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中糖成分的测定

马铃薯中糖成分的测定

一、马铃薯中糖组分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孙玮璇[1](2021)在《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结构表征及酸化乳稳定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薯渣是马铃薯淀粉加工中的副产物,主要由残余淀粉和细胞壁多糖构成,干基含10%~25%的果胶多糖。采用理化手段提取制备果胶多糖是薯渣的重要开发途径。本文系统研究了提取方法、醇沉梯度对薯渣果胶多糖理化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离纯化得到以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结构域(RG-I)为主的果胶多糖,并对其开展精细结构解析。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薯渣果胶多糖在酸化乳稳定中的作用,为拓宽马铃薯渣果胶多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奠定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提取方法对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结构组成的影响以除淀粉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酸、螯合剂、缓冲盐、稀碱、浓碱和酶6种提取方法制备薯渣果胶多糖。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薯渣果胶多糖结构差异显着。螯合剂提取得到大量果胶酸成分。酸提薯渣果胶多糖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高于稀碱提薯渣果胶多糖,但二者的半乳聚糖结构均得到了较多保留。酶提得到了结构较完整的高分子量薯渣果胶多糖,而浓碱提下,均聚半乳糖醛酸聚糖(HG)和中性聚糖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降解,果胶多糖分子量低。缓冲盐提得到了较多纤维素、半纤维素成分,再加上得率低,因此不适合薯渣果胶多糖的提取。(2)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分级醇沉及理化性质研究一步醇沉会使结构、性质差异很大的几个果胶多糖组分被同时收集,果胶多糖结构高度不均一。酸提取条件下,将分级醇沉(40%、60%、80%)替代一步醇沉,收集各乙醇浓度梯度下的薯渣果胶多糖(A40、A60、A80)。探究分级醇沉分离不同结构薯渣果胶多糖的可行性,以及乙醇浓度梯度对薯渣果胶多糖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随乙醇浓度梯度升高,半乳糖醛酸和酯化基团含量都有所下降,中性糖含量升高。分子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高乙醇浓度梯度收集的A80分子量最低。3种分级醇沉薯渣果胶多糖结构特点为,A40具有较高HG占比,A60以RG-I为主,A80由低聚合度果胶、非果胶中性聚糖构成。三者在流变、乳化性质上也存在差异,其中A40具有较高粘度和较好的乳化性。(3)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纯化和RG-I结构域精细结构解析分级醇沉分离了不同结构薯渣果胶多糖,但要想深入了解组分构成,还需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Capto Q强阴离子交换柱对A40、A60进行洗脱分离,收集中性糖、酸性糖组分,并进行结构鉴定。来自A60的酸性糖组分(A60-A1、A60-A2、A60-A3)为RG-I结构果胶多糖。采用甲基化、核磁共振分析对其中质量占比较高的A60-A1进行多糖链的一级结构解析,可知薯渣果胶多糖RG-I主链58%的鼠李糖残基存在支链取代;支链主要由→4)-α-D-Gal Ap-(1→、→3)-α-D-Gal Ap-(1→、→3,4)-α-D-Gal Ap-(1→三种半乳糖残基,以及→5)-α-L-Araf-(1→、→3,5)-α-L-Araf-(1→两种阿拉伯糖残基构成。(4)马铃薯渣多糖的酸化乳稳定作用比较分析薯渣果胶多糖(A40)与商品高甲氧基果胶(HMP)、低甲氧基果胶(HMP)稳定酸化乳的作用。从粒径和沉降的角度,发现A40的稳定效果优于LMP,但与HMP相比不具突出优势。从电位和流变学分析推断,A40主要通过侧链的空间位阻作用稳定酪蛋白,而非静电斥力和增稠。在实际应用中,可从增加负电荷密度和粘度两方面对其改性或复配,提高A40的稳定效果。

张亚若[2](2021)在《枣果实糖代谢模式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糖是果实品质和风味物质形成及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糖含量高低不仅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还参与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代谢,因此,从分子生物水平研究枣果实糖代谢途径,对枣品种改良及枣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目前新疆枣主栽品种(骏枣、灰枣和冬枣)果实糖积累关键时期的糖组分含量的变化以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进行测定;对低糖型品种(大白铃、北碚小枣、黑疙瘩和晋矮2号)和高糖型品种(大灰枣、疙瘩脆、广洋枣和新郑红2号)果实糖含量变化以及枣糖代谢相关基因在其不同发育时期二次枝韧皮部、枣吊韧皮部、枣叶与枣果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对低糖低酸品种(京39)和高糖低酸品种(伏脆蜜)不同发育时期的枣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从枣果实中检测到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8种糖组分,其中蔗糖、葡萄糖、果糖为主要糖组分,果实发育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蔗糖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果实完熟时,低糖型品种为还原糖积累型,高糖型品种为蔗糖积累型,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糖积累模式差异在于果实脆熟期至完熟期的发育过程中低糖型品种果实发生了由蔗糖积累向葡萄糖积累的转变。