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2-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武钢2-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武钢2~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崔丽军[1](2021)在《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肥胖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改变、生存压力的增加,肥胖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新挑战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饮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的最直接因素,高脂饮食作为肥胖的重要发病因素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粪菌移植能够重建肠道微生态,成为肥胖的潜在疗法。防风通圣散是寒凉派代表医家刘河间创立的名方,功能疏风解表、清热通腑、泄浊利湿,临床报道应用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具有疗效。故本研究通过复制肥胖动物模型,探索高脂饮食因素对菌群、菌群代谢产物及下游指标的影响,并开展粪菌联合中药防风通圣丸治疗肥胖的研究,探讨其对肥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起效机制。研究一: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目的制备伪无菌大鼠模型,应用粪菌移植技术探索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方法从16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50只作为普通饲料组,饲喂标准大鼠维持颗粒饲料,其余110只为高脂饲料组,饲喂D12492高脂饲料,当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超过普通饲料组体重的10%视为造模成功。剔除未达肥胖标准的老鼠后,从高脂组中随机抽取6只(M组),记录编号,并分别于给予抗生素前1天(MB)和停用抗生素后第1天(MA),取此6只大鼠肠内容物评估抗生素灌胃建立伪无菌大鼠的效果。通过抗生素溶液灌胃诱导伪无菌大鼠,并对伪无菌大鼠分别行正常菌群灌肠、肥胖菌群灌肠。观察完全空白对照的正常组1(NC1)、给予抗生素溶液的正常组2(NC2)、肥胖模型组(M)、肥胖菌群移植组(FMT1)、正常菌群移植组(FMT2)大鼠基本表征,计算其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肠组织、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中的GPR43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胃肠肽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造模第10周末,110只高脂饲料组大鼠中72只大鼠体重达标,肥胖成模率约为65.45%。伪无菌模型情况:①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操作分类单元)分析MB数目显着高于MA;②物种多样性曲线表明样本的测序数据量在合理范围内,MA 组的物种丰度始终显着低于 MB;③Observedspecies、PDwholetree、Shannon、Simpson、Ace、chao1的Alpha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分析指数中,与MB组相比,MA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④由PCoA、PCA、UPGMA可知,抗生素干预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⑤LEfSe组间差异物种检验显示给予抗生素后32个肠道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比例显着降低。粪菌移植情况:①脏器指数:与M组相比,NC1、NC2、FMT1组大鼠肝指数降低(P<0.05)。②肠组织病理:NC1、NC2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清晰完整;M组大鼠较正常组的黏膜上皮层结构可见有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③肝组织病理:NC1、NC2组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整齐,未见脂肪滴;M组脂肪滴呈弥漫性堆积。④肠道菌群变化:M、FMT1组在菌群结构上更加类似,与NC1、NC2、FMT2组有较大的差别。NC1、NC2、FMT2三组相比,NC2组与FMT2组结构更加有趋向性。具体差异物种在表现为:与NC1组相比,NC2组厚壁菌门降低(P<0.05),拟杆菌门增加(P<0.05);M、FMT1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降低(P<0.05)、疣微菌门增加(P<0.05)。与NC2组相比,FMT1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增加(P<0.05),拟杆菌门减少(P<0.05);FMT2组变形菌门减少(P<0.05),脱硫杆菌增加(P<0.05)。与M组相比,FMT1组厚壁菌门增加(P<0.05),疣微菌门减少(P<0.05),FMT2组拟杆菌门增加(P<0.05),疣微菌门减少(P<0.05)。⑤GPR43表达: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GPR43均可进行表达,且M、FMT1组表达量低于NC1、NC2、FMT2组。⑥短链脂肪酸表达:与NC1、NC2、FMT2组相比,M、FMT1组乙酸和丁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NC1组相比,FMT1组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NC2、FMT2组相比,M、FMT1组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⑦胃肠肽:与NC1、NC2组相比,M、FMT1组GLP-1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M、FMT1组相比,FMT2组GLP-1含量显着增加(P<0.05);与NC1组相比,M、FMT1组PYY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M组相比,FMT2组PYY含量显着增加(P<0.05);M、FMT1组的MTL含量水平显着高于NC1、NC2、FMT2 组(P<0.05)。⑧血清中 TC、TG 水平:与 NC1、NC2 组相比,M、FMT1、FMT2组大鼠血清TC含量升高(P<0.05);与M组相比,FMT1、FMT2组大鼠血清TC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NC1组相比,NC2、FMT1、FMT2组大鼠血清TG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M组相比,FMT1组大鼠血清TG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1)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复制成功,其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乳酸杆菌属等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反映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肠内微生态紊乱,表明不同的饮食和干预方式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的不同发展。(2)抗生素干预前与抗生素干预后的肠道菌群存在显着差异,抗生素处理后的肥胖大鼠肠内微生物受到抑制,物种数目显着降低,丰度下降,菌群结构单一,说明此种方法可以建立伪无菌肥胖大鼠。