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治疗跟骨骨刺67例

蒙药治疗跟骨骨刺67例

一、蒙医治疗跟骨骨刺67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20)在《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80例),按随机表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点刺局部痛点和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定位、标记、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后三棱针点刺放血。1次为一疗程。若1次治疗一周后患者病情未明显减轻,可再行点刺1次。最多不超过2次。对照组仅点刺局部痛点。应客观地记录患者在实验治疗前及复查时的所有临床症状,并要求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客观填写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及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表。通过治疗前后的评分来观察治疗效果。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效优于单纯点刺局部痛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结论: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对跟痛症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点刺局部痛点者,该方法是行之安全、有效的方法。

罗建昌,郎伯旭[2](2018)在《改良手法牵伸配合针刀松解为主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改良跖筋膜牵伸手法配合针刀松解为主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此方法的优点。方法:将115例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诊断为跟骨骨刺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21例,女37例;年龄2673岁,病程651个月;采用改良手法牵伸配合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57例,男22例,女35例;年龄3175,病程758个月;采用常规牵伸手法配合针刀松解。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足跟痛NRS评分,采用"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FAAM)"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3个月,疼痛NRS评分3.89±0.96,2.46±0.95,均优于对照组的4.52±1.21,4.73±1.11;治疗组FAAM得分率(3.89±0.96)%,(2.46±0.95)%,均优于对照组的(4.52±1.21)%,(4.73±1.11)%;总体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跖筋膜牵伸手法配合针刀松解能定位牵伸力点,对跟骨骨刺综合征患者疗效显着,相比传统牵伸手法配合针刀松解有较高的中远期疗效。

潘丽佳,陈燕荔,周丹,郭义[3](2015)在《皮内针疗法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皮内针疗法的适宜病症,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3个数据库有关皮内针疗法的所有临床研究文献(时间不限,检索至2013年5月)。结果:统计皮内针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分级,按照现代针灸临床病谱对疾病进行分类,检出有效文献290篇,共计病例19 582例,共涉及15大类系统,166个病种。结论:皮内针疗法的适宜病症广泛,特别是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近视、痤疮、扁平疣、失眠、痛经、遗尿、呃逆、哮喘、面肌痉挛、偏头痛、胆石症、便秘、减肥有明显治疗优势。

王铁锤[4](2011)在《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阐述跟痛症的现代研究进展,评价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并与跟痛症痛点封闭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结果,为跟痛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严格的诊断标准,选择2010年03月-2010年10月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求治的跟痛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即治疗组(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外用组)和对照组(痛点封闭组)。治疗前后分别给予评价并打分,并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周后,因不可抗力60例研究对象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28例,治愈9例,占32.14%;显效10例,占35.17%;有效7例,占25.00%;无效2例,占7.15%,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27例,治愈7例,占25.92%;显效10例,占37.04%;有效10例,占37.04%;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经统计学处理,卡方为1.9650,P=O.1610,P>0.05,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跟痛症患者足底部肿痛及行走障碍等方面疗效基本一致。结论:1.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在改善患者足底部肿胀及行走功能障碍方面有显着疗效。2.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具有无创、经济实用、易被患者接受等诸多优点,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应用前景广阔。

邱建忠[5](2011)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针刺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手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评定疗效,如果在5次内已达到临床痊愈,即可停止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McGill量表和何高洲的临床症状评定表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没有显着差异(χ2=0.012,P=0.914)。两组疗效经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得(Z=2.099,P=0.036),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量表和临床症状评分经检验,P值均<0.001,可见,组内治疗前后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说明两种方法对足跟痛的症状均有改善。简化McGill量表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RI感觉、PRI情绪分、VAS分和PPI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PRI感觉和VAS分组间比较经协方差分析显示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2,0.004),两组治疗前后的PRI情绪分和PPI的改善程度经Wicoxon秩和检验亦发现存在显着差异(P<0.001),说明治疗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量表: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肿胀、功能情况及症状总分的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肿胀分值的变化无显着性差异(Z=0.348,P=0.7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跟痛症肿胀程度的改善未有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功能情况和症状总分的改善程度经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我们发现治疗组在疼痛、功能情况和总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手法、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足跟痛均有肯定性疗效,能降低简化McGill量表和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而言,针刺配合手法在各方面要优于单纯手法治疗足跟痛。

