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突破一加强”是工会工作总思想的创新发展

“五突破一加强”是工会工作总思想的创新发展

一、“五突破一加强”是对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创新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侯羚[1](2020)在《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用工方式、就业形势、利益分配等各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彰显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并凸显出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劳动者和企业这对劳动关系中,企业具有资本优势而占据强势地位,劳动者虽人多但并不势众,薪资克扣、报酬悬殊、无故辞退、福利缺失等问题时有存在,损害了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导致了劳动经济侵权案件的频发。工会作为我国唯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合法性组织,在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权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济南市各级工会组织聚焦我市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职工的现实需求,不断加大职工维权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了维权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维权手段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工会自身的局限性、外部环境的制约等缺陷。为此,笔者对济南市工会如何加强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思考,期望为我市工会维权工作实践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文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关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第三部分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了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工作实践及现状。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济南市工会在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方面的具体问题,分析了其有关原因。第五部分针对工会目前面临的问题,从明确工会维权的职能定位、探索工会维权的有效手段、加强工会维权的机制建设、强化工会维权的外部环境、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对策建议。

朱婉芬[2](2020)在《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物流怏递员为例》文中提出新兴领域迅速发展,相应的新就业形态从业群体大量增加,其相应的劳动关系、权益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相应的劳动权益,也缺乏相应的维权渠道。在此情况下,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政策就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要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政策,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推进八大群体加入工会的工作方案;上海市总工会推出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计划等,为促进新就业形态从业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实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政策中,属于社会层面的工会政策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更为直接。这是因为,在我国,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也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通过加入工会,依靠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工会权利保障是解决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一个有效切入点。本文以上海市物流快递员为例,展开对该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研究理论包括劳权理论、劳动市场分割理论及工会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依据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专家访谈法,构建调查指标体系,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采用滚雪球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尝试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调查数据,结合调研访谈的结果,分析该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议。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存在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的认知度低;二是快递员的工会权利保障度低;三是快递员参与工会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对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现有法律和政策的局限性;二是特殊的行业性质,快递末端不规范;三是快递员的个体特征及职业特点影响工会权利保障实现;四是工会维权与服务的基本职责尚未充分发挥。最后文章提出对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一是提出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工会权利保障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即平等性原则、特殊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二是提出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工会权利保障的三个具体建议,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意识、完善快递工会建设以推进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实现;三是基于上述具体建议,从快递员加入工会具有潜在的较大需求、具备良好的实验基地、具有一定的经费支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钟雪生,戴文宪,王雅珊[3](2019)在《新中国70年工运方针的演变及启示》文中提出新中国70年来,工运方针的演进轨迹大致分为五个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工作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相结合;改革开放初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在改革中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提出和实施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突出维护是工会基本职责;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表明,工运方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围绕大局、坚持突出工会特色、坚持与时俱进。

陶志勇[4](2018)在《回溯中国工会理论创新四十年(上)》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中国工会始终紧跟党的步伐,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工会理论创新也向前推进一步。本文着眼于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背景,紧扣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40年来工会理论创新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共梳理了44项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涵盖了党的工运事业的方方面面,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全面客观地反映了40年来工会理论创新的全貌。其对于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的创新、深化和拓展,开创新时代中国工会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志勇[5](2018)在《中国工会与理论创新——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注重加强理论建设是中国工会的优良传统。一部中国工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工会理论创新史。