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磷养分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东海磷养分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一、东海磷营养盐变动影响因子分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吕其明[1](2021)在《黄河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分别对黄河河口湿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及套尔河口贝类进行野外采样,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植被、温度、盐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河口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数据参考,为贝类增养殖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1)黄河河口湿地潮间带夏季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38种,其中:盐地碱蓬生境鉴定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最多,为26种。芦苇生境鉴定大型底栖动物最少,仅有15种。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与丝须异虫(Heteromastus filiforms)为盐地碱蓬、光滩、互花米草、柽柳及芦苇五种植被生境的共有优势种。优势种多为个体较小的大型底栖动物。盐地碱蓬生境及光滩生境均与芦苇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差异性呈现极显着特征(P<0.01),光滩生境与互花米草生境的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盐地碱蓬与互花米草生境、芦苇生境及光滩生境栖息密度差异显着(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只有盐地碱蓬生境与芦苇生境有显着差异(P<0.05),有无植被覆盖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与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力有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盐度具有正相关关系,节肢动物在所有植被生境中生物量及栖息密度占比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其对盐度的耐受性较高,具有广盐性,氮、磷营养盐是潮间带重要的营养元素,对大型底栖动物总栖息密度均有显着影响。(2)黄河河口湿地近岸浅海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26种。以环节动物最多。优势种有5种,且均为环节动物。按生活方式类群划分,固着型大型底栖动物最多。按照食性来划分,植食性大型底栖动物最多。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处于中等干扰状态,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个体较小的种类占据优势。黄河河口湿地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在40%相似性水平上可以分为3组。所有采样站位之间的相似性均在0.5以下,处于较低水平。温度对大型底栖动物影响较小。盐度较高的站位大型底栖动物较少,可能是因为过高的盐度会抑制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总磷与栖息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浮游植物丰度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及栖息密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硅酸盐、温度、化学需氧量及叶绿素a浓度的增加更有利于黄河河口湿地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主要优势种的生长。(3)套尔河贝类增养殖区调查共捕获贝类13种,其中优势种仅为文蛤,文蛤总量最多,占比40.1%。温度、磷酸盐及浮游植物生物量对贝类生物量的影响显着(P<0.05),温度的升高、磷酸盐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提升更有益于贝类的生长。

梁楠[2](2021)在《河口与近岸海域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微生物介导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氮磷素污染是诱发河流、湖泊、海洋等水质安全问题的主要因子,过量氮磷输入直接关系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平衡,从而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问题。沉积物作为氮磷污染的汇和源,与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和形态密切相关,而沉积物中与氮磷循环有关的微生物又在氮磷营养盐的迁移转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河口及近海区域是污染物汇聚的主要场所,研究河口近海区氮磷营养盐的迁移变化规律及其微生物驱动作用是了解污染物输入动态,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的基础,但目前对河口近海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物的微生物介导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天津独流减河河口及近海的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继而结合沉积物中细菌区系、理化性质、官能团、酶活性等探讨氮磷营养盐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和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部门进行流域尺度上污染物的追踪,污染风险区域和管控区域的划分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口与近海沉积物中的基础理化性质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存在一定的变化,但差异程度与采样点的具体位置有关。近海沉积物中的MC、盐度、TN、NH3-N、Silt等指标显着高于河口,但其TP含量则显着低于河口,其他指标如p H、OM、AP、NO2--N和NO3--N在河口与近海沉积物之间差异不显着。相关分析表明,MC、Salinity、粒径是影响氮磷营养盐浓度的重要因素。(2)河口沉积物的微生物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显着高于近海,河口的细菌多样性更高,但ACE、Chao1等微生物丰度指数在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从门、科、属分类水平上来看,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丰富,且相对丰度在河口与近海之间差异显着。Proteobacteria是河口和近海沉积物中的优势细菌门,高丰度的Proteobacteria可能与氮磷循环密切相关。河口的AAM、LM、MOAA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近海,而EM、EF、NM的相对丰度却呈现近海显着高于河口的趋势。(3)官能团的12个吸收峰中仅羧基O-H,酮-C,羧酸根离子C=O、芳香族化合物C=C和C-H、酰胺类C-N、脂肪族C-H、酚类O-H和C-O,CO32-的相对峰面积呈现河口显着高于近海。河口的URE活性显着高于近海,但AKP活性差异不显着。RDA分析结果表明Salinity、MC、URE及羧酸根离子C=O、芳香族化合物C=C和C-H、酰胺类C-N、脂肪族C-H、酚类O-H和C-O,CO32-分别是对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因子,Salinity、MC与优势门Proteobacteria相关性极高。Salinity、MC、Silt、URE和Sand共同对细菌功能群的丰度变化有显着性解释作用。(4)NH3-N、TP、NO3--N、AP、NO2--N在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中起着重要作用。NH3-N、NO3--N与Proteobacteria、Fusobacteria呈显着正相关,NO2--N与Firmicutes呈极显着正相关,TP与Actinobacteria呈显着正相关。TN、TP、NH3-N、NO2--N、NO3--N在属水平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中起着重要作用。TN、NH3-N、NO3--N与Photobacterium显着正相关,TP与其呈显着负相关。NH3-N、TP、NO3--N、TN对细菌功能群的影响显着,其中,NH3-N和TP的影响为极显着。(5)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河口多数点位TP污染较为严重,近海TN污染较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河口沉积物处于清洁~中度污染之间,近海沉积物处于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之间,综合分析,近海沉积物的综合污染相对较为严重,通过相关分析可考虑将属水平的芽孢杆菌(Bacillus)作为污染评价中磷的微生物指示因子,并将其作为氮的参考指示因子。

叶敏[3](2020)在《祥云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生态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祥云湾海域是河北省内投放人工鱼礁较早的地区,唐山祥云湾海洋牧场自2005年起累计投资1.4亿元专注于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海洋牧场产业化事业,2017年,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开始对0.57 km2海域计划投礁,2018年初人工鱼礁投放完毕。为了 了解海洋牧场的修复情况,2019年8月-2020年6月,对祥云湾海域14 km2的海域进行调查,了解海洋牧场水质和生物的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海洋牧场的环境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礁区内外pH、盐度、温度上下浮动小,pH值8左右,盐度30左右,上下层水温变化不超过2℃。礁内平均透明度的变化范围为0.53~1.4 m。礁区溶解氧浓度在8月、4月、6月高于对照区,礁内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8.00~8.71 mg/L。与本底调查的同时期内相比,礁区内的COD浓度比本底调查都要高,平均浓度为1.24 mg/L。礁区无机氮DIN含量比本底调查时低,浓度变化范围为0.48~0.67。活性磷酸盐的含量礁区内外变化不大,平均值为0.01 mg/L,海水水质整体处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水平。(2)叶绿素a含量8月最高,6月次之,11月最低。叶绿素a含量在8月变动幅度最大,表层含量范围为4.95~13.44 mg/m3,下层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23~11.33 mg/m3。海区叶绿素a整体呈现出上层含量高于下层的趋势。礁区内初级生产力普遍高于对照区,是对照区的5~10倍。