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金融年度十大人物

2004中国金融年度十大人物

一、2004中国金融十大风云人物(论文文献综述)

兰芳[1](2020)在《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三期叠加时代的中国发展与人才的集聚共享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管理曾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下,区域金融集聚区纷纷被创建,随着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区域金融的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越来越明确。从理论上来讲,金融人才的集聚既要依靠市场,又要依靠政府行为的创新。所以,有效吸引金融人才、加快金融人才集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筑巢引凤”正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金融人才,着力在本地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区。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切入点,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外部环境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至关重要,而区域外部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和绩效,它对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挥具有宏观的支撑作用。这里的区域既是指行政区域,也指经济区域和地理区域。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人才集聚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区域地方政府只有经过不断试错、多次博弈才能找到适宜于本区域人才集聚特点的合作机制。第二,政府提供的人才集聚环境表现为两种效应,分别是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人才集聚在不断的动态博弈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机制下,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达到理想状态时,人才集聚就表现为经济性效应;当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了违背区域发展规律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集聚中各要素就会相互冲突、形成内耗,使人才集聚总效应低于人才分散状态下的效应之和。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和企业就应该改变各自的战略政策或者采取措施防止人才集聚不经济效应进一步恶化。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围绕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现实考量——运行机制——绩效检验——路径提升”的思路,沿着从理论到事实,从事实到对策,理论结合事实并指导对策,事实检验理论和对策的途径,综合分析政府行为与人才集聚的逻辑关系问题,以期为区域金融人才的集聚与政府行为的良性互动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与参考。首先,理论层面。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现实背景、写作目的以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随后对文章涉及的如政府行为、金融人才集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分别对政府行为、人才集聚等相关基础理论做了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事实层面。第一,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对象层面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人才的积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行为主体层面看,政府是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体行为的选择。第二,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区位熵系数法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程度的测定,总结了各省市金融人才的集聚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当前在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对各区域间各级政府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资料、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政府行为内容,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主要的行为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建构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同时指出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存在着不足。第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行为的绩效。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政府行为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两方面来分析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第四,对国外发达国家区域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梳理总结。选取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比较了不同国家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政府行为模式,具体分析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举措及政府创新服务行为等。提炼国外政府在推动金融人才集聚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我国政府的参考借鉴。最后,对策层面。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首先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定位,而后从制度建构、组织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议,完善政府政策体系、优化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以寻找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最佳契合模式。

陈智明(CHEN Chih-ming)[2](2017)在《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台湾地区金融行业迈向混业经营之路,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因此而诞生。2003年后,台湾地区经过“三次金改”,金融控股集团已由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转换为混业的经营营管理模式。由于金融控股集团有经营管理很多的特别经营管理方式与繁复性的内部控制方式,公司治理自然成为金融控股集团的重要内容,积极改革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防范金融行业的经营风险与道德风险,已成为台湾地区政府、金融行业与社会大众的共识。本文在选题背景下,首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论述,然而构建论文所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奠定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内涵、一般机理和相关理论,最主要内容是金融控股集团、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内部人控制、搭便车与逆向选择、利益相关者和激励机制等理论分析;探讨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其次要内容是金融控股集团的特点、法人治理、权力制衡、母子公司控制权和母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激励机制等;研究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第三要点是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架构、内部治理监督机制和内部治理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财务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等;分析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第四要点是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架构、外部治理对外营运的市场竞争机制、内部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争夺与政府部门的外部接管机制、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外部治理的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外部治理的利益冲突的多方共同治理与金融监管的有效等;研究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内外部治理的经验、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对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企业文化精神与社会责任、特别制度与规范的启示等;提出了完善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建议,第五要点是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治理控股股东行为、迈向集团控股联合经营、法人分业规避风险的改善建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治理股权交叉投资和业务交叉经营、提高金融控股集团对外竞争力,政府针对公司治理未来的政策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管制、推进利率汇率更市场化、减少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和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

王东升[3](2005)在《还是那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容》文中研究说明本期《封面故事》,为你讲述12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首脑的故事,值此“2005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之际,我们把这12家银行的首脑以一个群体来作为本期的封面风云人物,目的是要关注展现中国银行业不可或缺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他们的气魄与力度,进取与雄心。

