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放松现金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

金融机构放松现金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

一、金融机构放松现金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张钰叶[1](2021)在《C银行山东省分行库存现金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库存现金作为银行一种无息资产,长期库存量过多会形成较大的成本浪费,同时会造成运输和保管等成本的加剧。由于现金的特殊性,管理不当也易造成外部监管风险、内部操作风险,同时影响客户服务体验,所以因此如何保持银行的最佳库存现金余额并同时做好库存现金管理的风险控制是本文的研究目标。C银行作为全国性的大型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系统中占据的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山东省分行作为C银行系统中规模较大的一级分行之一,2017年-2019年在山东省银行业的平均市场份额占比在20%以上,渠道与运营管理部是C银行山东省分行现行库存现金管理的主体部门。本研究以如何提高C银行山东省分行库存现金管理水平为研究主题,研究过程基于对近年来C银行山东省分行真实现金业务数据、业务流程及风险案例的收集整理,通过与其他库存现金管理优秀银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等方法寻找到C银行山东省分行在目前库存现金管理中存在的效益问题和风险防控问题。结合目前常用的库存管理相关理论、选择适用于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每日随机波动情况的Miller-Orr模型等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定量分析的模型计算结果、研究对象业务流程中不同岗位人员的现场访谈信息,从限额控制与业务流程优化两个主要方面提出整体的库存现金管理优化方案。最后,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技术支持、文化打造等四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实施保障措施。本研究在对C银行山东省分行库存现金运营数据与流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探求库存现金管理的优化方案,提出切实可行改进措施,降低现金备付水平,减少非盈利性资产,优化现金运营流程,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精细化、集约化运营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

张家源[2](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认为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健康[3](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吴盛杰[4](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唐常[5](2019)在《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财政呈现国库闲置资金规模高和债务存量高的双高并存的现象。这种局面折射出国库现金管理理念的缺失与国库系统的结构性矛盾。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确定三大领域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新《预算法》从国库会计、集中收付制度、财政专户、国库现金管理等方面做了相应规定,以及《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国库现金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启。在实践层面,当前的国库改革着眼于解决我国财政“双高”问题,体制机制的构建围绕国库最低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展开。并未关切国库现金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的冲击作用。在理论层面,现有理论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建立在独立于国库现金管理的假设基础之上,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传统理论无法解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依赖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经验事实。在此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兼容性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使其兼顾两类目标:一是安全支付基础之上的最低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二是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机制、核心绩效目标以及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其次,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国库现金管理对财政货币政策影响机制的探讨。根据国库现金运作的规律,本文主要探讨国库现金管理的两个阶段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即余额管理和国库资金的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最后总结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兼容性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构建路径。本文将按照以下五个部分具体展开: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旨在了解国库现金管理的共同特征与核心目标,以及国库现金管理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的角色。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研究库底资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国库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论证熨平库底资金波动的必要性,进一步推出将库底资金稳定在最低持有规模不仅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消除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消极影响必然选择。因此,确定库底最低现金持有规模成为关键。本文分析总结了传统测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不足,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国库现金持有量的测算方法。第三部分是第六章。旨在分析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国库资金市场化是国库现金管理的高级阶段,主要目的是实现库底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维持库底目标余额,同时也是影响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方面。该部分首先分析国库资金市场的影响因素、基本模式以及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然后以商业银行存款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第四部分是第七章和第八章。综合国库现金管理的两类绩效目标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关系,借鉴国外国库运作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兼容性现金管理系统的路径。