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松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及发展前景分析

赤峰市松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及发展前景分析

一、赤峰市松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和发展前景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阳培[1](2020)在《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内蒙古地区传统文化中,藏传佛教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寺庙中心型村落这种独特的村落类型。当今,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村落文化因为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逐渐消失,但村落中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其延伸出的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具有发掘和保护的价值。因此,探寻寺庙中心型村落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因素,并归纳影响因素作用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丰富内蒙古地区聚落文化体系以及丰富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存的类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为切入点,以内蒙古地区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该类型村落进行研究。首先,对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进行分析,对其形成背景包括藏传佛教传播、定居行为普及等历史要素进行梳理,并对该类型村落的演变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论层面探讨藏传佛教文化在村落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对文章所涉村落进行对比归纳研究,在村落层面和院落层面以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对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空间构成、民居建筑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最后,以需求关系为切入点,保护更新为目的,结合调研情况对寺庙中心型村落中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原则和思路,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层面的保护与更新提出策略。寺庙中心型村作为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一种村落类型,其在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普通村落存在极大差异,极具研究价值。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该类型村落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和可参考的科学指导依据。同时,能够对内蒙古地区村落的理解和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涛[2](2017)在《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的系统构建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东北严寒地区承载着国家粮食生产和生态功能两个核心职能,其功能承载空间以村镇为主体、占东北地区80%以上的国土资源,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该区域的村镇发展方向和动力、建设速度和质量与其核心职能不相匹配,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产与人居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根本问题。改善严寒地区的村镇人居环境,实现绿色、生态、健康、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是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和长远发展的重要诉求,以区域主体功能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为基础,构建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明晰区域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国家重要战略和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课题。研究以“绿色村镇体系”为核心,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村镇体系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在东北严寒地区选取25个典型乡镇,开展了村镇全域范畴内的系统调查。通过多样本、大数据的调研分析,提炼出东北严寒地区典型村镇绿色化建设的特征、问题、优势及发展需求,并以系统关联、内涵表征、村镇情境等多维视角与方法确定绿色村镇体系的要素集,构建由6个子系统、33个一级要素、141个二级要素组成的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理论框架系统。在明确绿色村镇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以绿色村镇体系理论系统为依据,解析、筛选和转换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构建由6个子系统指标、24个状态指标、83个量化指标组成的绿色村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典型村镇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增加最大值、最小值及标准门槛值序列等方法,缩小评价误差、获得精准比较结果,通过省域差异、产业类别、村镇属性、地形地貌分类等方法细化和精准化绿色村镇体系的综合指数及子系统指数,以使评价结果具有现实意义及普遍价值,能够真实反映出东北地区村镇的实际状况和面向绿色化发展的潜力。基于系统特征需求、综合评价及结果的深入分析,从总系统层面,提出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的整体发展思路与策略,并对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经济与产业发展、空间资源绿色集约利用、居民点体系及绿色宜居建设、基础设施体系及绿色提升、绿色人文社会及服务管理六个子系统进行专项策略制定。明确与策略分类匹配的适宜性应用方法,重点应对水环境生态修复、绿色产业链拓展、农户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村庄空间绿色宜居优化、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绿色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绿色提升等典型要素问题,形成完整的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建设发展及规划提升策略系统,以及针对严寒地区的绿色村镇体系规划编制中思路转变、目标优化、框架重构、内容拓展、成果表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本研究面向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以大量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系统理论构建、量化分析与评价、策略体系生成等研究过程,期望反映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挖掘绿色化发展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保障国家主体功能的实现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夏国华[3](2017)在《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近年来赤峰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很低。赤峰市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是解决赤峰市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必然的解决手段。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总结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二是系统介绍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三是全面评估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四是分析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并进行优势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五是分析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六是探讨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策略和政策保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农科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水资源短缺严重;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旱抗灾能力弱;农牧业面源污染渐趋严重;资源条件约束日趋紧张,农牧业生产条件受到限制;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不容乐观。(2)赤峰市还处于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表现在:现代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很低,处于现代农业起步阶段;现代农业产出水平较高,处于现代农业的基本实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3)与全国、内蒙古自治区水平相比,赤峰市均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作物有6种:谷子、玉米、荞麦、马铃薯、烟叶、蔬菜,均具有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甜菜、莜麦、高粱、绿豆、荞麦、玉米,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莜麦、高粱、甜菜、绿豆、荞麦、玉米,同时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3种:谷子、玉米、荞麦。在赤峰市畜禽产品中,均具有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的畜禽有3种:驴、骡、肉牛,均具有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6种:牛皮、绵羊毛、羊绒、牛肉、禽蛋、禽肉,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10种:驴、骡、绵羊毛、牛皮、羊绒、绵羊皮、羊肉、禽蛋、牛肉、禽肉。(4)基于赤峰市优势农牧产品,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区域布局:粮食产业、蔬菜产业、畜禽产业、饲草饲料产业、特色农牧业产业。(5)赤峰市大部分区(旗、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较差,特别是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林西县、元宝山区、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红山区这8个区(旗、县)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比2014年国家公布的农业科技进步率56%低7个百分点。(7)赤峰市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预测了2020年赤峰市各区(旗、县)水资源的供需情况。结果显示2020年仅有宁城县、林西县、元宝山区三个区县不缺水。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测算了赤峰市种植业产品的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以及赤峰市畜禽产品的畜禽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畜禽产品产量比较优势、畜禽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3)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赤峰市12个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探讨影响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采用C-D生产函数,评价了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

