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人都忍不住要读的报纸

读过的人都忍不住要读的报纸

一、读书的人,不能不读的一份报纸(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萌[1](2021)在《《东方快报》文艺副刊研究(1932-1937)》文中研究表明

王弘[2](2021)在《青年胡适的报刊实践与思想演进》文中研究说明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着名的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同时又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兼职报人。在他一生的思想发展中,报刊实践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育化、催生、引领、确认、碰撞、磨合、强化等作用。报刊实践不仅是传播其文学、文化和政治等思想的平台和工具,也是其许多思想育化、生成、丰富、强化的催化剂和扩音器。报刊实践形塑着其不同时期思想生成与发展的不同样貌,也标示着其不同时期思想发展与演进的历程与基本脉络。由于青年时期是其人生与思想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是链接其从少年以来萌发的人生追求与梦想和其后来的人生与思想的关键阶段,是奠定他在后来的思想界和学术界的辉煌地位之基础,也是其报刊活动最丰富、多元的时期,因此本文特以其青年时期的报刊实践和思想生成、发展为研究聚焦点,试图通过对其少年至青年时期报刊实践与其思想发展之间相生相促、相辅相成的关系的深入考察,呈现其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内在理路,透视其作为民国时期“文人论政”群体的典型思想发展与报刊实践之间生动、鲜活、丰富、复杂的历史景观。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青年时期的胡适的内心思想图景是何时开始构筑的,又是如何逐渐发展、成型、丰富和完善的呢?在其思想形成、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对报刊的接触、使用、参与、创办等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作为一个引领文化革命、思想革命,又不断纠葛在学术界、传媒界、政治界的思想家、学者和报人,他是如何通过报刊及其表达与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思想界互动的呢?又是如何通过报刊实践协调和嫁接其所崇尚的西学?如何通过报刊吸收多方观点并强化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呢?如何将旧闻与新知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并通过报刊输出的呢?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从不同章节依次考察了这样一些问题:作为青年胡适思想发展的前奏与序曲,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家风、族风对胡适早期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如何催生其言论报国的角色想象的;离家至沪求学时的媒介接触是如何引发、引领并促使他找到报刊实践的契机,又是如何促使他开始借助报刊传递其“新民”和爱国思想的;利用首次办报实践迅速锻炼和提升了白话文写作能力之后,赴美留学时期的他又是如何在吸纳西学、具备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高思想水平后产生了改造中国传统文学、借助文学革新国人思想意识之思想的;当在美期间利用报刊初步实践其改良文学的想法,使其“文学革命”思想渐次清晰后,从美国回来的他又如何以《新青年》作为其“文学革命”思想的“扩音器”,继续宣扬并完善其“文学革命”思想的,又是如何以《新青年》为阵地主张从思想文艺的改造出发改良国人精神面貌和思想认知的;利用特殊时机主持《每周评论》期间,他是如何以《每周评论》为其政治思想的“先导”,掀起“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谈论政治的兴趣日益旺盛之际,他又是如何独自创办《努力周报》,利用《努力周报》发表其对政治、社会、文化等的思想、看法的,在此期间其报刊方向是如何随着其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的。

李昊原[3](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说明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于健[4](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向莲君[5](2018)在《新媒介与旧空间:近代报刊与成都茶馆的现代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近代报刊与成都茶馆在历史中相遇。伴随轰轰烈烈的城市现代化,新媒介的出现影响了茶馆这一城市旧空间。本文围绕晚清民国年间与成都茶馆产生诸多勾连的新式报刊,考察这一象征着现代文明的新媒介带来的新知新闻,构筑的新的交流格局如何推动成都茶馆实现由旧到新的现代转型。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话语分析法发现,报刊通过话语层面以及实体嵌入,从茶馆的空间形态、精神风气以及信息交流格局三个维度参与推动其现代转型。具体来说,报刊通过报道事实、传播新知、发表言论、引导舆论,进一步配合权力当局对茶馆的卫生改造及秩序控制,推动茶馆由肮脏向卫生,混乱向安全转变。伴随新生活运动的开展,报刊通过批评茶馆风气“闲散”和“有伤风化”,试图净化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落后”习气,使茶馆内的精神风气向着文明进步的方向改进。此外,进入茶馆里的新式报刊作为交往的媒介,推动了这一空间中陌生人的互动和国事讨论,使原本封闭、内敛的信息交流格局得以朝着现代公共空间要求的更具开放性和公共性方向演进。可见,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与城市时空关系,进而推动了都市现代性的萌芽与发展。

