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精神和愉快的探索——读完孙宗文先生新书《中国建筑与哲学》

可贵的精神和愉快的探索——读完孙宗文先生新书《中国建筑与哲学》

一、可贵的精神 可喜的探索——孙宗文先生新着《中国建筑与哲学》读后感(论文文献综述)

郝斌[1](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提出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李杨[2](2014)在《八旗诗歌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八旗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大的时间分期,对“八旗诗歌”的兴起、发展、繁荣、演化尽可能做出宏观而系统的审视,力图展现出“八旗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每一分期内所各具的典型特征。全文共分三编,上编大致对应清前期顺康二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兴起学习期;中编大致对应清中期雍乾嘉三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繁荣演变期;下编大致对应清后期道咸同光宣五朝(延伸至民国)的一百余年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异化尾声期。下面,就分别对各编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上编:清朝前期约百年的时间,八旗诗歌在学习汉族诗歌并沿袭汉族诗坛创作主流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八旗诗人们通过与汉族诗坛的密切互动,促成了清前期八旗诗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鄂貌图以其先锋军的地位导扬风雅,成为八旗满洲诗歌第一人。而后,纳兰性德与曹寅一北一南,先后与汉族诗坛建立了深刻而紧密的交游圈,在将八旗诗歌带入到主流诗坛并促进八旗诗歌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对汉族诗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及文艺交游,为民族间异质文化的融合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清初的八旗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族气质和极具活力的八旗精神。虽然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上,仍旧对汉族诗坛亦步亦趋,但从气质风神方面而言,却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诗坛裨益颇多。“八旗诗派”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清代诗坛带入了清刚劲举、雄豪健美的北地风神及年轻勇武的创作活力,也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豪迈瑰丽的色彩。中编:为叙述紧密起见,本处将清前期康熙皇帝的文化政策及诗歌创作与清中期的乾隆皇帝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康熙皇帝雅爱文学,重视以“文统”驭“治统”,加之他酷爱诗歌,对“诗教”理论极为服膺,所以主张诗歌应“与世递变”。在这一文化纲领的指引下,象征“熙朝盛世”的唐诗风在康熙诗坛成为主流,而导扬唐诗三昧之说、创建“神韵派”的王士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一手扶植的汉族诗坛盟主。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在“治统”和“道统”上承祖父之余绪,仍以“宽仁”为本,所以乾隆朝前期的诗坛呈现出较为宽松并且异彩纷呈的局面,“格调派”和“性灵派”一朝一野、一北一南,前后并起,主导诗坛主流。但至乾隆朝中后期,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皇权意志对思想领域的干预和控制日趋严酷,反映在诗歌上就是“诗案”迭发,文字狱横行,故略无创作主体精神而专主饾饤考证为能事的“肌理派”及“考据诗”出现并开始风行。但乾隆朝毕竟是诗学昌明、硕果丰盈的时代,虽有帝王意志的钳制,诗人们仍旧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抒发性情,不辍创作。此期的八旗诗坛内部,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帝王意志的极端性和严酷性,首先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分流,一些高门贵胄如李锴、长海等人纷纷远避朝堂,走向郊园田野,开创娴雅悠容的八旗田园诗派。而另外一部分如英廉、朱孝纯、铁保、百龄等人则坚守祖宗基业,立足庙堂,继续高倡清刚的八旗诗风。此间,八旗蒙古诗人法式善秉承王孟诗派精神,成为北方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与袁枚时有“南袁北法”之目。清中期的八旗诗坛,经过清前期约百年的摸索演练之后,渐具个性。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取舍之外,在表现领域的拓展上也颇有创获。如边塞诗在清朝的再度繁荣,八旗诗人便功不可没。下编:清后期的时局风云万变、九州震荡,集权统治者及一些以剥削为能事的封建官僚与西方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造成多重压迫。在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外国家矛盾的联合作用力下,不仅是整个清代诗坛发生着质的变化,八旗诗坛也随之开始了急剧的转型。他们中如宝廷、延清、成多禄等以血泪之笔如实记载清末政局中的腥风血雨;如斌椿、盛昱、三多等则开始探索富民强邦之路;如唐晏、杨钟羲等则以一己之力,于国祚倾覆之后贯全部之精神于文献的整理和着述,为故国存史。清后期的八旗诗坛,歌功颂德的雅颂之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复活。辛亥革命之后,历史虽进入新的纪元,但被迫步入民国的八旗遗老遗少则多怀故国之思,他们的创作既是八旗诗歌的尾声也是八旗诗歌的遗响。总之,清朝末期充满了“郁愤”之思的八旗诗歌,不仅全面、客观、深刻地展现了清后期八旗这一族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激荡了近三百年的八旗诗歌以及八旗制度画上了一个沉痛而又充满反思的句号。

朱亮亮[3](2014)在《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文中指出随着二十世纪初美术展览会在中国的兴起,以及民国前中期的盛极一时,直至民国后期的稳定发展,促使我国近代美术的展示与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成为艺术观念与主张、美术作品与思潮进行交流与推广的至为重要的媒介和载体。正是由于美术展览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近代中国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拓展了文化艺术的传播路径与交流空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转型、中西美术的相互交流与融汇,以及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然而,美术史学界对它的关注远远不够,大部分局限于近现代美术展览历史的研究或是分散的区域或个案研究。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规律还未被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其社会功能及历史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认同。本课题以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所蕴含的两大核心语汇——“展示”与“传播”为崭新的切入角度进行辨析与分析。笔者在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和分析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书籍以及历史档案等史料,在对各类美展活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对整个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进行整体上的定性分析与研究。笔者还在纵向上打通历史时间的界限,以及横向上突破美术展览会形式上的多元,首次归纳总结出了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四大特性——教育性、现代性、公益性和市场性。具体来讲就是:第一部分,从人体美展所引起的普通民众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的启蒙教育、从中小学儿童到艺术院校再到社会大众全面实现社会美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美术展览会、以及实现美术学科发展的成绩美展、社团美展等个方面探讨美术展览会的教育性特征;第二部分:从美术展览自身形式的现代呈现、引发了中西绘画的现代性美术思潮的兴起、以及美术展览对于中西绘画创作的现代转型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美术展览的现代性特征;第三部分:从以赈灾救难、帮困扶弱以及抗日救国为目的的筹款(物)美展来分析美术展览会的公益性特征;第四部分:以美术展览会为交易平台的艺术品流通从艺术家的艺术生产、艺术品定价、艺术品交易和艺术品消费等艺术市场中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等方面来考察美术展览会的市场性特征;通过对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这四大特性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刻揭示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内在规律和根本特征,并明确和揭示了其在中国美术近代化进程中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引领并推进近代中国美术逐步走向现代和不断变革深化所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

胡志刚[4](2014)在《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文中提出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着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其学术实践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一代宗师。1930年代,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为学术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实践之中,在开创性的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中,逐渐理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其多项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积极参与新政权创建工作,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组织设计国徽,这些活动不仅使梁思成得以充分发挥其学识和能力,而且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进入1950年代之后,梁思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实现路径等领域表现出了一名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并努力构建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北京旧城保护及未来发展范式,但由于其观点不被新政权所认可,其学术思想亦受到质疑与批判,学术实践屡遭挫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术批判中逐渐失去学术话语权,亦失去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1955年之后,梁思成基本上再未开展大的创新性的学术实践。梁思成一生还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其对建筑教育的理解和改革,对中国建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1928年至1955年期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关系,中国营造学社转型的过程及典型做法,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二是梁思成与近代中国的高等建筑教育,研究重点是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建国前后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变革及实践;三是梁思成与新政权的创建,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对新政权的选择及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梁思成与新中国国歌、国旗方案的审定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四是梁思成与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北京城市规划及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五是梁思成与建国初期的建筑民族形式问题,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大屋顶”建筑理念的转变。