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会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为指引,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了艰苦探索,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理论,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6](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文中提出着眼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不同阶段,运用翔实史料全面客观反映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变化,对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会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改革开放时代背景,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工会重点工作为主线,对中国工会九大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经验特点和问题不足进行了梳理,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工会调研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殷志梅,刘一君,徐社军[7](2016)在《影响和制约教育系统基层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研究文献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教育工会组织是代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工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基于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变化,给高校教育系统工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探索所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杨洁[8](2015)在《新时期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工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无产阶级为了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联合起来以集体力量的形式对抗资方的结果。工会是代表与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社团组织。中国工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会组织,与其他国家工会有着本质区别。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合法的政治社团组织,发挥着联系共产党与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工会的主要任务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当代社会,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利益矛盾冲突也逐渐增多。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一个组织化的力量来表达和保障其合法权益。工会理应主动承担这一职责,进行组织改革和转型,将维权作为首要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和变迁,产生了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群体。农民工为我国的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城市中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劳动经济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导致一些个人极端做法和集体行动事件的出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事实上,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质。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具有合法性:农民工已经具备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工人阶级理论为工会维权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家文件正式确认了“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工适用劳动法律法规提供了法理基础;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工会维权提供了社会基础。近年来,中国工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的组织制度、工作方式与维权机制,形成了许多典型模式,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从总体上看,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着入会率较低、维权手段不力和维权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工会的维权困境与多重因素有关,包括工会双重定位和双重维护的角色冲突、劳动立法的不完善、工会人事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非独立性、企业对工会的抵制作用以及农民工的流动性、法律意识淡薄、工会认同度低等群体特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工会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改善工会的维权效果。在现行政治制度下,工会首先要科学定位自身角色,理顺工会与党政之间的关系,这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次,要注重源头维权,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推动工会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第三,工会在运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工作制度,探索新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最后,工会要建立健全各种维权机制,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王珍宝[9](2014)在《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文中提出市场转型以来,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复杂化、多元化,劳资矛盾逐步显现并日益突出,但在有关职工群体性事件中工会往往缺位,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工会定位及其作用的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会的信任危机。本研究以社会转型与组织变迁为背景,分析工会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究竟采取了哪些适应性的行动?其背后的行动逻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上海六个区的九个街镇(社区)工会组织运作的实证分析,探讨社会变迁过程中工会的组织转型及其困境问题。本研究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面对国家管理体制的变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我国工会开始了艰难的被动转型过程。这主要表现为面对信任危机,为了回应社会的呼声,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近些年来工会开始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在现有的体制内努力作为,试图夯实其合法性基础。在街镇层面,社区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产物,在具体运作中,社区工会作为“行动者”主要采取了自转与公转两种行动策略,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借势、借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增强组织力量,扩大社会反响。这表明工会在社会变革中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者,同时也是积极的行动者;其行动策略也不仅仅是单纯地服务于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更重要的是迎合国家的需求,反映国家的旨意,并努力在两者间寻求平衡。研究发现,从个案单位的组织运作来看,上海街镇工会呈现出两种基本的行动路径或工作模式,即区级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上级要求式)和以街镇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主动求变式),这表明在不同的社区工会组织场域,行动者的自由空间及行动意识与能力是不一样的。另外,上海社区工会目前的组织运作特性并未出现由国家法团主义转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迹象,其国家法团主义组织特征依然较为明显。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工会整体转型进程的缓慢有一定的关联。总体而言,尽管工会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四项职能,但其在行动中可归类为维护服务与维稳建设两种基本逻辑,即对下(会员和职工)负责与对上(党和国家)负责。由于中国工会特殊的政治身份,履行的是双重代理人的角色:一方面,工会作为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代理人,积极采取措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合理利益;另一方面,工会也参与社会管理,尤其是通过对社会领域的力量渗透,从而实行有效的管控,因而履行的是国家代理人的职责。在服务与管控之间,无疑在工会及其领导人的意识中,管控是占首位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随着国家力量在社会领域的退出,工会作为国家代理人,在社会边际领域积极渗透,开展相应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其组织行动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管控的一种特殊方式,反映的是国家力量逐步渗入社会,以达到有效管控社会的目的。研究发现,工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政治属性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在局部区域还有所强化。