(2)Zj SUC2和Zj SWEET2基因在枣果实中,以及Zj SS1、Zj SS2和Zj SS3基因在枣吊韧皮部中表达的差异导致了低糖型和高糖型果实糖积累模式间的差异。Zj SPS1、Zj SPS2、Zj SS2和Zj SWEET2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促进果实蔗糖积累,Zj SS3、Zj v INV2和Zj SUC3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促进了果实蔗糖的转化;Zj SS1和Zj SS3基因在叶片、枣吊韧皮部及二次枝韧皮部中果糖、葡萄糖、蔗糖转变为其他代谢底物上起到了促进的作用,Zj v INV2基因在枣吊韧皮部的表达具有增加果糖和葡萄糖积累的作用。(3)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对‘伏脆蜜’和‘京39’果实发育五个时期进行转录组(RNA-Seq)研究,在Fa vs Ja(伏脆蜜幼果期vs京39幼果期)、Fb vs Jb(伏脆蜜膨大期vs京39膨大期)、Fc vs Jc(伏脆蜜白熟期vs京39白熟期)、Fd vs Jd(伏脆蜜脆熟期vs京39脆熟期)和Fe vs Je(伏脆蜜完熟期vs京39完熟期)中分别统计到了3 436、3 492、3 398、3 509和3694个富集的terms,差异基因分别为132 775、141 505、139 212、140 663和160 619;在Fa vs Ja、Fb vs Jb、Fc vs Jc、Fd vs Jd和Fe vs Je中分别有2 422、2 594、2 647、2 615和3 116个差异基因分别定位到114、117、119、120和119条KEGG的pathways上。以|log2(foldchang)|>1,且qvalue<0.005为筛选条件,在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pathways中,筛选出38条差异表达基因,参与3个糖代谢相关的通路,分别为糖酵解和糖质新生、半乳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4)通过对‘京39’和‘伏脆蜜’果实糖代谢中富集差异基因分析,从3个差异基因富集的糖代谢相关通路中,筛选出PGM、HK1、HK2、HK3、PK、SUC2、INV、SS1、SS5、SS7、FK4、FK5、FK6和FK7共14个致使‘伏脆蜜’与‘京39’糖积累产生差异的关键基因。其中,Zj SS1、Zj SS5、Zj SS7基因的差异表达是导致‘京39’和‘伏脆蜜’果实蔗糖积累的关键基因。Zj FK4-7可能在枣果实由蔗糖积累型转向葡萄糖积累型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研究中Zj SUC2基因在半乳糖代谢通路中,将蔗糖转化为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起到促进蔗糖分解代谢的作用。

李振[3](2021)在《高粱蔗糖积累特征及其代谢关键基因筛选》文中提出高粱是世界五大禾本科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粒用高粱籽粒中淀粉含量丰富,糖用高粱茎秆中糖分丰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源基础。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既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能作为信号分子响应逆境胁迫。因此,蔗糖合成、分解以及转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参与蔗糖合成与分解的酶类主要包括蔗糖磷酸合酶、蔗糖磷酸酶、蔗糖合酶、转化酶,与糖转运相关的蛋白家族包括SUT、SWEET和MST家族。本论文以‘BTx623(籽用高粱)’和‘甜C-H’(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首先研究了高粱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各个组织的蔗糖变化规律。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高粱全基因组中检索蔗糖合成、分解以及糖转运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结构、基因表达模式、蛋白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遗传进化、基因与糖水平的相关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以及异源功能验证,初步探讨了高粱糖代谢及转运相关基因与蔗糖积累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高粱糖代谢与转运相关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粱蔗糖含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品种和组织多样性。BTx623叶片中的蔗糖含量在授粉后25 d最高,叶脉和叶鞘在拔节期时蔗糖含量最高,授粉后5 d的茎秆蔗糖含量最高,授粉后10 d的籽粒蔗糖含量最高。甜C-H各个组织中蔗糖变化规律基本与BTx623类似,所不同的是其茎秆中蔗糖积累量最高,且茎秆中的蔗糖积累在抽穗期至授粉后5 d积累速率最快。BTx623在叶片、叶脉、叶鞘、茎秆中的蔗糖与总糖呈极显着正相关;甜C-H在叶片和籽粒蔗糖与总糖呈显着性正相关,茎秆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叶脉、叶鞘、茎秆和小穗/籽粒等多个组织在同一时期的蔗糖与总糖相关性分析发现,甜C-H在授粉后的5个时间点均呈显着正相关,拔节期、抽穗期的相关性不显着;BTx623在拔节期、抽穗期、授粉后5 d、授粉后15 d和授粉后25 d关键时期呈现出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显着正相关。2.