来交易风险的防控。本文认为,因市场波动而引起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平仓风险,其原因来自于市场风险的客观存在。对于市场中本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法律难以通过规制的方式予以防范和化解,需要相关市场参与主体自行作出判断,以减小因市场风险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能够通过法律规制的方式有效规制是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以及通过有序处置违约股权,防范因大面积平仓行为而对金融市场稳定带来的威胁。基于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类型化,对应地检视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风险化解措施。第二节论文通过对比的方法,将我国现有制度与大陆法系传统担保法律制度中的权利质押制度,以及英美法系一元化的动产担保交易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检视我国现有制度与域外制度的差异。与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国《担保法》与《物权法》在具体的规则设计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较为突出的差异即是我国以物权法理论为统领的担保法律制度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到商事领域、甚至金融领域中对担保制度的灵活运行,仅以传统民事法律规制作为担保法律制度设计的原则,难以满足商事、金融实践中主体对交易的灵活性、效率性的需求,制度涉及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中,担保交易作为商事活动中一种独立的交易模式,美国《统一商法典》专门规定了担保交易制度,并以“担保权益”这一一元化的概念统领以权利类型划分的质权、抵押权、留置权等具体的担保情形。相比英美法系一元化的担保法律制度体系,我国现有以民事权利划分为基础的担保法律体系难以进行简单的形式上的移植,但是英美法系以商事行为为视角,构建的担保交易规则能够为我国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论文还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针对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纾困措施。就目前来看,各地方政府的纾困措施仅仅是针对因市场风险而引起的平仓威胁进行短期的“救助”行为,这一政府行为具有短期性,并不能形成对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长效机制。另外,政府的干预不当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政府失灵”,增加政府负债的同时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而要形成对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长效的法律规制手段,需要对现有规制措施和规制理念进行对应的完善,也即是对现已积聚平仓风险予以有序的疏导,以及对新增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未来风险的积聚。第三节基于前述对我国现有股权质押法律制度的检视,提出了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下确立商事思维下的“股权担保交易”的概念。首先,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交易活动具有金融创新的属性,并且在实践中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交易种类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股权收益权信托、股权收益权质押等多种情形,但在本质上都是以股权的经济价值作为融资交易开展的基础;其次,传统以民法规制理念和手段的担保法律制度规则的设计,难以满足金融实践中各方主体利益平衡及权益保护之需求;最后,“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概念也难以符合我国民法体系下法律关系种类的划分,从民法理论上看,“质押”与“回购”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难以统合在同一个交易活动之中。因此,本文提出以“股权担保交易”之概念,以概称实践中所有以股权经济价值作为担保标的物的交易活动。第四章即是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中的道德风险,提出构建多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主体规制体系。通过对主体的规制,以控制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本文主要以上市公司股东内部协议的自律管理方式、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相对方的风险管控,以及证券交易所、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功能的有效发挥,多方的共同作用实现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主体道德风险防控。本文提出以下思考路径:在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内部管理层面,上市公司股东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是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人,因而股东之间为了实现公司的整体利益和保护股东自身在内全体股东利益,通过协商形成对股东权利的必要限制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自治性规则的实现,需要上市公司股东具有一定的权益保护意识。我国公司实践中,股东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相较于英美国家公司股东的权益保护意识较弱,典型表现即是我国公司章程的同质化明显,未能充分发挥公司章程的个性化权益保护的作用。对此,我国《公司法》可以对股东自治下的权益保护作出必要的规则指引,以形成股东之间有效的自治管理。在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相对方的风险管控层面,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资金的融出方,除了能够为出质股东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外,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其行为受到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需要符合监管规则的要求,也即是说,金融机构需要承担必要的合规责任,而风险管控即是金融机构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的合规责任。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相对方,享有检查、监督上市公司股东资金使用的权利,以实时监控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被监管的对象,需要履行监管者对其风险管控的要求。因而,金融机构在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中的严格履责,亦能够有效防控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金融机构严格履责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即是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持续性跟踪,而对于金融机构的疏于履责行为应当承担必要的行政责任。在证券交易所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层面,外部监管者只能以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负外部性规制为限,因而其规制的手段较为有限。而外部监管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即是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则设定,约束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担保交易行为,同时为其他金融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最大程度的减小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上市公司股东的道德风险。论文第五章聚焦于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违约处置风险,以同类股权相同处置措施,不同类型股权差异化处置规制为原则,完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处置,以期及时、有效的纾解因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大面积违约而引起的积聚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的化解,一方面应当从根源上控制新增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在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的积聚进行必要的防范;另一方面,化解现已形成的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其重要措施之一即是通过统一、有效、影响范围最小的处置方式,对现已违约的上市公司股权予以处置和疏通,以减弱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大面积违约处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及时恢复因股东违约对其他主体经济造成的损害。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违约处置的法律规制,首先应当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违约行为作出认定,以便及时识别风、减小损失的程度。除了一般借贷行为中债务人到期未能履约的行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合同增加了先兆性违约事件条款,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发生技术性违约,或者其他交叉违约的情形时,资金融出方能够及时识别上市公司或者股东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及时行使担保权,以减小担保权人经济利益损失。除了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违约行为进行必要的提前识别,对于不同类型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其处置的措施也应具有差异性。对于场内股权担保交易行为,其主要的处置措施通过场内平仓的方式处置担保股权。但是实践中对于证券公司的平仓行为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证券公司并未通过平仓方式,而是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主张其权益的实现,股东对于证券公司的诉讼行为提出异议;除此之外,对于证券公司怠于行使平仓权利而造成股东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证券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纠纷。本文认为,证券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场内股权担保交易的相对方,有权选择是否通过平仓的方式实现其资金安全的合法权益,对此,证券公司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在股权担保交易违约情形已实际发生后,证券公司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控制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而因证券公司怠于行使权利而造成的损害进一步的扩大,对于扩大部分的损失证券公司不能向出质股东主张相应的赔偿。在场外股权担保交易活动中,一般上市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具有限售条件时,难以通过场内股权担保交易的方式实现融资需求,只能通过条件更为宽松的场外股权担保交易实现融资。在以限售股作为股权担保交易标的物时,我国学者曾对此有合法性争议,认为限售股之“限售”条件使标的股权不具有流通性,与担保法律制度中担保物“可转让性”的要求相冲突。但是,目前我国在司法裁判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限售股在担保权实现时,其限制转让的期限已经届满,限制转让的情形消灭,债权人在特定股权之上的担保权益能够有效设立,股权担保交易活动有效且生效。从限售股的本质来看,该类股权具有流通性,只是在一定期间内流通性受到限制;其次,限售条件设置的目的在于对股东之外的其他主体的利益予以保护,而非股权本身不具有流通性,因此,对于限售股的处置,在满足保护相关主体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能够予以特殊的处置。因此,以限售股作为股权担保交易的标的物并不与传统担保法律制度中的“可转让性”相冲突。场外股权担保交易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资金融出方不具有强制平仓的权利,不能通过场内直接平仓的方式处置担保股权。因此,场外股权担保交易的违约处置,需要资金融出方选择诉讼程序、仲裁程序,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和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的方式实现其权益保护。在具体的司法处置环节,对于有限售条件的上市公司股权,我国司法机构也在积极探索与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作,制定有效且合理的违约处置制度,例如上海金融法院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达成《关于协助上海金融法院办理上市公司股票司法强制执行的备忘录》,在证券交易所的配合下有效实现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违约股权处置,以减小因处置担保股权对证券交易市场稳定的影响。

