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1M 边缘等离子体静电湍流扰动

HL-1M 边缘等离子体静电湍流扰动

一、HL-1M边缘等离子体静电湍流扰动(论文文献综述)

林新[1](2021)在《EAST托卡马克磁场方向及杂质对ELM行为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能量约束对于未来聚变能的实用性至关重要。尽管托卡马克高约束模式(H模)的能量约束时间是低约束模式(L模)的2-3倍,但根据ITER98(y,2)定标率,能量约束时间随着功率的增加而下降,这对未来反应堆高功率运行是不利的。因而在H模运行模式下仍需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整体约束性能。EAST装置在射频波主导加热条件下普遍观察到上单零位形反场方向(纵场俯视逆时针)的等离子体性能明显好于顺场(纵场俯视顺时针),研究反场位形下等离子体性能改善背后的物理机制将有助于未来反应堆高功率高约束运行。在托卡马克高约束运行模式下,偏滤器靶板和第一壁将面临从主等离子体区输运过来的过量稳态热负荷的侵蚀。更严重的是,H模下伴随着周期性爆发的边界局域模(ELM),其带来的瞬态热负荷将严重侵蚀器壁材料。缓解稳态和瞬态热负荷是托卡马克高约束运行所面临一大挑战。基于外部主动注入杂质的辐射偏滤器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有效控制稳态热负荷的一种手段。大量实验表明,外部杂质注入不仅降低靶板热负荷,同时也会对等离子体约束和ELM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杂质影响能量约束和ELM行为背后的物理机制将为辐射偏滤器在未来反应堆上的应用提供实验参考和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建立了射频波主导加热的H模放电统计数据库,运用统计性分析和典型炮对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反场射频波主导加热下等离子体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统计发现反场下更好的等离子体性能主要源于芯部电子温度的显着增加。反场下等离子体性能的改善主要发生在高的低杂波(LHW)功率和有电子回旋共振(ECRH)芯部加热的放电条件下,且在其它放电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随着LHW功率的增加,等离子体性能改善更加明显。反场下刮削层密度和再循环水平比顺场更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物理机制:反场下刮削层密度和再循环水平相对更低,有利于缓解LHW在边界上的参量衰变不稳定性,减少LHW在边界上的功率耗散,更多的LHW功率将渗透至等离子体芯部,从而获得更好的LHW加热效果,提高芯部电子温度。ELM行为方面,发现不同磁场方向下grassy ELM行为最大不同是反场下更容易出现一种簇状grassy ELM。本文详细分析了 type-Ⅲ ELM背景等离子体下杂质注入实验。实验上观察到杂质注入后,ELM行为从type-Ⅲ ELM转变为低频大幅度ELM,等离子体密度显着增加,能量约束水平没有发生明显下降;在台基区,台基顶部密度及密度梯度明显增加,温度有所下降,台基顶部压强和边界自举电流变化不大,台基压强梯度有所增加。密度显着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杂质改善了粒子约束水平。更多实验表明大幅度ELM爆发与台基密度梯度密切相关。线性稳定性分析表明大ELM的平衡比type-Ⅲ ELM平衡更加不稳定,非线性模拟成功重建了大ELM和type-Ⅲ ELM的崩塌过程。密度梯度扫描的模拟表明,陡峭的密度梯度可以不依赖于对压强梯度和边界自举电流的改变,而通过双流体效应直接解稳低环向模数n和中等n剥离-气球(peeling-ballooning)模,这可能是本实验中杂质触发大ELM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大小ELM混合的mixed ELM背景等离子体下杂质注入实验。实验上观察到杂质注入后,ELM大部分被抑制且与偏滤器脱靶兼容,密度上升,能量约束水平改善,主要是芯部压强增加导致的;在台基区,台基密度宽度增加,密度梯度显着降低,边界温度下降,导致台基压强梯度和边界自举电流显着降低。研究发现,本实验ELM被抑制的主要物理机制是:杂质注入后台基碰撞率增加,ECM涨落强度增大,增强了台基区粒子向外输运,导致台基密度更加平缓,此外杂质降低边界温度,多种效应导致台基压强梯度和边界自举电流显着降低,使得台基更加稳定,ELM被抑制。基于EAST实验数据和NIMROD双流体模型,本文验证了 EAST装置上有效电荷数Zeff增加(即杂质水平增加)所带来的边界电阻率上升对低n和中等n的peeling-ballooning模具有稳定效应,且不依赖于Zeff剖面是否均匀,但EAST上的这种电阻稳定效应比NSTX装置更弱。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杂质改善约束和缓解ELM背后的物理机制。

刘灏[2](2021)在《螺旋波等离子体装置关键部件的研制及湍流输运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缘湍流输运(turbulent transport)和等离子体材料相互作用(plasmamaterial interaction,PMI)是当前困扰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两大难题,这两个问题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了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的性质,而芯部等离子体的参数又与边界等离子体密切相关。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更充分的实验研究。大型托卡马克装置的建造、运行和维护成本十分高昂,实验时间也有限。直线等离子体装置(linearplasmadevice,LPD)具有低成本,建设周期短,稳态放电,运行方便的优点,而且允许静电探针之类的诊断系统对整个等离子体进行高时空分辨的详细测量,有助于我们在实验室对湍流输运和等离子体材料相互作用领域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充分的实验研究,增加我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可以作为托卡马克实验的有力补充。本文介绍了位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直线等离子体装置LEAD(Linear Experimental Advanced Device)的螺旋波等离子体源(helicon plasma source)、磁体等关键系统的研制。为了满足边缘湍流实验和等离子体材料相互作用实验的需求,该装置的真空室由不同直径的三段组成,在大小段交界处可以安装用于PMI的离子束、激光束和诊断设备等。为了在这种特殊的真空室几何构型限制下产生足够均匀的轴向磁场,同时不与离子束等设备产生干涉,并考虑到线圈供电、冷却、制造成本等的限制,使用仿真模拟计算优化了各个线圈的尺寸、间距、匝数和电流,在满足几何约束、供电、冷却和成本限制的同时,能产生最大0.2 T,纹波度<2.5%的高度均匀轴向磁场。为了满足湍流实验和PMI实验对大直径高密度等离子体束的需求,研制了独特的大直径平面多环天线螺旋波等离子体源,最大直径达到32 cm。等离子体源整体处于大气中,不包含真空部件,因此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使用这个螺旋波源,在宽广的磁场、中性气体压力和射频功率等外部参数范围下都能实现稳定的螺旋波模式放电。实验测量的结果显示,该装置仅需150 W的输入功率就可以实现密度超过1018m-3的高密度螺旋波等离子体放电,而绝大多数类似装置需要接近1 kW的功率才能达到类似参数。在3 kW功率下,螺旋波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超过1019 m-3,同时其单位功率电离的粒子数大幅超过绝大多数螺旋波源。实验证实了螺旋波等离子体中存在明显的湍流导致的径向向内粒子输运通量。同时,湍流造成的动量输运形成了强烈的E×B剪切流,这对于粒子输运有抑制作用。湍流的动量和粒子输运过程共同塑造了 LEAD装置螺旋波等离子体高度峰化的平衡径向密度剖面。

