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治疗肝纤维化

从痰治疗肝纤维化

一、从痰论治肝纤维化渊薮(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鑫[1](2021)在《基于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探讨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HC)为肝脏受各种损伤因素侵袭,出现以肝纤维化、假小叶为特点的疾病,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酒精等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5年生存率为14-35%,已成为全球成人死亡率第14高的病因。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病因与并发症防治方面,肝硬化本身能否被逆转一直存在争议。国内外学者认为,肝硬化实现逆转必然涉及以下三方面环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肝细胞再生及肝小叶结构重建。其中,ECM降解为重要前提。近年研究提示,弹性蛋白合成、降解及其交联阻碍了 ECM降解,进而影响逆转过程。弹性蛋白是由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分泌的,为ECM重要组分。其在正常肝脏中也存在,但含量极低,在肝硬化阶段,沉积迅速。目前,中药单体、复方研究多集中于抗纤维化领域,对早期肝硬化关注较少,需要更多基础研究及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中药疗效优势,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深入挖掘。中药复方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先天优势,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抑制HSCs活化、促进胶原降解或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等方向,尚未对中医药潜在的调控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的相关机制进行探索。目的:基于益肝消积方对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的调控作用,探索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脏发生损伤形成早期肝硬化病变后,该复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益肝消积方进一步成果转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亦为其它防治早期肝硬化药物的研发提供方向。方法:通过给予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00±10g)1ml/kg腹腔内注射50%CCl4和橄榄油混合液,2次/周,共6周,构建早期肝硬化模型。7周始,予益肝消积方、阳性对照药(安络化纤丸),1ml/100g剂量灌胃。空白对照、模型对照组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日1次,持续6周。用生化法检测ALT、AST评估肝功能;行组织病理学染色(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评估早期肝硬化病变进展、检测肝脏胶原沉积;用弹性纤维染色评估肝脏的弹性蛋白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组织中TGF-β1、CD68、CD80、CD163和α-SMA表达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分析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Collagen Ⅰ、Collagen Ⅲ、CCL2、CCR2、TGF-β1、TGF-βR-Ⅱ、Smad2/3、P-Smad2/3、Smad4、Smad7、Sp1、TNF-α、Ras、MEK1/2、ERK1/2、MMP-2、MMP-9、MMP-12、TIMP-1的蛋白水平及bFGF、弹性蛋白(Elastin)的mRNA水平变化,进而对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结果:1.模型制备:予50%CCl4/橄榄油混合液,腹腔注射,1ml/kg,2次/周。造模6周后,组织病理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大量纤维增生,汇管区增宽,形成假小叶,说明模型制备成功。2.一般情况:益肝消积方治疗组及阳性对照安络化纤丸组大鼠毛色、精神状态、进食量等方面均优于模型组。体重上,治疗组大鼠体重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体重增长趋势上,益肝消积方组优于安络化纤丸组。3.肝功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升高显着(P<0.01)。益肝消积方和阳性对照组(安络化纤丸)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或P<0.01)。与安络化纤丸相比,益肝消积方在改善ALT方面疗效较优。4.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从肝脏外观看,模型组大鼠颜色变暗,体积缩小,表面粗糙,边缘较钝,质地较硬韧,部分肝脏在剥离时与胸膜腔其他组织相粘连,难以剥离。益肝消积方和安络化纤丸治疗后的大鼠肝体积缩小不明显,表面粗糙不明显,质地较柔韧,未发现与胸腔其他组织粘连,较易剥离。此外,通过组织学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发现,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益肝消积方和安络化纤丸治疗后的大鼠肝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病变范围减小,汇管区及周围纤维增生程度减轻,假小叶数量明显减少,且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减少(P<0.01)。对比安络化纤丸,益肝消积方抑制胶原沉积的效果较好。说明益肝消积方能够有效抑制炎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过度沉积,从而发挥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5.弹性纤维染色结果:为观测弹性纤维变化,我们对其进行了特殊染色。实验发现,在早期肝硬化阶段,模型组弹性纤维含量增多迅速,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益肝消积方、安络化纤丸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弹性纤维含量显着减少(P<0.01),且益肝消积方效果较明显。6.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α-SMA、CD68、CD80、CD163阳性表达区域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益肝消积方、安络化纤丸组阳性区域明显减少。7.qRT-PCR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lastin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肝消积方治疗组Elastin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对比安络化纤丸,益肝消积方减少ElastinmRNA表达更显着;模型组bFGF mRNA较正常组升高显着(P<0.01)。对比模型组,益肝消积方治疗组bFGF 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对比安络化纤丸,益肝消积方下调bFGF mRNA表达更显着。