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时期毛泽东的心理分析

“大跃进”时期毛泽东的心理分析

一、“大跃进”时期毛泽东的心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禹珩[1](2021)在《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文中指出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张瑜[2](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认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杨丽[3](2020)在《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点、精神意志、情感态度、人格力量等综合因素的表征。基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他们主动担负时代使命,通过不断学习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了以担当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精神。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不仅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党和人民从未忘记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足以充分展示毛泽东丰富的精神遗产,同时,它们在研究中出现瓶颈亟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为毛泽东精神研究提供了出场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出场方式,使得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毛泽东精神正逐步成为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进一步研究、整合、弘扬和传承毛泽东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毛泽东精神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毛泽东研究,勾勒毛泽东完整肖像,为回击毛泽东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加强毛泽东精神研究,对于推进兴国、兴党、兴军、兴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毛泽东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包含绪论、研究意义、难点问题等;第二章主要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为突破口,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过程中试图找出毛泽东精神的归属和内涵;第三章分析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第四章详细分析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释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寇升娟[4](2020)在《历史心理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科特质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首先明确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同时要树立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局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历史心理学是一种以历史主体的心理状态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将其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扩宽历史分析角度的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因此,本文试图将历史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历史事件产生、发展的个体和群体心理活动来分析,虽不能取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的地位,但丰富了历史研究的维度,使学生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立体化的历史事件或历史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尤其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操作提供具体方法,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阐明选择研究历史心理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这一课题的原因、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从历史心理学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价值开始介绍,进而阐述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的学的新要求: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探索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评、考各个环节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等,得出历史心理学与高中历史新课标在丰富历史研究维度、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学术意识方面具有共同性,基于此阐述历史心理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介绍历史心理学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策略。一方面是历史心理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主要从真实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等方面阐述,另一方面是应用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树立历史心理学方法意识、课堂教学注意事项等。第四部分是根据历史心理学方法的特殊性及其应用策略展示具体的教学片段和教学设计。教学片段一个是从“大跃进”时期的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大跃进”运动能短期内广泛开展的原因,另一个是从一道“关于陈独秀文化观形成”的考试题说起,阐述个人经历及学术背景对历史人物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教学设计是基于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戊戌变法”章节后的“课后延伸”展开,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社会心理原因。历史心理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角度,即对历史主体的研究转向心理层面,那么当这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从历史研究领域转向历史教学领域时,希望会对历史教学产生有利的影响。

余根[5](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理史学作为现在颇受学者关注的学科之一,不仅对历史研究本身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运用心理史学范式,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完成学科素养目标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笔者在文献阅读、教师访谈以及个人教学经历的基础上,深化心理史学范式的运用研究,概括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实践原则和策略,并且予以实践,在实践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推动心理史学范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意义。笔者以概念阐释入手,辨析了心理史学范式同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一种遵循和补充;同时指出心理史学范式运用在理论上有助于推动高中教学方式改革,弥补心理史学范式运用的不足,促进历史学科社会功能的应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同时其在实践上,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从而完成自身历史知识体系的构架,发挥历史学科对其人生道路选择的积极影响。第二部分: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现状分析。笔者以分析调查问卷为突破口,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学校相关教师的访谈,肯定了心理史学范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前景,同时也指出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如可运用的史料不足、理论的庞杂等。然而笔者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当前心理史学发展状况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其运用的可行性,为下文分析运用原则和策略作一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实践原则和策略。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以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分析了运用原则和方法。其运用应该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选取资料的真实性、心理分析的历时性、结论分析的综合性、内容结合的联系性、选择运用的适度性等原则,并且在实践操作上应该分准备、实施、反馈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实践策略,从而更好地将心理史学范式予以运用。第四部分: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第一课《千秋功过秦始皇》为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运用心理史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分别在不同的班级予以教学,并且根据学生反应情况、作业习作情况和教师听评课情况等综合分析论证运用心理史学方法的教学以给学生以新的视角,可以帮助他们全方位了解历史人物,较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笔者在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心理史学范式运用应该注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读的科学性等原则,并且在运用中不断总结,从而完善心理史学范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姚桂荣[6](2019)在《社会心理分析与当代社会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心理分析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个视角和方法,可以开阔当代史研究的新视角,真正做到"眼睛向下看历史";可以扩大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拓展史料来源、丰富研究方法。由此亦可凸显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裴世东[7](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指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王芳[8](2018)在《深化毛泽东研究与“心理分析”的正确运用》文中认为当前,学术界提出了深化毛泽东研究的主题。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工具在毛泽东研究领域得到了初步的运用,从微观层面丰满毛泽东的精神"肖像"。心理分析在毛泽东传记编写、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对毛泽东的评价等领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心理分析只是研究的补充,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明确作用的边界和结果效力,在史实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正确运用。