赵普光[6](2017)在《文学媒体的发展与文学制度的重建——80年代文学制度系列研究之一》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文革"的结束,文学机构逐渐重建,一些出版机构也在陆续恢复。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1980年代文学媒体的发展,是窥探那个时代文学制度重建与变迁的重要路径。"文革"结束之初,为了清除"文革"政治势力、文化势力和观念的影响,有必要借助报刊传媒来宣传和社会动员。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是借助传媒来进行话语权力争夺的典型例子。新时期初是中国当代文学

庞羽[7](2016)在《操场(外一篇)(短篇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我站在这里。星空下的操场,暴雨下的操场,一望无际的操场哟,我们都是你的牛羊。王二小还在书里放牛时,我也常站在这里。只不过,身边老有闲人俩。钮约平头三寸,肥阿哥口水六尺。我唱儿歌,他们附和;他们掏鸟窝,我放风。而这个操场,是我们的海,是我们无垠的地母盖亚。风高时,它旋转;雪深时,它静悄悄。静悄悄。

马静[8](2016)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舆论建构(1945—1949年) ——以《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各方面均处于优势的地位,可四年不到的时间,却迅速衰败,速度之快让人不能不深思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国民党的失败不乏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但是其失败与报刊舆论的关联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研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舆论建构便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因此本文重点通过抗战胜利后《中央日报》关于军事、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大事的报道,分析其报道频率、报道主题框架、报道的类型、报道的来源以及报道的语气基调,进而探析国民政府在抗战后的舆论建构以及这种建构对政党统治的影响。同时还将《解放日报》《大公报》列入对比的框架中,通过三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分析不同媒体的报道倾向性以及这种倾向性对政党统治的影响。文章的正文一共有三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抗战后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进行背景介绍,让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选取军事领域的上党战役与苏中战役(要兼顾《解放日报》,因此选择这两个战役)、经济领域的国民党币制改革以及社会领域的北平“七五”惨案,通过三家报纸对这三类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中央日报》极力维护国民政府的统治,《解放日报》旨在揭露国民党的伪善嘴脸,《大公报》关注社会民生。《中央日报》及《解放日报》的这种报道倾向性对政党统治也产生了影响,国民党逐渐失去民心。第二章主要是对选取的三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的机关报,维护政府形象,在报道对国民党不利的事件时必然有所隐瞒;《解放日报》作为中共的党报,在报道时自然会与《中央日报》针锋相对,报道《中央日报》未报道而民众需被告知的信息;《大公报》作为中间派报刊的代表,抗战初期关注党派利益,与国民党步调一致,内战爆发后逐步关注社会效应,言论渐趋公平。面对民族危亡,报道中的宣传成分多有利于鼓舞军心,打败敌人,但在民族危机解除后,民众更愿意听到真实的声音,此时传播便取代了宣传。第三章讲述《中央日报》《解放日报》不同的人事架构及其主要领导人与报纸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导致国共两党不同政治命运的形成原因。蒋介石对《中央日报》的严格控制,使得《中央日报》的言论逐渐偏离群众,变成国民党的自我话筒,其公信力逐步下滑。而毛泽东对《解放日报》的关心与蒋介石的控制不同,毛泽东不仅领导了《解放日报》的改版,还注重稿件质量,经常帮《解放日报》“救急”,稿件不够时,他还亲自写稿改稿。两位主要领导人与报纸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报纸的言论,而这不同的舆论建构也影响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命运。《中央日报》极力规避对国民党统治不利的报道,不报道或者是将不利的报道置于不显眼的位置;对国民党统治有利的报道,则连篇累牍地报道,保持一天一篇或者两天一篇的频率。《解放日报》在报道中将事件的热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既不过度报道,也不使其热度消散。作为中共的机关报,在报道中会与《中央日报》针锋相对,因此在军事部分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央日报》《解放日报》意思完全相反的报道。《大公报》作为中间派报刊的代表,在抗战后、全面内战爆发前,言论相对偏国民党方面,随着内战的爆发,言论渐趋公正客观。在国民党币制改革与北平“七五”惨案的报道中,渐渐“偏离”国民党,更多地关注民众、关注学生。