(3)通过正常菌群移植,可使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向正常大鼠恢复;通过肥胖菌群移植,可导致正常大鼠菌群出现与肥胖模型组相似的菌群结构紊乱现象,具体可能通过“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影响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进而影响GPR43的表达,从而导致下游胃肠肽的表达异常。研究二:正常大鼠肠道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目的制备伪无菌大鼠模型,应用粪菌移植技术探索正常大鼠肠道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方法剔除未达肥胖标准的老鼠后,进行随机分组,通过抗生素溶液灌胃诱导伪无菌大鼠,并对伪无菌大鼠行正常菌液灌肠。正常组(NC)、肥胖模型组(M)、正常菌群移植组(FMT)、防风通圣丸组(FFTS)、正常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组(LH)、微生态制剂妈咪爱组(MMA)组的观察指标同实验一。并依组分别给予正常菌群、防风通圣丸、正常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妈咪爱治疗。结果①脏器指数:与NC组相比,FFTS、FMT、LH、MMA、M组肝指数升高(P<0.05)。②肠组织病理:NC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清晰完整,M组大鼠较正常组的可见有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FFTS、FMT、MMA、LH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变程度较M组有所减轻。③肝组织病理:NC组肝细胞排列整齐完整,未见脂肪滴;M组肝细胞排列疏松、紊乱,脂肪滴呈弥漫性堆积。FFTS、FMT、MMA、LH组大鼠肝脏组织的病变程度较M组有所减轻。④肠道菌群变化:LH、FMT组空间分布结构更接近。MMA、FFTS组菌群组成更有趋向性,与M组离散程度接近;与M组相比,FMT、LH组结构与其有所区分,其中与M组相比,LH组在门水平上存在变形菌门降低(P<0.05),脱硫菌门增加(P<0.05);科水平表现为大肠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减少(P<0.05),瘤胃菌科、颤螺菌科等升高(P<0.05)。⑤GPR43表达: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GPR43均可进行表达,且M组表达量显着低于NC组。与M组相比,FFTS、FMT、MMA、LH组表达量有所升高。⑥胃肠肽:与NC组相比,M、MMA、FMT、FFTS组GLP-1显着降低(P<0.05);与M组相比,LH、MMA、FMT、FFTS组GLP-1显着增加(P<0.05);与 LH 组相比,MMA、FMT、FFTS 组 GLP-1 显着降低(P<0.05)。与 NC组相比,M组PYY显着降低(P<0.05),FFTS、FMT组PYY显着增加(P<0.05);与M组相比,LH、MMA、FMT、FFTS组PYY显着增加(P<0.05);与LH组相比,MMA 组 PYY 显着降低(P<0.05),FMT、FFTS 组 PYY 显着升高(P<0.05)。M、MMA、NC、LH 组 MTL 显着高于 FFTS、FMT(P<0.05)。NC、LH、MMA 组 GAS均显着高于FMT、FFTS(P<0.05)。⑦血清中TC、TG水平:与NC组相比,M组大鼠血清TG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M组相比,LH组TG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正常菌群移植、防风通圣丸、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均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产生保护作用,其中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可产生协同作用,更具优势。

辛妍妍[2](2020)在《3~9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3~9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探讨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为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9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运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脂肪含量、身体总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BMI、矿物质含量等指标,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探讨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次调查研究中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痰湿质48例(29.4%)、气虚质33例(20.2%)、平和质32例(19.6%)、气郁质23例(14.1%)、阴虚质18例(11.0%)、阳虚质3例(1.8%),未涉及瘀血质、特禀质。九种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中的身体总水分含量、BMI值、体脂含量及体脂百分率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矿物质含量及骨骼肌含量无相关性(P>0.05)。痰湿质与非痰湿质的肥胖儿童在身体总水分含量、骨骼肌含量、蛋白质含量、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率、BMI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痰湿质肥胖儿童,痰湿质肥胖儿童的身体总水分与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率以及BMI等指标差异更为显着。结论:痰湿质、气虚质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常见体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的身体总水分含量、BMI、体脂肪含量及体脂百分率密切相关。肥胖儿童身体总水分含量、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率及BMI越高,越具有痰湿质倾向。

杨岳峰[3](2020)在《吉林省733例高中生超重肥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2019年吉林省部分地区733例高中生进行现况调查,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中生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和体格发育情况,探索家庭情况、饮食、行为等导致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日后本地区开展预防控制高中生超重/肥胖及营养指导工作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吉林省部分地区1418周岁年龄段的高中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收集学生和父母家庭情况资料,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体成分分析来收集身体指标数据。本次调研共发放780份问卷,共收回733份。调查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多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家庭情况、饮食情况、营养态度、日常行为方式等。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腰臀比等指标。