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防空武器新概念

新兴的防空武器新概念

一、方兴未艾的新概念防空武器(论文文献综述)

齐雄伸[1](2021)在《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二战结束伊始,土美关系在中东地区扮演着重要的双边关系,影响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和国际舞台上重大议题的走向。土耳其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盟友体系和推行“西式民主”的桥头堡,而美国是土耳其扩大中东影响力和参与全球改革历程的重要依仗。而进入新世纪,美土关系呈现出日益疏离状态,基于国家利益双方出现“冲突合作”交流模式,尤其是埃尔多安领导下的土耳其,该模式在美土双方外交中显得十分清晰,与美国关系呈现出陡然下降式特点。本文通过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冲突合作”的视角下研究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的政策、特征和效果评估,总结出对美政策的目标及内容。正义与发展党(AKP,以下简称“正发党”)执政伊始,土耳其外交开启“战略深度”时代,转变原有“西式化”道路,保持与邻友好政策回归中东。与美国中东战略利益出现分歧后,土耳其毅然进军伊斯兰世界,恢复或者维护同西亚北非各国的国家关系。再者,“阿拉伯之春”爆发把土美关系推到顶峰,美国赞誉“土耳其模式”为中东典范,代表西式民主应对社会危机的成功案例。随后,“战略深度”主义面对复杂的中东局势的优势能力逐渐消退,库尔德民族问题出现地区化、国际化特点并渗透到土美交流机制当中,两国关系的信任赤字扩大而跌入冰点,土耳其社会也出现诸多问题。由此,土美关系进入新阶段,进而发生暗指美国参与推翻埃尔多安政府的军事政变。土耳其在扩大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层面需借助美国全球体系,而美国维护中东盟友体系和制度也需土耳其的加入。对美政策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土美双方会在“冲突合作”模式中开展未来的合作交流。本文(除了引言)共有四大部分:其一,通过对国内外大环境梳理,初步探析美土关系变化历程及其相关节点。美土关系经历由正发党执政初期虽有分歧但关系相对融洽时期,进而“阿拉伯之春”席卷西亚北非地区,美土关系信任赤字逐步扩大,双方关系进入到骤然紧张的地步。其二,归纳和总结埃尔多安政府对美政策的目标及内容。从安全、政治身份和经济等领域,全面概括土耳其对美外交重点所在。在“冲突合作”模式下,土耳其意欲打造“安全”导向型外交并积蓄“博弈资本”,谋取参与地区局势发展的“指导权”;重新定义土耳其的身份和国际角色,修复和维护国际形象;发展经济、积蓄国家实力,实现土耳其“国家愿景”。其三,分析埃尔多安政府对美政策转变的原因。首先,在复杂且多变的国内环境中,土耳其因库尔德分裂主义扩散,其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受到挑战。其次,由于军事政变削弱埃尔多安政府的执政基础,使得土美信任赤字急剧扩大。再次,在次区域层面,土耳其与以色列外交关系是美土关系的缩影和典型“风向标”,与以色列关系变化深刻影响着土美关系的质量;叙利亚战争等中东地区复杂的冲突,为土耳其输出国家实力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重要的机遇窗口,也拨动域内外政治力量的决策方向;在国际层面,世界秩序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期,同样反映在美国的中东政策上,导致土美关系不断出现新情况;全球经济复苏方兴未艾,而新兴经济体发展成果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土耳其经济急于脱困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其四,评析与展望。总结出土耳其对美政策优势与不足以及展望,国际环境和地区次环境对于土耳其国家转型和转变与美外交政策提供相对有利的环境。“美俄土”和“俄土伊”协作机制使得安卡拉针对不同问题进行“选择式”外交,但因自身能源和国力透支的因素,使其长臂管辖能力遭受一定损失。未来的土美关系会出现不断冲突和矛盾,但是基于国家利益考量,双方会通过各种机制展开磋商和合作,呈现出“冲突合作”模式。