袁昊[9](2015)在《晚清民国时期成都文学与文化》文中认为

阴艳[10](2015)在《美者其目标 ——《北洋画报》与城市现代生活》文中指出马丁·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说“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毋宁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世界变成了视界,去看且被看,成为了现代世界的注解方式。以刊载摄影图像为主要内容的大众媒介则是在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占主导地位之前的世界图像化的主要表征。在不断走向现代的中国,世界图像化的趋势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欧风美雨侵袭下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更是新旧巨变影响深远。因此本文选取了一份现代画报和一个现代城市来考量和发现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现代性问题。现代摄影画报《北洋画报》如图像志一般,记录一个城市——天津的现代发展,也反映了一个时代——所谓“黄金十年”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一个现代图像媒介的视角来解读一座城市,还原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本文的目的之一。同时进一步阐释在现代与传统的相斥相纳中,现代画报自觉塑造美的家园来对抗现实世界的焦虑是本文的又一目的。由此引出对当时中国现代性的探寻是本文的最终追求。本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产生语境到发展脉络讨论了一份现代摄影画报《北洋画报》的基本状貌。媒介体系是社会大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各体系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特别是一份较有影响的现代画报更不可能脱离它的历史语境与媒介语境。这一部分由《北洋画报》产生的1926年这一年切入,从北洋统治的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勾勒出宏观的历史背景,然后逐渐聚焦《北洋画报》产生的天津社会语境,特别关注天津城市现代性方面如租界、如寓公,从城市建设到文化生产与消费再到活跃在城中的人们,都共同建构了天津的城市现代性。在这样的大小背景语境下催生了一份现代画报《北洋画报》。换句话说,《北洋画报》是一个现代城市,一个变动时代的自觉的图像呈现。接下来,阐释的视角再次缩小聚焦到媒介自身行业的发展境况,由技术、内容、宗旨的变迁来梳理整个画报媒介的发展脉络,可以说《北洋画报》是铜版技术在国内流行,“画报体式”逐渐确立完善的基础上自然产生,它承继了当时画报的主要特性包括趣味性、新闻性、艺术性,是整个画报发展流程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另外这一章还考察了《北洋画报》自身的发展情况,以画报发展标志性事件为时间节点,将其分为创始之初(1926年7月7日——1928年7月7日)、发展成熟(1928年7月7日——1933年3月1日)、平稳承继(1933年3月1日——1937年7月7日)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从发展或者转变的原因、表现、影响三个方面作出合理论证,试图清晰明了的将《北洋画报》11年发展历程,1587期的报纸内容客观呈现。