朱仰东[5](2013)在《朱有炖研究》文中认为朱有炖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其杂剧更是风靡明清两代,宫廷、民间皆争相搬演,赞誉之词不绝,评价甚高。然自近代以来,因受诸多外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朱有炖及其杂剧受到冲击,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被遮蔽起来,这不仅关系到对朱有炖及其成就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对明代文学、艺术等发展流变过程真实状态的把握。鉴于此,本文拟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文本、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家创作生态环境等层面,进行学理等层次的分析,借以更好地发掘朱有炖及其作品的构成、思想、审美、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抛光”“还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及合理定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朱有炖生平研究。朱有炖生平资料稀少,且因明代史料错讹现象较多,故本章重点在于爬梳文献,考辨真伪,梳理并厘清朱有炖人生轨迹。为更好地、也更集中地勾勒出朱有炖一生行状,依其身份,该章分别择取政治、文人两个生活层面分而述之。就政治生活而言,由于朱有炖政治生涯受到其父周王橚牵连,周王橚与周藩命运也就成了该章首先要交代的问题;而其后半生,则又相继经历了因争夺王位而兄弟反目等事件,周旋于政治场上的朱有炖沉浮跌宕,实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缩影。就文人生活而言,该章依次介绍了朱有炖受教背景、文人交游及文艺创作,前两点是朱有炖能够成为文人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对朱有炖作为文人,其生活状态的大致描摹。全面了解朱有炖生平为合理解读其着述而不致片面提供了相应依据。第二章为朱有炖思想研究。建国之后,朱元璋恢复儒教,以儒治国,同时对释道两教也并非一味禁止,通过扶持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发挥其辅助王纲的作用。作为周藩世子,且又深得祖父器重,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三教并存的思想与朱元璋的熏陶有着很大关系,与明初治国策略桴鼓相应。当然,政治场上的挫折及爱情婚姻方面的失意对朱有炖崇佛重道的思想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研究朱有炖思想是深入剖析、评判其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第三章旨在考索朱有炖着述。首先,该章对当下朱有炖着述中几个颇有争议的如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元宫词》百章等着作权问题进行辨析;其次对朱有炖杂剧、散曲、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着录、版本等流播情况逐一考订。考索朱有炖着述情况,也就明确了此后文本研究的具体范围,使操作过程有的放矢,这是文本研究的前提,也是最为基本的工作。第四章、五章、六章为杂剧文本研究。第四章为创作论。该章主要探讨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因素,或构成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成因。这些因素或成因包括:一、传统文化。因受众不同,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大小两个不同范畴。周藩驻地开封民间文艺兴盛,“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元素被朱有炖汲取,融入剧中。而“大传统文化”层面,明初礼乐制度复兴、演剧制度创建等也直接影响着朱有炖杂剧创作;二、理学的兴起与台阁文风的崇尚。前者使朱有炖杂剧染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后者则使杂剧接续台阁文风而呈现出一派雍容气象;三、“家国同构”意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观念及门第情结即是朱有炖这一思想意识的具化。第五章为文本论,旨在解读朱有炖杂剧的思想意蕴。朱有炖杂剧数量较多,因此,该章的首要任务即运用类型设计理论,结合作家创作意图、文本实际,将朱有炖杂剧划分为英雄、家庭婚姻、度脱、庆赏、文人五种类型;英雄剧中,无论水浒英雄,还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既“忠”且“义”,但“义”往往受制于“忠”;家庭婚姻剧中,女子多以妇德自励,教化色彩较浓,但因其“守节”“守志”大多以爱情为前提,故教化之中,不无对爱情的歌颂,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说教为由予以定性或否定;度脱剧为杂剧传统题材,与元剧相比,朱有炖度脱剧不是远离尘世而是相反,宗教光环下,隐含着作家本人对世俗的价值追求;庆赏剧以庆寿与赏花为主,热闹繁华的背后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富贵生活的津津乐道与长生久视的向往;文人剧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的规范及其对君子人格的向慕。第六章为价值论。朱有炖杂剧周藩原刻本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杂剧刊本,具有其他杂剧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朱有炖杂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中有继承有突破,对于了解明初及明前艺术及杂剧面貌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戏曲文献价值;戏曲理论方面:朱有炖虽然对杂剧没有系统的专论,但从事杂剧创作,对杂剧仍不乏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皆被后代戏曲理论家吸收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戏曲小说同源异派,互有影响,由于时代特殊,朱有炖杂剧在四大名着成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也从中获益匪浅,剧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长、成熟注入了活力,朱有炖杂剧的古代小说及理论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第七章为朱有炖散曲研究。散曲发展至明初已呈颓势,其颓势形成的原因及明初曲坛状况是该章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对朱有炖散曲思想意蕴的探讨。朱有炖调和三教的思想其实即是关于出与入的问题,而以儒为主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入世思想的主导地位,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一方面表达了对隐逸的渴望,另一方面则仍摆脱不了入世思想的缠绕,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隐逸最终还是倒向了世俗;虽然明初散曲走向衰落,但朱有炖散曲仍有其特色,取材上曲与剧同生共长,语言上亦雅亦俗,风格上亦庄亦谐,体制上组章成篇。朱有炖首次提出了“散曲”概念,提高了曲体地位,其曲作成就受到后人好评,散曲在明代能够持续发展,朱有炖功不可没。第八章为朱有炖诗词及其他研究。朱有炖诗歌数量较多,该章采用类型研究的思路,将其诗歌分为悼亡诗、咏花诗、咏物诗、咏怀诗四大类,并注意与明初诗歌及明代诗歌发展走向等大背景联系起来统观考量,朱有炖诗歌既有时代特征,又自居面目,在明初诗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其个性特征不仅有超越时代藩篱的趋向,而且与明代诗歌趋于健康发展的走向颇为一致;明词广受诟病,朱有炖存词不多,丰富的题材,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与批评视野中明初词坛迥异,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明词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冷落的局面,其词史地位也应予以廓清;其他研究还包括散文、韵文及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界遗忘但却在明清两代同样引人注目。在对朱有炖及其着述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朱有炖虽以杂剧久负盛名,但以其才学、造诣及创作成就,使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杂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作为杂剧家,我们应当鉴于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摈除成见,继续深入;对于其他方面的造诣与成就,我们也应予以恢复与发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人,更好地以历史的眼光为其定位,进而客观理性地接近明初乃至有明一代文学、艺术发展之“真”。

本志红[6](2013)在《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历史过程,需要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持续不断地为之付出心血和努力。李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而且还是一位经历复杂的“学者型”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论文由绪论、正文等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难点、基本观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考察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李达之所以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李达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关系。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历史课题,解决历史课题需要新的理论武器,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李达胸怀满腔爱国热忱、忧国忧民,他坚持以科学的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还具有中西教育背景优势和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这是他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第三章主要梳理李达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依据史实材料,李达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理论准备阶段(1917-1920)、思想产生阶段(1920-1923)、有力推动阶段(1923-1936)、曲折发展阶段(1936-1949)和深化发展阶段(1949-1966)。第四章考察李达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途径。