刘文斌[3](2020)在《托卡马克芯部湍流行为及流剪切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湍流是引起反常输运,决定等离子体约束水平的关键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对托卡马克边界的湍流行为及其引起的输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对芯部湍流的研究还比较少。为了加深对芯部湍流及相关物理问题的理解,探索等离子体约束改善的运行模式,本论文在SUNIST和HL-2A托卡马克上开展了芯部湍流及流剪切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首先对SUNIST的电源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大大提升了装置的运行水平,不仅增强了对放电参数的控制能力,也显着提高了等离子体的稳定性,获得了更长的平顶时间。在等离子体诊断方面,论文开发了一套基于线圈炮的超高速往复探针系统,最高移动速率超过20m/s。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研究了 SUNIST中的芯部湍流行为。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升高,SUNIST芯部等离子体的湍流和磁流体力学(MHD)行为存在四种状态:(1)低密度(~1.3 × 1018 m-3)下,低频(~10kHz)MHD与一种~50kHz的静电准相干模共存;(2)较低密度(~1.6 × 1018m-3)下,MHD活动很弱,静电湍流由上述准相干模主导;(3)密度较高(~2.0 × 1018 m-3)时,MHD和湍流活动都很弱,总体比较平稳;(4)高密度(>2.3 × 1018 m-3)时,出现~20 kHz的MHD活动,静电涨落增强,但表现为宽谱。本论文重点研究了较低密度等离子体中的静电准相干模。分析表明,该模式在频率、波数、传播方向和碰撞率等方面都与耗散俘获电子模(DTEM)的特征相符。这是首次在球形托卡马克相关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类DTEM的现象。在更高的等离子体参数下,论文研究了 HL-2A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芯部的E × B台阶现象。E × B台阶指托卡马克芯部不同径向位置处通过雷诺应力形成的E × B剪切层,其环向模数n和极向模数m均为0。本论文在HL-2A托卡马克上确认了E × B台阶现象,并从E × B台阶对平均参数剖面和湍流输运的影响两个方面,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理论和模拟预测的E × B台阶的多个重要特征。

邓体建[4](2020)在《KTX三维探针诊断和边界等离子体湍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KTX是一个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装置。它的工程设计和实现比较简单,特别适合在高校用于基础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它可以实现超低q、反场和托卡马克三种放电模式进行灵活放电,分别在三种模式下用来研究等离子体的约束状态。还可以研究等离子边界的静电涨落特征,湍流造成粒子和能量横越磁场的输运,以及通过PPCD和OFCD等电流驱动模式改善约束等。为了测量等离子体边界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子温度、密度、悬浮定位及其涨落的径向分布和湍动输运,我们研制了三套扫描探针系统。我们在顶部OU窗口和一个中平面M窗口分别搭建了适应安装环境的波纹管式和磁传动式探针系统。在另一个中平面O窗口研制并搭建了一套快速扫描探针系统。其中OU和O窗口极向相差90度,O和M窗口环向相差30度,可以实现m≤2,n≤6的模式测量。我们设计了以伺服电机和直线模组为动力的快速扫描探针系统,通过测试,系统的最大速度可以调试在1m/s到4m/s之间,满足我们对不同速度的需求。具有抗冲击特性的磁栅尺用来测量系统的快速运动位移。通过重复性测试我们发现,负载在不同炮间的延迟时间在0.4ms以内;快速碰撞停止后,位移幅度差别约为1mm。我们使用单片机对三套系统进行远程操作,既可以实现炮与炮间的慢速运动,也可以实现一炮等离子体中将探针快速打入等离子体内部并扫描一个径向剖面的能力。在托卡马克放电模式下,通过对快动探针和径向耙式探针悬浮电位信号的对比,表明两者符合的很好,快速扫描探针系统可以正常使用。使用磁探针测量纵场的径向分布、穿透真空室时间以及欧姆场“零场区”测量,验证KTX的设计指标,测量等离子体边界安全因子q分布,超低q放电模式下,q<1,托卡马克放电,q>1,反场放电q<<1,没有变负,表明等离子体没有进入反场状态。我们测量了等离子体边界静电涨落特征。单探针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算出电子速度分布函数,这个函数是满足麦克斯韦分布的,静电探针能够使用。然后,我们在三种放电模式下测量了悬浮电位、离子饱和流、电子温度和密度及其涨落的剖面。超低q放电模式下,悬浮电位涨落信号只有短程相关;反场和托卡马克放电模式下,涨落在时间序列上长程正相关。三种模式涨落都集中在100kHz以内,超低q模式,|kθ|≤1cm-1,电子逆磁漂移方向,|kr|≤1cm-1;反场模式,|kθ|≤2cm-1,电子逆磁漂移方向,|kr|≤1cm-1;托卡马克模式,|kθ|≤2cm-1,电子逆磁漂移方向,|kr|≤1.5cm-1,径向向外。统计色散关系和波数谱宽跟条件谱互相吻合。三种模式下涨落的径向相关长度范围为1-4cm,极向相关长度范围为1.5-8cm。我们也测量了涨落引起的粒子输运通量,超低q模式下,粒子输运通量远大于其他两种模式;而反场和托卡马克模式下,Γe相当,但是密度涨落和速度涨落表现不一样。最后,我们使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修正等离子体电流和边界磁场。纵场信号对罗氏线圈进而对等离子体电流信号造成了干扰。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通过纵场电流输入信号,就可以准确的预测到它对等离子体电流的干扰信号,从而得到纯净的等离子体电流。相较于传统的比例补偿,该方法应用更广,更灵活。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边界极向磁场和环向磁场的修正。特别是在修正纵场信号后,原本误导我们以为实现反场状态的磁场信号并没有反向,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等离子体的状态。

袁博达[5](2020)在《HL-2A装置上喷气成像诊断系统的研制及边缘等离子体涨落空间演化的研究》文中认为托卡马克装置中边缘和刮削层区域的等离子体输运是当前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输运水平远高于经典理论和新经典理论预测值的反常输运导致严重的粒子、热流损失,限制了等离子体的整体约束水平,同时为托卡马克等环形磁约束装置的第一壁和偏滤器带来严重的热负荷甚至损坏。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证明边缘等离子体微观不稳定性引发的湍流是导致反常输运现象的主要原因,而由湍流经自组织过程发展形成的等离子体丝状结构等较大尺度的相干结构使湍性输运表现出明显的阵发性特征。在1982年于ASDEX装置上首次发现的高约束模式(H模)中,边缘区域的湍性输运被有效抑制,等离子体约束状态显着提升。H模也因此被选作为在建的国际热核聚变堆乃至将来的核聚变电站的首选运行模式。但随后的研究发现,H模放电多伴有边缘局域模出现,具有与等离子体丝状结构相似的大尺度、阵发性特征。强烈的边缘局域模爆发会对第一壁和偏滤器造成严重的烧蚀、损坏等问题,而通过改进放电条件或使用多种主动控制手段可有效改变边缘局域模的爆发频率和强度,并将边缘局域模可控地用于引出等离子体热流和排出等离子体中积聚的杂质。由于托卡马克装置中具有较强的环向磁场,上述等离子体湍流结构在沿磁力线方向具有很长的相关长度且变化较为平缓,而它们跨越磁力线的运动是造成粒子和热流损失的主要原因。