蔡琇年[6](2011)在《针刺水泉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细针针刺水泉穴疗法对照,观察评价粗针针刺水泉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60例患者。病例来源于台北市松山区国晋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组针刺水泉穴位使用粗针(28号针)。对照组针刺水泉穴使用细针(30号针)。每周治疗两次,六次为一疗程,持续治疗一个疗程,共为期三周。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6.6%,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AS分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分值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情改善程度、压缩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疼痛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腰膝酸软消失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治疗后动作牵强、发落齿摇、手足不温等消失率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安全性检测表明,治疗前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者,治疗后未见异常改变,表明该药临床应用安全。结论1.针刺水泉穴粗针比针刺水泉穴细针更能降低跟痛症患者VAS分值,提示前者更能缓解患者疼痛。2.针刺水泉穴确实能缓解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病情及压痛情况。

蒋超伟[7](2011)在《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2.跟骨骨刺的大小和形态与跟痛症严重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60例跟骨骨质增生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自制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对照组接受封闭治疗。治疗组每次用30克软坚止痛膏粉末,用白酒和黑醋各100ml调成糊状,煮热外敷6-8小时,每日1次,连续外敷2周;对照组进行1次封闭治疗,如未愈者7d后进行第二次治疗,但最多不超过3次。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初次治疗的DR片数据、McGill量表和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结果:两组疗效经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得(Z=3.610,P=0.00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量表和AOFAS踝——后足评分经检验,P值均=0.000,可见,组内治疗前后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说明两种方法对跟骨骨质增生症均有改善。骨刺形态与疼痛的相关性:骨刺长度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经Kendall非参数相关分析方法,结果显示r=0.515,P=0.000,提示骨刺长度与疼痛程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比较各骨刺形态间不同疼痛等级的足数,其结果显示x2=6.104,v=3,P=0.107,四种骨刺形态的跟痛程度无显着性差异。简化McGill量表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RI感觉、PRI情绪分、VAS分和PPI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PRI感觉分组间比较经协方差分析显示存在差异(F=6.844,P=0.011);治疗后PRI情绪、VAS和PPI分组间比较经协方差分析显示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两组治疗前的AOFAS踝——组间比较后足评分分值均未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AOFAS踝——后足总分及功能、疼痛分值经过协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两组的P值均为0.000,说明治疗组在疼痛、功能和总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软坚止痛膏外敷、封闭治疗足跟痛均有肯定性疗效,能降低简化McGill量表和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而言,软坚止痛膏外敷在各方面要优于封闭治疗足跟痛。骨刺长度与疼痛程度存在正相关性;骨刺形态与疼痛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

赵宇[8](2009)在《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阐述跟痛症的研究近况和进展,评价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局部痛点封闭疗法相比较,分析观察结果,为跟痛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严格的诊断标准,选择2007年9月到2009年1月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门诊收治符合纳入标准,并具有随访资料的60例跟痛症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单盲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小针刀治疗组)和对照组(局部痛点封闭组)。治疗前后分别给予疗效评定,并对其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30例,其中治愈10例,占33.3%;显效17例,占56.7%;有效3例,占10.0%;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治愈9例,占30.0%;显效11例,占36.7%;有效6例,占20.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86.7%。经统计学处理,x2=5.8311,p<0.05,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有显着差异,小针刀治疗组优于局部痛点封闭治疗组。小针刀治疗组30例患者足跟部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明显减退,行走功能明显恢复。结论:1.小针刀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跟痛症患者的疼痛、肿胀、行走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2.小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疗效优于局部痛点封闭疗法。3.小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是一种简单、安全、廉价、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波,高岑,陈泽林,郭义[9](2008)在《从现代文献数据库窥探放血疗法疾病谱》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放血疗法的疾病谱和优势病种,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放血疗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收录于四个数据库的放血疗法所有临床研究文献,统计三棱针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分级,对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按照国际疾病标准编码查询系统对疾病进行分类.结果:检出有效文献1149篇,共计病例98526次,共涉及19大类系统,263个病种,其中以眼和附器疾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传染病和寄生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等6大系统文献篇数、病例数频次最高.结论:放血疗法对治疗带状疱疹、痤疮、麦粒肿、颈椎病、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优势.