该部分从国库现金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协同、运作层面的协调和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四个环节构建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机制。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本文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第一,从财政受托责任视角看,国库现金管理首要职责实现安全支付,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国库现金的绩效目标,即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国库库底资金不仅存在大规模的闲置资金,同时呈现出剧烈的波动特征。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库底现金余额作为研究目标,在IS-LM框架下分析库底资金积累对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库底资金积累降低了自主消费需求,导致产量的下降。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量和削弱了财政政策效果。本文进一步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和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库底资金的增加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库底资金的增加对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冲击作用。针对国库库底资金的财政效应,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本文并没有使用VAR模型来分析库底资金的财政效应,而是基于我国GDP核算方法研究库底资金与财政赤字的关系。分析发现,库底资金的波动对冲了部分财政赤字,从而使得名义产出要高于实际产出。基于研究结论,给我们的政策启示是国库现金管理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的首要任务是要熨平库底资金波动,使国库对财政货币政策的角色从“蓄水池”转向“渠道”角色。而这与国库现金管理追求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是一致的,因此,对库底余额实施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将有助于兼容性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构建。第二,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旨在熨平库底资金波动,将库底资金维持在最低的水平,因而如何确定国库库底最低现金余额成为构建兼容性国库管理系统的关键。传统文献主要基于Baumol模型和Miller-Orr模型两类经典模型或者相关扩展模型测算最低现金持有规模。经典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最优化问题。但是经典模型存在假设过于理想化和适用性较窄的缺点,如经典模型中机会成本往往选择有价证券作为替代,忽视了我国只有商业银行定存一种模式的现实情况,因而测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受到质疑。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提出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测算方法,即使用风险价值(VaR)方法来测定库底资金最低规模。本章旨在提出一个方法论,为国库管理者确定目标余额管理的核心指标提供参考。第三,在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基础之上,国库资金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维持库底目标余额以及实现国库资金的绩效目标。本文在CC-LM框架下对国库资金市场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通过准备金作用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从而导致基础货币供给下降;但是对准货币正向冲击较大,导致广义货币供给增加。同时,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对财政支出和产出影响不明显,但是对利率形成负向冲击作用,使得利率水平降低。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因此,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关键是在流动性管理和利率管理两方面加强协调配合,使国库一方面扮演“渠道”角色,另一方面可通过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调节器”作用。

刘颖[6](2019)在《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管业务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本质,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投资者的资产保值增值、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而为投资者量身定做的综合理财服务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也不断在增长,财富的累积使得人们对投资理财有了更多的需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各类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达124万亿,其中银行理财以29.54万亿占据了最大份额,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2017年底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掀起了资管行业变动的巨浪,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同年9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理财新规,至此,银行理财业务正式迎来了新的监管环境。资管新规打破了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对资金池、多层嵌套等行为进行了严格约束,对银行理财业务产生了诸多影响。新规虽有过渡,威慑却已形成,由新规开启的资管新时代下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新构建,资管行业发展的崭新舞台正式拉开序幕。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以及资管新规等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结合相关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上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的介绍以及对现存问题的剖析,探讨了资管新规出台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对资管新规的监管思路的梳理,找出了资管新规到底新在何处。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首先从会计处理、信息披露、产品设计、风险管理以及理财子公司设立等五个不同的方面来深入分析资管新规对案例银行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探讨的内容包括新规出台后案例银行在会计处理上所做的对应调整,在新规提出的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下案例银行做了哪些调整和改变,产品设计方面面临着“被迫”创新以及净值化转型,风险管理方面对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潜在风险成本产生的相关影响,以及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创理财新格局所面临的优势和困难。然后,结合新规的要求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得出了实施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或将面临的五大挑战:一是可能会因资产管理业务经验匮乏在新资管时代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打破刚兑、调整产品期限结构以及向净值型转型等改变将会使得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受到冲击;三是银行理财以往的盈利模式被打破,可能会使得盈利的不稳定性加大,理财收益承受压力和冲击;四是需要快速寻找和研发替代产品以稳住客源留住客户资金;五是设立全新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着整合机构、研发产品、成本攀升等等一系列挑战。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的挑战找到对应的措施,从对资管新规的反思和完善,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目的是放大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带来的正面影响减少不利影响,趋利避害未雨绸缪。以期监管方实现降低杠杆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改革目标,银行方通过规范转型、合理创新、加强风险管控等措施,发挥出既有优势扬长避短,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岿然不动、茁壮成长。