(3)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主要以硅藻门为主,人工鱼礁投放后,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都有所增加。礁内8月整体的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平均为131.11 × 104 ind./m3,是对照区的2.5倍;整体上呈现出礁区内浮游植物密度高于对照区的趋势。礁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3.54~4.44、均匀度指数整的变化范围为0.56~0.79。(4)礁区浮游动物的种类主要以浮游幼虫与节肢动物门的种类为主。浮游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等与投礁之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同时期呈现出海洋牧场区高于对照区的趋势。在调查期间,6月份生物量最高,平均为1419.51 mg/m3,11月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最低为0.16 mg/m3。礁区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8月份最高,变化范围为1.37~3.61;人工鱼礁区Pielou均匀度指数(J’)呈现出11月最高、4月最低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0.25~0.70。(5)礁区底栖动物主要以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为主,共发现44种底栖生物种类,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相比,底栖动物的生物量都相对较高,礁区的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变化水平为1.05~56.09 g/m2,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41~4.34、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18~0.85,在同时期内高于对照区。(6)礁区渔业资源种类主要以脊索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为主,游泳生物的种类、生物量都有所增加,共发现41种生物种类,日本蟳、脉红螺、许氏平鮋等经济种类成为了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种。海洋牧场内的游泳动物多样性的变化范围为1.74~3.77、均匀度的变化范围为0.49~0.94,人工鱼礁区的游泳动物种类与对照区整体上处于中等相似水平。(7)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海洋牧场的三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第1个主成分特征值为4.354,占特征值总和的48.383%,第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955,占特征值总和的21.728%,累计贡献率达到了 70.111%,第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605,占特征值总和的21.728%,累计贡献率达87.939%。主成分因子得分整体上小于对照区,综合得分分别为0.66、0.73、0.67、0.62。

安丽娜[4](2020)在《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海山是海底最为重要而特殊的地理实体。海山对上层海洋生态动力过程最显着的调控在于改变其水文动力过程,进而影响真光层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于海山在海拔、洋流特征、温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该过程的驱动和维持机制仍未得到较系统的梳理和剖析,这也限制了我们对海山生态系统的进一步认知。本论文针对海山区真光层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水文动力过程是否存在响应这一科学问题,选取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链的德茂平顶海山、巴蒂泽平顶海山、牛郎平顶海山和麦克唐纳平顶海山,东太平洋的刺螺平顶海山群为研究对象,借助大洋45、大洋50航次所获取的样品和数据,分析真光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差异,并开展比较研究,以验证科学假设。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海山区山顶相对于山腰和山脚具有明显较高的Chl a浓度,德茂、牛郎和麦克唐纳平顶海山山顶Chl a水柱积分值分别为39.62 mg m-2、30.01 mg m-2和31.82 mg m-2,约为山腰和山脚的1.5-2.5倍。Pico级浮游植物是海山区的优势类群,主要以聚球藻和原绿球藻为主,Nano级的定鞭藻次之,Micro级的硅藻和甲藻对整个浮游植物类群生物量贡献在10%以下。从剖面来看,牛郎平顶海山存在着次表层高盐水的涌升,等密度面抬升,同时其叶绿素最大值层明显更浅;而德茂和巴蒂泽平顶海山虽然整体等密度面下凹,但是由于存在着反气旋涡旋边缘涌升的亚中尺度过程影响,其浮游植物生物量依然较高,并且存在着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这主要是在涡旋东侧受到涡对的影响,营养盐供应不能满足浮游植物生长的需要,因而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东太平洋刺螺平顶海山群东、西两个山顶及其邻近区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变异性,Chl a水柱积分平均值为24.26±7.68 mg m-2,最大值出现在西侧山脚站位,最小值出现在东侧山顶站位,西侧海山顶浮游植物生物量是东侧海山顶的约2.2倍。浮游植物类群以Pico级的原绿球藻为主,对生物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6.2%,其次是青绿藻和聚球藻,硅藻、绿藻、甲藻在整个研究海域对TChl a的贡献比重均较低。上层的温、盐、叶绿素荧光等具有典型层化特征,在西测海山山顶站位,等密度面略有抬升,相对应的叶绿素最大值层也存在一定抬升的现象。东西侧海山差异可能是由于刺螺海山群西侧地势阻挡的原因,导致东侧海山浮游植物生长受到营养盐限制。对比东、西太平洋海山区发现,西太平洋各海山平均水柱Chl a值都高于东太平洋的刺螺海山群,可能由于西太平洋海山区受到冷涡和暖涡带来的影响。本论文选取的海山都属于深层海山,虽然在各海山山顶都存在高Chl a的现象,但最高值主要出现在紧邻山顶站位的山腰处的表层水体,与前人研究的浅水海山和中层海山出现的由泰勒柱引起的山顶Chl a峰值对比,说明不同深度的海山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方面,研究区域同处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类群呈现相似的结构,以Pico级浮游植物为优势类群。对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环境因素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重要的因素,环境因子参数之间大多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温度与各类营养盐基本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各类营养盐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聚球藻和温度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原绿球藻与各类营养盐相关性较好。

姜泉良[5](2020)在《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湖泊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湖泊生物组成、营养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目前虽然能精确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但一定时间内受矿化作用的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是动态变化的。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的体系,并分析其耦合因素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了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三个湖泊(滇池、抚仙湖和措普湖)中15根沉积柱,得到751个沉积样品;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得到24个样品。测定了样品的同位素、多种类型碳、多种营养盐、色素类、短链类异戊二烯(ISO)类、正构烷烃和硅藻共7类24个指标,得到37037个原始数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现状并进行源解析,确定了有机碳来源与有机碳埋藏量的定量关系;通过构建有机碳沉积与矿化动态模型(BMR-OC),反演了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与矿化的历史,并预测了已埋藏有机碳的未来变化;通过筛选与有机碳埋藏量关联的多种因素确定关键性耦合因素氮磷比(TN/IP,总氮/无机磷)和总氮(TN),并进一步分析了TN/IP和TN与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及埋藏量间的定量耦合关系。最终形成了一套动态评估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的体系,并分析了沉积物中营养盐与有机碳的定量耦合纽带。主要结果如下:(1)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与营养盐浓度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湖泊水体营养水平高或沉积物营养水平高均有利于湖泊中有机碳的埋藏。沉积物总氮浓度高(达到16 mg g-1)的贫营养湖泊措普湖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浓度均值达到39.39 mg g-1,远高于富营养湖泊滇池(25.2 mg g-1)和贫营养湖泊抚仙湖(8.84mg g-1)中的浓度。(2)有机碳的来源定量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利用源解析方法分离出的因子可以定量模拟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量。不同因子的埋藏系数差异明显,措普湖中四个因子的埋藏系数分别为0.01,24.43,3.00和6.63。利用少数因子就可以解释沉积物中大部分有机碳的埋藏情况。(3)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是通过时间纽带联系的动态整体。通过构建BMR-OC动态模型可以模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历史及未来演变。对模型结果进行拟合度分析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系数R约为0.93(n=651)。灵敏度分析显示模型对实测数据中的定年数据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对模型系数中的沉积系数、矿化潜力反应敏感,可以很好的反映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量与长期埋藏情况。(4)近几十年不同湖泊中有机碳沉积量与埋藏量变化显着。相较于1949年,到2000年时滇池有机碳沉积量增加40%,长期埋藏量增加60%;措普湖有机碳沉积量增加195%,长期埋藏量增加208%;抚仙湖有机碳沉积量下降15%,长期埋藏量下降23%。(5)湖泊沉积物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沉积与矿化特征差异明显。以菌藻源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年内,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20年间,以陆源输入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0~100年间。(6)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通过“营养盐→端源因子→有机碳”的纽带耦合端源因子的贡献率和贡献量,进而耦合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通过分析端源因子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将因子分为背景因子(BF)与响应因子(RF)。其中沉积物中TN/IP与响应因子贡献率(RF/(BF+RF))呈指数关系;TN与响应因子贡献量呈线性关系,如滇池中每单位TN的变化导致2.2单位响应因子贡献量的变化。背景因子和响应因子的变化可以解释滇池沉积物中80%以上有机碳沉积量与矿化量的变化,也可以解释90%以上有机碳埋藏量的变化。