杨巍[4](2020)在《最高额抵押权行使期间的确定与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最高额抵押权行使期间的确定三、最高额抵押权行使期间的起算四、主债权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对最高额抵押权行使期间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最高额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一定范围内的不特定债权预定一个最高限额,由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财产作为债务履行担保而设立的抵押权。[1]《物权法》和《担保法》均规定了最高额抵押权,其立法目的是"提高担保效率、降低担保成本""加速资金的融通、促进经济的发展"等。[2]

郑奕蕴[5](2020)在《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的困境及解决》文中研究指明房屋司法拍卖是解决执行难、变现涉案财产的重要手段,因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以期通过拍卖被执行人的房屋强制替其履行义务。实践中,当被执行人名下与案外人共有房产时,各地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乱象连连。共有房产是否应先行析产再执行?共有房产涉及案外人份额能否执行?仅拍卖被执行人份额还是整体拍卖后保留案外人份额的价款?共有人的合法权利如何得到保障?法院如何既确保执行力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不损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这均是执行实践中屡屡出现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共有房产司法执行现状的实证研究,发现现行法律法规对上述问题规定模糊,导致各地法院对共有房产的执行模式各异。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共有房产执行模式的理论和实务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得知对房产的强制执行主要通过司法拍卖的形式,而对共有房产的司法拍卖存在整体拍卖和份额拍卖两种处理模式;其次,笔者在阿里拍卖平台、京东拍卖平台中对法院各种处理模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对比和实证分析,包括将全国法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对共有房产进行网络司法拍卖的整体现状(份额拍卖模式占全部拍卖模式的比例),以及对共有房产进行份额网络司法拍卖的数据(全国房产司法拍卖的成交情况、份额司法拍卖房产的成交情况、份额司法拍卖房产的竞买人情况等)进行了详尽统计和分析;再次,笔者结合上述实证数据的分析,再根据法理、现有法律规定等,从理论层面和实务操作层面反映现阶段共有房产司法拍卖所存在的种种困境,包括析产方面的困境以及对共有房产进行整体拍卖或份额拍卖所面临的不同困境;最后,笔者根据上述共有房产司法拍卖的困境,提出了对共同共有房产析产前置、析产诉讼归边处理、整体拍卖共有房产、设立穷尽个人财产执行原则、保障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及对共有人优先购买的特别程序构建的建议,期许完善现有的共有房产执行程序。

梁伟[6](2019)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益冲突与平衡是破产程序中恒久的话题,利益冲突与平衡充斥于破产重整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各个角落,几乎不可能总结出全部的冲突样态与平衡路径。这一方面是因冲突类型的繁杂,很难全部囊括;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动随时改变重整中的利益博弈状态,进而随时衍生出新的冲突。但破产重整程序作为破产程序框架下的子项目,以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人理性为基础,通过再建企业并释放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Going Concern Value)的制度价值却未发生变化。当陷入财务困境但具有可持续经营价值的企业,亟需要破产重整进行拯救时,却因利益冲突而阻遏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这便需要反问,究竟为何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失去理性的经济思考,而排斥重整程序?虽然主要建立在个案分析之上的研究,不能发现全部的利益冲突类型,并且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解决路径也可能是相对狭隘的,毕竟债务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的债务结构、盈利状况、经营模式、市场前景、企业文化等均存在差异,恰如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对个案深入的剖析可以发现冲突的真实样貌,最直观的了解到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面相,在此基础上的平衡路径可以为其他案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破产重整程序是市场竞争失败主体拯救本位程序,司法介入下利益相关者协商博弈平台的制度架构能够促进市场化主导资源配置的实现,但在利益协商与博弈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冲突。冲突的化解与利益平衡的实现是破产重整制度功能发挥的手段和方式,利益平衡的实现可从社会结构维度推动破产重整制度功能的发挥,既包括社会行为维度的指引功能,也包括社会文化维度的转化功能,甚至是社会经济维度的资源配置转变与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功能,但这均需以利益平衡的实现为前提。企业财务困境造成债务人财产不能满足于各方的需求,进而从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将可能爆发激烈的利益冲突,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是破产重整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角色多样与利益诉求重合是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复杂的表征,探明利益冲突的实然面相是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必然选择,以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诉求为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既包括以数据为主的分析去解构企业的财务困境与可持续经营价值现实,也包括田野调查发现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诉求,实证研究能够穿透重整司法实践与制度规范间的迷雾,明晰债权人、债务人及战略投资人等利益群体的诉求,以及行政权、审判权等角色在重整程序中的真实样态。但破产重整程序不可能对全部利益冲突逐一化解,利用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企业拯救,保留与释放债务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价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也能够实现重整制度的价值功能,而在此目的之下,对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冲突类型化,对应其成因探索体系化的解决路径。首先是债务人财产与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关联,毋庸讳言,财产的价值归属是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目标,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是基于财务困境的现实,财务困境的现实背后是债务人财产价值和变现能力的有限与不足。人具有逐利的本质,以债权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争夺有限的债务人财产,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实施利己的策略,在重整博弈中发生利益冲突。所以,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基础就是提升债务人财产价值并进行妥当的分配。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一直未上升到破产法基本原则维度,但破产法相对非破产法的重要特征就是基于破产撤销权、自动冻结制度等以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为目标的制度设计,其背后的逻辑是以实现债权人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实质公平追求。而挖掘债务人企业破产期间继续经营能力,能有效的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对债务人财产的分配需以非破产法规则为基础确定权利人,锁定权利人范围,并以破产期间时间轴上坐标为尺度,对破产重整前、重整期间及重整完毕后的权利人进行有序的分配与清偿,从而实现破产重整程序制度背后的实质公平和效率价值。破产重整程序利益平衡的实现需要市场化和法治化路径为指引,以债务人财产分配和债务人企业拯救为目的的利益平衡路径也需要在上述框架下实现,重整程序这一司法平台的制度建构要求审判权主导并负责应对重整中利益的冲突,努力实现重整中利益的平衡。可在集体行动逻辑之下,因为重整程序中规范不完备、冲突剧烈而造成审判机关对重整程序持审慎态度。企业破产重整能否成功关乎地方经济发展、职工安置等多重因素,行政权难免不对其产生关注,但行政权的介入会冲击审判权的中立地位,使利益偏离平衡的天平而向某一方倾斜,进而损害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此外,破产管理人的履职受到法院中心主义的影响,而弱化了其自身功能,究其根源在于缺少市场化与科学化的履职评价体系,而变成行政领导式履职,与市场化要求相悖。破产重整利益的平衡需要外部公权力介入的保障,也需要内部管理人权力的积极行动,权力在行政权、审判权与管理人之间能否进行妥当的配置影响着重整程序的成功。审判权基于纠纷裁判者的司法权威性而享有破产重整程序主导权,而其正确运用破产宣告权、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等实现程序控制以克服审慎态度是其正确样态;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之时,破产重整程序无法有效的借助市场,弱化重整功能,行政权应以辅助破产重整程序成功和企业拯救为目的,从程序主导权的享有者退化为程序失灵时的弥补者;而管理人则应以市场化为基础,以积极能动的履职去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重整程序中妥当利用商业判断规则,并建立以债务人财产价值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以激励管理人积极履职,来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后是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实现路径,利益平衡的实现是利益的分配过程,破产重整中利益的分配需要接受利益位阶的调整,按照利益位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将权利人以不同的债务人财产进行清偿。公共利益、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是重整中利益的三个位阶层次,在权变理论下,金融债权保护被上升到社会公共利益的范畴予以关注,而群体利益保护也加入了程序参与权,以保障其信息的对称,最后才是通过克服僵化性的一致原则去对个体利益实现保护。针对不同利益位阶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重整规范不完备的空白地带,凭借管理人的积极履职与行政权的协助,在审判权的主导之下探索诸如和解式重整的路径,克服僵化的思路去实现重整中的利益平衡,以达到推动破产重整程序成功,保护企业可持续经营价值及发挥重整制度功能的目的。

