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者无边,闻者动”——评钟嵘《诗》美学观

“尝者无边,闻者动”——评钟嵘《诗》美学观

一、“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评钟嵘《诗品》的美学观(论文文献综述)

曾萍[1](2021)在《钟嵘《诗品》“自然”诗学观研究》文中提出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批评专着,辞约义丰,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影响很大。目前有关《诗品》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于钟嵘“自然”诗学观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这就为我们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诗品》近百年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梳理,以强调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论述了《诗品》“自然”诗学观之表现,从诗歌发生之自然、诗歌创作之自然、自然“清”风之推崇三个方面展开。第三章重点阐述“自然英旨”是钟嵘的诗歌批评标准。本章先对“自然英旨”的概念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诗人及其诗作进行分析,以突显这一批评标准是贯穿上、中、下三品的。第四章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钟嵘“自然”诗学观形成的原因,认为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哲学自然观与文艺自然观提供了多方面的启发,诗坛上各种不良诗风也从反面起了推动作用,钟嵘自然真率的气质个性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总之,钟嵘的“自然”诗学观是贯穿《诗品》全书的,是时代和个人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有丰富的诗学价值。

余开亮,张烁[2](2021)在《钟嵘“滋味说”批评标准的生成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钟嵘对"滋味说"内涵的创造性阐发具有晋宋之际美学经验与诗风新变所带来的新意蕴。通过将"兴比赋"作为五言诗三义以及对风力与丹采的注重,钟嵘确立了五言"滋味说"的具体内涵。检视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及其背后"寓目美学观"的兴起,可知钟嵘"滋味说"的这种新意蕴是时代诗风所带来的,明显受到了晋宋山水诗"寓目美学观"的影响。通过"滋味说"对比兴二法"因物"特性和赋法创作的强调,通过"滋味说"对"即目""直寻"感知经验的重视,可以看出,"滋味说"是传统诗学与寓目美学加以调和的产物。因此,钟嵘的"滋味说"和刘勰的"情景交融"理论一样,当是儒家诗学发生转折的核心关节点。时代新变对"滋味说"内涵塑造的历史个案可深化关于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应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自觉思考。

董晔,温馨[3](2019)在《中国古典文艺中独特的审美范式——“韵”“味”内涵的转变及影响》文中认为"韵"和"味"是中国古典文艺中独特的审美范式。"韵"作为美学范畴,从音乐美到人品美,进而推及艺术美,内涵不断地丰富拓展,在文艺作品的品评中逐渐固定成"有余意"的代名词。与"韵"一样,"味"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审美涵义,在文艺作品的品评中多指有美感、情意浓郁,固定成"有余味"的代名词。从钟嵘的"滋味说"、谢赫的"气韵生动说",到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再到王士禛的"神韵说",都是对"韵""味"的运用及开拓。

