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确立政府法制权威

反腐倡廉:确立政府法制权威

一、反腐惩贪:树立政府法制权威(论文文献综述)

汪敏燕[1](2016)在《“贪”的语义分析和儒家反贪思想阐释》文中研究指明“贪”的本义是“欲物也”。在漫长的文字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含义并未改变字义却得到了扩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汉语大词典》为依据,同时参照其他几部权威字典,对“贪”的语义及参构词语进行分析。通过对“贪”的辞书释义进行梳理,透视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资源,并将“贪”的义项归为5项。为了充分了解“贪”的文化内涵,将“贪”分为道德义场和政治义场两个方面,并对两个义场下的近义词群进行相关探究,窥见“贪”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究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的话题——反贪,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挖掘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的丰富的反贪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儒家反贪思想对当代道德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并针对如何克制贪欲,如何反贪提出意见。

周五香[2](2013)在《论廉政及其公共性》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廉政是政治伦理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不仅是指政府和官员的不腐败,更为重要的内涵在于廉洁官员、廉价政府和完善有效的廉政立法,而公共性则是廉政的理论基石。公共性是与私人性相对的概念,它是人类所结成的共同体、尤其社会共同体的生活、事务与每个人都相关的性质。政治意义上的公共性包括公共利益、公共理性和公共权力三个问题,其中公共利益是公共事务的核心,也是政治的目标,公共理性是力图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的能力,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公共理性的反思和制约。廉政因为公共性的特征而获得公众认同,此时廉政不再仅仅要求公职人员具有美德,更要求实现公共利益,而公共理性则作为公共利益实现的中介,对公共权力和公职人员都形成着制约,以确保他们的活动和决策都指向着公共利益。廉政有着悠久的思想传统。无论中外的廉政思想传统还是实践,公共性都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内涵,这主要体现在权力的公共性来源、公共权力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公共性事务的美德以及原初形式上的公民参与这几个方面。现代政治理论视角下的廉政伦理存在两个相关的问题域,其中,公共利益是廉政的核心目标,而主权在民既是政府公共性的基础和来源,也是廉政的法理依据所在,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的廉政伦理内涵。腐败是对公共性的颠覆,廉政则是向公共性的回归。腐败作为公共性的颠覆,主要表现为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公共理性的损害和公共利益的侵害,而廉政建设,无论是廉政立法的确立、廉价政府的达成还是廉洁官员的养成,都是旨在将公共性再次回归到公共行政过程之中。基于公共利益与公共理性、约束公共权力而达成的廉政,只是公共性的最基本实现;而公共性在更高层次上的实现,则是基于政府廉洁和高效与服务社会职能的充分完成而获得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与最优化,这就是由廉政向善政的转变。廉政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善治,从而让公共性在治理中得到充分实现。

卢松江[3](2002)在《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论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世纪,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进行系统论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必须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必须从严治吏。因此,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剖析现阶段我国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进展情况,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探讨推进我国政府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对策,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使我们党不变质、国不变色的重要保证。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的基本原理,以及自己读研期间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就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析。一是在引言中,通过运用国内、国外法律对腐败行为的界定,说明腐败虽然和以权谋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并不是所有以权谋私行为都是腐败行为,而只有以权谋私造成较严重后果的,才是腐败行为。二是在第一部分,对腐败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刻阐述,以揭示腐败现象的危害性。在当代中国,腐败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权钱交易;同时腐败在政治、经济、司法、文化各个领域,均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这一部分从独特视角以动态分析的方法,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三是在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实践的考察,阐述fi奏嘉刁刁 民(工子]/7:人丫、·、。-/,’卜二nS 丁n三二二士了中国政府为反对腐败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所做的努力,并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是坚定的、一贯的,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四是在第三部分,从分析法律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入手,论证了反腐败的立法是反腐败的根本保证,而建立有效行使法律的机制,是反腐败立法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权力结构的制约将保证法律的有效执行,从而使监督机制发挥预防腐败发生的作用。 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在系统论述和全面分析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探讨进一步推进政府反腐败斗争对策方面有所创新。一是运用国内外法律对腐败行为重新进行了科学界定,认为腐败是为满足私人或小集团利益,滥用公共权力,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的行为。二是从独特视角以动态分析方法,对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揭示出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的特点是权钱交易,表现形式是滥用公共权力。三是在全面考察改革以来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是坚定的和一贯的,是有能力解决当代中国政府宫员的腐败问题的。四是主张在健全法制的同时,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独立执法执纪的权力结构制约机制,保证法律公正有效执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从法治上解决腐败问题。