黄毓森[2](2016)在《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当化学能的战场释放接近极限,电磁能的未来军事应用必将更加令人瞩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脱胎于能量革命的电磁轨道炮,具有诸多性能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战争潜能。在军事技术革命愈发深入的今天,从能量革命的角度对以电磁轨道炮为代表的电磁能武器的内在发展机理进行史学、哲学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方法,探讨电磁轨道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的技术优势、技术瓶颈、战争潜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路。论文以大纵深的历史视角,通过全面分析相伴人类战争实践数千年的重要工具——兵器的发展历史,以能量革命为切入点,从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电磁轨道炮与传统身管火炮最根本、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能量来源的变革,从化学能到电磁能,发展起来的不仅是一种新型武器装备,更是开启了一扇从化学能武器到电磁能武器的变革大门。紧随能量革命的是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三项技术上的重大革命——电磁轨道炮要从实验室走向战场,这三个方面的技术革命是必不可少的。在对这四个方面革命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基本遵循“电磁轨道炮的革命之处——革命带来的新优势——存在的技术瓶颈”的论述思路。本文最后着眼未来战争,以电磁轨道炮为观察视角,对下一代的战争进行了展望,剖析电磁轨道炮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与定位,以及对现有军事理论、军事体制编制的变革等,进而对电磁轨道炮的未来发展形成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认知与把握。通过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进路建议,为我国实现军事技术的“弯道超车”,走好中国特色精兵强军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

韦刚,刘昌云,姚小强,郭相科[3](2016)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日益成熟,临近空间目标以其特有的目标特性,对防空武器作战环节带来了严重挑战。通过分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和作战使用特点,仿真分析了传统防空武器对高超声速目标的拦截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制导律应具有的特性,并对新概念武器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李洪军[4](2016)在《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经济时代形成和变迁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一轮又一轮的军事变革,改变着战争的面貌,促进着以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战争形态的演变。当前,信息技术奠定的信息社会已经彻底改变了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作战理念、手段。信息化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导形态。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其对战争形态演变作用是渐近的,能否及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中的“微观”变化,来感知新经济时代、新军事变革、新战争形态等“宏观”进化,对我军能力建设乃至实现“强军梦”的意义极大。在现今的科学技术群中,无数的大量事实显示,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超越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势且顺应军事斗争的需求。这一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新的微变化,必然会全面渗透到军事领域,拓展出新的作战空间——生命微观空间。新空间的争夺不仅孕育出新的制权理论——制生权,而且将产生基于制生权理论的战争方式、内容、手段等一系列变化,强制地改变着未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军队编成等内在的、本质性、结构性的战争要素,推动战争形态又一次演变。本论文所论述的生物化战争形态是建立在制生权理论体系、生命微观空间军事价值的基础上,对未来战争形态走向的一个探索。论证思路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为研究工具,把战争形态的演变归结于战争系统的演化和涌现性特征,在研究战争系统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环境、涌现性和演化的特点动力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角度研究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从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角度分析战争系统演化的过程和方向,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探寻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战争力。进一步分析战争力的构成、变革过程、发展规律和趋势,依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和改变战争力系统的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战争力系统中生物特征和表现,研究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分析生物化战争概念、特征、本质,战争能量,运用法则,技术体系,应对措施等新战争形态建构中首先要回答的理论问题。研究得出:世界万物皆系统,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复杂巨系统,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知识、技术、概念等都是战争系统的构成要素。打赢战争、实现政治目的是推动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源,并使战争系统涌现出战争形态式的演化特征。战争系统即具有一般社会系统的普遍性,又呈现出对抗性、开放性、复杂性、自组织性、他组织性等特性。战争系统的耗散性、突变性和超循环性是战争系统演化的机制。在信息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视角下,战争系统的演化方向均指向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军事应用价值。战争力是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由“怎样战争”的打击力和“如何战争”的认知力构成。战争力的提升从过去依靠打击力为主,逐渐过渡到认知力占优,认知力为主,战争力的发展规律、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均阐述了认知力在战争力的作用和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生物化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延续发展和变革创新,有以往战争形态中最一般特点,又独具自己的特色。它是指在现代生物科技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成熟运用以及传统或新型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下,交战双方以微观领域干预“人的能力”和屈服“人的意志”为目标,在传统陆、海、空、天、电磁、信息和生命微观空间展开的,以有限杀伤、可逆杀伤、微观杀伤等操控式的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并辅以有限传统火力杀伤和其它非军事手段的大体系作战,是充分利用生物微观机理并依赖于生物功能、生物资源、生物信息、生物结构的一种新战争形态。生物化战争改变的只是战争的手段,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利益根源性、政治从属性、社会集团性、暴力对抗性等本质属性。现代生物科技的低毁性、嵌入性、精确性、拟人性使战争能量重心转到生物能,战争能量的释放进一步有限、进一步多元、进一步精确。未来生物化战争中以屈服人的意志为终极目标,将以现代生物科技研发或者改进的武器系统,按照生物信息较量、生物系统对抗、生物精确控制、生物威慑制胜、生物全程对抗的作战原则,采取生物控权争夺战、生物结构破坏战、生物力量控制战、生物要素综合战等作战样式进行的微观战争。战争的法则从信息化时代的“保存自己、瘫痪敌人”转为“改变自己、控制敌人”。战争的胜负标准不再是损伤多少肉体和物质,而以政治目的的实现、战争意志的摧毁、微观空间的控制以及关键节点的掌控为评判尺度。制胜因素体现在生命微观空间的攻击、防御和控制中,生物物质结构与功能的获取、生物效应表述载体的探索、生物行动攻击手段的组合上。制胜原理从“人的武器化”向“武器化的人”、“人的智力”向“智力的人”、“人的整体”向“整体的人”转变。掌握今天才能把握明天,对于悄然将至的生物化战争来说,今天只有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关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杨震[5](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研究表明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张森[6](2012)在《MIT创业型大学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量与规模不断增大,办学层次也在逐步提高,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仍然是国人的一个梦想。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一直是备受我国高等教育界专家、学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决策者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的是,美国拥有世界公认的高水平大学群,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并且在其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在高等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即是此类大学的典型代表。在美国,MIT被誉为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因为它自创立之日起,就没有套用任何一种传统的大学模式,而是从大学的职能的层面上积极平衡教学、科研和经济发展三者之关系,使三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创造性的张力。早在初创时期,MIT的创始人威廉罗杰斯(William B. Rogers)就结合自己对大学的理解率先提出了开办创业型大学的设想,并以此为指导带领MIT在创业科学领域进行了积极尝试。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MIT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多层次、多领域的军工研究为MIT创业型大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有机融合为特征的MIT模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榜样。二战之后,在继续推动军工研究的基础上,MIT创业型大学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并由此产生了大学—产业—政府三位一体的“三螺旋”战略模式,这为MIT在创业型大学道路上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和科学的理论支撑。MIT成功的办学经历,尤其是其作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历程,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探究。MIT重视技术教育并将其与人文、科学教育共存共融的教育理念,亦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显着的现实借鉴意义。本文以此为主题和出发点,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个案解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创业型大学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为脉络,对MIT一百五十年的办学历程进行了纵向梳理,旨在以创业科学为视角透射出创业型大学的生态系统,涵盖新型文化价值观、新型师生关系、新型授课方式、新型课程体系建设、新型社会关系以及新型教学、科研管理模式和新型教育管理战略等内容,从而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参照。

