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歌手超级合集

国王歌手超级合集

一、国王歌手合唱团超级精选集(论文文献综述)

顾盼[1](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申琳[2](2020)在《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14年文化部发布的《2013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泛娱乐”这个概念以后,“泛娱乐”这个词就迅速席卷互联网,并发展成为一大浪潮,而IP(Intellectual Property)在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大热,形成井喷现象。文化IP的商业化让更多的资本充实起来,内容产业得到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开发。同样,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新消费观念形成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儿童产业也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巨大,如果用IP将儿童文学、动漫、影视、游戏、教育等多内容形式串联起来,不仅能满足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产业打通整个儿童生态链。不过,在对优质内容的海量需求之下,优质儿童IP依旧屈指可数。其实,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我国诞生了许多很好的儿童IP,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我国也具备了很好的讲故事、艺术创意及技术制作等能力,尤其是我国在5G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些对儿童IP发展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优势。但是,一个成功的IP是由IP本身的内涵及其变现形式共同决定的,而我国很多经典的儿童IP由于诸多原因,更多情况是被一次性消费,尤其欠缺儿童IP周边的生产与运营能力,最终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慢慢淡出时代与市场。而有些儿童IP则因为价值本身没有那么高,且缺乏长久生命力,却硬生生地被大资金、大平台强势导流,以商业化的思路运营,甚至为了迎合市场而开始批量“生产”,彻底脱离了IP价值最本质的东西,虽能取得一时的成效,却也终究无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与市场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儿童IP在泛娱乐时代的运营模式。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儿童IP开发的内涵。在理清相关重点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泛娱乐”背景下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界定儿童IP与儿童文学的关联,并描述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总结泛娱乐时代我国原创儿童IP的发展状况并重点分析其运营模式。在描述我国逐步形成完善的泛娱乐产业链的基础上,将我国儿童IP的发展纳入泛娱乐产业链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我国儿童IP意识在历史上的普遍缺失。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儿童IP三大领域——儿童动画IP、儿童漫画IP、儿童游戏IP——的运营模式逐一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国外优秀的儿童IP运营模式,具体考察了哈利波特、精灵宝可梦、小猪佩奇等全球顶尖的儿童IP,也对迪士尼全产业链运营进行了总结。国外儿童IP运营模式与儿童IP产业链相对而言较为成熟,对我国儿童IP运营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分析我国儿童IP面临的问题,总结我国儿童IP运营模式的三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张倩雅[3](2020)在《音乐公共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白毛女”艺术交流的分析(1952-1978)》文中研究表明音乐的艺术美感和情感表达的跨国界共鸣使音乐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形态之一。音乐公共外交是国家外交的助力器和催化剂。学界普遍认为:公共外交只有和国家外交政策方向相一致,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案例中,中日关系发展一波三折,但双方艺术团体关于“白毛女”的艺术交流却一直持续。那么,具体来看,中日“白毛女”艺术交流历程与中日关系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总体来看,音乐公共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抽象来看,音乐公共外交对国家间关系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文将选取1952到1978年间,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背景下,中日围绕艺术作品《白毛女》开展的多形式艺术交流为案例,探讨音乐公共外交对国家间关系的作用。本文首先明晰公共外交和音乐公共外交概念,其次结合软实力理论与文化资本理论,将音乐视为一国软实力来源、重要文化资源以及实施公共外交政策的重要资源,建构出本研究理论根基。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案例分析、过程追踪、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1952-1978年间,中日围绕中国音乐艺术作品《白毛女》开展的艺术交流个案进行深度分析。通过从中日关系发展背景、“白毛女”与中日交流、交流效果三个角度分析1952年到1978年26年间的“白毛女”交流历史和中日关系史,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具体而言,“白毛女”交流直接参与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对拉近中日人民距离、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促进中日友好、改善中日关系并助力中日建交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其中,“白毛女”交流既受中日关系的影响、限制,又发挥自身独立作用,在中日关系止步不前、遭遇挫折时能持续进行。一般而言,音乐公共外交通过严格筛选音乐文化资源、精心开发音乐资源,可以发挥文化使者、友好大使和政治信使三大作用,能影响两国外交关系。音乐的稳定性、包容性、隐蔽性和亲和性使得音乐公共外交相比官方外交和其他公共外交形式在某些情况下更具优势,但它也有音乐和政治理念偏离、音乐和政治诉求疏离、音乐公共外交长期性等不足。未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需要精准定位音乐内容和目标群体、调动资源与建立体系、明确政府与民间的责任分工、借助新兴科技推进音乐公共外交。