第二章以《北洋画报》的作者群为研究对象,说明城市精英知识分子的现代追求和对传统的坚守。《北洋画报》主编刘云若、吴秋尘、左小蘧的现代新闻专业技术和追求,社会名流作家的艺术化生活坚守,各派画家艺术工作者面向大众走进日常的艺术理念,摄影者的现代图像观念等等,画楼主人冯武越的现代气质,画楼精神领袖王小隐的名士风度,都决定着《北洋画报》的现代属性和不断发展的命运。同时他们也是城市生活真真切切的参与者,对他们或现代或传统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当时城市生活的还原。在不断走向现代的城市中,几乎所有阶层的人都在尽力追赶着现代的脚步,同时也坚守着中国传统特别是传统艺术营造的高雅生活,将其作为个人与现代生活冲突的缓冲或者精神归宿。不论是报纸还是城市都是由人组成的,因此对他们身份认知的论证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章选取《北洋画报》上有关西方的报道进行分析,直面现代的话题。19世纪以后的中国面对西方一直是接受与排斥并存。《北洋画报》作为一份追求美的现代画报,对西方或者说西方所代表的现代的态度是接受超过排斥。由此也可以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城市对西方亦是崇拜超过抵制,学习大于反抗。黄柳霜是一位华裔好莱坞女明星。她的身份,一方面象征着西方文化的先进与时尚,另一方面象征着西方对东方的接受与认同。因此国内媒体对其态度暧昧,一方面赞许她带着美国明星光环回归祖国访问,另一方面又鄙夷她在好莱坞电影中裸露身体,被无情消费的东方身份。但是包括《北洋画报》在内的媒体暧昧态度仍然是肯定西方又希望被西方肯定的希冀的表现。科技新知是西方现代化在中国的最好表征。《北洋画报》不论是对西方奇闻趣事的选取还是对科技成果技术的介绍都与国族想象相结合。也就是说对西方科技新知的了解与应用象征着国族强大、国家尊严。同时,画报采用了现场体验式的现代专业报道方法,使得在媒介外的“观看者”转变成“参与者”,让这种国族的想象与崇拜更可触可感,更有意义。第四章依据《北洋画报》上塑造的成功人物,来探讨《北洋画报》所反映的时代与普通大众的现代精神。作为体育女明星的杨秀琼是时代新风尚的代表,“新国画”的开创者高剑父是传统精英的典范。不论新与旧、时尚与经典,《北洋画报》都运用独特的语言方式将他们建构为大众的成功榜样,提供了现代生活的模板和价值标准。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指向着对个人成功的尊崇,强调成功即应该被追逐又可以被复制,每个普通大众都有成功的可能。第五章集中论述《北洋画报》的艺术性追求,美作为《北洋画报》的终极目标用以对抗现实生活的不安与动荡。《北洋画报》的艺术示范是对生活在现代城市中人们的“伟大的同情”。《北洋画报》关注戏剧,这种与休闲娱乐相关的艺术类型,因被标榜为时尚的消遣娱乐方式而更接近大众,又因可以提供美的体验与愉悦而作为美的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它通过明星式的塑造艺术家,吸引读者欣赏艺术、培养普通受众的艺术兴趣进而消费艺术。另外,艺术团体的兴起发达,为普通大众成为艺术生产者提供可能。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为欣赏艺术消费艺术提供最便捷的途径。因此《北洋画报》与艺术团体、艺术展览共同合作让美的生活和对美的追求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总之,《北洋画报》用多种艺术形式建构了一个“美的花园”以抵御现代世界甚至殖民主义带来的民族冲击。“北画以美与善的贡献,使社会得着安慰与苏息”。