8.Western blot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 Collagen Ⅰ、Collagen Ⅲ、CCL2、CCR2、TGF-β1、TGF-β RⅡ、P-Smad2/3、Smad4、Ras、Sp1、MMP-2、MMP-9、MMP-12、TIMP-1 蛋白表达含量明显升高(P<0.05 或 P<0.01),Smad7、TNF-α、MEK1/2 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肝消积方治疗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CCL2、CCR2、TGF-β1、TGF-β RⅡ、P-Smad2/3、Smad4、Ras、Sp1、MMP-2、MMP-9、MMP-12、TIMP-1 蛋白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 或 P<0.01),Smad7、TNF-α、MEK1/2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1.予50%CCl4/橄榄油混合液,腹腔注射,1ml/kg,2次/周,共6周,可成功制备早期肝硬化大鼠模型。予益肝消积方干预后,可改善早期肝硬化大鼠体重、肝功能;有效抑制早期肝硬化大鼠肝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胶原纤维(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弹性纤维等ECM沉积,改善病变程度。2.益肝消积方可抑制α-SMA表达,下调CD68、CD80、CD163表达量,抑制CCL2-CCR2通路,进而具有抑制HSCs激活,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阻止单核/巨噬细胞向损伤肝组织部位迁移,减少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和Elastin含量,发挥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3.益肝消积方能通过 TGF-β1/Smads、TGF-β1/Ras/ERK 和 bFGF、TNF-α/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ECM合成,发挥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4.益肝消积方可通过调节MMPs/TIMPs酶系,促进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ECM降解,达到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

朱瑞[2](2019)在《荣肝化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荣肝化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肝郁脾虚型慢乙肝肝纤维化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荣肝化纤汤的加减方服用。两组各治疗48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各组的疗效指标(包括: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Fibrotouch、腹部彩超、乙肝五项)和安全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空腹血糖、心电图、肾功能),比较两组疗效差别。结果: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肝纤维化四项、腹部彩超以及Fibrotouch值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转氨酶,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HBeAg阴转率等方面,虽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荣肝化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肝纤维化四项、Fibrotouch值、腹部彩超等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阻抑肝纤维化进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牟德英[3](2018)在《基于“主客交”理论的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h17/Treg平衡的调控》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基于“主客交”理论的加减三甲散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对Th17/Treg平衡的调控,从免疫学的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探索“主客交”理论的实证依据,丰富“主客交”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1.采取猪血清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加减三甲散干预,并以复方鳖甲软肝片做对照药物,治疗60天后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通过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了解大鼠肝纤维化程度。2.以RT-PCR法检测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水平,比较RORγt/Foxp3比值的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Th17细胞的相关因子IL-6,IL-17,IL-21、IL-23及Treg细胞相关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比较Th17和Treg细胞因子比值的变化。结果:1.病理学观察正常组无纤维化改变,模型组中央静脉及汇管区显着纤维组织增生,加减三甲散组及鳖甲软肝片组纤维化程度低于模型组;模型组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较正常组显着增大(P<0.01),加减三甲散组较模型组显着减小(P<0.01)),较正常组显着增大((P<0.01),较鳖甲片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肝功能指标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的ALT、AST显着升高(P<0.01);相对于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的ALT、AST显着降低(P<0.01),与鳖甲片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的ALB,TP无显着差异(P>0.05)。3.肝纤维化指标模型组的各项纤维化指标较正常组显着增高(P<0.01);相对于模型组,三甲散组LN、PCⅢ、HA显着下降(p<0.01或p<0.05),Ⅳ-C无显着变化(P>0.05),三甲散组与鳖甲片组LN、Ⅳ-C、PCⅢ、HA无显着差异(P>0.05)。3.血液流变学指标模型组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血浆粘度无显着变化(P>0.05);三甲散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血浆粘度无显着变化(P>0.05)。三甲散组与鳖甲片组所有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4.Th17/Treg相关检测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的RORγt、Foxp3、IL-10、IL-6、IL-17、IL-21、IL-23均显着增高,RORγt/Foxp3,IL-6/TGF-β,IL-17/TGF-β,IL-6/IL-10,IL-17/IL-10显着增高((P<0.01);相对于模型组,三甲散组的RORγt、Foxp3、IL-10、IL-6、IL-17、IL-21、IL-23显着降低,RORγt/Foxp3,IL-6/TGF-β,IL-17/TGF-β,IL-6/IL-10,IL-17/IL-10显着降低((P<0.01),相对于鳖甲片组,三甲散组的IL-17,IL-17/TGF-β显着降低,IL-21显着升高(P<0.05)。结论:1.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可成功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2.加减三甲散中药可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一般状态,改善大鼠肝功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减轻肝纤维化程度。3.肝纤维化大鼠体内以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为优势,提示Th17/Treg平衡失控,偏向于Th17。4.加减三甲散可下调大鼠肝组织中Th17及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使Th17/Treg平衡偏于Treg方向发展,有利于肝纤维化的控制及逆转。