李荣荣[4](2019)在《锺嵘《诗品》三论》文中研究说明锺嵘《诗品》作为中古文学研究的重镇,成果颇丰,但依旧留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特拈出三个问题加以论说。首先,论《诗品》之“知人”理念。《诗品》的“知人论世”,详于“知人”,略于“论世”,且其“知人”是多维的。诗人的身世遭际、气质才力、思想性格以及人品德行等皆在其品评之列。锺嵘注意到诗人的多重面目,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诗人与其作品间之关系,既认识到“文如其人”,又有“人非文是”之论,对寒士、佞臣之作予以客观评价。《诗品》“知人”新变的形成,受到六朝“以诗为口实”、重才轻德的人物品藻之风的影响,与诗歌由群体抒情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密切相关,更得益于其独特的“心物交感”说。《诗品》的“论世”主要表现为将诗歌体裁、内容、风格置于时代风气之下观照,将诗人置于诗歌史的发展中评判其地位、价值,达到“论世”以“知人”的目的。其次,论《诗品》的“穷情”说。“穷情”说的语境虽为四言五言的优劣辨体,但其逻辑起点却是陆机“诗缘情”说,实质涵括深广。“穷情”含义主要是指:一、诗歌情感主题的多样化。《诗品》对诗歌情感主题不加限制,无论是儿女之情、家国之义、同窗之谊,抑或是父母恩情、报国豪情、兄弟亲情等皆在其“穷情”之列。二、“七情”的复杂交织。锺嵘强调诗歌对诗人内心复杂多变之情的完满表达。他认为诗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多种情感皆可通过五言诗得到详尽切当的抒发。三、诗歌情感美学类型的穷尽。锺嵘从美学角度出发将诗歌之情分为雅、怨二端,并以“情兼雅怨”的曹植诗为其审美典范。《诗品》之“穷情”是“缘情”说的深入,“诗缘情”说属于诗歌发生学范畴;“穷情”说则属于诗歌本体论范畴。“穷情”说是锺嵘对齐梁诗坛“穷形尽相”之风过盛的反拨。再次,以郝敬诗话为例看《诗品》的影响。明代诗话受《诗品》诗学理念的影响较大,其中尤以郝敬诗论突出。郝敬首次回应了《诗品》以兴为首的排序,对《诗品》之“兴”论进行直接点评、阐释,进一步阐发《诗品》“直书其事,寓言写物”之“赋”论。《诗品》是郝敬“一诗三义说”的源头所在,郝敬之论与《诗品》“酌用三义”的观点具有因承关系。郝敬结合历代文学发展的实际,对《诗品》四言五言诗体之辨、崇尚自然的诗学思想有所发挥,对抗衡明代复古派一味取法唐诗的诗坛风气,进一步提高五言诗地位颇具价值。

袁俊伟[5](2019)在《接受视野下葛洪《抱朴子》美学观探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篇论文是对葛洪《抱朴子》美学接受观的学案式研究。接受视野着眼于本土历史文化语境,兼顾中国古代文论中作家和读者身份的相互置换。西方接受美学的诸多理论概念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资源以供借鉴和参考。第一部分,葛洪《抱朴子》美学接受观思想渊源。从葛洪美学接受论的话语讲起,在期待视野和效果语境的观照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探讨葛洪《抱朴子》与王充《论衡》、曹丕《典论论文》与陆机《文赋》间的渊源关系。葛洪《抱朴子》是魏晋文艺自觉时期一部涉及古代的美学接受的理论着作。第二部分,葛洪《抱朴子》美学接受观理论内涵。借鉴本体论、创作论、发展论三个角度,结合接受美学中“读者立场”、“期待视野”、“隐藏读者”、“效果历史”等观点,揭橥出葛洪《抱朴子》中玄道守真、仁明崇实、文昭胜古的美学接受理论内涵。第三部分,葛洪《抱朴子》与中国特色美学接受论。以《抱朴子》“众味同殊”的美学接受鉴赏论为中心,将中国古代美学接受史做一个历时性的管窥梳理,即是从先秦《易经·系辞》到晚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从而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美学接受论提供一个纵向的参照系。葛洪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道学理论家,其《抱朴子》内外篇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接受观念,在中国文论和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将作为一座深厚的美学矿藏,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文献支援,这都需要当下的学者们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邵天泽[6](2019)在《南北朝时期文学接受思想研究 ——以刘勰与钟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接受思想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诗学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受南北朝社会文化环境的滋养,这一时期的接受思想在前代思想成果的积淀下走向成熟,理论精华多集中地体现在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钟嵘的《诗品》两部理论着作中。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南北朝接受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包括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两个部分,梳理了南北朝接受理论形成的大体过程。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南北朝文论家刘勰的诗学体系,阐述了《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所体现的“知音”说、“玩绎”说等接受思想的内涵。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南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学体系,分析《诗品》中所体现的“滋味”说、“品第”法等接受思想的内涵。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南北朝接受理论的意义与价值,分别论述对唐、宋两代及当代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与启迪。