采用EpiData和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与整理,采用IBM SPSS 24.0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统计结果进行一般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各变量与调查对象超重/肥胖情况的相关关系。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探求调查对象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调查对象生长发育情况:男生身高在1417岁呈上升趋势,18岁后略有下降,女生身高在1416岁呈上升趋势,17岁后呈下降趋势;调查对象中男女生平均身高均高于同年龄组全国平均水平,在15岁、16岁、17岁、≥18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体重在1415岁略有下降,15岁后呈上升趋势,在18岁达到高峰,女生体重1417岁呈上升趋势,17岁后略有下降;调查对象中男女生平均体重均高于同年龄组全国平均水平,男生在17岁和≥18岁年龄组间的平均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15岁、16岁、17岁、≥18岁年龄组间的平均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分年龄组男生BMI平均水平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调查对象超重/肥胖率:在733名高中生中,共检出超重109人(男生59人,女生50人),检出肥胖74人(男生42人,女生32人);总体超重率为14.87%、总体肥胖率为10.10%,总体超重+肥胖率为24.97%。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1.46%,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9.90%,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17岁、≥18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总体和不同年龄组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3、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不同父亲职业、是否为独生子女、父亲BMI、不同每日能量摄入、不同每日蛋白质摄入、不同每日脂肪摄入、不同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吃早餐情况、是否有偏食习惯、睡眠时间、视频时间等因素在调查对象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相对于男生,性别是女性是高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OR值为0.649(95%CI:0.434,0.973);吃早餐情况是高中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相比天天吃早餐的高中生,有时早餐是使高中生患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值为0.462(95%CI:0.228,0.935);相对于父亲非超重/肥胖,父亲为超重/肥胖是高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为1.859(95%CI:1.234,2.802);相对于每日脂肪摄入Q1(<70.60g/d)水平,每日脂肪摄入Q4水平每日脂肪摄入Q4(>115.87g/d)水平是高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为2.063(95%CI:1.126,3.780);相对于睡眠时间≥8h/d,睡眠时间<8h/d是高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为1.656(95%CI:1.094,2.508)。结论:1、调查对象男女生的体格发育情况(身高、体重、BMI)均高于同年龄全国平均水平,且男生的体格发育指标均高于女生。2、调查对象总体超重检出率为14.87%,总体肥胖检出率为10.10%,总体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24.97%,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显着高于女生。3、性别、父亲职业、父亲BMI、是否为独生子女、每日能量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每日脂类摄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吃早餐情况、是否有偏食习惯、睡眠时间、视频时间与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存在相关关系。4、女性是调查对象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相对与男性有更低的患病风险;父亲超重肥胖、每日脂肪高水平摄入、每日睡眠时间<8h是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徐雁,邓小龙,黄亦明,潘娟,黄璐[4](2020)在《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江岸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6岁儿童,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样本量,WS-RT-3型幼儿智能体检仪测量儿童身高及体重,参照"WHO 0~7岁儿童身高体重评价标准"计算儿童肥胖度(fat, F),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儿童出生情况、适应性行为、饮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父母是否肥胖、家庭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肥胖危害的了解程度、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因素;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江岸区600名学龄前儿童,其中单纯性肥胖占比14.17%(85例);不同性别(χ2=7.638,P=0.177)、不同年龄(χ2=12.500,P=0.641)的学龄前儿童的肥胖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组(包括轻度、中度及重度肥胖)与对照组(包括消瘦、正常、超重儿童)在出生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辅食时间、儿童食欲、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及父母对肥胖危害的了解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体重、适应能力商数(adaptability quotient,ADQ)分级、高脂高热量进食情况、甜食进食情况、进餐速度、户外活动时间、父或(和)母肥胖、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出生体重偏重(OR=1.984)、ADQ分级轻度缺损(OR=1.738)、进餐速度快(OR=3.007)、户外活动时间短(OR=2.061)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略有了解或不了解(OR=1.652)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重视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针对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重视出生体重为4.0 kg~及父或(和)母肥胖儿童的单纯性肥胖风险,并积极提升儿童适应性行为,规范进餐速度,延长户外活动时间,提升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