张三强,杨志清,蔡家声,曹国军,董春浩[4](2015)在《赤峰市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析赤峰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及农机与农艺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收获机械化、节水灌溉、土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方面,探讨了农艺措施与农机紧密结合,相互适应的途径。

王楠[5](2015)在《内蒙古赤峰市风电产业开发负外部性利益补偿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因其具有清洁、可再生性等特点被全世界认定为未来传统能源的替代产业,而在新能源利用领域中,风电开发利用投资短建设快、清洁环保、技术成熟度高等特点,目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前景。我国风能资源优势明显,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发展风电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十年,我国迎来了一个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随着我国风电产业一路高奏凯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风电产业开发也逐渐暴露出种种经济矛盾,成为阻碍我国风电发展的重重障碍。特别是在内蒙古一类的草原地区,风电产业的各种负外部性问题正在给产业开发中的部分利益主体带来持续的经济损失。所以本文着眼于风电产业开发中资源开发、转化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矛盾,以现阶段我国风电业发展具有领先水平的内蒙古赤峰市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地风电产业开发中暴露出的或具有一定地区特殊性、或具有全国普遍性的四类利益受损现象,运用外部性理论对该部分利益受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当前风电产业特殊的利益补偿模式的合理性做出评价,指出其在协调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上的缺失和不足,并针对政府规制行为及市场调节行为在产业开发利益协调及利益分配问题上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并通过简要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及结合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当前补偿模式的优化方案及进一步消解负外部性的政策建议,力图实现风电产业开发中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

张宇[6](2014)在《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以赤峰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面临越来越大的气候变化及能源替代压力,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土地资源作为承载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和改造,可以说人与土地的这种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评估报告,自1850年以来全球有1/3的温室气体排放由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导致,如大量的林地、草地、农用地、湿地等转化为建设用地,从而直接导致了碳汇能力下降以及碳源量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也呈增长趋势。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来实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土地利用管理技术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土地生态经济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以及区位理论的支撑下,采用系统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思路。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关系研究。重点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强度、类型与碳收支的关系。分析了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自然干扰因素,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关系,特别是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直接关系,即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结构及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简要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间接关系,即各土地利用类型所承载的全部人为碳源排放。分析了全国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碳积蓄量及碳排放量的变化,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果。(2)不同管理方式下各地类碳排放效应分析。首先界定了管理方式的内涵,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主要是土地经营管理方式,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利用强度。然后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下各用地类型的碳排放效应,并提出各地类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测算方法。(3)基于低碳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首先探讨了低碳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区域土地利用的总体碳源控制方面,主要依靠于遏制建设用地的扩张,实现科学控制区域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体现在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方面,主要依靠增加林地、草地、湿地等碳汇用地的面积来实现碳捕捉和碳存储,从而实现土地净碳排放量的有效降低。然后阐述了低碳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包括减排增汇原则,整体性原则,继承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原则。接着选择了线性规划模型作为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确定碳积蓄最大和碳排放最小作为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并设定了约束条件。重点对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情景分析法,划分了三类情景,即一般情景、较消极情景、较理想情景。并分析了不同情景下,各地类最可能采用的管理方式(利用强度),进而确定了不同情境下土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4)以赤峰市为例,重点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下各地类的碳排放效应,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赤峰市不同情景下分类土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并据此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最后提出赤峰市不同情景下低碳土地利用策略。(5)提出主要研究结论及实现低碳土地利用的政策措施。通过论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自然干扰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因素以及氮沉降因素等,这是土地与自然系统间碳交换的基础。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二是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汇。其中,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碳排放,又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效应,包括林地向耕地的转变,林地向草地的转变,草地向耕地的转变,农林牧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以及湿地向其他用地类型的转化和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对碳排放的影响,包括林业管理策略,农业耕作策略,草牧场使用策略,建设用地利用策略等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而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汇效应主要表现在退耕还林还草后林地和草地为主的碳吸收。此外,由于土地利用具有较大复杂性及空间异质性,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程度、区域差异、碳源/汇等问题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2)在各类农田管理措施中,施肥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变化。一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二是增加作物产量,从而提高作物(残茬和根)还田量。草地不同管理方式(包括草地开垦,过度放牧,草原火灾等)对土壤碳库影响显着。其中草地开垦会导致草原土壤裸露,土壤有机碳随之分解释放,损失掉的碳素占土壤中碳素总量的30%-50%;过度放牧会促进草地土壤的呼吸作用,此外动物踩踏会增加土壤容重,导致有机碳释放。林业部门主要通过以下四类管理活动,实现林地的减排增汇。一是减少森林采伐,植树造林,保持或增加森林面积;二是优化林龄结构,改良林木品种,保持或提高林分水平碳密度(单位面积碳储量);三是加强管理,减少森林火灾、病虫害,提高或保持景观水平碳密度;四是以林业生物质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每类减排增汇活动及其成本效益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尺度,短期内效益最大的无疑是减少或避免碳排放(即降低毁林或退化、林火和森林病虫害控制等)。不同集约利用水平下建设用地碳排放效应研究尚处于探讨阶段,不同的研究区测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发现两者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9,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增加0.126个单位。可见,简单的测算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当前各地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建设用地扩张仍然是多数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由建设用地扩张带来的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大大抵消了由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碳减排效应。所以在数据上仍表现为随着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碳排放量增加。(3)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情境下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不同,对于耕地来说,从肥料投入的角度来看,越是追求高的经济效益,化肥的投入量将越大。对于草地来说,从放牧强度来看,越是追求高的经济效益,放牧强度越高。对于林地来说,经济发展对林地管理的影响不大,多数情况是影响林地的采伐强度。但随着我国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封山育林、林地保护区划定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展开,林地管理手段和措施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小。