李雪萍[4](2018)在《基于康复新液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探究中医肝络病理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研究肝纤维化中医肝络病理论;2.研究肝纤维化与康复新液“血瘀络阻-通利血脉”证治关系理论;3.以CCl4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为对象研究康复新液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一定程度上为肝纤维化中医肝络病的理论认识和康复新液用于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室依据。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1)通过中医肝络病与肝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提出肝纤维化的中医肝络病理论认识;(2)通过复习康复新液研究进展,提出肝纤维化与康复新液“血瘀络阻-通利血脉”证治关系的理论认识。2.实验研究:(1)采用大鼠腹腔注射CCl4油剂(CCl4∶橄榄油=2∶3)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2)肉眼观察大鼠一般体征;(3)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胶原纤维改变;(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与肝纤维化血清生物学标志物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IV型胶原(Collagen IV,ColIV)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5)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纤维化肝组织生物学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Ⅲ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6)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3、β-catenin、Axin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研究结果:1.康复新液抗肝纤维化作用评价:(1)一般体征:正常对照组大鼠毛色光泽,体格健壮,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佳。其余造模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推进,毛色萎黄欠光泽,精神状态欠佳,喜静蜷卧,饮食减少,时有大便溏泄。(2)肝组织病理学:HE染色法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小叶结构清晰,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较整齐,肝细胞大小均匀,无变性、坏死,胞核与胞质清晰可见,汇管区未见纤维组织增生和小胆管增生;模型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不清,甚至破坏,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中央静脉区可见明显瘀血;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各剂量组上述病变改善。Masson染色法结果显示:模型组肝小叶周边、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可见大量蓝色胶原纤维;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各剂量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3)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ELISA检测血清AST、ALT,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各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明显降低;(4)肝纤维化血清生物学标志物:ELISA检测血清HA、LN、ColIV、PⅢNP、HyP,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各剂量组明显降低;(5)肝纤维化肝组织生物学标志物: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各剂量组α-SMA、ColⅢ、TIMP-1明显减少。2.康复新液抗肝纤维化机制: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Axin、GSK-3β和β-catenin,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各剂量组TGF-β1、Smad3和β-catenin表达明显降低,Axin和GSK-3β表达明显增加。研究结论:1.理论研究: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湿热疫毒入侵,正气亏虚,气虚血瘀,终致湿毒瘀互结,入肝滞络,属中医肝络病。2.实验研究:(1)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肝纤维化血清和肝组织生物学标志物及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等病理学、生物学指标一定程度上佐证肝纤维化中医肝络病的理论认识。(2)康复新液可改善CCl4肝纤维化模型肝小叶结构不清甚至破坏,减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降低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AST和ALT的活性;降低肝纤维化血清生物学标志物HA、LN、ColIV、PⅢNP、HyP以及肝组织生物学标志物α-SMA、ColⅢ、TIMP-1,改善CCl4模型大鼠肝纤维化。(3)康复新液可能通过下调TGF-β1、Smad3和β-catenin,上调Axin和GSK-3β,发挥改善CCl4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李硕[5](2017)在《富硒地龙对CCl4诱导的慢性肝纤维化小鼠抗氧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富硒地龙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相关氧化指标及对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皮下注射CCl4溶液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肝纤维化模型组(B组)、普通地龙组(C组)、富硒地龙组(D组),n=15。B、C、D组小鼠给予1次∕3天皮下注射15%CCl4溶液,连续60 d。富硒地龙组灌服富硒地龙悬浊液,普通地龙组灌服普通地龙悬浊液,给药浓度均为0.02 g/m L。模型组和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90d。在水合氯醛麻醉下,行断头采血和肝组织取材。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全血液硒浓度;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用酸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TBA法检测丙二醛(MDA)、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比色法检测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内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rf2蛋白的分布和表达量状况。