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囊虫病寄生虫病例

罕见的囊虫病寄生虫病例

一、猪囊虫罕见寄生病例(论文文献综述)

高媛,于芳蕾[1](2019)在《常见眼部寄生虫感染概况和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人体寄生虫有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三大种类,其感染可见于全身大部分组织器官,亦可与眼部组织相互作用。寄生虫可寄生在眼球、眼眶软组织及睫毛根部等部位,致盲率较高。眼睛可与外界直接接触感染病原体,且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增多和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佩戴人数增加,眼部寄生虫感染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中能寄生于人眼,并导致眼部病变的几种典型寄生虫(棘阿米巴、刚地弓形虫、猪囊尾蚴、曼氏裂头蚴、结膜吸吮线虫、蠕形螨、蝇蛆、阴虱)进行介绍,并针对其最新病例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姜宁,张西臣,白雪,吴秀萍[2](2014)在《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1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品安全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所有能够经口随食物(水源)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分为食物寄生性(内源性)寄生虫病与食物污染性(外源性)寄生虫病。根据食物种类可分为六大类,包括肉源性寄生虫病、植物源性寄生虫病、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螺源性寄生虫病、水源性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和危害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包虫病、肉孢子虫病、带绦虫/囊尾蚴病、弓形虫病、旋毛虫

黄磊,杨俊,王贵怀[3](2013)在《脊髓型囊虫病3例报告并文献回顾》文中认为目的回顾分析脊髓型囊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提升对该病的总体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3例脊髓型囊虫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均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内肿物全切除术。结果 3例均位于胸段脊髓,病理证实为脊髓囊虫,术后2例浅感觉减退,治疗后恢复。术后肌力较术前恢复,继续口服驱虫药物。结论脊髓型囊虫病发生率低,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建议用药物抗囊虫治疗。

兰智华[4](2013)在《用免疫组化与PCR方法鉴定裂头蚴感染病理标本》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可疑寄生虫标本形态学特征,检测可疑裂头蚴感染标本。方法:收集来自长沙、怀化、邵阳、湘谭四地19例疑似寄生虫标本与临床资料。光学显微镜观察HE切片并获得组织病理学特征;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切片裂头蚴抗原;对2例不典型裂头蚴病例及2例无虫但免疫组化显示对欧猥裂头蚴免疫血清呈阳性反应的病例抽提总DNA;作PCR扩增目的条带,电泳目的条带并行测序,2例无虫标本PCR的目的条带测序后用Blast分析与已知序列对比。其它虫体组无明确诊断的病例行通用引物PCR检测。结果:直接诊断6例裂头蚴病,有2例考虑不典型裂头蚴感染;有7例为其它虫体,其中1例为异形吸虫病;4例标本为无虫标本,其中2例有血清学结果。免疫组化显示2例不典型裂头蚴及2例无血清学结果的无虫标本显阳性反应。2例非典型裂头蚴标本与2例免疫组化阳性的无虫标本均见目的条带。2例无虫标本F650/R800扩增序列100%吻合,F965/R1120扩增序列1例97%吻合,另1例100%吻合。通用引物PCR检测获得阴性结果。结论:本研究描述了复杂裂头蚴病理标本的组织病理特征,探讨了寄生虫病理诊断的困难;欧猥裂头蚴免疫血清在检测疑似裂头蚴感染标本中有应用价值。PCR检测可以应用于裂头蚴感染无虫标本检测。图17幅,表1个,参考文献32篇