对于建设用地来说,从利用强度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管理的影响是正向的,即经济发展会促进资本及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从而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但同时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建设用地的扩张。从两者对碳排放的影响来分析,后者的影响显然更为直接,影响也更大。(4)结合实证发现,不同管理方式下各地类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存在明显差异。100cm土体内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化肥有机肥配施、秸秆还田和不施肥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91.3、95.7、104.2、100.6、87.7 t.hm-2。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其次为单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单施化肥,不施肥效果最差。从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碳平衡的影响来看,如果考虑全年土壤CO2排放,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有机肥样地中,土壤的碳平衡为正值,土壤每年盈余655.4和100.3 kg C·hm-2其他处理有机碳呈亏损状态,单施化肥处理由于没有有机肥投入,亏缺量最大,为2244.8kg C·hm-2,其次是不施肥数据,亏缺量为2070.8 kg C·hm-2,秸秆还田可增加残茬量,减少土壤C02排放,土壤有机碳亏损为1785.7kg C·hm-2。草地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影响显着,围封样地、轮牧样地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过牧及开垦样地,特别是在地表20cm以上土层中,差异非常明显。草地的开垦也确实显着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其对碳储量的影响与过度放牧相当。从各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幅度来看,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变化幅度最大,围封样地为33.24g·kg-1,开垦样地仅为21.61 g·kg-1,降低了近1/3,这与草地开垦为农田后会损失掉原来土壤中碳素总量的30%-50%的研究结论相符。林地在特定管理方式下经计算得出,森林资源碳汇储量为2466.04万吨,林分面积130.01万公顷,粗略计算其植被碳密度为18.96 t·hm-2,符合方精云的测算结果6.47-118.14t·hm-2,森林植被(不包括灌木)年固碳量为209.07万吨,林地土壤年固碳量为61.1万吨,森林年固碳总量为270.07万吨,林地面积约171.72万公顷,计算出森林年碳汇系数为1.57 t·hm-2,结合林地年排放系数0.007 t·hm-2,得到林地年净碳排放系数-1.563 t·hm-2。考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发现,赤峰市能源消耗的碳排放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增加0.006个单位。(5)在分析不同管理方式下各地类碳排放效应的基础上,测算了赤峰市不同情景下分类土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并据此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综合三种情景,比较其碳积蓄量及碳排放量可见,较消极情景下碳积蓄量相对于其他两种情景最小,而碳排放量则最大。较理想情景下,土地碳积蓄量最大,碳排放量最小。由此可见,在采用科学合理土地管理方式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进优化,能够有效的遏制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增加碳汇。(6)论文最后提出了促进低碳土地利用的政策措施。包括间接影响碳循环的各项土地利用政策,如土地供应规模、地价杠杆调节、土地储备和土地供应方式等。论文最后在结论中介绍了论文的主要观点、结论和可能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徐玮,刘鑫,侯敏杰[7](2011)在《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文中研究指明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研讨会"于2011年10月30日在成都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翟琇副厅长出席了研讨会,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农机鉴定站及各盟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郭跃副局长主持,各盟市农机主管部门、自治区农机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姜伟[8](2010)在《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主要盐分对辣椒幼苗胁迫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不合理的施肥、栽培管理等导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造成蔬菜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下降,甚至地下水受到污染,因此,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影响我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目前,有关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盐分对植物障害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更多集中在NaCl和NaNO3上。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北方典型设施蔬菜栽培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对其4个蔬菜主产区温室土壤进行调查和测试分析,把引起盐分积累的KNO3、K2SO4及其混盐(1:1)设计为0(CK)、50、100、150、200 mmol/L5个处理,对辣椒品种“亮剑”幼苗进行胁迫试验研究。其结果如下:1、赤峰地区不同栽培年限温室土壤盐分积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温室土壤含盐量始终高于露地,且0~5 cm土层含盐量显着高于5~20cm,盐分积累有明显的表聚现象;4个蔬菜主产区中,宁城县盐分积累最重,含盐量普遍超过了1.0g/kg。红山区积累最低,尚未达到盐渍化;宁城县和元宝山区栽培5年的温室耕作层土壤平均含盐量最高;引起温室土壤盐渍化的离子组成存在地区差异,宁城县盐分阴离子以SO42-、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74**和0.875*,而元宝山区以SO42-和Ca2+为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和0.991**。2、KNO3、K2SO4及其混盐胁迫对植株生长影响:150mmol/L和200mmol/l处理14d后,辣椒幼苗株高、根长、叶片数生长以及生物量积累显着受抑;处理28d后,生长点萎蔫、叶片逐渐凋零、根系变褐,趋于死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50mmol/L的KN03和混盐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K2SO4则没有。3、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光合特性影响:不同浓度盐处理14d后,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率(WUE)显着降低,从150mmol/L开始各光合指标变化不明显;KNO3和混盐处理,Pn下降低浓度处理主要为气孔因素限制,而高浓度盐胁迫为非气孔因素限制。K2SO4则为非气孔因素限制。4、盐胁迫对辣椒生理生化特性影响:随着盐处理浓度的逐渐增加,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含水量先升后降;50mmol/l盐处理,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EC值增加不明显,而高盐胁迫增加显着;SOD酶活性先降后升,POD和CAT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5、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氮、磷、钾含量影响:KNO3和其混盐胁迫N含量先降后升,而SO42-抑制幼苗对NO3--N的吸收;盐胁迫对叶片P含量先降后升,但始终低于CK,而K呈大幅度增加趋势。6、盐胁迫对辣椒幼苗解剖结构和淀粉粒积累的影响:200mmol/L盐胁迫,叶片变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变大;200mmol/L高盐胁迫叶绿体大小和形状改变,特别是K2SO4胁迫使叶绿体分解,叶绿体核分散,无序的堆集在叶肉细胞内,而不是紧靠在细胞壁上;200mmol/L盐胁迫,叶片中淀粉粒显着变小,染色程度变浅;200mmol/L KNO3和混盐胁迫,根尖淀粉粒显着变大,而K2SO4胁迫淀粉粒大小变化不明显。7、盐胁迫对辣椒幼苗根、茎、叶输导组织结构的影响:200mmol/LKNO3、K2SO4及其混盐处理辣椒14d后,幼苗根、茎、叶中柱和维管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盐胁迫加速了根尖0.5cm和1.0cm处初生结构的分化;茎木质部导管孔径显着变小、壁加厚,木质部显微化面积占茎横切面的比例增加;叶脉维管束面积加大,维管束上面的机械组织加厚。8、综合KNO3、K2SO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光合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营养元素变化以及解剖结构的影响,K2SO4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大于KNO3和混盐。因此,设施土壤SO42-的危害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综上所述,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辣椒幼苗盐害逐渐增加。盐分对辣椒幼苗生长的抑制是净光合速率(Pn)下降、渗透胁迫、生物膜损伤、叶肉组织细胞结构破坏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而其自身生理生化变化以及输导组织结构改变等是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

郝桂娟[9](2006)在《阿荣旗保护性耕作下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研究当地保护性耕作下玉米高产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和技术实施推广的问题,通过整合传统耕作方式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已成熟的技术有效利用于玉米生产实践,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三丰收”,使科学技术转化为人民生活需求的贴身生活力,为阿荣旗玉米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通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与探索,以及在硕士论文期间基于对传统的原垄扣种的少免耕技术进行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产量,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提高玉米保苗率技术试验、抗旱保墒技术试验、玉米肥料试验、玉米及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化学除草剂选择、用量及最佳施用时期试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秸秆、地膜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其可提高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特别是在阿荣旗春季春寒、春旱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增温保墒作用,既能提高出苗率又能提早出苗,使玉米显着增产。机械化作业条件下采用秸秆覆盖+覆膜(或灌水)模式种植玉米可提前4天出苗时间,成熟时间提前4-6天。整秆顺垄覆盖+覆膜(或灌水)模式,其覆盖用秸秆当年可腐烂60%,能起到培肥土壤作用。2.喷灌补水效果为佳,其增产幅度与天然降水相比可达32.7%,每公顷纯增加收入814.8元,灌溉水利用率为12.67Kg/m3。阿荣旗旱作农区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下的节水补灌技术。3.