李岩[4](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说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韩璐[5](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萧潇[6](2018)在《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文中研究指明亨利·雷纳的《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是一部审视制度、政治和经济的环境与历史和音乐实践关系的先驱性着作,在西方艺术音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示了音乐社会史与音乐社会学的紧密联系。全书除前言和附录外共有20个章节,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就音乐消费与音乐生产对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译者选取翻译的前言至第14章,囊括了中世纪至17世纪宗教、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变迁对于音乐产生影响的相关内容,描述了各个阶层对于音乐的态度、投入和支出,以及音乐对于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映。书评部分主要简述学科理论,参照社会史的历史写作方法概述本书结构内容,分析作者的实证主义倾向,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

魏志宇[7](2017)在《《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与书评》文中研究说明

金志军[8](2017)在《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从传统的“同志”、“小姐”到流行的“驴友”、“月光族”、“单身狗”等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我们发现它们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问题一,任何研究都必须基于对于概念的有效界定,既有研究对于这类语言形式或称为“称谓语”,或称为“称呼语”,则,哪一种更准确,是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社会语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也关联着社会学,则我们的研究如何与社会学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身份紧张”等等问题衔接?问题二,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离散的(即使是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某个小样本,如《红楼梦》专书才得以实现),则,面向海量数据的研究是否可能?语言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既有研究却通常基于相对静止的语言材料(如某个语料库),则,即时性追踪每时每刻的语言系统性变化是否可能?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基于文献阅读(即使是语料库也主要基于文本阅读)采集获得,则,我们是否可能通过设计某种实验手段而获取?既有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在语句中“摘取”词语的方式获得语料,则,既不依赖语句、语篇,又不依赖词典而“直接”提取词语作为语料是否可能?问题三,语言变化既是语言内部运功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表征,既有研究通常关注的只是这类词语对于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的意义,则借助语言统计与分析,建立辨识某种“即时性社会状态”的表征模型乃至建立某种基于语言统计的“社会问题量表”是否可能?本文的焦点就在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重新考察了既有研究习用的“称谓”与“称呼”概念,提出用“身份指称”涵盖“称谓”与“称呼”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陈述、描写。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交往中首要问题可描写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所谓“身份指称”是指在语言中以语汇形式对于人的各自身份类型的指称。这表达了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接着,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第一次设计了“基于键盘输入法的身份指称语料采集”的实验手段。中国网民达7.1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数据)。“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是中国网民使用率很高的输入法,这一输入法会根据全国网民的使用而自动更新其词库的词语优先联想。这样,我们便可借助键盘输入来测量当下全国“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用户普遍使用的指称形式是哪些。由此,作为我们的语料搜集来源,论文以2015年1月2日搜狗键盘输入法词库为基础,通过追踪测量,建立了以这一动态词库为基础的“身份指称全数据语料库”。论文第一次采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数量的身份指称形式共计13292个。其中,包括二字格身份指称6528个,三字格身份指称6764个。如此巨量的身份指称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身份识别与认同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论文也第一次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身份指称“词语模”。为了在大数据量身份指称研究中分离出权重较高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人工梳理,分析出所有身份指称中的“核心语素”,并由此发现了数量空前的身份指称“词语模”。如此数量的词语模的发现,不仅提升了语言学对于身份指称词语模数量的认识,并且,这种具有能产性的并如此高量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身份指称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维度上的身份指称数据的前后对比分析中,论文不但观察到身份指称的动态性变化调整(身份指称年度隐显变化率约为200%)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常态,而且观察到了身份指称所勾勒的与其时间维度相应的社会职业、社会心理和社会焦点等社会现象。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在身份指称中所映射的当代社会问题,论文进一步集中考察了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权利与财富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族群问题。论文发现,“社会分层”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民众对社会的财富、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声望维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焦虑;“性与性别”类相关身份指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性别维度”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其中,男性性别指称多映射中国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等社会重大议题,女性性别指称更多表现出女性炫富、炒作和任性等特点;“族群”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族群”的内外部分层,其中,民族歧视和“逆向歧视”是由事件性的社会力量推动而成的结果,而部分“族群”类身份指称体现了某些权力拥有者和社会普罗大众之间的分层、某些利益拥有者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分层、某些非法获利族群与普通利益输送族群的社会分层。自然,这些社会问题都是处在变动过之中,而基于对全国网民输入习惯的“词库”变化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社会学“社会身份与社会冲突的焦虑度”的量表的构建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思路。