余开亮[7](2019)在《郭象玄冥观与审美意象创构的玄学理路》文中指出审美意象经由朱光潜、宗白华、叶朗、汪裕雄、朱志荣等现当代学人的阐发,成为了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概念。叶朗说:"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意象是美的本体,意象也是艺术的本体。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4"情景交融"可谓代表了学界对审美意象乃至审美意境的一般性理解。从"最一般的规定"上来说,情景的统一确实是审美意象的基本创构方式。然而,在传统儒道释等不同的美学体系下,对"情""景"与"情景如何交融"的理解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而,要透彻地理解审美意象的深刻内涵与多元意蕴,必须深入考察其创构之不同文化背景方能得其

张爱萍,李欢欢[8](2018)在《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着编目(三)》文中研究说明今年是钟嵘逝世1500周年,本刊特别连续刊发这份《编目》。自20世纪20年代迄今90多年,钟嵘及其《诗品》研究,成绩斐然,但并不平衡。90多年来对钟嵘及其《诗品》的研究,出现了三次热潮。第一次是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有五部专着问世。第二次是在日本和韩国,20世纪60年代,日本组织的《诗品》研究班以及韩国的车柱环,都有专着出版。第三次是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乘改革开放的春风,钟嵘及其《诗品》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发表专着之多,大大超过了前两次之总和,更不要说论文了,就其质量来说,较前两次也有很大突破,而且这次热潮方兴未艾。《编目》所列即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编目》总结和检阅了90多年来钟嵘与《诗品》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对钟嵘的一种纪念。自然,它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工作上的方便。

刘禹鹏[9](2018)在《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文中提出文学与书法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浓缩社会万象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书法则以笔墨线条,重现中国汉字形象之美并表现书家气质性情。两种艺术虽然有各自独立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但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创作和审美、写意与达情、方法及内容等许多方面,文学与书法都存在着相互影响、互渗融通的密切关系,形成了中国传统文艺“诗书一体”的鲜明特色。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诗书画等艺术活动非常繁荣,不同艺术之间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互渗融通现象也更加明显和普遍。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欧阳修、朱熹、陆游、姜夔等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文学和书法创作上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珍贵的艺术遗产,而且在文学理论和书法理论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审美范畴,是主体审美感受、体验、认识的理性总结和审美观念、美学思想的浓缩结晶。“范畴”思维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古代文学与书法互渗融通特征和规律的有效工具。中国传统文论与书论在各自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专门范畴,其中有些范畴具有共通性,如气、象、形、意、神、骨、韵、逸、趣、阴阳、刚柔、虚实、形神、意象、气韵、神韵、自然,等等。这些审美范畴成为沟通文学与书法两种艺术的关枢。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等范畴是宋代文学、书法理论共同运用的典型核心范畴,这些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宋代代表性艺术家诗文书法创作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反映了他们诗书一体的审美观和美学思想。为此,本文对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分别进行了专章讨论。对每一个范畴,都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汇的视角,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梳理每一个范畴产生、衍变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内涵,然后着重考察阐释宋代代表性艺术家文论、书论范畴观点,分析理解这些范畴的内涵意蕴和审美旨趣,以揭示和把握宋代文学与书法相互影响、互通相融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这五个范畴分别反映了宋代艺术家审美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维面。