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油田南区沙二段剩余油研究

蒲城油田南区沙二段剩余油研究

一、濮城油田南区沙二段油藏剩余油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威[1](2021)在《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大多数水驱开发砂岩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采成本持续走高,基于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如何更高效利用已投产井,在较少措施和低操作成本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出程度,维持老井稳产,一直是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保持老区产能稳定,成为当前维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水驱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形态、非均质程度、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等,油田在长期水驱过程中逐渐形成油水分布的不均匀,水淹状况日趋复杂、剩余油分散富集。随着时间和应用轮次的增加,常规注采优化措施收效甚微。通过储层方向性特征优化匹配的研究将储层静态特性与注水开发措施联合进行系统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本文首先从储层静态方向性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储层物源、主渗透率、地应力和压裂缝、断层、构造倾角和边底水方位等因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机理,归纳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包含的内容;以储层渗透率矢量为代表,研究了渗透率矢量性特征的定量表征方法;基于古水流方向、沉积相和主渗透率方向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了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将储层沉积特征、渗透率标量有机结合用于渗透率矢量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动态方面,以水驱程度和方向为代表分析了油田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水驱的矢量性特征,通过井组灰色关联分析来实现水驱方向的定量表征。然后以渗透率矢量和井网两组核心参数为代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各向异性地层中井型、井网与储层渗透率矢量的优化匹配关系,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中井型、井网与人工压裂缝的优化匹配关系。技术流程方面,以矢量化井网理论为指导,根据储层矢量性特征分析成果结合优化匹配方法,形成调整井优化部署原则。然后研制了流场优化算法,算法以均衡流场或常用生产指标为目标函数,以井类型、射孔空间位置界限、注采速度界限为边界条件,以部署原则为约束条件,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过程中,针对老区调整过程中调整方案约束条件复杂的问题,对经典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个体有效性检验模块,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开发优化遗传算法,完成自动优化。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制了软件来实现考虑储层矢量性特征的多目标注采优化。以濮城油田W51北区为实例,开展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矢量化调整方案设计、最优化方案模拟求解和最优化方案预测对比;优化方案增油量提高20t/d,综合含水降低约2%,证实了矢量性特征优化匹配技术及相关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姚倩倩[2](2019)在《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油田已处于开发的中后期,随着油田开采程度不断提高,剩余油的挖潜也越来越难,储层特征研究因此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在储层研究中,无论是前期最基础的岩芯资料,还是较为精细的非均质性研究,都是指导最终储层评价工作和剩余油分布预测的依据。因此,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分析储层特征,进行储层分类评价,对于后期剩余油分布预测以及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以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油藏的岩芯资料、分析化验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了沉积相类型,总结相带的空间展布规律,分析了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等特征。最后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为以后的油藏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根据测井资料、岩芯资料,建立小层对比的连井骨架剖面,利用标志层控制下的旋回对比在全区进行小层的重新划分和对比。以岩石学、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分析储层沉积构造及粒度分布特征,确定沉积微相的划分,进行单井相—连井相的分析,编制了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明确研究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综合取芯井资料、铸体薄片、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储层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石物理性质等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岩石学特征、孔隙和喉道类型、储层物性特征。根据沉积微相及物性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区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层内非均质性研究、层间非均质性研究、平面非均质性研究。此外,分析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小层砂体平面分布情况。最后在研究区储层沉积微相、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等基础上,选取评价参数,建立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研究区主要分为三类储层,其中Ⅰ类储层储集性能最好,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孙同英,刘平,张岩,何斌[3](2019)在《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剩余油富集特征——以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为例》文中指出国内老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大部分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大量剩余油受储层强非均质性的影响富集在某些区域,形成的剩余油类型复杂多样。本文主要针对湖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岔口这一剩余油富集有利区进行研究,结合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实践开发效果,研究分析出河道岔口的剩余油富集特征:(1)砂体厚度相对较大,沿分支河道两侧呈"中间薄、两边厚"延伸;(2)河道岔口砂体内发育薄夹层,延展范围较短;(3)河道岔口累积水油比越小,剩余油富集程度相对越高。

