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

“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

一、“五位一体办学模式”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石竹[1](2020)在《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民办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取得了显着性成绩。同时我国政府重视高职教育发展,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推行相关政府与规范文件,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支持。目前,民办高职教育在地方教育厅管辖的高等教育中发展态势平稳。不过在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不仅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而且也面临着诸多全新挑战。为充分激发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活力,地方政府与民办高职院纷纷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力度。专家表示,推行“产教融合”的全新发展理念更具成效,社会相关领域也就高职教育实施“产教融合”达成统一意见。本文遵循分析案例典型性、探寻案例成功的关键因素、归纳案例的启示的案例研究的思路路径,主要着眼于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文件资料展开案例研究,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分析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典型性及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成效。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首先,探寻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案例的典型性分析。提出四川省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研究四川省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典型性。再次,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案例的案例分析。陈述其发展目标及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分析其取得良好预期的具体举措。再次,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关键因素分析。政策支撑分析的关键要素为:问题为导向、贴合自身特性、充足财政保障。校企互补的关键要素为:校企合作、灵活办学机制、创新工学交替模式。行业协调的关键要素为:统筹与协调力度、宏观层面引导、产学研融合。最后,归纳总结出省级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启示。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的具体启示为:完善政府治理架构、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职能、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强化校企互补途径的具体启示为:建立引企驻校机制、建立引校进企机制、发展校企一体模式;与区域经济行业充分融合的具体启示为:协调多行业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充分多渠道保障机制。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政府作用发挥为研究对象,并以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为案例展开研究,对省级教育部门服务民办高职院校与经济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论文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对四川省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和四川省教育厅协同其他同级部门在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提出地方政府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有效策略,建议的策略对其他同级地方教育部门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艳[2](2020)在《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当前,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竞争态势,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始终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以浙江省为例,“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浙江大湾区建设,对浙江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如何通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高教引进区域发展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具体包括明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路径与对策。首先,本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梳理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并根据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明确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理想状态,及引领并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要素自由流动。基于此,构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样本,从比较评价视角,分析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探究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剖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浙江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规模结构稍显落后,主要表征是省内高水平大学数量偏少,省内重点建设高校第二层次院校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仍需注重提升现有高校的综合实力,这些都是实现高教强省的关键。此外,浙江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长三角、省内重点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区域内互动交流机制尚需完善。本研究的贡献在于,立足于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剖析深层问题,提出建设浙江省高教强省的可行性路径,“引进、新建、培育、调整、优化”五措并举,实施“重点发展、分类推进、科学布局、结构优化”四大战略,实现“前瞻性、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包括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全省高教实力;加快引进优质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省内空间格局;加快分类发展与管理,聚焦“一流多元”模式;对接产业转型与升级,灵活调整学科专业;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水平。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各要素灵活流动,是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此外,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从高校、学生、人才等要素的存量与增量视角,进一步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提出相关调整策略与依据。

高吉聚[3](2020)在《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地位同等重要。中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化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近些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错失了一些重要机遇,与国内发达地区和省内其他市(州)发展水平产生了一些差距,处在全省中下游水平。因此,深入研究通化市中职教育发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对通化市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通过对收集的资料、数据等进行分析,对通化市中职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个别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建议。引言部分,结合通化市概况,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正文第一部分,梳理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第二部分,总结概括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第三部分,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招生面临较大困难、师资力量失衡、基础设施水平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破解“招生难”问题,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营造良好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程璇[4](2019)在《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保障。然而,由于区域间教育质量及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现有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择校热”现象依旧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在体制机制创新、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与探索。在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教育集团”这样一个新兴的教育共同体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访谈调查对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着手分析,结果发现C市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在治理体系、组织机构、师资流动效能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有待完善。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引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多元共治”治理体系,构建“互动有序”运行体系,优化“四岗联训”教师共育项目,开发“五位一体”资源服务平台等,来优化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方案,同时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进行方案论证,提出方案设计的保障措施,希望能够对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叶宏[5](2019)在《新时代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必须走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自身特征的教学变革之路。广播电视大学40年的教学变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还存在着"教学定位不够清晰、教学供给不够适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欠缺深度、学习成果认证及转换应用推进缓慢、教学质量标准不够科学"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类问题。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变革,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为主线,遵循教学变革的内在逻辑,本着"整体性、时代性、协同性、有效性"的四个基本原则,不断探索"五位一体"开放大学新时代高质量教学的变革路径。