林誉[7](2019)在《论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文中认为《民法总则》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诉讼时效的效力模式为“抗辩权发生主义”。然而,在这一效力模式下,我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却并未针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问题作出体系化规定,使得诉讼时效制度与其他制度未能实现有效衔接,以致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难题。因此,以《民法总则》第192条为中心,结合诉讼时效制度与抗辩权制度,从行使条件、援引规则及放弃规则、行使效力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问题尤有必要。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来源、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探究我国转变诉讼时效效力模式的积极意义,强调选题意旨;同时以权利行使为逻辑主线,指出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第二章具体分析在“抗辩权发生主义”效力模式下,诉讼时效抗辩权在行使过程中面临的制度困境。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未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作细化规定,义务人在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时并非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援引规则、放弃规则以及行使效力都有待进一步明确。第三章以《民法总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及“抗辩权发生主义”的内涵为依据,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条件进行分析论证。诉讼时效抗辩权要得以行使,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分别为诉讼时效届满,行使主体为义务人、保证人及抵押人,行使客体为救济权请求权。第四章从援引规则、放弃规则入手,论述在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条件得以满足的情况下,义务人如何行使该项权利,在保障义务人的时效利益得以实现的同时避免社会公共利益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而受到侵害。第五章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效力进行探讨,具体分析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对诉讼时效届满的债务的影响、对抵销的影响及对担保物权的影响。明确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效力有利于实现诉讼时效制度与其他制度的有效衔接。结语部分则对观点进行总结概括,着重说明研究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意义,同时表明对诉讼时效抗辩权行使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仍停留在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考察。

刘芮[8](2019)在《“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农民而言,享有一项具有真正“财产属性”的农地权利,是一直以来的愿望。民间对于开放农地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些都在中央立法以及相关政策中及时予以反映。自2014年中央正式提出土地经营权的概念以来,法学界系统研究土地经营权的学术成果并不多。“三权分置”模式下的土地经营权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根据既有的法律规范与现行立法政策,从权利的法理定位、权利的静态构造、权利的动态构造三大维度系统研究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对于落实“三权分置”模式的改革,推进物权法理论研究,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围绕“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问题展开,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土地经营权的法理定位。内容包括土地经营权的概念界定、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属性界定、土地经营权与已有农地权利的关系界定。通过论述土地经营权概念的原则、对象、关键与核心,分解土地经营权概念在法律层面上的含义,土地经营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取得的、在农村土地上以农业产业化生产为目的的一项不动产用益物权。土地经营权的属性可以从权利的私权性质和物权性质分别展开分析。就私权性质而言,建构私权性质的土地经营权,是在集体土地领域里建立商品经济体制的最关键举措,为解决我国农地利用效率低下提供方案,为清晰化国家与集体组织、农户之间的土地关系提供依据;就物权性质而言,土地经营权具有直接支配性、受物权保护的绝对性与完整性。将土地经营权设定为一项不动产用益物权,可以发挥集体土地的使用价值,应对农业生产主体弃耕抛荒的困境、有助于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多项制度功能。土地经营权与已有农地权利的关系,包括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土地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系。就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而言,以用益物权属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构建土地经营权的基础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就土地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系而言,为用益物权与所有权的关系。第二部分,土地经营权的主体。包括定名、定位、定型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一般法律概念的角度、民事主体意义的角度、物权主体意义的角度分层次论述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定名问题,并探讨土地经营权主体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以及系统论述土地经营权主体的构成资格、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属性与范围,认为包括承包农户在内的、所有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目的的民事主体,均可为土地经营权主体。第三部分,土地经营权的客体。土地经营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不动产用益物权,没有违反“一物一权”原则,以“权利行使理论”界定土地经营权客体具有合理性。同时,结合我国农地权利分置的法权结构与农地用益物权客体构成的一般要件、我国农地制度变迁对土地经营权客体界定的启示,从客体的定性、定量方面,提出并论证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法构造,即集体所有的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村土地。第四部分,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就承包型土地经营权而言,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与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大体一致,但不同之处在于,承包型土地经营权原则上不具有处分权能,有关主体在合同中另有约定的应尊重其约定,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可转为转让型土地经营权。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主要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承包权、互换权、入股权、补偿请求权。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人的义务主要有合理使用土地的义务、不得弃耕抛荒等义务。就转让型土地经营权而言,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包括占有(直接占有农村土地)、使用(经营自主性、用途限制性)、收益(天然孳息、法定孳息)和处分(权利处分权)。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地上物所有权、依约使用土地的权利、流转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权利、物权请求权、续期请求权。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人享有的义务有支付土地使用费、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保持与优化地力。同时,从物权法理论、民法平等性价值以及法律公平理念入手,认为在土地经营权之上设定权利负担且该负担有可能减损承包农户之既有权利时,才需要采“经过承包方的(书面)同意”的做法。第五部分,土地经营权的设立。依据物权法理论,从土地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的设立的一般概念和特征出发,并以权利设立方式的不同,区分“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与“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两种类型。其中,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为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根据,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是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根据。此种“二分法”对于土地经营权法构造的设计具有核心意义,能够使土地经营权制度真正承载中央提出的“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目标。两种类型的土地经营权的物权设立规则有所区别:承包型土地经营权可采形式主义登记,即当事人在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发生对外转让其权利的,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成立时,承包型土地经营权随之设立;转让型土地经营权应采实质主义登记,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属于物权合同,该合同成立后,需进行登记才可设立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第六部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我国新时代农地制度改革的落脚点,其关键在于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包括:转让、抵押、入股、出租、赠与和继承。