为针对性地研究这些湍流结构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引起的输运过程,探索其背后的物理机制,需要在径向-极向平面具有高时、空分辨性能的诊断工具。在HL-2A装置上常用于研究边缘和刮削层区域等离子体涨落的诊断系统主要有静电探针、束发射光谱、相衬成像、微波反射计、多普勒背散射、电子回旋辐射成像等,但这些诊断在用于局域地等离子体涨落时仍有一定不足,为此、我们设计和发展了一套具有高时、空分辨能力的喷气成像诊断系统。优化的光路系统设计和高性能的高速相机使诊断系统在极向-径向平面观测区域中的空间分辨能力最高可达2.5mm × 2.5mm,时间分辨能力最高可达3μs,观测区域在外中平面处可调(覆盖α=25~45cm、Z=-5~15cm的径向、极向空间范围)以满足在不同磁场位形下的实验需求,能够有效地观测、记录HL-2A装置边缘和刮削层区域的等离子体湍流、丝状结构和边缘局域模等结构的发展和运动,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与上述多种诊断形成互补,开展边缘和刮削层等离子体涨落和输运的研究。在喷气成像诊断成功用于HL-2A装置2017-2018年度物理实验后,我们尝试在喷气成像诊断的基础上发展了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多色喷气成像诊断,利用中性氦原子特征谱线强度比值法实现对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二维分布的同步测量,并在北京大学线性等离子体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标定,测量的特征谱线强度及对应的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二维分布与静电探针测量的一维数据较为符合,验证了多色成像系统的基本工作性能。多色喷气成像诊断系统在实验测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将被针对性改进,并将于HL-2A装置2020-2021实验周期中使用多色成像诊断开展初步实验研究。在HL-2A装置2017-2018年度物理实验周期中,首先使用喷气成像诊断系统开展了初步实验,并与静电探针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诊断系统的可靠性。随后使用喷气成像诊断研究了欧姆放电条件下的边缘等离子体涨落的空间演化,观测到边缘区域m/n=2/1的撕裂模引发的4~5kHz等离子体涨落,以及对应的相对涨落强度沿径向方向的变化;沿着径向方向从最外闭合磁面内侧到刮削层,高频等离子体涨落逐渐衰减,整体的涨落频率向低频段集中,且在刮削层存在非线性的k-ω色散关系;而对等离子体丝状结构的观测分析表明,丝状结构主要产生于最外闭合磁面内侧约20mm处,并随着小半径数值的增加而逐渐在等离子体涨落中占据主导地位,使等离子体涨落的概率密度函数明显地偏离高斯型分布,从而使边缘等离子体涨落表现出明显的阵发性特征。

王亚辉[6](2020)在《超声分子束和alpha粒子径向输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JET和TFTR托卡马克装置上的氘氚聚变反应在实验上验证了聚变反应的可行性,为建立自持燃烧的聚变装置做出了重要的尝试。正在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将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是氘氚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于加热消耗能量的5倍以上,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也将进行氘氚聚变反应,并验证建设商业示范聚变堆需要的技术和部件。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对聚变堆设计和实现聚变反应的高效稳态运行至关重要。聚变装置的长时间稳态运行需要高效的加料和加热方式。超声分子束注入是主要的加料方式之一。聚变产生的alpha粒子输运和alpha对背景等离子体加热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重点内容。本工作开发了一维多流体径向输运程序TPSMBI,用于研究超声分子束和alpha粒子径向输运特征。首先发展了一维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模型,模型包含了超声分子束注入过程中主要的物理过程:分子分解、原子电离、原子和离子之间的电荷交换等。基于超声分子束注入模型发展了 TPSMBI程序,并比较系统的研究了超声分子束注入通量、注入速度、注入气体温度和分子有效分解率对超声分子束注入过程的影响。随后在TPSMBI程序中加入alpha粒子微观湍流输运模型,研究alpha粒子微观湍流输运和alpha粒子对背景等离子体的加热。此外本文用NOVA程序研究了反剪切阿尔芬波的辐射阻尼问题,为后续研究反剪切位形下阿尔芬波不稳定性激发alpha粒子输运做准备。在超声分子束注入通量恒定并改变超声分子束注入速度时,超声分子束注入深度和等离子体密度径向剖面变化很小。维持超声分子束注入密度恒定并增加超声分子束注入速度可以增加超声分子束注入深度,缩短分子密度波前达到稳态的时间。降低超声分子束注入气体温度可以得到速度均一性更好的超声分子束。降低分子有效分解率可以显着地增加超声分子束注入深度,降低分子有效分解率可能是HL-2A托卡马克装置上包含团簇的低温超声分子束注入深度增加的原因。微观湍流输运引起的alpha粒子输运损失很小,大部分alpha粒子通过慢化过程变成氦灰。聚变刚开始到alpha粒子和氦灰密度达到稳态之前,alpha粒子密度增长速度逐渐降低,氦灰密度增长速度先升高后降低。alpha粒子在能量空间中的扩散降可以显着降低alpha粒子径向输运水平。微观湍流输运下alpha粒子通过库伦碰撞为背景等离子体提供的能量大于芯部背景等离子体的热输运损失的能量。反剪切阿尔芬波的辐射阻尼随环向模数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高能粒子对辐射阻尼的贡献与高能粒子压强与等离子体总压强的比值密切相关,高能粒子对反剪切阿尔芬波的辐射阻尼的贡献与背景等离子体贡献在同一量级。高环向模数下反剪切阿尔芬波的辐射阻尼率远大于电子朗道阻尼率、离子朗道阻尼率和碰撞朗道阻尼率。本工作为研究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发展了一维流体输运程序TPSMBI,并将其耦合到ONETWO程序中。可用于快速计算燃烧等离子体中的燃烧率、alpha粒子微观湍流输运和alpha粒子对背景等离子体加热等问题,为聚变堆的设计提供alpha粒子相关的数据支持。也可用于分析与超声分子束注入相关的实验数据,为优化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方式提供依据。

潘晓明[7](2020)在《J-TEXT托卡马克上电子回旋辐射测量诊断的发展与相关实验》文中研究指明诊断技术的发展是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的基础。其中利用等离子体中处于微波范围电子回旋辐射信号,可以诊断电子温度及其相对涨落的一维或二维分布,分别对应于电子回旋辐射(Electron Cyclotron Emission,ECE)诊断和电子回旋辐射成像(ECE Imaging,ECEI)诊断。这类诊断技术具有优良的可近性,较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在国内外诸多磁约束装置上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主要围绕作者参与完成的J-TEXT托卡马克ECE诊断和ECEI诊断天线及电子学单元设计研制工作展开,并基于ECE诊断进行了等离子体输运约束相关的物理实验研究。作者前期主要参与完成了J-TEXT ECE诊断研制工作。ECE诊断采用了外差式结构,包含24个通道,频率范围覆盖80-125GHz,时间分辨可达0.5,径向空间分辨可达1.25cm。在大多数纵场条件下可以覆盖大半个等离子体区域。利用波导器件频率向上兼容的特点,ECE前端传输线采用的W波段设计,实现了单天线跨波段(W/F波段)测量。基于椭球反射镜的前端光路优化设计,将ECE极向分辨提升至2cm(中心)~5cm(边缘)。