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的原因分析

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的原因分析

一、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萌,郁凯,王艳华,杨剑,赵晓涛,居家宝,张殿英[1](2021)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特点及其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特点并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分析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3~92岁[(74.1±11.5)岁]。髓外固定17例(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23例(髓内固定组)。记录内固定并发症类型(内固定切出、髋内翻畸形、内固定退出、股骨颈短缩和内固定断裂等)。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固定术前、术后的力臂变化和支点外移,测量术前、术后和内固定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长度。结果 40例患者中,发生内固定切出18例,髋内翻畸形37例,内固定退出29例,股骨颈短缩37例,内固定断裂3例。髓外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8.0±1.0)mm,阻力臂长度为(59.4±10.9)mm;内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72.7±21.7)mm,阻力臂长度为(8.9±7.4)mm;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50.3±14.9)mm,阻力臂长度为(33.6±17.6)mm。髓内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6.7±0.6)mm,阻力臂长度为(49.8±9.9)mm;内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51.5±7.0)mm,阻力臂长度为(19.8±5.9)mm;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41.6±9.6)mm,阻力臂长度为(32.4±7.7)mm。各组内正常股骨近端与内固定后的动力臂、阻力臂长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及其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阻力臂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长度显着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内固定失效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短缩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外、髓内固定术后重建支点发生外移,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均发生短缩。"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有助于分析并发症原因。髓外固定后力臂比髓内固定更长,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内固定失效。

汪祥,周业金,李业奎,盛桢[2](2021)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近端滑动加压正性支撑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内固定物,非解剖复位时,选用不同类型的尾帽,可能会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目的:探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正性支撑复位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并在术中获得正性支撑复位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分为2组,滑动加压组42例,近端均采用滑动加压技术;非滑动加压组34例,近端均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股骨颈长度改变量、尖顶距改变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股骨颈长度改变量、尖顶距改变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相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3)但滑动加压组骨折愈合时间[(6.79±0.81)周]显着短于非滑动加压组[(7.88±1.07)周],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4)提示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无法解剖复位时,内侧皮质应力求达到正性支撑复位,近端采用滑动加压技术可显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汪祥[3](2021)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近端滑动加压正性支撑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正性支撑复位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并在术中获得正性支撑复位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分为2组。其中,滑动加压组42例,年龄(76.21±6.70)岁;男18例,女24例;骨折根据AO/OTA分型:A1.2型6例,A1.3型16例,A2.2型8例,A2.3型12例,近端均采用滑动加压技术。非滑动加压组34例,年龄(75.76±5.73)岁;男18例,女16例;骨折根据AO/OTA分型:A1.2型5例,A1.3型12例,A2.2型7例,A2.3型10例,近端均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股骨颈长度改变量、尖顶距改变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纳入研究的76例患者随访资料均完整,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4.81±6.60)min vs.(56.29±4.14)min]、术中出血量[(117.38±23.07)ml vs.(122.35±21.89)ml]、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股骨颈长度改变量[(2.39±0.56)mm vs.(2.17±0.52)mm]、尖顶距改变量[(1.67±0.75)mm vs.(1.94±0.89)mm]、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89.83±2.25)分vs.(87.35±10.61)分]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滑动加压组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均未见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共出现5例肉眼可见的退钉,骨折端滑动加压达临床愈合。其中1例术后1个月发生退钉的同时伴有螺钉切割及髋内翻,经卧床休息,延缓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该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可自觉髋部外侧隐痛不适,负重活动时髋部疼痛加重,伴有跛行;1例合并螺旋刀片钉尾部隐痛不适,考虑系退钉后钉尾部对周围的软组织产生激惹所致,予以止痛等对症处理后好转。非滑动加压组无退钉现象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共出现3例螺钉切割,伴髋内翻,经卧床休息,延缓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1例切出股骨头,穿入髋臼,造成髋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不适,由于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缺乏二次翻修的机会,生活质量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滑动加压组为11.9%(5/42),非滑动加压组为11.8%(4/3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000,P=0.985)。但滑动加压组骨折愈合时间[(6.79±0.81)周]显着短于非滑动加压组[(7.88±1.0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无法解剖复位时,内侧皮质应力求达到正性支撑复位,近端采用滑动加压技术可显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张雨[4](2020)在《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用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及骨质疏松相关疾病的增多,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较前日益增加,该疾病严重影响病患生存质量,甚至缩短预期寿命,在众多治疗方法中髓内钉是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该研究的目的旨在系统评价长型和短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OVID,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CNKI和维普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及追溯参考文献,筛选出使用这两种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对照研究;长钉治疗组为“L组”,短钉治疗组为“S组”;纳入文献质量评分采用Jadad Scale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两组病例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股骨干再骨折率、再手术率、并发症(感染、螺钉/螺旋刀片切出,愈合不良)等。结果:最终共纳入符合要求文献7篇,其中3篇是随机对照研究,4篇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患者641例,L组282例,S组359例,结果显示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优于L组(P<0.05),L组末次随访HHS、股骨干再骨折率优于S组(P<0.05),两组透视时间、再手术率、并发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但发生股骨干再次骨折的风险较长型髓内钉更高,然而,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需要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以及更长时间随访验证。