其中,土地经营权转让为一种不动产物权变动,成立要件包括主体要件与意思要件两方面,生效要件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土地经营权抵押不存在法律障碍,通过抵押土地经营权,可以有效缓解权利人融资困难等资本层面的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对于设立土地经营权抵押具有必要性;土地经营权入股是土地经营权资本化最重要的模式。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制度设计需要考量的是,入股的形式、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入股风险防范措施等。土地经营权出租是土地经营权债权性流转方式,应当从五层涵义上分析理解此种流转方式。土地经营权赠与在现行法上为诺成性法律行为,未来立法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证的方式,将土地经营权赠与合同纳入要式合同范畴。土地经营权继承属于权利继承,是土地经营权作为一项纯粹财产权利的必然要求,具有成为继承权客体的正当性基础。第七部分,土地经营权的变更与终止。土地经营权的变更包括内容变更和客体变更。土地经营权内容变更应严格遵循物权法定原则,在法律规定的典型内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土地经营权客体变更包括“土地经营权客体变更之增加”和“土地经营权客体变更之减少”两种情形。前者指的是“原土地范围内的客体增加”,即在双方达成一致意思表示后,可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后者包含“农村土地的部分灭失”和“农村土地的分割”两类情形。土地经营权变更的程序是,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不动产物权变更登记手续、向集体组织申请办理备案手续。土地经营权终止的原因有:权利期限届满、违反法定义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解除、土地被征收、权利人死亡后不发生继承、土地灭失等。土地经营权终止的法律效果是:承包农户或集体组织产生原物返还请求权、原土地经营权人具有注销登记义务、原土地经营权人享有地上物取回请求权、原土地经营权人享有补偿请求权。

姚树林[9](2019)在《论抵押权之行使期间》文中研究说明揆诸现制,关于抵押权之行使期间,现行《物权法》第202条试图对《担保法解释》第12条第2款予以修正和改进,不仅将适用范围由整体担保物权限缩至抵押权,而且将行使期间由“主债权罹于时效后二年内”缩短至“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但实则旧疾未祛反添新疾,仍有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性质界定、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效力以及抵押权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之法律后果等诸多模糊之处亟待予以明确。法律规制之模糊亦导致司法裁判治丝益棼、理论学说不无争论。其一,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性质应系债权到期后抵押权之有效存续期间。现有理论与裁判路径对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性质认定均因自身无法克服之局限而难以胜任。诉讼时效说碍于适用客体之限制、难以化解无强制执行力之抵押权久悬不决之尴尬以及有违反担保物权内部体系之虞而难谓妥适。除斥期间说亦囿于适用客体之限制、期间之不可变性等局限而难谓妥当。失权期间说虽无适用客体之限制,但亦因适用要件之严格而将《物权法》第202条规定之情形拒之门外,且尚未得到现行法与司法实务之承认而水土不服,难以胜任。诉讼时效影响说则因实质上并未对行使期间之性质作出明确认定,对问题解决隔靴搔痒而有和稀泥之嫌。而有效存续期间在适用客体上既具有失权期间之优势,可克服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在适用客体上之限制,同时又避免了失权期间法律适用要件严格、未被现行法与实务承认之困扰。在法律效果上,有效存续期间亦可避免诉讼时效下无强制执行力之抵押权久悬未决的尴尬境地。此外,有效存续期间系权利存续期间之一种,亦摆脱了诉讼时效影响说回避性质认定之局限。有效存续期间区别于抵押期限、抵押权存续期间以及除斥期间。其二,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效力应予以肯认,但对约定之行使期间亦应在期间起算点、约定形式与登记要求方面予以必要限制。违反物权法定、有悖抵押权之设立目的与抵押权之从属性、以抵押权与保证之差异性而否定保证期间可约定性之类推适用、担保成本显着增加之疑虑等理由并无法否定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效力。肯认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效力既能满足私法自治,亦能督促抵押权之积极行使,促进物尽其用,且具法律解释之支撑和比较法上之有益参照可资遵循。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起算点应限制为债权到期日,约定终期应在债权时效完成前。关于抵押权行使期间之约定原则上应采书面形式。约定之抵押权行使期间非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而仅能约束作出约定之当事人,惟于登记公示方可对第三人发生拘束力;约定之动产抵押权行使期间则无需登记亦可发生物权效力。关于抵押权之行使期间,有约定则依其约定自无疑问,无约定、约定不明或约定无效场合,应直接依据《物权法》第202条规定之法定行使期间予以规制。其三,抵押权未于规定之法定期间内行使,则该抵押权即归于消灭。具而言之,关于抵押权未于规定之法定期间内行使之法律后果即《物权法》第202条后半句“不予保护”之解释适用,宜采实际消灭说之理论解释路径,并辅以借鉴“未行使的,此时之抵押权实际与消灭效果无异”之裁判路径,明确“不予保护”应解释为:抵押权因主债权之时效完成而丧失强制力之保护,抵押人以其行为拒绝承担抵押责任场合,则此时之抵押权因无实现之可能性而实际上与消灭效果无异,基于抵押财产之流转价值与物尽其用、避免徒有虚名登记而无强制力效果之抵押权久悬未决,宜认定抵押权即归于消灭;但抵押人仍自愿担责场合,法律自无干涉禁止之必要。

程秀建[10](2019)在《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财产权领域最根本的制度设计,各国都对土地制度作出了基于历史与国情的独特安排。我国独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既牵引着农村,又联结着城市,具有独特的制度品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成与完善,作为稀缺土地资源的宅基地的资产功能日益显现。建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忽视了其经济属性,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与农民缺乏必要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的矛盾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农民的发展。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通过市场配置宅基地资源已成当下改革的必然进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我国现行法上并无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表述,为寻求中央政策文件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丰富内涵在法律上的妥善表达与实现,需要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文件为目标导向,结合实践反馈的经验,建构“三权分置”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法权结构。本文分为三个模块,七章内容。全文以第四章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解读为联结,围绕坚持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这一主线展开论证。第一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及演化溯源,系统地梳理了70余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历史。建国初期,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指导下,新中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为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策,通过农业、农村向工业、城市提供原始积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户籍制度双重管制下的城乡二元治理方式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之上。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承载着诸如居住、社会保障、财产、社会控制等复杂的功能。立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上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宅基地使用权,拥有不同于传统大陆法系一般用益物权的独特秉性:在宅基地产权制度上,“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一宅两制”;在宅基地利用制度上,行政配置主导与市场配置辅助的双轨配置;在宅基地分配制度上,居住保障基础上构建了一户一宅、无偿分配、永久使用;在宅基地流转制度上,严格限制流转。正是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的复杂历史背景与承载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改革的难度。第二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经部分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因逐渐固化成型的宅基地利用格局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的重要的作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得以延续至今。但是,“权能残缺”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不能因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扼制农村振兴、阻碍农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隐形流转的屡禁不止以及涉宅基地使用权交易的纠纷叠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重重困境,表现为既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要求,又无法达致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且有逐步走向管理失控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时代的变迁。“后乡土社会”下农村社区封闭性与人口非流转性已打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所依托的“乡土社会”生活图景发生变迁。其二,功能的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此消彼长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负载的居住及保障功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逐渐减弱。其三,制度的供给。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由于立法价值偏差以及成文法的滞后性,造成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落后。第三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经济效益的要求,当代民法制度催生了对效率的追求。从“所有”到“利用”的物权观念发展,要求实现“物尽其用、物尽其利”。缺乏处分权能的宅基地使用权使得宅基地及农民房屋成为农民手中的“死产”。新型城镇化发展方略下,以乡村为面向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对既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作出转变,应当更注重农民需要什么,而不是农民可以继续做什么。事实上,作为农民拥有的重要财产性权利,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助于农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实质增加。