经过实验运行检验,J-TEXT ECE诊断性能稳定优异,为众多物理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为了更好地在J-TEXT上开展磁流体不稳定性和破裂机理的相关研究,作者自2015年起参与了J-TEXT ECEI诊断研制工作,并负责总体设计和电子学设计。基于J-TEXT放电区间对应的频率范围,围绕宏观磁流体不稳定性(锯齿,撕裂模等)等研究目标,确定了J-TEXT ECEI的双天线阵列设计方案,分别覆盖F波段(90-140GHz)和W波段(75-100GHz),共计2(阵列)×8(径向)×16(极向)=256道。该方案配合先进准光学系统,既可分开观测同一磁面的高低场侧,又可合并测量一块连续宽带区域,以满足不同实验需求。本论文详细介绍了作者负责参与完成的J-TEXT天线阵列和电子学模块设计。为了满足J-TEXT ECEI需求,完成了16个不同频率高通滤波板的仿真设计和加工测试,并针对J-TEXT 105GHz电子回旋辐射加热系统,开展了陷波滤波板的设计和测试,其性能均达到了设计目标。为了提高系统运行调节效率,适应大型装置及未来聚变堆的操作要求,J-TEXT ECEI电子学模块摒弃了前代方案中器件手动拨片调节的方案,瞄准远程数字控制调节这一目标进行了全新设计。论文详细介绍了远程数控电子学模块各功能单元相关器件选择、数控方案设计的等细节,优化了面板接口设计以满足激增的数控信号通道的需求,最终完成了电子学模块的研制,提供了实现数控ECEI的硬件基础。此外,新的电子学模块设计拓展了系统的测量能力,单模块带宽由前代2-9GHz扩展为2-12GHz,频率选择方案由前代2种扩展为3种,进一步提高径向观测范围调节灵活性。ECEI诊断设计及加工完成后,围绕天线阵列和电子学模块开展了一系列的测试工作,对测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诊断、修复和优化。调试完成的J-TEXT ECEI诊断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已经获得了初步结果,远程数字控制功能使用正常,调节效率提升显着,针对宏观不稳定性的观测清晰准确,基本达到了研制目标。在开展ECEI研制工作的同时,作者还基于前期完成的ECE诊断开展了相关物理研究,包括电子热扩散系数测量分析,等离子体约束和冷脉冲实验相关的物理研究。在纯欧姆放电下的线性欧姆约束与饱和欧姆约束模式转换实验研究中,确定了J-TEXT等离子体在固定参数下约束模式转换的临界密度,与经验定标率给出的密度阈值较为接近。在冷脉冲实验研究中,从数据上定量上分析了温度剖面上发生逆极性响应期间不同等离子体参数的演化趋势,同时针对多普勒背向散射诊断测量到的电子密度涨落演化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其波数尺度与捕获电子模尺度相近的高频成分演化在高低密度下呈现不同趋势。实验分析认为只有在TEM主导电子热输运时,外加扰动使TEM不稳定性发生变化,才能引起温度上的逆极性变化。J-TEXT上ECE和ECEI诊断设计搭建完成后,经等离子体环境运行与物理实验检测,均可提供良好的空间观测能力和优良的信号质量,为J-TEXT托卡马克实验研究打好了诊断基础。

姚建生[8](2020)在《快太阳风中离子加热的研究》文中认为太阳风的加热一直是空间物理中非常重要但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当太阳风在行星际传播时,由于太阳风的膨胀,离子温度会逐渐降低,但观测表明,降温速度远低于绝热膨胀的预测值,这说明在太阳风在行星际传播过程中存在局地加热。本文旨在探究太阳风局地加热的机制。根据SOHO(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对太阳风中离子温度的观测,太阳风的温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于背景磁场方向的温度高于平行温度,即T⊥>T‖。除此之外,观测还表明以O5+为代表的重离子的温度远高于质子的温度,重离子被优先加热。这些观测特征为衡量不同的太阳风加热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第一章,我们主要回顾了前人对太阳风局地加热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加热机制有:湍动加热,准垂直激波加热,大振幅阿尔芬波的非线性共振加热,大振幅阿尔芬波的参量衰变,大振幅阿尔芬波的波波耦合,离子/离子不稳定性。本文主要研究离子/离子不稳定性,大振幅阿尔芬波的波波耦合以及湍动加热这三种加热机制。在第二章,我们研究了大振幅阿尔芬波的波波耦合加热。由于太阳风中阿尔芬波的能量集中在低频段,很难直接与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加热离子。当阿尔芬波的传播方向与背景磁场存在一定夹角时,阿尔芬波不再是纯粹的电磁波,除了存在电磁分量外,还存在静电分量。一维混杂模拟的结果表明:斜传阿尔芬波的静电分量可以与电磁分量相互耦合,产生高频谐波,从而在垂直背景磁场方向有效地加热离子。考虑到太阳风中的阿尔芬波并非单色波,频率存在一定展宽,我们也研究了多支斜传阿尔芬构成的波谱时的耦合,除了波模自身的电磁分量与静电分量相互耦合产生谐波外,不同波模间的电磁分量和静电分量也能相互耦合,这使得波谱情形下的耦合更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波波耦合不但产生高频波,还能产生更低频的波模。在第三章我们运用二维混杂模拟对太阳风中的电磁离子/离子不稳定性进行了参数研究。我们首先研究了束流比例对不稳定性的影响。当束流比例增加时,激发的阿尔芬的波的振幅随之增加,也越接近线偏振,激发波动的频率也随之升高。这使得更多的背景质子能够满足回旋共振条件,使其在垂直背景磁场方向上被加热。我们从线性弗拉索夫方程出发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但线性理论得到的阿尔芬波频率始终低于质子回旋频,但在模拟中,当束流比例较大时,激发的阿尔芬波频率峰值会超过质子回旋频。研究波动频率随时间的演化发现,高频波出现在演化后期,我们认为高于质子回旋频的波模是波模的非线性演化产生的,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除此之外,我们还研究了束流速度和等离子体贝塔值对电磁离子/离子不稳定性的影响。当束流速度增加时,激发阿尔芬波的振幅越大,对背景质子的垂直加热效果更明显。当增加等离子体贝塔值时,激发阿尔芬波的振幅减小,波动频率下降,对背景质子的垂直加热效果变弱。除此之外,我们还研究了同时存在氦离子束流与质子束流的情况,研究发现,当同时存在两种束流时,激发波动的频率范围更宽,且频率的峰值也更高。加热主要发生在垂直磁场方向上,且对氦离子的垂直加热更明显。当存在两种束流成分时,与单一束流成分的加热相比,束流质子的垂直温度几乎不变,但束流氦离子的垂直加热更明显。第四章是我们最近对湍流加热方面工作的整理。我们使用Orazag-Tang涡旋作为湍流激发的初始条件,使用二维混杂模拟研究湍流加热。研究发现,等离子体湍流在离子惯性长尺度附近,能量串级速度会加快。磁湍流的发展过程是体系不断积聚电流的过程,电流达到峰值所对应的时刻为湍流完全发展的时刻。湍流演化过程与初条件相关,当我们在初始时刻注入体系的能量较低时,在湍流演化过程中,在模拟域中心位置处的电流片会不断拉长变薄发生磁重联,且存在两个重联点,在演化后期这两个重联点之间会产生次级磁岛。若体系中注入能量较高,湍流演化速度加快,在模拟域中心位置处也会产生电流片,但重联点仅有一个,但会发生多次重联。小尺度电流片的重联在等离子体湍流的能量串级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可能加速了能量在离子惯性尺度附近的串级。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吴捷[10](2021)在《径向速度剪切驱动的向内输运现象和GAM磁分量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有关涨落量驱动的向内输运实验是在中国环流器2号A(Huanliuqi-2A,HL-2A成都)托卡马克装置上使用特殊结构的径向双台阶十探针阵列完成的。通过测量HL-2A边界等离子体涨落驱动的径向粒子输运通量,首次观测到在自发L-H转换过程中,长寿模(long-livedmode,LLM)驱动的径向粒子输运通量方向发生反向的现象,即长寿模的粒子输运方向由L模中的径向向外输运变成了 H模中的径向向内输运。长寿模是一支可存续上百毫秒以上的m/n=1/1的高能粒子模,其本质是是若剪切下压强梯度驱动的内扭曲模,其与高能粒子发生相互作用进而成为高能粒子模,而长寿模的产生会一般会导致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变平甚至约束性能变差等。