陈沛酉[6](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罗先锋[7](2018)在《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就世界许多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而言,非营利性私立高校是主流,但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从改革开放复兴后至今仍非常弱小,其发展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以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为研究主题,以美国的非营利性私立院校发展为借鉴,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分析维度,将组织发展理论、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基础,应用历史、个案、比较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相同历史时期的非营利性私立(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外部发展环境、院校发展情况、院校发展成效和问题为研究内容,探究外部环境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对环境变化的回应,基于此归纳发展经验、教训,并提出发展建议和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是指学校组织与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适应协调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作为兼具非营利性组织特征和大学组织特征于一体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若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2)根据组织发展理论(本尼斯)、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与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维度。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影响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的几个重要环境力量,即法律环境、政府各级组织、市场以及公立和营利性高校等组织的影响。组织自身主要关注办学理念和目标、内部治理、资源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3)根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定义界定,论文对我国近代59所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国人自办38所,教会大学21所)、当代38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当代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作为个案就其发展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研究发现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经验主要是民智民力兴办私学的传统传承与创新、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以及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形成了私立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和适应性等独特品质;其面临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社会传统带来的观念障碍长久存在、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困境以及组织合法性存疑的困境等。(4)为便于借鉴,论文选取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自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以来近40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其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宗教慈善兴学传统的巨大影响、适宜制度环境的形成和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独特品质私立性、非营利性、多样性、精英性和适应性的形成;其发展的历史教训是政府干预下的私立性隐忧、过度市场导向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营利性对非营利性的侵蚀。(5)研究认为中美两国的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院校,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外部环境方面,还是在使命与价值观、治理结构和组织职能发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在面对观念变革乃是改善环境的首要之举和制度完善才是发展保障的背景下,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积极地影响、改变和创造发展环境并直面产权问题。对于组织自身,研究建议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明确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完善治理结构、增强争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充分发挥组织职能,以早日破解组织合法性困境。对于当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身份的确认,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制度完善及实施、举办者规范、公益产权明确及监督机制实施。(6)基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和社会认知方面的时间差异,本研究把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所要经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观念建立到制度建立再到社会普遍认可的阶段。目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正处在从观念建立阶段转向制度建立的发展阶段,要想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可还需相当长的时期。研究提醒对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忽视其所处的阶段性特征。(7)研究认为未来我国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力也将增强。但需关注“大学公私界限模糊”可能导致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办化”问题。目前尽管弱小的、但独具特殊发展价值和意义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群体成为一流的民办大学的愿景值得期待。

王晓莉[8](2018)在《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以培养大批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这种“双赢”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本论文基于高等教育的三角关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梳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典型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成果。同时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具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和问卷调查,挖掘其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优势及存在问题。以此提出优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对策建议,围绕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一是校企联合招生,从源头把控人才质量;二是注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处理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问题;四是设置多重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五是促进学生就业,提供多渠道的就业帮助。同时社会各界都应携手共建校企合作模式保障体系:政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模式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合作有序开展;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积极主动参与合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王利国[9](2018)在《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就业问题严峻,人才流失严重,而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振兴东北战略部署的实施,都离不开人才支撑。面对此困境,东北地区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人才,但在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东北,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减少东北地区人才的流失,确保东北振兴具有充足的人才保障。这些都对东北地区的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措施等提出新的要求。而相关数据表明,作为人力资源中的高素质劳动力部分,东北地区的大学生近年来出现就业难、流失多的现象。因此,研究、解决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为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而进行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前提。在研究中,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为基础,西方经济学有关就业理论中的有益部分为借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为具体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方法和观点为基础,吸收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将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就业理论,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等西方就业理论,以及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思想进行系统梳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研究。