因此,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以及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人地捆绑”的松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发了制度功能的转变,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备了实践可能性。虽然在理论上对于放活流转仍村争议,但多数学者已经提出,不宜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身份限制与宅基地使用权本身的物权属性予以混淆。严格限制农户处分宅基地的做法无异于是将所有的农民都视为“禁治产人”,与现代法律的“理性人”假设不相符。自2005年起,国家在天津等地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宅基地流转试点。通过对两轮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应坚持以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为主线。2.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个前置性问题分别是宅基地应如何估值、改革应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以及如何理顺城乡关系。3.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条不可突破的底线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不可变革、确保耕地红线不可突破以及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第四章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改革起于农村,源自实践。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遵循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惯常模式,即:自实践中自发探索到试点实践和政策先行,待成熟后以法律形式确认固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因实践需要而生成,从多年中央政策中关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连贯表达可见,其实质是农地“三权分置”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延伸与扩展。经由语义逻辑对“分置”与“分离”的辨析,“分置”概念更符合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法律表达。通过对政策文本中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深刻意蕴的解读,可以发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逻辑:落实集体所权为起点,保障农户的资格权是关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是落脚点及核心。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强化与落实集体所有权,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实现三方主体共享宅基地权利以及围绕宅基地建构权利,完善民法典权利体系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第五章为“三权分置”之下的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沿波溯源,我国集体所有权制度源于农村土地合作化运动。经过国家政治动员而迅速开展的农村土地合作化实践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其建构之初主要作为一项社会变革工具而运行,并未明确区分集体所有制与集体所有权,直至物权法才第一次明确以“集体所有权”的表述方式将其与国家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相并列。通过对既有理念的检讨,集体所有权在性质上符合“新型总有说”理论,属于特殊的共同共有。通过对集体所有权在宪法与民法两个维度的考察,民法上的所权制度设计应在尊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将公有制简单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而试图照搬西方的物权制度建构我国的农村土地法权体系。实践中,由于主体界定不明、权能残缺以及实现机制阙失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弱化和虚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彰显了宅基地使用权“自物权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因忽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集体所有权制度的时代功能,而对集体所有权产生新的冲击。因而,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注意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其一,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并将授予其特殊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其二,厘清集体所有权的特殊运行机制,完善其实现机制;其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实现管理权能的回归。第六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制因应。通过对实践及理论上关于宅基地资格权内涵及法律属性的梳理,指出成员权与用益物权两个视角下资格权可能的制度安排与妥适性,证成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为集体成员权。宅基地资格权的概念与表述仅在中央政策文件中以通俗用语载明,并无实体法上的意义。立法上仍坚守集体成员权的制度建构,而非创设新的宅基地资格权。物权法上的规范表达从“农民集体”到“本集体成员集体”的转变,意味着对农民集体成员权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的确认。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为集体土地利用困境提供制度依据,集体成员权是连接集体成员与成员集体的纽带。完善的集体成员权制度有利于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与集体成员权益的保护,并能为成员集体内部秩序生发提供制度支撑。由于集体成员权与成员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人法属性,已然溢出了传统民事权利的范围。因此,应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纳入到民法典分则物权编之中。第七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分置的使用权是“三权分置”政策的落脚点,应当在现行法体系内作出妥适的规制。通过对“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实践样态分析,循着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成员权的权利内容的论证逻辑,分置后的使用权在性质上属于去除身份性的纯粹用益物权,从而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领域形成“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分置后)”的权利结构。回归到政策本意对“三权分置”作进一步的检讨,“三权分置”后三权在法实现过程中实际表现为“四权”,分由三类权利主体享有,即“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其他社会主体)”。“三权分置”为宅基地使用权上市流转奠定了基础,但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全无风险。不容忽视的是,资本的嗜血性与农民对抗资本侵蚀能力的弱质性。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宅基地作为农民生产、生存保障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央政策文件亦不无警醒的提出放活应予“适度”,即以不损害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为前提,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关键,严格落实一个“不得”和“两个严格”。否则,放活使用权将会遭遇集体所有权有被虚置、农民有居无处所以及使用权自身运行等诸多风险。财产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就农村发展而言,因其资源禀赋不同,并非均质化的世界,在放活土地使用权方面应作出区分,对不同的农村实际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从宅基地分散、零碎的固有属性来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应扩展其经营性功能,以期实现宅基地的分散经营与规模利用又结合。农民房屋作为农民享有所有的权的重要财产,实现其财产性收益的核心是放活转让与抵押,变资产为资本。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直触农村土地制度核心。这是兴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国家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完整的映射到法律规范之中,将其转化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法律制度以及这一法律制度的建构会对其他相关农地法律制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均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为依归,而非照搬西方物权理论追求理论上的纯粹与卓越。基于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在历史的视野下寻求资格权及使用权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的妥适表达,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法制要求和条件。通过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能够达成剥离宅基地使用权负载的身份属性与社会保障功能、实现了宅基地使用权完全用益物权化的使命。

二、抵押期间若干问题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抵押期间若干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方法
        (二)历史研究方法
        (三)案例分析研究方法
        (四)文献分析法
第一章 《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立法解析与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可能性
    第一节 《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立法解析与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立法可能性
        一、《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对非典型担保的开放、包容与非排斥性
        (一)《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立法解析
        (二)《民法典》对于非典型担保的开放、包容与非排斥性
        二、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立法可能性
        (一)独立让与担保契约效力的立法确认
        (二)独立让与担保物权效力确认的可能性
        (三)独立让与担保独立效力确认的可能性
    第二节 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现实可能性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现实趋势
        (一)国际担保物权独立性渐强趋势
        (二)国内担保物权独立性现实驱动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现实表象
        (一)独立让与担保现实成因
        (二)独立让与担保实然印证
第二章 独立让与担保制度构建的必要性论证