管德泳[4](2001)在《房地产大腕北大论剑》文中认为【记者 管德泳 北京报道】暖冬的北京大学,热浪袭人。11月29日,来自全国房地产界的各路精英云集在未名湖畔,讨论中国房地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首届中国房地产财富论坛”在中国的这家有悠

李彬[5](2015)在《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新闻变革似有一种正反合的三部曲:八十年代高度政治化、九十年代去政治化与新世纪以来再政治化。文章由此政治视角审视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系列演化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在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梳理归结中国新闻变革之轨迹、踪影与脉络。

王埏[6](2011)在《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中国跨国企业家策略研究 ——以六家典型企业个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跨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中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远远超过其它国家和地区。然而,我们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中国国内涌现出的企业家(其中不乏才能卓着者)却很少在跨出国门以后取得成功;企业全球化更加是无法谈起,这是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去加以研究。中外学者的研究,无论是企业家行为理论、创新行为理论、结构洞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针对中国企业家实施全球化经营缺乏成功这一现象均解释力不足,不足以揭示中国跨国企业难以成功的根源。本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企业家对特定情境下的比较优势的认知、中国企业家在跨文化结构洞的理解,从而导致的行为和策略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本文运用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建构(特别是跨文化结构洞建构)理论,从企业家个人素质、跨国企业内部组织、跨国企业外部联系这三个维度来分析中国跨国企业家在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行为和策略,并选择三一重工、春和、TCL、迈瑞、联想和万向等6家中国知名跨国集团公司作为研究的对象,试图最终构建中国特色成功跨国企业家的评估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拥有跨文化社会关系网乃至占据跨文化结构洞位置,是中国跨国企业家成功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学习能力,是判断跨国企业在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建构方面的重视程度、努力程度和建构水平的重要指示器,是建立跨文化社会关系网的前提;在组织内部存在跨文化社会关系网的情况下,网络结构成为重要问题,不同的网络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治理结构;在跨国企业的外部联系中,尽管都存在跨文化社会关系网,但关系网的结构则差别较大,中国跨国企业家对自身不同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和跨文化结构洞的理解和认知,导致了企业不同的跨国行为和策略,同样也出现了不同的经营管理效果。总之,本研究不仅探讨了中国企业全球化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而且探讨了中国跨国企业家成功的行为和策略,这对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道路提供了指导性建议。更为重要的是,本文所提出的关于评价中国跨国企业家成功行为和策略的三个侧面,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建立中国跨国企业家评价模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吴倩[7](2008)在《20位风云人物回眸》文中认为《走向世界》在20年的发展中,及时向世界反映展示了近百名山东或山东籍的各界风云人物,此精选20位回眸风采。

李树国[8](2008)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风云人物漫记》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回忆这三十年的历程,可以用哲学中的话说:波浪式前进,镙旋式上升。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后,不是每一个政治家、理论家和企业家都理解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去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提出的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有人去实践。于是,三十年的波澜壮阔造就了无数个叱咤风云的成功者;三十年的跌宕起伏夭折了一些大起大落的探索者。站在历史结点上,以今天的视角回望已经过去的三十年,那些曾经站立改革涛头,引领时代前行的弄潮儿,是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历史和人们所忘记的。笔者凭着对三十年改开放中涌现出的领军人物的关注、了解和记忆,向人们叙述了几位当年曾声名显赫的企业家的创业、发展或沉寂的历程,把他们的功过是非客观地展示给人们,让人们或褒或贬,或爱或恨。与此同时,也从这些是非与对错之中,悟出"摸着石头过河"的道理。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9](2007)在《网罗并购风云人物 汇聚并购焦点事件——2007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启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并购投资逐渐取代新建投资,成为中国投融资的主流。2007年,中国并购市场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齐宏伟[10](2007)在《试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以正泰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企业活动的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它们在促进国家产品和服务出口以及国民经济向国际经济迈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渐突出,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从宏观上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从微观上说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现实案例,对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提出了些许看法。