朱骏[7](2016)在《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动因和影响研究 ——现金管理视角》文中提出近几年A股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规模不断扩大,引发市场关注。委托理财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关系到上市公司的投融资决策和现金管理。研究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的动因和影响并对其进行规范,对优化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很必要的。本文试图从现金管理角度解析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以2011至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发现:1)在2012年末证监会放松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前,现金管理动机是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主要动因,融资约束和债务负担能显着抑制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而在监管放松后,过度股权融资造成的募集资金闲置成为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另一主要动因;2)由于委托理财资金来源的不同,监管放松前,委托理财会显着提高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而监管放松后,委托理财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无显着影响;3)监管放松前,委托理财对上市公司现金管理效率无显着影响,监管放松后,委托理财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现金管理效率,委托理财上市公司的现金价值平均比未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高0.587元。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证券发行审批制导致的上市公司普遍过度股权融资是其大规模委托理财的主要动因;在此背景下允许上市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委托理财能够提高其现金管理效率。规范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重在改革证券发行制度。

袁庆海[8](2012)在《中国国库资金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针对当前我国国库资金规模急剧扩大问题,探寻引发其背后的真实原因;接着分析国库资金变动特征及其对货币供应和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动态影响;然后估算和预测出国库现金现在和未来最佳持有水平;最后在保证中国国库资金安全、尽量降低或消除对货币供应及宏观经济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对如何获得国库资金投资收益,提高国库现金管理效率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1、中国国库现金管理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仍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国库资金仍然过度闲置;尚未确定目标国库现金余额;逐日现金流预测机制尚未建立;制度建设和投资工具体系等方面也很不完善;财政部门与央行的职能定位尚待理顺。我国迫切需要总结和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快推进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国国库现金管理的运行机制。2、中国国库资金具有高库存、高波动的特征,对宏观经济保持强短期正向效应。近年来,我国国库资金余额呈逐年增长态势,表现出高库存、高波动、月历性的特征。国库资金变动会通过财政乘数和货币乘数两种渠道对宏观经济生成效应,综合考虑财政乘数效应和货币乘数效应的叠加,结果导致国库资金变动对宏观经济保持强短期的正向效应。3、以财政部门为核心的现代中国国库现金管理应建立与中央银行相适应的协调机制。国库现金管理、政府债务管理与财政收支管理活动息息相关,是现代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国库管理的历史演进过程也印证了财政部门在国库现金管理的重要作用。实践中,仍然不能忽视国库资金波动通过货币乘数渠道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带来的负向影响,需要建立起与中央银行相适应的外部协调机制。4、设定目标现金余额、实现日现金流预测是中国国库现金实现高效管理的必要步骤。设定目标现金余额是各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普遍做法,也是国库现金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各国的国库现金流尽管在预测期限上有所不同,但均注重对日现金流的准确预测。日现金流预测的准确程度以及长短期限,与财政部门是否具备高层次的预算执行管理控制水平,是否拥有一个快捷高效的国库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是否采用电子化的收支体系密不可分。本文的政策建议:1、持续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以提供基础支持。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逐渐纳入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考虑开设国库现金管理账户;进一步加强国库集中收缴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将国库集中支付与政府采购管理有机结合,提高财政资金支付的科学性、计划性、规范性、有效性。2、继续加大国库现金的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力度,以降低国库现金余额。中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效。由于经济环境制约、制度性约束、操作局限性等问题,国库现金管理只是处于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现金管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初步阶段。当前国库资金存量巨大,资金收益问题非常突出,选择安全性高、收益相对固定的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是必经途径,操作力度和操作频率需要进一步加大和提高。3、灵活把握国库资金的投放时机和投放频率,健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第一要注重合理安排预算收支及其进度,充分考虑国债发行的时间和规模以及国债的还本付息支出因素,尽量保持国库现金流稳定、有序地流动;第二要适度把握国库资金的投放时机和投放频率,寻找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与货币市场工具配合使用的合理匹配区间;第三要健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相应的协调机制,财政部门与货币部门加强沟通,实现国库现金余额、特大额支出等关键信息的及时通报,避免对货币政策目标形成逆向效应,充分发挥国库资金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作用。