保护性耕作下玉米施用钾肥、锌肥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25.4%-30.1%。以亩施用钾肥4Kg、锌肥0.5Kg、磷酸二铵10Kg的施肥模式增产效果最佳,增产达30.1%,其投入产出为1∶2.75。配合施用优质有机肥增产效果更明显。4.当前推广的玉米品种中,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丰一号、FC03—17、丰田820具有显着产量优势,可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域推广;在当地的生产条件下,随着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生产粮饲兼用型玉米首选品种为海玉6号,适于阿荣旗第一积温带种植,克单8号适于在阿荣旗第二积温带种植。5.用50%乙草胺微乳剂在玉米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除草效果可达84.8%-90.46%,对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很安全。6.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高产的技术流程及模式可概括为:留高茬→破茬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田间管理→收获→留高茬→深松整地(隔1-2年)。7.研究建立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高产的技术规程及模式。8.研究建立的秸秆覆盖+覆膜(或灌水)模式具有培肥地力、增产双重效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型;保护性耕作仍应加强培肥地力,注意钾肥、锌肥的适当施用,可以显着提高玉米产量。根据不同用途合理选用不同玉米品种,并针对保护性耕作下杂草发生量大的问题适时使用除草剂,对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显着影响。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管理局[10](2005)在《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总结》文中指出

二、赤峰市松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和发展前景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赤峰市松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和发展前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目的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范围、对象及尺度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尺度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
    2.1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背景
        2.1.1 藏传佛教传播
        2.1.2 定居行为普及
    2.2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演变过程
        2.2.1 寺庙引导阶段
        2.2.2 平等发展阶段
        2.2.3 多元共生阶段
    2.3 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现状概况
        2.3.1 美岱召村
        2.3.2 达兰花嘎查
        2.3.3 乌审召嘎查
    2.4 本章小结
3 藏传佛教文化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影响
    3.1 对村落选址的影响
        3.1.1 环境的适应性
        3.1.2 需求的多样性
    3.2 对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3.2.1 寺庙的集聚性
        3.2.2 文化的包容性
        3.2.3 形式的尊卑性
    3.3 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3.3.1 建造的中心性
        3.3.2 空间的主次性
        3.3.3 选材的地域性
    3.4 本章小结
4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
        4.1.1 村落选址
        4.1.2 村落布局
    4.2 村落空间构成
        4.2.1 街巷要素
        4.2.2 边界要素
        4.2.3 节点要素
        4.2.4 标志要素
        4.2.5 区域要素
    4.3 民居建筑特征
        4.3.1 外部特征
        4.3.2 内部特征
        4.3.3 功能布局
    4.4 本章小结
5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存在问题及保护更新策略探析
    5.1 寺庙中心型村落需求关系分析
        5.1.1 内部村民需求
        5.1.2 外部社会需求
    5.2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现状问题
        5.2.1 村落宜居性较差
        5.2.2 空间意向性欠缺
        5.2.3 公众参与性不足
    5.3 寺庙中心型村落保护更新策略
        5.3.1 保护更新原则
        5.3.2 保护更新思路
        5.3.3 保护更新内容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 内蒙古地区中国传统村落入选名录汇总及分析
附录 B 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好寺庙汇总表
附录 C 村民需求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的系统构建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东北严寒地区
        1.3.2 村镇体系
        1.3.3 “绿色”与“绿色村镇体系”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绿色”理念的基础分析
        2.1.1 “绿色”关键词共现分析
        2.1.2 “绿色”内涵的数据分析
    2.2 绿色村镇体系的基础研究
        2.2.1 传统村镇体系的内容解析
        2.2.2 村镇绿色化发展的趋势判断
        2.2.3 绿色村镇体系的特征与要求
    2.3 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的绿色化认知
        2.3.1 基本特征
        2.3.2 村镇的绿色化思考
    2.4 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
        2.4.1 相关理论研究
        2.4.2 评价方法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镇调研与特征分析
    3.1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思路
        3.1.2 调查步骤与内容设计
        3.1.3 调查实施支撑
    3.2 村镇现状特征与问题
        3.2.1 气候与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3.2.2 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3.2.3 居民点体系与人居环境建设状况
        3.2.4 村镇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3.2.5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状况
        3.2.6 绿色技术利用及规划编制情况
    3.3 村镇绿色化基础与优势
        3.3.1 绿色属性为特征的资源优势
        3.3.2 绿色功能为根本的空间本底
        3.3.3 绿色生产为核心的产业基础
    3.4 村镇绿色化多维需求分析
        3.4.1 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定位
        3.4.2 地区层面的发展规划与需求
        3.4.3 村镇层面的建设需求
        3.4.4 居民层面的使用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村镇体系要素分析与系统构建
    4.1 绿色村镇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4.1.1 基本原则与要求
        4.1.2 构建思路
    4.2 绿色村镇体系目标设定与框架模式
        4.2.1 总体目标设定
        4.2.2 系统框架模式
    4.3 绿色村镇体系要素多维集成分析
        4.3.1 基于村镇规划标准规范的内容提炼
        4.3.2 基于新时期的政策导向及诉求传承
        4.3.3 基于村镇多元示范建设的经验借鉴
        4.3.4 基于典型实态调研的问题及需求反馈
        4.3.5 基于相关指标体系的逆向推导
        4.3.6 基于绿色核心职能的内涵凸显
    4.4 绿色村镇体系要素甄选与解析
        4.4.1 甄选归并的基本思路
        4.4.2 自然生态类要素的甄选与解析
        4.4.3 经济产业类要素的甄选与解析
        4.4.4 空间利用类要素的甄选与解析
        4.4.5 居民点宜居类要素的甄选与解析
        4.4.6 基础设施类要素的甄选与解析
        4.4.7 人文服务类要素的甄选与解析
    4.5 绿色村镇体系框架整合与特征分析
        4.5.1 总系统的纵向构成与整合构建
        4.5.2 子系统的绿色解析与横向关联
        4.5.3 与传统村镇体系的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村镇体系多层级灰色关联度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1.3 评价指标的初级选取
        5.1.4 量化指标的遴选结果
        5.1.5 指标解析与权重确定
    5.2 数据获取与辅助序列设计
        5.2.1 调研乡镇的类型构成
        5.2.2 样本乡镇的数据收集
        5.2.3 辅助序列的指标值确定
    5.3 评价测算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3.2 各层级关联度计算
        5.3.3 评价结果归一化处理
        5.3.4 绿色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5.3.5 子系统绿色指数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村镇体系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6.1 绿色村镇体系总体发展策略
        6.1.1 村镇体系绿色化的基本思路
        6.1.2 不同类型乡镇的差异化路径
        6.1.3 基于绿色村镇体系理论的总体引导
    6.2 绿色村镇体系子系统及要素专项策略
        6.2.1 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6.2.2 绿色经济与产业拓展策略
        6.2.3 空间资源绿色集约利用与管控策略
        6.2.4 居民点体系及绿色宜居建设策略
        6.2.5 基础设施体系及绿色提升策略
        6.2.6 绿色人文社会及服务管理策略
    6.3 绿色村镇体系规划提升策略
        6.3.1 规划思路转变与目标优化
        6.3.2 规划框架重构与内容深化
        6.3.3 规划编制与成果表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赤峰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现代农业内涵的研究
        1.3.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3.3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水平研究
        1.3.4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研究
        1.3.5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小结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2.1.2 现代农业特征和理念
        2.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分析
        2.1.4 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2.4 交易费用理论
        2.2.5 产业结构理论
        2.2.6 产业组织理论
        2.2.7 技术进步理论
        2.2.8 经济增长理论