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特性(官民二重性)以及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政治替代的重要角色。本研究认为,在我国转型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国家对向社会放权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在社会倒逼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被动地让渡社会空间,通过向社会放权,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自组织的发展,从而使社会日益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但另一方面,又担忧社会领域的自主发展,会影响到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全,因而试图使国家力量再度渗入社会,尤其是在传统国家力量无法控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些边际领域,通过政治性社团以国家代理人的角色来主导和管控部分空间,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从而实现国家政治权力的再生产。所以,当前我国在整体去政治化的背景下又存在着另一种形态的社会空间再政治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政治性社团在社会边际领域的运作,使国家的意图延伸至整个社会肌体的最末端,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对于这种边际渗透的空间政治行为,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特殊的空间再政治化过程,即政治管控替代现象。这是本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究其原因,国家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惯性与路径依赖,即通过依靠人民团体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对社会进行有效地管控,以避免社会领域的失控和社会自治的效能不足。本研究认为,由于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制度性困境,导致中国工会的组织转型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社会法团主义或许是其较为可行的归宿之一,即强化工会作为利益代表性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去行政化的运作方式。文章最后讨论了工会回归社会组织的可行性以及对如何建设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提出了路径建议。

吴丽丽[10](2014)在《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高校工会利用职能优势,加强对广大教职工的职业理想教育、师风师德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反映教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协调劳动关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他们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服务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发挥高校工会的职能与优势,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及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为基础,对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归纳出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以及特点。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工会在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数据汇总,同时也得出高校工会在组织制度建设、工作内容、方法以及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问题,针对调研的结果,提出高校工会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建议和对策,通过完善教职工维权机制、优化工会组织结构、结合教职工实际需求、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五突破一加强”是对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创新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突破一加强”是对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创新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
    2.1 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理论基础
        2.1.1 改革开放新时期工会维权理论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会维权理论
        2.1.3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理论
        2.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论
    2.2 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法律依据
        2.2.1 工会法
        2.2.2 劳动法和企业法
        2.2.3 其他法律有关规定
第三章 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实践
    3.1 推动工资集体协商
    3.2 加大职工维权法律援助力度
    3.3 加强职工劳动经济争议矛盾预防化解工作
    3.4 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3.5 加大安全生产监督力度
    3.6 开展促进就业创业活动
第四章 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问卷调查与访谈情况分析
        4.1.1 访谈情况与分析
        4.1.2 问卷调查数据与分析
        4.1.3 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访谈与问卷调查总体分析
    4.2 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面临的问题
        4.2.1 工会推动劳动合同签订效果不佳
        4.2.2 工资集体协商重指标轻实效
        4.2.3 工会难以应对与日俱增的劳动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
        4.2.4 对新型就业群体的权益维护不到位
        4.2.5 劳动关系三方相关部门依法履职能力不足
        4.2.6 农民工群体仍是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的薄弱环节
    4.3 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工会组织的独立性缺乏
        4.3.2 工会维权的法律支撑不足
        4.3.3 工会维权的手段缺乏
        4.3.4 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不足
        4.3.5 企业及职工在维权观念上存在明显误区
        4.3.6 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推动力不足
        4.3.7 工会干部队伍素质难以适应形势需要
第五章 济南市工会加强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的对策
    5.1 明确工会维权的职能定位
        5.1.1 增强工会组织的独立性
        5.1.2 增强工会维权的法律支撑
    5.2 探索工会维权的有效手段
        5.2.1 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
        5.2.2 加大工会法律援助力度
        5.2.3 大力开展职工劳动生产安全活动
        5.2.4 创新农民工入会和维权方式
    5.3 加强工会维权的机制建设
        5.3.1 坚持完善源头参与机制
        5.3.2 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
    5.4 强化工会维权的外部环境
        5.4.1 赢得政府的认可支持
        5.4.2 提升职工的维权意愿
    5.5 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
        5.5.1 切实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
        5.5.2 打造“互联网+工会”维权模式
        5.5.3 提升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物流怏递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就业形态
        (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
        (三)物流快递员
        (四)劳动者的工会权利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劳权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三)工会理论
    五、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二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现状及其工会权利保障政策
    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群体现状
        (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总体情况
        (二)新就业形态下我国以及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的情况
    二、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政策
        (一)相关法律规定