4、充分积累历史数据和掌握定量分析方法,提高对国库现金流的估算和预测水平。充分积累历史数据和掌握定量分析方法,完善基础数据库系统;建立健全财政收入预测机制;进一步强化用款计划管理;培养国库现金管理专业人才。5、不断完善各类国库现金管理市场操作工具,提高国库现金管理收益。综合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财政赤字规模和金融市场发展等各方面要求,建立国库现金市场操作的科学决策机制;在现阶段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包括短期国债、短期借入资金等短期融资工具的市场建设。6、中国国库现金管理改革目标可分三个阶段按步骤推进,逐步实现国库现金管理现代化。第一阶段,5年内逐渐将国库现金余额降到经计算出的最佳持有现金持有余额的2-3倍,超出资金的投资方式以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为主;第二阶段,可以进一步降低国库现金余额,将其余额定为计算出的最佳持有现金持有余额的1.5-2倍,超出资金可以用于增加买回国债和国债回购的规模;第三阶段,实现逐日现金流的准确预测,考虑建立定期发行短期债券和必要时临时发行现金管理债券的机制,这个阶段采取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货币市场工具灵活组合的投资方式。

崔鸿雁[9](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周玲玲[10](2011)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研究》文中认为2007~2009年美国遭受了次贷风暴——金融海啸——经济衰退等一系列危机的冲击。众多重量级金融机构破产或者陷入经营困境被迫接受政府救助。美国、欧盟和日本先后宣布经济陷入衰退。而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美国金融体系在协调资金供需、资源配置等方面一直卓有成效,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在2007年以前,美国金融业的完美与高效是其他国家学习和效仿的对象,而这一切伴随危机的爆发而毁誉参半。危机的乱象终于过去以后,有必要对危机的形成和发生进行反思。在危机中投资银行成了重灾区。由于投资银行在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考察美国投资银行的变迁过程,分析其变迁的背景和动因,研究投资银行变迁的影响和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美国投资银行从18世纪末的证券经纪业务起步,到19世纪后半期伴随美国工业化的发展,投资银行业迅速崛起,经历了自由混业阶段、独立投行阶段、走向混业以及银行控股公司等几个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和变化对美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率和汇率经常波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成为头号经济难题。同时,监管理念发生了变化,监管规则逐渐趋向于放松管制,经济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金融创新此起彼伏,金融机构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同时,监管部门放宽了对金融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融合的限制,并最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对混业经营予以了确认。从本质上来说,投资银行的变化是市场环境变化的一部分,但是投资银行的变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而促进了监管的改变,而监管的改变反过来又促成投资银行新的变迁。这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动态过程。随着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传统业务的重要性在下降。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交易范围的拓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投资理论的革命与金融工具定价理论的发展,而这些变化进一步推动了投资银行业务的变迁。投资银行业务变迁表现出如下特征:交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业务专门化、数学化和模型化特征日益明显以及风险形态日益复杂化。这些变化的潜在影响在于投资银行必须不断扩大交易规模以维持其收益水平,而过度地依赖数学模型和计量工具来开展业务活动和进行风险管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毕竟现实经济是受多因素影响并且各因素及其关系是不稳定的。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实践说明模型失败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同时,美国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即普遍由合伙制转变为股份制的上市公司。这种转变对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对等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另一方面,由于投资银行不断向商业银行业务扩展,形成投资银行控股形式的混业经营集团,即投资银行控股公司,其经营的类银行业务实际是处于监管真空中,也令金融系统在遭遇系统风险暴露时传统的救济手段失效。另外,投资银行间以及投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并购浪潮此起彼伏,但是并购的绩效是不确定的,并且易形成“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投资银行变迁带来的金融非均衡发展是导致80年代以后持续不断的金融动荡的根源,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是这种失衡的集中爆发。投资银行的融资手段创新、高杠杆交易等对危机负有重要责任,另外,投资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导致明显的投机驱动和逆向选择。从制度层面来看,金融监管总是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变迁,并且在放松监管的主流哲学的指导下,美国金融业的监管不足普遍存在,导致金融运行失范和无序;监管失当和“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也促进了金融发展的进一步失衡。危机的发生促成了《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的出台,美国投资银行发展将面临一个相对严厉的监管环境,但是该法案可能仍然无法避免危机的发生。中国的投资银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已开始参与一定范围的国际竞争。但是,从整体来看,与美国投资银行相比,中国的投资银行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股权结构比较集中,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较弱;混业经营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形成持股复杂的金融集团。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对中国的证券公司的发展提供启示。首先,适当扩大业务范围,有助于收入来源多元化和稳定增长以及分散风险,但是业务创新必须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本原则,在业务创新和监管之间应该保持平衡;其次,在证券公司的内部治理方面要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和监事制度,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对等和统一,避免“强激励、弱约束”的失衡现象和其他委托代理问题;最后,要根据金融机构的特点和市场定位以及监管状况来进行分业-混业的选择,并对事实上存在的混业经营机构加强监管。