    2.3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2.3.1 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3.2 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3.3 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3.4 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3.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1.1 发展了大批商业化的家庭农场
        3.1.2 政府对农业的有力支持
        3.1.3 成熟的农业服务体系
        3.1.4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高
        3.1.5 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
        3.1.6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3.2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2.1 注重发展“特色农庄”和“一村一品”农业模式
        3.2.2 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3.2.3 健全的农业协作组织
        3.2.4 完善的农业科研、科技教育培训和推广体系
        3.2.5 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农协金融紧密联系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3.2.6 优良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3.3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3.1 重视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3.2 重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3.3.3 重视发展“生态村庄”农业模式
        3.3.4 注重农业的高度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3.3.5 注重建设农业培训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体化体系
    3.4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4.1 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3.4.2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能农业
        3.4.3 农业科研投入大,非常重视农业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3.4.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类型多、参与主体多
        3.4.5 注重发展“区域循环”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3.5 国外成功经验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3.5.1 政府政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至关重要
        3.5.2 开展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
        3.5.3 金融资本支持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3.5.4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3.5.5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3.5.6 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3.5.7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赤峰市基本情况
        4.1.1 交通区位
        4.1.2 地形地貌
        4.1.3 文化历史
        4.1.4 经济概况
        4.1.5 矿产资源
    4.2 赤峰市农牧业资源概况
        4.2.1 气候资源
        4.2.2 温泉、冷泉资源
        4.2.3 森林资源
        4.2.4 草场资源
        4.2.5 河流水文资源
        4.2.6 土壤资源及耕地类型
        4.2.7 野生植物、畜种资源
        4.2.8 农作物品种资源
    4.3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4.3.1 农牧业经济稳步增长,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
        4.3.2 农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4.3.3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和主导产业已经确立
        4.3.4 农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4.3.5 农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支撑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4.3.6 动物疫病防治成效显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4.3.7 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建立,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4.3.8 农牧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4.4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4.4.1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4.4.2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优势
    4.5 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5.1 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
        4.5.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
        4.5.3 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
        4.5.4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4.5.5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4.5.6 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4.6 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6.1 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4.6.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5.1 评价方法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2.1 构建原则
        5.2.2 指标选取
        5.2.3 指标解释
    5.3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5.3.1 层次分析法(AHP)
        5.3.2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5.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5.4 评价结果分析
        5.4.1 评价结果
        5.4.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评价
        5.4.3 结论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区域布局
    6.1 赤峰市农牧产品产量构成——外部对比分析
        6.1.1 赤峰市种植业产量构成
        6.1.2 赤峰市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6.2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评价
        6.2.1 种植业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方法
        6.2.2 畜禽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
        6.2.3 赤峰市种植业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6.2.4 赤峰市畜禽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6.3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牧产品生产情况——内部对比分析
        6.3.1 赤峰市各区(旗、县)种植业产品生产情况
        6.3.2 赤峰市各区(旗、县)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6.4 基于优势农牧产品的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布局
        6.4.1 粮食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2 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3 畜禽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4 饲草饲料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4.5 特色农牧业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6.5 小结
第七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7.1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分析
        7.1.1 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的因子分析
        7.1.2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分析
        7.1.3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7.2 赤峰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分析
        7.2.1 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7.2.2 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7.3 赤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7.3.1 水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7.3.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
        7.3.4 2013 年赤峰市用水情况分析
        7.3.5 2020 年赤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策略及保障措施
    8.1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想
    8.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
        8.2.1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模式
        8.2.2 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8.2.3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模式
        8.2.4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8.2.5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8.3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8.3.1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8.3.2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8.3.3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8.3.4 加快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牧业生产力布局