本文以中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回顾了不同阶段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认为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适应时代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区域特点,利用市场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在对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现实进一步分析后,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研究,结合对东北地区11所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问卷调查,认为目前东北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就业率下滑、毕业外流加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不及时、用人单位存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大学生就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有区域经济增长疲软带来的就业市场萎缩、制度支持和创新不足导致的就业创业环境差、高等教育不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就业偏好造成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市场存在对大学生的过度消费等经济学原因。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本文通过建立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状况、私营企业状况、就业工资状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认为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培育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都能够明显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此外适度地提升本地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在东北地区就业。针对东北地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借鉴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认为在促进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选择上,应结合东北地区自身区域特点,参考美国的就业政策调整策略和反应速度,在细节上学习与我国东北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更契合的日本政府的相关做法,同时借鉴英国政府的国家实习和职业培训政策等。通过以上分析、实证和借鉴,本文得出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采取措施,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这五个主体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内涵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促进体系:政府应积极履行其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职责、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立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机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社会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舆论环境、大力发展对大学生的社会职业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中介服务质量、搭建大学生就业信息交流平台来服务大学生就业;高校可推进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来助推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需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加强与高校合作、建立公平的大学生选聘机制、营造良好的单位用人环境来吸引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自身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强化求职技巧来应对就业。

徐军伟[10](2018)在《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经历了三次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以中心城市办大学为主要特征开始了第一次布局调整。从1999年到2008年,以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兴办和高职院校的兴起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温州为副中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自2008年以后,以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为标志,开启了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程,“县域办学”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探索。论文按照高校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县域?落户县域的高校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推动落户县域的高校更好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照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与政策因素是推动高校“县域办学”的两大动因,与以往按照计划模式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不同,市场机制在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论文分析了美国赠地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强化服务面向、完善资源渠道等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相关遇阻案例,研究了高校“县域办学”在决策机制、规划布局、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政府与高校科学决策,建立了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间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以这两类指数为基础,构建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布局的量化分析模型。并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规划、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县域高校办学模式、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县域办学”提出政策建议。

二、“五位一体办学模式”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位一体办学模式”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4.1 产教融合
        1.4.2 新公共管理理论
        1.4.3 新公共服务理论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案例的典型性分析
    2.1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背景
        2.1.1 推进产教融合制度不够完善
        2.1.2 校企合作促进效果较为局限
        2.1.3 职业教育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结合度不高
    2.2 四川省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典型性
        2.2.1 四川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转型特殊时期的典型性
        2.2.2 四川企业人才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典型性
        2.2.3 四川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需求的典型性
第三章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案例描述
    3.1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概述
        3.1.1 四川省民办高职院校的概述
        3.1.2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沿革
    3.2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举措
        3.2.1 充分执行法规政策
        3.2.2 校企互补的整合模式
        3.2.3 行业协调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3.3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成效
        3.3.1 初步建立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
        3.3.2 基本消除了高职院校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
        3.3.3 试点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成果显着
第四章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撑分析
    4.1 政策支撑的主要内容
        4.1.1 国家级基础政策背景
        4.1.2 综合性地方政策支撑
        4.1.3 产教融合专项地方政策
    4.2 政策支撑的关键要素分析
        4.2.1 问题为导向
        4.2.2 贴合自身特性
        4.2.3 充足财政保障
    4.3 政策支撑的具体做法
        4.3.1 充分执行国家级法规政策
        4.3.2 协同行业地方性法规政策
        4.3.3 推行产教融合专项法规政策
第五章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校企互补分析
    5.1 校企互补的主要内容
        5.1.1 企业的主要诉求
        5.1.2 高职院校的主要诉求
        5.1.3 学生的主要诉求
    5.2 校企互补的关键要素分析
        5.2.1 校企合作
        5.2.2 灵活办学机制
        5.2.3 创新工学交替模式
    5.3 校企互补的具体做法
        5.3.1 协助校内开展动员会
        5.3.2 地方政府搭建平台
        5.3.3 建立校企对接机制
第六章 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行业协调分析
    6.1 行业协调的主要内容
        6.1.1 明确职能实施主体
        6.1.2 加强行业指导
        6.1.3 兴建产教融合产业园
    6.2 行业协调的关键要素分析
        6.2.1 统筹与协调力度
        6.2.2 宏观层面引导
        6.2.3 产学研融合
    6.3 行业协调的具体做法
        6.3.1 建立产教融合宏观调控机制
        6.3.2 加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
        6.3.3 协调产学研间的矛盾
第七章 省级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启示
    7.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7.1.1 完善政府治理架构