郑德福,肖宁,冯萍,张丽萍,康英[5](2012)在《国内人体猪巨吻棘头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分析国内人体猪巨吻棘头虫病的发病特征与危害,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方法收集整理自1964年国内报道首例人体猪巨吻棘头虫病例以来,多种医学尤其是寄生虫学书籍和杂志等的有关资料,总结分析该病发病状况、感染原因、临床特征、误诊因素等。结果 1964/2012-06,国内人体猪巨吻棘头虫病分布在15个省区中的38个市县,患病248人,均为生食或半生食天牛、金龟等甲虫受染;农村发病人数多于城市;有明确病历资料显示的患者年龄为1.8~53岁,其中14岁以下患儿占82.36%;其中237例有明确性别记录,男性161人,女性76人。发病季节与甲虫的消长季节密切相关,3~11月份为感染季节,7~8月份为高峰。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血便或脓血便,肠穿孔,肠坏死;44%的患者手术切除15~150cm坏死肠腔;99.20%的患者(246/248)粪便中未查见该虫的虫卵。结论国内人体猪巨吻棘头虫病有一定的地域性,发病者主要为14岁以下儿童,与生食甲虫有关。

吕江[6](2010)在《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控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的膳食结构及烹调方式逐渐变化,各种野味摆上餐桌,给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创造了机会,致使以往少见或罕见的寄生虫病例明显增多。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防控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对策。

裘明华,裘明德[7](2009)在《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Ⅱ.病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及控制的过去和现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Ⅰ.病原学的过去和现在"一文的后续。综述两病的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流行病学、控制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韩东海,孙盈辉,冯本国[8](2009)在《侵入我国人眼的寄生虫及其危害》文中研究表明能侵入人眼的寄生虫种类较多,分别隶属于线虫、吸虫、绦虫、原虫、医学节肢动物等各门类,其中专性寄生于人眼的寄生虫种类并不多,绝大多数属于异位寄生。侵入眼内的寄生虫均可引起相应的眼寄生虫病。为便于查阅该方面的内容,笔者将目前已有记载的25种能侵入人眼的寄生虫主要形态、侵入途径及其危害等临床所需要的内容归纳如下,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郝红琳,关鸿志,崔丽英,陈琳,曹玉珍[9](2007)在《嗜酸细胞性脑膜炎》文中指出

刘新秀,叶真[10](2007)在《超声误诊肝圆韧带猪囊虫病1例报告》文中指出

二、猪囊虫罕见寄生病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囊虫罕见寄生病例(论文提纲范文)

(1)常见眼部寄生虫感染概况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 虫
    1.1 棘阿米巴
    1.2 刚地弓形虫
2 蠕 虫
    2.1 猪囊尾蚴
    2.2 曼氏裂头蚴
    2.3 结膜吸吮线虫
3 节肢动物
    3.1 蠕形螨
    3.2 蝇蛆
    3.3 阴虱
4 小 结