李瑞芳[5](2020)在《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征频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会对其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而且具有延续至成年的轨迹倾向,增加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近年来儿童肥胖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的流行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但考虑到短时间内肥胖基因无法改变,人们开始关注儿童肥胖的产生机制,即能量摄入和消耗,学者们逐渐发现城市空间要素对儿童肥胖有一定影响,而确定何种建成环境要素影响儿童肥胖并给予相应规划优化建议是城市规划领域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性,现有研究大多基于社会生态模型探讨饮食、体力活动环境对儿童肥胖的作用,但大多文献处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且我国建成环境特征、饮食文化及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与西方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探讨可能影响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规划设计建议。本文以儿童个体为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湛江市作为实证案例,分析了湛江市两个主要城区儿童肥胖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在体检数据层面,分析了年龄、性别、血压及生活区域层面的儿童BMI指数特征;在儿童周边建成环境特征层面,将空间位置信息与建成环境叠加分析,分别在饮食环境、体力活动环境层面对比不同肥胖程度儿童的生活环境差异。基于上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梳理了各项建成环境因素与儿童肥胖的关联,为建构影响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因素模型提出理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领域中儿童肥胖的相关研究,本文筛选出可能影响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指标并确定其测度方式,建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探究儿童肥胖与饮食、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各项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儿童可能会受到便利店、菜市场、中西式快餐店、土地利用混合度、支路密度、公园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BMI指数上涨,且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具有年龄差异性特征。之后通过对建成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步行环境、健康食物来源及户外体力活动空间三类空间手段综合作用于儿童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儿童肥胖的发生,据此本文提出了改善儿童肥胖、促进城市健康的相关社区规划设计建议。

周方怡[6](2019)在《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儿童肥胖症发病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儿童肥胖症影响儿童的发育和健康,引起大脑、机体多系统和多器官功能的障碍,同时会导致成年期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的概率增加。因此分析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特点对于儿童肥胖的预防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儿童肥胖症发病原因、不同地区发病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将来儿童肥胖症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王梦然[7](2019)在《痰湿型肥胖病儿童饮食行为与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调查痰湿型肥胖病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客观指标。一方面,更好地认识痰湿型儿童肥胖病临床特征与客观指标;另一方面,督促全社会认识痰湿型肥胖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危害,更科学地指导中小学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肥胖并发症,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肥胖病危害的认识。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病房2017年1月~2019年3月符合单纯性肥胖病西医诊断标准的患儿,按照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选择痰湿证肥胖患儿80例,填写饮食行为及喂养方式调查问卷并纳入人体成分指标、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客观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综合分析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病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与客观指标。结果:痰湿型肥胖儿童中男生较多,占61.25%,喂养人以祖父母多,占53.75%,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最多。患儿至少存在1种或1种以上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偏食肥甘厚味(90%),不良进餐习惯(65%),情绪化进食(41.67%)。普遍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水果、蔬菜、粗粮进食频率普遍偏低,全部患儿每日均进食高热量食品,偏食肥甘厚味、情绪化进食这两类不良饮食行为对高热量食品进食频率存在差异(P<0.05)。权威型喂养方式不影响儿童饮食结构(P>0.05),纵容型及忽视型喂养方式对高热量食品进食频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痰湿型肥胖儿童体脂率与基础代谢率、身体总水分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相关性越强,关系越显着(P<0.05)。体脂率与TG、血糖、胰岛素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相关性显着(P<0.05)。结论:痰湿型肥胖病儿童中不良饮食行为较为普遍,与家庭中不合理的喂养方式和儿童不正确饮食行为有关。痰湿型肥胖儿童体脂率与基础代谢率、身体总水分各年龄段呈负相关。体脂率与TG、血糖、胰岛素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说明痰湿型肥胖引起儿童脂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敏感性改变可能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王卉[8](2018)在《上海中心城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与肥胖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徐汇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上海中心城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和肥胖的分布现状,并对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徐汇区妇幼保健所直接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一类及示范托幼机构共43家,在园儿童均纳入研究。