何文玉[10](2007)在《温针疗法对跟痛症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探讨温针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跟痛症的关注度有趋高的现象,但我国对本病的研究鲜少,资料尚不充分,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小样本临床研究,为新加坡跟痛症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资料参考。2)希望通过有效又廉宜的治疗,帮助年长患者减轻家庭开销的负担,以及帮助跟痛症患者缓解足跟疼痛,减少症状反复发作的苦恼,让他们能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研究方法:采用以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疼痛程度及功能的改善为主要观察指标,以VAS疼痛视觉模糊标尺法及临床症状评分法为评价方法,将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疗法,针上加艾灸;对照组只针不灸,穴位相同,每次治疗20min,共治疗3次评价疗效。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新加坡,共收集病例60例,治疗组30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为49.33岁;病程最短两周,最长5个月。对照组30例,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年龄为47.50岁;病程最短两周,最长4个月;各组均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并通过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再将年龄分成两组<50岁及≥50岁,做治疗前后对照比较。依据客观观测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总体疗效:本研究治疗组29例患者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28例患者中临床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温针疗法在治疗跟痛症疗效上优于单纯针刺。②VAS: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分值均数有显着下降,P=0.000<0.01,说明两组具有统计意义。治疗组在VAS疼痛分值疗效改善方面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年龄≥50岁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对比下,在改善疼痛方面有极显着的疗效③临床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数明显下降,P=0.000<0.01,提示两组不同疗法对跟痛症均有效,但温针疗法在针刺组的对照下,温针疗法对年龄≥50岁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大于针刺组。结论:两组疗法对改善跟痛症的疼痛即临床症状都有效,但温针疗法比单纯针刺取得更好的疗效,尤其对年长者疼痛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单纯针刺。

二、蒙医治疗跟骨骨刺6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医治疗跟骨骨刺67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跟痛症
        1.1 跟痛症的起源
        1.2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
        1.3 .跟痛症的临床治疗
    2.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2.1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病理研究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中止及退出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对照组
        2.4 注意事项
        2.5 观察指标
        2.6 安全性评估
        2.7 疗效评分标准
        2.8 疗效判定标准
        2.9 统计学方法
治疗结果
    1.年龄分布
    2.VAS评分
    3.VAS评分比较
    4.Maryland评分
    5.Maryland评分比较
    6.疗效比较
讨论
    1.三棱针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可行性分析
    2.三棱针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机理分析
        2.1 三棱针点刺放血机理分析
        2.2 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机理分析
    3.三棱针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优势分析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附表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附表3: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
致谢
个人简历