通过BLASTP同源比对分析,在高粱全基因组共鉴定到6个家族共32个蔗糖代谢相关基因,包含 5个 SPS(Sucrose-phosphate synthase)、3 个SPP(Sucrose-phosphate phosphatase)、5 个 SUS(Sucrose synthase)、7 个 CIN(Cytoplasmic invertase)、11 个 CWIN(Cell wall invertase)和 1 个 VIN(Vacuolar invertase)家族成员;共鉴定到3大家族共98个糖转运蛋白,分别是6个SUT(Sucrose transporter)、23 个 SWEET(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和 69个 MST(Monosaccharide transporter)家族成员。3.蔗糖代谢和糖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各家族内部成员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内含子-外显子分布结构。蛋白特征显示S6PP结构域是SbSPS和SbSPP共有的保守结构域,Sucrose_synth和Glycos_tr_1是SbSPS和SbSUS共有的保守结构域,SbCWIN和SbVIN均含有Glyco_32结构,SbCIN家族包含特殊的Glyco_hydro_100结构域。Sugar_tr结构域是SbSUT家族和SbMST家族所共有的结构域,SbSWEET蛋白含有两个MtN3_slv结构域,糖转运蛋白均含有跨膜结构域,但数目和分布特征有差异。4.RNA-sequence分析显示,有122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有表达,同一家族的成员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如,SbSUS1在拔节期茎秆中表达量最高,而SbSUS4在叶片、叶脉、叶鞘和茎秆中表达量较高。5.基因表达与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14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蔗糖含量显着正相关。其中SbSPS1和SbSPS2、SbSWEET18和SbSUT1与叶片中蔗糖含量显着正相关,SbSPS4与籽粒中蔗糖含量极显着正相关,SbSPS2和SbSWEET11在叶脉和叶鞘中的表达与蔗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SbSGB2、SbTMT1、SbSPS4、SbSWEET11、SbPLT20、SbSUS1和SbSWEET14与同一时期叶片、叶脉、叶鞘、茎秆和籽粒中的蔗糖含量显着正相关。6.洋葱表皮细胞和原生质体进行的亚细胞定位表明SbSWEET11、SbPLT3和SbSTP3定位在细胞质膜,SbSWEET18和SbGLT1在定位在特定膜细胞器膜上定位,SbSWEET15、SbPLT5、SbTMT2、SbERD3和SbINT3定位在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酵母互补研究表明SbSWEET11和SbSWEET18具有半乳糖转运活性,SbPLT5,SbPLT6,SbTMT2和SbSGB2可以在酵母系统中转运果糖,SbGLT1,SbSTP8和SbSTP9能够转运葡萄糖,SbINT3可以转运葡萄糖和甘露醇,SbERD3能够转运葡萄糖和半乳糖。

龚娣[4](2021)在《青脆李采后糖代谢规律及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对青脆李保鲜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子(Prunus salicina Lindl.)在我国种植历史较长,清脆爽口,加工方式多样,深受消费者喜爱。据世界粮农组织(World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统计,2017年我国李产量680.4万t,占全世界总和57.8%,位列世界第一。青脆李在中国种植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在重庆,青脆李不仅是高寒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也是乡村休闲体验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但青脆李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果实货架期较短,销售范围受限,已经成为了青脆李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实验以青脆李为研究对象,探究在3±1℃冷藏环境下青脆李果实采后糖代谢消长情况以及使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CA)对青脆李采后贮藏保鲜的效果,得出在青脆李采后糖代谢的重要变化规律以及采后贮藏过程中相对最优的O2和CO2比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脆李采摘后的六种糖组分比例及它们在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青脆李果实采摘后的六种糖组分中,占比最高的为果胶(Pectin),为41.05%,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含量占比最高的糖分是蔗糖(Sucrose),占可溶性糖含量的66.49%,山梨醇(Sorbitol)含量最低,仅占比0.0043%,淀粉(Starch)、果糖(Fructose)和葡萄糖(Glucose)占总糖含量的比例分别为9.25%、11.81%、4.61%。在青脆李采后贮藏的过程中,蔗糖和果胶的含量变化均是呈现出波动性增加然后下降的趋势,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变化趋势最为接近,果糖的含量变化不显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脆李采后贮藏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减少和增加,主要是受蔗糖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而淀粉的主要转化途径是转化为葡萄糖。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受蔗糖和葡萄糖代谢影响,而蔗糖是最重要的可溶性糖,故青脆李为蔗糖积累型果实。