采集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儿童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采用百分位数法,儿童肥胖诊断标准采用BMI指数参照WHO标准。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个样本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调查的该中心城区3-6岁学龄前儿童高血压的分布现状:高血压患病率3.25%,其中男童3.70%,女童2.77%,男童高于女童。发病年龄段始于2-3岁,患病率2.59%,呈现低龄化趋势,且高血压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高血压以1级为主,占88.16%。肥胖的分布现状:超重率12.43%,肥胖率5.39%,超重肥胖率合计17.74%,男童均高于女童。高血压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正常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2.63%,超重组4.06%,轻度肥胖组8.69%,中重度肥胖组19.39%。中重度肥胖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儿童的8.9倍(OR=8.903),轻度肥胖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儿童的3.5倍(OR=3.521),超重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儿童的1.6倍(OR=1.566)。随着肥胖等级的升级,收缩压增幅增大,舒张压的增幅也增大,且收缩压的增幅大于舒张压的增幅。结论:儿童高血压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居高不下,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及肥胖的防控从学龄前儿童抓起,建议将血压监测纳入托幼机构常规工作。

魏兰,罗玮,范培云,姚勇利[9](2015)在《西宁市六一幼儿园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西宁市六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探讨日常保健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西宁市六一幼儿园在园的学龄前儿童620例进行健康体检,调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单纯性肥胖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一定预防保健措施。结果620例儿童中,单纯性肥胖儿童32例(5.2%),超重61例(9.8%);男童单纯性肥胖19例(5.8%),女童单纯性肥胖13例(4.4%),男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显着高于女童(P<0.05)。不同年龄组中,3岁儿童单纯性肥胖4例(3.1%),4岁儿童单纯性肥胖5例(3.2%),5岁儿童单纯性肥胖9例(5.6%),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14例(8.0%),不同年龄间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出生体重、胎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纯母乳喂养时间、母亲BMI、父亲BMI、甜食进食量、洋快餐进食量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出生体重、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母亲BMI、甜食进食量、洋快餐进食量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该地区幼儿园单纯性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学龄前儿童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包括建立合作机制、增强体育锻炼、制定节食计划、完成短期目标等,以降低单纯性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

王熙蓓,杨文亮,田德红,王玉,于国伟[10](2015)在《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为控制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收集关于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2000年1月-2014年11月。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个研究,共17 44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高出生体重儿童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9,95%CI:1.902.30,P<0.000 01];儿童单纯性肥胖在低出生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95%CI:0.412.06,P=0.84]。结论高出生体重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无关联。

二、武钢2~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钢2~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肥胖的中医认识及现代研究概述
        1 肥胖的病因与发病认识
        2 肥胖的临床治疗概述
        3 儿童肥胖概述
        4 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概述
        5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粪菌移植医学研究进展
        1 粪菌移植的历史沿革
        2 粪菌移植与肠道菌群
        3 粪菌移植的操作过程
        4 粪菌移植与现代临床疾病
        5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6 粪菌移植联合中医药可产生协同作用
        7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正常大鼠肠道菌群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3~9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肥胖的诊断标准
        2.1.1 体重指数(BMI)判断肥胖及肥胖分度标准
        2.1.2 体脂百分率(PBF)判断标准
        2.2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2.2.1 判定方法
        2.2.2 判定标准
    3.人体成分测量内容及方法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中医体质分布
    2.中医体质分布与性别的相关性
    3.中医体质分布与年龄的相关性
    4.中医体质分布与身体总水分之间的相关性
    5.中医体质分布与矿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6.中医体质分布与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7.中医体质分布与体脂肪之间的相关性