中共“一大”前后,李达身兼革命家与理论家双重身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独具特色:1923年秋,李达离开中国共产党,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李达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主要包括: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以学校为阵地系统讲授、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论战”为手段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五章重点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围绕李达的“学者”身份,探讨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学术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他准确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较早从学术角度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并初步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李达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方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李达关注社会史论战,以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为切入点尝试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世界史体系。在特殊境遇中努力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第六章主要考察李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启示。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较早从学科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者。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四是重视从大众化角度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

石晶[7](2012)在《《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以20世纪30年代艺风社创办的《艺风》月刊(1933.1-1937.3)为研究对象,以《艺风》月刊对推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主线,采用定性与定量、考据与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展现《艺风》月刊的概貌,对艺风社同人和《艺风》月刊在3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进行探讨,在实证性文献考据、求真证伪的基础上从多维的理论视角进行阐释性的理论研究,论从史出,彰显《艺风》月刊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以及带给我们的永久启示,确定其历史地位,并引发对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思考。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阐明《艺风》月刊研究的必要性及填补学术空白之创新性;第一部分,对《艺风》月刊创办的时代背景和创刊过程进行历史回顾;第二部分,深入剖析《艺风》月刊与众不同的办刊特色和作者群相关情况;第三部分,概述了《艺风》月刊为30年代中国民间美术和民俗学的发展搭建平台,对二者互动发展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对艺风社举办的四届大型美展所产生的进步意义进行详细阐述;第五部分,集中论述了民国时期美术界同人关于中国美术道路前途的认知与思辨;结语部分,为《艺风》月刊确定坐标,进一步明晰其意义与价值。

赖德霖,王浩娱,袁雪平,司春娟[8](2011)在《《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更正与补遗(2)》文中研究表明《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是一部有关中国近代建筑师生平及事务所概况的工具书,收录了250位中国近代建筑师和11所建筑事务所,并辅以建筑师和事务所的经历或简史,及其相关资料和作品,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中国近代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的情况,展示了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的发展情况和成就。对于这本名录的"更正与补遗",旅美学者赖德霖先生完成于2006年10月。本刊在2010年第6期刊载了文稿的前半部分。本期刊载后半部分,以使读者对文稿有完整的了解。文中问号表示存疑或待查。

张帆[9](2010)在《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探讨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部分。对于其建国前学术成果的研究已较为全面和深入,分别从各个侧面归纳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在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表现特征,对其建筑史研究的内在动因也有较为深入的探索。但是,这类研究更多地强调对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成果进行剖析,鲜有关注同时代国内外学者同类建筑史研究着作的比较研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拟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同时代建筑史家如日本学者伊东忠太、乐嘉藻以及王璧文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试图还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整体学术环境,以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梁思成早期中国建筑史研究在学术思想、基础理论层面的创新及突破。梁思成于抗战时期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可谓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一座里程碑,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梁思成整个学术生涯中对中国建筑史所进行的全部思考。梁思成建国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他积极主动地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建筑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作为最早发表此类文章的学者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其研究思路也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新的理论视角与他既有的学术理论体系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1955年对梁思成“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错误批判中被过分放大,导致了其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的变化,而最终影响了改革开放后及至今日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理路。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拟就梁思成建国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梳理其建筑史学思想在该时期的调整和变化,进而反思中国建筑史研究在该时期的特殊境遇及其深远影响。

刘光成[10](2010)在《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是作文的关键。作文命题体现命题者的教育思想,命题的科学与否,反映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次作文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快慢,并最终决定学生作文素养的高低。在语文能力测评中,作文命题的质量还关系到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作文命题,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我国的考试文化,提高考试作文命题水平,从而丰富我国的考试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辉煌的文学创作时期,产生过众多文章大家,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扎实的基础性作文训练有关,或者说与作文命题有关。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历程已逾百年。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波澜起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本论文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1)梳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揭示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特征;(3)探寻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变革原因;(4)总结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构想。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中学作文命题的不同特点,本论文把百年中学作文命题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承绪与变革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中国的语文教育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近代作文教育史的重要转折点。1904至1919这十五年时间,属于我国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期。由于根深蒂固的古AI写作作教育传统与科举文章命题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着传统科举文章命题的轨道作惯性运行,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曙光初现。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对科举文章命题的有力矫枉,“实用”思想逐渐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一些重要教育法规中,中学作文命题的“实用”思想有了较为明确的体现,而在当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二是探索与定型期。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三十年时间,是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契机。语文教育界的有时之士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批评的过程中,也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开展摆脱作文训练随意、混乱局面,寻求作文命题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创建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中学作文命题趋向科学与实用。命题内容较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抒写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关心人民大众的福祉和疾苦,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成为命题主旋律;命题文体日趋成熟,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成为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文体。