五个范畴虽然各有其内涵特点和不同的审美指向,但是它们并非独立的抽象范畴,而是存在着互渗融通的密切联系。这些单个核心范畴之间又由一些复合范畴如神气、气韵、意韵、神韵以及更多的相关衍生范畴构成一个意义相近的范畴群,本文把这个相互关联的范畴群,看做一个考察分析、理解诠释宋代文学与书法相通互融关系的潜在网络系统。由于这些审美范畴被宋代艺术家广泛运用于作者主体精神、作品创作、品评鉴赏等整个艺术活动中,所以由气、意、神、韵、自然范畴构成的范畴网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反映了宋代文学与书法审美范畴相融会通的共同特征及深层文化思想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精神的发溢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由气化而生,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人的生命也是气化的存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深受气化哲学的影响,贯穿着气化哲学的基本精神,形成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特殊形态。诗文书法中所蕴含、呈现出来的生机和律动,无不是宇宙生命阴阳二气交摩互荡的结果和表现。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这些生命之气构成了创作主体的生命动力,气充、气盛则“发而为文”、“溢而为书”。如果说生命之气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动力源泉,展现了作品的生机活力的话,那么,意、神、韵、自然范畴则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作品风格、品评鉴赏等多个方面,概括反映了艺术家社会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生命感悟、生活情趣和审美体验,从精神生命的精微处体现出艺术审美需要的丰富性,表现了艺术生命精神的美妙。气、意、神、韵、自然范畴都从不同向度上体现了中国艺术活泼泼的生命精神。2.空灵的审美境界中国诗书画艺术发展至宋代更加全面和成熟,总的审美取向从对作品外在形式技巧的关注,更趋向于超越形质而对内在神韵、意境的表达,由重实象转向更重虚灵,更崇尚空灵自由的艺术境界。这种审美取向与宋代道禅思想兴盛和影响不无关系。气、意、神、韵、自然范畴从总体上体现和表达了一种虚静、空灵、悠远的审美境界。中国艺术深受老庄崇“无”思想的影响,在审美中十分重视形神、虚实关系问题。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在文学与书法中常与言、象、体、格、形、人工等范畴相对举,构成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一个可观的、可言传的艺术世界和一个只能妙悟、意会的艺术世界。对于心态内敛的宋代艺术家来说,大都更向往那个空灵虚幻的艺术境界。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观念深受古代哲学宇宙观、生命观的影响,也注重从整体的、流动的变化中去直观、感受、塑造、品评审美对象。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并非艺术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独立的、局部的、静态的单一构成元素,而是每一个范畴都指向主体精神、审美取向、作品风格等方面整体的动态风貌,反映了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有机整体的某一维面的审美特征和规律。这几个范畴都从作品的某一个向度体现出一种整体和谐的、流动的、朦胧的美,都具有整体关照和动感体验的审美特征。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华夏先民在对日月、白昼、生命等自然万物的直观经验中产生了阴阳意识,并逐渐发展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受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继承和衍生了大量两两相对的概念范畴,如阴阳、刚柔、动静、形神、虚实、意象、雅俗、清浊、巧拙,等等。这些对举范畴在相互对待中,互为体用,相反相成,彰显出某种审美旨趣、价值指向,又在互动互释的质态平衡统一中,实现整体、和谐、圆融的审美理想,体现了古人辩证思维的方法论特点。宋代艺术家在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及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中也经常运用对待统一方法表达审美观点,如对言与意、形与神、工巧与自然等对举范畴的诠释,都体现了二元对待辩证统一的审美方法论思想。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宋代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辅翼的思想文化格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也深深影响着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观、艺术观。以苏轼为代表的艺术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儒道释相融互补的文艺美学观念。在对艺术美的追求上,他们大都崇尚中和之美,体现了儒家尚中致和的价值理想。而对自然、空灵、朦胧之美的追求,则更多地体现了道家自然无为、悠游逍遥的自由精神和佛禅超脱世俗、空静妙悟的心性境界。