赵衍[7](2011)在《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 ——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肇始于20世纪中叶的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国家安全”这个古老的话题注入了新的变量。在当今“无网不在”的世界里,互联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剩余,变革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缺陷和人为的滥用,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也与日俱增,“网络信息安全”被提上议程,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网络信息”成为当前政治家和国际政治研究学者无法回避的国家安全变量。本文聚焦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在序言部分对信息、互联网、国家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等概念作了分析和界定;第一章对互联网与国家军事安全、国家政治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第二章总结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安全观,并分析了这些安全观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局限;第三章将系统论与建构主义安全观相结合,构造了基于“结构—过程”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框架;第四章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建立和调整过程,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从“战术防御”向“战略进攻”的演化过程,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并对美国信息安全战略调整的效果作了评述。本文批判性地继承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实力”和“国际制度”的相关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系统论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有机融合,创立了基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形成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框架,并以美国的国家信息安全政策转变为例,验证了本文的论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本文聚焦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将互联网作为自变量,国家信息安全作为因变量,重点研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而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笼统的“信息安全”研究,有不少研究还将“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等同。(2)本文将系统论和建构主义思想进行有机融合,开发了新型的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国家信息安全研究。该框架将国际社会视为一个大系统,其中包含“国家内部系统”和“国家外部系统”两个子系统,研究系统内及各系统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建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规律。(3)本文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制定的国内政治结构和战略演进过程的角度,将美国的信息安全政策分为“战术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并分别从互联网在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中的政策高度和政策的行为取向两个角度,来分析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的演进过程。