    第一节 独立让与担保必要性分析
        一、回应担保物权独立性的裁判规则需求
        (一)独立让与担保裁判进程
        (二)独立让与担保裁判症结
        二、回应担保物权独立性的制度需求
        (一)进口押汇
        (二)融资融券中强制平仓制度
        (三)对赌协议
        三、回应担保物权独立性的功能需求
        (一)缓和物权法定的僵化功能
        (二)替代流质契约的效率功能
    第二节 独立让与担保必要价值分析
        一、独立让与担保价值因素定位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价值因素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价值定位
        二、独立让与担保价值因素配比
        (一)公平与效率的价值配比
        (二)保障与流通的价值配比
第三章 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独立让与担保概念厘定
        一、独立让与担保与让与担保、独立保函
        (一)独立让与担保与让与担保
        (二)独立让与担保与独立保函
        二、独立让与担保概念及特征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概念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特征
    第二节 让与担保的学说述评与独立让与担保的法律性质
        一、让与担保的所有权法律构成理论及其评析
        (一)相对的所有权转移说及评析
        (二)绝对的所有权转移说及评析
        二、让与担保的担保权法律构成理论及其评析
        (一)授权说及评析
        (二)设定人保留权说及评析
        (三)附解除条件说及评析
        (四)质权说及评析
        (五)抵押权说及评析
        (六)担保权说及评析
        三、独立让与担保与所有权绝对转移法律构成
        (一)担保权法律构成理论非适合性
        (二)选择所有权绝对转移法律构成
    第三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逻辑证成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结构独立性
        (一)平行并立合同外在独立性
        (二)所有权转移的高度独立性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理论推导
        (一)独立让与担保独立性的依据
        (二)独立让与担保权的独立进路
第四章 后《民法典》时代独立让与担保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设定
        一、独立让与担保契约当事人
        (一)独立让与担保契约当事人资质
        (二)第三人成为独立让与担保主体
        二、独立让与担保之标的及合同
        (一)独立让与担保之标的
        (二)独立让与担保之合同
        三、独立让与担保相关配套措施
        (一)标的物强制评估机制
        (二)担保权人违约惩罚机制
    第二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公示
        一、独立让与担保公示方式
        (一)比较法上相关公示规则考察
        (二)独立让与担保公示方式分析
        二、独立让与担保相关公示规则
        (一)独立让与担保公示原由
        (二)二次登记的税费问题
    第三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法律效力
        一、独立让与担保内部法律效力
        (一)独立性在各方主体的体现
        (二)独立让与担保债权之范围
        (三)独立让与担保权效力所及标的物之范围
        (四)标的物之占有使用和善管收益
        (五)市场主体不当处分或毁灭标的物之责任
        二、独立让与担保外部法律效力
        (一)对于一般第三人的效力
        (二)与设定人的一般债权人的关系
        (三)与担保权人的一般债权人的关系
    第四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
        一、独立让与担保权实行的条件
        (一)独立让与担保权实行的充分条件
        (二)独立让与担保权实行的必要条件
        二、独立让与担保清偿中的两种关系
        (一)债务人交付标的物与债权人支付清算金之间的关系
        (二)债务的清偿与设定人的赎回权之间的关系
        三、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方式及流程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方式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流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
    五、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背景
        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历史沿革
        二、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金融化
        三、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制度背景——公司股东“减持规则”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
        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传统质押的“异化”
        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主体的结构性
        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金融属性
        四、上市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差异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经济学基础
        一、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效率优势
        二、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公允性特征
        三、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第二类委托代理
第二章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规制的法律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负外部性
        一、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二、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
        三、对金融市场运行秩序和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法律规制的利益协调与价值平衡
        一、股东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
        二、交易效率与经济安全的价值平衡
    第三节 私法与公法协同的规制模式
        一、私法以赋权的方式保护主体自由和经济效率
        二、公法以限权及增加义务的方式保障社会利益和经济安全价值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类型及现有规制的检视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风险划分
        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主体的道德风险
        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市场风险
        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处置风险
    第二节 我国现有规制措施与域外相关制度的对比与检视
        一、大陆法系股权质押制度为模板的“担保物权”
        二、英美法系以担保交易为核心的一元化的担保权益
        三、对我国现行法律对股权质押规制的检视
        四、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风险纾困措施的局限性
    第三节 确立我国商事思维下的“股权担保交易”的法律规制
        一、准确识别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金融创新实践
        二、现行以传统民法视域下构建的担保制度对股权质押规制的局限性
        三、“股权担保交易”概念的提出
第四章 构建多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主体的法律规制体系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东内部控制机制的发挥——自律管理
        一、以股东自治为核心的股东协议
        二、英美公司股东协议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自治的启示
        三、完善《公司法》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自律管理
    第二节 金融机构风险管控功能发挥——中间层控制
        一、交易前调查对风险管控的作用
        二、资金使用的持续监督
        三、信息共享实现风险管控
        四、风险管控规则的完善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及证券监管部门对主体行为的约束——外部监管
        一、美国有关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信息披露的完善
第五章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违约处置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认定规则
        一、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一般违约情形
        二、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先兆性违约事件条款
    第二节 上市公司场内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处置——平仓
        一、上市公司场内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
        二、平仓处置的合法性基础
        三、证券公司平仓处置权利的保护与约束
    第三节 上市公司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司法处置
        一、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
        二、特殊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
        三、限售股司法处置与传统担保理论的冲突与平衡
        四、非限售流通股场外股权担保交易的特别处置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的困境及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共有房产执行模式
    1.1 共有房产执行概述
    1.2 共有房产执行模式
第二章 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的实证分析
    2.1 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现状(2017年-2019年)
    2.2 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实证分析
        2.2.1 全国住宅用房拍卖成交情况
        2.2.2 各省法院共有房产份额拍卖成交率情况
        2.2.3 共有房产份额拍卖成交标的的竞买人情况
第三章 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的困境
    3.1 共有房产析产的困境
        3.1.1 代位析产规定形同虚设
        3.1.2 不先行析产有以执代审之嫌
    3.2 共有房产整体网络司法拍卖的困境
        3.2.1 理论之争:物权保护与执行强制性之悖
        3.2.2 案外共有人之痛:非债务人为何仍被执行?