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硒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肝脏结构的病理性损伤严重,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大量脂肪空泡形成;肝组织中HYP、MDA、SOD、GSH-Px、Nrf2蛋白均明显增多(P﹤0.05)。药物干预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普通地龙组小鼠全血硒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富硒地龙组小鼠全血硒浓度显着增高(P﹤0.05);肝脏病理性损伤较轻,胶原纤维增生减少,脂肪空泡减少;肝组织中HYP、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SOD、GSH-Px、Nrf2蛋白含量均增多(P﹤0.05)。富硒地龙组和普通地龙组比较:全血硒浓度明显升高(P﹤0.05);肝脏结构的病理性损伤较轻,胶原纤维及脂肪空泡减少。肝组织中HYP、MDA含量显着减少(P﹤0.05),SOD、GSH-Px、Nrf2蛋白含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富硒地龙可有效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Nrf2核转位,激活肝内Nrf2/ARE抗氧化通路进而使得下游抗氧化因子如SOD、GSH-Px等含量增加有关。

徐文洋[6](2016)在《加味茵芍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前言:肝纤维化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肝脏,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过度沉积,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最终导致肝脏功能及结构异常改变的病理过程。研究发现,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效应细胞,也是肝纤维化治疗中的靶点细胞。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l,TGF-β1)及Smads信号通路则是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湿、热、毒、瘀、虚等是其基本病理因素,“湿热”、“血瘀”、“正虚”共存则是其基本病机特点。加味茵芍散是基于清热祛湿活血扶正原则所立之方,集驱邪与扶正为一体。既往研究发现茵芍散能够抑制鸭乙肝病毒的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因此探讨加味茵芍散对TGF-β1/Smad通路影响机制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将为临床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多种治疗手段。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加味茵芍散药物血清干预下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以及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清热祛湿活血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多种治疗手段。方法:选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中药煎液、己酮可可碱灌胃,喂养一周后,予以腹主动脉采血,制备含药血清。血清设置为六组,为生理盐水血清干预组(阴性对照组)、己酮可可碱血清干预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加味茵芍散药物血清低剂量干预组、加味茵芍散药物血清中剂量干预组、加味茵芍散药物血清高剂量干预组。含药血清干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后,用MTT法检测加味茵芍散对HSC-T6增殖的影响,并予以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TGF-β1, 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味茵芍散有效抑制HSC-T6增殖和TGF-β1/Smad通路中TGF-β1、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具有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加味茵芍散能够抑制HSC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Smad3的表达、阻断T 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徐文洋,鲁玉辉,吴若云,王心蕊[7](2016)在《虫类药与肝纤维化证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虫类药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方法结合肝纤维化久病入络的病机特点以及虫类药本身的特色,归纳出虫类药在肝纤维化证治中的应用。结果因虫类药其性味多偏咸辛,咸能软坚,辛可入络,咸辛相合,故而能够发挥攻坚破积、活血祛瘀、熄风镇惊、通阳散结之功效。虫类药这些性味特点以及特殊功效颇能切合肝纤维化过程中"痰瘀阻络""久病入络""久病正虚"等病因病机。结论虫类药在肝纤维化临床证治中值得推广应用。

杜良[8](2016)在《健脾软肝方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基底膜形成的干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健脾软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是否与干预基底膜形成有关,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医临床形成更为有效的治法方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72只Wistar雄性大鼠编号,根据随机数字,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扶正化瘀胶囊)组、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模型的复制采用腹腔注射30%CCl4与70%橄榄油混合液,按2m L/1kg计算,每周两次,共4周。造模的同时,从第1周开始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健脾软肝方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扶正化瘀方灌胃。4周末进行以下指标的观察:采用病理切片(HE染色、Mallory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窦内皮下基底膜的超微结构;采用Q-PCR检测ColⅣ、LN 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L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活动如常,毛发有光泽,饮食量正常;模型组大鼠活动减少,精神萎靡,毛发无光泽,有腹泻,饮食量减少;阳性对照组、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与模型组比饮食量、活动度、毛色光泽较好。模型组大鼠死亡率较高。2.肝脏大体形态及肝指数:正常组大鼠肝脏呈暗红色,表面光滑,包膜完整,有光泽,质软,边缘锐利;模型组大鼠肝脏体积增大,颜色变浅,包膜紧张,有细颗粒状突起,无光泽,质地变硬,边缘变钝;阳性对照组、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颜色、光泽、质地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阳性对照组、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肝指数较正常组均增高,正常组、阳性对照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肝指数较模型组均降低,但高、中、低剂量组之间肝指数的升高与降低并不呈一定的药物依赖关系。3.