许金鑫[6](2020)在《城市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研究 ——以黄浦江为例》文中提出为了揭示城市河流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其潜在来源,本文选取了上海黄浦江及其主要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至2019年间6批次的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工作,在对研究区水化学特征和溶解有机碳(DOC)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DOM的时空特征、组成和来源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1)黄浦江干支流全年DOC均值分别为4.53±0.68 mg·L-1和4.42±1.10mg·L-1。DOC含量流域间差异较小,中游DOC含量较高,下游及河口段由于长江水的稀释作用,DOC含量明显降低。干支流DOC含量季节变化同步,呈现出夏季高、秋冬次之、春季最低的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DOC含量与河流初级生产过程密切相关,且与氮磷营养盐存在相同来源或变化趋势;DOC与溶解氧显着负相关,主要与浮游植物的生长消耗及DOM降解过程有关。相较于其他水域,黄浦江DOC含量明显高于长江、黄河和珠江,而与太湖、淀山湖相当。(2)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的吸收光谱由紫外区向可见区递减,全年干支流CDOM吸收系数a(355)均值分别是6.79±3.80 m-1和6.92±4.43 m-1,CDOM浓度整体较高。时空分布上,河口处干支流a(355)明显高于其他流域,而河源处最低;干支流8月CDOM浓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月份,5月和12月则较低。吸收系数比值E2/E3及光谱斜率S275-295指示干支流CDOM中富里酸所占比重较大,河口及下游CDOM分子量明显较高,比吸收系数SUVA254指示CDOM芳香性自河源至河口连续上升,8月和3月CDOM相对分子量、腐殖化程度及芳香性全年中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CDOM变化是DOC波动的原因之一,春夏季CDOM浓度与叶绿素a显着相关,表明春夏季河流中藻类释放及高等植物腐烂对CDOM有着重要贡献。(3)平行因子模型解析黄浦江干支流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由3种荧光组分构成,即C1类色氨酸组分(Ex/Em=220/350 nm)、C2类酪氨酸组分(Ex/Em=270/320 nm)和C3类腐殖质组分(Ex/Em=245,310/430 nm),其中以类蛋白组分贡献为主。干支流类腐殖质荧光空间差异较小,中游类蛋白荧光偏高,自生源特征显着,进入下游后明显下降。类蛋白荧光高值集中于10、12和5月,6和8月类腐殖质荧光逐渐上升,FDOM的腐殖化特征高于其他月份。荧光参数FI、BIX和HIX指示FDOM呈微弱腐殖质特征,且主要源于生物内源。相关性分析表明,色氨酸与酪氨酸具有共源性,类腐殖质组分仅在5、6、8月与类蛋白质关联较好。类腐殖质组分一定程度上左右着CDOM浓度变化,且具有更多的芳香性结构,类蛋白组分则以小分子量形式存在于水环境中。

赵海萍[7](2019)在《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陆源污染物的高排放和沿海区域的高强度开发,致使渤海湾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碳的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渤海湾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碳循环、气候演变等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综合利用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对1995~2015年渤海湾的实测资料进行信息挖掘,分析了渤海湾表层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陆源输入等人类活动显着影响渤海湾水生态环境,渤海湾主要污染物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化。1995~2001(不含1998和1999年)年,氮、磷是主要污染因素;2007~2008年,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1998~1999年、2002~2006年、2009~2010年,氮和磷、石油类、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5年,氮、磷和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2年对渤海湾33个站位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现场观测和定点采样,进行了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溶解有机碳、营养盐等生态指标的实验分析,研究了渤海湾水中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调控因素。浮游细菌生物碳在渤海湾内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并且受近海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显着。渤海湾表层水体中,浮游细菌生物碳为4.35~174.52μg C/L。三个航次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均是近岸高于外海。不同季节环境因素对浮游细菌的影响程度不同。渤海湾由近岸到外海浮游细菌的上行控制逐渐增强。2011年和2012年对渤海湾42个站位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样品采集,研究了渤海湾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和碳氮比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为0.12%~0.73%,总氮含量为0.02%~0.16%,表层沉积有机质的碳氮比为3.61~14.38。渤海湾沉积有机质以混合来源为主,陆源有机碳的贡献率为20%~95%。陆源有机质在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贡献率高于外海的,海源有机质在外海海域的贡献率高于近岸的。基于有机碳循环,综合考虑微食物环、沉积有机质、沉积物-水界面等物质循环过程构建了渤海湾海洋生态模型,并实现了其与水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利用2011~2012年各生态指标的现场监测和实验分析数据对模型参数、模拟结果分别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达0.9以上,相对均方差误差在20%以内,二者符合较好。综合分析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渤海湾海域沉积有机质碳氮比作为一个生态模型参数被确定为8.175mol/mol。利用该生态水动力学模型对渤海湾海域的物质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海域春、夏、秋、冬季微食物环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量分别为0.0644、0.134、0.0873、0.0590 mmol C/m3,年平均贡献量为372.28 mg/m3/a;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的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的贡献率为17.2%~56.0%,平均贡献率为41.4%。

张立香[8](2019)在《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文中认为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磷形态及浓度差异性影响浮游植物增殖及群落演替。有机磷是水体中总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磷源,浮游植物对有机磷的利用具有选择性和差异性,对有机磷利用能力强的藻类更容易演替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文献报道淡水甲藻水华多发生在有机磷丰富的水域,绿藻在低浓度磷环境中具有生存优势。2009年和2010年冬季,九龙江北溪库区发生甲藻水华,2018年3月,九龙江北溪库区再次发现甲藻大量繁殖的现象。探索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竞争增殖及群落演替规律,对于了解九龙江北溪库区甲藻水华发生机理以及甲藻水华防控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连续观测分析结合磷调控模拟研究,探索了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分析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年际规律及甲藻生物量高值出现的季节规律的基础上,对2018年秋冬季九龙江北溪江东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和相关性分析,在冬季水温20℃的条件下探索了不同磷形态、磷浓度及起点藻种源结构对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显示:九龙江北溪库区甲藻生物量高值多出现在冬春季节。2018年秋冬季(9-12月)江东库区主要藻类为隐藻和甲藻,藻群落呈绿藻(22.3%)、隐藻(33.1%)-隐藻(74.2%)-隐藻(52.5%)、甲藻(37.0%)演替,总磷浓度在0.09-0.12mg/L之间,总氮浓度在1.72-2.36 mg/L之间,平均氮磷比值在41.0-84.5之间,属于磷限制水体。CCA分析显示,水温是影响江东库区2018年秋冬季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高浓度有机磷和无机磷(1.00 mg/L)分别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结果相似,磷源充足时,主要是起点藻种源结构影响演替结果,甲藻生物量比例大于60%时容易演替为群落中的优势门类。当起点藻群落结构较均衡时,两周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结果多样性较好,甲藻(主要是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Peridinium umbonatum var.inaequale)、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硅藻、绿藻、裸藻、隐藻的生物量比例由28.6%:28.6%:22.3%:17.9%:2.2%:0.4%演替为17.9%:25.9%:22.7%:18.1%:13.5%:2.0%;当起点时甲藻(主要是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种源达到61.5%,蓝藻和绿藻分别为15.4%和9.6%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为甲藻(43.2%)和绿藻(30.9%)为主;当起点时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种源达到61.5%,甲藻和绿藻分别为15.4%和9.6%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为蓝藻(59.6%)和绿藻(20.4%)为主。低浓度有机磷和无机磷(≤0.01 mg/L)分别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结果相似,调控磷到低浓度时绿藻(优势属为栅藻Scenedesmus)竞争优势明显,表明磷浓度削减后浮游植物群落向有毒藻减少的结构演替。经过两周低浓度有机磷调控培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起点时隐藻、甲藻、绿藻、硅藻、裸藻、蓝藻的生物量比例为54.7%:28.0%:11.9%:4.2%:1.1%:0.2%,演替为以绿藻(63.7%)为主,无磷条件下绿藻在群落中的比例达到了79.7%。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碱性磷酸酶荧光标记结果显示,绿藻门中的栅藻能分泌碱性磷酸酶来利用有机磷。