        3.2.3 法院之难:后续问题之繁多
    3.3 共有房产份额网络司法拍卖的困境
        3.3.1 债权人之苦:风险与成本之不确定性
        3.3.2 抵押权之阻:份额清偿损害债权人利益
        3.3.3 实践之艰:拍卖效果不尽人意,执行成效甚微
第四章 解决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困境的建议
    4.1 析产制度的细化:共同共有房产执行问题的解决
        4.1.1 析产诉讼应作为共同共有房产执行的前置程序
        4.1.2 析产诉讼应遵循归边处理原则
    4.2 道路的抉择:整体拍卖是物权与执行的矛盾化解
    4.3 案外共有人的权利保障
        4.3.1 设立穷尽个人财产执行原则
        4.3.2 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保障
        4.3.3 共有人优先购买的特别程序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立法表
案例表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利益冲突的成因:利益主体与诉求多元化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内涵的阐释
        一、利益的内涵阐释
        二、法律维度的利益阐释
        三、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冲突阐释
        四、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阐释
    第二节 破产重整利益冲突的案例剖析
        一、A企业的破产概况
        二、债务人的利益诉求
        三、债权人的利益诉求
        四、其他主体的利益诉求
        五、法院的审慎态度
        六、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
        七、破产管理人的能动性不足
    第三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类型解析
        一、债务人财产供给的不足产生无序分配
        二、公权力介入时的重整程序控制权争夺
        三、利益相关者多样化造成利益位阶不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利益平衡的价值:社会结构中重整功能实现
    第一节 社会群体行为导向维度功能
        一、私权意识回归
        二、商业风险分配
        三、实质正义实现
    第二节 重整文化构建维度功能
        一、拯救文化对传统债文化的替代
        二、公共本位对私利本位的替代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功能
        一、宏观经济政策落实
        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益平衡的基础:财产保值增值与有序分配
    第一节 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的实现
        一、规则设计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
        二、继续经营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
        三、重整成功实现债务人财产溢价
    第二节 债务人财产分配的受益主体
        一、债务人企业的债权人
        二、债务人企业的出资人
    第三节 债务人财产主体间的有序分配
        一、债务人财产清算价值:归属重整完成前债权人
        二、债务人财产重整溢价: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三、债务人企业隐性资产:归属重整后出资人
        四、企业重整后经营收益: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益平衡的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
    第一节 正确介入的行政权:辅助重整成功
        一、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惯性
        二、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成因
        三、行政权正确介入的尺度
        四、行政权正确介入的样态
    第二节 克服审慎态度的审判权:主导重整程序
        一、审判权审慎态度的剖析
        二、重整程序审判权主导实现
    第三节 市场化履职激励的管理人:完成重整事务
        一、管理人履职评价体系不完备
        二、不完备评价体系的表现形式
        三、管理人履职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市场化评价标准激励管理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益平衡的路径:利益位阶下的权益保障
    第一节 破产重整的利益位阶
        一、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内容
        二、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重配
    第二节 利益位阶重配下权益保障弱化
        一、实践维度维护公共利益难
        二、规范维度排斥利益群体参与
        三、观念维度个体利益保护僵化
    第三节 特殊主体权益保障的路径探索
        一、金融债权利益保障探索
        二、和解式重整群体利益保障探索
        三、其他主体权益保障探索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论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主体
        二、关于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客体
        三、关于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援引规则与放弃规则
        四、关于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效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诉讼时效抗辩权行使面临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条件不明
        一、未有法律及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条件
        二、诉讼时效抗辩权行使条件的内容并不明确
    第二节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援引规则及放弃规则存在不足
        一、援引规则之不足
        二、放弃规则之不足
    第三节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效力尚未明确
        一、未明确诉讼时效届满的债权能否适用于抵销
        二、未明确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效力能否及于抵押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条件
    第一节 诉讼时效届满
        一、具备诉讼时效届满的要件
        二、不存在诉讼时效届满的障碍
    第二节 行使主体不限于义务人本人
        一、诉讼时效抗辩权行使主体范围的扩张
        二、可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第三人
    第三节 行使客体为救济权请求权
        一、仅限救济权请求权
        二、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救济权请求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援引规则与放弃规则
    第一节 援引规则
        一、自行决定是否援引
        二、不限于诉讼内援引
        三、不得以默示方式援引
        四、不得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第二节 放弃规则
        一、不得预先放弃
        二、可通过默示方式放弃
        三、不得违反禁反言规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效力
    第一节 对罹于诉讼时效的债务的效力
        一、罹于诉讼时效的债务并不必然转化为自然之债
        二、罹于诉讼时效的债务并不必然存续
    第二节 对抵销的效力
        一、学说争议
        二、抵销权并不因诉讼时效届满而消灭
        三、附诉讼时效抗辩权的债权可作为主动债权用作抵销
    第三节 对担保物权的效力
        一、行使效力不及于抵押权
        二、行使效力不及于质权与留置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土地经营权的法理定位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的界定
        一、土地经营权界定概说
        二、界定的原则:物权法定原则
        三、土地经营权之“土地”——农村土地
        四、土地经营权之“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土地经营权之“权”——用益物权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属性界定
        一、土地经营权的私权性质
        二、土地经营权的物权性质
        三、土地经营权为独立用益物权
        四、土地经营权为不动产用益物权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与已有农地权利的关系界定
        一、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
        二、土地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系
第二章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法构造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定名
        一、一般法律概念上的土地经营权主体
        二、民事主体意义上的土地经营权主体
        三、物权主体意义上的土地经营权主体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
        一、土地经营权主体之价值目标
        二、土地经营权主体之功能定位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定型
        一、土地经营权主体之构造的正当性
        二、土地经营权主体的构成资格
        三、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属性与范围
第三章 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法构造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客体的立法问题及其研究价值
        一、土地经营权客体的立法问题
        二、土地经营权客体立法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与一物一权原则的处理
        一、一物一权原则的内涵限缩
        二、一物一权原则的主要适用场景
        三、土地经营权与现行农地权利互不冲突
    第三节 以权利客体分层理论界定土地经营权客体之辨析
        一、权利客体分层理论的传统适用范围
        二、土地经营权不应被视为我国用益物权体系中的例外
        三、土地经营权与地上权的不可比性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悖反性
    第四节 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法构造
        一、农地权利分置的法权结构与农地用益物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二、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土地经营权的客体界定
        三、客体定性:不动产之农村土地
        四、客体定量:农业经营型土地资源
第四章 土地经营权内容的法构造
    第一节 承包型土地经营权内容之法构造
        一、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特征
        二、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
        三、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 转让型土地经营权内容之法构造
        一、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
        二、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三、全面采“经过承包方的(书面)同意”的法理检视
第五章 土地经营权的设立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设立的方式与注意事项