张洁[9](2016)在《游戏理论视角下的综艺真人秀节目研究》文中认为综艺真人秀节目是在继承真人秀“真实纪录”、“真人竞赛”等本质特征,并充分吸收传统综艺节目的综艺元素基础上融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是真人秀节目最新的“亚种”类型。综艺真人秀节目在媒体上形成了综艺真人秀节目奇观,并成为媒体的话题中心和社会的关注焦点,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综艺真人秀节目已然成为娱乐节目生态中重要的节目形态,是电视和网络视频网站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游戏理论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探索建立能有效分析电视节目的游戏理论框架。以2014和2015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收视排行前50名以内的节目作为研究文本进行定性分析,主要从节目中游戏的质量水平和游戏的文化建构功能两大层面描述目前中国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化发展的现实图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阐释综艺真人秀节目中游戏泛滥、狂欢式游戏、煽情主义和原创性缺乏等四方面的主要问题,以此对游戏建构电视节目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功能进行根源性反思。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通过梳理和分析文献厘清本文的重要概念,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重点、创新点与难点以及适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确立本文问题的研究对象,阐释本文论题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考察综艺节目和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史及其文化背景,明确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阐明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具体从文化冲突的历史维度、空间维度、审美范式和个人处境四个角度分析了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化的发展是在文化冲突语境之下的主动选择。最后,分析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游戏化发展的现实动力和进化规律,描述了节目中游戏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为后文的论述提供了研究基础。第二章通过探索建立游戏理论分析框架,确立本文立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游戏的本质特征主要有:趣味性、以规则为中心和体验性。这些特性的实现程度决定了游戏的整体品质,尤其是游戏的规则具有表征和建构理想社会秩序的功能,是游戏产生文化影响力的根本原因。随后使用游戏理论对综艺真人秀节目中的游戏进行测评,判断游戏的品质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游戏与文化紧密相关,在表征文化的同时还具有意义生产功能,游戏通过表征人的类本质、生成仪式和价值感染来实现文化建构功能。当前综艺真人秀节目中的游戏存在品质较低、明星式狂欢、煽情泛滥、价值表达异质化等主要问题,对其文化建构功能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文化意义饱受诟病。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分别阐释游戏建构文化中存在的四方面问题:低品质游戏泛滥导致节目同质化发展:游戏狂欢化弱化仪式的有效生成;游戏煽情化消解价值感染效果;游戏原创力孱弱冲击本土文化特质。这四个问题也正是综艺真人秀节目在文本呈现、主体异位、价值内涵、本土文化特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文化表达和建构水平仍需要不断提升。最后第七章,从电视节目本土化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提高综艺真人秀节目土化发展水平的理念和具体的改进途径:坚持传统的审美取向;对本土游戏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围绕家庭来进行专业化、品牌化的游戏制作;在游戏创作中遵循娱乐和文化价值均衡的原则。提高游戏质量,提升综艺真人秀节目整体水平。

刘娟[10](2016)在《译着《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西方音乐史写作长期以来都是围绕重要作曲家进行,无论风格史、体裁史,还是思想史,围绕作曲家的方方面面谈起似乎是一种规范。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西方音乐史似乎就意味着了解作曲家、作品、体裁和风格,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刻板模式。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体裁史、风格史与思想史学写作方式之外出现了一种更为折衷的音乐史写作方式——音乐社会史,这是一种无意展示西方音乐史的各个“零部件”的写作方式,也没有对读者的整个文化思想史水准作出任何智力要求,它在以一种异常“实际”的方式探索着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音乐社会史写作不仅是20世纪50年代民族音乐学得到发展以来,音乐学研究视域不断扩大的结果,也是一般音乐史写作无法满足爱乐者对整个音乐世界肌理的进一步梳理与探寻,学者们踏上一条从“本体”到“外围”——从“外围”到“本体”的“迂回”研究路线的结果。音乐社会史才被认为是一般西方音乐史的有效补充,它存在的根本目标不在替代一般音乐史,它更倾向于面向熟稔一般音乐史或对一般音乐史一无所知的读者。在我看来,涵盖了音乐社会史与以作曲家为主线的体裁史、风格史和风格史才算全面、完善的西方音乐史。亨利·雷纳的音乐社会通史或可为我们在音乐史书写和研究领域提供有效参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他在规避直接的音乐艺术问题之时,为音乐史思考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与全面的观赏视角,更为清晰展示了音乐中的社会景观和社会中的音乐景观。