洪钱[5](2020)在《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髓内固定系统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临床随访,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连云港市中医院骨伤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PFNA或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56例采用PFNA方式治疗,38例采用InterTAN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非负重活动的时间、住院天数。患者出院后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所得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分析。结果:对纳入标准的94例患者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FNA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与InterTAN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指标值低于InterTAN组(P<0.05);InterTAN组术后离床非负重活动的时间比PFNA组早(P<0.05);PFNA组术后内科并发症与InterTAN组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手术切口感染、螺钉退钉、内固定断裂以及内固定周围股骨骨折的并发症,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InterTAN组患者的螺钉切出率低于PFNA组(P<0.05),PFNA组的髋内翻发生率高于InterTAN组(P<0.05)。结论:PFNA和InterTAN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均能提供良好的临床效果。PFNA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组织损伤更小,对手术耐受力相对较差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合适。InterTAN因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抗旋转性,更适用于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助于患者术后更早下地功能康复,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王瑞雄[6](2020)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旨在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入组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PFNA组,n=30):采用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三维外支架组,n=30):采用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术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类型?骨折部位,以及美国麻醉协会术前ASA评级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2?3?5天大腿肿胀程度和术后第1?2?3?5天疼痛程度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骨折并发症,骨折并发症包括:骨折部位感染?内固定物切割?内固定物断裂?骨折继发移位?再次手术。X线检查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第1?2?3?6月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评估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统计两组死亡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平均年龄78.6岁,男22例,女38例。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骨折部位?ASA麻醉评级经统计学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2.手术和住院情况:对照组(PFNA)和试验组(三维外支架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8.33分钟和36.03分钟。对照组中术后14例输血,试验组中术后1例输血。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3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3.86万元,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1.40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66万元。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输血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检验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早期患肢肿胀和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检验有显着差异(P<0.05)。3.骨折并发症和死亡率:对照组中1例PFNA螺钉刀片向近端切割?1例螺旋刀片松动,试验组中无外支架针道松动和退针的病例,两组中均未发现内固定物断裂的病例,两组骨折并发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总共死亡5例,其中对照组3例,试验组2例,两组死亡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4.感染: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发现有深部感染病例。试验组术后24例患者外支架针眼无明显分泌物,不需要门诊定期换药,自行在家用壳聚糖伤口护理液外喷处理。5例患者患肢活动后针道处皮肤刺激伴分泌物,予加强换药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不需要拔出外支架,外支架去除后所有患者针眼愈合。对照组术后随访未发现感染病例。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发现有深部感染病例,两组深部感染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5.髋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第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57.55分和56.23分,术后第6个月分别为67.00分和66.80分,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分别为4例和3例,术后第3个月分别为21例和19例,随访发现对照组1例PFNA螺旋刀片切割导致骨折不愈合,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和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两者术后并发症无差异。2.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具有安装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需要输血,住院时间和花费少的优点,适于基层医院应用。3.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创伤小,对于不能耐受内固定手术和高危麻醉风险的A1型和A2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以尝试应用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