我们通过分析径向粒子输运通量的频域展开式可以发现,导致涨落输运通量方向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密度涨落ne和极向电场涨落Eθ的互相角项cos αnV变负所导致(其中Vr=Eθ//Bφ,所以一般用径向速度代替极向电场表示互相角)。通过与芯部的软x射线信号作长程互相关,发现了导致互相角项cos αnV发生翻转的原因是由于等离子体边界长寿模频段下的极向电场涨落Eθ的相位发生了反相,从而直接导致了互相角项cos αnV变负以致发生输运方向向内的现象,由此证明了边界长寿模频段的极向电场结构在L-H转换过程中发生的剧烈变化是导致向内输运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们还通过对比极向间距80mm的另一组四探针测量到的极向电场涨落与软x射线信号的互相关,确认了这种向内输运现象并非只是发生在边界的某个局部位置,而极有可能是一种全局性的输运现象。另外在低功率NBI加热的L模实验以及ECRH加热的L模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全频域涨落驱动的向内输运现象,并且与长寿模驱动的向内输运实验现象相同,涨落驱动的向内输运通量的大小与径向速度剪切率dVr/dr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而在H模中这种线性关系的斜率比I-phase过程以及L模过程中更加陡峭。即在一定功率的辅助加热条件下,强径向速度剪切梯度驱动了涨落引起的向内输运通量。由于我们在不同的等离子体状态下均观测到了在等离子体边界形成的这种径向速度剪切层,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反向输运层”,尝试解释向内输运现象与输运垒之间的联系。这种“反向输运层”可以理解为一种垒结构,是一种会导致输运发生反向的速度剪切层。根据经典的E×B流剪切模型对于H模产生的解释,H模的产生是由于强E×B剪切通过减小湍流的径向长度、抑制湍流的径向输运通量,从而在边界形成密度梯度垒所产生。另外根据雷诺协强理论,由于径向通量的累积从而通过雷诺协强梯度的作用而产生极向的加速度,进而形成了极向流。所以我们根据这个理论的逻辑思路,可以维象的认为“反向输运垒”有可能并不仅仅只是通过雷诺协强使得径向流转变成为极向流,而也很可能通过速度剪切的作用使得径向流发生反向进而形成径向向内的粒子输运。另外我们还发现的涨落量的向内输运实际是具有一定的密度累积作用,即在不同的等离子体状态下对于密度梯度的建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助益,所以深刻理解向内输运的内在物理机制将有益于我们研究抑制湍流以致输运垒建立的内在物理机制和H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近二十年以来针对测地声模(geodesic acoustic mode,GAM)特别是其对于湍流幅度的调制和抑制湍流输运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大量的研究。GAM作为带状流的一支高频分支,具有很强的静电涨落以及相对并不明显的磁场涨落。然而对于未来高磁压比β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由于其磁涨落比重显着增强使得GAM的磁场涨落不可忽略,从而导致这种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上的GAM磁分量带来的影响较大,这也就使得我们深入研究GAM的磁分量变得非常重要。本论文关于GAM磁涨落分量的测量是在J-TEXT托卡马克装置上完成的。通过在J-TEXT两个环向分开的窗口中先后打入电磁探针组,并将同一位置处测量到的静电涨落φf与空间三维磁场涨落Br,θ,φ做互相关,可以将GAM的磁涨落信号从背景湍流的磁涨落噪声中提取出来,从而得到GAM的三维磁场分量。另外还可以利用电磁探针组分别与J-TEXT的极向和环向Mirnov磁探针阵列做互相关,得到GAM的极向磁场涨落Bθ的环向对称性n<1 ≈0以及其极向模数m=2。另外我们通过分析径向不同位置GAM的磁涨落与固定径向位置静电涨落的互相角发现,GAM的磁场涨落分量在不同径向位置具有不同的方向,结合之前GAM的研究结论,我们推测GAM可能是具有类似于电流片一样的径向结构。

二、HL-1M边缘等离子体静电湍流扰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L-1M边缘等离子体静电湍流扰动(论文提纲范文)

(1)EAST托卡马克磁场方向及杂质对ELM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人类对新能源的需求
    1.2 受控热核聚变与托卡马克装置
    1.3 等离子体高约束模式(H模)
    1.4 台基结构与边界局域模(ELM)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H模约束改善与边界局域模研究概述
    2.1 H模运行模式下的约束改善研究
    2.2 H模运行模式下稳态和瞬态热负荷问题
        2.2.1 稳态热负荷问题
        2.2.2 大幅度ELM带来的瞬态热负荷问题
        2.2.2.1 ELM的分类
        2.2.2.2 ELM的控制方法
    2.3 磁场方向对等离子体影响的研究
    2.4 杂质对等离子体约束和ELM行为影响的研究
        2.4.1 JET上杂质注入实验研究
        2.4.2 ASDEX-Upgrade上杂质注入实验研究
        2.4.3 Alcator C-Mod上杂质注入实验研究
        2.4.4 DⅢ-D上杂质注入实验研究
        2.4.5 JT-60U上杂质注入实验研究
        2.4.6 HL-2A上杂质注入实验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AST上磁场方向对等离子体性能和ELM行为影响研究
    3.1 EAST托卡马克装置简介
    3.2 反场位形下等离子体性能改善
    3.3 反场射频波主导加热下等离子体性能改善的统计分析
        3.3.1 统计分析数据库
        3.3.2 不同磁场方向下等离子体分布比较
        3.3.2.1 电子温度分布比较
        3.3.2.2 芯部离子温度比较
        3.3.2.3 电子密度分布及边界湍流强度比较
    3.4 反场下等离子体性能改善的物理机制探索
        3.4.1 反场下刮削层密度与边界再循环特征
        3.4.2 反场下低杂波的加热效果
        3.4.3 反场下等离子体性能改善对低杂波功率的依赖
        3.4.4 ECRH对反场等离子体性能改善的影响
        3.4.5 不同磁场方向下刮削层密度和再循环水平差异原因的讨论
        3.4.5.1 偏滤器E×B流对上游密度的影响
        3.4.5.2 不同磁场方向下偏滤器粒子排出能力
        3.4.6 其它可能影响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物理机制
        3.4.6.1 径向电场剪切的作用
        3.4.6.2 环向旋转的作用
        3.4.6.3 边界磁剪切的作用
    3.5 不同磁场方向下grassy ELM行为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AST上杂质对ELM行为影响研究
    4.1 Type-Ⅲ ELM下杂质对ELM行为影响研究
        4.1.1 Type-Ⅲ ELM背景等离子体下杂质注入实验
        4.1.2 杂质辐射与钨的溅射
        4.1.3 台基剖面的变化
        4.1.4 粒子约束水平改善
        4.1.5 ELM幅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4.1.6 台基稳定性分析
        4.1.7 密度梯度扫描模拟
        4.1.8 杂质触发type-Ⅲ ELM向大ELM转换的研究小结
    4.2 Mixed ELM下杂质对ELM行为影响研究
        4.2.1 Mixed ELM背景等离子体下杂质注入实验
        4.2.2 杂质对偏滤器状态的影响