二、金融机构放松现金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机构放松现金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C银行山东省分行库存现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库存管理
        2.1.1 库存管理相关理论
        2.1.2 库存管理相关方法
    2.2 库存现金管理
        2.2.1 库存现金概念及构成
        2.2.2 库存现金管理模型
    2.3 库存现金管理文献综述
        2.3.1 国外库存现金管理研究
        2.3.2 国内库存现金管理研究
第3章 C银行山东省分行库存现金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C银行山东省分行概况
    3.2 库存现金管理概况
        3.2.1 库存现金管理组织架构
        3.2.2 库存现金构成及成本
        3.2.3 库存限额管理与考核
    3.3 库存现金业务流程
        3.3.1 与人行/同业现金调拨业务流程
        3.3.2 金库间现金调拨业务流程
        3.3.3 金库与ATM现金调拨业务流程
        3.3.4 金库与网点间现金调拨业务流程
    3.4 存在的问题
        3.4.1 库存现金管理中的效益问题
        3.4.2 库存现金管理中的风险防控问题
第4章 库存现金管理优化方案
    4.1 库存现金限额优化
        4.1.1 模型的选取
        4.1.2 Miller-Orr模型假设及调整
        4.1.3 库存限额测算
        4.1.4 模型测算结果分析
    4.2 库存现金流程优化
        4.2.1 银行网点流程优化
        4.2.2 金库机构流程优化
        4.2.3 管理部门流程优化
    4.3 库存现金管理优化方案总结
        4.3.1 库存限额管理优化
        4.3.2 业务流程优化
第5章 实施保障
    5.1 组织保障
        5.1.1 加大部门联动,畅通沟通机制
        5.1.2 激励担当作为,强化责任约束
    5.2 制度保障
        5.2.1 完善管理制度
        5.2.2 优化考核制度
    5.3 技术保障
    5.4 文化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 录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1.3.2 地方金融风险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可行性
        1.5.3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指标选择
        5.1.2 模型设定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结语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参考资料
后记

(5)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国库现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基于财政受托责任框架的分析
    2.2 国库现金管理的原则、目标与功能架构
    2.3 国库管理模式与政策协调
    2.4 国库现金管理与传统政策协调的关系
第3章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变迁与现状
    3.1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变迁
    3.2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模式与现状
    3.3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4章 国库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4.1 国库库底资金对财政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国库库底资金的货币政策效应
    4.3 国库库底资金的财政政策效应
第5章 熨平库底资金波动的目标余额确定
    5.1 熨平库底资金波动与目标余额管理
    5.2 国库最低目标余额确定的模型选择
    5.3 国库最低现金持有量的测算——以我国中央国库为例
第6章 国库资金市场化运作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6.1 国库资金市场化运作的内涵与模式
    6.2 国库资金市场化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6.3 实证分析
第7章 国库现金管理与政策协调的国际经验
    7.1 选择“美国和英国”的理由:典型性分析
    7.2 美国的实践经验
    7.3 英国的实践经验
    7.4 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8章 构建兼容性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路径
    8.1 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
    8.2 构建标准TSA机制
    8.3 提高国库现金流预测能力
    8.4 国库现金管理运作层面的协调
    8.5 财政部门与央行之间的权责划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框架
    1.3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2.文献综述
    2.1 文献回顾
        2.1.1 国外文献回顾
        2.1.2 国内文献回顾
    2.2 文献评述
3.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3.1 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3.1.1 资产管理业务的概念
        3.1.2 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
        3.1.3 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3.1.4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3.2 资管新规的相关概念界定
        3.2.1 资管新规的概念
        3.2.2 资金池的相关概念
        3.2.3 非标资产的相关概念
        3.2.4 资产出表与监管套利
    3.3 理论基础及理论分析
        3.3.1 委托代理理论
        3.3.2 信息披露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3.3.3 投资者适当性
4.资管新规出台背景及具体规范
    4.1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4.1.2 混业经营下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模式
        4.1.3 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问题及风险点
    4.2 资管新规出台背景及原因探究
        4.2.1 经济危机后中国的“三难选择”
        4.2.2 “大资管”混业经营下分业监管遭遇挑战
    4.3 探究资管新规究竟“新”在何处
        4.3.1 资管新规出台前的部分相关监管规定
        4.3.2 资管新规的总体思路及原则
        4.3.3 资管新规的不同点
    4.4 资管新规的相关规定及主要影响分析
        4.4.1 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4.4.2 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影响
5.案例分析
    5.1 中国农业银行理财业务基本情况
        5.1.1 中国农业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5.1.2 中国农业银行理财业务基本情况介绍
    5.2 中国农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3 资管新规对中国农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分析
        5.3.1 会计处理相关影响分析
        5.3.2 信息披露相关影响分析