三是波折与重创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与过去相比,新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度为语文教育带来了空气活跃的新气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文命题无计划、无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兴起,中学作文教学又被生硬地套上了政治评判标准,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呼吁,但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作文教学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学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在“外在工具价值(文)”和“内在思想价值(道)”两端徘徊。“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文教学完全沦陷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生作文大多是以“革命”和“造反”为主题的“大字报”式的文章,结构单一,格式呆板,近乎千篇一律,中学作文命题实践走入了死胡同。四是回归与创新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打碎精神枷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腾飞。社会结构的调整,文化思想的转型,教育理论的发展,写作理论的创新,促使中学作文命题逐步从政治舞台上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写作主体上来。中学作文命题开始注意激发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命题方式趋向灵活多样,学生作文从单一应景的书写载体逐步演变为多姿多彩的心灵窗口。21世纪前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作文命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开放、多元、丰富,“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等“人本”作文教学理念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猎猎飘扬的旗帜。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上述四个时期的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不尽相同,命题样式也各具情态,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大致演进轨迹:一是命题内容从功利性走向人文性。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性”的外部观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二是命题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作文命题的类型先后历经了给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是因时而动,都是一种探索,虽然每一种类型各有所长、不能彼此取代,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作文文体也由单一的政论文向应用文、叙述文演进,今天学生的作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第二,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绝不是偶尔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特定思潮下的产物,每一阶段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都与特定阶段下的语文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联系。纵观百年中学作文命题,交错存在和发展着的三种语文教育思潮对作文命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完整地演绎了语文教育思潮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进,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反复。当今的中学作文命题似乎又有向第二时期回归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一种单纯循环,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种有益反思。第三,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命题理当高举“人本”的旗帜,这是中学作文命题发展规律使然,同时也是由制约其发展变化的语文教育思潮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在中学作文命题中落实“以人为本”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展望中学作文命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本语文教育思潮下的中学作文命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发学生拥抱生活的激情。同时,我们也坚信,作文命题只要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终将成为人生的第一等快事,学生将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并为此奉献出他们神圣的创意。

二、可贵的精神 可喜的探索——孙宗文先生新着《中国建筑与哲学》读后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贵的精神 可喜的探索——孙宗文先生新着《中国建筑与哲学》读后感(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1、王琦年表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八旗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若干技术性说明
绪论
    第一节 八旗制度概说
    第二节 八旗诗歌的研究历史
        — 1979年以前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二 1980年至今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第三节 八旗诗歌史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
上编 基业新创的慷慨之歌
    第一章 鄂貌图与八旗诗歌的先声
        第一节 “满洲文学第一”的鄂貌图及其诗歌
        一 鄂貌图诗歌的内容
        二 鄂貌图诗歌的风格及其在八旗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从戎儒士”顾八代
        一 顾八代前期的军旅诗
        二 顾八代后期的闲适诗
        第三节 范承谟的烈士之诗
    第二章 “满洲奇葩”纳兰性德
        第一节 纳兰性德的诗学理论
        一 不拘门派,追求自我的个性论
        二 突破限制,敢于质疑的创作论
        三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的风格论
        第二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
        附论 清初“八旗诗派”之崛起
        一 清初总集收录八旗诗人及作品情况概述
        二“八旗诗派”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
    第三章 千岩竞秀的顺康八旗诗坛
        第一节 “醉吟俱不辍,世许作狂猜”的曹寅
        一 曹寅诗歌的风格
        二 曹寅诗歌的内容
        三 曹寅的其他文学创作
        第二节 “抽思更有葛庄新”的刘廷玑及其 《葛庄诗钞》
        第三节 “平生低首味和堂”的高其倬及其 《味和堂集》
        附论 八旗世家文学
        一 铁岭佟氏家族
        二 汉军朱氏家族
        三 满洲完颜氏家族
        四 索绰罗氏家族
        五 汉军于氏家族
    第四章 以岳端为代表的清前期宗室诗人
        第一节 “一代宗潢之秀”岳端
        第二节 “宗室三诗人”
        一 博尔都
        二 塞尔赫
        三 文昭
        第三节 清前期的皇子诗人
        一 高塞
        二 允礼
        三 允禧
        四 弘昼
中编 盛世王朝的雍容之态
    第五章 帝王诗与“高宗体”
        第一节 康熙皇帝与清初诗坛
        一 康熙皇帝的文治思想
        二 康熙皇帝的诗歌创作
        三 “博学鸿儒科”前后的“宋调”与“唐音”
        第二节 乾隆皇帝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 乾隆皇帝写军事战争的诗歌
        二 乾隆皇帝写民情疾苦的诗歌
        三 乾隆皇帝写巡幸游赏的诗歌
        第三节 “高宗体”的渊源及影响
        一 “高宗体”的渊源
        二 “高宗体”的影响
    第六章 雍乾之际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辽东三老”
        一 李锴
        二 陈景元
        三 戴亨
        第二节 长海与八旗田园诗
        一 长海的山水田园诗
        二 八旗山水田园诗人永宁
        三 雍乾之际的其他八旗田园诗人
        第三节 英廉的“宰相诗”
        一 英廉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 英廉诗歌的风格特点
    第七章 乾嘉时期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由来吏隐一身兼”的鲍诊
        一 鲍诊的诗学观念
        二 鲍诊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蒙古诗杰”梦麟
        第三节 “辽海诗豪”朱孝纯
        第四节 和瑛、松筠与八旗边塞诗
        一 和瑛等人写西域风情的诗歌
        二 松筠等人写西藏民俗的诗歌
    第八章 “北方三才子”
        第一节 法式善与“八旗诗话”
        一 法式善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二 《梧门诗话》与《八旗诗话》
        第二节 铁保与《熙朝雅颂集》
        一 铁保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的“辽东气象”
        二 铁保与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三节 汉军诗人百龄
        一 困守冷局时的诗人之诗
        二 历任封疆时的写怀之诗
    第九章 乾嘉时期的宗室诗坛
        第一节 永忠和敦诚
        一 永忠
        二 敦诚
        第二节 昭梿与《啸亭杂录》
        一 昭梿的崇实诗学观
        二 昭梿的“实录”诗
        三 昭梿的《啸亭杂录》
        第三节 多情王孙奕绘
        一 奕绘的写情之诗
        二 奕绘的写实之诗
下编 山河板荡的苍凉之气
    第十章 西林春与八旗女性诗歌
        第一节 汉军女诗人蔡琬与高景芳
        一 蔡琬
        二 高景芳
        第二节 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与百保友兰
        一 那逊兰保的诗歌内容
        二 那逊兰保的诗歌风格
        三 百保友兰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满洲女诗人西林春
        一 西林春景物诗的清俊之美
        二 西林春咏怀诗的感伤之美
        三 西林春与“秋红吟社”
    第十一章 宗室诗人之冠冕宝廷
        第一节 宝廷的穷愁悲慨之诗
        第二节 宝廷的写实感事之诗
        第三节 宝廷与“探骊吟社”
        一 “探骊吟社”的成员组成
        二 “探骊吟社”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
    第十二章 晚清八旗诗坛的变徵之音
        第一节 斌椿及其诗歌中的欧洲世界
        一 斌椿出访的时代背景
        二 斌椿诗歌中的欧陆风情
        三 斌椿诗歌的意义
        第二节 八旗现实主义诗人延清
        一 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
        二 延清的《奉使车臣汗纪行诗》
        第三节 清末诗人盛昱与唐晏
        一 盛昱
        二 唐晏
    第十三章 八旗诗歌的余响
        第一节 杨钟羲及其遗民文学创作
        一 杨钟羲的《圣遗诗集》