        4.2.3 杂质对台基剖面和边界湍流的影响
        4.2.4 台基稳定性分析
        4.2.5 杂质抑制mixed ELM的研究小结及讨论
第五章 杂质对台基不稳定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5.1 NIMROD程序简介
    5.2 NSTX上有效电荷数对台基不稳定性影响模拟研究概况
    5.3 EAST实验与平衡
    5.4 有效电荷数扫描的模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螺旋波等离子体装置关键部件的研制及湍流输运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磁约束核聚变
    1.2 边缘等离子体的湍流输运
        1.2.1 托卡马克中的等离子体输运
        1.2.2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与湍流
    1.3 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
        1.3.1 物理溅射
        1.3.2 化学溅射
        1.3.3 其他表面损伤机制
        1.3.4 氚滞留
    1.4 建造直线等离子体装置的意义
    1.5 直线等离子体装置的关键部件
        1.5.1 直线等离子体装置的磁体系统
        1.5.2 螺旋波等离子体源
    1.6 直线等离子体装置概况
        1.6.1 CSDX装置
        1.6.2 PANTA装置
        1.6.3 MAGPIE装置
        1.6.4 MAGNUM-PSI装置
        1.6.5 PSI-2装置
    1.7 本章总结
第2章 直线等离子体装置LEAD概况
    2.1 LEAD装置的科学目标
    2.2 LEAD装置的基本设计
        2.2.1 真空室的设计
        2.2.2 磁体系统
        2.2.3 等离子体源系统
        2.2.4 诊断系统
        2.2.5 其他设备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LEAD装置关键部件的研制
    3.1 磁体系统的研制
        3.1.1 磁体设计的依据
        3.1.2 磁体设计与模拟计算
        3.1.3 磁屏蔽箱对磁场的影响
        3.1.4 磁体的结构
        3.1.5 磁体电源及冷却
    3.2 大直径多环天线螺旋波等离子体源的研制
        3.2.1 螺旋波等离子体源概述
        3.2.2 大直径四层同心环平面天线的设计
        3.2.3 射频阻抗匹配网络
        3.2.4 调试放电
    3.3 诊断系统
        3.3.1 静电探针
        3.3.2 高速摄像机
        3.3.3 LEAD装置上激光诱导荧光诊断系统的设计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螺旋波等离子体参数及湍流动量与粒子输运
    4.1 螺旋波等离子体基本参数的测量
        4.1.1 实验设置
        4.1.2 等离子体密度跃升
        4.1.3 等离子体激发效率
        4.1.4 参数扫描测量结果
    4.2 LEAD装置上湍流粒子与动量输运特性的实验研究
        4.2.1 实验设置
        4.2.2 基本物理量的涨落量频谱分析
        4.2.3 湍流动量与粒子的输运
        4.2.4 讨论
    4.3 本章总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托卡马克芯部湍流行为及流剪切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磁约束聚变
    1.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约束模式
        1.2.1 欧姆约束模
        1.2.2 低约束模
        1.2.3 高约束模
        1.2.4 约束模式小结
    1.3 等离子体约束与湍流输运
        1.3.1 碰撞输运
        1.3.2 湍流输运
        1.3.3 LOC-SOC转换与湍流特征
    1.4 流剪切及其与湍流的相互作用
        1.4.1 流剪切抑制湍流的理论模型
        1.4.2 E×B剪切与输运垒
        1.4.3 带状流
        1.4.4 E×B台阶结构
    1.5 磁场位形结构对湍流的影响
        1.5.1 磁剪切
        1.5.2 Shafranov位移
        1.5.3 拉长比和三角形变
        1.5.4 环径比
    1.6 芯部与边界湍流
        1.6.1 芯部与边界的等离子体参数
        1.6.2 不同区域的湍流特征
        1.6.3 湍流的实验研究
    1.7 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2章 湍流诊断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
    2.1 静电探针诊断技术
        2.1.1 基本原理
        2.1.2 单探针
        2.1.3 双探针
        2.1.4 三探针
        2.1.5 四探针
        2.1.6 马赫探针
        2.1.7 涨落量测量
        2.1.8 静电探针系统简介
    2.2 微波诊断
        2.2.1 多普勒反射计
        2.2.2 电子回旋辐射
    2.3 束发射谱诊断
    2.4 喷气成像技术
    2.5 激光诊断技术
    2.6 数据处理方法
        2.6.1 傅立叶变换
        2.6.2 相关性分析
        2.6.3 两点法
第3章 实验平台——SUNIST和 HL-2A托卡马克
    3.1 SUNIST球形托卡马克基本情况介绍
    3.2 SUNIST电源系统的升级改造
        3.2.1 环向场电源的升级
        3.2.2 欧姆场电路的改进与环电压的调整
        3.2.3 垂直场电路的改造
    3.3 HL-2A托卡马克
第4章 新型超高速往复探针系统的研发
    4.1 往复探针简介
    4.2 传统往复探针系统的应用局限
    4.3 基于线圈炮的新型超高速往复探针系统
        4.3.1 线圈炮的基本原理
        4.3.2 结构设计
        4.3.3 电路与控制系统
        4.3.4 测试结果
第5章 SUNIST托卡马克芯部湍流
    5.1 对SUNIST以往湍流研究的回顾
    5.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5.3 放电条件及诊断设置
    5.4 密度对MHD活动和湍流行为的影响
    5.5 SUNIST中的芯部静电准相干模
        5.5.1 电子温度和密度剖面
        5.5.2 准相干模的空间分布
        5.5.3 准相干模的色散关系
        5.5.4 特征频率的分析
        5.5.5 准相干模的总结与讨论
    5.6 湍流模式转换
    5.7 小结
第6章 HL-2A托卡马克芯部剪切流
    6.1 实验设置
        6.1.1 等离子体诊断系统
        6.1.2 放电条件
    6.2 数据处理
    6.3 实验结果
        6.3.1 等离子体参数的剖面特征
        6.3.2 湍流特征
    6.4 总结与讨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完成的相关学术成果
指导教师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4)KTX三维探针诊断和边界等离子体湍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装置
        1.1.2 漂移波湍流
        1.1.3 扫描探针系统研究现状