    8.中医体质分布与体脂百分率之间的相关性
    9.中医体质分布与骨骼肌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10.中医体质分布与BMI之间的相关性
    11.痰湿体质与非痰湿体质的人体成分相关性
讨论
    1.儿童肥胖症的中医学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儿童肥胖症的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及治疗
    2.儿童肥胖症的现代医学认识
        2.1 肥胖的相关因素
        2.2 肥胖的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
    3.研究结果分析
        3.1 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分析
        3.2 中医体质类型相关因素分析
        3.2.1 中医体质与年龄、性别
        3.2.2 中医体质与身体总水分含量
        3.2.3 中医体质与矿物质含量、骨骼肌含量及蛋白质含量
        3.2.4 中医体质与BMI值
        3.2.5 中医体质与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率
        3.2.6 痰湿体质与非痰湿体质的人体成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体质及人体成分分析在儿童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1.概述
    2.中医体质与儿童肥胖症
        2.1 小儿中医体质学的形成及其分类
        2.2 肥胖症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3.人体成分在儿童肥胖症诊疗中的应用
        3.1 肥胖症人体成分研究进展
    4.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3)吉林省733例高中生超重肥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与诊断标准
    1.3 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1.3.1 遗传因素
        1.3.2 饮食因素
        1.3.3 行为因素
        1.3.4 家庭环境因素
        1.3.5 心理因素
    1.4 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害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2.1 问卷调查
        2.2.2 体格检查
    2.3 超重\肥胖诊断标准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3.2 调查对象体格发育基本情况
        3.2.1 身高情况
        3.2.2 体重情况
        3.2.3 腰臀比、BMI情况
    3.3 调查对象营养素摄入基本情况
        3.3.1 调查对象膳食能量摄入情况
        3.3.2 调查对象营养素摄入情况
    3.4 调查对象饮食行为基本情况
    3.5 调查对象营养态度基本情况
    3.6 调查对象生活行为方式基本情况
    3.7 调查对象超重、肥胖患病率
    3.8 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单因素分析
        3.8.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与超重肥胖单因素分析
        3.8.2 调查对象饮食情况与超重/肥胖单因素分析
        3.8.3 调查对象营养态度与超重肥胖单因素分析
        3.8.4 调查对象行为方式与超重肥胖单因素分析
    3.9 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调查对象生长发育与超重肥胖流行情况
        4.1.1 调查对象生长发育情况
        4.1.2 调查对象超重肥胖流行状况
    4.2 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4.2.1 性别因素
        4.2.2 家庭因素
        4.2.3 饮食因素
        4.2.4 营养态度情况
        4.2.5 行为方式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调查表
    第二部分 膳食频率调查表
    第三部分 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调查表
    第四部分 家庭信息表(父母填写)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4)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单纯性肥胖判定标准
        1.2.2 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江岸区学龄前儿童的单纯性肥胖现状
        2.2.1 江岸区不同性别的学龄前儿童的单纯性肥胖现状
        2.2.2 江岸区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
    2.3 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单因素分析
    2.4 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2 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对策

(5)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肥胖广受城市公共健康关注
        1.1.2 建成环境可能影响儿童肥胖
        1.1.3 国内缺乏肥胖与环境的实证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儿童肥胖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3.2 建成环境与儿童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研究思路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儿童肥胖
        2.1.2 城市建成环境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 影响儿童肥胖的饮食环境因素
        2.2.3 影响儿童肥胖的体力活动环境因素
        2.2.4 影响儿童肥胖的其他社会因素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范围
        2.3.2 研究理论框架
        2.3.3 研究假设与思路
        2.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体检儿童及周边生活环境特征分析
    3.1 湛江市建成环境基本特征描述
        3.1.1 土地利用特征
        3.1.2 道路交通特征
        3.1.3 饮食服务设施点分布特征
        3.1.4 体力活动服务设施点分布特征
        3.1.5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点分布特征
    3.2 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基本特征描述
        3.2.1 儿童超重、肥胖分类标准
        3.2.2 儿童年龄
        3.2.3 儿童性别
        3.2.4 潜在高血压风险儿童
        3.2.5 儿童生活区域
        3.2.6 儿童体检数据的空间分布
    3.3 儿童周边建成环境特征分析
        3.3.1 儿童周边饮食类环境特征描述
        3.3.2 儿童周边体力活动类环境特征描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肥胖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假设