        5.3.3 产品设计相关影响分析
        5.3.4 风险管理相关影响分析
        5.3.5 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相关影响分析
6.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面临的挑战及相关建议
    6.1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面临的挑战
        6.1.1 资产管理业务经验匮乏
        6.1.2 理财业务规模或受冲击
        6.1.3 理财收益的压力加大
        6.1.4 寻找理财替代产品
        6.1.5 设立理财子公司面临新挑战
    6.2 研究结论
    6.3 建议和展望
        6.3.1 关于完善资管新规细则的建议
        6.3.2 关于实施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对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7)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动因和影响研究 ——现金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相关研究
    2.2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和融资约束问题研究
    2.3 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与内控有效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设计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回归结果
    4.1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动因
    4.2 委托理财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
    4.3 委托理财对上市公司现金管理效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中国国库资金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主要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数据来源
    1.6 主要论点
    1.7 创新说明
第2章 国库现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财政理论
    2.2 公共经济理论
    2.3 现金管理理论
    2.4 委托代理理论
    2.5 制度变迁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演进
    3.1 美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演进
    3.2 英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演进
    3.3 其他国家国库现金管理简介
        3.3.1 澳大利亚的国库现金管理
        3.3.2 法国的国库现金管理
        3.3.3 意大利的国库现金管理
    3.4 国外国库现金管理的经验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演进
    4.1 2001 年以前的国库现金管理
        4.1.1 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基础缺失
        4.1.2 财政资金收付高度分散
    4.2 2001 年-2006 年的国库现金管理
        4.2.1 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基础建设
        4.2.2 国库现金管理的探索性运作
    4.3 2006 年-至今的国库现金管理
        4.3.1 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保障
        4.3.2 国库现金管理的正式启动
        4.3.3 国库现金管理的已有成就
    4.4 中国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4.4.1 国库资金仍然过度闲置
        4.4.2 尚未确定国库现金目标余额
        4.4.3 尚未建立逐日现金流预测机制
        4.4.4 尚待理顺财政部门与央行的职能定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库资金的波动效应
    5.1 GARCH 模型的理论基础
        5.1.1 GARCH 模型基本原理
        5.1.2 GARCH 模型检验
    5.2 宏观经济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1 TF 的变化特征
        5.2.2 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特征
        5.2.3 相关性检验
        5.2.4 TF、IND、M1、GDP 增长率的变化特征
        5.2.5 变量增长率的统计量描述
    5.3 宏观经济变量的自相关及平稳性检验
        5.3.1 自相关检验
        5.3.2 平稳性检验
    5.4 宏观经济变量的 ARCH 效应
        5.4.1 GARCH 模型估计
        5.4.2 TARCH 模型的非对称性检验
    5.5 宏观经济变量的联动效应
        5.5.1 Granger 因果检验的理论基础
        5.5.2 Rltf与 Rlm1的联动效应
        5.5.3 Rltf与 Rlgdp的联动效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国库资金的长期均衡效应
    6.1 协整的理论基础
        6.1.1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概念
        6.1.2 时间序列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6.1.3 时间序列变量的协整检验
    6.2 国库资金变动传导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6.3 国库资金的协整模型估计
        6.3.1 相关性检验
        6.3.2 平稳性检验
        6.3.3 EG 协整检验
        6.3.4 Johansen 协整检验
    6.4 国库资金的三变量 VECM 估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库资金的短期均衡效应
    7.1 SVAR 的理论基础
        7.1.1 VAR 模型
        7.1.2 SVAR 模型
        7.1.3 脉冲响应分析
        7.1.4 方差分解
    7.2 国库资金 SVAR 模型估计
        7.2.1 SVAR 模型构建
        7.2.2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7.2.3 结构方差分解分析
    7.3 财政收支的 SVAR 模型估计
        7.3.1 变量选择
        7.3.2 平稳性检验
        7.3.3 Johansen 协整检验
        7.3.4 SVAR 模型的构建
        7.3.5 结构方差分解分析
    7.4 GRANGER 因果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国库现金最佳持有水平估计及预测
    8.1 基本统计量描述
        8.1.1 国库资金变动的构成公式
        8.1.2 国库资金的变动特征
    8.2 国库现金最佳持有水平估算
        8.2.1 Baumol 模型的假设缺陷
        8.2.2 Miller-Orr 模型的推导
        8.2.3 中国国库资金数据的分布特征
        8.2.4 基于扩展模型的国库现金最佳持有水平测度
    8.3 国库资金余额预测
        8.3.1 GM(1,1)模型构建
        8.3.2 灰色系统模型检验
        8.3.3 新陈代谢 GM(1,1)模型构建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两个观点表述
        9.2.2 六点政策建议