        8.3.5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8.3.6 加强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防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8.3.7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8.3.8 加强农牧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8.3.9 强化农牧业面源治理,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
        8.3.10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农牧业对外开放水平
    8.4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8.4.1 深化农村牧区、农牧场和农牧业改革
        8.4.2 建立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8.4.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8.4.4 强化依法治农治牧
        8.4.5 实行目标化管理和差异化考核
        8.4.6 构建完善现代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
    8.5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9.3.1 不足之处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赤峰市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赤峰市农业现状及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装备水平不能均衡大宗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需求
    1.2 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与大中型农机作业相矛盾
    1.3 农业机械各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同
    1.4 土地深松技术认识度低, 配套动力不足
2 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主要方式
    2.1 玉米种植的农艺措施与机械收获紧密结合
    2.2 节水灌溉与农作物的需水特性相结合
    2.3 土地承包经营现状与小型多功能农机具相结合
    2.4 保护性耕作生产农艺与机具配套相结合
3 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将成为全市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5)内蒙古赤峰市风电产业开发负外部性利益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意义
        (三) 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外部性相关理论综述
        1、外部性的理论渊源及分类
        2、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的演变
        (二) 风电产业负外部性问题相关研究
        1、风电弃风和并网问题的相关研究
        2、风电生态负外部性问题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二) 比较分析法
    四、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赤峰市风能产业开发现状
    第一节 赤峰市风能产业开发的机遇与优势
        一、赤峰市风能产业开发的机遇
        二、赤峰市风能产业开发的优势
    第二节 赤峰市风能产业规划与建设
        一、赤峰市风能资源分布
        二、赤峰市风电规划布局及建设情况
    第三节 赤峰市风能开发与环保政策
        一、风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二、风电财税扶持政策
        三、风电开发环保政策
第二章 风能产业开发中主要利益冲突及成因
    第一节 风电项目开发中核心利益主体及其行为
        一、风电项目开发中核心利益主体的界定
        二、项目中核心利益主体行为特点
        三、核心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风电开发中利益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点征”方式在牧区草原存在不适应性
        二、风电产业依然存在的生态负外部效应
        三、“弃风限电”对发电企业的利益影响
        四、“并网难”问题对发电企业的利益冲击
    第三节 风电开发中核心利益主体利益受损的成因
        一、政府行为外部性的产生及对各利益主体的影响
        二、电力市场外部性对风力发电企业利益的影响
第三章 风能产业开发利益受损补偿依据及实际问题
    第一节 利益受损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规制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 利益受损补偿的法律依据
        一、外部性损害的司法性质及责任主体认定
        二、我国现行的国家补偿方式
        三、国家补偿的基本原则及标准
    第三节 对利益受损主体进行补偿的实际问题及难点
        一、风电开发补偿中核心利益主体的相关诉求
        二、现行利益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三、实施负外部性利益补偿存在的难点
第四章 构建赤峰市风电开发补偿模式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国际风电产业开发外部性补偿模式借鉴
        一、国外对于风电生态负外部性问题的相关经验
        二、国外有关“弃风”补偿的相关处理经验
    第二节 风电开发利益补偿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原则
        二、间接补偿为主原则
        三、适度适量补偿,从实际出发原则
    第三节 风电开发补偿模式优化及政策建议
        一、构建长效补偿机制,以股份制取代“点征”模式
        二、破除电网垄断,实现发电企业产销一体化经营
        三、加强中央政府管制,适当进行权利上收
        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结论及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以赤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案设计
        1.2.1 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0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2.0.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内涵
        2.0.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方法
    2.1 土地利用与碳循环的关系研究
        2.1.1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效应
        2.1.2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汇效应
    2.2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核算研究
        2.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碳排放核算
        2.2.2 土地利用间接碳排放核算
        2.2.3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方法
    2.3 土地利用的碳减排问题研究
        2.3.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碳减排
        2.3.2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低碳
        3.1.2 土地利用系统
        3.1.3 土地利用碳排放
        3.1.4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
        3.1.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1.6 情景分析
        3.1.7 管理方式
    3.2 理论基础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系统论
        3.2.3 土地生态经济理论
        3.2.4 人地关系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机理分析
    4.1 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自然干扰因素
        4.1.1 气候因素
        4.1.2 土壤理化性质
        4.1.3 生物因素
        4.1.4 氮沉降因素
    4.2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
        4.2.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效应
        4.2.2 土地管理方式转变的碳排放效应
    4.3 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碳排放特征
        4.3.1 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3.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碳积蓄特征
        4.3.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碳排放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碳导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构建
    5.1 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及其优化
        5.1.1 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内涵
        5.1.2 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性
        5.1.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分析
    5.2 低碳导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内涵及原则
        5.2.1 低碳导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内涵
        5.2.2 低碳导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5.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
        5.3.1 优化方法
        5.3.2 决策变量的设置
        5.3.3 优化目标的设定
        5.3.4 约束条件
        5.3.5 情景设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碳导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参数测算
    6.1 不同利用强度下各类型土地的碳排放效应
        6.1.1 不同施肥强度下耕地的碳排放效应
        6.1.2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的碳排放效应
        6.1.3 不同管理措施下林地碳排放效应
        6.1.4 不同集约利用水平下建设用地碳排放效应
    6.2 各类型土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测算方法
        6.2.1 耕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测算方法
        6.2.2 草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测算方法
        6.2.3 林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测算方法
        6.2.4 建设用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测算方法