张慧杰[4](2018)在《胜坨油田坨7沙二段8-10砂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文中认为胜坨油田坨7沙二段8-10砂组经过五十多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开发成本持续上升,而该区块在储层内部构型、动态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等方面认识仍较为欠缺,这对老油田长期经济效益开发带来了很大难度。本文通过单一期次沉积微相识别技术,刻画出坨7沙二段8-10砂组单一期次沉积微相分布特征与组合方式,实现了对储层内部构型的表征。通过建立相控测井二次解释模型,有效提升了测井解释精度,并进一步刻画了动态非均质性的变化,总结了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特征。本次研究为坨7沙二段8-10砂组及类似区块的剩余油挖潜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通过实施针对性的井网完善、注采调整、细分注水等工作,该区块采油速度由0.31%上升至0.37%,开发成本下降7.4%,自然递减控制在8%以内,开发效果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柳宗权[5](2017)在《文51油藏分支河道描述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濮城油田文51沙二下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该油藏储层变化大,相变快;随着勘探开发深入,效益低、储量增长缓慢、产量递减幅度等问题越发突出,由于该油藏剩余油的主要富集方式与沉积微相,尤其是河道相发育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次研究以精细描述分支河道相为目标,综合运用高精度地震、测井数据分析、开发动态和油藏描述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对文51油藏沙二下储层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评价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取得了较为实用的结论和认识。突出的工作在于通过综合应用三维地震、精细测井二次评价为基础的井震联合储层建模、储层预测、河道精细描述等多项技术协同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文51油藏沉积微相分支河道研究及开发配套技术。同时结合分析动静态资料等综合地质研究,重新开展以相控剩余油理论为指导的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修正油藏沉积微相发育和剩余油分布模型,该项研究成果为老区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了油藏调整井位部署,建立分支河道剩余油挖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保证文51油藏连续多年稳产高产。

江志强[6](2015)在《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层非均质性决定了油藏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而决定了剩余油的分布,因而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成为储层表征的重点和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层内、层间非均质特性研究表明,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受控于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垂向上不同的沉积环境,由于水动力特征及沉积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垂向韵律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华强[7](2014)在《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而国内大多数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稳产基础薄弱,针对国内石油短缺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的增产稳产成为石油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重要话题。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注水开发时间长达三十多年,现在处于高含水期,剩余油赋存规律认识不清,而该区夹层较为发育,夹层对剩余油控制作用尚不清楚。在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区进行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基本的构造格局保持不变,新增小断层7条。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河道微相、河道间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远砂微相、深湖-半深湖相等5种沉积微相。考虑泥质含量的影响对该区孔渗物性进行重新解释。结合取芯井资料与测井曲线研究,利用微电极、微梯度及自然伽马回返幅度建立不同夹层的定量识别标准。夹层的分布规律与距离物源的远近、沉积微相有一定的联系。距离物源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夹层发育规模和夹层厚度大小。夹层集中发育在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微相中。前缘席状砂微相中,夹层稳定性在4种沉积微相中最好。对7个主力小层稳定夹层进行追踪,计算其对储量的控制作用,稳定夹层控制储量占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地质储量的18.01%。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概念夹层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大小。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定性研究,建立实际油藏数值模型对剩余油进行定量研究,分具体小层、不同小层类型、不同含水级别、不同剩余油饱和度范围及剩余油具体类型进行剩余油定量评价,寻找剩余油富集地区,寻找挖潜重点方向。鉴于夹层对剩余油具有较显着的控制影响作用,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包含夹层的实际油藏模型,研究不同类型夹层对剩余油平面、纵向赋存规律的影响作用,为针对性挖潜措施的提出打下基础。2012年油藏描述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油藏描述研究成果,不断的将取得的新认识、新成果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开发中,已实施措施油井20井次,水井16井次,累计增油2287t,投入产出比1:1.69,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稳定夹层上下油层存在较多剩余油的实际情况,对剩余油富集区油水井采取相应调整挖潜措施,并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开发预测。采收率提高幅度达6个百分点以上。

王红芹[8](2013)在《南区沙二下油藏相控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对其储层沉积特征、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及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沙二下亚段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动态资料及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长期的注水开发后,以河道砂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以河道侧翼的前缘砂、远砂相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低含水低能。通过相控剩余油研究,确定了河道侧翼沉积相变差部位是剩余油的富集区,为相变复杂油藏后期有效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张俊茹,岳玉红,刘运霞,潘明[9](2013)在《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描述了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精细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利用隔夹层识别技术对厚层进行了细分,分析水井吸水剖面细分及剩余油监测资料,研究了厚油层层内分段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应用选择性补孔提液与精细注水相结合的配套技术挖潜层内弱水淹区剩余油,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李红南,于文文,刘伟[10](2012)在《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为例,分析了末端扇储层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末端扇沉积模式,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末端扇储层分为近端亚相、中部亚相和远端亚相,中部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主要储集砂体。剩余油平面上主要集中在分流河道侧翼过渡区及近水道漫溢、远水道漫溢和分散的井网难控制的小透境体中,垂向上集中在正韵律顶部和反韵律底部等物性差的地方。二砂组主要富集在S23、S24小层的近气顶区,三砂组主要富集在S34、S35小层的濮53、文17断块构造高部位及注采不完善的地区。