赵文喜[9](2018)在《海河干流水质变化特征与藻华预测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河干流位于海河流域末稍,全长72 km,常年缺水,基本靠调水保障,为保持海河干流水位,在入海口设闸控制,形成缓滞型河流的特点。近年来,海河干流沿线实施了工业企业关停搬迁、排污口清拆和封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沿线支流和各类排水口依然存在城镇生活和农业农村面源汇入,造成海河干流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夏季藻华暴发频有发生,不仅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还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如何全面掌握海河干流水质动态变化、科学预警藻华暴发、高效处理有害藻类,是海河干流乃至海河流域水环境改善所面临的重大科学瓶颈。本研究围绕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藻华预警、藻华应急处理技术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以期为有效改善海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防治藻华暴发提供技术支撑。结合海河干流特点,选取10个点位,在20152016期间对海河干流进行连续水质采样与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监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海河干流水质总体为V类-劣V类水质;沿上游向下游水流方向主要水质指标逐步增高;浮游植物丰度的空间变化与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盐浓度高度相关,下游营养盐最丰富,浮游植物丰度最大,相反生物多样性也最低,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所占比例较大,水温、pH是影响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群落随时间波动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实现藻华的提前预测是构建有效监控体系和应急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海河干流水质在线监测及气象站高频、实时数据为基础,基于BP神经网络,以实时叶绿素浓度、气温、光照强度和气压四项指标为输入变量,建立了叶绿素浓度日变化量的预测模型,对海河干流大光明桥处水域叶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时长越短,预测精度越高,预测时长分别为24 h、12h、6 h时,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77、0.85、0.93,预报误差的标准误差分别为5.7、4.6、3.1μg/L;12 h内的预测精度可满足海河干流藻华预警的实际需求,为海河干流的藻华的短期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撑。基于海河干流水质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体系,包括常规监控、在线浮标监控和预警监控。常规监控为全年监控,每月1次,监控位点和监控项目参考海河干流国控断面和市控断面要求。在线浮标监控位点与常规监测相同,全年实时监控,监测项目选择与藻类密切相关指标,包括pH、铵/氨离子、电导率、盐度、溶解氧(DO)、叶绿素a、淡水蓝绿藻、氧化还原电位(ORP)。预警监控主要在5月上旬-10月中旬期间,根据藻华暴发期的不同,设置了黄、橙、红三级预警监控响应级别。预警监控以化学指标(如高锰酸钾指数、营养盐等)监控为主,辅以实时气象、水文、浮游植物、观测要素等,可为藻华预警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为有效实施藻华应急处理,本研究结合各种藻华水体处理技术比选,筛选出符合海河干流特点的藻华处理技术,设计出一项移动式藻水收集-分离-减容脱水处理技术方案,并开发出一套移动式藻华应急喷药设备,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钱伟[10](2018)在《珠江口和长江口缺氧区的若干特征和驱动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氧(Hypoxia)是指水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含量低于特定阈值的现象。水体的缺氧现象是目前河口、近岸环境面临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的珠江口上游、长江口下游都有缺氧现象的报道,但对珠江口下游缺氧区的现状与长期趋势的认识尚不清晰、对长江口缺氧区中溶解有机物的耗氧贡献与响应、长江口缺氧区底层水来源及其对该区域缺氧现象形成的贡献认识也不明确。本文通过整合现场调查与长期历史数据,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以期为我国河口、近岸缺氧问题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认知。本论文首先评估了珠江口下游、香港邻近海域的缺氧现状与长期变化趋势。该评估基于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间逐月观测结果,并结合了香港环保署的长期监测结果。分析的结果表明:珠江口下游及香港邻近海域的缺氧现象自6月出现,在7月至8月期间达到最盛,覆盖面积达到~1000 km2,在9、10月逐步消失。缺氧区的产生与水柱层化、表层的浮游植物爆发、DO过饱和现象紧密联系,暗示了现场产生的有机物在底层耗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香港区域的长期监测数据表明,在过去的25年中,底层最低DO含量以~μ2mol kg-1 a-1速率下降,同时表层无机氮含量增加速率为~1.3 μmol kg-1 a-1,富营养化可能是导致该区域形成缺氧的重要驱动因子。综合现场调查和长时间监测结果,表明珠江口下游海域逐渐演变为季节性河口缺氧区。该现象的出现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富营养化有着密切关系。虽然该区域水交换条件良好,但这种新出现的缺氧现象暗示着珠江口下游因富营养化强度超出环境阈值,对环境已产生严重的影响。为认识长江口缺氧区溶解有机物对缺氧事件的贡献和响应,2011年夏季对长江口缺氧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口缺氧区内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变化范围为~60-120 μmol kg-1,DOC 与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空间分布主要受到该区域高温低盐的长江冲淡水、高温高盐的东海外侧陆架水以及低温高盐的东海底层水混合过程共同控制,同时表层浮游植物生产对其有一定的贡献。通过三端元混合模型分析物理混合、生物活动两个因素对缺氧区内DOC和DIC含量影响,结果表明:表层DIC出现去除,同时DOC呈现一定的添加趋势,DOC释放量占净初级生产力的~20%;在底层,DIC呈现添加,DOC浓度基本维持保守状态。这一结果表明真光层净初级生产力中DOC所占比例变化较大;底部颗粒有机物、沉积物耗氧导致DIC的增加,DOC对耗氧过程贡献不大。以夏季长江口海区的水团分析为基础,综合2009年和2011年东海及长江口调查结果,重点探讨缺氧区底层水的来源及其在入侵东海后的陆架输送过程中DO所发生的变化对缺氧区形成的作用。通过五个断面的温、盐数据结合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次表层水可经吕宋海峡与黑潮次表层水混合,在台湾东北角入侵东海,经由东海陆架到达长江口外,是夏季东海缺氧区底层水的来源。底层水中黑潮次表层水与南海次表层水的混合比例以及底层水在东海陆架的运移过程的耗氧为最终形成长江口缺氧区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同时底层水在黑潮至长江口整个过程中DO的下降伴随着无机氮、无机磷的增加,且两种营养盐的变化基本符合经典的Redfield比值关系,表明此过程耗氧的因素主要是生源有机物矿化。非现场因素与缺氧区底层呼吸作用共同导致了长江口的缺氧发生。综合比较长江和珠江河口的季节性缺氧现状与发展趋势,发现两个缺氧区在形成时间、区域大小、形成的主控因素都有一定差别。珠江口缺氧区的逐步形成和底层DO长期下降的趋势暗示我国其它河口、海湾环境可能也处于缺氧区逐步形成、发展阶段;长江口缺氧区形成机理和DOC的动态的认识,为其它缺氧区的形成机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同时这两个河口的缺氧区对大气环流、全球变暖等过程的响应也亟待深入开展。

二、东海磷营养盐变动影响因子分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海磷营养盐变动影响因子分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1.3 底栖动物与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1.3.1 植被生境对底栖动物影响研究
        1.3.2 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间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2.1 研究区域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湿地的气候条件
        2.1.3 生物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站位设置与样品处理
        2.2.2 数据分析方法
    2.3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2.3.1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及优势种分布
        2.3.2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活方式类群
        2.3.3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
        2.3.4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及栖息密度
        2.3.5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
        2.3.6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