二、2004中国金融十大风云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中国金融十大风云人物(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缘由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缘由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行为
        (二)人才与人才集聚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
    二、理论基础
        (一)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二)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三)区域集聚经济学理论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二)关于人才集聚研究综述
        (三)关于政府行为对人才集聚作用研究综述
        (四)简要评述
第二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分析
    一、金融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效应
        (一)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研究结果
        (四)研究结论
    二、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
        (一)从人才角度出发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三)从区域共享角度出发
第三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一、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比较
        (一)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二)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共性问题
    二、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实践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二)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三)京津冀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困境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人才流动障碍
        (二)人才集聚政策同质与引才留才机制保守
        (三)政府行政权力主导与市场力量调动乏力
        (四)人才评价体系缺乏与政府政策效力不足
        (五)激励机制滞后与人才积极性不足
第四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绩效分析
    一、政府行为促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实证检验
        (一)实证模型设定
        (二)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三)实证结果分析
    二、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的政府行为绩效评价
第五章 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一、国外政府推动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实践
        (一)美国
        (二)新加坡
        (三)日本
    二、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典型模式分析
        (一)基础服务型政府行为模式
        (二)战略指导型政府行为模式
        (三)计划控制型政府行为模式
    三、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一)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政府行为本土化
        (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辅助化
        (三)遵循区域的个性发展,政府行为协同化
第六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一)领路者:完善科学目标规划
        (二)监督者:强化组织运行管控
        (三)服务者:重视载体环境建设
        (四)赋能者: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二、创新制度建构行为
        (一)重视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宏观调控人才资源
        (二)健全人才集聚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
        (三)保持政策连贯性,升级迭代创新政策
        (四)强化政策协调性,加强区域的协同共生
    三、完善组织协调行为
        (一)创新聚才引智机制
        (二)完善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四)推进区域金融人才互认机制,创新人才共享渠道
    四、提升经济管理行为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三)关注和引导优质企业发展,加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
        (四)完善政府对人才的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五、优化社会服务行为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平台
        (二)促进人才集聚服务机构发展
        (三)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体系
        (四)优化金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
        (二) 国外文献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 论文结构
        (二) 论文主要内容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内涵
        一、金融控股集团
        二、案例分析
        三、公司治理
        四、案例分析
    第二节 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的一般机理
        一、股权结构
        二、机构投资者
        三、公司治理演变之机理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内部人控制理论
        三、道德风险、搭便车与逆向选择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五、激励机制理论
    第一章 小结
第二章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法人治理
        一、公司治理的组织形式
        二、案例分析
        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特点
        四、官有金融控股的法人治理
    第二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权力制衡
        一、实际控制人与小股东
        二、董事会与经理层
        三、股东会、董事会与监事会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母子公司控制权
        一、母子公司的界定
        二、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
        三、母子公司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四、案例分析
    第四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激励机制
        一、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
        二、子公司专业经理人的激励
        三、员工的激励
    第二章 小结
第三章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
    第一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架构
        一、内部治理和单一内部治理
        二、内部治理的经营决策与执行
    第二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机制
        一、公司内部治理监事会的监督机制
        二、公司内部治理董事会的监督机制
        三、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有效性
        一、内部治理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的有效性
        二、内部治理财务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第三章 小结
第四章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
    第一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架构
        一、政府部门规制的影响
        二、政府部门道德风险
        三、行政干预对所有权的影响
        四、外部监管的影响
    第二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机制
        一、外部治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二、控制权的争夺与外部接管机制
        三、人才竞争机制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生态
        一、公司外部治理的经济环境
        二、公司外部治理的信用环境
        三、公司外部治理的法律环境
        四、公司外部治理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关联性
        一、利益冲突的多方共同治理
        二、公众利益代言能力与金融监管
    第四章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内外部治理经验
        一、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治理的经验
        二、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外部治理的经验
    第二节 对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的启示
        一、企业文化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启示
        二、金融控股集团特别制度和规范的启示
        三、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经验与借鉴案例分析
        四、金融控股集团母子公司经验与借鉴案例分析
    第五章 小结
第六章 完善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建议
    第一节 台湾地区内部治理的改善建议
        一、控股股东行为的改善建议
        二、迈向集团控股联合经营的建议
        三、法人分业规避风险
    第二节 台湾地区外部治理的改善建议
        一、股权交叉投资和业务交叉经营的建议
        二、提高金融机构的对外竞争力的建议
    第三节 政府对公司治理未来改善的建议
        一、放松金融市场准入管制的建议
        二、推进利率汇率更市场化的建议
        三、减少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
        四、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
    第六章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中国跨国企业家策略研究 ——以六家典型企业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0.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0.3.1 研究方法
        0.3.2 资料来源
    0.4 研究意义
        0.4.1 理论意义
        0.4.2 实践意义
    0.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5.1 研究内容
        0.5.2 技术路线
    0.6 本文可能的创新
    0.7 本章小结
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 中国跨国企业研究
    1.2 对当代跨国经营理论的研究
    1.3 企业家理论研究
    1.4 中国跨国企业家理论研究综述
    1.5 本章小结
2. 分析框架与研究路径
    2.1 分析框架
        2.1.1 基本概念
        2.1.2 企业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建构分析的三个侧面
        2.1.3 社会关系的网络文化性质、网络结构与跨国企业的经营
        2.1.4 社会网络的类型
    2.2 案例研究路径
        2.2.1 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
        2.2.2 案例研究的基本路径
        2.2.3 案例简介
        2.2.4 访谈问题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低度跨文化网Ⅰ:三一重工案例
    3.1 三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3.1.1 三一重工企业概况
        3.1.2 三一重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决策人
    3.2 三一重工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之前的概况
    3.3 三一重工实施跨国经营概况
    3.4 三一重工的跨国经营策略分析
    3.5 三一重工的内部社会关系网分析
    3.6 三一重工的外部社会关系网分析
        3.6.1 三一重工社会关系网总体分析
        3.6.2 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动态及可能面对的问题
    3.7 本章小结
4. 低度跨文化网Ⅱ:迈瑞集团的案例
    4.1 迈瑞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4.1.1 迈瑞集团企业概况
        4.1.2 迈瑞集团主要决策人
    4.2 迈瑞集团公司实施跨国战略前的概括
    4.3 迈瑞集团公司跨国经营概括
    4.4 迈瑞集团跨国经营策略分析
    4.5 迈瑞集团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分析
    4.6 迈瑞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建构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中度跨文化网一:TCL集团的案例
    5.1 TCL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5.1.1 TCL集团企业概况
        5.1.2 TCL集团主要决策人概况
    5.2 TCL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之前的概况
    5.3 TCL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概况
    5.4 TCL集团跨国经营策略分析
    5.5 TCL集团内部社会关系网分析
    5.6 TCL集团外部社会关系网分析
    5.7 TCL集团跨国文化社会关系网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中度跨文化网二:万向集团的案例
    6.1 万向集团的概况
    6.2 万向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之前的概况
    6.3 万向集团实施跨国经营的概况
    6.4 万向集团跨国经营策略分析
    6.5 万向集团社会关系网构建
    6.6 万向跨文化社会关系网构建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6.7 本章小结
7. 高度跨文化网一:联想集团的案例
    7.1 联想集团概况
        7.1.1 联想集团公司概况
        7.1.2 联想集团公司主要决策人
    7.2 联想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之前概况
    7.3 联想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概况
    7.4 联想集团跨国经营策略分析
    7.5 联想集团跨国文化社会关系网分析
        7.5.1 联想集团第一次跨文化网构建
        7.5.2 联想集团第二次跨文化网构建
        7.5.3 联想集团第三次跨文化网构建
        7.5.4 联想集团第四次跨文化网构建
    7.6 本章小结
8. 高度跨文化网二:春和集团的案例
    8.1 春和集团企业概况
        8.1.1 春和集团企业概况
        8.1.2 春和集团主要决策人概况介绍
    8.2 春和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概况
    8.3 春和集团跨国经营策略分析
    8.4 春和集团跨国文化社会关系网状况
        8.4.1 春和集团跨文化理解能力状况
        8.4.2 春和集团跨文化学习能力状况
    8.5 春和集团跨国文化社会关系网分析
        8.5.1 春和集团内部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建构
        8.5.2 春和集团外部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建构
    8.6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讨论
    9.1 总结
    9.2 关于中国企业跨文化社会关系网络建构轨迹的讨论
    9.3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设想
        9.3.1 本研究不足之处
        9.3.2 后续研究设想
附录一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中国跨国企业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1. 中文部分
    2. 英文部分
致谢