二、濮城油田南区沙二段油藏剩余油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南区沙二段油藏剩余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常规井网及注采优化方法
        1.2.2 矢量井网及注采优化设计
        1.2.3 基于优化算法的注采优化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储层的方向性特征
    2.1 物源方向与沉积方向
    2.2 主渗透率方向
    2.3 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
    2.4 断层走向和构造倾角
    2.5 边底水的侵入方向
第三章 渗透率的矢量性特征
    3.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定量表征
        3.1.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3.1.2 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3.2 渗透率的方向及其表征
        3.2.1 渗透率各向异性的表征
        3.2.2 差变函数分析储层渗透率方向性
        3.2.3 TDS技术确定油藏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
        3.2.4 裂缝性油藏主渗透率及主裂缝方向识别方法
        3.2.5 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
第四章 砂岩油藏水驱开发的矢量性特征
    4.1 水驱程度的非均匀性及其表征
        4.1.1 水驱程度的表征参数
        4.1.2 水驱程度的时变特性
    4.2 水驱方向的量化分析
        4.2.1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水驱方向分析方法
        4.2.2 方法的软件实现
第五章 井网与矢量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5.1 矢量化井网的优化原则
    5.2 排状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5.3 面积注水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5.3.1 反七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3.2 五点法、矩形五点、菱形五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3.3 九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4 水平井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5.4.1 水平段方位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5.4.2 水平段长度与储层砂体展布的匹配
        5.4.3 水平井注采井网与主渗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5.5 井网与裂缝方向的优化匹配
        5.5.1 直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5.5.2 水平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第六章 基于油藏矢量性特征的优化方法
    6.1 深度水驱均衡驱替模式
        6.1.1 实施均衡驱替的优点
        6.1.2 实施均衡驱替方式
        6.1.3 实施均衡驱替的数值模拟分析
    6.2 均衡驱替的流场表征与评价
        6.2.1 水驱强度的综合表征参数体系
        6.2.2 水驱强度的计算
        6.2.3 流场优化调整原则与方法
    6.3 最优化数学模型
        6.3.1 目标函数
        6.3.2 约束条件
    6.4 数学模型求解
        6.4.1 改进的多变量开发优化遗传算法
        6.4.2 约束问题的处理
        6.4.3 遗传编码方法
    6.5 优化算法的软件实现
        6.5.1 ECL数据接口
        6.5.2 流场表征模块
        6.5.3 约束条件设置模块
        6.5.4 遗传算法模块
        6.5.5 流场优化软件实现
        6.5.6 测试实例
        6.5.7 软件设置
        6.5.8 测试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基于矢量性特征的矢量井网重构实例
    7.1 油藏概况
        7.1.1 地质概况
        7.1.2 开发历史
        7.1.3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
        7.2.1 物源方向与砂体分布特征
        7.2.2 渗透率的矢量化
        7.2.3 断层走向与构造倾角特征
    7.3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7.3.1 井排的方向性特征
        7.3.2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7.3.3 剩余油分布的方向性特征
    7.4 调整潜力区的识别
    7.5 潜力区局部剩余油分布矢量特征
    7.6 矢量化井网重构原则
    7.7 调整方案设计优化
        7.7.1 调整思路
        7.7.2 调整方案优化计算
    7.8 调整方案预测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2)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沉积背景
    2.3 油藏基本特征
第3章 地层对比与构造特征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3.2 测井曲线优选
    3.3 确定标志层
    3.4 连井剖面地层对比
    3.5 地层对比结果
    3.6 构造特征
第4章 沉积特征研究
    4.1 沉积构造及粒度分布特征
    4.2 沉积相特征
    4.3 单井相分析
    4.4 连井相分析
    4.5 平面相分析
第5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5.3 储层物性特征
    5.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5.5 储层分类评价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剩余油富集特征——以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基本概况
2 分流河道岔口地质条件
    2.1 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定义
    2.2 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地质条件
3 分流河道岔口剩余油富集特征
    3.1 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定义
    3.2 小层数值模拟研究
    3.3 影响剩余油富集的其他因素
4 挖潜效果
5 结论与认识