(2)通过对糖组分含量变化以及果胶代谢酶、蔗糖代谢酶、淀粉代谢酶和山梨醇代谢酶14种代谢酶的活性消长情况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确定青脆李在采后贮藏后熟的过程中,分为两个重要的过程,第一个阶段为采摘后的7-21 d,以蔗糖、淀粉和山梨醇的增强与响应关联为主。第二个阶段为采后冷藏第28-35 d,这个阶段以蔗糖代谢、淀粉代谢和果胶代谢为主。根据载荷图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crose Synthase,EC 2.4.1.13,SS-I)、α-淀粉酶(alpha-amylase,α-AL)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luble Acid Anvertase,SAI)是影响青脆李可溶性糖积累的三种最重要的糖代谢酶。(3)青脆李的贮藏实验主要是通过结合1-MCP和CA气调的方式探究最佳的O2和CO2气调比例。实验结果表明1-MCP结合CA气调的方式相比单独使用1-MCP的贮藏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青脆李的烂果率、保持其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含量和维持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的稳定,且均发生显着变化(p<0.05),此外,1-MCP结CA气调贮藏能有效抑制青脆李果实中PG、SAI和SS-I的活性,有效阻止了果实的软化,调节了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使青脆李采后的贮藏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综合来看,低氧组(2%O2+10%CO2+88%N2)气调结合1-MCP的气调包装方式对青脆李保鲜效果最佳。

王迪[5](2020)在《高二氧化碳处理调控鲜切梨果实品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梨鲜切后品质迅速下降,货架期短,保持鲜切梨品质是当务之急。作为一种常用的保鲜手段,CO2处理能够延缓果实成熟衰老、延长果实货架期。近年来,高浓度CO2的保鲜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为探讨高浓度CO2处理调控鲜切梨果实品质的机制,本文以鲜切梨果实为材料,研究高浓度CO2处理对其果实品质相关的糖代谢、活性氧代谢、膜脂代谢、脯氨酸、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鲜切梨在贮藏过程中保持品质和延长货架期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研究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浓度CO2(5%、10%、15%)处理结果表明,10%CO2处理对鲜切梨的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电导率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在此浓度下,CO2保持了果实色泽,延缓了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下降并促进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的积累,显着抑制了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TBC)、霉菌、酵母菌及大肠菌群,总体上较好的保持了鲜切梨果实的品质。贮藏第5天,CO2处理组褐变指数比对照组降低了46%。果实的呼吸强度及乙烯产生也被明显抑制。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CO2处理主要对BI、MDA、电导率、乙烯、TSS、微生物影响较为明显。2.CO2处理诱导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ynthesis),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升高,而淀粉酶、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中性转化酶(Neutral invertase,NI)、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cleavage)、果糖激酶(Fructokinase,FK)、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山梨醇氧化酶(Sorbital oxidase,SOX)、NAD依赖性山梨醇脱氢酶(NAD-SDH)、NADP依赖性山梨醇脱氢酶(NADP-SDH)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受到抑制。SS-synthesis和SPS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19%和14.8%,而淀粉酶、FK、HK、SOX、NAD-SDH和NADP-SDH活性,贮藏末期酶活性较同期处理组分别下降了20.6%、9.2%、15%、6.4%、12%和7.7%。表明CO2通过诱导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和蔗糖的积累来调控机械伤胁迫下鲜切梨果实的糖代谢,并对果实品质产生影响。贮藏末期,CO2处理组蔗糖、葡萄糖、果糖及山梨醇的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9.2%、43%、8.5%和36.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2对糖代谢的作用主要是调控果实中各种糖组分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诱导葡萄糖、果糖、蔗糖及山梨醇的合成来影响果实品质。