        2.3.7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
    2.4 植被生境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5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2.5.1 潮间带环境因子分布特征
        2.5.2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影响因子相关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站位设置与样品处理
        3.1.3 分析方法
    3.2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3.2.1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3.2.2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生活方式类群
        3.2.3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
        3.2.4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与栖息密度
        3.2.5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3.2.6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
        3.2.7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聚类
        3.2.8 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
    3.3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
        3.3.1 近岸浅海环境因子分布特征
        3.3.2 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
        3.3.3 优势种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套尔河口贝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4.1.1 采样站位
        4.1.2 样品分析
        4.1.3 分析方法
    4.2 套尔河口贝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
        4.2.1 贝类群落种类组成
        4.2.2 贝类数量及种群结构空间分布
        4.2.3 优势种群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4.2.4 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贝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河口与近岸海域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微生物介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物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研究现状
        1.2.2 沉积物氮磷循环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现状
        1.2.3 沉积物氮磷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指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 主要仪器
    2.4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定
    2.5 沉积物酶活性测定
    2.6 沉积物官能团测定
    2.7 沉积物细菌测定
    2.8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影响因子
    3.1 河口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及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
        3.1.1 河口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
        3.1.2 河口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3.2 近海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及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
        3.2.1 近海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
        3.2.2 近海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3.3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影响因子
    3.4 小结
第四章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区系变化及影响因子
    4.1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区系变化
        4.1.1 河口近海沉积物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
        4.1.2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4.1.3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功能群预测
    4.2 河口近海沉积物有机官能团与酶活性特征
        4.2.1 河口近海沉积物有机官能团特征
        4.2.2 河口近海沉积物酶活性特征
    4.3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区系变化及影响因子
        4.3.1 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子
        4.3.2 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因子
    4.4 小结
第五章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与营养盐的关系
    5.1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营养盐的关系
        5.1.1 门水平细菌结构与营养盐的关系
        5.1.2 属水平细菌结构与营养盐的关系
    5.2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功能与营养盐的关系
    5.3 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介导作用下的氮磷污染评价
    6.1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
    6.2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6.3 微生物介导的氮磷污染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祥云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生态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河北省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简介
        1.3.1 人工鱼礁的定义
        1.3.2 海洋牧场的定义
        1.3.3 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的关系
    1.4 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评价
        1.4.1 生态效果评价
        1.4.2 经济与社会效果评价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海洋牧场水质环境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站位与时间
        2.1.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1.3 水环境评价分析
        2.1.4 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2.1.5 初级生产力水平分级评价标准
    2.2 水环境结果
        2.2.1 温盐、pH、透明度的分布
        2.2.2 溶解氧的分布
        2.2.3 化学需氧量的分布
        2.2.4 营养盐的分布
        2.2.5 叶绿素a的分布
        2.2.6 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2.3 水环境效果分析与评价
        2.3.1 单因素指数评价
        2.3.2 潜在富营养评价
        2.3.3 富营养指数法评价
    2.4 分析与讨论
        2.4.1 温度、盐度、透明度的分析
        2.4.2 溶解氧影响因素分析
        2.4.3 COD影响因素分析
        2.4.4 营养盐影响因素分析
        2.4.5 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4.6 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3 浮游生物群落与底栖动物群落环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站位与时间
        3.1.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1.3 生物评价指数
        3.1.4 生物评价标准
    3.2 浮游植物结果
        3.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变化
        3.2.2 浮游植物优势种及密度
        3.2.3 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密度
        3.2.4 浮游植物栖息密度及多样性分级评价
    3.3 浮游动物结果
        3.3.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变化
        3.3.2 浮游动物优势种及密度
        3.3.3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
        3.3.4 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多样性分级评价
    3.4 底栖动物结果
        3.4.1 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变化
        3.4.2 底栖动物优势种及密度
        3.4.3 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
        3.4.4 底栖动物生物量及多样性分级评价
    3.5 分析与讨论
        3.5.1 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因素分析
        3.5.2 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因素分析