        (二)相关政策文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指标的构建
        (一)指标生成的依据
        (二)调查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三)调查指标体系的确定
    二、调查工具的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抽样方法的设计
    四、调查方案的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实施情况
        (二)访谈提纲的实施情况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调查分析
    一、样本基本信息汇总分析
    二、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二)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双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三、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
        (三)样本劳权认知与保障情况描述
        (四)回归结果分析
    四、样本调查的基本结论
        (一)样本群体基本情况的调查结论
        (二)样本群体工会权利保障情况的调查结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的认知度低
        (二)快递员的工会权利保障度低
        (三)快递员参与工会的积极性不高
    二、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现有法律和政策的局限性
        (二)特殊的行业性质,快递末端不规范
        (三)快递员的个体特征及职业特点影响工会权利保障实现
        (四)工会维权与服务的基本职责尚未充分发挥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
        (二)特殊性原则
        (三)实效性原则
    二、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意识
        (三)完善快递工会建设,推进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实现
    三、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具体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一)快递员加入工会具有潜在的较大需求
        (二)具备良好的实验基地
        (三)具有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致谢

(3)新中国70年工运方针的演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相结合
二、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两个维护”“四项职能”
    1.拨乱反正的工会九大工运方针。
    2.在改革中探索的工会十大工运方针。
    3.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
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提出和实施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突出维护是工会基本职责
四、新世纪新阶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1.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2.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3.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六、启示

(4)回溯中国工会理论创新四十年(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开启阶段的工会理论创新:开辟改革开放新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新道路
    (一) 新时期工运方针论
        1. 加强对工人群众的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
        2. 吸引工人参加管理, 保障工人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3. 把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 关心群众生活, 保护工人利益。
        5. 把各级工会组织切实整顿好、建设好。
    (二) 指导思想 (1) “四必须四同时”论
    (三) 新时期工人阶级论
    (四) “职工之家”建设论
    (五) 企业与国家、职工关系论
    (六) 城市工会论
    (七) 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论
    (八) 工会自身改革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理论创新: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
    (一) 工会工作新路子论
    (二) 总体思路论
    (三) “五突破一加强” (2) 论
    (四)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论
    (五) 两个“六必须”论 (1)
    (六) 四项社会职能论
    (七) 工会基本职责论
        1.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 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工会要做的工作很多, 主要是通过参与劳动关系的调整和为职工办实事来实现的。
        3. 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不仅要重视基层工会的微观维护, 而且要重视在工会领导机关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约和保证机制, 为基层有效调整劳动关系提供保证, 达到对职工合法权益的宏观维护, 实现微观维护与宏观维护的统一。
    (八) 突出维护职能论
        1. 工会要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 更加理直气壮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 工会一方面要突出维护职能, 另一方面要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们几十年来工会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形成的好传统与好做法统一起来。
    (九) “两个维护”论
        1. 工会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是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统一, 不是简单地只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
        2. 一方面, 如果工会不突出维护职能, 不能维护职工利益, 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就不应被称为工会。
    (十) 宏观维护论
        1. 工会领导机关要积极参与立法、政策的制定工作, 特别是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方面。
        2. 参与各种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执行, 代表职工群众参与执法情况和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3. 建立健全跟政府的联席 (联系) 会议制度、三方协商制度。
        4.
        5. 必须给予职工一些处理劳动矛盾纠纷的法律援助。
        6. 工会领导机关的职能必须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
    (十一) 集体合同论
    (十二) 群众化、民主化论
    (十三) 非公企业民主管理论
    (十四) 机关建设论

(5)中国工会与理论创新——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理论创新的动因: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
理论创新的路径:
    问题驱动-实践创造-经验总结-理论升华的“生产链”催生了工会理论
理论创新的实效:
    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6)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历程和成效
    (一) 1978年工会九大至1993年工会十二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劳动保护调研, 推动工会恢复重建工作
        2. 开展工资福利生活调研, 保障职工基本生活
        3. 开展职工教育调研, 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4. 开展工会自身建设调研, 启动工会改革
        5. 开展贯彻12号文件调研,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
        6. 开展第一、二、三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创建常态化调查的工作品牌
    (二) 1993年工会十二大至2003年工会十四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调研, 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 开展工会工作模式与经验调研,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工作新路子
        3. 开展劳动关系问题调研, 贯彻实施《劳动法》
        4. 开展厂务公开调研, 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
        5. 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调研, 促进实施送温暖工程
        6. 开展第四、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了解世纪之交职工队伍新特征