3.CO2处理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具有显着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1)能显着抑制果实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及胞内ROS水平,其中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分别在第2天和第3天显着升高,对照组H2O2和O2-水平分别为CO2处理组的1.3倍和1.6倍;(2)能显着抑制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的活性,CO2处理后第5天NOX活性较同期对照组降低24%,同时相关基因NOX的表达量也被抑制;(3)CO2处理同时诱导总酚和总黄酮的积累,且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总抗氧化能力(ABTS)和亚铁还原能力(FRAP)也显着增加;(4)CO2处理对于ROS清除系统也产生显着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增加显着,外源CO2处理第3天和第4天后其活性为同期对照组的1.4倍、2.4倍和1.7倍,果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peroxidase,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活性及相应基因表达也被诱导增加。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活性其相应基因表达量被明显抑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诱导积累,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Oxidized,GSSG)则受到抑制。相关性结果分析显示,CO2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 glutathione,As A-GSH)途径及影响抗氧化系统中的其他物质、酶活性和基因来调控ROS代谢。说明CO2通过诱导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来降低ROS引起的氧化损伤,以此来保持鲜切梨品质。4.对于脂肪酸代谢,CO2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CO2处理诱导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Ornithineδ-aminotransferase,OAT)、Δ1-吡咯啉-5-羧酸酯合成酶(Δ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P5CS)、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decarboxylase,GAD)、GABA转氨酶(γ-aminobutyric acid transaminase,GABA-T)活性及相应基因表达量升高,而脂氧合酶(LOX)、磷脂酶D(PLD)、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及相应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同时,CO2处理促进果实中磷脂酰胆碱(Pecithin,PC)、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脯氨酸和GABA的积累。贮藏末期,CO2处理组PC、PI、脯氨酸和GABA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较对照组增加31%、34%、36%和1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脂肪酸代谢途径、脯氨酸途径物质及GABA途径相互影响。说明CO2可通过影响相关基因与酶的变化,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促进脯氨酸和GABA积累来减轻膜脂氧化损伤,保持膜结构的功能与完整性,从而抑制果实褐变。5.对于呼吸代谢,CO2处理总体抑制了果实的总呼吸速率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途径,而磷酸戊糖(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及交替氧化酶(Alternative oxidase,AOX)途径则被激活。在贮藏前期,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及糖酵解(Glycolytic pathway,EMP)途径被激活,在贮藏后期,CO2处理则降低了TCA及EMP途径比例。CO2处理还通过抑制线粒体膜透性增加并延缓线粒体细胞色素c/a含量来保持线粒体膜及结构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线粒体功能。贮藏末期,CO2相比对照组膜透性降低18.6%,细胞色素c/a含量高于对照组17.4%。此外,CO2处理诱导了NAD激酶(NAD kinase,NADK)、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6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H+-ATPase、Ca2+-ATPas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H)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ic dehydrogenase,6-PGDH)活性及相应基因表达量升高,相应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disodium,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等能量物质被诱导合成,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和NADH的合成受到抑制。处理2天后CO2处理组CCO和SDH活性分别高出19%和17%,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6倍和1.3倍。相关性结果分析显示,CO2对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控果实中各呼吸途径的比例来实现对能量物质的调控,从而调节果实的能量状态来适应和减轻氧化应激,减缓膜脂过氧化,减轻鲜切梨果实衰老与褐变。