        3.5.3 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因素分析
4 渔业资源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站位与时间
        4.1.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4.1.3 游泳动物多样性评价
        4.1.4 游泳动物Jaccard相似性系数
        4.1.5 游泳动物的相对重要指数
        4.1.6 游泳动物的单位努力渔获量(CPUE)
    4.2 结果
        4.2.1 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变化
        4.2.2 游泳动物优势种及密度
        4.2.3 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
        4.2.4 游泳动物多样性与相似性评价
    4.3 分析与讨论
        4.3.1 游泳动物诱集影响因素分析
        4.3.2 游泳动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分析
5 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分析
    5.1 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
    5.2 分析与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稿件录用证明

(4)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域
第二章 研究进展
    2.1 海山概况
        2.1.1 海山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2.1.2 海山的分布
        2.1.3 海山的水文动力过程
    2.2 海洋浮游植物研究概述
        2.2.1 海洋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2 基于光合色素表征的浮游植物群落化学分类法
        2.2.3 基于流式细胞术测定的微微型浮游植物组成
    2.3 环境因素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2.3.1 物理因素
        2.3.2 化学因素
    2.4 海山区浮游植物特征研究
        2.4.1 西太平洋海山区
        2.4.2 东太平洋海山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方法
    3.2 样品分析方法
    3.3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西太平洋海山区
        4.1.1 环境要素
        4.1.2 西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
        4.1.3 西太平洋海山区浮微微型游植物丰度及空间分布
    4.2 东太平洋海山区
        4.2.1 环境要素
        4.2.2 东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
        4.2.3 东太平洋海山区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及空间分布
    4.3 东、西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比较
    4.4 中尺度涡旋对西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4.1 中尺度涡水文学特征
        4.4.2 营养盐特征
        4.4.3 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中尺度涡的响应
    4.5 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4.5.1 浮游植物生物量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4.5.2 基于PCA和 CCA分析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与不足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5)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全球碳循环研究进展
        1.2.2 湖泊碳循环研究进展
        1.2.3 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模型
        1.2.4 湖泊有机碳来源解析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滇池概况
        2.1.2 抚仙湖概况
        2.1.3 措普湖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2 沉积物室内培养实验
        2.2.3 样品的测试与分析
    2.3 质量控制与保证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典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现状
    3.1 湖泊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1.1 滇池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1.2 抚仙湖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1.3 措普湖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2 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现状
        3.2.1 滇池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3.2.2 抚仙湖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3.2.3 措普湖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4.1 源解析方法的优化与选择
        4.1.1 因子分离的理论依据
        4.1.2 两种因子分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1.3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检出限确定
        4.1.4 借助平行因子分析优化PMF因子数的确定
    4.2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解析及其对有机碳埋藏量的影响
        4.2.1 措普湖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物理意义
        4.2.2 措普湖有机碳来源的确定
        4.2.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组成的变化历史
        4.2.4 措普湖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4.3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解析及其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4.3.1 滇池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物理意义
        4.3.2 滇池有机碳来源的确定
        4.3.3 滇池沉积柱中有机碳来源组成的变化历史
        4.3.4 滇池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沉积与矿化动态模型构建
    5.1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构建
        5.1.1 背景与理论基础
        5.1.2 表征有机碳埋藏生物标志物的选择
        5.1.3 有机碳埋藏与矿化模型结构
        5.1.4 有机碳埋藏与矿化模型说明
    5.2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验证
        5.2.1 拟合度分析
        5.2.2 灵敏度分析
    5.3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结果
        5.3.1 不同沉积柱的模型参数特征
        5.3.2 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特征
    6.1 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1.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1.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1.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2 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
        6.2.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6.2.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6.2.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6.3 不同湖泊有机碳埋藏能力动态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有机碳沉积、矿化与埋藏的耦合因素分析
    7.1 利用典型湖泊筛选有机碳埋藏的主要关联因素
        7.1.1 选择典型湖泊与分析指标
        7.1.2 措普湖沉积特征分析
        7.1.3 筛选确定主要关联因素
    7.2 典型湖泊中有机碳埋藏与营养盐的耦合方式
        7.2.1 营养盐相对浓度与有机碳来源变化相耦合
        7.2.2 TN/IP选择性促进/抑制不同端源有机碳的埋藏
        7.2.3 扰动影响沉积物有机碳埋藏的特殊机制
    7.3 滇池与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7.3.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7.3.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营养盐与有机碳沉积与矿化的耦合分析
    8.1 湖泊整体端源因子的分离与分析
        8.1.1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的确定
        8.1.2 不同沉积柱中响应因子占比的变化
    8.2 营养盐定量耦合响应因子贡献量与贡献率的变化
    8.3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沉积与矿化
        8.3.1 利用背景因子和响应因子模拟有机碳含量的模型形式
        8.3.2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沉积量
        8.3.3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短期有机碳的矿化量
        8.3.4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长期有机碳的矿化量
        8.3.5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埋藏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创新点