        7.1.2 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职能
        7.1.3 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7.2 强化校企互补途径
        7.2.1 建立引企驻校机制
        7.2.2 建立引校进企机制
        7.2.3 发展校企一体模式
    7.3 与区域经济行业充分融合
        7.3.1 协调多行业产学研一体化
        7.3.2 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7.3.3 充分多渠道保障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等教育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需加强结构调整
        1.1.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1.1.3 浙江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迫在眉睫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逻辑研究
        1.3.2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2 高等教育结构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
    2.1 高等教育结构的理论基础
        2.1.1 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理论
        2.1.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2.1.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
    2.2 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
        2.2.1 高等教育结构的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分析依据
        2.2.2 高等教育结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2.3 本章小结
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3.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增长
    3.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人才结构升级
    3.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创新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现状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4.1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的需求与意义
    4.2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标准:内部协调性与外部适应性
    4.3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构建
    4.4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4.4.1 基本原则
        4.4.2 数据来源
        4.4.3 指标含义与计算
        4.4.4 以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合理性指数
    4.5 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问题
        4.5.1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4.5.2 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与人口规模不相称
        4.5.3 高层次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5.4 高等教育资源省内空间布局不均
        4.5.5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适应性水平有待提升
        4.5.6 高等职业教育仍需持续发力
    4.6 本章小结
5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策略:以浙江省为例
    5.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顶层设计原则
    5.2 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重点
    5.3 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路径
        5.3.1 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全省高教实力
        5.3.2 加快引进优质高教资源,优化省内空间格局
        5.3.3 加快分类发展与管理,聚焦一流多元模式
        5.3.4 对接产业转型与升级,灵活调整学科专业
        5.3.5 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5.4 本章小结
6 环境展望与政策建议
    6.1 科学划分高等教育区域,形成动态疆界
    6.2 分类评估区域高教水平,实施不同策略
    6.3 推动区域高教均衡发展,调整存量增量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调研座谈会记录
作者简介

(3)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产生期(1913—1949年)
    (二)通化职业教育探索期(1949—1985年)
    (三)通化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期(1986—2009年)
    (四)通化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二、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成绩
    (一)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二)产教融合扎实推进
    (三)集团化办学取得积极进展
    (四)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五)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六)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七)地方党委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程度提高
三、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面临的困境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面临较大困难
        2.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失衡
        3.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
        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5.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原因分析
        1.适龄人口减少,传统观念束缚等因素影响中职生源
        2.职教资源整合加速,编制管理不活导致师资结构性断档
        3.统筹保障不足,错失政策机遇拉低建设水平
        4.体制机制不活,企业“搭便车”制约校企合作
        5.体系不完善,生源素质不高制约职教服务振兴发展能力
四、推进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破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四)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五)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六)积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公开发布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4)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基础教育
        1.2.2 集团化办学
        1.2.3 治理机制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现状分析
    2.1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情况
        2.1.1 C市集团化办学的发展背景
        2.1.2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发展历程
    2.2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主体
        2.2.1 政府
        2.2.2 学校
        2.2.3 社会力量
    2.3 调研对象与工具
        2.3.1 调研对象
        2.3.2 调研工具与设计
        2.3.3 调研的信度与效度
        2.3.4 调研结果与分析
    2.4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4.1 教育集团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2.4.2 教育集团组织机构有待完善
        2.4.3 教育集团师资流动效能有待提高
        2.4.4 教育集团资源库建设不到位
    2.5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2.5.1 治理空间撕裂不互通
        2.5.2 治理权责分散不对等
        2.5.3 政策制度保障不到位
        2.5.4 社会力量缺位不完善
3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的改进方案及论证
    3.1 理论依据
        3.1.1 多中心治理理论
        3.1.2 整体性治理理论
    3.2 国内外方案的经验借鉴
        3.2.1 国外集团化办学的经验与启示
        3.2.2 国内集团化办学的经验与启示
    3.3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的改进方案
        3.3.1 改进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方案的原则
        3.3.2 基于多元治理,搭建“多元共治”治理体系
        3.3.3 落实简政放权,构筑“互动有序”运行体系
        3.3.4 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四岗联训”教师共育项目
        3.3.5 加强院校合作,开发“五位一体”资源服务平台
    3.4 方案可行性论证
4 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改进方案的保障对策
    4.1 组织保障
        4.1.1 健全组织机构
        4.1.2 加强工作机构建设
    4.2 机制保障
        4.2.1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4.2.2 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4.2.3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4.3 监督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新时代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广播电视大学40年教学变革的实践与启示
    (一)学历教育补偿阶段
    (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阶段
        1. 教学定位还不够清晰
        2. 教学供给还不够适需
        3.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欠缺深度
        4. 学习成果认证及转换应用推进缓慢
        5. 教学质量标准还不够科学