二、国王歌手合唱团超级精选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王歌手合唱团超级精选集(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对本文相关范畴的基本解释
        1.1.1 泛娱乐与IP
        1.1.2 社交媒体
        1.1.3 粉丝和粉丝经济
        1.1.4 社群
        1.1.5 二次元
        1.1.6 Z世代和新生代父母
    1.2 选题背景
    1.3 选题意义
    1.4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与IP问题的研究现状
        1.4.1 文化产业的范畴
        1.4.2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1.4.3 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5 国内关于IP问题的研究
        1.5.1 IP现象早已存在,但IP问题研究是新问题
        1.5.2 我国关于IP问题的专着
        1.5.3 我国关于IP问题的其他文献
        1.5.4 我国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
        1.5.5 我国针对儿童IP运营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学方法
        1.6.2 数据分析法
        1.6.3 跨学科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7.1 研究创新点
        1.7.2 研究难点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儿童IP开发运营的内涵
    2.1 IP的内涵和特点
        2.1.1 IP的内涵
        2.1.2 从吉祥物IP运营透视IP内涵
        2.1.3 优秀IP的特质
    2.2 儿童IP
    2.3 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
        2.3.1 成人IP的儿童化
        2.3.2 儿童IP的全年龄层化
        2.3.3 介于儿童IP和成人IP之间的“儿童IP成人化”IP
    2.4 儿童文学及其与儿童IP的关系
        2.4.1 发展中的中国儿童文学
        2.4.2 泛娱乐时代儿童文学出版的大发展与新突破
        2.4.3 儿童文学是儿童IP内容运营源头之一,但不等于就是儿童IP
第3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概观
    3.1 泛娱乐时代我国的泛娱乐产业链
        3.1.1 腾讯: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娱乐新生态
        3.1.2 阿里巴巴:打造阿里大文娱
        3.1.3 百度: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泛娱乐
    3.2 泛娱乐产业链上的儿童IP发展状况
第4章 我国儿童IP运营的历史与现实
    4.1 动画IP:儿童IP最主要的IP形式
        4.1.1 中国动画第一个黄金期(1957-1967年)
        4.1.2 中国动画第二个黄金期(1979-1989年)
        4.1.3 中国动画缓慢发展期(1990-2010年)
        4.1.4 动画IP萌芽期(2011-2015)
        4.1.5 动画IP成长期(2015-至今)
    4.2 动画电影IP
        4.2.1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经典IP与国人的“大圣情怀”
        4.2.2 《大鱼海棠》:成功的衍生品周边运营
        4.2.3 《大护法》:暴力美学与内容硬伤的悲歌
        4.2.4 《风语咒》:构建“中国超级武侠世界观”IP群的试水运营
        4.2.5 《白蛇:缘起》:传统IP的创新价值的实现
        4.2.6 《哪吒·魔童降世》:颠覆经典,衍生新的儿童IP
    4.3 网络漫画IP:二次元文化成主流
        4.3.1 《狐妖小红娘》:动画热播赋能原着漫画
        4.3.2 《一人之下》:传统文化灵魂下的消费者认同
    4.4 游戏IP:机遇和挑战并重
        4.4.1 《王者荣耀》:现象级游戏IP的荣耀
        4.4.2 《阴阳师》:“以玩家为本”的衍生开发
第5章 国外优秀儿童IP的运营分析
    5.1 哈利波特:从畅销小说到IP多元化商业开发模式
        5.1.1 “哈利波特”IP开发的核心:系列小说与系列电影
        5.1.2 “哈利波特”IP的游戏开发
        5.1.3 “哈利波特”IP的主题公园建设
        5.1.4 “哈利波特”IP周边衍生品链建设
    5.2 精灵宝可梦:从反应平平的游戏到全球第一大儿童IP
        5.2.1 漫画游戏联动,“精灵宝可梦”IP价值显现
        5.2.2 技术+社交的产品模式激发IP的独特价值
        5.2.3 IP大电影: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价值进化
        5.2.4 联名营销:IP商业价值的充分释放
    5.3 小猪佩奇:中国社交媒体捧红的儿童IP
        5.3.1 《小猪佩奇》的成名史:从儿童IP到全民IP
        5.3.2 《小猪佩奇》IP的核心价值:家庭教育价值观的挖掘
    5.4 迪士尼全业产业链运营
        5.4.1 迪士尼媒体网络
        5.4.2 迪士尼主题公园
        5.4.3 迪士尼影视娱乐
        5.4.4 迪士尼消费品