(4)胜坨油田坨7沙二段8-10砂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储层内部构型描述
    2.1 构造与地层特征
    2.2 沉积特征
    2.3 单一微相识别
    2.4 单一微相分布组合
    2.5 研究成果现场应用
第3章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
    3.1 现有测井解释模型复查
    3.2 测井资料预处理
    3.3 相控测井解释模型
第4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4.1 静态非均质性
    4.2 动态非均质性
    4.3 研究成果现场应用
第5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5.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层间剩余油分布特征
    5.3 层内剩余油分布特征
    5.4 研究成果现场应用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5)文51油藏分支河道描述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开发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开发简历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研究
    3.1 地震处理研究的目的
    3.2 地震处理技术理念与主要技术
        3.2.1 时频补偿技术
        3.2.2 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
        3.2.3 炮点统计反褶积处理
        3.2.4 三维地震速度场求取
    3.3 处理效果分析与地质评价
        3.3.1 地震剖面分析与评价
        3.3.2 地震属性分析与评价
第4章 测井处理和二次解释
    4.1 测井研究概述
        4.1.1 测井研究任务
        4.1.2 测井技术理念与主要技术
    4.2 测井数据处理
        4.2.1 测井数据预处理
        4.2.2 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研究小结
第5章 井震联合沉积微相描述
    5.1 井震联合测井分层解释
    5.2 井震联合沉积旋回分析
    5.3 井震联合储层沉积相分析
    5.4 井震联合分支河道特征描述
    5.5 研究小结
第6章 井震联合储层建模研究
    6.1 输入数据库建立
    6.2 建模技术与方法讨论
        6.2.1 建模工区及网格参数设计
        6.2.2 建模技术流程
    6.3 储层构造建模研究
        6.3.1 断层模型的建立
        6.3.2 构造格架模型的建立与质控
        6.3.3 沉积格架的搭建与建模质控
        6.3.4 储层属性建模研究
        6.3.5 建模效果分析与对比
    6.4 研究小结
第7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7.1 部署思路、原则
        7.1.1 部署思路
        7.1.2 部署原则
    7.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7.2.1 部署情况
        7.2.2 现场实施情况
    7.3 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概况和沉积特征
2油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
    2.1构造因素
    2.2沉积因素
    2.3成岩因素
3沙二上2+3油藏非均质性分析
    3.1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1)层内非均质类型划分
        (2)储层物性随深度变化关系
    3.2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4结论

(7)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学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工区开发简历及存在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计划安排
    1.6 工作量
    1.7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1.8 创新点
第2章 工区地质概况研究
    2.1 工区构造研究
    2.2 工区地层研究
    2.3 小层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储层物性研究
    3.1 储层物性解释
    3.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3 储层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夹层定量识别与成因研究
    4.1 夹层定量识别
    4.2 夹层成因研究
    4.3 小结
第5章 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5.1 夹层平面分布规律
    5.2 夹层纵向分布规律
    5.3 夹层井间分布规律
    5.4 夹层对储量的控制影响
    5.5 夹层与沉积微相关系
    5.6 小结
第6章 概念夹层数值模拟研究
    6.1 有无夹层的影响
    6.2 夹层分布位置及面积的影响
    6.3 夹层渗透性的影响
    6.4 射孔位置与夹层相对位置的影响
    6.5 韵律性油层夹层的影响
    6.6 正交试验研究
    6.7 小结
第7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7.1 剩余油分布定性研究
    7.2 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
    7.3 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7.4 小结
第8章 现场实施效果及剩余油挖潜对策
    8.1 现场实施主要措施
    8.2 剩余油挖潜对策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南区沙二下油藏相控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概况
2 主要研究工作
    2.1 油藏沉积相研究
    2.2 相控剩余油分析研究
    2.3 河道侧翼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3 应用及效果
    3.1 应用对象
    3.2 应用情况
4 结论与认识

(9)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厚层精细地层划分再认识
    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1.2 利用层内夹层进一步细分小层
    1.3 厚油层层内夹层的精细刻画
2 厚油层细分后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研究
3 现场应用效果
4 认识与体会

(10)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末端扇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末端扇沉积特征
    (1) 分流河道微相:
    (2) 泥滩微相:
    (3) 近水道漫溢微相:
    (4) 远水道漫溢微相:
3 末端扇沉积模式
4 末端扇与剩余油分布
    4.1 平面剩余油分布
    4.2 垂向剩余油分布
5 结论

四、濮城油田南区沙二段油藏剩余油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D]. 张国威.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研究[D]. 姚倩倩. 长江大学, 2019(10)
  • [3]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剩余油富集特征——以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为例[J]. 孙同英,刘平,张岩,何斌. 石油化工应用, 2019(01)
  • [4]胜坨油田坨7沙二段8-10砂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D]. 张慧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文51油藏分支河道描述研究与实践[D]. 柳宗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 江志强. 上海国土资源, 2015(03)
  • [7]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华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8]南区沙二下油藏相控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 王红芹.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13)
  • [9]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J]. 张俊茹,岳玉红,刘运霞,潘明. 价值工程, 2013(12)
  • [10]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J]. 李红南,于文文,刘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04)

标签:;  ;  

蒲城油田南区沙二段剩余油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