        1.1.4 RFX-mod装置上误差场修正方法
    1.2 KTX装置介绍
        1.2.1 KTX基本参数
        1.2.2 KTX三种放电模式
第2章 诊断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2.1 静电探针原理
        2.1.1 单探针原理
        2.1.2 双探针和三探针原理
    2.2 磁场测量方法
        2.2.1 磁探针标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时域相关
        2.3.2 频域相关
        2.3.3 功率谱密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KTX三维扫描探针系统的研制
    3.1 KTX扫描探针系统的需求与分布
    3.2 慢速扫描探针系统
        3.2.1 波纹管式探针系统
        3.2.2 磁传动式探针系统
    3.3 快速扫描探针系统
        3.3.1 探针系统的设计要求
        3.3.2 气缸式探针系统
        3.3.3 新的设计方案
        3.3.4 伺服电机式探针系统
        3.3.5 快动探针结构设计
    3.4 三套探针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
        3.4.1 系统控制
        3.4.2 数据采集
    3.5 换探针操作与抽真空
    3.6 悬浮电位径向剖面对比实验
    3.7 纵场分布和欧姆场“零场区”测量
        3.7.1 磁探针结构
        3.7.2 磁探针标定
        3.7.3 纵场分布和欧姆场“零场区”测量
    3.8 安全因子径向分布
        3.8.1 磁探针结构
        3.8.2 安全因子径向分布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KTX边界等离子体静电涨落的实验研究
    4.1 KTX边界的静电探针
        4.1.1 单探针
        4.1.2 四探针
    4.2 边缘等离子体参数及其涨落的径向分布
    4.3 静电涨落的谱特征
        4.3.1 探针布局
        4.3.2 静电涨落的功率谱特征
        4.3.3 静电涨落的波数谱特征
    4.4 涨落驱动的粒子输运通量的径向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在KTX装置上的应用
    5.1 等离子体电流信号的修正
        5.1.1 KTX等离子体电流测量
        5.1.2 传统补偿方法
        5.1.3 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
    5.2 边界磁场信号的修正
        5.2.1 极向磁场信号的修正
        5.2.2 环向磁场信号的修正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伺服电机参数
附录B 直线模组参数
附录C 磁栅尺参数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HL-2A装置上喷气成像诊断系统的研制及边缘等离子体涨落空间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能源与环境危机
    1.2 可控核聚变
    1.3 托卡马克装置
        1.3.1 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的输运和湍流
        1.3.2 高约束模式(H模)
        1.3.3 边缘局域模
        1.3.4 等离子体丝状结构
第2章 喷气成像诊断
    2.1 喷气成像诊断的基本原理
    2.2 喷气成像诊断的基本硬件构成
    2.3 喷气成像诊断在托卡马克装置上的发展和应用
        2.3.1 NSTX装置上的喷气成像诊断
        2.3.2 Alcator C-mod装置上的多路喷气成像诊断
        2.3.3 TEXTOR装置上的喷气成像诊断
        2.3.4 EAST装置上的双路喷气成像诊断
        2.3.5 HL-2A装置上的喷气成像诊断的早期探索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HL-2A装置上喷气成像诊断的设计和发展
    3.1 HL-2A托卡马克装置
    3.2 喷气成像诊断系统的设计和发展
        3.2.1 喷气及控制系统
        3.2.2 喷气量的限制及估计
        3.2.3 光路系统
        3.2.4 有效空间分辨率的分析
        3.2.5 磁场对高速相机的影响
        3.2.6 成像视场的标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HL-2A装置上多色喷气成像诊断的发展
    4.1 多色喷气成像诊断的基本原理
    4.2 多色喷气成像诊断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4.3 HL-2A装置上多色喷气成像诊断的设计和发展
    4.4 多色喷气成像诊断的初步实验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喷气成像诊断在HL-2A装置上的实验研究
    5.1 喷气成像诊断初步实验
    5.2 边缘等离子体涨落及丝状结构空间演化的观测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利用BOUT++数值模拟程序开展漂移波湍流与带状流发展的研究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超声分子束和alpha粒子径向输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变能与等离子体物理
        1.1.1 磁约束聚变发展历史
        1.1.2 聚变反应
    1.2 托卡马克加料
    1.3 高能粒子输运研究
    1.4 本文的内容
第2章 超声分子束注入与alpha粒子物理简介
    2.1 超声分子束注入研究
    2.2 alpha粒子物理研究
    2.3 阿尔芬波和NOVA程序简介
        2.3.1 阿尔芬波简介
        2.3.2 NOVA程序简介
第3章 超声分子束注入径向输运研究
    3.1 超声分子束注入物理
    3.2 数值方法和边界条件
    3.3 程序数值验证
    3.4 超声分子束径向输运过程
    3.5 超声分子束注入速度、温度和分子分解率对加料过程的影响
        3.5.1 恒定超声分子束通量下超声分子束径向动力学特征
        3.5.2 超声分子束注入速度对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过程的影响
        3.5.3 超声分子束温度对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过程的影响
        3.5.4 降低分子有效分解率对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过程的影响
    3.6 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模型与ONETWO程序耦合
    3.7 离子径向动量对超声分子束输运影响
    3.8 总结
第4章 alpha粒子微观湍流输运
    4.1 alpha粒子与氦灰输运
    4.2 ONETWO程序耦合alpha粒子输运模块
    4.3 回旋动理学方法研究alpha粒子输运
    4.4 alpha粒子与背景等离子体自洽演化
    4.5 总结
第5章 用NOVA程序计算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阻尼
    5.1 引言
    5.2 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辐射阻尼