胡敏[4](2001)在《反腐惩贪:树立政府法制权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值得龙年中国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是,一大批硕鼠在招摇过市后被锒铛入狱,接受了人民的审判。

刘伟[5](2000)在《论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文中研究说明

二、反腐惩贪:树立政府法制权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腐惩贪:树立政府法制权威(论文提纲范文)

(1)“贪”的语义分析和儒家反贪思想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 “贪”及“贪”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贪”的字义分析
    第二节 “贪”的参构词语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贪:两个语义场及其近义词群
    第一节 道德义场“贪”的近义词群
    第二节 政治义场“贪”的近义词群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儒家的反贪思想
    第一节 道德范畴内的儒家反贪思想
    第二节 政治范畴内的儒家反贪思想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儒家反贪思想的当代借鉴意义
    第一节 镜鉴儒家思想之克己修身
    第二节 镜鉴儒家思想之德政爱民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论廉政及其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基本思路与结构
    1.4 研究方法
2 廉政及其政治伦理传统
    2.1 廉政是一种清廉的政治状态
    2.2 廉政的西方思想传统
        2.2.1 混合政体的廉政思想
        2.2.2 共和制的廉政思想
        2.2.3 权力制衡的廉政思想
    2.3 廉政的中国思想传统
        2.3.1 官德修养
        2.3.2 勤政为民
        2.3.3 选贤与能
        2.3.4 吏治治理
    2.4 中外廉政思想的原初公共性
3 廉政的公共性基础
    3.1 公共性的内涵与诠释
    3.2 公共性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对廉政的影响
        3.2.1 雅典政治的公共性
        3.2.2 康德的公共性理念与廉政
        3.2.3 汉娜·阿伦特的公共性理念与廉政
        3.2.4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对廉政的影响
    3.3 廉政发展中的公共性问题
4 廉政的伦理内涵
    4.1 廉政的法理依据
        4.1.1 从博丹到霍布斯的主权理论
        4.1.2 洛克的主权理论
        4.1.3 卢梭的主权理论
    4.2 廉政的核心价值
        4.2.1 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4.2.2 公共利益及其公共性
        4.2.3 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
    4.3 廉政的内在德性
        4.3.1 廉政:个体德性与公共美德的统一
        4.3.2 个体的廉政美德与公共性
        4.3.3 公共行政体系的廉政德性与公共性
        4.3.4 公共性与廉政制度建设
5 腐败对公共性的颠覆
    5.1 腐败对公共权力的滥用
    5.2 腐败对公共理性的损害
    5.3 腐败对公共利益的侵害
6 廉政向公共性的回归
    6.1 廉政立法:公共理性的重塑
    6.2 廉价政府:公共权力的约束
    6.3 廉洁官员:公共利益的实现
7 从廉政到善政
    7.1 廉政与善政的区别
    7.2 通往善政之途
        7.2.1 公众监督
        7.2.2 公民参与
    7.3 善政的实现与公共性的张扬
        7.3.1 善治与善政的实现
        7.3.2 善政和公共性开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3)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序论
    (一) 腐败的本质
    (二) 腐败对政府形象的损害
    (三) 本文的内容结构
一、 现阶段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剖析
    (一) 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
    (二) 政府官员腐败的形成原因
二、 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考察
    (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初步成效
    (二) 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高潮的掀起
    (三) 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力度的加大
三、 推进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的政策设计
    (一) 加强反腐败立法
    (二) 有效执行法律法规
    (三) 完善预防性监督机构
    (四) 形成权力结构制约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论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主监督的论述
    (二) 列宁的民主理想和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践
    (三)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历程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必要性
    (二)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监督制度
    (三) 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保障
三、 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的重大启示
    (一) 要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权力制衡思想正名并把它付诸于民主政治实践
    (二) 逐步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和社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三) 不断提高监督主体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实施民主监督的组织保证
    (四) 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
四、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四、反腐惩贪:树立政府法制权威(论文参考文献)

  • [1]“贪”的语义分析和儒家反贪思想阐释[D]. 汪敏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2]论廉政及其公共性[D]. 周五香. 中南大学, 2013(03)
  • [3]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论析[D]. 卢松江.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2)
  • [4]反腐惩贪:树立政府法制权威[J]. 胡敏. 中国经济信息, 2001(01)
  • [5]论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D]. 刘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

标签:;  ;  ;  ;  

反腐倡廉:确立政府法制权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