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5例临床观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5例临床观察

一、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5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路婷婷[1](2021)在《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新诊断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也为今后临床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60例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住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科的符合新诊断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人。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消丸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总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所需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记录不良事件,评估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新诊断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疗效与安全性,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处理。结果:(1)FPG、2h PG:两组治疗前后FPG、2h PG水平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FPG差异显着(P<0.01),2h 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INS、FC-P、HOMA-IR:治疗后两组FINS、FC-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HOMA-IR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FINS、FC-P、HOMA-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一般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1)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在降低FPG、2h PG水平上优于单纯胰岛素泵组,且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更为显着。(2)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和单纯胰岛素泵组均可以提高患者FINS和空腹C肽水平,降低HOMA-IR,两组在提高空腹胰岛素和空腹C肽水平,降低HOMA-IR方面疗效相当。(3)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使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较快解除高糖毒性,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优于单纯胰岛素泵组。(4)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单纯胰岛素泵组。(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作用,证实了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具有安全性。通过试验初步得出,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更快地使新诊断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糖毒性得到解除,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降低HOMA-IR,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冯苗[2](2020)在《CSⅡ和CV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和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sulin infusion,CVI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有关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和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DKA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追溯其参考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01月。中文检索词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持续皮下注射、持续静脉注射、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为diabetic ketoacidosis、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sulin infusion、RCT,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根据改良后的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资料,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中英文文献896篇,最终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7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试验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与对照组(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注射组)相比,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1.50h;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77,-1.23;p<0.00001,I2=5%),尿酮转阴时间(WMD:-5.75h;95%CI:-6.46,-5.04;p<0.00001,I2=0%)血酮达标时间(WMD:-13.50h;95%CI:-15.95,-11.04;p<0.00001,I2=86%),使用胰岛素总量(WMD:-18.41U;95%CI:-22.37,-14.46;p<0.00001,I2=81%),PH值恢复正常时间(WMD:-6.25h;95%CI:-6.95,-5.56;p<0.00001,I2=0%)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19;95%CI:0.09,0.42;P<0.0001,I2=0%]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能在更短时间内纠正DKA且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结论:充分补液基础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比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更显着且低血糖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好。

李春楠[3](2020)在《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和评价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气阴两虚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spexin(SPX)的影响,探究其治疗新诊断T2DM的作用机制,为T2DM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并整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气阴两虚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生活指导(饮食+运动)的常规治疗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八味芪丹胶囊(4粒/次,3次/天,口服),观察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血糖血脂指标、胰岛细胞功能及抵抗指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血清spexin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1.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FPG、2h PG、GA较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的GA较对照组降低的更显着(P<0.05),两组间FPG、2h 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脂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TG、TC、LDL-C均较前降低(P<0.05),两组HDL-C均较前升高(P<0.05),治疗组TG、TC、LDL-C的降低及HDL-C的升高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3.胰岛细胞功能及抵抗指数比较:治疗后两组HOMA-β均较前升高(P<0.01),两组HOMA-IR均较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HOMA-β的升高及HOMA-IR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着(P<0.01)。4.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比较:在2周的治疗时间内,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血清spexin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spexin水平均较前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的更显着(P<0.01)。6.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新诊断T2DM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更好的调节糖脂代谢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因子spexin的水平,影响受胰岛素受体介导的spexin基因的表达,从细胞因子途径,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参与糖脂代谢过程,调节代谢紊乱,从而达到治疗新诊断T2DM的目的。通过研究证实八味芪丹胶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田勍,洪天配,匡洪宇[4](2017)在《门冬胰岛素与常规人胰岛素治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IAsp)与常规人胰岛素(RHI)用于基础-餐时胰岛素(BB)或胰岛素泵(CSII)治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via OVI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5年11月,比较IAsp与RHI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分别对新诊断和已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人群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0项研究,累计新诊断患者1087例,已治疗患者2395例。两类人群中,IAsp组早、午、晚餐后2 hPG(新诊断人群MD=-1.22、-1.70、-1.44,95%CI:-1.79-0.64、-2.77-0.63、-2.12-0.75;已治疗人群MD=-1.19、-1.14、-1.03,95%CI:-1.39-0.98、-1.27-1.02、-1.25-0.81)和FPG(新诊断人群MD=-0.55,95%CI:-0.97-0.12;已治疗人群MD=-0.24,95%CI:-0.44-0.03)均低于RHI组;IAsp组达血糖控制目标时间更短(新诊断人群MD=-1.58,95%CI:-1.74-1.42;已治疗人群MD=-1.73,95%CI:-2.10-1.36),低血糖风险(新诊断人群RR=0.33,95%CI:0.190.56;已治疗人群RR=0.44,95%CI:0.320.61)更低(P<0.05)。CSII治疗时,IAsp组胰岛素日剂量更少。结论对于中国糖尿病患者,IAsp在控制2 hPG、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风险方面均较RHI更有优势。