唐君红[10](2017)在《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文中研究表明袁枚(1716—1797),18世纪清代非常有影响的文学家与美学家之一。他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不受羁绊、重视生活情趣而称誉当时。诗文创作方面,他提倡“性灵说”,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表现诗文家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兴趣和识见,正因为如此,袁枚成为了当时具有很大争议的诗文家与诗文理论家。本文以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作为研究对象,拟对其“贵人”、“重生”、“尚情”等美学精神进行考察与阐述。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袁枚提出“性灵说”的社会、个人因素与思想渊源。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袁枚“性灵说”提出的社会与个性化审美趣向进行研究。清朝初期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专制统治。高强度的文字狱使文人无法也不敢随便议论时事,只有埋头考据、提倡复古。袁枚几起几落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审美趣向,致使袁枚在这种背景下高调倡导“性灵说”。也正由于此,袁枚的“性灵说”在当时就引起了文坛的巨大反响,得到了不少诗文家的响应,并形成了颇具声势的清代“性灵”派。第二部分是对袁枚“性灵说”的文化和思想渊源进行研究。指出袁枚的“性灵说”是在反对清代乾嘉时期的复古派,反对肌理派、神韵派、格调派的背景下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对“性灵说”的提出进行了简单的溯源,指出袁枚成为“性灵”美学思想的集大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章主要阐述“性灵说”之“贵人”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性灵说”的人文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关系的研究。指出袁枚提出的“性灵说”中的人文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的人文美学精神是一致的,都对“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精神本质上都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具有诗意化、审美化特征;第二部分是对注重自我价值的“贵人”美学精神进行研究。认为“人”必须抒发自己的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包括封建社会极力反对的“男女之情”,也包括对不同阶层的平等之情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第三部分是对袁枚的个体化审美诉求与人文美学精神进行研究。指出其人文美学精神呈现了“人”的至情至性,体现了“人”的价值,注重个体化审美诉求,强调“人”的个性,从而呈现出一种新颖性、独创性特征。第三章主要阐述“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真切生命体验的抒发进行研究。袁枚认为诗文创作是诗文家对自我生命世界的一种呈现,极力倡导生命意绪的表现,认为“性灵说”包含了上面两点:既注重对诗“人”个体生命情怀的抒发,也主张对“人”整体生命意绪的表现。这正是“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的表现。第二部分是对自在生命的自由抒发进行研究。认为自由抒发必须缘分情而发,因情而作,只有因情因性的创作才是自由生命的自由抒发,自由生命的自在抒发体现了享受人生,快乐人生的适我原则,认为生命应该“诗意的栖居”,“性灵”是一种天然生命意识,是“人”的生命精神及其展现,是其生命意绪的纯然本真表现,表现了“自我”的“最高真实”。第四章主要阐释“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进行理论溯源,对“抒发性情”与“诗缘情”说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抒发性情”是对“诗缘情”情感理论的一种充实和完善。第二部分主要讲“尚情”美学精神的实践运用,主要选取袁枚的散文对袁枚“尚情”的美学理论进行实践佐证。指出袁枚极其注重“文”中“性情”的呈现,袁枚“文”之“性情”说更推崇自然情感或者说审美情感,反对以道德、理性、认识约束“性情”,即“情”求“性”,更具有美学意义。袁枚“文”在当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袁枚的“情”是生命本身真实状态的呈现,体现了“人”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第三部分对“发抒性情”的美学意义进行研究。认为“发抒性情”,应该反对无情的作品,反对“温柔敦厚”、反对盲目拟古、反格调说、神韵说、肌理说,反对传统儒家诗教,主张创作自由,创作清新,表现纯真天真之性情。其美学意义既涉及诗文美学,又涉及“人”之生存状态的美学思想,“尚情”美学精神是袁枚“性灵说”的核心。第五章主要探究“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的发展轨迹。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性情”论之变异与审美情感论的形成进行分析。指出“情”从客观实意演变为内心情感的过程以及“性情”意义的演变过程,“性”与“情”的关系,从而指出“人之为人”在于有“情”。第二部分对袁枚的“性情”说之审美意旨进行分析,指出了袁枚的“性情”与古人的区别。袁枚重视的是自然日常生活之真情,重视的是现实的亲情、友情、爱情,主张“性情”应该个性化,“如其所是”地呈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袁枚特别突出强调“男女之情”是“人”之正常情感,并且把此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男女之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为“人”最基本之情,认为“言志”就是“言情”,扩展了“诗缘志”的内容,使“诗缘情”和“诗缘志”的美学精神趋于一致。袁枚的“性灵说”,从诗歌美学史来看,具有一种强烈的反传统、破偶像、反摹拟、求创新的美学精神。袁枚在继承前人“性灵说”及其美学思想的前提下,拓展了“性灵说”的内涵,强调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生活。袁枚提倡“性灵说”,极度推崇诗文审美创作对“人”之真情的抒发,深度探索“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贵人”、“重生”、“尚情”,从而致使他成为了一个杰出的诗文家和诗文理论家。