第6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问题与对策
    6.1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面临的问题
        6.1.1 儿童IP产业链不够健全
        6.1.2 儿童IP全年龄段的开发意识不足
    6.2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对策
        6.2.1 孵化阶段:打造优质儿童IP内容
        6.2.2 放大阶段:善用社交媒体宣传
        6.2.3 变现阶段:跨界运营,进行商业化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音乐公共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白毛女”艺术交流的分析(1952-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由来
    1.2 文献述评
        1.2.1 国际关系中的音乐研究现状
        1.2.2 中日关系以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研究
        1.2.3 研究不足
    1.3 研究意义
        1.3.1 挖掘中国音乐公共外交史料
        1.3.2 助力中国音乐公共外交实践
        1.3.3 增加音乐公共外交深度个案研究
        1.3.4 探索音乐公共外交的中国道路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音乐公共外交的理论框架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公共外交概念与内涵
        2.1.2 音乐公共外交
    2.2 理论基础
        2.2.1 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
        2.2.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2.2.3 音乐公共外交作用机制
    2.3 分析框架
        2.3.1 中日关系发展背景
        2.3.2 “白毛女”与中日交流
        2.3.3 交流效果
第三章 “白毛女”交流与中日关系正常化(1952-1978)
    3.1 “白毛女”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3.1.1 历史背景
        3.1.2 “白毛女”文化资源
        3.1.3 “白毛女”文化资源开发
    3.2 “白毛女”交流与中日关系的改善(1952-1970)
        3.2.1 中日关系发展背景
        3.2.2 “白毛女”与中日交流
        3.2.3 交流效果
    3.3 “白毛女”交流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1-1973)
        3.3.1 中日关系发展背景
        3.3.2 “白毛女”与中日交流
        3.3.3 交流效果
    3.4 “白毛女”交流与中日关系的巩固(1974-1978)
        3.4.1 中日关系发展背景
        3.4.2 “白毛女”与中日交流
        3.4.3 交流效果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4.1 作为音乐公共外交的“白毛女”交流
        4.1.1 《白毛女》艺术作品引起中日民众共鸣原因分析
        4.1.2 作为音乐公共外交的“白毛女”交流总结
    4.2 音乐公共外交的理论构建
        4.2.1 音乐公共外交发挥作用的前提
        4.2.2 音乐公共外交对国家间关系的作用
        4.2.3 音乐公共外交发挥作用的机制
        4.2.4 音乐公共外交的优势和不足
    4.3 音乐公共外交发挥作用的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4)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5)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亨利·雷纳
    前言
    1 音乐史-问题与资料来源
    2 中世纪教会
    3 北方复调音乐的传播
    4 吟游歌手的归化
    5 城市乐师——专业人才
    6 城市乐师-业余爱好者
    7 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
    8 音乐的印刷
    9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10 中产阶级社会中的音乐
    11 歌剧的肇始
    12 巴洛克时代
    13 教堂、领唱和唱诗班
    14 音乐和法国的专制主义
货币附录 本卷中涉及
参考文献
索引
《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深度书评及对翻译问题的讨论
    1 一些学理问题思考
        1.1 音乐社会学与音乐社会史
        1.2 音乐社会史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 本书内容对普通音乐史的补充
        2.1 音乐的直接消费者
        2.2 音乐生产
    3 雷纳《音乐社会史》的实证主义倾向
        3.1 作曲家与作品
        3.2 音乐机构
        3.3 货币、汇率和城镇人口
    4 翻译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
        4.1 语言的不可译性
        4.2 文化不可译性