    9.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研究意义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创新点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0.4.2 国内研究综述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结束语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2.3.1 利率管制思想
    2.3.2 信贷管理思想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结束语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结束语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结束语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结束语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6.2.1 思想演进特征
    6.2.2 演进机制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10)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综述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演进
    2.1 美国投资银行的起源(19 世纪中期以前)
        2.1.1 美国投资银行的起源
        2.1.2 汉密尔顿主义和杰斐逊主义之争
    2.2 自由混业的美国投资银行(19 世纪中后期~1933 年)
        2.2.1 自由混业的美国投资银行
        2.2.2 自由混业阶段的基本特征
    2.3 独立投资银行(1933 年~20 世纪60 年代末)
        2.3.1 独立投资银行的发展
        2.3.2 独立投行阶段的基本特征
    2.4 走向混业(20 世纪70 年代~2008)
        2.4.1 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2.4.2 金融全球化
        2.4.3 投资银行走向混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征
    2.5 银行控股公司(2008 年以来)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的外部环境
    3.1 市场环境
        3.1.1 美国投资银行面临的国内竞争
        3.1.2 美国投资银行面临的国际竞争
    3.2 监管环境
        3.2.1 20 世纪70 年代前的监管环境
        3.2.2 20 世纪70 年代后的监管环境
        3.2.3 对放松监管的评价
    3.3 国际货币体系
        3.3.1 美元本位制的形成
        3.3.2 美元本位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变迁
    4.1 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4.1.1 传统业务
        4.1.2 创新业务
        4.1.3 引申业务
    4.2 投资银行业务变迁的原因
        4.2.1 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监管改革
        4.2.2 投资理论的革命与金融工具定价理论的发展
        4.2.3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4.3 投资银行业务变迁的特征
        4.3.1 关系金融向交易金融转变
        4.3.2 业务专门化、数学化和模型化特征日益明显
        4.3.3 风险形态复杂化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投资银行组织模式变迁
    5.1 投资银行组织模式的变迁
        5.1.1 合伙制投资银行的基本特征
        5.1.2 后台危机和415 条例
        5.1.3 投资银行组织模式转型的动因
        5.1.4 股份公司制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评价
    5.2 投资银行控股公司与混业经营
        5.2.1 混业经营利弊的理论分析
        5.2.2 投资银行控股公司
        5.2.3 投资银行经营银行业务的风险分析
    5.3 投资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形成金融机构巨无霸
        5.3.1 投资银行业并购热潮
        5.3.2 并购绩效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与金融危机
    6.1 次贷危机的逻辑线索和传导机制
        6.1.1 次贷危机的逻辑线索
        6.1.2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6.2 美国金融危机中的投资银行因素
        6.2.1 融资证券化手段的“升级”
        6.2.2 混乱的CDO 产品定价和评级
        6.2.3 高杠杆交易
        6.2.4 利益驱动的中间商
        6.2.5 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
    6.3 金融欺诈
        6.3.1 金融欺诈的主要形态
        6.3.2 金融欺诈频发的原因
    6.4 危机中的监管因素与新金融改革法案
        6.4.1 危机中的监管因素
        6.4.2 美国新金融改革法案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对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7.1 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状况
        7.1.1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基本概况
        7.1.2 中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
        7.1.3 中国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
        7.1.4 中国投资银行的混业经营实践
    7.2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对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7.2.1 业务拓展、业务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匹配和平衡
        7.2.2 完善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
        7.2.3 混业经营的选择与完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金融机构放松现金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C银行山东省分行库存现金管理研究[D]. 张钰叶. 山东大学, 2021(02)
  • [2]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5]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D]. 唐常.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6]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D]. 刘颖.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动因和影响研究 ——现金管理视角[D]. 朱骏.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8]中国国库资金的经济效应研究[D]. 袁庆海. 吉林大学, 2012(03)
  • [9]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10]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研究[D]. 周玲玲. 吉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金融机构放松现金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