郭天庆[7](2020)在《股骨前弓角差异与粗隆间骨折髓内钉进针点选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次实验通过在髓内钉主钉与股骨髓腔完全匹配情况下,确定髓内钉最佳进针点,研究股骨前弓角度差异与最佳进针点位置选择的关系,为临床确定理想的髓内钉进针点,尤其在股骨前弓角度较大时获得良好的髓内钉位置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方法:将收集的20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116例,年龄51-93岁,平均年龄80.15岁)CT平扫数据导入Mimics19.0进行股骨3D建模,对建模后的所有股骨3D模型进行前弓角度测量并进行参数记录。应用proe5.0三维绘图软件对常规用9种型号髓内钉数据进行三维虚拟重建,重建出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ntation,PFNA)。然后模拟手术过程将重建完成的内固定模型导入3D股骨中,对具体位置进行调整,要求内固定导入后近端头部嵌入到大粗隆顶端,此时远端中心线与股骨轴线刚好重叠,符合手术操作指南的规定。在髓内钉主钉与股骨髓腔完全匹配情况下,此时可以将髓内钉主钉近端头部看作标准圆,其圆心即为最佳进针点E,并定义大粗隆顶点为G,观察最佳进针点E在股骨顶视图上所在位置,并记录最佳进针点E与大粗隆顶点G之间的距离EG。以大粗隆顶点G为原点建立最佳进针点顶视图坐标系,绘制不同前弓角组别下的所有最佳进针点E在顶视图坐标系中的散点图。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不同前弓角组别下的EG距离的相对变化,以及最佳进针点E在该前弓角组别下分布的趋势。结果:在回顾性分析中,最佳进针点与大粗隆顶点的距离在股骨前弓角组别(7-9)°、(10-12)°、(13-15)°、(16-18)°内分别为(6.73±2.32)、(7.91±3.27)、(8.46±3.49)、(4.52±1.25)mm,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四组前弓角度组别的患者在年龄分布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高,股骨前弓角也随之增大;其次,四组前弓角度组别的患者在性别分布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女性患者股骨通常拥有较大的前弓角。结论:在髓内钉主钉与股骨髓腔完全匹配的前提下,前弓角度越大导致髓内钉进针点内偏及后移的距离越大。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测量股骨前弓角进而优化PFNA进针点的选择,使髓内固定系统更接近人体下肢力线,对于骨折固定的稳定性、骨性愈合及早期患肢负重具有明显的生物力学优势。