    5.3 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7)J-TEXT托卡马克上电子回旋辐射测量诊断的发展与相关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论文主要内容
2 电子回旋辐射测量
    2.1 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原理
    2.2 ECE诊断技术的发展历史
    2.3 ECEI诊断技术的发展历史
    2.4 本章小结
3 J-TEXT上多道ECE诊断的研制
    3.1 J-TEXT上ECE测量技术方案
    3.2 J-TEXT上24道ECE诊断研制
    3.3 ECE诊断的前端光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J-TEXT上远程数控ECEI诊断的研制
    4.1 ECEI诊断的设计需求与参数选择
    4.2 准光学系统简介
    4.3 高频选择性表面设计
    4.4 电子学系统设计
    4.5 远程数字控制方案设计
    4.6 J-TEXT上 ECEI的其他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J-TEXT上ECEI电子学系统的测试
    5.1 电子学系统测试要求
    5.2 天线阵列单元平台测试
    5.3 电子学模块平台测试
    5.4 等离子体环境运行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J-TEXT上基于电子回旋辐射诊断测量的相关物理实验
    6.1 电子热输运系数测量与分析
    6.2 纯欧姆加热下约束模式转换研究
    6.3 冷脉冲实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8)快太阳风中离子加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太阳风简介
    1.2 快太阳风的加热
        1.2.1 斜传阿尔芬波波波耦合加热
        1.2.2 电磁离子/离子不稳定加热
        1.2.3 等离子体湍流加热
    1.3 混杂模拟简介
第二章 斜传阿尔芬波波波耦合加热
    2.1 线性Hall-MHD求解阿尔芬波波场
    2.2 一维混杂模拟研究斜传阿尔芬波谐波产生机制
    2.3 多只斜传阿尔芬波组成的波谱的耦合
第三章 不同参数对电磁离子/离子不稳定性和离子加热的影响
    3.1 不同的束流比例对电磁离子/离子不稳定性的影响
    3.2 不同等离子体β对电磁离子/离子不稳定的影响
    3.3 等离子体贝塔值和束流速度对电磁离子/离子不稳定性的影响
    3.4 氦离子束流与质子束流激发的不稳定性
第四章 等离子体湍流的初步工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径向速度剪切驱动的向内输运现象和GAM磁分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粒子输运物理及向内输运的实验研究现状概述
    1.1 核聚变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1.1.1 核聚变研究的意义
        1.1.2 磁约束聚变装置的研究现状
    1.2 湍流驱动的反常输运的实验研究
        1.2.1 静电涨落驱动的输运研究
        1.2.2 高约束模的产生机制
        1.2.3 测地声模的实验研究
        1.2.4 长寿模的实验研究
    1.3 向内输运的研究综述
        1.3.1 向内输运的实验研究现状
        1.3.2 向内输运物理机制的研究
        1.3.3 小结
第2章 探针诊断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
    2.1 静电探针原理
        2.1.1 单探针
        2.1.2 双探针
        2.1.3 三探针和四探针
        2.1.4 马赫探针
    2.2 磁场涨落量测量
        2.2.1 磁探针
        2.2.2 电磁探针
    2.3 数字谱分析方法简介
        2.3.1 傅里叶变换
        2.3.2 涨落的功率谱测量
        2.3.3 径向涨落输运通量及其频域分解
        2.3.4 双谱分析
第3章 诊断设备和实验安排
    3.1 实验装置的简介
        3.1.1 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HL-2A
        3.1.2 J-TEXT托卡马克装置
    3.2 气动探针的设置
        3.2.1 HL-2A静电探针设置
        3.2.2 J-TEXT电磁探针实验安排
    3.3 数据采集系统
第4章 向内输运的实验研究
    4.1 L-H转换过程中的向内输运
        4.1.1 长寿模的向内输运现象
        4.1.2 极向电场主导的互相角变化
        4.1.3 径向速度剪切率对LLM向内输运的影响
        4.1.4 热传导输运通量变化
        4.1.5 讨论
    4.2 低功率NBI加热L模中的向内输运
        4.2.1 平衡量引起的向内输运现象
        4.2.2 “相锁”与“相滑”理论
        4.2.3 径向速度剪切率对湍流向内输运的影响
        4.2.4 向内输运的影响
        4.2.5 小结与讨论
    4.3 ECRH加热L模中的向内输运
        4.3.1 ECRH约束改善实验的实验安排
        4.3.2 测地声模GAM的测量
        4.3.3 湍流的向内输运
        4.3.4 径向速度剪切率对湍流向内输运的影响
        4.3.5 小结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GAM磁分量的测量研究
    5.1 J-TEXT装置上GAM磁分量的特征
        5.1.1 GAM磁分量的探测
        5.1.2 GAM磁分量的幅值
        5.1.3 GAM磁分量的模结构
        5.1.4 GAM磁分量的电流片模型
        5.1.5 HL-2A上测量GAM磁分量实验的介绍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HL-1M边缘等离子体静电湍流扰动(论文参考文献)

  • [1]EAST托卡马克磁场方向及杂质对ELM行为影响研究[D]. 林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螺旋波等离子体装置关键部件的研制及湍流输运特性的实验研究[D]. 刘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托卡马克芯部湍流行为及流剪切作用的研究[D]. 刘文斌. 清华大学, 2020(01)
  • [4]KTX三维探针诊断和边界等离子体湍流特性研究[D]. 邓体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HL-2A装置上喷气成像诊断系统的研制及边缘等离子体涨落空间演化的研究[D]. 袁博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超声分子束和alpha粒子径向输运研究[D]. 王亚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J-TEXT托卡马克上电子回旋辐射测量诊断的发展与相关实验[D]. 潘晓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快太阳风中离子加热的研究[D]. 姚建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径向速度剪切驱动的向内输运现象和GAM磁分量的实验研究[D]. 吴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标签:;  ;  ;  ;  ;  

HL-1M 边缘等离子体静电湍流扰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