(2)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品安全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
1.1 造成大量原因不明公共卫生事件频发
1.2 隐性感染人数攀升
1.3 中间宿主广泛,感染率升高
    1.3.1 包虫方面
    1.3.2 肉孢子虫方面
    1.3.3 带绦虫/囊尾蚴方面
    1.3.4 弓形虫方面
    1.3.5 旋毛虫方面
    1.3.6 华支睾吸虫方面
    1.3.7 异尖线虫方面
    1.3.8 姜片吸虫方面
1.4 经济损失巨大
    1.4.1 包虫病方面
    1.4.2 带绦虫/囊尾蚴病方面
    1.4.3 弓形虫病方面
    1.4.4 旋毛虫病方面
1.5 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5.1 包虫病
    1.5.2 肉孢子虫病
    1.5.3 囊尾蚴病与带状绦虫病
    1.5.4 弓形虫病
    1.5.5 旋毛虫病
    1.5.6 华支睾吸虫病
    1.5.7 广州管圆线虫病
    1.5.8 异尖线虫病
    1.5.9 姜片吸虫病
1.6造成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1.6.1 不良饮食习惯
    1.6.2 食物种类的增加
    1.6.3 气候环境的变化
    1.6.4 独特的膳食习俗
1.7 研究投入与水平存在诸多短板
    1.7.1 带绦虫/囊尾蚴病研究方面
    1.7.2 弓形虫病研究方面
    1.7.3 诊断检测方面
    1.7.4 旋毛虫病研究方面
    1.7.5 广州管圆线虫病研究方面
    1.7.6 隐孢子虫病研究方面 2 发达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策略
2.1 欧盟等发达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的策略
    2.1.1欧盟
    2.1.2 美国
    2.1.3 日本
    2.1.4 澳大利亚
2.2 国外食源性寄生虫病总体控制策略
    2.2.1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2.2.2 动物饲养及监督
    2.2.3 腌制、浸酸、烟熏和发酵处理
    2.2.4 烹调和加热处理
    2.2.5 冷冻
    2.2.6 过滤、氯化及其他消毒剂
    2.2.7 其他的物理方式处理
    2.2.8 破坏寄生虫的生活史
2.3 国外食源性吸虫病防控的战略
    2.3.1 食源性吸虫病的诊断
    2.3.2 食源性吸虫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 3 国内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国内食源性寄生虫防控研究现状
    3.1.1 流行病学现状
    3.1.2 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3.1.3 政策法规
3.2 食源性寄生虫防控存在的问题
    3.2.1 食源性寄生虫病分布的改变
    3.2.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群体有较大的改变
    3.2.3人们防范意识薄弱是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的主要因素
    3.2.4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有待创新
    3.2.5 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才匮乏
    3.2.6 防治经费紧缺 4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挑战
    4.1.1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4.1.2 打破贸易壁垒的需要
    4.1.3 技术层面的短板
4.2 机遇
    4.2.1 政府高度重视
    4.2.2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4.2.3 科学技术发展有诸多突破 5 食源性寄生虫防控的科学发展方向
5.1 技术层面科学发展方向
    5.1.1 深入开展全国范围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分析、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
    5.1.2大力推进食源性寄生虫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及应用
    5.1.3 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体系建设
    5.1.4 加大食源性寄生虫基础研究
5.2 政策与管理层面科学发展方向
    5.2.1 加大经费投入
    5.2.2 建立有效的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
    5.2.3 加强国际合作
    5.2.4 培养一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监测及防治科研人才
    5.2.5 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多层次提高人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识
    5.2.6 完善管理体制建设 6 建议与对策
6.1 技术层面
    6.1.1 开展大规模全国性的、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本底
    6.1.2 加大我国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6.2 政策与管理层面
    6.2.1 设立重要病种参考实验室与工作实验室
    6.2.2 建立完备及完善的监测、预警网络信息系统及上报制度
    6.2.3 加强媒体教育

(3)脊髓型囊虫病3例报告并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用免疫组化与PCR方法鉴定裂头蚴感染病理标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主要试剂及器材
    2.3 虫体标本来源及临床资料收集
        2.3.1 寄生虫标本收集
        2.3.2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
    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2.4.1 虫体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的方法
        2.4.2 病理学观察对虫种鉴定的形态学确认依据
        2.4.3 寄生性蠕虫所致组织病变判别依据
        2.4.4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与相应图像获取
    2.5 欧猥裂头蚴(俗称曼氏裂头蚴)免疫兔血清临床标本测试与抗原检测
        2.5.1 欧猥裂头蚴免疫兔血清检测2例不典型有虫标本
        2.5.2 欧猥裂头蚴免疫兔血清检测2例无虫标本
    2.6 PCR检测虫体mtDNACOX1基因特异片段
        2.6.1 石蜡包埋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2.6.2 引物序列来源与设计
        2.6.3 PCR扩增
        2.6.4 琼脂糖电泳与切胶回收
        2.6.5 扩增产物测序和序列对比
3 结果
    3.1 虫体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
        3.1.1 第一组6例典型标本组织病理学特征
        3.1.2 第二组2例不典型标本组织病理学
        3.1.3 第三组其它虫标本组织病理学特征
        3.1.4 第四组无虫标本组织病理学特征
    3.2 酶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2.1 第二组2例不典型裂头蚴感染病例免疫组化
        3.2.2 第四组2例无虫标本免疫组织化学
    3.3 基因检测结果
        3.3.1 第二组2例不典型裂头蚴标本DNA的PCR产物分析
        3.3.2 第三组6例标本DNA的PCR产物分析
        3.3.3 第四组2例裂头蚴免疫组化阳性的标本抽提DNA做PCR产物电泳图
        3.3.4 第四组标本抽提DNA做二次PCR后目的产物测序图
        3.3.5 2例无虫标本目的产物测序后BLAST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国内人体猪巨吻棘头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来源
    1.2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发病数
    2.2 病例地区分布
    2.3 国内人体猪巨吻棘头虫病例报告情况
    2.4 患者发病特征
        2.4.1 患者年龄
        2.4.2 患者性别
        2.4.3 患者发病季节与病程
        2.4.4 患者临床表现
        2.4.5 临床检查
        2.4.6 患者生食或半生食甲虫种类
        2.4.7 危害
        2.4.8 主要发病时期
3 讨论