三、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教学变革的逻辑架构与基本原则
    (一)逻辑内涵
        1. 逻辑起点
        2. 逻辑立足点
    (二)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2. 时代性原则
        3. 协同性原则
        4. 有效性原则
    (三)总体架构
四、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变革路径
    (一)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打造教学与服务质量的闭环
    (二)寻求教学转型:让教学定位和供给更为适切、适需
    (三)全省电大系统的融合发展:实现教与学协同并进
    (四)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五)全过程动态监测与评价:保障教学质量的科学有效
五、结语

(6)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
        二、组织转型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文献考察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延伸个案法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组织文化整合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636-1818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819-1943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1944年以后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882-1952年我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982-2009年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2010年以后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二节 厦门华厦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历史与传承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第四节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情况

(8)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访谈法
        1.4.4 问卷调查法
    1.5 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高等职业院校
        2.1.2 校企合作模式
    2.2 理论依据
        2.2.1 三角关系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2.3 构成要素
        2.3.1 校企双方共赢是基本要素
        2.3.2 课程体系设计是运行要素
        2.3.3 教学情境设置是环境要素
        2.3.4 政策法规健全是保障要素
        2.3.5 社会各界协作是发展要素
    2.4 实施主体
        2.4.1 高职院校与企业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双主体”
        2.4.2 政府是校企合作模式的“隐形”主体
    2.5 模式分类
    2.6 国内外高职院校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2.6.1 国内高职院校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2.6.2 国外高职院校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第3章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3.1 学院简介及选择理由
    3.2 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3.2.1 “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
        3.2.2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
    3.3 校企合作模式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4章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4.1 校企合作模式发展优势
        4.1.1 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前景广阔
        4.1.2 专业设置依托地方优势产业
        4.1.3 政校企三方共建实训基地丰富
        4.1.4 学院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4.2 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
        4.2.1 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涉及较少
        4.2.2 选拔学生参与合作机制不完善
        4.2.3 学校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
        4.2.4 校内外实习学生管理衔接不紧密
第5章 优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及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
        5.1.1 合作招生
        5.1.2 教育教学
        5.1.3 动态管理
        5.1.4 考核评价
        5.1.5 促进就业
    5.2 “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保障体系
        5.2.1 政府建全保障机制
        5.2.2 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5.2.3 企业转变发展观念
        5.2.4 学生加强自我管理
        5.2.5 社会建立良好舆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述评
        1.2.1 大学生就业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外大学生就业研究述评
        1.2.3 国内大学生就业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文章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人的本质与就业的出发点
        2.1.1 经济活动中人的本质
        2.1.2 劳动是人的本质需求
        2.1.3 大学生就业的出发点
    2.2 价值取向与就业目标
        2.2.1 就业的价值取向
        2.2.2 就业的基本目标
        2.2.3 大学生的就业观与就业目标
    2.3 劳动力配置与就业方式
        2.3.1 劳动力的计划配置
        2.3.2 劳动力的市场配置
        2.3.3 大学生的就业方式
    2.4 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
        2.4.1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过剩人口
        2.4.2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理论
        2.4.3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理论
        2.4.4 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理论
        2.4.5 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
    2.5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2.5.1 两大部类与就业结构
        2.5.2 三次产业与就业结构
        2.5.3 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
    2.6 工资决定与就业吸引
        2.6.1 工资的本质
        2.6.2 工资的决定
        2.6.3 工资与大学生就业
    2.7 社会保障与就业扶助
        2.7.1 社会保障的本质
        2.7.2 社会保障的功能
        2.7.3 社会保障与大学生就业
    2.8 教育培训与就业能力
        2.8.1 马克思和列宁的论述
        2.8.2 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
        2.8.3 教育培训与大学生就业
    2.9 理论分析框架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特征的历史演变
    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3.1.1 统包统分
        3.1.2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
        3.2.1 由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过渡
        3.2.2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阶段
        3.3.1 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
        3.3.2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经济学原因分析
    4.1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
        4.1.1 东北地区各省大学生就业整体状况
        4.1.2 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
    4.2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4.2.1 就业率呈下滑趋势
        4.2.2 毕业外流程度加重
        4.2.3 专业结构调整滞后
        4.2.4 企业存在就业歧视
        4.2.5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4.3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4.3.1 区域经济增长疲软决定了就业需求萎缩
        4.3.2 制度支持创新不足导致就业创业环境差
        4.3.3 高等教育不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的要求
        4.3.4 就业市场存在对大学毕业生的过度消费
        4.3.5 大学毕业生就业偏好造成就业期望过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
    5.1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5.1.1 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分析
        5.1.2 产业结构状况的影响分析
        5.1.3 民营企业状况的影响分析
        5.1.4 就业工资状况的影响分析
    5.2 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动态影响的模型构建
        5.2.1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构建
        5.2.2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估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3.2 平滑转移特征及其结论分析
    5.4 促进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5.4.1 保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以提升就业需求
        5.4.2 促进区域的产业优化以激活第三产业发展
        5.4.3 正确看待和培育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