关世义,张克,涂震飚,殷志宏[8](2010)在《反舰导弹突防原理与突防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外反舰导弹资料,简要分析了反舰导弹的发展及其对现代海战的影响;综述了反舰导弹的突防原理;分别讨论了超低空掠海飞行、机动多变弹道、变速突防和综合突防技术对反舰导弹突防的贡献;并从飞行力学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李薇,林干[9](2010)在《电磁发射武器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电磁发射武器的概念,重点对电磁炮和电热炮武器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典型电磁炮和电热炮武器关键技术的分析,预测了电磁发射武器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王凯东[10](2008)在《科学技术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关系及历史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对社会发展及各个领域的变革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是当科技进步成果一旦被应用到到军事领域后,对战争的形态、进程和结局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变革之间将结下不解之缘。历数二战后的60多年间,虽未发生大规模的国家联盟之间的战争,但局部战争却从未停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这些局部战争,特别是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生的局部战争为典型,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当时世界上除核武器外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那么,高科技成果在局部战争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局部战争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介绍战后科技进步的概况,并以科技成果在局部战争的应用为线索,结合典型战例,描绘出了战后局部战争的基本轨迹;第二部分从局部战争在能量释放形态、空间时间上的变革和日趋明显的可控性特征等角度,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科技进步对战后局部战争所产生的深层次推动作用;第三部分主要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概念武器的发展应用情况,详细分析了科技进步对未来战争将会产生的作用及影响,并据此预见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走势;第四部分是根据战后高科技局部战争所折射出的一般规律,提出加强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建议,阐明了遏制和制约战争,是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之一的观点。

二、方兴未艾的新概念防空武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兴未艾的新概念防空武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价值
        1.学术价值
        2.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重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重点
        2.创新点
        3.研究方法
一、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历程
    (一)前“阿拉伯之春”时期
        1.植根于地缘政治理念的“战略深度”主义
        2.国家战略意图差异导致双方关系处在矛盾状态
    (二)后“阿拉伯之春”时期
        1.以民族主义为外交指导思想进一步放大双方的国家利益差异
        2.中东局势发展动态诱使美土双方关系降至“冰点”
二、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内容
    (一)优化美式安全格局,谋取地区发展的“指导权”
        1.“以安全先行”,优化土耳其安全网络结构
        2.借助中东复杂局势,谋求大国博弈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二)重新定义土耳其的角色,维护国家形象
        1.奠定共同的价值观和公民身份,稀释美国精神对社会干预作用
        2.独立于美国防务体系外,积极修复与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关系
    (三)发展经济、积蓄国家实力,实现土耳其“国家愿景”
        1.转化市场模式,缓解对以美主导国际市场依赖
        2.巩固海外经济辐射力参与全球市场格局建设
三、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动因
    (一)复杂且多变的国内环境影响
        1.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受到挑战
        2.军事政变使得美土信任赤字急剧扩大
    (二)充满危机的中东地缘环境
        1.与以色列关系深刻影响着美土关系
        2.叙利亚战争拨动域内外政治力量的决策方向
    (三)国际秩序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期
        1.美国的中东政策
        2.新兴经济体发展成果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四、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评析与展望
    (一)实施对美政策的有利条件
        1.大国博弈下的战略机遇
        2.地区层面的国家实力
    (二)实施对美政策的制约因素
        1.与大国关系的脆弱处境
        2.透支式的施政策略
    (三)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展望
        1.地区博弈态势进一步维持
        2.土与美及其盟友保持“斗而不破”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电磁轨道炮研发历史的研究
        1.2.2 关于电磁轨道炮技术前沿的研究
        1.2.3 关于电磁轨道炮未来进路的研究
    1.3 体系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独创点
第二章 能量革命
    2.1 从化学能到电磁能
    2.2 电磁能的新进步
        2.2.1 响应时间更短
        2.2.2 突防能力更强
        2.2.3 打击范围更广
    2.3 电源系统的技术瓶颈
        2.3.1 高功率发电技术
        2.3.2 电源小型化技术
第三章 炮弹革命
    3.1 从高爆弹到动能弹
    3.2 动能弹的新亮点
        3.2.1 杀伤能力更强
        3.2.2 附带损伤更少
        3.2.3 战勤负担更轻
    3.3 射弹系统的技术瓶颈
        3.3.1 制导系统环境适应技术
        3.3.2 射弹系统整体契合技术
第四章 膛线革命
    4.1 从线膛炮到开膛炮
    4.2 开膛炮的新优势
        4.2.1 发射武器更多样
        4.2.2 弹药变换更灵活
        4.2.3 升级空间更广阔
    4.3 导轨系统的技术瓶颈
        4.3.1 抗烧蚀技术
        4.3.2 抗刮削技术
第五章 撞针革命
    5.1 从撞针式到电钮式
    5.2 电钮式的新特点
        5.2.1 衔接智能控制平台
        5.2.2 实现能量精确调控
        5.2.3 遂行多元作战任务
    5.3 控制系统的技术瓶颈
        5.3.1 能量控制技术
        5.3.2 高速连射技术
第六章 电磁轨道炮与未来战争
    6.1 变革海战攻防模式
        6.1.1 遂行水面反舰任务
        6.1.2 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6.1.3 强化舰艇末端防御
    6.2 构建空防立体盾牌
        6.2.1 打击临近空间目标
        6.2.2 担负战略反导任务
        6.2.3 升级战机格斗兵器
    6.3 强化陆军突击能力
        6.3.1 变革岸防部署战略
        6.3.2 拓展炮兵火力半径
        6.3.3 提升战车破甲能力
第七章 关于我国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的思考
    7.1 警惕被动锁定
    7.2 基于利基战略的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
    7.3 慎防“星”装备成新鸡肋
        7.3.1 符合国力实际
        7.3.2 符合战场实际
        7.3.3 符合部队实际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电磁轨道炮发展大事年表