(6)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食源性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1 世界流行状况
    1.2 我国流行状况
2 食源性寄生虫病长期威胁人类的根源
    2.1 生态学因素和动物种群
    2.2 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不良卫生习惯
    2.3 盲目重复使用驱虫药
3 综合防控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对策
    3.1 流行病学调查
    3.2 生态防控食源性寄生虫病
    3.3 食源性寄生虫病致病机制及免疫机制的研究
    3.4 抗药性监测及合理用药
    3.5 综合防控技术可行性验证

(7)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Ⅱ.病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及控制的过去和现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理学
2 临床学
    2.2 轻中度症状
    2.3 重度症状
    2.4 增殖无头蚴病
3 诊断
    3.1 裂头蚴病推断性诊断
    3.2 病原学检查
        3.2.1 病理切片
        3.2.2 针吸式活组织检查 (needle biopsy) Garin等[37]用该法抽取组织, 诊断胸皮下肿块的裂头蚴病。
        3.2.3 细胞学检查[细针吸式活组织检查
        3.2.4 影像学检查
    3.3 免疫学 (血清学) 试验
        3.3.1 沉淀素反应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3.3.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3.4 鉴别诊断
        3.4.1 裂头蚴与四盘蚴
        3.4.2 裂头蚴病与相关疾病
    3.5 增殖无头蚴病诊断
4 治疗
    4.1 手术
    4.2 药物
5 流行病学
    5.1 流行地域
    5.2 人群的感染率与感染度
    5.3 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5.4 疫源地的形成
        5.4.1 终宿主
        5.4.2 第一中间宿主 (桡足类)
        5.4.3 第二中间宿主 (两栖类)
        5.4.4 转续宿主或第二中间宿主
        5.4.5 终宿主的成虫感染率
        5.4.6 脊椎动物的裂头蚴感染率
        5.4.7 裂头蚴的感染度
        5.4.8 蛙体裂头蚴的季节变化
    5.5 自然疫源地
    5.6 传播
6 控制和预防

四、猪囊虫罕见寄生病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常见眼部寄生虫感染概况和研究进展[J]. 高媛,于芳蕾.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08)
  • [2]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姜宁,张西臣,白雪,吴秀萍. 中国兽医学报, 2014(07)
  • [3]脊髓型囊虫病3例报告并文献回顾[J]. 黄磊,杨俊,王贵怀.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05)
  • [4]用免疫组化与PCR方法鉴定裂头蚴感染病理标本[D]. 兰智华. 中南大学, 2013(05)
  • [5]国内人体猪巨吻棘头病的流行病学特征[J]. 郑德福,肖宁,冯萍,张丽萍,康英.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2(04)
  • [6]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控对策[J]. 吕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09)
  • [7]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Ⅱ.病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及控制的过去和现在[J]. 裘明华,裘明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3)
  • [8]侵入我国人眼的寄生虫及其危害[J]. 韩东海,孙盈辉,冯本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9(03)
  • [9]嗜酸细胞性脑膜炎[J]. 郝红琳,关鸿志,崔丽英,陈琳,曹玉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7(04)
  • [10]超声误诊肝圆韧带猪囊虫病1例报告[J]. 刘新秀,叶真. 福建医药杂志, 2007(01)

标签:;  ;  ;  ;  ;  

罕见的囊虫病寄生虫病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