光镜观察(HE染色、Mallory染色):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肝索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现放射状,肝细胞大小均匀,肝细胞核呈圆形,在汇管区、小叶间隔处可见少量胶原纤维;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被破坏,从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伸出粗大的胶原纤维条索分割,包绕肝小叶,可见脂肪变性及细胞水肿,肝索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生、沉积,呈弥漫分布;阳性对照组、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肝小叶破坏减少,胶原纤维沉积减轻,胶原纤维面积相对更小,脂肪空泡数量减少,肝纤维化的程度均减轻。4.电镜观察:正常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呈扁平状,远侧胞质成薄片状、有许多不连续的窗孔,内皮下未见基底膜,Disse间隙内有大量的肝微绒毛和少量的胶原纤维;模型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窗孔数目减少甚至消失,Disse内间隔可见胶原纤维束,甚至局部的内皮下可以见到连续的基底膜;阳性对照组、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直径变小、数目减少,范围较模型组小,内皮下未见到基底膜,Disse间隙内有少量的肝微绒毛。5.ColⅣ、LN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Ⅳ、LN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ColⅣ的m RNA表达水平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中、低剂量组之间ColⅣm RNA表达水平降低并不呈一定的药物依赖关系;LN的m RNA表达水平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中、低剂量组之间LN m 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呈现一定的药物依赖关系。6.LN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N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中LN蛋白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中、低剂量组之间LN的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呈现一定的药物依赖关系。结论健脾软肝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基底膜形成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与健脾软肝方抑制肝组织ColⅣ、LN表达有关。

徐文洋,吴若云,鲁玉辉[9](2016)在《从“阳气窒闭,浊阴凝痞”探讨肝纤维化证治》文中研究说明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甚或肝癌发展的中间阶段,早期阻断、逆转其进程在肝脏疾病的防治中意义重大。以"阳气窒闭,浊阴凝痞"理论为切入点,探讨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证治,为临床多维度辨治肝纤维化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吴辉坤[10](2015)在《基于数据挖掘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用药规律与效果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评价从毒痰瘀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1)利用结构化电子病历对肝硬化门诊患者与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采集,通过数据集成与汇交后,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与加载,使数据整合到一起,再利用数据分类、关联、聚类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2)将乙肝肝硬化住院病例分为中医药治疗组与无中医药治疗组,进一步将中医药治疗组按照“毒、痰、瘀、虚”的用药情况分为毒痰瘀虚组、痰瘀虚组、毒痰瘀组、痰瘀组、毒瘀虚组、毒痰虚组,计算各组治疗前后Child-Pugh积分的变化,利用SPSS软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效果与各组之间的效果。结果:(1)总体用药规律显示,根据用药频次排在前五位的药物分别是茯苓、丹参、茵陈蒿、鳖甲、白术,其使用频次均在40%以上。配对显示,四对药常见配伍有山茱萸、牡丹皮、地黄、山药,蒲黄、白花蛇舌草、白术、五灵脂,蒲黄、枳壳、茯苓、五灵脂,半夏、枳壳、白术、茯苓,柴胡、枳壳、丹参、郁金,四对药配伍基本体现了从“毒、痰、瘀、虚”辨治的思想;三对药常见配伍有漏芦、蒲公英、浙贝母,体现从“毒痰”辨治的思想,牡蛎、鳖甲、丹参,体现从“痰瘀虚”辨治的思想,莪术、薏苡仁、鳖甲,亦体现从“痰瘀虚”辨治的思想,半枝莲、瓜蒌、丹参,体现从“毒痰瘀”辨治的思想;二队药常见配伍较多,解毒常用浙贝母配漏芦,活血化瘀常用五灵脂配蒲黄,补脾气常用白术配茯苓或党参配白术或黄芪配白术,未发现党参配黄芪的规律,补阴虚常用生地配山药或沙参配生地或麦门冬配生地或五味子配生地或枸杞子配生地,未发现温肾阳的配伍规律。从全部4549首处方中提取到的核心处方,其药物由蛇舌草、半枝莲、乌贼骨、黄连、枳壳、茵陈蒿、丹参、郁金、鸡内金、瓜蒌、五灵脂、蒲黄、半夏、白术、茯苓组成,具有解毒化痰祛瘀扶正的作用。(2)从毒痰瘀虚的用药规律显示,根据用药频次,解毒常用茵陈蒿、黄连、连翘、白花蛇舌草、黄芩、半枝莲、蒲公英、半边莲、漏芦、车前子,化痰常用薏苡仁、枳实、半夏、陈皮、瓜蒌、泽泻、牡蛎、厚朴、猪苓、浙贝母,祛瘀常用丹参、郁金、莪术、泽兰、蒲黄、五灵脂、大黄、三七、凌霄花、桃仁,补虚常用茯苓、鳖甲、白术、黄芪、党参(太子参)、当归、白芍、酸枣仁、山药、枸杞子。(3)从毒痰瘀虚的用药规律显示,在药物归经方面,针对“毒”药的选择,主要为寒性、苦味,归肝胆脾胃经,针对“痰”药的选择,主要为温性、辛味,归脾经与肺经,针对“瘀”药的选择,主要为寒性、苦味,归肝经、心经与脾经,针对“虚”药的选择,主要为平性、甘味,归脾经、肝经与肾。(4)各组治疗后Child-Pugh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与无中药组(Y组)比较,毒、痰、瘀、虚组(A组)与毒痰瘀虚组(B组)降低Child-Pugh积分的幅度更加明显(P<0.05);与C组、D组比较,B组降低Child-Pugh积分的幅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1)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治疗肝硬化主要从毒痰瘀虚进行辨治,并且具有明显规律可循。(2)从毒痰瘀虚治疗乙肝肝硬化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予以临床推广应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从痰论治肝纤维化渊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痰论治肝纤维化渊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探讨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肝硬化的研究现状
        1 肝硬化病名渊源
        2 中医对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治疗肝硬化思路
        4 导师论治肝硬化的经验
        5 中医药防治肝硬化的机制探讨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弹性蛋白及其调控因子在早期肝硬化中的作用
        1 流行病学
        2 肝硬化现代研究进展
        3 弹性蛋白在肝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4 调控弹性蛋白合成的细胞因子