(7)《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与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1945
《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
    第一章 理性与非理性
        西欧 1945—50
        巴黎 1945—48
        年轻的布列兹
        布列兹的《第二钢琴奏鸣曲》
        其它故事
        具体音乐
        变奏: 诺诺
    第二章 无声音乐
        节奏性结构
        朝向无声
        凯奇周围
    第三章 整体构型
        西欧1949—54
        穿插部分: 现代主义的资助者
        整体序列主义2: 巴黎1952年
        人声1: 诺诺
        电子音乐
        人声2: 巴拉凯
    第四章 古典现代主义及其它类别
        美国1945—55
        勋伯格
        卡特
        巴比特
        家制音乐
        沃尔佩
        无声(音乐)之后
    第五章 冷战
    第六章 延伸与发展
        西欧1953—56
        从单音到音群
        构型的体系
        《无主之槌》
        声音和文字
        …光阴如何荏苒…
        统计
        1956
    第七章 流动的形式
        1956——61
        凯奇
        布列兹与贝里奥
        巴拉凯
        迷宫的出口
    第八章 前辈的回应
        斯特拉文斯基
        梅西安
        瓦雷兹
        交响乐作曲家以及其它人
    第九章 重估与分解
        1959—64
        质疑之声:利盖蒂、布索蒂、卡格尔
        蹒跚的步履:库尔塔格
        聆听的耳朵:凯奇、扬、巴比特
        利用好该时期:施托克豪森
        最后的音乐会:诺诺
    第十章 他时、他方
        遥远的过往
        (想象中的过往)
        遥远的或者并不那么遥远的东方
        援引
    第十一章 音乐戏剧
        歌剧和"歌剧"
        音乐戏剧
        器乐性戏剧
    第十二章 政治
        卡迪尤
        热夫斯基
        在工厂里的作曲家
    第十三章 炫技和即兴演奏
        炫技
        所谈论的炫技
        电子音乐家
        即兴
    第十四章 乐队和电脑
        乐队
        电脑音乐
    第十五章 简约主义和旋律
        纽约简约主义
        欧洲的简约主义
        旋律
    第十六章 结尾
        1975
    第十七章 神圣简约主义
        派尔特
        戈雷茨基和塔文纳
        (梅西安)
        乌斯特沃尔斯卡亚
    第十八章 新浪漫主义
        里姆
        施尼特凯以及匆忙的当下
        古拜杜林娜以及想象中的未来
        性别和性取向
        谢尔韦斯托夫和发生回响的过往
        交响曲?
        费尔德曼和迷失
        拉赫曼和再获得
    第十九章 新简单潮流
        凯奇,或天真性
        丹亚,或局外性
        库尔塔格,或即刻性
        霍利格,或是极限性
        斯卡里诺,或亲密性
    第二十章 新复杂潮流
        费尼霍夫
        芬尼西
        具有承载的独奏
    第二十一章 旧复杂潮流
        卡特和诗人们
        克赛纳基斯以及阿尔迪蒂四重奏团
        诺诺以及聆听
        施托克豪森与作品《光》
        伯特威斯尔和仪式
        贝里奥和记忆
        ICRAM与布列兹
    第二十二章 平谱音乐
        拉杜雷斯库以及特内
        格里赛
        维维埃
    第二十三章 (非神圣的?)简约主义
        赖克
        安德里森
    第二十四章
        多纳多尼
        博尔科姆和亚当斯
        利盖蒂
        1989
    第二十五章 趋向调式/文化基因(meme)
        没有根基的路径:利盖蒂
        记忆的纪念:贝里奥和库尔塔格
        重新制作的调式:阿代和本杰明
        佩森以及保赛特的过往
        传统的轨迹:在措恩周围
    第二十六章 朝向奇怪本身
        第一幕:白雪公主
        幕间插演节目:库尔塔格的贝克特
        第二幕:Luci mie traditrici
        幕间插演节目:伯恩威斯尔的蔡兰
        第三幕:三个姐妹
        幕间插演节目:库伯斯的没有人(No—one)
        第四幕: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十七章 趋向超越
        古拜杜林娜和基督
        哈斯和黑暗
        哈维和女神
        格里赛和再生
        莱姆和现实
        2001
    第二十八章 趋向变化?
《现代音乐与未来》书评
    摘要
    Abstract
    一、《现代音乐与未来》综述
    二、翻译本书的意义
    三、时间定位
    四、形式体例
    五、内容阐述
    六、本书特色
    七、译者感言
参考文献
致谢