        二 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第二节 “辽海诗杰”成多禄的末世绝唱
        第三节 驻防八旗诗人三多与“柳营”文献
        一 三多的诗歌创作
        二 《柳营诗传》与《柳营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绪论
    一、美术展览会——民国时期美术进程的展示载体与传播媒介
    二、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研究现状之研究
    三、“美术展览会”概念的界定、时间分期与特征
    四、本课题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点结构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全民教育与学科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教育性”之探讨
    第一节 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人体美展的启蒙教育
        一、从风波到风暴的人体美展
        二、人体美展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开放
    第二节 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实现教育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一、美展培养儿童及中小学生的认知与创造
        二、刘海粟以美展促进艺术民众化
        三、林风眠以美展促进民众接受艺术教育
    第三节 完善与创新——实现美术学科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一、美术展览促进美术学科的发展——以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为例
        二、社团美展促进美术学科发展
第二章 “应时代而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现代性”之研究
    第一节 美术展览会本体的现代性呈现
        一、美术展览现代形式之多元化变迁
        二、展厅布置与展出效果的现代考量
    第二节 美术展览会推动现代美术思潮的兴起
        一、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所引发的西画写实派与现代派之争
        二、由美术展览会形成的中国画“新”与“旧”两大阵营
    第三节 美术展览会与美术创作的现代转型
        一、美术展览会引发的西画创作现代转型
        二、全国美展中“新国画”之异军突起
第三章 社会救助与募款救国——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公益性”之分析
    第一节 同胞之情与仁爱之心——赈灾与帮困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一、救难赈灾美展的公益性
        二、赈济难民美展的公益性
    第二节 国家存亡与民族大义——抗战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一、国内救国劳军美术展览激发全民抗战热情
        二、海外抗战筹款及援华美术展览引起国际关注与支持
第四章 “公开展示与直接销售”——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市场性”之考察
    第一节 定位与定价——艺术家及作品在美展中的市场价值体现
        一、民国时期艺术市场环境与艺术家的身份转化
        二、美术展览会中艺术品的定价
    第二节 策划与交易——美术展览会中的艺术品经营
        一、媒体宣传与名人推介
        二、美展作品销售中的市场化交易手段
    第三节 购藏与反馈——美展中的艺术品消费及影响
        一、美展中艺术品消费者的构成及够藏行为分析
        二、作品销售对美展本身及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4)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梁思成研究的历史分期
        二、梁思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三、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注意选题的创新
        二、注意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三、注意史料的考证和档案文献的整理使用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全盘学习与构建“学院派”教学体系
        二、以清华同学和宾大校友为核心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梁思成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四、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不足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一、成立“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
        二、开始调查古建筑
        三、学术研究的初步成果
    小结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第一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一、刊行《营造法式》
        二、成立中国营造学社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一、最初的拒绝
        二、选择中国营造学社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一、偏于研读古籍:成立初期的中国营造学社
        二、内部机制与研究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三、朱梁刘组合: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核心
    小结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
        一、抗战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
        二、从独乐寺到佛光寺:梁思成古建筑调查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一、强调由近及远、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
        二、编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
        一、历史的记载者:对古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阐述
        二、与时间赛跑:对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三、科学的保护:系统提出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四、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参与古建筑维修工程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一、努力构建富有学社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言传身教,育人于调查研究实践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一、抗战期间中国营造学社面临的困局
        二、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应对困局的举措
        三、组织开展西南地区古建筑调查
        四、坚持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一、执教清华与中国营造学社之结束
        二、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与清华建筑系的创办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一、把握现代建筑教育的新趋势:访美的收获与思考
        二、梁思成的新思维与教学改革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一、从反思到自我否定
        二、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调整与转变
    小结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一、抢救平津学人与梁思成的选择
        二、与中共的初次合作
        三、编制全国文物建筑目录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一、筹建新政权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拟定任务的提出
        二、梁思成的自豪感与国歌的确定
        三、梁思成与国旗方案的论证
        四、梁思成与国徽设计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一、加入革命队伍:梁思成的新角色
        二、诚邀建筑人才:梁思成的人才意识
        三、全身心建设新政权:国徽设计过程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第四节 梁思成、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主要的设计分歧
        二、梁思成的意见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对民族形式的成功体现: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小结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一、古都风貌依旧:解放之初的北平城
        二、古都保护与规划:梁思成及学术界同仁的初步讨论
        三、从建新城到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市政府的态度转变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一、梁思成与苏联专家的分歧与争论
        二、“梁陈方案”的提出及其动机分析
        三、“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一、“梁陈方案”的历史命运
        二、关于“梁陈方案”的争论
        三、政治决定规划:关于“梁陈方案”命运的反思
    小结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一、城墙的危机:从民国到新中国
        二、从宏观到具体:梁思成的城墙保护思想
        三、各方的博弈:关于城墙存与废的争论及城墙的拆除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牌楼危机
        二、从讨论到交锋:政府与学者的不同见解
        三、幕后的决定因素:拆除牌楼的原因及政府的决策风格
    小结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小结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梁思成着述情况统计表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朱有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朱有炖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明初政治与周藩命运
        一、 皇权强化与宗藩制度的设立
        二、 周王橚“不轨”与周藩命运
    第二节 朱有炖的政治生涯
        一、 洪武时期:年少得宠,委以重任
        二、 建文时期:“为父释愆”,安置云南
        三、 永乐时期:有心问政,屡受牵连
        四、 宣宗时期:主政周藩,祸起萧墙
        五、 正统时期:谨慎守藩,完美谢幕
    第三节 朱有炖的文人生涯
        一、 朱有炖的学养与文人性格
        二、 朱有炖的交游与文人性格
        三、 守藩余暇:驰骋文场,儒雅风流
第二章 朱有炖的思想
    第一节 明初“崇儒”政策与朱有炖儒学思想
        一、 “立儒教率天下”:儒家思想的恢复与重建
        二、 “以儒治世”:朱有炖对儒学思想的践行
    第二节 明初宗教政策与朱有炖释道思想
        一、 “暗理王纲,于国有补”:明初对释道二教的态度
        二、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朱有炖对释道思想的汲取
第三章 朱有炖的着述