        5 调控弹性蛋白降解的细胞因子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益肝消积方对早期肝硬化的干预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研究二 益肝消积方调控弹性蛋白合成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研究三 益肝消积方调控弹性蛋白降解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2)荣肝化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内容及病例选择
        (一) 研究内容
        (二) 诊断标准
        (三) 入选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剔除标准
    二、病例来源
    三、研究方法
        (一) 试验分组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评价标准
        (五) 统计学处理
    四、结果分析
    五、安全性指标
讨论
    一. 现代医学对慢乙肝肝纤维化的研究
        (一) 从不同角度看慢乙肝肝纤维化的本质
        (二) 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三)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诊断
        (四)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治疗
    二.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研究
        (一) 肝纤维化的病名
        (二) 中医对肝纤维化病机的认识
        (三)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辨证
        (四) 专方加减、辨证论治
    三、荣肝化纤汤的组方原理和药物分析
        (一) 荣肝化纤汤的组方原理
        (二) 荣肝化纤汤的药物分析
    四. 荣肝化纤汤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一) 显着改善患者临床证候
        (二) 改善肝纤维化指标,阻抑肝纤维化进展
        (三) 对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的现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3)基于“主客交”理论的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h17/Treg平衡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概况
        1.肝纤维化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
        2.肝纤维化发生的病因
        2.1 病毒
        2.2 酒精
        2.3 代谢异常
        2.4 药物或化学毒物
        2.5 自身免疫性肝病
        2.6 其他
        3.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3.1 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的中心环节
        3.2 肝细胞(Hepatocyte HC)损伤是诱发肝纤维化的根本原因
        3.3 枯否细胞(KC)对HSC的旁分泌激活作用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通路
        3.4 TGF-β/Smad是HSC活化的主要信号通路
        3.5 MMPs/TIMPs失衡引起ECM异常沉积形成肝纤维化
        4.肝纤维化的诊断
        4.1 临床评估
        4.2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4.3 血清学诊断
        4.3.1 直接指标
        4.3.2 间接指标
        4.3.3 血清生化标志物数学诊断模式
        4.4 影像学诊断
        5.肝纤维化的西医治疗
        5.1 病因治疗
        5.2 抗炎/保护肝细胞
        5.3 针对HSCs的治疗
        5.4 调节ECM
        5.5 其他
    二、Th17/Treg平衡与肝纤维化
        1.关于Th17细胞
        1.1 Th17细胞的发现及生物学效应
        1.2 Th17细胞的分化及关键转录因子
        1.3 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2.关于Treg细胞
        2.1 Treg细胞的发现及生物学效应
        2.2 Treg细胞的分化及关键转录因子
        2.3 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3.关于Th17/Treg平衡及调控
        3.1 Th17/Treg平衡的意义
        3.2 Th17/Treg平衡的调控
        4.Th17/Treg与肝纤维化
        4.1 Th17/Treg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纤维化
        4.2 Th17/Treg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纤维化
        4.3 Th17/Treg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性肝纤维化
        4.4 Th17/Treg与酒精性肝纤维化
        4.5 Th17/Treg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三、传统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概况
        1.肝纤维化的病名
        2.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
        2.1 正气不足为发病基础
        2.2 湿热疫毒为病理因素
        2.3 “瘀血内阻”为病理特征
        2.4 正虚邪恋为最终转归
        3.肝纤维化的辨证及治疗
        3.1 初期重在清热解毒祛湿
        3.2 后期注重养肝健脾益肾
        3.3 活血化瘀贯穿始末
    四、“主客交”与肝纤维化
        1.“主客交”原文研读
        1.1 病因
        1.2 失治误治情况
        1.3 “主客交”病机的提出
        1.4 “主客交”的病机特点
        1.5 “主客交”的病理特征-脉络凝瘀
        1.6 主客交的治疗
        2.主客交的理论渊源
        3.主客交的继承及发挥
        4.“主客交”与肝纤维化
        4.1 “主客交”与肝纤维化的病因一致
        4.2 “主客交”与肝纤维化的病机特点相似
        4.3 “主客交”与肝纤维化的病理特征相似
        4.4 基于“主客交”理论的加减三甲散治疗肝纤维化疗效确切
    五、研究课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加减三甲散的干预作用
        1.试验材料
        1.1 动物
        1.2 药品
        1.3 试剂
        1.4 仪器
        2.试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制备
        2.3 给药方法
        2.4 取材
        3.检测指标及方法
        3.1 一般状况观察
        3.2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3.3 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
        3.4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
        3.5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4.统计方法
        5.试验结果
        5.1 动物一般表现
        5.2 肝组织病理改变
        5.3 肝功能AST、ALT、ALB、TP