        5.4.4 适度地提升本地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6.1 日本大学生就业经验借鉴
        6.1.1 前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经验
        6.1.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经验
    6.2 英国大学生就业经验借鉴
        6.2.1 前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经验
        6.2.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经验
    6.3 美国大学生就业经验借鉴
        6.3.1 前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经验
        6.3.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经验
    6.4 对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6.4.1 推进相关法案制定,构建公平就业体系
        6.4.2 强化职业指导培训,改善劳动力的供给
        6.4.3 实行产业扶持政策,扩大社会就业需求
        6.4.4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7.1.1 明确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能
        7.1.2 完善促进和保障就业的法律法规
        7.1.3 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区域就业提升
        7.1.4 建立就业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机制
        7.1.5 引导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7.2 社会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7.2.1 营造良好就业舆论环境
        7.2.2 大力发展社会职业培训
        7.2.3 提升就业中介服务质量
        7.2.4 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7.3 高校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7.3.1 推进教育与教学改革
        7.3.2 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
        7.3.3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
        7.3.4 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
    7.4 用人单位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7.4.1 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
        7.4.2 开展深度的校企协作
        7.4.3 建立公平的聘用机制
        7.4.4 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7.5 大学生自身层面促进就业的对策
        7.5.1 努力培养正确就业观念
        7.5.2 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7.5.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7.5.4 注重强化求职能力技巧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一、县域
        二、高等学校
        三、县域办学
        四、第三次布局调整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章 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一、第一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二、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三、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四、第一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第二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一、第二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二、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三、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四、第二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三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特征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背景分析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类型分析
        一、县域校园的建设时间分类
        二、县域校园的功能性质分类
        三、县域校园的建设出资分类
    第三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特征分析
        一、市场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主要特征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群体特征
        三、多元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显着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域办学”高校个案研究
    第一节 我国早期“县域办学”高校
        一、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县域办学”高校
        二、基于区域发展特定需求的“县域办学”高校
    第二节 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
        一、浙江省本科高校县域校区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校区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县域校区
    第三节 高校“县域办学”遇阻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A校义乌分校建设遇阻
        二、案例二: B校迁建慈溪方案遇阻
        三、案例三: C校迁建岱山方案未获批准
        四、案例四:D校落户县域方案两次遇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美高校面向区域的办学特征
    第一节 美国赠地学院办学特征
        一、赠地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
        三、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征
        一、多科技术学院产生背景
        二、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点
        三、多科技术学院对英国高教的价值
    第三节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征
        一、“相互作用大学”的产生背景
        二、“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
        三、“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县域办学”的决策机制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
        三、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定位
        四、高校落户县域的管理体制
        五、县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一、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的参数
        二、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的参数
        三、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第三节 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高校“县域办学”整体布局
        二、推进县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快县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
        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机制
        五、县域高校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六、建立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
结语
论文附件
    附件一: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与现状指数对比表
    附件二: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汇总表
    附件三: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汇总表
    附件四: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汇总表
    附件五: 浙江省高校校区分布统计表
    附件六: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的通知
    附件七: 浙江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表
    附件八: 分析模型指标参数权重判定问卷
    附件九: 浙江省领导对高校“县域办学”情况统计与分析报告的批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五位一体办学模式”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教育厅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D]. 石竹.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2]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王艳. 浙江大学, 2020(10)
  • [3]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高吉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C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的研究[D]. 程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新时代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变革[J]. 叶宏.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6)
  • [6]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7]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D]. 罗先锋. 厦门大学, 2018(02)
  • [8]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王晓莉. 南昌大学, 2018(12)
  • [9]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王利国. 吉林大学, 2018(07)
  • [10]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D]. 徐军伟. 厦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