彭倩[6](2020)在《控制果实糖含量的糖转运体基因PpTST1和MdSUT4.1的鉴定及功能解析》文中指出糖是决定果实风味品质的核心元素之一,因此果实含糖量的遗传改良历来是果树果实品质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液泡是果实糖分的主要贮藏场所,故液泡膜糖转运体在果实糖积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选用桃和苹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正向和反向遗传学相结合的方法发掘了两个控制果实糖积累的液泡膜糖转运体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解析,主要结果如下:首先,明确了液泡膜糖转运体基因PpTST1是控制桃果实糖含量的重要基因。完成了61份桃品种成熟果实的糖组分与含量检测,发现桃果实糖组分以蔗糖为主。基于桃参考基因组序列的诠释,在前人报道的桃果实蔗糖含量主效QTL区间发现了一个糖转运体基因(Prupe5G006300)并将其命名为PpTST1。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pTST1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趋势一致。通过不同品种PpTST1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在PpTST1基因第三个外显子发现了一个G/T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于该SNP开发了一个衍生型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dCAPS)标记并用于对61份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发现G/G纯合型品种果实的蔗糖和总糖平均含量显着低于G/T杂合型和T/T纯合型品种。亚细胞定位表明PpTST1蛋白位于液泡膜。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进行桃果实PpTST1基因沉默研究,发现抑制PpTST1基因表达可显着降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上述结果表明,桃PpTST1基因参与调控果实中的糖积累。其次,解析了蔗糖转运体基因MdSUT4.1在苹果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发现了苹果基因组MdSUT家族包含6个成员,依据系统进化树将其分为SUT1、SUT2和SUT4三个亚家族。开发了所有MdSUT家族成员的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并结合353份苹果资源进行了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只有SUT4亚家族的一个成员(MdSUT4.1)与苹果成熟果实的果糖含量存在显着关联。依据MdSUT4.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5 bp)的(AG)n多态性位点可将参试品种分为三种基因型:(AG)9/9、(AG)6/9和(AG)6/6 or 11,其中前两种基因型品种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平均含量显着低于最后一种基因型品种。亚细胞定位表明MdSUT4.1为液泡膜糖转运体,MdSUT4.1基因在苹果愈伤组织和草莓果实中过表达导致糖积累减少。可见,MdSUT4.1基因参与苹果果实糖积累的调控。最后,开展了果糖感应器研究。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原理和糖感应器骨架设计了Cra糖感应器,再通过去除Cra的DNA结合域并保留“口袋”状的糖分子结合域,最终生成FLIPCra-N66AA果糖感应器。以FLIPCra-N66AA为蓝本,通过监测添加果糖后,FLIPCra-N66AA两侧荧光蛋白信号变化的体内体外实验,证明了FLIPCra-N66AA能够用于果糖信号的检测。FLIPCra-N66AA可作为后续优化果糖感应器的模板,开展基于大肠杆菌的体内实验以检测果糖感应器效率。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控制果树果实糖积累的两个糖转运体基因并开发了其分子标记,这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果树果实糖积累与调控复杂机制的认识,而且为果树果实糖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分子工具。

张艺萱[7](2020)在《酶解处理对马铃薯面团特性的影响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种植范围广,喜冷凉、耐贫瘠、干旱,产量高,且营养丰富,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世界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我国马铃薯主要作为鲜食蔬菜食用,加工利用率较低。自我国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以来,马铃薯主食产品日渐丰富,马铃薯加工利用率不断提高。目前,马铃薯主食产品主要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存在黏度大,成型难,二次加工性欠佳等问题,以马铃薯泥为原料加工马铃薯主食产品,具有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本文首先研究了马铃薯中的主要组分淀粉、蛋白和膳食纤维对小麦面团热力学特性、流变特性和微观特性的影响;然后,分别采用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风味蛋白酶对马铃薯泥适度酶解处理,得到适宜二次加工的马铃薯泥原料;最后,以酶解处理的马铃薯泥为原料制作馕,研究了酶解马铃薯泥对馕的营养品质和风味特征的影响,提升产品品质及风味。首先,研究了马铃薯淀粉、蛋白和膳食纤维的添加(0%、2%、6%、10%)对小麦面团品质的影响。马铃薯淀粉降低面团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升温条件下增大面团黏性,且稀释面筋网络,影响面筋网络完整性。马铃薯蛋白升高面团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且增大面团吸水率,与小麦蛋白产生聚集,影响面筋网络连续性。在升温条件下,马铃薯膳食纤维增大面团弹性,减少面团形成时间,且面团不易发生老化,适量膳食纤维可改善面制品品质。