孙明涛[9](2017)在《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文中指出心理史学是以跨学科研究视角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历史主体的内心世界以实现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更全面地把握的一门交叉学科。根据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心理史学进一步划分为狭义心理史学和心态史学,其中狭义心理史学研究侧重考察相对短期内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变动,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的深度应用为特征,而心态史学侧重考察中、长时段视角下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切面,以跨学科研究视角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为特征。本文拟就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产生背景、理论建构、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粗浅的论述。在近代以来社会思潮与史学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被系统地引入中国史学研究领域。理论建构方面,以彭卫和胡波为代表的心理史学家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针对心理史学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重要内容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为中国心理史学实践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狭义心理史学实践研究方面,中国史家考察了历史上政治领袖、商业精英和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将历史主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与心理建构相联系,论述了个体客观行为的心理动因,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心态史学实践研究方面,中国史家针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群体、商业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和平民群体展开了文化心态研究,考察了群体社会行为背后的文化心态动因,并形成了系统的跨学科范畴与研究范式。在本文的最后,笔者针对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粗陋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中国心理史学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实现其微薄的借鉴价值。

郭东敏[10](2014)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和理想的社会制度,其具有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和历史发展的特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曾是无数思想家、革命家以及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复思考和探索的基本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是近代100多年来广大人民的历史选择,从最初的中国先进分子选择社会主义,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这一过程都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被认知、实践并不断演进发展的逻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曾涌现出了无数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怀抱社会主义理想热望的志士仁人,他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新中国缔造者的毛泽东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一生为之追求和奋斗的理想目标,他不仅带领党和人民将中国导入了社会主义轨道,而且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多角度、全方面的认识和探索,虽然他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探索不都是成功的,但其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理论遗产。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给李卜克内西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①笔者认为,恩格斯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毛泽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就没有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因此,邓小平在1980年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谈话中曾指出:“尽管毛泽东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②。同时他强调:“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③邓小平的这个历史评判是十分客观而且中肯的。事实证明,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改革开放前毛泽东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在借鉴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后不断向前推进的。也正是基于此,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即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命题,这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客观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探索实践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毛泽东虽然没有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但纵观他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生,其理论和实践都是在为“关怀与拯救”终极价值情怀下的社会主义“理想圣域”而不懈奋斗。可以说,“关怀与拯救”的价值追求一直萦绕在毛泽东的脑际,而当他发现并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个可以实现他“理想圣域”的先进的社会形态和制度后,他便要进行一场探索社会主义的大实验。为此,他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然,无论是成就还是失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都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或科学或错误的认识有关。因此,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继续在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前进,就必须深入研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探索,即要继续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本文试图将毛泽东“关怀与拯救”的终极价值情怀与社会主义这个可以实现其“理想圣域”的社会形态和制度相结合,考察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考察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萌芽、形成、发展及曲折发展的总过程;全面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关联性;并总结和归纳出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带给我们的基本启示。同时,从这些考察和分析中探究始终蕴藏在毛泽东心中的“关怀与拯救”价值情怀的内涵,探究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在萌芽、形成、发展及曲折发展总过程中其思想的变化,并力求探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成功与失误的深刻原因。另外,本文还试图将毛泽东时代人们普遍的社会心态和新时期人们的社会心态做比较分析,以期能使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公正、公平思想以及防止和打击官僚主义、遏制腐败消极主义等思想对解决新时期的许多社会问题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总之,本文从历史研究与心理分析两条线纵向展开的方式进行论述和研究,力图得到比较客观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大跃进”时期毛泽东的心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跃进”时期毛泽东的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鲜明而模糊的四川版画
    二、本文研究意义、视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统一战线:四川版画与美协的历史前缘
    第一节 组织的渊源与新生
    第二节 “绘画可以代替木刻”?
    第三节 从“美术组”到“美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个部队:四川版画的组织与生成
    第一节 队伍的凝结
    第二节 抓品种,求发展
    第三节 四川美协版画创作氛围的兴起
    第四节 作为集体的创作
    第五节 作为组织的工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巴蜀到高原:群体中的艺术家与创作
    第一节 等待“时间开始”:革命观与集体观的塑造
    第二节 山乡巨变:艺术家对川渝本土的观照
    第三节 雪山红日:对藏族的认识与塑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时发生:“十七年”版画新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征服荒原:北大荒版画的兴起
    第二节 江南神韵:江苏水印木刻的衍生
    第三节 历史的小结:“三大画派”的确认与缘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第一节 新时期四川版画的延续与实践
    第二节 四川版画“传统”之思
附录一 1954 年-1966 年重庆地区部分美术作品展览
附录二 本文参考四川美协成员部分采访索引及其加达瓦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毛泽东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1.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食粮
        1.1.3 毛泽东精神成为深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方向
        1.1.4 毛泽东精神研究是时代的需求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创新之处、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毛泽东精神的定位
    2.1 毛泽东精神的出场方式
        2.1.1 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凸显
        2.1.2 毛泽东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2.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2.3 毛泽东与毛泽东精神
    2.4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
第三章 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
    3.1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时代条件
    3.2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家庭条件
    3.3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教育条件
    3.4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组织条件
    3.5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实践条件
第四章 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
    4.1 毛泽东的担当精神
        4.1.1 乐于担当的意识
        4.1.2 敢于担当的气魄
        4.1.3 善于担当的能力
    4.2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4.2.1 崇高的革命理想
        4.2.2 坚定的革命信念
        4.2.3 坚决的革命决心
    4.3 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4.3.1 敢于斗争
        4.3.2 善于斗争
        4.3.3 勇于胜利
    4.4 毛泽东的批判精神
        4.4.1 理论批判
        4.4.2 实践批判
        4.4.3 自我批判
第五章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5.1 兴党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2 兴国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3 兴军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4 兴民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历史心理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创新性及不足
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心理学的意义、范围
    一、历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二、历史心理学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三、高中历史教学适应历史心理学的范围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心理学的原则、策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心理学的应用原则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心理学的策略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心理学的案例分析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心理学的教学片段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心理学的教学设计——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意义
    (一)概念阐释
    (二)心理史学和心态史学的辨析
    (三)心理史学和唯物史观关系辨析
    (四)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方法的意义
二、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现状分析
    (一)基于调查问卷的现状分析
    (二)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方法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分析
    (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方法可行性分析
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原则和策略——以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
    (一)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实践原则
    (二)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方法的实践策略
四、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案例分析——以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第一课《千秋功过秦始皇》为例
    (一)教学设计与实践
    (二)教学反思
    (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6)社会心理分析与当代社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深化毛泽东研究与“心理分析”的正确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化毛泽东研究, 把“三种分析”相结合
    (一) 史实分析为基础
    (二) 逻辑分析为主体
    (三) 心理分析作补充
二、心理分析在毛泽东研究中的运用
    (一) 在编写毛泽东传记中的运用
    (二) 在理解重要历史事件中的运用
    (三) 在对毛泽东进行评价中的运用
三、余论:深化毛泽东研究, 正确运用“心理分析”