二、读书的人,不能不读的一份报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书的人,不能不读的一份报纸(论文提纲范文)

(2)青年胡适的报刊实践与思想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一)青年胡适的成长历程和媒介接触相关研究
        (二)青年胡适的思想演进相关研究
        (三)青年胡适的报刊实践与思想互动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及价值
        (一)补充胡适研究
        (二)补充以胡适为代表的文人论政及学人型报人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具体设想
    五、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适”者何来与志者何为——少年胡适的角色想象
    第一节 “先生”的气质——胡父、母影响探微
    第二节 徽州人文传统与少年胡适的角色想象
第二章 少年胡适的媒介接触与报刊实践主编《竞业旬报》始末
    第一节 都市“新人物”的媒介接触
    第二节 写报立身与以做新民之器
    第三节 《竞业旬报》时期的报刊实践
第三章 留美期间的报刊实践..白话诗与文学改良的“试验田”
    第一节 青年胡适的媒介素养和问题意识
    第二节 《留美学生季报》的讨论“语境”对“文学革命”的思考及预备
    第三节 《新青年》初期的报刊实践与文学革命思想——惊艳四座的《文学改良刍议》
第四章 轮值编辑期间的报刊实践——从思想文艺开始,给政治革新打一个基础
    第一节 “文艺启蒙”——《新青年》的“选题”赢家
    第二节 “思想救国”——以《新青年》为扩音器
    第三节 “政治先导”——《每周评论》之“李胡之争”
第五章 首次办报之《努力周报》——“转向”之后对政治的热衷与疏离
    第一节 热衷:“我们的政治宣言”——以报刊为谈论政治的“舞台”
    第二节 疏离:“科玄之战”——离不开的学理与思想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专着图书类
    二、期刊论文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3)《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3.2.1 杂志内容概况
        3.2.2 重点文章分析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结语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第二节 萝拉意象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新媒介与旧空间:近代报刊与成都茶馆的现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文章框架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媒介与旧空间的相遇
    第一节 风气始开:成都近代报刊的初现
    第二节 媒介与空间的相遇:茶馆里的报刊
第二章 卫生与安全:报刊塑造的茶馆新形态
    第一节 传播现代卫生理念
        一、“茶水、器具需煮沸消毒”
        二、茶馆厕所与垃圾:“污染物需消毒、除味”
        三、茶房、茶客与乞丐:“驱除、改造不洁之人”
    第二节 发挥舆论功效:配合警察实现安全秩序
        一、管控泛滥的枪支弹药
        二、禁止混乱的“吃讲茶”
        三、警示勒索诈骗与不法经营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闲散与有伤风化:报刊净化的茶馆旧风气
    第一节 规训与赞美:针对茶馆之“闲”
        一、话语规训:消磨光阴、万恶渊薮、危及国家
        二、“溢出”权力规训的赞美
    第二节 革除茶馆里的“有伤风化”
        一、批评有伤风化的茶馆宾客
        二、取缔奢淫之根源的女茶房
        三、女茶房为何比娼妓更有害?——现代理念下的话语改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筑新交流格局:“陌生人”相遇与“国事讨论”
    第一节 从静坐到互动:茶馆“陌生人”相遇
    第二节 从地方到国家:推动茶馆国事讨论
        一、带来“新知”与“新闻”
        二、反击“茶馆勿谈国事”
        三、终结茶馆流言:一场公共争论的兴起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文学媒体的发展与文学制度的重建——80年代文学制度系列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媒体的复刊、新创
二、作为体制的出版
三、多元空间的有限开创

(8)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舆论建构(1945—1949年) ——以《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对象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对象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中央日报》的研究
        (二) 关于《解放日报》的研究
        (三) 关于《大公报》的研究
        (四) 其他相关研究: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
        (五)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的报道对比研究(1945-1949年)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
        一、政治领域时局动荡
        二、军事领域国共双方剑拔弩张
        三、经济领域千疮百孔
        四、社会领域纷乱频起
    第二节 1945-1949年国共内战的不同媒介呈现
        一、《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关于国共内战的报道数据统计
        二、《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关于国共内战的内容分析
        三、《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新闻报道的总体趋向分析
    第三节 国民党币制改革的不同媒介呈现
        一、《中央日报》、《大公报》关于国民党币制改革的报道数据统计
        二、《中央日报》《大公报》关于国民党币制改革的内容分析
        三、《中央日报》、《大公报》新闻报道的总体趋向分析
    第四节 北平“七五”学生惨案呈现的不同媒介镜像
        一、《中央日报》《大公报》关于北平“七五”惨案的报道数据统计
        二、《中央日报》、《大公报》关于北平“七五”惨案的内容分析
        三、《中央日报》、《大公报》新闻报道的总体趋向分析
第二章 党报与中间派报刊的舆论建构
    第一节 《中央日报》与《解放日报》不同的舆论建构
        一、《中央日报》的报道文本分析
        二、《解放日报》的舆论建构
        三、两家党报在舆论建构上的特点
    第二节 《大公报》从“拥蒋”到“倒蒋”
        一、《大公报》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变化
        二、《大公报》的报道内容分析
第三章 报刊视野下的政党命运
    第一节 报刊视野中国民党如何失去中国
        一、蒋介石与《中央日报》的顶层设计
        二、蒋介石的政治意图与《中央日报》的报道
    第二节 报刊视野下共产党崛起的合法性
        一、《解放日报》的人事架构
        二、毛泽东的政治主张与《解放日报》的报道
    第三节 政府决策、社会事件与媒介事件的互动
        一、社会事件与宣传部门应对
        二、社会事件与新闻报道
        三、媒介事件与宣传部门决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作品目录