        5.4 肝纤维化指标
        5.5 血液流变学结果
    实验二: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h17/Treg平衡的调控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2.1 RT-PCR法检测RORγt及Foxp3基因表达水平
        2.2ELISA法检测TGF-β、IL-10和IL-6,IL-17、IL-21、IL-23
        3.统计方法
        4.试验结果
        4.1 各组大鼠RORγt、FOXP3、RORγt/FOXP3比较
        4.2 各组大鼠IL-6、IL-17、TGF-β、IL-6/TGF-β、IL-17/TGF-β比较
        4.3 各组大鼠IL-6、IL-17、IL-10、IL-6/IL-10、IL-17/IL-10比较
        4.4 各组大鼠Th17相关细胞因子IL-21、IL-23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主客交”病机理论代表方—加减三甲散分析
        1.1 加减三甲散来源及方义分析
        1.2 加减三甲散药理分析
    2.关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复制
    3.关于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4.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
        4.1 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4.2 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4.3 对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4.4 对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4.5 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5.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h17/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
        5.1 对大鼠RORγt、FoxP3、RORγt/FoxP3的影响
        5.2 对大鼠IL-6、IL-17、TGF-β1、IL-6/TGF-β1、IL-17/TGF-β的影响
        5.3 对大鼠IL-6、IL-17、IL-10、IL-6/IL-10、IL-17/IL-10的影响
        5.4 对大鼠IL-21、IL-23的影响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康复新液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探究中医肝络病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上篇 肝络病与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第一部分 肝纤维化中医肝络病认识观
        1.络病理论
        1.1 络病理论源流与发展
        1.2 络病病因病机
        2.肝纤维化中医病名的认识
        3.肝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
        3.1 肝纤维化中医病因
        3.2 肝纤维化中医病机
        4.中医肝络病
        4.1 肝络生理功能特点
        4.2 肝络病及其特异性
        5.肝纤维化中医肝络病观
        5.1 肝纤维化肝络病的病理特征
        5.2 肝纤维化肝络病的病机特点
        5.3 肝纤维化肝络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认识
        1.肝星状细胞激活是肝纤维化核心环节
        2.肝脏微循环障碍在肝纤维化中的重要作用
        2.1 肝星状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在维持正常肝脏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2.2 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肝纤维化重要的病理改变,亦是关键病理机制.
        2.3 肝星状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胞内信号通路激活是肝脏微循环障碍发生的关键机制
    第三部分 肝络病与肝纤维化
        1.中医学肝络与现代医学肝血窦结构功能认识的一致性
        2.中医肝络病与现代医学肝纤维化一致性
        2.1 中医肝络病与现代医学肝纤维化病因同源病机一致
        2.2 中医肝络病与现代医学肝纤维化病理及病理转变一致
中篇 肝纤维化与康复新液“血瘀络阻-通利血脉”证效关系刍议
    1.中医学对蟑螂药用价值的认识
    2.美洲大蠊药理药效研究概况
        2.1 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
        2.2 组织修复作用
        2.3 抗肿瘤作用
        2.4 抗氧化作用
        2.5 抗炎消肿作用
        2.6 抑菌抗病毒作用
    3.康复新液研究进展
    4.康复新液通利血脉抗肝纤维化
下篇 实验研究康复新液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
    第一部分 康复新液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设备与器械
        2.实验方法
        2.1 CCl_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2.2 给药
        2.3 取材
        2.4 指标检测
        2.5 数据处理
        3.实验结果
        3.1 一般体征
        3.2 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
        3.3 肝脏组织结构观察
        3.4 肝纤维化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3.5 肝纤维化肝组织生物学标志物
    第二部分 康复新液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
        1.2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
        1.3 Western Blot所需配方
        1.4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制备组织样品
        2.2 测样品浓度
        2.3 样品制备
        2.4 SDS-PAGE电泳
        2.5 数据处理
        3.实验结果
讨论
    1.模型选择、建立与评价
        1.1 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常用方法
        1.2 本研究采用CCl_4诱导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2.阳性药物秋水仙碱选择
    3.指标选择
        3.1 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
        3.2 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
        3.3 肝纤维化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3.4 肝纤维化肝组织生物学标志物
        3.5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4.中医肝络病与现代医学肝纤维化肝脏微循环障碍
        4.1 从生理病理看中医肝络病与现代医学肝纤维化肝脏微循环障碍
        4.2 从病理机制、临床特征看中医肝络病与现代医学肝纤维化肝脏微循环障碍
        4.3 从实验室指标看中医肝络病与现代医学肝纤维化肝脏微循环障碍.