    第一节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诚斋乐府》当为朱有炖散曲集而非杂剧集
        二、 《元宫词》百章作者问题
        三、 《善知识苦海回头》着作权问题
    第二节 朱有炖的着述与流传
        一、 朱有炖杂剧着录与版本
        二、 朱有炖散曲着录与版本
        三、 朱有炖诗词着录与版本
        四、 朱有炖书画着录与版本
第四章 朱有炖的杂剧(上)——创作论
    第一节 “小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一、 民间文化的地域优势
        二、 取材趋向的民间化
        三、 对民间艺术的主动吸收
    第二节 “大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一、 礼乐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二、 演剧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三、 主流思潮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第三节 “家国同构”意识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一、 “大一统”观念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二、 “门第”情结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第五章 朱有炖的杂剧(中)——文本论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类属之辨
    第二节 英雄剧:承平治世下的“忠”“义”颂歌
        一、 对“义”的渲染与张扬
        二、 “忠”对“义”的制约与规范
        三、 创作视角对忠义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家庭婚姻剧:“贞节观”与“婚恋观”的契合与矛盾
        一、 已婚型:“成妇名,立家计”
        二、 未婚型:“淤泥浅水,长出并头莲”
        三、 契合与矛盾:朱有炖“节烈观”辩证
    第四节 度脱剧:宗教光环下的趋俗心态
        一、 借“度脱”维护“妇德”
        二、 借“度脱”惩戒人心
        三、 借“度脱”满足“俗欲”
    第五节 庆赏剧:周藩生活的礼赞与庆典之下的写真
        一、 赏花剧:文人风流与贵族高雅生活意绪的具化
        二、 庆寿剧:政治意识与富贵长生理想的双向诉求
        三、 纳吉剧:宗教仪式与当代政治的狂欢与“戏仿”
    第六节 文人剧:儒家思想视域下君子人格的价值追求
        一、 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设想与追求
        二、 《乔断鬼》:“君子人格”的反讽
        三、 《踏雪寻梅》:君子人格的正面建构
第六章 朱有炖的杂剧(下)——价值论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艺术文献价值
        一、 为元明艺术形式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
        二、 为明初杂剧体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朱有炖杂剧的戏曲理论价值
        一、 “尊体”“辨体”
        二、 “丽则之音”
        三、 “情”“理”之辨
        四、 悲剧意识
        五、 “关目”安排
    第三节 朱有炖杂剧的小说史价值
        一、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创作
        三、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理论
第七章 朱有炖的散曲
    第一节 朱有炖散曲的创作环境
        一、 明初散曲的创作环境
        二、 明初曲坛状况概说
    第二节 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
        一、 隐逸之思
        二、 入世之想
        三、 “出”“入”的悖论与调和
    第三节 朱有炖散曲的艺术特点
        一、 与杂剧同生共长的取材倾向
        二、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三、 庄谐并陈的审美意趣
        四、 “组章为篇”的体制构成
    第四节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及地位
        一、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
        二、 朱有炖的曲史地位
第八章 朱有炖的诗词及其他
    第一节 朱有炖诗歌研究
        一、 哀怨感伤的悼亡诗
        二、 “以适清兴”的咏花诗
        三、 精巧别致的咏物诗
        四、 丰富细腻的咏怀诗
        五、 朱有炖诗歌特点及诗学意义
    第二节 “诚斋词”
        一、 “诚斋词”概况
        二、 诚斋词的思想内容
        三、 诚斋词特点及词学意义
    第三节 朱有炖散文及其他
        一、 朱有炖的散文
        二、 朱有炖的韵文
        三、 朱有炖的书画
余论
附录一:朱有炖稀见资料汇编
附录二:朱有炖年谱简编
附录三:东书堂集古法帖全目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评析及需要拓展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基本观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与难点
        二、基本观点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
    第一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历史课题
        二、解决近代中国历史课题需要新的理论武器
        三、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第二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
        一、胸怀满腔爱国热忱、忧国忧民
        二、坚持以科学的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四、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
        五、坚持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
第三章 李达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转向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学习——理论准备阶段(1917—1920)
    第二节 关注社会现实,萌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思想产生阶段(1920——1923)
    第三节 围绕社会实际,潜心理论研究——有力推动阶段(1923—1936)
    第四节 特殊境遇中,继续拓展研究新领域——曲折发展阶段(1936—1949)
    第五节 重视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解读其内容——深化研究阶段(1949年—1966年)
第四章 李达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列主义着作
        一、翻译、出版马列着作的丰硕成果
        二、翻译、出版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以学校为阵地宣传、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创办“女学”,主张平民教育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讲授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储备人才
    第三节 以“论战”为手段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建党前后作为论战主将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作为学者深化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三、建国后通过政治思想批判客观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
第五章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成就
        一、准确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较早从学术角度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三、初步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与研究
        一、系统考察中国产业革命,科学界定中国社会性质
        二、梳理现代经济史脉络,凝练现代经济史概貌
        三、开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传统,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货币学理论,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新领域
    第三节 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一、系统钻研唯物史观,奠定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二、高度关注社会史论战,深刻阐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焦点问题
        三、重视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尝试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世界史体系
    第四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贡献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法律观
        二、运用唯物辩证法阐释法学,确立法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三、以国家与法律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理论框架
        四、科学阐释宪法理论,促进宪法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第六章 李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启示
    第一节 李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重要开拓者
        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三、较早从学科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一、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四、重视从大众化角度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难点
一、 《艺风》缘起
    (一) 多元化的艺术时代
    (二) 艺风社及其《艺风》创办
    (三) 《艺风》学人孙福熙
        1.早年经历
        2.编辑生涯和艺术创作
        3.与鲁迅的交往
二、 《艺风》特色与作者群剖析
    (一) 月刊特色
    (二) 作者群分析
        1.教育背景
        2.职业背景
    (三) 专刊特色
        1.超现实主义专刊
        2.现代艺术专刊
        3.艺风社展览会专刊
        4.民俗学专刊
三、 构建民间美术与民俗学研究发展的理论平台
    (一)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推动者
        1.《艺风》视传播中国民间美术为已任
        2.彰显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在特征和主题
    (二) 中国民俗学探索发展的主阵地
        1.早期学术活动为民俗学研究奠定基础
        2.《艺风》成就了“中国民俗学之父”
        3.《艺风》对钟敬文的学术贡献影响深远
    (三) 中国民间美术与民俗学互为表里
        1.民间美术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的民俗
        2.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基础