(9)网罗并购风云人物 汇聚并购焦点事件——2007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2007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提名参考名单
    1.徐乐江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肖亚庆 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
    3.杨凯生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4.楼继伟 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
    5.王东明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6.李永安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7.伍克波 橙天娱乐董事长
    8.王建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9.江南春 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1 0.李如成 雅戈尔董事长
    1 1.邓崎琳 武钢集团总经理
    1 2.蒋超良 交通银行董事长
    1 3.郭广昌 复星集团董事长
    1 4.董文标 民生银行董事长
    1 5.宁高宁 中粮集团董事长
    1 6.苏树林 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
    1 7.陈元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1 8.陈新华 华润集团董事长
    19.沈文荣 江苏沙钢集团董事长
    20.郁亮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1.衣锡群 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 2.庞玉良 林德集团董事长
    2 3.潘石屹 S O H 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2 4.蒋洁敏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2 5.邓耀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
    26.周福盛 百盛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7.谢吉人 正大企业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28.董书通 中国特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9.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
    3 0.蔡来兴 上实控股董事长
2007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提名参考名单
    1.国家开发银行入股巴克莱银行
    2.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股权
    3.米塔尔收购东方集团股权
    4.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股权
    5.中石化收购华润石化全部股权
    6.强生收购大宝
    7.宝钢并购八钢集团
    8.中国特钢收购南洋矿业全部股权
    9.中国铝业收购云南铜业股权
    1 0.沙钢并购永钢
    1 1.戴-克收购福田汽车股份
    12.英国安石收购北京国投股权
    1 3.长江电力收购大股东资产
    1 4.分众传媒并购好耶
    15.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运营商
    1 6.宏碁并购美国G a t e w a y
    17.远洋地产收购青岛颐中地产
    1 8.中集集团并购安瑞科
    1 9.武钢股份收购集团资产
    2 0.百丽收购森达5家公司
    21.上实控股收购上海城开集团股权
    2 2.T O M集团收购T O M在线股份
    2 3.华润雪花并购蓝剑
    2 4.中国投资公司入股黑石
    25.北京控股收购北京燃气集团
    2 6.黑石收购中国蓝星股份
    27.新航和淡马锡收购东航股权
    28.华为联合贝恩收购美国3Com
    29.香港中旅正式并购中国中旅
    3 0.T N T收购华宇物流