(2)改良手法牵伸配合针刀松解为主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与分组方法
    1.2 诊断、入选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2 对照组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疼痛评价
        1.4.2 足功能评价
    1.5 疗效评价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2.2 FAAM评分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3)皮内针疗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跟痛症的概念
        1.2 跟痛症的分型
        1.3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鉴别诊断
    2. 祖国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近况
        2.1 病因病机
        2.2 辩证分型
        2.3 治疗
    3. 跟痛症的治疗进展
        3.1 非手术疗法
        3.2 手术疗法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讨论
    1. 针刺风池穴治疗跟痛症的作用机理
    2. 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作用机理
        2.1 中药外用的概述
        2.2 中药外用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作用机理
        2.3 熏洗药物的组方分析
        2.4 熏洗注意事项
    3. 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课题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5)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跟痛症的概述
    第二节 跟痛症的中医研究概况
    第三节 跟痛症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第三章 临床试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临床研究
第四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入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第二节 两组疗效比较
    第三节 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量表比较
    第四节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分析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三节 小结
参考文献
附1 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跟痛症30例临床观察
附2 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
附3 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
附4 攻读博士期间的工作成绩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6)针刺水泉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跟痛症的中医研究概况
        一、历代医家对跟痛症的认识
        二、近代中医对跟痛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 从肝肾论述
        (二) 从风寒湿邪论述
        (三) 从瘀论述
        三、近代中医对跟痛症分型的认识
        四、中医临床治疗
        (一) 针灸疗法
        (二) 中药内服疗法
        (三) 中药外敷疗法
        (四) 综合疗法
        (五) 其它疗法
    第二节 跟痛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二、跟痛症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一) 手术疗法
        (二) 局部封闭疗法
        (三) 跟骨钻孔疗法
        (四) 物理疗法
        三、小结
第二章 针刺水泉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一) 临床研究设计
        (二) 随机化方法
        (三) 取穴方法
        (四)疗程
        (五)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
        三、疗效判定标准
        (一) 疼痛症状疗效判定
        (二) 疗效判定标准
        四、统计学处理与数据总结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数据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三、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检测
        五、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一、试验结果分析
    二、讨论
    三、跟痛症预防措施
    四、不足与展望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跟痛症概述
        一 跟痛症的概念
        二 跟痛症的解剖学基础
        三 中医对跟痛症的认识
    第二节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
        一 西医病因病机研究
        二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第三节 跟痛症的临床特征
    第四节 跟痛症的辅助检查
    第五节 跟痛症的鉴别诊断
    第六节 跟痛症的治疗
        一 西医治疗跟痛症
        二 中医治疗跟痛症
        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
第三章 临床试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 诊断标准
        二 纳入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脱落标准
    第二节 临床研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治疗方法
        四 观察方法
        五 数据处理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 入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二 两组疗效比较
        三 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量表比较
        四 两组治疗前后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
        五 骨刺长度与跟痛程度的关系
        六 骨刺形态与跟痛程度的关系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 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二 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三 骨刺形态、大小与骨刺疼痛的相关性分析
        四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附1 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观察
附2 跟骨骨刺的形态与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附3 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
附4 AOFAS踝一后足评分系统
附5 知情同意书
附6 攻读博士期间的工作成绩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8)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一、祖国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概况
        (一) 历代医家对跟痛症的认识
        (二) 近代中医对跟痛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 近代中医对跟痛症辩证分型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一)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鉴别诊断
    三、跟痛症的治疗进展与预防
        (一) 非手术疗法
        (二) 手术疗法
        (三) 中西医结合疗法
        (四) 预防措施
        (五) 展望
    四、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机理研究神经的压迫、刺激
        (一) 重新建立生物力学平衡,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刺激
        (二) 疏通经络的针刺效应
        (三) 促进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 两组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二) 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一、小针刀作用机理与优点
    二、两种治疗方法之比较
    三、疗效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思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10)温针疗法对跟痛症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跟痛症研究进展
        1 跟痛症的中医研究概况
        1.1 历代医家对跟痛症的认识
        1.2 近代中医对跟痛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近代中医对跟痛症分型的认识
        1.4 中医临床治疗
        2 跟痛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2.2 跟痛症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综述二 温针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研究进展
        1. 温针的概念
        2. 历代医家对温针疗法的认识
        3. 温针疗法中医机理的研究
        4. 近代温针治疗跟痛症的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入组资料可比性分析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制定)
        2 病例选择标准
        3 临床研究方法
    结果
        1 VAS疼痛分值变化
        2 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3 疗效判定分布比较
    讨论
        1 温针疗法对跟痛症疗效的探讨
        2 疗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蒙医治疗跟骨骨刺6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 张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改良手法牵伸配合针刀松解为主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的病例对照研究[J]. 罗建昌,郎伯旭. 中国骨伤, 2018(06)
  • [3]皮内针疗法及其应用[J]. 潘丽佳,陈燕荔,周丹,郭义. 河南中医, 2015(04)
  • [4]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 王铁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5]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 邱建忠.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
  • [6]针刺水泉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研究[D]. 蔡琇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7]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观察[D]. 蒋超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
  • [8]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从现代文献数据库窥探放血疗法疾病谱[A]. 陈波,高岑,陈泽林,郭义. 中国·天津第六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刺络与拔罐分会暨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8
  • [10]温针疗法对跟痛症临床疗效评价[D]. 何文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3)

标签:;  ;  ;  ;  

蒙药治疗跟骨骨刺67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