(8)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核心术语的界定和研究目标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1.2.2 称谓语泛化的研究
        1.2.3 称谓语简化的研究
        1.2.4 称谓语“缺环”的研究
        1.2.5 称谓语的文化释源研究
        1.2.6 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2.7 通用称谓语的研究
        1.2.8 零称谓的研究
        1.2.9 网络称谓语的研究
        1.2.10 称谓语的个案研究
        1.2.11 文艺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1.2.12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语研究
        1.2.13 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和村落中的称谓语研究
        1.2.14 称谓语和修辞关系的研究
        1.2.15 称谓语的理论研究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1 全数据的语料搜集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1.3.2 研究方法如何展开的问题
        1.3.3 研究的根本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1.4 研究的基本设想
        1.4.1 研究语料的获得
        1.4.2 研究方法的展开
        1.4.3 研究价值的实现
        1.4.4 论文的基本结构
    本章小结
上篇
    第二章 身份指称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2.1 身份指称数据的来源
        2.2 身份指称数据的采集
        2.2.1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输入法选择
        2.2.2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拼写法选择
        2.2.3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音节数处理
        2.2.4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处理
        2.3 身份指称数据的总量
        2.4 身份指称数据的序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及词语模的建立
        3.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提炼
        3.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和讨论
        3.2.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性维度的分类
        3.2.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义维度的分析和讨论
        3.2.2.1 核心语素为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1.1 核心语素为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1.2 核心语素为非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2 核心语素为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2.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2.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3 核心语素为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3.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3.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4 核心语素为其它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3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成词能力的观察
        3.4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引导下的身份指称“词语模”的建立
        3.4.1 强模标与弱模标:词语模和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呼应
        3.4.2 语素模与构式模:身份指称词类系统对于词语模的类别补充
        3.4.3 身份指称词语模的能产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分析和研究
        4.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
        4.1.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提取
        4.1.2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归类分析和讨论
        4.1.2.1 家庭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2 朋友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3 职业、职位、地位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4 性与性别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5 社会通称类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6 其他类别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2 高频使用的三字格身份指称
        4.2.1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的提取
        4.2.2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词汇学意义
        4.2.3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语用学意义
        4.2.3.1 社会新群体的勾勒
        4.2.3.2 社会新问题的映射
        4.2.3.3 社会新平等的表达
        4.2.3.4 社会新心理的呈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动态对比研究
        5.1 身份指称高频词动态对比数据的选取
        5.2 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5.2.1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5.2.2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5.2.3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5.3 三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5.3.1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5.3.2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5.3.3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本章小结
下篇
    第六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和财富问题
        6.1 富二代、房奴、石油系和中国的社会分层
        6.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
        6.1.2 身份指称“X二代”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1.3 身份指称“房X”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1.4 身份指称“X奴”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1.5 身份指称“XX系”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2 贪官、侠盗和社会“越轨”中之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6.2.1 社会规范的理论阐述
        6.2.2 以负面义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6.2.3 负面义动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6.2.4 以负面义形容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6.2.5 负面义形容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6.2.6 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总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
        7.1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
        7.1.1 扁担男、摘花女和中国的性别与社会事件
        7.1.1.1 “XX男”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7.1.1.2 “XX女”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7.1.1.3 “XX男”、“X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表征
        7.1.2 盛女、煮男和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评价
        7.1.2.1 “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评价
        7.1.2.2 “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社会评价
        7.1.2.3 “X女”、“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女性社会评价比照
        7.1.3 女汉子、男小三和中国的性别歧视
        7.1.3.1 “女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女性社会地位
        7.1.3.2 “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性社会地位
        7.1.3.3 “女XX”、“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地位的讨论
        7.1.4 炫校姐、街净哥和中国的性别分层
        7.1.4.1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7.1.4.2 “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7.1.4.3 “X姐”、“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7.1.4.4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7.1.4.5 “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7.1.4.6 “XX姐”、“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7.1.4.7 “姐”类和“哥”类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分层的总体探讨
        7.1.4.8 “男、女”和“哥、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性别分层的总体讨论
        7.2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问题
        7.2.1 中性、颜性恋和中国的社会“性”风潮
        7.2.2 同妻、同官和中国特殊的同性文化
        7.2.3 小姐、先生与中国的性产业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族群问题
        8.1 切糕党、蚁族和中国的族类分层
        8.1.1 “XX党”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8.1.2 “X族”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8.2 大妈、大爷与中国的中老年族群的分层
        8.2.1 “X大妈”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中老年族群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8.2.2 身份指称“大爷”暗示的中国中老年男性群体的社会存在表征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身份指称数据库
附录二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数据统计表
附录三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的类化数据列表
后记