    9.2 主要结论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研究成果
    参与课题
    研究成果
致谢

(6)城市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研究 ——以黄浦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DOM的概念、来源和结构组成
        1.2.2 DOM的吸收特性
        1.2.3 DOM的荧光特性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2.3.1 水质参数及DOC含量测定
        2.3.2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定
        2.3.3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2.3.4 PARAFAC模型分析
        2.3.5 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 黄浦江干支流DOM含量特征
    3.1 基本水质参数
    3.2 DOM含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3.2.1 DOC含量分布
        3.2.2 DOC含量时空变化特征
    3.3 DOC含量与基本水质参数的关系
    3.4 黄浦江干支流DOC含量与其他河流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浦江干支流DOM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
    4.1 CDOM吸收光谱特征
    4.2 CDOM浓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4.2.1 CDOM浓度分布
        4.2.2 CDOM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4.3 CDOM吸收光谱参数特征
        4.3.1 光谱斜率S275-295
        4.3.2 吸收系数比值E2/E3
        4.3.3 比吸收系数SUVA254
        4.3.4 吸收光谱参数间关系
    4.4 CDOM浓度与水质参数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浦江干支流DOM三维荧光特性
    5.1 FDOM荧光组分特征
    5.2 FDOM荧光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5.2.1 FDOM荧光强度分布
        5.2.2 FDOM荧光强度时空变化特征
    5.3 荧光参数及FDOM来源分析
        5.3.1 荧光指数FI
        5.3.2 生物源指数BIX
        5.3.3 腐殖化指数HIX
        5.3.4 荧光参数间关系
    5.4 荧光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5.4.1 荧光组分关系
        5.4.2 荧光组分与其他参数相关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海洋碳循环过程研究
        1.2.1 海洋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1.2.2 海水中碳的迁移转化
        1.2.3 海洋沉积有机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1.3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1.3.1 以海洋细菌为核心的微食物环
        1.3.2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1.3.3 海洋细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
        1.4.1 海洋沉积有机质的来源
        1.4.2 海洋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角色
    1.5 海洋碳循环与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
        1.5.1 海洋碳循环模式研究进展
        1.5.2 海洋生态水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1.6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渤海湾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2.1 数据处理方法简介
        2.1.1 判别分析法
        2.1.2 聚类分析法
        2.1.3 主成分分析法
        2.1.4 因子分析法
        2.1.5 滑动平均法
    2.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2.2.1 研究区域
        2.2.2 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2.3 渤海湾水质的时间演变特征
        2.3.1 1995~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2.3.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2.4 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2.4.1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2.4.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2.5 渤海湾水质污染源解析
        2.5.1 渤海湾表层海水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2.5.2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污染源分析
        2.5.3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污染源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渤海湾水中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素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的实验与分析
    3.2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2.1 浮游细菌丰度分布特征与讨论
        3.2.2 浮游细菌生物碳的分布特征与讨论
    3.3 水体中其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3.1 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3.2 海水中溶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4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4.1 2011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4.2 2012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4.3 2012年11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5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5.1 浮游细菌与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生态关系
        3.5.2 浮游细菌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3.5.3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碳循环中的生态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4.1 采样与样品处理方法
        4.1.1 研究区域和采样站位
        4.1.2 样品采集和保存
        4.1.3 样品前处理及实验分析
    4.2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
        4.2.1 沉积有机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沉积有机碳、氮的垂向分布特征
    4.3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分布特征
        4.3.1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空间分布特征
        4.3.2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垂向分布特征
    4.4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和定量估算
        4.4.1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
        4.4.2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的定量估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模型
    5.1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子模型
    5.2 浮游生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2.1 浮游植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2.2 浮游动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2.3 浮游细菌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3 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5.3.1 悬浮碎屑的迁移转化模型
        5.3.2 溶解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模型
        5.3.3 沉积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5.4 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4.1 氨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4.2 硝酸盐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4.3 沉积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5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模型的状态变量及参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拟研究
    6.1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型验证
        6.1.1 渤海湾水动力学验证
        6.1.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验证
    6.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过程的模拟结果和定量估算