(3)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特性分析
2 防空武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拦截能力
    2.1 防空武器系统的典型拦截过程
    2.2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对拦截武器中末制导的影响
        1)高度减小了拦截弹过载
        2)速度要求更大的过载
    2.3 仿真分析
        2.3.1 仿真条件
        2.3.2 仿真结论
3 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的关键性问题
    3.1 拦截弹能力的提升
        1)提高拦截弹速度
        2)研究新型制导规律
        3)改变战斗部杀伤方式,增大杀伤半径
    3.2 新概念武器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因素
        1)精确探测和瞄准问题
        2)大气衰减的问题
        3)高功率问题
4 结束语

(4)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根源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3 立题论证的现实依据
    1.4 观点论证的内容方法
第二章 战争系统论
    2.1 战争系统的概念
    2.2 战争系统的要素
    2.3 战争系统的结构
    2.4 战争系统的环境
    2.5 战争系统的功能
    2.6 战争系统的特征
    2.7 战争系统的涌现性
第三章 战争系统的演化
    3.1 战争系统的状态描述
    3.2 战争系统的演化特点
    3.3 战争系统的演化动力
第四章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方法论分析
    4.1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机制
    4.2 战争系统演化的视角分析
    4.3 战争系统演化的规律总结
第五章 战争力系统分析
    5.1 战争力系统基本要素分析
    5.2 战争力系统四次革命回顾
    5.3 战争力系统变革特点总结
    5.4 战争力系统发展规律探索
    5.5 战争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战争力系统演化模型研究
    6.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6.2 系统动力学的内容和步骤
    6.3 战争力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第七章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分析
    7.1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的缘由
    7.2 战争力系统打击力生物要素表现
    7.3 战争力系统认知力生物要素表现
第八章 生物化战争形态概念特征
    8.1 生物化战争形态的概念
    8.2 生物化战争的特征
    8.3 生物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比较
第九章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属性特征
    9.1 生物化战争的运作过程没有改变
    9.2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仍然是政治
    9.3 生物化战争的暴力特性依然存在
    9.4 生物化战争的主导换成生物科技
第十章 生物化战争战争能量剖析
    10.1 战争能量概念及发展趋势预测
    10.2 生物能系统的要素构成
    10.3 现代生物科技对生物能的调控机理
第十一章 生物化战争的战争力运用法则
    11.1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样式预判
    11.2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原则预判
    11.3 生物化战争的制胜原理预判
第十二章 生物化战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12.1 奠定微观争夺基础的技术体系
    12.2 调控生物结构功能的技术体系
    12.3 干预生物生理功能的技术体系
    12.4 吸收生物材料特性的技术体系
    12.5 运用生物独有技能的技术体系
    12.6 蕴含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体系
第十三章 应对未来生物化战争的思考
    13.1 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
    13.2 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
    13.3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
    13.4 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
    13.5 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
    13.6 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制生权理论生物化战争形态问题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和获奖情况
致谢