二、“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评钟嵘《诗品》的美学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评钟嵘《诗品》的美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1)钟嵘《诗品》“自然”诗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诗品》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平考证
        1.2.2 诗学观念
        1.2.3 比较研究
        1.2.4 影响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钟嵘《诗品》“自然”诗学观之表现
    2.1 诗歌发生之自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2.2 诗歌创作之自然:直寻
        2.2.1 审美意象生成之自然
        2.2.2 审美意象传达之自然
    2.3 自然“清”风之推崇
        2.3.1 《诗品》中“清”之用例
        2.3.2 《诗品》中“清”之内涵
第3章 钟嵘《诗品》中“自然英旨”的诗歌批评标准
    3.1 “自然英旨”的内涵
        3.1.1 “自然英旨”的内在要求:“风力”
        3.1.2 “自然英旨”的外在要求:“丹彩”
    3.2 以“自然英旨”为标准的诗歌批评实践
        3.2.1 对曹植、谢灵运诗歌的品评
        3.2.2 对曹丕、应璩、陶渊明和颜延之诗歌的品评
        3.2.3 对曹操、班固诗歌的品评
第4章 钟嵘《诗品》“自然”诗学观的形成原因
    4.1 “人的觉醒”及“文的自觉”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4.2 哲学自然观及文艺自然观的潜在影响
        4.2.1 哲学自然观对钟嵘的影响
        4.2.2 文艺自然观对钟嵘的影响
    4.3 齐梁诗坛不正诗风的激发
    4.4 钟嵘真率的个人性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2)钟嵘“滋味说”批评标准的生成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钟嵘“滋味说”与传统儒家诗学
二、“寓目美学观”下的诗学新变
三、钟嵘“滋味说”批评标准的具体生成机制
四、余论:历史个案与文论创新