    6.3 低碳导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要素的确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以赤峰市为例
    7.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1.1 数据来源
        7.1.2 数据处理
    7.2 研究区概况
        7.2.1 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概述
        7.2.2 土地利用情况概述
    7.3 赤峰市不同管理方式下各地类碳排放效应
        7.3.1 耕地不同施肥措施下的碳排放效应
        7.3.2 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下的碳排放效应
        7.3.3 林地管理措施下的碳排放效应
        7.3.4 建设用地不同集约利用水平下碳排放效应
    7.4 赤峰市各地类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7.4.1 耕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7.4.2 草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7.4.3 林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7.4.4 建设用地碳密度及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7.5 赤峰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7.5.1 一般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7.5.2 较消极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7.5.3 较理想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7.6 赤峰市低碳土地利用策略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7)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保护性耕作技术:呼伦贝尔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一、呼伦贝尔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二、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一) 狠抓项目管理, 以项目促推广
        (二) 加强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建设
        (三) 农机农艺结合,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基本确立
        (四) 加大保护性耕作数据监测力度
    兴安盟在全区率先提出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二、水稻作业模式
    通辽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得到农民认可
    赤峰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及具体做法
        一、主要技术模式
        二、推广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1.总结经验、培树典型, 加强示范引导、宣传培训工作。
        2.整合资源, 促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推广。
        3.创新机制, 通过实践总结出“三位一体”推广模式。
    锡盟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模式
        一、主要技术模式
        二、应用效果及农民接受程度
    乌兰察布市保护性耕作成效显着
        一、节约成本
        二、抑制农田扬沙、扬尘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四、蓄水保墒
    呼和浩特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思路及创新点
        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思路及创新点
    包头市通过项目延伸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巴彦淖尔市多个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区实施情况
        一、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基本情况
        1.五原县项目区:
        2.磴口县项目区:
        3.乌拉特中旗项目区
        二、技术应用效果
    鄂尔多斯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经验
        一、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紧紧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
        二、目的性要突出明确
        三、要不断的创新技术模式和工艺路线
        四、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农机专业合作社:呼伦贝尔市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
    一、呼伦贝尔市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态势良好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采取的措施
    兴安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通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运行机制
        一、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
        二、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成效
    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彰显农机大作为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及服务方式
        1.运行机制
        2、服务方式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投资来源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促进了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了土地的标准化生产, 使农牧业经营体制得到了创新。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现代的职业农牧民。
    锡盟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办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二、农牧机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
        三、农牧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的成就
    乌兰察布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模式
    呼和浩特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包头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巴彦淖尔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措施与成就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阿拉善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主要措施
    乌海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发展现状
        二、运行机制和模式
        三、主要扶持措施

(8)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主要盐分对辣椒幼苗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1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1.1 设施土壤盐分积累的普遍性
        1.2 设施土壤盐分的积聚特征
        1.2.1 盐分主要离子组成
        1.2.2 设施土壤盐分、电导率(EC)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1.2.3 设施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
        1.3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危害
        1.3.1 盐害临界值
        1.3.2 次生盐渍化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1.3.3 盐渍化影响产品品质,危害人类健康
        1.3.4 盐渍化影响土壤环境
        1.3.5 盐渍化影响生态环境
        1.4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4.1 集约化多肥栽培是设施土壤盐分积累并产生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1.4.2 单一的种植模式和增加的复种指数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1.4.3 长期密闭的小气候环境
        1.4.4 设施内不合理的灌溉
        1.5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综合防治措施
        1.5.1 选择耐盐品种
        1.5.2 合理栽培管理
        1.5.3 生物除盐
    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2.1 盐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作物盐害症状
        2.1.2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2.2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2.2.1 盐胁迫对植物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2.2.2 盐胁迫对植物叶片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光合水分利用率(WUE)蒸腾速率(Tr)的影响
        2.2.3 盐胁迫对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2.2.4 盐胁迫对植物叶片的量子效率与羧化效率的影响
        2.3 盐胁迫对作物养分吸收和运输的影响
    3 硝酸盐研究进展
        3.1 NO_3~--N的生理作用
        3.2 植物对NO_3~--N的吸收还原作用
        3.3 植株体内NO_3~--N的分布及其利用
    4 盐毒害植物机理以及植物抗盐机理研究
        4.1 盐伤害植物的机理
        4.1.1 渗透胁迫
        4.1.2 离子毒害
        4.1.3 光合能力下降
        4.2 植物抗盐机理
        4.2.1 盐胁迫与渗透调节
        4.2.2 盐胁迫与抗氧化酶系统
    5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5.2 研究主要内容
        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采样点基本情况
        1.3 试验方法
        1.3.1 测试分析地点
        1.3.2 土样采集、处理和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峰市温室土壤全盐含量变化特点
        2.1.1 不同土层厚度温室土壤含盐量变化
        2.1.2 不同地区温室土壤含盐量变化
        2.1.3 不同栽培年限温室土壤含盐量变化
        2.2 温室土壤盐分组分变化及其相关分析
        2.2.1 宁城县温室盐分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分析
        2.2.2 元宝山区温室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地区温室土壤含盐量差异分析
        3.2 不同栽培年限温室土壤含盐量差异分析
        3.3 设施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其离子毒害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1.2.1 试材培育