(10)试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以正泰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化的原因分析
    (一) 为公司现有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
    (二) 为了获得产品的低成本因素
    (三) 为了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四) 为了使现有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用途下发挥出杠杆作用
    (五) 为了控制公司的风险
二、案例介绍
三、分析及建议
    (一) 立足企业实际, 努力迎接国际化
    (二) 立足创新提高, 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1.坚持制度创新
        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3.健全完善营销网络
        4.培育塑造文化精神
    (三) 立足全球战略, 积极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
        1.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2.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3.加快科技进步, 走高科技联合兼并之路
        4.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 积极引进高、精、尖国际专业人才

四、2004中国金融十大风云人物(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D]. 兰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2]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D]. 陈智明(CHEN Chih-ming). 南京大学, 2017(09)
  • [3]还是那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容[J]. 王东升. 中国金融家, 2005(09)
  • [4]房地产大腕北大论剑[N]. 管德泳. 中国企业报, 2001
  • [5]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 李彬.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6]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中国跨国企业家策略研究 ——以六家典型企业个案为例[D]. 王埏. 南京大学, 2011(08)
  • [7]20位风云人物回眸[J]. 吴倩. 走向世界, 2008(17)
  • [8]改革开放三十年风云人物漫记[J]. 李树国. 北方经贸, 2008(08)
  • [9]网罗并购风云人物 汇聚并购焦点事件——2007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启动[J].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 中国金融, 2007(23)
  • [10]试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以正泰集团为例[J]. 齐宏伟. 青海社会科学, 2007(06)

标签:;  ;  ;  ;  ;  

2004中国金融年度十大人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