盛金艳,孙晓敏[5](2017)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血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DKA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及发病迅速等特征。目前,临床上对于DKA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主要由于机体血糖激素过多或胰岛素缺乏造成电解质紊乱、继发性酸中毒、血酮体增加、脂肪分解增加及血糖升高等症状。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等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近年来,胰岛素治疗在DKA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现对DKA的诱因、临床表现,胰岛素在DKA中的应用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6](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梅莎莎,宋恩峰[7](2012)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的荟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并筛选关于胰岛素泵在DKA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RCT。与常规胰岛素静脉滴注相比,持续皮下胰岛素泵(CSII)治疗DKA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15个RCT结果显示,CSII治疗DKA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7项研究结果表明,CSII治疗DKA平均胰岛素用量减少;15项研究结果表明,CSII治疗DKA尿酮转阴时间缩短;12项研究结果表明,CSII治疗DKA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4项研究结果表明,CSII治疗DKA血酮恢复时间缩短。结论胰岛素泵能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灵活、有效的治疗DKA的方法,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宋向欣,葛家璞[8](2006)在《国内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疗效及使用策略回顾》文中研究说明 DCCT 和 UKPDS 的实验结论,证实了积极降糖对减少糖尿病各种晚期并发症有巨大的益处。胰岛素泵作为强化降糖的一种重要手段,同其它方案相比,可能有其独特的优势。自从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能够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报道陆续发表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并针对胰岛素泵的临床疗效,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本文综述了国内2000年~2005年发表的部分关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结论。文献来自“清华同方数据库”浏览器版,应用关键词检索“(胰岛素泵 or 胰岛索输注系统)and 糖尿病”语句,获得文献322篇,经阅读文摘及全文,排除265篇,其