        4.1.1 模型选择及样本筛取
        4.1.2 儿童肥胖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假设
    4.2 建成环境因素的选取与测度
        4.2.1 饮食环境因素
        4.2.2 体力活动环境因素
        4.2.3 个体及邻里社会经济因素
    4.3 建成环境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1 环境变量的共线性检验
        4.3.2 儿童肥胖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4 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LOGISTIC回归分析
        4.4.1 小学阶段儿童肥胖Logistic回归模型
        4.4.2 初中阶段儿童肥胖Logistic回归模型
    4.5 回归结果综合解析及讨论
        4.5.1 建成环境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具有年龄差异性
        4.5.2 饮食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
        4.5.3 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
    4.6 社区规划设计及公共管理建议
        4.6.1 从低龄儿童群体需求出发优化城市空间
        4.6.2 为儿童创造接触健康新鲜食物的机会
        4.6.3 为儿童塑造丰富通达的步行环境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1.1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
    1.2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1.3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地区分布特点
        1.3.1 东部沿海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
        1.3.2 中部内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
        1.3.3 西部边远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
        1.3.4 我国不同民族儿童肥胖症发病率的特点
2 小结

(7)痰湿型肥胖病儿童饮食行为与客观指标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资料来源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6.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一般情况
    2.痰湿型肥胖儿童不良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附录 2)
    3.痰湿型肥胖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对饮食结构的影响(见表 3、表 4、表 5)
    4.家长喂养方式调查问卷。
    5.家长喂养方式对饮食结构的影响(见表 8、表 9、表 10)
    6.痰湿型肥胖儿童体成分主要指标相关性
    7.体脂率与空腹血清胰岛素、血糖、血脂的相关分析
    8.典型案例回顾分析
讨论
    1.痰湿与肥胖相关性研究
    2.儿童青少年痰湿型肥胖理论依据
    3.饮食行为研究
    4.人体成份指标研究
    5.痰湿型肥胖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结果分析
    6.痰湿型肥胖儿童客观指标结果分析
结语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防治儿童肥胖病概述
        1.病名与分型
        2.病因病机
        3.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儿童肥胖病概述
        1.发病机制
        2.高危因素
        3.肥胖相关性疾病
        4.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8)上海中心城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与肥胖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与讨论
    一、调查基线状况
        结果
    二、 学龄前儿童高血压的分布
        结果
        讨论
        结论
    三、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分布
        结果
        讨论
        结论
    四、儿童高血压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9)西宁市六一幼儿园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关系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四、武钢2~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粪菌移植联合防风通圣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SCFAs-GPR43-胃肠肽通路的影响[D]. 崔丽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3~9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相关性研究[D]. 辛妍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吉林省733例高中生超重肥胖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岳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4]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徐雁,邓小龙,黄亦明,潘娟,黄璐. 实用预防医学, 2020(06)
  • [5]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影响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D]. 李瑞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周方怡.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7)
  • [7]痰湿型肥胖病儿童饮食行为与客观指标综合评价[D]. 王梦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上海中心城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与肥胖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D]. 王卉.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西宁市六一幼儿园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J]. 魏兰,罗玮,范培云,姚勇利. 中国妇幼保健, 2015(27)
  • [10]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关系的Meta分析[J]. 王熙蓓,杨文亮,田德红,王玉,于国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10)

标签:;  ;  ;  ;  ;  

武钢2-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