        一、土地经营权设立的方式
        二、土地经营权设立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之设立
        一、“增人不增地”模式下无地农民的困境
        二、集体组织中无地农民的发展权
        三、“增人不增地”模式下无地农民的出路
        四、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性质与内容
    第三节 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之设立
        一、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性质
        二、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主体
        三、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内容
        四、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第四节 土地经营权的不动产登记规则
        一、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可采形式主义登记规则
        二、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应采实质主义登记规则
        三、土地经营权的设立时间节点及风险负担规则
第六章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转让
        一、土地经营权的转让与出让的关系辨析
        二、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性质与特征
        三、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条件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抵押
        一、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法理辨析
        二、土地经营权抵押的类型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对设立土地经营权抵押的作用
        四、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制度实效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入股
        一、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
        二、土地经营权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
        三、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四节 土地经营权出租
        一、土地经营权出租应属于债权性法律关系范畴
        二、土地经营权出租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三、土地经营权出租应属于权利行使方式上的意义
        四、土地经营权出租应属于权利出租
        五、土地经营权出租的具体类型
    第五节 土地经营权的赠与、继承
        一、土地经营权赠与
        二、土地经营权继承
第七章 土地经营权的变更与终止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的变更
        一、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变更
        二、土地经营权的客体变更
        三、土地经营权变更的程序
        四、土地经营权其他事项变更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的终止
        一、土地经营权终止的事由
        二、土地经营权终止的法律效果
结论与创新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论抵押权之行使期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第一章 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性质
    第一节 抵押权行使期间性质之实务认定
        一、裁判进路
        二、小结:规制模糊加剧认定冲突
    第二节 抵押权行使期间性质之理论争议
        一、性质认定之理论分歧
        二、现有性质认定之不足
    第三节 抵押权行使期间性质之厘清
        一、行使期间系债权到期后抵押权有效存续期间
        二、有效存续期间与相关概念之区辨
第二章 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效力
    第一节 规制现状与裁判路径
        一、约定行使期间效力之规制阙如
        二、约定行使期间效力之裁判路径
    第二节 约定行使期间效力之理论争议
        一、理论争议之梳理
        二、裁判路径与理论发展之脱节
    第三节 肯认约定行使期间效力之可能与限度
        一、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可能
        二、约定抵押权行使期间之限度
        三、约定行使期间与法定行使期间之衔接
第三章 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抵押权之法律后果
    第一节 法律后果之规制现状
        一、《物权法》第202条之规制模糊
        二、法律释义与司法释义之龃龉
    第二节 法律后果之裁判路径
        一、行使期间受限于主债权之时效期间内
        二、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抵押权之裁判进路
    第三节 实际消灭说之理论证成
        一、现有理论争议及其评析
        二、“不予保护”之法律后果释明
结论
参考文献

(10)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进路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源起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嬗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演化发展趋势
        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设定的历史背景回溯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功能及特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概念及特征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功能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发展现状描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时代变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的社会生活图景变迁
        二、功能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
        三、供给不足: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第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
    第一节 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可行性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的现状
        一、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梳理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理论争鸣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改造的出路
第四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
    第一节 生成逻辑:源于实践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实践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生成
        二、语义逻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语言表达
    第二节 语词转换: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文本分析: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二、冲击与回应: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理论溯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梳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依据
        二、法权建构: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民法学基础
第五章 “三权分置”下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生成及性质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生成溯源
        二、集体所有权属性的理论梳理
        三、集体所有权属性的多维度思考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的现实困境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困境
        二、“三权分置”对集体所有权的冲击
    第三节 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
        一、明确集体所有权归属主体
        二、完善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机制
        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
第六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治因应
    第一节 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
        一、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认知
        二、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厘定
        三、宅基地资格权是集体成员权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的集体成员权表达
        一、我国集体成员权制度的生成与性质
        二、集体成员权的权能
        三、作为成员权的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制回应
第七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
    第一节 “三权分置”视野下的宅基地“使用权”
        一、分置的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二、“三权分置”的四权实现
        三、“三权分置”政策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第二节 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一、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四、抵押期间若干问题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研究[D]. 徐晓惠. 吉林大学, 2020(03)
  •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D]. 张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4]最高额抵押权行使期间的确定与计算[J]. 杨巍. 私法研究, 2020(01)
  • [5]共有房产网络司法拍卖的困境及解决[D]. 郑奕蕴. 兰州大学, 2020(01)
  • [6]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D]. 梁伟. 吉林大学, 2019(02)
  • [7]论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D]. 林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研究[D]. 刘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论抵押权之行使期间[D]. 姚树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程秀建.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抵押期间若干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