        6.2.1 渤海湾生态变量时空变化的模拟结果
        6.2.2 微食物环对渤海湾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6.2.3 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磷与水体富营养化
        0.1.1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
        0.1.2 水中磷的形态、浓度及循环
    0.2 磷对浮游植物竞争增殖及群落演替的影响
        0.2.1 磷形态对浮游植物生长及群落演替的影响
        0.2.2 磷浓度对浮游植物生长及群落演替的影响
    0.3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0.4 本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年际规律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年际和季节变化
    1.3 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分析
    1.4 小结
第二章 2018 年秋冬季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质指标
        2.3.2 主要浮游植物组成及丰富度
        2.3.3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2.3.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3.5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高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质理化指标及主要浮游植物组成
        3.3.2 高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3.3.2.1 起点藻种群结构较均衡时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3.3.2.2 蓝藻在群落中占优势时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3.3.2.3 甲藻在群落中占优势时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3.3.3 讨论
        3.3.3.1 有机磷调控下甲藻和蓝藻在群落中的竞争及差异性演替
        3.3.3.2 有机磷对九龙江北溪绿藻在群落中的竞争增殖影响
        3.3.3.3 起点藻种源结构对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影响
        3.3.3.4 高浓度磷调控下与北溪库区自然环境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对比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低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九龙江北溪库区水质理化指标及浮游植物特征
        4.3.2 低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4.3.3 低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分布
        4.3.4 讨论
        4.3.4.1 九龙江北溪库区绿藻竞争利用有机磷CMP的增殖优势
        4.3.4.2 九龙江北溪库区绿藻在低浓度磷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4.3.4.3 低浓度与高浓度磷调控下及北溪库区自然环境条件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
    5.4 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9)海河干流水质变化特征与藻华预测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动态监控体系方法研究现状
        1.2.2 水环境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3 藻华应急处理技术研发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2.2.1 海河干流水环境质量调查
        2.2.2 海河干流藻华预测模型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水质指标监测方法
        2.3.2 优势度
        2.3.3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指数
        2.3.4 主成分分析法
        2.3.5 数据处理
第3章 海河干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解析
    3.1 海河干流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3.1.1 海河干流水质评价
        3.1.2 海河干流水质季节性变化
        3.1.3 海河干流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3.1.4 海河干流水质污染现状小结
        3.1.5 藻类暴发水质影响因子
    3.2 海河干流藻类监测结果与分析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3.2.3 浮游植物群落分析
        3.2.4 小结
第4章 海河干流藻华预警技术研究
    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主影响因子分析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影响因子分析
        4.2.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4.2.2 BP神经网络主影响因子分析MATLAB实现
    4.3 海河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构建
        4.3.1 叶绿素日变化量结果分析
        4.3.2 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构建
        4.3.3 叶绿素含量预测
        4.3.4 海河干流叶绿素预测模型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4.4 海河藻华预警结果分析
    4.5 海河干流全河段藻华预测探讨
    4.6 小结
第5章 海河干流动态监控体系研究
    5.1 海河干流水质监控现状
    5.2 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思路
    5.3 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要素确定
        5.3.1 监控断面
        5.3.2 监控时间和频次
        5.3.3 监控项目
第6章 海河干流藻华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6.1 海河干流藻华应急处理技术比选
    6.2 藻华处理技术研发
        6.2.1 移动式藻水连续絮凝分离处理装置研制
        6.2.2 移动式藻华应急喷药设备研发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BP神经网络训练MATLAB代码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珠江口和长江口缺氧区的若干特征和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珠江口和长江口缺氧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论文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珠江口下游缺氧:现状与趋势
    2.1 珠江口气候、水文特征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2.2 研究区域、航次
    2.3 研究方法
        2.3.1 温度、盐度连续观测
        2.3.2 溶解氧观测
        2.3.3 营养盐采样与分析
        2.3.4 Chl a分析方法
        2.3.5 研究方法的质量控制
        2.3.6 实验数据处理
    2.4 研究结果
        2.4.1 温盐分布特征
        2.4.2 DO、营养盐与Chl a变化
        2.4.3 香港附近长期监测数据结果
    2.5 讨论
        2.5.1 珠江口缺氧区的空间特征
        2.5.2 富营养化与底层DO下降趋势
        2.5.3 珠江口缺氧区形成的机制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长江口缺氧区的若干驱动因子分析:溶解有机物的耗氧潜力、水团初始状态与缺氧的关系
    3.1 东海及长江口的基本水文情况
    3.2 航次情况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4.1 三端元混合模型应用
        3.4.2 底层水体来源与初始DO对缺氧的影响
        3.4.3 化学参数的变化以及潜在的意义
    3.5 小结
第四章 珠江口与长江口缺氧的若干比较及研究展望
    4.1 珠江口与长江口缺氧的若干比较
    4.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写词对照表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致谢

四、东海磷营养盐变动影响因子分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吕其明. 鲁东大学, 2021(12)
  • [2]河口与近岸海域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微生物介导作用[D]. 梁楠.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祥云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生态效应分析[D]. 叶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4]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安丽娜.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5]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D]. 姜泉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城市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研究 ——以黄浦江为例[D]. 许金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D]. 赵海萍. 天津大学, 2019(01)
  • [8]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D]. 张立香.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海河干流水质变化特征与藻华预测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D]. 赵文喜. 天津大学, 2018(06)
  • [10]珠江口和长江口缺氧区的若干特征和驱动因子研究[D]. 钱伟. 厦门大学, 2018(08)

标签:;  ;  

东海磷养分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