(5)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注释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
        三、新军事变革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一、战法思想
        二、军事技术
        三、编制体制
        四、途径目标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二、海上打击
        三、后勤保障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二、辅助性海权
        三、主导性海权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一、台湾问题
        二、南海问题
        三、印度洋问题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一、经济海权观
        二、战略海权观
        三、复合海权观
        四、合作海权观
        五、海洋国土观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一、海洋法的演进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第三节 政策含义
        一、培育海权意识
        二、制定海洋战略
        三、推进海军转型
        四、发展海洋经济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6)MIT创业型大学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基础
    四、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孕育期——创业科学思想的发端(1861 年之前)
    第一节 欧洲思潮的影响和办学传统的借鉴意义
        一、 欧洲思潮的影响
        二、 欧洲办学传统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MIT 创始人罗杰斯的办学理念
    第三节 MIT 的创立及创业科学思想的孕育
        一、 《莫雷尔法案》的推动作用
        二、 罗杰斯与 MIT 的创立
        三、 创业科学思想在 MIT 的孕育
第二章 萌芽期——创业型大学的探索(1861—1916)
    第一节 早期的困难
        一、 经费危机
        二、 教师问题
        三、 再挫再战,走出低谷
    第二节 化解被哈佛大学合并的危机
    第三节 成立初期的人才培养
        一、 课程设置
        二、 教学方法
    第四节 MIT 创业型大学的启程之旅
第三章 机遇期——从大学到“战时的军工厂”(1916—1945)
    第一节 一战期间 MIT 和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大学—政府关系的二战模式
        一、 二战前 MIT 的发展
        二、 二战期间 MIT 的军工研究
        三、 二战中大学—政府关系特征
    第三节 战时军工研究对 MIT 的影响
        一、 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声誉的提高
        二、 军事技术研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雏形的凸显
        一、 创业型大学形成的经济环境
        二、 MIT 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成熟期——创业型大学的形成与完善(1945-)
    第一节 冷战时期 MIT 的军工研究
        一、 电子探测设备研究
        二、 导航制导设备研究
        三、 核研究
        四、 材料科学研究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的制度支撑——MIT 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一、 创业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
        二、 创业生态系统的运作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的创新思维—查尔斯·维斯特的创业型大学理念
        一、 大学—政府—产业相互关系的构建
        二、 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组织
        三、 兼容并包的学术与社会蓝图
        四、 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实践引导——开放课程与 MIT 创业型大学建设
        一、“开放与共享”的课程理念
        二、 开放课程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150 岁的 MIT——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坐标
结语
    一、 创业科学与创业型大学
    二、 “官—产—学”的新型关系
    三、 教育生态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四、 创业型大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 ——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对国家安全的研究
        对互联网与国家信息安全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四节 基本议题和理论假设
    第五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分析框架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互联网与国家军事信息安全
        一、军事信息网络化
        二、网络战
    第二节 互联网与国家政治信息安全
        一、国内传统政治模式的新挑战
        二、国际政治体系重构的新力量
    第三节 互联网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一、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二、互联网信息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三、互联网产业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观及其批判
    第一节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
    第三节 基于理性主义的国家信息安全观的局限
第三章 系统论和建构主义的融合及其在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分析中的应用
    第一节 系统论及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观
    第三节 系统论与建构主义整合后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分析框架
第四章 案例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转型
    第一节 战术防御——“9?11”前的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第二节 战略进攻——“9?11”后的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一、通过顶层设计确立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二、建立并规范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三、建立并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和动员
        五、大力投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
        六、高调推行“网络战”
        七、将互联网作为政治渗透的新工具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
    第三节 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效果评估
结语
中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附件1 PPES 和PPBE
    附件2 美国政府发布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部分文件
    附件3 美国制定的有关网络及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部分)
    附件4 美国与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有关的机构
    附件5 美国《加强网络安全法》(选编)