(9)游戏理论视角下的综艺真人秀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现实背景:综艺真人秀节目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2、当下问题:娱乐的“原罪”和中国元素的缺位
        3、研究的可延续性:电视在历史路口的艰难选择
        4、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重要概念
        2、真人秀节目研究文献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与难点
        1、创新点
        2、重难点
第一章 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化及其文化背景
    一、综艺真人秀节目是真人秀的历史性蜕变
        1、《超级女声》开启综艺真人秀节目浪潮
        2、综艺真人秀节目的螺旋式进化
        3、外国综艺主导综艺真人秀发展潮流
        4、游戏化是综艺真人秀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综艺节目游戏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1、匮乏年代与寓教于演:综艺节目中游戏的滥觞
        2、改革岁月与娱乐喧嚣:游戏娱乐类节目的扩张
        3、消费社会与狂欢的人:真人秀节目奇观的呈现
        4、时代发展与游戏泛滥:综艺以游戏为中心进化
    三、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化发展的文化背景
        1、冲突与摇摆是节目文化背景的基本特征
        2、文化冲突的历史维度:现代性扩张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3、文化冲突的空间维度:外国文化倾销与本土文化自觉
        4、文化冲突中的审美范式:狂欢式喧嚣与诗意的挣扎
        5、文化冲突中的个体处境:个人主义的勃兴与胸怀天下的式微
    四、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化发展的现实图景
        1、规制节目具体形态的力学框架
        2、决定节目游戏泛滥的进化定律
        3、建构节目框架内容的游戏类型
        4、体现节目游戏本质的具体特征
第二章 游戏理论框架下综艺真人秀节目中游戏的质量
    一、游戏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1、游戏概念的定义
        2、游戏概念的矛盾
        3、游戏概念的外延
        4、游戏的基本特征
    二、游戏全方位建构文化的层次和途径
        1、在游戏中表达文明:游戏是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
        2、在游戏中解放人性:游戏活动表征人类的类本质
        3、在游戏中建构文化:游戏通过仪式固化文化成果
        4、在游戏中追随权力:游戏膜拜社会权威文化权力
    三、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质量测评
        1、游戏基本属性评价指标体系
        2、游戏文化建构功能测评体系
        3、综艺真人秀节目中游戏质量
    四、综艺真人秀节目游戏化的主要问题
        1、游戏泛滥与高品质游戏稀缺
        2、仪式生成偏执于明星狂欢式游戏
        3、值感染缺失与煽情泛滥
        4、游戏原创力孱弱削弱中国特色
第三章 游戏泛化与高层次游戏稀缺:节目文本呈现的自我矛盾
    一、游戏泛化的必然性:受众心理支配下的现实选择
        1、游戏吸引关注:制造快乐与传播快乐
        2、游戏中介社交:阶层属性与社群划分
        3、游戏传播时尚:中产阶级生活的愿景
    二、游戏泛化的全面性:节目各环节全方位游戏化
        1、节目无法突破游戏化运行框架
        2、各类游戏占据节目的主体内容
        3、游戏式的闹腾和疯癫成为主流
    三、游戏泛化的危害性:节目的同质化发展
        1、游戏品质影响文化建构功能的发挥
        2、游戏泛滥是低层次游戏病毒式扩散
        3、游戏泛滥致使节目类型同质化发展
        4、游戏品质不高拉低节目的文化品位
第四章 仪式生成偏执于明星狂欢式游戏:节目意义生成的主体错位
    一、游戏通过生成仪式建构意义
        1、仪式具有鲜明的游戏属性和形式
        2、游戏具体形式是仪式生成之根源
        3、游戏的学习难度阻碍仪式的生成
        4、游戏的质量决定仪式生成的机率
    二、明星狂欢是游戏狂欢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平民“加冕”狂欢到明星“脱冕”游戏
        2、从塑造艺术形象到“插科打诨”娱乐游戏
        3、受众审美心理从“仰观”向“俯就”流转
    三、明星狂欢式游戏加剧仪式生成的娱乐化倾向
        1、选择性呈现:庸俗娱乐与滑稽盛行
        2、模式固定化:过分渲染与形式主义
        3、场景壮观化:技术主义的游戏图景
    四、仪式生成的娱乐化偏向
        1、游戏主体的错位:平民隐退与真人秀特质消解
        2、审美取向的变形:迷醉于非理性的后现代狂欢
        3、受众价值观滑落:消解权威坠入历史虚无主义
第五章 游戏中价值感染的缺失与煽情泛滥:节目文化建构的价值缺陷
    一、游戏通过价值感染传递意义
        1、共享意义是价值感染的前提
        2、价值感染是高层次意义认同
        3、高品质游戏的价值感染较强
    二、消费意识形态规训下价值感染的缺失
        1、价值感染缺失源于超压生活中的欲望与消费
        2、价值感染让位于融通消费与快感的大众狂欢
        3、消费主义产生的权力博弈引发价值感染缺位
    三、价值感染缺失导致游戏中煽情泛滥
        1、受众消费需要决定节目游戏煽情泛滥
        2、煽情式游戏泛滥稀释节目的核心价值
        3、煽情泛滥倒逼节目游戏的低层次发展
    四、价值感染缺失削弱节目文化建构功能
        1、游戏设计幼稚化:囿于消遣式游戏层次
        2、游戏内容奇观化:娱乐到底与技术至上
        3、游戏价值愚乐化:价值建构功能的偏移
第六章 游戏原创力孱弱:节目本土文化特质的消退
    一、游戏精神缺失是游戏原创力孱弱的根源
        1、游戏精神的历史性缺位
        2、对游戏价值习惯性否定
        3、游戏的庸俗化价值取向
        4、游戏形式的原创性危机
    二、版权引进和游戏倾销逼退中国游戏的话语表达
        1、中国观众对外国文化和游戏的屈从式消费
        2、中国的游戏传统直面外国游戏的严峻挑战
        3、中国文化元素在节目游戏中身处配角地位
    三、游戏异质化发展冲击本土文化价值体系
        1、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渗透
        2、本土价值体系处于艰难抵抗的处境
        3、外国游戏文化加深文化传统的断裂
第七章 综艺真人秀节目中游戏本土化发展的思考
    一、游戏本土化的价值取向
        1、坚持传统审美取向
        2、立足本土游戏资源的游戏创作
        3、追求娱乐与价值的平衡
    二、游戏家庭化发展
        1、回归家庭需要游戏家庭化
        2、游戏的框架围绕家庭展开
        3、以家庭为游戏的情感旨归
    三、游戏专业化运营
        1、游戏的制作团队专业化
        2、节目主持人全面明星化
        3、精品化和系列化品牌节目游戏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译着《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致谢
第一章 宫廷赞助的衰落
第二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
第三章 19世纪早期的音乐标准
第四章 炫技大师
第五章 歌剧的商业化
第六章 德国和英国的合唱音乐
第七章 音乐会与管弦乐团
第八章 民族音乐
第九章 大分裂
第十章 美国的音乐
第十一章 破碎文化中的音乐
书中涉及货币清单
参考书目
索引
音乐中的社会,社会中的音乐——评亨利·雷纳《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
    一 引言:对于音乐史写作的思考
    二 亨利·雷纳与《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
    三 《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的研究思路分析与内容提要
        (一) 历史人物线索
        (二) 历史事件线索
        (三) 历史境况线索
    四 《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的论述特征
    五 关于本书的翻译

四、国王歌手合唱团超级精选集(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D]. 申琳. 吉林大学, 2020(01)
  • [3]音乐公共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白毛女”艺术交流的分析(1952-1978)[D]. 张倩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5]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6]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D]. 萧潇.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7]《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与书评[D]. 魏志宇.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8]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9]游戏理论视角下的综艺真人秀节目研究[D]. 张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10]译着《1815年以来的音乐与社会》[D]. 刘娟. 上海音乐学院, 2016(02)

标签:;  ;  ;  ;  ;  

国王歌手超级合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