(10)美者其目标 ——《北洋画报》与城市现代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城市中的现代性媒介——《北洋画报》
    第一节 《北洋画报》在历史中诞生
        一、《北洋画报》与时代一起找寻现代性
        二、《北洋画报》与媒介热潮
    第二节 走进《北洋画报》
        一、《北洋画报》的探索与尝试
        二、画报界“最老”、“最大”、“最美”之确立
        三、坚守《北洋画报》之荣光
第二章 城市中的现代精英群像
    第一节 城市画报作者群体的现代意识
        一、天津的沙龙
        二、现代精神的专业新闻记者
        三、传统色彩的名流作家
        四、走向大众的画家
        五、现代趣味的摄影者
    第二节 冯武越的现代气质
        一、民国元年:负笈海外,接触现代西方
        二、民国十年:就职于航空界的“浪荡子”
        三、民国十五年:现代画楼的主人
        四、民国二十三年:力疾相迎,沟通艺术
        五、民国二十五年:因画报而不朽
    第三节 王小隐的名士风度
        一、善交游,冯武越之挚友
        二、报界伯乐,名士之风
        三、专业报人,名士才情
        四、戏剧批评,名士雅好
        五、名士追求与现代报人相遇
第三章 想象西方与本土选择——《北洋画报》的现代性书写
    第一节 触手可及的西方——以华裔女星黄柳霜为例·
        一、黄柳霜东西方交融的身份
        二、黄柳霜在国内媒介中的身份
        三、媒体的矛盾
        四、对西方的误读
    第二节 遥远的西方崇拜——以科技新知为例
        一、一则有关无线电技术的小消息
        二、《北洋画报》建构“新知”传播视角
        三、空游记——一次体验式报道
        四、西方世界的想象
第四章 超越与自卑——《北洋画报》的成功叙事
    第一节 优越感的塑造——成功的体育明星
        一、彰显运动员的职业本色
        二、强调成功后的荣耀
        三、对成功者的同情
    第二节 美的榜样——成功的艺术家
        一、焦点——沟通中外的西游
        二、晕染——刊登代表性作品
        三、烘托——岭南画派的群像
第五章 伟大的同情——对抗现实生活
    第一节 艺术与现代画报
        一、画家萧松人——《北洋画报》塑造的艺术家
        二、何谓艺术——《北洋画报》的艺术定义
        三、《北洋画报》呈现艺术的原因
    第二节 戏剧——休闲的艺术
        一、休闲与艺术并重
        二、大众的狂欢
        三、戏剧的“看”与“被看”
    第三节 美术——视觉的艺术
        一、艺术走近大众
        二、明星式的塑造画者
        三、艺术团体——艺术创作者的生产
        四、艺术展览——艺术欣赏者、消费者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 1:北洋摄影会章程
    附 2:冯武越先生遗体大殓与殡仪补记
    附 3:王小隐小传
    附 4:《北洋画报》上有关黄柳霜报道汇总
    附 5:《北洋画报》有关杨秀琼报道汇总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读书的人,不能不读的一份报纸(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快报》文艺副刊研究(1932-1937)[D]. 张雨萌. 山东大学, 2021
  • [2]青年胡适的报刊实践与思想演进[D]. 王弘. 兰州大学, 2021(12)
  • [3]《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新媒介与旧空间:近代报刊与成都茶馆的现代转型[D]. 向莲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文学媒体的发展与文学制度的重建——80年代文学制度系列研究之一[J]. 赵普光.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5)
  • [7]操场(外一篇)(短篇小说)[J]. 庞羽. 西部, 2016(07)
  • [8]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舆论建构(1945—1949年) ——以《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D]. 马静. 安徽大学, 2016(10)
  • [9]晚清民国时期成都文学与文化[D]. 袁昊. 南京大学, 2015
  • [10]美者其目标 ——《北洋画报》与城市现代生活[D]. 阴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读过的人都忍不住要读的报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