    (三) 2003年工会十四大至2013年工会十六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 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 开展农民工调研,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 开展劳动关系矛盾调研, 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4. 开展维权调研, 建立健全工会维权机制
        5. 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研, 实施“共同约定行动”
        6. 开展发挥工会作用调研, 健全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7. 开展第六、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职工队伍新变化
    (四) 2013年工会十六大以来调研工作
        1. 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调研,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2. 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 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获得感
        3. 开展工会改革创新调研, 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4. 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5. 开展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探索互联网时代职工发展新趋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一) 工会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2. 以服务大局为中心, 发挥参谋智囊作用
        3. 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强化先导先行功能
        4.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增强指导工作实效
        5.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提升调研质量水平
    (二) 工会调研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1. 调研任务从中央到部门, 厘清层次突出重点
        2. 调研主体从个体到群体, 整合力量形成格局
        3. 调研领域从工会到社会, 拓宽广度开拓视野
        4. 调研内容从单一到综合, 提升高度挖掘深度
        5. 调研方式从定性到定量, 创新工具丰富手段
    (三) 工会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思想认识不够
        2. 调研质量不高
        3. 成果转化不力
        4. 力量整合不足
三、新形势下工会调研工作的展望和实践
    (一) 工会调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1. 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2. 工会改革创新要求
        3. 队伍建设内在需要
    (二) 工会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
        1. 坚持正确方向
        2. 创新调研理念
        3. 健全调研机制
        4. 改进调研方法
    (三) 工会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1. 把握工运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3. 健全服务职工体系, 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
        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5. 加强工会对外工作, 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6. 增“三性”去“四化”, 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8)新时期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我国工会的基本职能
    2.1 工会组织概述
        2.1.1 工会的基本内涵
        2.1.2 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
        2.1.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工会
        2.1.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工会
        2.1.2.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会
    2.2 中国工会的角色分析
        2.2.1 中国工会的性质
        2.2.1.1 鲜明的阶级性
        2.2.1.2 广泛的群众性
        2.2.1.3 高度的政治性
        2.2.2 中国工会的社会角色
        2.2.2.1 工会与职工的关系
        2.2.2.2 工会与执政党的关系
        2.2.2.3 工会与政府的关系
        2.2.2.4 工会与企业的关系
    2.3 建国后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方面的实践探索
        2.3.1 我国工会职能的历史演变
        2.3.1.1 计划经济时期:从“政治动员”到“生产动员”
        2.3.1.2 市场经济时期:从“四项职能”到“维权”基本职责
        2.3.2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3.3 工会实现维权职能的主要工作
第三章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据
    3.1 作为新产业工人的农民工
        3.1.1 农民工的界定
        3.1.2 农民工的历史演变
        3.1.3 农民工的本质属性
    3.2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2.1 农民工的经济权利
        3.2.2 农民工的政治权利
        3.2.3 农民工的社会权利
    3.3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合法性
        3.3.1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论基础
        3.3.2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理基础
        3.3.3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状与困境
    4.1 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历史变迁
        4.1.1 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探索期
        4.1.2 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发展期
    4.2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实践经验
        4.2.1 工会组织体制创新
        4.2.2 工会工作制度创新
        4.2.3 义乌“社会化维权模式”
    4.3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困境
        4.3.1 农民工入会率低
        4.3.2 工会维权手段不力
        4.3.3 工会维权效果不甚理想
第五章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困境的原因剖析
    5.1 工会的角色冲突
        5.1.1 双重定位的角色冲突
        5.1.2 双重维护的角色冲突
    5.2 劳动法律的不完善
        5.2.1 劳动法律的滞后性
        5.2.2 法律条款的操作性差
        5.2.3 法律程序的复杂性
        5.2.4 缺乏有效的救济手段
    5.3 工会组织体制机制问题
        5.3.1 工会组织体制问题
        5.3.2 工会干部队伍问题
        5.3.3 工会经济独立问题
    5.4 企业对工会的抵制态度
    5.5 农民工的群体特点
        5.5.1 农民工的流动性
        5.5.2 农民工的依法维权意识低
        5.5.3 农民工对工会的认同度低
第六章 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完善路径
    6.1 科学定位工会,理顺工会与党政的关系
        6.1.1 正确认识工会的角色定位
        6.1.2 理顺工会与党政的关系
    6.2 加强源头维权,推动工会体制和工会制度创新
        6.2.1 参与立法工作,推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
        6.2.2 通过参政议政,参与工会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6.2.3 利用三方协商机制,督促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6.3 改革工会制度,促进工会职能转型
        6.3.1 创新组织形式,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6.3.2 创新会员管理制度,提高农民工的入会率
        6.3.3 推行工会主席直选制度,保障工会的人事独立
        6.3.4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工会的工作能力
        6.3.5 改革工会经费制度,保证工会经济的独立性
    6.4 创新维权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6.4.1 推行集体协商机制,提高工会维权效能
        6.4.2 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关注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
        6.4.3 建立矛盾调处机制,促进劳动争议有效解决
        6.4.4 构建社会化维权机制,形成社会化维权格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的缘起、问题及意义