        4.4 从治疗看中医肝络病与现代肝纤维化医学肝脏微循环障碍
        4.5 从康复新液对CCl_4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看中医肝络病与现代肝纤维化医学肝脏微循环障碍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富硒地龙对CCl4诱导的慢性肝纤维化小鼠抗氧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1 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病名的研究
        1.2 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
        1.3 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2.1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2.2 肝纤维化诊断研究进展
        2.3 现代医学关于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制备动物模型
        2.2 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小鼠血液Se浓度
        2.3 实验检测小鼠肝纤维化程度
        2.4 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2.5 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测定
        2.6 各组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测定
        2.7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Nrf2的表达
        2.8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Nrf2的表达
        2.9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状况
        3.2 各组小鼠全血中Se浓度比较
        3.3 各组小鼠肝组织中HYP、MDA、SOD、GSH-Px含量变化
        3.4 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3.5 免疫组化结果
        3.6 Western Blot定量检测肝脏组织中Nrf2的表达
第三章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加味茵芍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认识
    2 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认识
    3 肝纤维化的辨证论治
        3.1 证型分析
        3.2 常用治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系
        1.2 动物
        1.3 药品及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血清制备
        2.3 细胞培养方法及分组
        2.4 MTT法检测
        2.5 PCR检测TGF-β1、Smad3 mRNA表达
        2.6 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检测TGF-β1、Smad3蛋白表达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MTT比色法检测加味茵芍散对HSC-T6增殖的影响
        3.2 加味茵芍散药物血清对TGF-β1、Smad3 mRNA表达的影响
        3.3 加味茵芍散药物血清对TGF-β1、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1 加味茵芍散配伍组成及现代研究
    2 加味茵芍散含药血清抗肝纤维化机制探讨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虫类药与肝纤维化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攻坚破积
2 活血化瘀通络
3 祛痰化浊通络
4 扶正以通络
5 虫类药的使用与“宿邪缓攻”

(8)健脾软肝方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基底膜形成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技术路线
    4.研究方法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统计分析
    5.实验结果
        5.1 一般情况观察
        5.2 各组大鼠肝组织大体形态及肝指数的观察
        5.3 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的观察(HE染色、Mallory染色)
        5.4 各组大鼠肝窦基底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5.5 各组大鼠肝组织ColⅣ、LN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5.6 各组大鼠肝组织LN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6.分析讨论
        6.1 肝纤维化模型的选择及复制
        6.2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6.3 健脾软肝方方义分析
        6.4 阳性对照药(扶正化瘀胶囊)方义分析及相关机制
        6.5 健脾软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基底膜形成的影响
        6.6 健脾软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 ColⅣ、LN m RNA 表达水平及 LN 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
    7.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1.1 参与肝纤维化的细胞
        1.2 参与肝纤维化的细胞外基质
        1.3 肝窦毛细血管化
        1.4 参与肝纤维化的相关细胞因子
        1.5 肝纤维化相关的信号通路的研究
    2.中医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3.肝纤维化诊断的相关研究
        3.1 肝活检
        3.2 血清学检查
        3.3 影像学检查
    4.治疗
        4.1 中医治疗
        4.2 西医治疗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9)从“阳气窒闭,浊阴凝痞”探讨肝纤维化证治(论文提纲范文)

1 阳气窒闭
2 浊阴凝痞
3 证治探讨
4 结语

(10)基于数据挖掘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用药规律与效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硬化“毒痰瘀虚”证侯要素理论研究
    1 证侯要素“毒”的理论研究
    2 证侯要素“瘀”的理论研究
    3 证侯要素“痰”的理论研究
    4 证侯要素“虚”的理论研究
    5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从毒痰瘀虚论治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比较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一、从毒痰瘀虚论治肝炎肝硬化的依据
    二、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的作用
    三、从毒痰瘀虚论治肝炎肝硬化具有明显临床效果
    四、课题的创新性
    五、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2:中药数据规则表
附录 3:“毒痰瘀虚”中药的分层规则
致谢

四、从痰论治肝纤维化渊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探讨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D]. 张嘉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荣肝化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朱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3]基于“主客交”理论的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h17/Treg平衡的调控[D]. 牟德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基于康复新液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探究中医肝络病理论[D]. 李雪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富硒地龙对CCl4诱导的慢性肝纤维化小鼠抗氧化作用研究[D]. 李硕. 湖北民族学院, 2017(01)
  • [6]加味茵芍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机制探讨[D]. 徐文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02)
  • [7]虫类药与肝纤维化证治研究[J]. 徐文洋,鲁玉辉,吴若云,王心蕊. 光明中医, 2016(07)
  • [8]健脾软肝方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基底膜形成的干预作用[D]. 杜良.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9]从“阳气窒闭,浊阴凝痞”探讨肝纤维化证治[J]. 徐文洋,吴若云,鲁玉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02)
  • [10]基于数据挖掘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用药规律与效果比较研究[D]. 吴辉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从痰治疗肝纤维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