(9)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心理史学发展背景
    第一节 社会思潮与心理史学
    第二节 史学思潮与心理史学
第二章 中国心理史学的理论认知
    第一节 心理史学的引入
    第二节 中国心理史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
    第三节 心理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与一般意义
第三章 狭义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应用
    第一节 狭义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应用成果
    第二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应用的方法论价值
    第四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的研究范式
第四章 心态史学在中国的应用
    第一节 心态史学在中国的应用成果
    第二节 中国心态史学研究的跨学科范畴
    第三节 中国心态史学的研究范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有利于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1.2.2 有利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
        1.2.3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体系的发展
        1.2.4 有利于研究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
        1.3.2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
        1.3.3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3.4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1.4 相关概念及问题的界定与阐释
        1.4.1 “关怀与拯救”
        1.4.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
        1.4.3 毛泽东“关怀与拯救”的价值情怀与社会主义的追求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1.1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设想的继承与发展
        2.1.2 对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借鉴
        2.1.3 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的扬弃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2.1 古代“大同”思想
        2.2.2 古代“平等”思想
        2.2.3 古代“和谐”观念
第三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3.1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时期(1921年之前)
        3.1.1 毛泽东“关怀与拯救”的价值情怀
        3.1.2 毛泽东的社会变革思想及其实践
        3.1.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选择及初步认识
    3.2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与初步形成时期(1921年-1956年)
        3.2.1 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建党活动
        3.2.2 探寻一条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
        3.2.3 开拓走向社会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
        3.2.4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3.3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及曲折发展时期(1956年-1976月)
        3.3.1 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3.3.2 探寻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3.3.3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与实践走向迷途
第四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4.1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4.1.1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4.1.2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4.2 新民主主义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步”
        4.2.1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4.2.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
    4.3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4.3.1 社会主义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
        4.3.2 社会主义主要是靠自己力量实行民族自主的社会
        4.3.3 社会主义是公平和民主的社会
        4.3.4 社会主义是“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新人”社会
        4.3.5 社会主义是一个依然存在着矛盾、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
    4.4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4.4.1 人民性与“拯救”性
        4.4.2 系统性与科学性
        4.4.3 继承性与创新性
        4.4.4 复杂性与空想性
第五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毛泽东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5.1.1 “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5.1.2 “世界是矛盾的”,坚持社会主义的辩证法
        5.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5.2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5.2.1 从摆脱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2.2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两阶段”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5.2.3 从“利用商品生产、价值法则”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4 从“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到当代改革
    5.3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影响
        5.3.1 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5.3.2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第六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6.1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外在形式
    6.2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超越历史阶段
    6.3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的统一
    6.4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积极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大跃进”时期毛泽东的心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D]. 何禹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3]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丽. 西北大学, 2020(08)
  • [4]历史心理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 寇升娟. 西南大学, 2020(01)
  • [5]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心理史学范式的实践研究[D]. 余根. 西南大学, 2020(01)
  • [6]社会心理分析与当代社会史研究[J]. 姚桂荣.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9(06)
  •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8]深化毛泽东研究与“心理分析”的正确运用[J]. 王芳.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02)
  • [9]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D]. 孙明涛. 云南大学, 2017(05)
  • [10]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郭东敏. 西北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大跃进”时期毛泽东的心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