        1、 研究的缘起
        2、 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二、 文献回顾
        1、 社团研究
        2、 工会研究
    三、 研究设计
        1、 理论构架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3、 主要概念解释
    四、 个案介绍
    五、 主要贡献与篇章安排
        1、 主要贡献及研究局限
        2、 篇章安排
第二章 革命与建设:中国工会及其行动的历史分析
    一、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 工会的兴起
        2、 革命工会与黄色工会的争斗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1、 组织新使命的确立
        2、 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探索与争论
    三、 改革开放及市场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1、 工会的重新定位
        2、 工会理论探索与组织转型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应与创新:社区工会行动的制度环境分析
    一、 国家体制及其结构的变动
        1、 总体性社会及单位制的松动
        2、 经济转轨与劳动关系的变革
        3、 法制体系与劳动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
        4、 职工队伍变化与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
    二、 工会体制及其改革创新
        1、 一元化的工会组织体制
        2、 工会与党的关系
        3、 工会的改革创新
        (1) 组织职能的调整
        (2) 组织理念与目标的新确立
        (3) 组织体制与工作机制的创新
    三、 社区体制及社区工会的强化
        1、 社区管理新体制的出现
        2、 社区工会为何设立
        3、 社区工会的组织架构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转与公转:社区工会行动的策略分析
    一、 自转策略:扩大组织覆盖面与社会影响力
        1、 组织资源的调动与组织网络的扩张
        (1) 行动者的扩增
        (2) 工作网络的延伸
        (3) 规范基层工会组织行为
        2、 工作策略:运动式、作战式集中行动
        (1) 组织空间的拓展
        (2) 维权机制的建设
        (3) 劳动争议调解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强化
        (4) 突出实事项目服务
    二、 公转策略: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
        1、 “党工共建”策略助推区域大党建工作
        2、 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3、 源头参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维权与维稳:工会组织行动的逻辑分析
    一、 “讲服务”的维护服务逻辑:社会合法性的获取
        1、 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
        2、 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维护
        3、 职工精神文化权利的维护
        4、 职工社会权益的维护
    二、 “讲政治”的维稳建设逻辑:政治合法性的夯实
        1、 工会组织建设的政治意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社区安定
        3、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工会转型的困境:失衡的天平
    三、 讨论与建议
        1、 社会组织功能的回归
        2、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
        2.1.3 工会的法律和章程
    2.2 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2.1 基本内容
        2.2.2 基本要求
    2.3 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2.3.1 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性
        2.3.2 精神需求的针对性
        2.3.3 寓教于乐的灵活性
        2.3.4 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3 高校工会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1.3 样本分析
    3.2 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3.2.1 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工会的影响力
        3.2.2 以开展民主管理活动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3.2.3 以组织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精神生活
        3.2.4 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解决教职工的生活困难
        3.2.5 以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的素质
    3.3 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3.3.1 维权机制有待完善
        3.3.2 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3.3.3 工作领域有待拓宽
        3.3.4 工作方法有待创新
        3.3.5 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3.4 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社会环境对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
        3.4.2 高校对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不够
        3.4.3 教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认识
        3.4.4 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动吸引力不强
4 加强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4.1 完善教职工维权机制
        4.1.1 建立利益诉求机制
        4.1.2 完善教代会制度
        4.1.3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
    4.2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4.2.1 保证高校工会的应有地位
        4.2.2 提高工会组织服务职工能力
        4.2.3 构建工会内部管理规范
    4.3 结合教职工实际需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4.3.1 帮扶困难教职工解决生活困难
        4.3.2 创造条件促进青年教职工发展
        4.3.3 依法维护女教职工的特殊利益
    4.4 丰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4.4.1 组织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4.4.2 开展高校教职工师风师德建设
        4.4.3 组织教职工学习劳模精神
    4.5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4.5.1 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4.5.2 实现工会领导班子的民主化
        4.5.3 提高工会干部的维权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五突破一加强”是对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创新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问题研究[D]. 侯羚. 山东大学, 2020(10)
  • [2]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物流怏递员为例[D]. 朱婉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新中国70年工运方针的演变及启示[J]. 钟雪生,戴文宪,王雅珊. 北京党史, 2019(05)
  • [4]回溯中国工会理论创新四十年(上)[J]. 陶志勇.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8(03)
  • [5]中国工会与理论创新——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视角[J]. 陶志勇. 中国工运, 2018(03)
  • [6]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J].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6)
  • [7]影响和制约教育系统基层工会发挥作用的因素研究文献综述[A]. 殷志梅,刘一君,徐社军.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 2016
  • [8]新时期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杨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9]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D]. 王珍宝. 上海大学, 2014(02)
  • [10]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吴丽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五突破一加强”是工会工作总思想的创新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