李建涛[8](2019)在《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转子间骨折新型三维分型系统的构建及评估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折,常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和自理能力下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骨折端良好的复位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如何实现转子间骨折的有效复位,目前尚无定论。合理的骨折分型可以指导骨折临床治疗的选择,并预期治疗后结局,但现有分型多基于二维的X线片,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人为归纳。这导致骨折细节描述不清、不同类型间区分不明确的现象。且现有分型系统无法指导术中闭合复位策略,难以预判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端稳定性。目的(1)明确股骨近端内侧边重建对于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A2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2)构建基于大样本量的转子间骨折线走行图谱,探讨股骨近端骨折线在股骨各个面的分布特点,为转子间骨折的三维分型奠定基础,为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3)通过提取转子间骨折线的矩阵数据,利用非监督学习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实现对转子间骨折的人工智能分类,并验证其在临床中的作用。(4)通过有限元模拟生物力学的分析方法,对新型转子间骨折分型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验证,以验证各分型之间的稳定性差异。方法(1)选择性纳入转子间骨折A2型的患者,通过CT切面重建的方法,探索股骨近端内侧边重建质量如何影响髓内钉固定术后结局。(2)纳入504例转子间骨折术前CT数据资料,重建转子间骨折模型,并实现转子间骨折块的复位。在股骨近端的四个面上描绘骨折线,进行描述性分析。(3)基于图谱资料,建立转子间骨折线数据库,并提取转子间骨折线的矩阵数据,计算骨折线数据集间的Hausdorff距离,并通过非监督学习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骨折线进行转子间骨折的分型。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的影像学参数、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4)建立基于上述分型的骨折模型,重建内固定器械,进行应力、应变、位移的有限元分析。结果(1)实现股骨近端内侧边重建的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显着低于未实现的病例(P=0.022),术后功能评分同样高于未实现支撑复位的病例(P<0.05)。(2)转子间骨折内侧皮质的骨折线走行呈现出多种形态特征,其中内侧皮质遗留骨量不足够的病例约占总数的1 0.3%,这类骨折类型术中复位时将难以实现股骨近端内侧边重建。股骨近端外侧边完全破裂的病例约占总数的10.7%,这类骨折将失去外侧壁的阻挡作用。(3)K-means聚类分析将504例骨折模型分成了五种类型,不同分型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且随着骨折分型的递进,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升高。(4)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转子间骨折新分型中,ⅣV型和V型骨折不稳定,颈干角变化显着大于前三类骨折类型。且股骨头内超过屈服应变的骨质体积,显着大于其余三类骨折类型。结论(1)重建股骨近端的三角形力学结构、恢复生理的应力传递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成功的关键。(2)小转子在生理应力传递过程中作用较小,但其撕脱时携带部分前侧骨块,所遗留的内侧支撑皮质大小将影响转子间骨折内侧边重建的完整性及术后稳定性。(3)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转子间骨折分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辨识度高,且具有临床意义。(4)转子间骨折内侧边重建是为了恢复应力传递通道,以实现载荷所致应力在骨骼系统的均匀分散。如果骨折后该通道复位不良或破裂严重,则应力难以实现有效扩散,聚集在近端骨块,引起骨块应力超载,骨块物理特性极度不稳定,此为骨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5)研究体系基于应力传递通道理论,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转子间骨折进行分型,可以指导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和预测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王森[9](2019)在《三种术式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平均寿命增加,股骨转子间骨折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现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非手术治疗常难以满足患者功能要求,并易引起较多并发症,如髋内翻、肢体外旋短缩畸形,长期卧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易引起褥疮、肺部及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全身各种并发症,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增高。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治疗术式较多,髓内固定具有一定优势,目前较为流行有PFNA、InterTan新型髓内针固定,也有学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来治疗此类骨折。针对老年人这个特殊人群,选择哪种术式更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功能及全身状态恢复,本研究可提供临床数据参考。目的:对比分析三种术式(PFNA、InterTan新型髓内针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8例,对其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68至94岁,平均(79.99±5.64)岁,根据术式分组:PFNA术为A组,患者35例;InterTan术为B组,患者13例;半髋关节置换术为C组,患者20例。根据所需研究观察指标,整理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数据,如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1个月、5个月及9个月),使用SPSS19.0软件对以上观察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术期,顺利出院,切口无红肿、均I期愈合。出院后定期联系患者复查,其中2例患者1个月复查后失访(A、C两组患者各一例),5例患者(A组3例,C组2例)于出院后3-4个月死亡,余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A组:手术平均时间(96.03±14.0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4.29±17.87)ml,平均住院天数(12.97±4.28)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61.47±7.02),术后下地活动时间(10.49±1.63)d,B组:手术平均时间(92.69±8.8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8.46±9.87)ml,平均住院天数(10.15±1.35)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68.31±2.75),术后下地活动时间(9.15±0.90)d,C组:手术平均时间(113.75±12.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72.50±144.62)ml,平均住院天数(20.90±2.53)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74.26±9.31),术后下地活动时间(7.65±1.57)d,三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较C组有优势,C组在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较A、B两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5个月、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3例,B组2例,C组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PFNA、InterTan两种髓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三种术式均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髓内固定有手术耗时短、术中失血少、住院天数短等优点,虽然术后下地时间较半髋置换组略长,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低于半髋置换组,但远期三组患者Harris评分(术后5个月、9个月)并无显着差异,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无论是PFNA还是InterTan,基本可满足老年转子骨折治疗。由于InterTan系统自身独特的设计使其对转子间骨折适应症更为广泛,尤其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复杂转子间骨折应用时较PFNA更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骨质愈合,功能恢复。