(3)中国古典文艺中独特的审美范式——“韵”“味”内涵的转变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韵”和“味”的原义及衍变
二、“韵”和“味”的审美内涵
三、艺术韵味诸说
    (一)“滋味”说
    (二)“气韵生动”说
    (三)“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
    (四)“神韵”说
小结

(4)锺嵘《诗品》三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论锺嵘《诗品》的“知人”
    第一节 “知人”的多维
        一、身世遭际
        二、气质才力
        三、思想性格
        四、人品德行
    第二节 “知人”的独特性及其形成原因
    第三节 “论世”以“知人”
第二章 论锺嵘《诗品》的“穷情”
    第一节 “穷情”的含义
        一、情感主题的多样化
        二、“七情”的复杂交织
        三、情感美学类型的“穷尽”
    第二节 “穷情”的成因
        一、“穷情”是“缘情”的深化
        二、“穷情”对“穷形”的反拨
第三章 论锺嵘《诗品》诗学理念之影响——以郝敬论诗为例
    第一节 兴比赋的排序与阐释
        一、以兴为首的排序
        二、概念的创造性解读
        三、酌用三义的辩证思维
    第二节 诗体之辨
        一、四言五言优劣论
        二、郝敬重提五言优长之价值
    第三节 崇尚自然的诗学理念
        一、自然声律论
        二、“直寻”说
        三、雕琢有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接受视野下葛洪《抱朴子》美学观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葛洪《抱朴子》美学接受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葛洪《抱朴子》的美学接受话语之历史背景
    第二节 王充《论衡》
    第三节 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
第二章 葛洪《抱朴子》美学接受观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本体论——玄道守真
    第二节 创作论——仁明崇实
    第三节 发展论——文昭胜古
第三章 葛洪《抱朴子》与中国特色的美学接受论探讨
    第一节 众味同殊的古代文艺接受鉴赏论
    第二节 中国古代美学接受史的管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6)南北朝时期文学接受思想研究 ——以刘勰与钟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接受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接受思想的回溯
        一、先秦:儒道元典
        二、两汉:评《诗》论《骚》
        三、魏晋:葛洪《抱朴子·外篇》
    第二节 接受思想的背景
        一、经济:庄园经济
        二、社会:民族融合
        三、文化:三教合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刘勰诗学:“博观”与“玩绎”
    第一节 “知实难逢”与“音实难知”
        一、知音难觅:“知实难逢”
        二、知音难得:“音实难知”
    第二节 “博观”与“玩绎”
        一、圆照之象:“博观”
        二、文情可鉴:“玩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钟嵘诗学:“滋味”与“品第”
    第一节 以“味”论诗:“滋味”
        一、“滋味”的发展历程
        二、“滋味”的审美内涵
        三、“滋味”的理论特征
    第二节 以品论人:“品第”
        一、“品第”的出场语境
        二、“品第”的具体内容
        三、“品第”的审美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受思想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接受思想理论余脉
        一、司空图:“韵味”说
        二、皎然:“诗有五格”说
        三、严羽:“参读”与“熟参”
    第二节 对当下文化的启迪
        一、中西接受思想对话
        二、古代接受诗学构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着编目(三)(论文提纲范文)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9)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文论与书论交互影响的研究
        (二)宋代文论与书论范畴及融通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气”范畴
    第一节 “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气范畴在哲学中的流变
        二、宋前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融通
        一、“笔所未到气已吞”
        二、“笔下无一点俗气”
        三、“文章当以气为主”
        四、“自有怀古圆动之气”
        五、“风神气韵,妙得其天致”
        六、“气象欲其浑厚”
        七、“唯取神气为佳”
        八、诸公养气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意”范畴
    第一节 “意”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意”的涵义辨析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意”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意”范畴的融通
        一、“诗人之意者,本也”
        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
        三、“意在无弦”
        四、“意格欲高”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神”范畴
    第一节 “神”范畴的产生及衍化
        一、“神”概念的产生及基本涵义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神”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神”范畴的融通
        一、“神采秀发,膏润无穷”
        二、“得形似,令入神”
        三、“存神内照”
        四、“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韵”范畴
    第一节 “韵”范畴的产生与衍变
        一、和音之韵
        二、人品之韵
        三、艺品之韵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韵”范畴的融通
        一、“书画以韵为主”
        二、“神气完实而有余韵”
        三、“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自然”范畴
    第一节 “自然”范畴的产生和衍化
        一、哲学自然论的源流
        二、宋前文艺美学“自然”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自然”范畴的融通
        一、“随物赋形”、“文理自然”
        二、“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三、“书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四、“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五、“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六、“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八、“自然高妙”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1.生命精神的发溢
    2.空灵的审美境界
    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
    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
    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
参考文献
    着作类
    硕博论文类
    期刊论文类
    论文集论文类
致谢
读博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目标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袁枚提出“性灵说”的社会、个人因素与文化思想渊源
    第一节 袁枚“性灵说”提出的社会与个性化审美趣向
    第二节 袁枚“性灵说”提出的文化与思想渊源
第二章 “性灵说”之“贵人”美学精神
    第一节 “性灵说”的“贵人”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
    第二节 注重自我价值的“贵人”美学精神
    第三节 个体化审美诉求与“贵人”美学精神
第三章 “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
    第一节 真切生命体验的抒发
    第二节 自在生命的自由抒发
第四章 “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
    第一节 “抒发性情”与“诗缘情”说
    第二节 “文”之“尚情”审美诉求
    第三节 “发抒性情”的自然美学意义
第五章 “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性情”论之变易与审美情感论的形成
    第二节 袁枚的“性情”说之审美意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评钟嵘《诗品》的美学观(论文参考文献)

  • [1]钟嵘《诗品》“自然”诗学观研究[D]. 曾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2]钟嵘“滋味说”批评标准的生成与启示[J]. 余开亮,张烁. 中国文艺评论, 2021(03)
  • [3]中国古典文艺中独特的审美范式——“韵”“味”内涵的转变及影响[J]. 董晔,温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4]锺嵘《诗品》三论[D]. 李荣荣.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接受视野下葛洪《抱朴子》美学观探论[D]. 袁俊伟. 苏州大学, 2019(04)
  • [6]南北朝时期文学接受思想研究 ——以刘勰与钟嵘为例[D]. 邵天泽.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郭象玄冥观与审美意象创构的玄学理路[J]. 余开亮. 学术月刊, 2019(02)
  • [8]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着编目(三)[J]. 张爱萍,李欢欢. 许昌学院学报, 2018(09)
  • [9]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D]. 刘禹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10]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D]. 唐君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尝者无边,闻者动”——评钟嵘《诗》美学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