        3.民间美术丰富民俗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境
四、 时风唤起艺风潮
    (一) 助推风起云涌的美展
    (二) 消除门户之见,促成大型美展
        1.理念是作用发挥的基础
        2.首届美展,扶植了艺术新生命
        3.第二届美展,承上启下,影响深远
        4.第三届美展,引领美术的发展趋向
        5.第四届美展情况不详
    (三) 推出展览专号,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四) 推动艺术大众化,提倡艺术救国
        1.推动艺术大众化
        2.推动艺术界崇尚真善美
        3.唤起艺术家觉醒
        4.倡导民族精神
五、 对中国美术道路前途的认知与思辨
    (一) 守护传统本位,力求创新
    (二) 宣传西方艺术思潮,主张西化
    (三) 融合传统与西方,兼收并蓄
    (四) 展现成果,交流创新
结语《艺风》精神永存
    (一) 《艺风》的历史定位
        1.时代意义
        2.坐标确定
    (二) 《艺风》价值
        1. 《艺风》的学术价值
        2. 《艺风》带来的启示
        3. 《艺风》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挥洒了浓墨重彩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从“史学思想”到“建筑史学思想”
        1.1.2 已有研究的空白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2.1 主要内容
        1.2.2 预期目标
        1.2.3 重点和难点
    1.3 研究意义
        1.3.1 历史地评价梁思成建构的中国建筑史理论体系
        1.3.2 填补梁思成研究中的若干空白
        1.3.3 重新认识梁思成建筑史学思想
    1.4 文献综述
        1.4.1 《明清建筑二论》
        1.4.2 《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论分析》
        1.4.3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
        1.4.4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征》
        1.4.5 《设计一座理想的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
        1.4.6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所做的贡献》
        1.4.7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细读、文本比较
        1.5.2 历史研究方法
        1.5.3 历史编纂学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学术背景及理论特征:与域外学者比较
    2.1 本章引论
        2.1.1 西方中国建筑研究概况(1949 年以前)
        2.1.2 喜龙仁中国建筑研究
        2.1.3 鲍希曼中国建筑研究概述
        2.1.4 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研究
    2.2 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中文译着
        2.2.1 营造学社讲座
        2.2.2 《中国建筑史》
        2.2.3 《中国古建筑装饰》
    2.3 对中国建筑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3.1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定位
        2.3.2 中国建筑之屋顶和塔
        2.3.3 中国建筑研究之方法
        2.3.4 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2.3.5 中国建筑的地域分布特征
        2.3.6 中国建筑类型之划分
        2.3.7 中国建筑之特性
        2.3.8 中国建筑研究的意义
        2.3.9 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解和评价
    2.4 对中国建筑史分期的认识逐步深化
        2.4.1 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分期
        2.4.2 林徽因、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分期的论述
    2.5 伊东忠太中国建筑研究的几个特征
        2.5.1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5.2 充分研究前人的学术成果
        2.5.3 广阔的文化史、艺术史视野和独特的宗教视角
        2.5.4 “日本视角”和“东亚情结”
    2.6 小结: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理论体系之特征
        2.6.1 “早熟”的中国古建筑理论?对梁、林中国建筑理论体系构建过程的历史考察
        2.6.2 以清“则例”和宋‘法式’为基点,创建极富特色的中国建筑史学理论体系
        2.6.3 研究方法的进步——高度关注建筑实物并对其进行科学、精确的测绘、分析
        2.6.4 中西兼冶的广阔学术视野:日本经历对梁思成的重要意义
        2.6.5 从“生物论”到“延续性”:对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入
第3章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编纂学观点:层次、体裁、义例、文笔
    3.1 本章引论
    3.2 乐嘉藻及其《中国建筑史》简介
    3.3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评述
        3.3.2 《中国建筑史》研究笔记中的摘录
        3.3.3 崔勇对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的评价
        3.3.4 乐嘉藻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
    3.4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的内容特征
        3.4.1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动机和过程
        3.4.2 从文字学、金石学、历史学、古文学及绘画艺术等方面考察中国建筑之历史发展
        3.4.3 庭园建筑研究内容详尽兼具可操作性
        3.4.4 谈及南北方建筑之差异,关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及评论
    3.5 王璧文及其《中国建筑》
        3.5.1 写作背景及动机
        3.5.2 出版发行情况
    3.6 王璧文《中国建筑》评述
        3.6.1 对王璧文及其《中国建筑》产生影响的学者及着作
        3.6.2 王璧文的中国建筑时空地域观
        3.6.3 王璧文对中国建筑美学的理解
    3.7 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编纂的看法
        3.7.1 在层次上强调“作、述、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3.7.2 在体裁上对建筑通史的写作进行严格要求
        3.7.3 在义例方面强调建筑实物研究,对史料进行严格遴选,对各章篇幅进行严格限定
        3.7.4 强调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制图的规范性
        3.7.5 强调正确的建筑创作观和文物建筑保护观
第4章 运用唯物史观探讨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1949-1955 年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与写作
    4.1 本章引论
    4.2 背景:建国初期的重大事件及梁思成在其中的表现
        4.2.1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4.2.2 抗美援朝运动和学习苏联
        4.2.3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改革、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4.3 建国初期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讨
    4.4 《古建序论》
        4.4.1 建国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写作之动因
        4.4.2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4.5 《中国建筑的特征》
        4.5.1 对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认识逐渐地清晰化和具体化
        4.5.2 未提及影响建筑特征的“环境思想层面”因素
        4.5.3 并未继续总结中国建筑之缺点
        4.5.4 继续强调建筑“文法”,提出建筑“可译论”
    4.6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4.6.1 中国建筑史分期原则比较
        4.6.2 具体建筑史分期比较
        4.6.3 从艺术史“循环理论”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4.6.4 对中国建筑发展动力的新认识
        4.6.5 小结:建国初期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征
    4.7 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写作(1949-1955)
        4.7.1 “中国建筑研究室”
        4.7.2 脚踏实地的中国古建筑研究
        4.7.3 文物建筑勘察及保护建议
        4.7.4 “中国民族形式的新建筑”
        4.7.5 刘敦桢对中国建筑史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
        4.7.6 小结:建国初期刘敦桢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征
第5章 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过程中的工作:1956-1966 年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5.1 本章引论
    5.2 1956-1966 年的主要政治运动及梁思成在其中的表现
        5.2.1 双百方针
        5.2.2 整风运动和反右运动
        5.2.3 “大跃进”运动
        5.2.4 纠“左”工作和广州会议
        5.2.5 梁思成在上述运动中的表现
    5.3 1956-1966 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及写作
        5.3.1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活动
        5.3.2 几篇建筑史科普文章
        5.3.3 《中国的佛教建筑》
        5.3.4 《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
        5.3.5 《营造法式》注释研究
        5.3.6 1956-1966 年刘敦桢中国建筑史研究及写作
    5.4 第一届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
        5.4.1 梁思成在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5.4.2 林志华:《我国建筑理论研究中的一场辩论》分析
    5.5 梁思成执笔撰写第六稿(讨论稿)绪论
        5.5.1 写作时间考证
        5.5.2 袁镜身对梁思成第六稿绪论的评价
        5.5.3 文章内容总体特征
        5.5.4 影响中国建筑特征的因素及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5.5.5 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详尽介绍
        5.5.6 对建筑史分期问题的回避
        5.5.7 时代的烙印:社会发展史观和阶级分析观点
        5.5.8 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总结