范超杰[10](2017)在《INTERTAN及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INTERTAN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和DHS加压滑动鹅头钉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近10年使用INTERTAN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及DHS加压滑动鹅头钉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约50例,资料分成两组,INTERTAN组26例,DHS组24例。患者年龄分布为60-89岁之间,平均年龄70±5.5,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左侧转子间骨折23例,右侧转子间骨折27例,其中意外摔倒导致转子间骨折36例,车祸外伤导致转子间骨折14例,有2例患者合并腰椎骨折,3例患者合并上肢骨折,1例患者合并肋骨骨折。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情况,5例患者合并循环系统疾病,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3例患者合并泌尿内科疾病,6例患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1例患者胃癌术后。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Evans分型,EvansI型5例,EvansⅡ型8例,EvansⅢ型18例,EvansⅣ型14例,EvansV型5例,以上患者均获得了(12-15)个月的随访,分别于患者术后4周、8周、16周、24周及12个月复查髋关节X线检查,通过X线了解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愈合程度,并参照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对患侧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做出评价。结果:INTERTAN组的手术时间55.45±6.3分钟,DHS组的手术时间为80.69±12.35分钟,P<0.05,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粗隆骨折所需要时间要明显少于加压滑动鹅头钉的手术方式。INTERTAN组的术中失血量为143.23±13.60毫升,DHS组的术中失血量为280.56±50.55毫升,P<0.05,INTERTAN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失血量要明显少于DHS组。INTERTAN组的手术切口的长度为6.34±0.86厘米,DHS组的手术切口的长度为11.25±4.53厘米,P<0.05,INTERTAN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的所需要手术切口的长度相对较小。通过随访及复查髋关节X线可知DHS组转子间骨折的愈合时间为(3.35±0.63)个月,INTERTAN组转子间骨折的愈合时间为(3.15±0.93)个月,P>0.05,INTERTAN和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术后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两种手术方式没有明显差异。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示INTERTAN组优良率为84.61%,DHS组优良率66.67%,DHS组失败率为8.33%,INTERTAN组的骨折手术后患者患侧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DHS组。结论:INTERTAN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面的效果要明显优于DHS加压滑动鹅头钉。

二、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近端滑动加压正性支撑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对象
    1.4 材料
    1.5 方法
        1.5.1 术前处理
        1.5.2 手术方法
        1.5.3 术后处理
    1.6 主要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流程图
    2.3 基线资料比较
    2.4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
    2.5并发症
    2.6 材料宿主生物相容性
    2.7 典型病例
3 讨论Discussion

(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近端滑动加压正性支撑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及参考文献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用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内固定材料
    3. 术前准备
    4. 手术方法
    5. 手术后处理
    6.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7. 典型病例
结果
讨论
    1. 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
    2. PFNA髓内系统的设计特点
    3. InterTAN髓内系统的设计特点
    4. 手术操作要点
    5. PFNA和InterTAN的对比
    6. 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和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致谢

(6)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分型标准(AO分型)
        1.5 病例纳入标准
        1.6 病例排除标准
        1.7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8 试验材料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估计
        2.2 治疗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
        2.6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两组一般资料分布比较
    2 观察指标
        2.1 手术和住院情况
        2.2 术后肿胀对比
        2.3 疼痛对比
        2.4 并发症
        2.5 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对比
    3 典型病例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疾病特点和危害
    2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隐性失血及危害
    3 三维外支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
    4 三维外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注意事项
    5 中医正骨手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6 结果评价与疗效分析
结论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股骨前弓角差异与粗隆间骨折髓内钉进针点选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讨论及内固定治疗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8)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转子间骨折新型三维分型系统的构建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股骨近端内侧边复位重建质量对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31-A2)术后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转子间骨折线图谱的绘制及频谱构建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基于Hausdorff距离的K-means聚类分析的转子间骨折分型的构建与临床验证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同转子间骨折类型差异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设备
    第二节 结果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情况
致谢

(9)三种术式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INTERTAN及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特点及其原因分析[J]. 张晓萌,郁凯,王艳华,杨剑,赵晓涛,居家宝,张殿英. 中华创伤杂志, 2021(05)
  • [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近端滑动加压正性支撑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J]. 汪祥,周业金,李业奎,盛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27)
  • [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近端滑动加压正性支撑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D]. 汪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用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D]. 张雨.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 洪钱. 苏州大学, 2020(02)
  • [6]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 王瑞雄.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股骨前弓角差异与粗隆间骨折髓内钉进针点选择的相关性研究[D]. 郭天庆.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8]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转子间骨折新型三维分型系统的构建及评估研究[D]. 李建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9]三种术式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D]. 王森. 承德医学院, 2019(02)
  • [10]INTERTAN及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回顾性分析[D]. 范超杰. 泰山医学院, 2017(06)

标签:;  ;  ;  ;  ;  

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的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