张童童,芮凤,张雪英[9](2022)在《胰岛素泵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药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母婴结局以及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通过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餐后2 h血葡萄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Hcy、CRP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母婴结局。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2 h PG、HbA1c及FPG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t=3.23,t=3.47,均P<0.05)。观察组GDM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t=7.18,均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Hcy、CRP水平均显着降低,观察组患者CRP、Hcy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t=3.37,均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羊水过多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χ2=4.18,χ2=4.18,均P<0.05)。观察组患者娩出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χ2=5.26,χ2=4.18,均P<0.05)。巨大儿、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GDM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缩短血糖控制所用时间,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更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降低GDM患者CRP及Hcy水平,减少孕期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从而改善母婴结局,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郭晓迪,朱延华,胡细玲[10](2021)在《一例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瘤库欣综合征合并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总结1例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瘤库欣综合征合并类固醇糖尿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采用胰岛素泵精准控糖;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适时给予心理疏导;术中密切监测血压、皮质醇水平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防治肾上腺危象等并发症;术后进行全程营养管理, 减少血糖波动, 重视氢化可的松不良反应的自我观察与宣教, 针对性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经过20 d精心治疗和护理, 患者血糖控制平稳, 库欣综合征达到临床缓解, 术后短期经过激素补充治疗, 病情明显好转出院。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库欣综合征合并类固醇糖尿病安全可靠, 充分术前准备, 术中、术后密切监测, 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二、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5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5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量估计
        1.2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血糖监测
        3.4 低血糖的预防对策
        3.5 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病例入选及完成情况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1 性别
        2.2 年龄、病程、BMI、HbA_(1c)
    3 疗效性指标
        3.1 FPG、2hPG
        3.2 FINS、FC-P、HOMA-IR
        3.3 血糖达标时间
        3.4 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
        3.5 中医证候总积分与中医证候临床疗效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2 型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本研究方药分析
        3.1 组方思路及依据
        3.2 三消丸组方分析与现代药理学研究
    4 疗效分析
        4.1 血糖水平(FPG、2hPG)
        4.2 FINS、HOMA-IR、空腹C肽
        4.3 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
        4.4 中医证候总积分与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分析
        4.5 安全性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CSⅡ和CV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流行病学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诱因
    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分级
        1.6.1 DKA的诊断
        1.6.2 DKA的分级
    1.7 特殊类型的酮症酸中毒
        1.7.1 正常血糖DKA
        1.7.2 碱血症性DKA
        1.7.3 非酮血症性DKA
    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2.1 资料与方法
        2.1.1 检索策略
        2.1.2 文献选择
        2.1.2.1 纳入标准
        2.1.2.2 排除标准
        2.1.2.3 干预措施
        2.1.2.4 结局指标
    2.2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2.2.1 资料提取
        2.2.2 质量评价
        2.2.3 发表偏倚评估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3.3 纳入文献发表偏倚评估
    3.4 meta分析结果
        3.4.1 尿酮转阴时间
        3.4.2 血糖达标时间
        3.4.3 血酮达标时间
        3.4.4 胰岛素用量
        3.4.5 PH值恢复正常时间
        3.4.6 低血糖发生率
        3.4.7 敏感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3)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新诊断T2DM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病例标准
        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3.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案
        3.2.1 基础治疗
        3.2.2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3.2.3 对照组
        3.2.4 治疗组
        3.2.5 疗程
    4.观察内容
        4.1 安全性指标
        4.2 疗效指标
    5.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5.1 中医证候分级评分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5.3 主要试剂盒及仪器设备
    6.统计学处理
观察结果与分析
    1.一般临床资料
    2.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3.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4.治疗前后HOMA-β、HOMA-IR比较
    5.治疗后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
    6.治疗2周内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
    7.治疗前后血清spexin水平的比较
    8.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9.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10.安全性观察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新诊断T2DM的认识
        1.1 T2DM主要发病机制
        1.2 新诊断T2DM的临床特点
        1.3 T2DM的治疗方法
        1.3.1 生活指导
        1.3.2 口服药物降糖药治疗
        1.3.3 注射降糖药物治疗
    2.胰岛素强化治疗
        2.1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适应证
        2.2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优势
        2.3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缺陷
    3.Spexin的相关研究
        3.1 Spexin与 T2DM的关系
        3.2 Spexin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4.中医对T2DM的认识
        4.1 中医关于T2DM的历史源流
        4.2 中医学对T2DM病因的认识
        4.2.1 禀赋不足
        4.2.2 情志失调
        4.2.3 饮食不节
        4.2.4 劳欲过度
        4.3 中医学对T2DM病机的认识
        4.4 中医学对T2DM的治疗
    5.导师对T2DM的病因病机认识
    6.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6.1 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6.2 临床常见中医证型
        6.2.1 气阴两虚型
        6.2.2 脾虚痰湿型
        6.2.3 阴虚血瘀型
        6.2.4 湿热中阻型
    7.八味芪丹胶囊的前期研究
        7.1 八味芪丹胶囊的方药分析
        7.2 八味芪丹胶囊临床研究
        7.2.1 八味芪丹胶囊对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7.2.2 八味芪丹胶囊干预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研究
        7.2.3 八味芪丹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7.2.4 八味芪丹胶囊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防治的机制研究
        7.2.5 八味芪丹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制研究
    8.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T2DM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
        8.1 安全性评价
        8.2 对血糖的影响
        8.3 对血脂的影响
        8.4 对HOMA-β、HOMA-IR的影响
        8.5 对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的影响
        8.6 对血清spexin水平的影响
        8.7 对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1.中药联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1.1 胰岛素强化的优势
        1.2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缺点
        1.3 中药在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中医辨证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2.1 气阴两虚型
        2.2 脾虚痰湿型
        2.3 阴虚血瘀型
        2.4 湿热中阻型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DKA的诱因
2 临床表现
3 DKA的胰岛素治疗现状
4 DKA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4.1 静脉疗法的护理
    4.2 胰岛素泵的应用护理
        4.2.1 胰岛素泵安装前的护理
        4.2.2 胰岛素泵安装时的护理
        4.2.3 胰岛素泵安装后的护理
    4.3 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护理
        4.3.1 补钾
        4.3.2 纠正酸中毒
    4.4 预防DKA的护理干预措施
5 小结

(7)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法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研究设计
        1.2.2 纳入对象类型
        1.2.3 干预措施
    1.3 疗效指标
    1.4 资料的提取
    1.5 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2 疗效评价
        2.2.1 血糖达标时间
        2.2.2 平均胰岛素用量
        2.2.3 尿酮转阴时间
        2.2.4 低血糖发生率
        2.2.5 血酮恢复时间
3 讨论

(9)胰岛素泵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3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GDM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2.2 两组GDM患者治疗2周后血糖水平对比
    2.3 两组GDM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2.4 两组GDM患者Hcy、CRP水平对比
    2.5 两组GDM患者母婴结局对比
3 讨论

四、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5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消丸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观察[D]. 路婷婷.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CSⅡ和CV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冯苗. 兰州大学, 2020(01)
  • [3]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 李春楠.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门冬胰岛素与常规人胰岛素治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Meta分析[J]. 田勍,洪天配,匡洪宇.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05)
  •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J]. 盛金艳,孙晓敏.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01)
  • [6]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7]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的荟萃分析[J]. 梅莎莎,宋恩峰. 医药导报, 2012(02)
  • [8]国内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疗效及使用策略回顾[J]. 宋向欣,葛家璞. 新疆医学, 2006(06)
  • [9]胰岛素泵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张童童,芮凤,张雪英. 中国妇幼保健, 2022(01)
  • [10]一例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瘤库欣综合征合并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 郭晓迪,朱延华,胡细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35)

标签:;  ;  ;  ;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5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