        1.2.2 试验处理
        1.2.3 测定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2.1.1 盐害症状
        2.1.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株高、根长和叶片数的影响
        2.1.3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2.2.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
        2.2.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对辣椒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2.2.3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和瞬间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2.2.4 辣椒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其它光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3.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对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之间对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程度比较
    4 小结
第四章 温室土壤主要盐分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1.2.1 试材培育
        1.2.2 试验处理
        1.2.3 测定与分析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含水量的影响
        2.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质膜透性影响
        2.3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影响
        2.4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盐胁迫与植物含水量关系
        3.2 盐胁迫与质膜透性关系
        3.3 盐胁迫与渗透物调节关系
    4 小结
第五章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1.2.1 试材培育
        1.2.2 试验处理
        1.2.3 测定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KNO_3、K_2SO_4及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2.1.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全氮(N)含量的影响
        2.1.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全磷(P)含量的影响
        2.1.3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全钾(K)含量的影响
        2.2 KNO_3与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3 盐胁迫辣椒幼苗叶片营养元素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2.3.1 低浓度硝酸盐胁迫辣椒幼苗叶片营养元素与光合代谢的关系
        2.3.2 高浓度硝酸盐胁迫辣椒幼苗叶片营养元素与光合代谢的关系
    3 讨论
        3.1 氮(N)
        3.2 磷(P)
        3.3 钾(K)
    4 小结
第六章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根、茎、叶解剖结构及淀粉粒积累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1.2.1 试材培育
        1.2.2 试验处理
        1.2.3 测定项目和观察、处理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2.1.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不同浓度处理对辣椒幼苗叶肉组织结构的影响
        2.1.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对辣椒幼苗叶片细胞和叶绿体大小的影响
        2.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根、茎、叶输导组织结构的影响
        2.2.1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根尖解剖结构的影响
        2.2.2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茎解剖结构的影响
        2.2.3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脉维管束解剖结构的影响
        2.3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根尖、叶片淀粉积累的影响
    3 讨论
        3.1 盐胁迫与叶肉组织厚度和叶肉细胞大小的关系
        3.2 盐胁迫与叶绿体以及淀粉积累的关系
        3.3 盐胁迫与植物营养器官输导组织结构的关系
    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性
    7.1 结论
    7.2 创新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赤峰市松山区部分日光温室土壤取样调查表
    附表2 赤峰市元宝山区部分日光温室土壤取样调查表
    附表3 赤峰市红山区部分日光温室土壤取样调查表
    附表4 赤峰市宁城县部分日光温室土壤取样调查表
作者简介

(9)阿荣旗保护性耕作下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研究综述
        1.1.1 国际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 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3 选题依据
    1.4 课题来源
    1.5 试验设计
        1.5.1 试验区域主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工艺流程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保护性耕作下玉米保苗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播种方式和田间作业环节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2.2.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下玉米抗旱节水技术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3.2.2 产量结果及分析
        3.2.3 效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下的玉米施肥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田宝有机肥试验生育期调查及产量分析
        4.2.2 钾、锌肥试验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下玉米品种筛选研究
    5.1 极早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
        5.1.1 品种选择及供种单位
        5.1.2 试验设计及要求
        5.1.3 试验基本情况
        5.1.4 各试点气候情况
        5.1.5 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
        5.1.6 品种评价
    5.2 适合保护性耕作的早熟玉米品种筛选
        5.2.1 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
        5.2.2 试验设计及要求
        5.2.3 试验执行情况
        5.2.4 气候情况
        5.2.5 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
        5.2.6 早熟品种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护性耕作下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2 试验地点及试验田基本情况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1 田间调查结果与分析
        6.3.2 产量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保护性耕作下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7.1 供试药剂
    7.2 试验设计
    7.3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方法
    7.4 结果与分析
        7.4.1 安全性调查结果
        7.4.2 除草效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阿荣旗保护性耕作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执行情况
二、项目实施效果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创建精品工程
    2.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3. 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争取支持
    4. 加强试验研究和监测,取得科学数据
    5. 加大研发和机具选型力度,解决突出问题
    6. 强化培训工作,培养技术骨干
    7. 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建立农机作业服务长效机制
    8. 加强技术交流和多学科合作,提高科技水平

四、赤峰市松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和发展前景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黄阳培.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2]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的系统构建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D]. 王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3]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夏国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4]赤峰市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探讨[J]. 张三强,杨志清,蔡家声,曹国军,董春浩.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5(05)
  • [5]内蒙古赤峰市风电产业开发负外部性利益补偿研究[D]. 王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
  • [6]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以赤峰市为例[D]. 张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7]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J]. 徐玮,刘鑫,侯敏杰.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1(06)
  • [8]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主要盐分对辣椒幼苗胁迫的研究[D]. 姜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08)
  • [9]阿荣旗保护性耕作下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D]. 郝桂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10]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总结[J].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管理局. 农机科技推广, 2005(07)

标签:;  ;  ;  ;  ;  

赤峰市松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及发展前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