(8)反舰导弹突防原理与突防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国外反舰导弹的发展及其对现代海战格局的影响
3 反舰导弹突防原理
4 亚声速、 超低空、 掠海飞行技术
5 机动多变弹道的应用
6 变速突防技术的应用
    6.1 亚声速-超声速突防技术
    6.2 亚声速-水下突防技术
    6.3 变高度-超声速突防技术
    6.4 超低空-超声速突防技术
7 综合突防技术
8 结束语

(9)电磁发射武器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发展现状概述
    1.1 电磁炮
    1.2 电热炮
2 关键技术
    2.1 电磁炮
        1) 线圈炮
        2) 轨道炮
    2.2 电热炮
3 应用前景
4 结束语

(10)科学技术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关系及历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科技进步与战后局部战争的基本情况
    (一) 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1、战后世界各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2、战后推动科技进步的基本动因
    (二) 战后局部战争的基本轨迹
        1、核威慑条件下的机械化战争的全面发展
        2、以电子战、导弹战为标志的高技术战争崭露头角
        3、信息化战争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二、科技进步直接推动战后局部战争发生深层次的变革
    (一) 战后局部战争在能量释放形态上的变革
        1、体能释放形态的内涵发生变化
        2、热能释放形态向深度发展
        3、核能释放形态向实用性转化
        4、信息能释放形态的作用逐步显现
        5、其它能量释放形态将由实验走向实战
    (二) 战后局部战争在空间上的变革
        1、物理意义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展
        2、信息空间的作用日益增大
    (三) 战后局部战争在时间上的变革
        1、战争的进程不断缩短
        2、战争的阶段性逐渐消失
        3、战争动员与准备的时间向两极化发展
    (四) 战后局部战争日趋明显的可控性特征
        1、科学技术进步到远远超出战争需要时,就成为控制战争的一种因素
        2、科技进步及其在常规武器上的应用,促使战争得到遏制和可控性增强
三、科技进步对未来战争的的作用及影响
    (一) 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使信息化战争逐渐走向成熟
        1、发展信息战技术和武器
        2、构建数字化战场
        3、建设数字化部队
        4、深化信息化战争理论
    (二) 纳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将对未来战争产生全面影响
        1、纳米技术将推动未来作战样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2、纳米技术将使未来的战场环境更加透明
        3、纳米技术将使达成战争的突然性更加可行
        4、纳米技术将使战争耗费不再昂贵
    (三) 其它技术可能对未来战争演变的影响
        1、取得重要突破的生物技术将对未来战争产生深远影响
        2、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武器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要影响
四、对加强当前国防建设的历史启示
    (一) 着眼战后局部战争空间上的变化特点,应对战争空间扩大带来的挑战
        1、树立以综合安全为目标的大国防观念
        2、加快进行信息边疆的建设
    (二) 跟踪战后局部战争的变革轨迹,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国防建设的跨越发展
        1、跨越式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努力实现国防建设怕跨越式发展
    (三) 适应战后局部战争的可控性特征,不断加强战争制约机制
        1、遏制和制约战争,是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之一
        2、不断完善战争制约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方兴未艾的新概念防空武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研究[D]. 齐雄伸.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D]. 黄毓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3]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关键问题研究[J]. 韦刚,刘昌云,姚小强,郭相科. 飞航导弹, 2016(08)
  • [4]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D]. 李洪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
  • [5]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
  • [6]MIT创业型大学发展史研究[D]. 张森. 河北大学, 2012(05)
  • [7]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 ——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D]. 赵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8]反舰导弹突防原理与突防技术探讨[J]. 关世义,张克,涂震飚,殷志宏. 战术导弹技术, 2010(04)
  • [9]电磁发射武器的关键技术与发展[J]. 李薇,林干. 飞航导弹, 2010(02)
  • [10]科学技术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关系及历史启示[D]. 王凯东. 河北师范大学, 2008(06)

标签:;  ;  ;  ;  

新兴的防空武器新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