    5.6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稿绪论、结语比较研究
        5.6.1 刘敦桢、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稿结语
        5.6.2 刘敦桢执笔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七稿绪论
    5.7 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过程中的工作
        5.7.1 梁思成、汪季琦、乔匀先生意见
        5.7.2 刘敦桢关于第八稿修改的信件
        5.7.3 小结: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过程中的工作
第6章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长期延续发展的理论构建:指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及西方现代建筑研究
    6.1 本章引论
    6.2 指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6.2.1 梁思成进行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动因
        6.2.2 第一阶段:建国以前对中国近代建筑的评价
        6.2.3 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对近代建筑的评价(1950-1954年)
        6.2.4 第三阶段:1956-1958 年
        6.2.5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特征
        6.2.6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意义
    6.3 梁思成指导研究生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研究
        6.3.1 刘先觉回忆:梁思成指导梁友松研究西方现代建筑
        6.3.2 梁友松自述:梁思成的具体指导及论文的基本情况
        6.3.3 历史研究:清华大学的西方建筑史课程
        6.3.4 小结:再谈梁思成的建筑史观——从《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一书说起
    6.4 未完成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考
    6.5 小结:建国后梁思成建筑史研究的几个特征
        6.5.1 “进化观”和“延续性”:建国后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规律的描述
        6.5.2 唯物史观的运用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积极影响
        6.5.3 唯物史观的运用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消极影响
第7章 结论
    7.1 梁思成的建筑史学思想
        7.1.1 对建筑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
        7.1.2 对建筑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7.1.3 建筑史料学观点
        7.1.4 建筑历史文学观点
    7.2 本论文的学术创新之处
        7.2.1 对建国前国内外建筑史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
        7.2.2 对建国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历程及主要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
        7.2.3 循着三条途径回顾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全部历程
    7.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7.3.1 梁思成建筑史研究成果的不断结集再版
        7.3.2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的编纂过程
        7.3.3 《中国建筑史》教材的编写及版本的更迭
        7.3.4 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始末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大事记
附录 B 伊东忠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分期比较
附录 C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史分期的不同论述
附录 D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写过程
附录 E 已有研究成果对梁思成建筑史学思想的考察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第一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1904-1919)
    第一节 发轫之前的科举文章命题
        一、科举文章命题的主要特点
        二、科举文章命题的演变轨迹
        三、科举文章命题的兴衰启示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
        一、停科举与科举文章命题之终结
        二、定学制与中学作文命题之发韧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传统承绪
        一、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特点
        二、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原因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
        一、教育法规对作文命题的实用规范
        二、中学作文命题践行上的实用变化
    第五节 承绪与变革背后指导思想
        一、"经世致用"思想
        二、"中体西用"思想
第二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1919-1949)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基础
        一、民主科学精神的确立
        二、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
        三、文章写作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直接动因
        一、作文教学的弊端
        二、作文载体的变化
        三、教育制度的支撑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二、中学作文命题要领的理论探讨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一、春晖中学作文命题实践
        二、扬州八中作文命题实践
    第五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定型
        一、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基本定型
        二、中学作文命题参照与范例的基本定型
        三、中学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本定型
第三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与重创(1949-1978)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转变的文化教育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
        二、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第二节 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缓慢发展
        一、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主要问题
        二、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教育革命前后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
        一、中学作文教学文道关系的反复
        二、中学作文命题政治意识的凸显
        三、中学作文命题科学体系的新构
    第四节 文化革命期间中学作文命题的重创
        一、语文教材作文命题的政治化
        二、中学作文命题实践的政治化
第四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1978年至今)
    第一节 新时期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思想背景
        一、文化思想从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
        二、教育思想从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
        三、写作理论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第二节 新时期前20年中学作文命题的生活回归
        一、中学作文命题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二、中学作文命题改革实验蓬勃发展
        三、中学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向科学
        四、中学作文训练考核命题贴近实际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个性张扬
        一、人文论倡导与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回归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作文命题的人本规范
        三、作文训练与考核、竞赛命题的创新变革
第五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百年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历史反思
        一、中学作文命题与社本语文教育思潮
        二、中学作文命题与知本语文教育思潮
        三、中学作文命题与人本语文教育思潮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客观认识中学作文命题的功用价值
        二、正确领悟中学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
        三、切实把握中学作文命题的原则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可贵的精神 可喜的探索——孙宗文先生新着《中国建筑与哲学》读后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2]八旗诗歌史[D]. 李杨. 浙江大学, 2014(12)
  • [3]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D]. 朱亮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D]. 胡志刚. 南开大学, 2014(04)
  • [5]朱有炖研究[D]. 朱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3(10)
  • [6]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本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D]. 石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更正与补遗(2)[J]. 赖德霖,王浩娱,袁雪平,司春娟. 建筑创作, 2011(02)
  • [9]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D]. 张帆. 清华大学, 2010(08)
  •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 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可贵的精神和愉快的探索——读完孙宗文先生新书《中国建筑与哲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