其次,研究了α-淀粉酶(α-amylase,EC3.2.1.2)、β-淀粉酶(β-amylase,EC3.2.1.2)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0.01%、0.05%、0.1%)对马铃薯泥的营养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以及酶解处理马铃薯泥对面团特性的影响。与未酶解薯泥相比,酶解后的薯泥黏度和薯泥面团黏度均显着降低,且随酶添加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相同添加量下,风味蛋白酶添加组的薯泥和薯泥面团黏度显着低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添加组。酶解处理对薯泥结构有显着影响,由光滑致密的结构变为粗糙疏松结构;相对未酶解薯泥面团,酶解后薯泥在面团中分散性较好,使面团结构更为致密。酶解后薯泥有利于进行二次加工。最后,研究了未酶解薯泥和酶解薯泥(0.01%α-淀粉酶处理或0.01%β-淀粉酶处理)的不同添加量(0%、5%、10%、15%、20%)对馕的营养品质和风味特征的影响规律。小麦馕风味与马铃薯馕风味有显着差异,且添加马铃薯泥使馕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减少,但有良好风味的苯乙醛,2-十一碳烯醛,1-辛烯-3-醇等化合物含量增加。与添加未酶解薯泥的馕相比,添加酶解薯泥的馕微观结构更加致密。添加未酶解薯泥,马铃薯馕硬度和咀嚼性显着降低,添加酶解薯泥的馕的硬度和弹性显着增加。10%β-淀粉酶解薯泥可改善马铃薯馕的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

刘海婷[8](2020)在《草莓资源果实糖酸积累特性和糖积累相关转运蛋白基因鉴定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草莓是蔷薇科浆果果实和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糖酸组成及其积累水平是其果实风味的重要基础。探究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特性、糖转运蛋白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和糖转运蛋白与糖积累之间的相关性,不仅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和田间育种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其它蔷薇科植物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通过分析草莓资源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多样性,以及SWEET和MFS家族糖转运蛋白系统鉴定、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初步分析了草莓果实糖酸多样性和糖含量与糖转运蛋白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HPLC对上海地区收集的506份草莓资源,代表161个基因型的草莓资源果实进行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莓资源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较大,范围在20.78-254.50 mg/g FW,蔗糖占总糖含量1.00%-53.60%,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含量的百分比相对小且接近,分别为22.74%-43.32%、23.66%-56.52%。在所有草莓资源中有93.7%的样品,柠檬酸含量占有机酸总量水平在70%及以上,验证了柠檬酸为草莓有机酸的主要组分。对草莓糖酸水平可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在所有测定的草莓资源中,中糖、中酸水平资源占比最多,分别为50.3%、60.3%。(2)通过对比不同品种、栽培条件、季节变化下草莓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及其组分变化,发现在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草莓果实的糖酸含量不同,所测定的商品化品种中“红颜”果实的糖酸含量均为最高,属于高糖高酸;商品化草莓大多属于高糖高酸、中糖高酸、高糖中酸和中糖中酸。特定基因型糖酸组成受阴雨寡照影响变动较大,不同草莓资源果实最佳糖酸品质的时期不同。与土壤栽培相比,基质栽培的草莓果实总糖及其组分和糖酸比均降低,总有机酸在大多样品中持平或呈下降趋势。(3)以Fv H4.0.a2版本的森林草莓数据库为基础,筛选与糖转运蛋白有关的候选基因,最终鉴定出SWEET家族20个成员,MFS超家族67个成员;MFS超家族分为8个家族,其中SUT家族8个成员,STP家族23个成员,SFP家族15个成员,PMT家族7个成员,TMT和p Glc T家族均为4个成员,INT和VGT家族均为3个成员。(4)通过对SWEE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和时空动态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SWEET家族具有Mt N3_-slv(PF03083)结构域,分布在除Fvb1外的所有7条染色体上,大多数成员含有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其蛋白质结构有235-310个氨基酸,约7个跨膜螺旋结构。除Fv SWEET6a、-8a、-8b外的17个Fv SWEETs基因在‘红颜’不同组织器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从该家族中鉴定出Fv SWEET1、-2a、-7、-9a、-9c、-10、-11,共七个与草莓果实糖积累有关的候选基因。(5)对MFS超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谱分析:系统发育分析更新了草莓同源基因的命名。与v1.0结果相比v4.0.a2中STP和SFP亚家族都减少了一个成员,p Glc T、TST和VGT亚家族增加了一个成员,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分析在v4.0.a2中也得到优化。在‘红颜’中检测到58个Fv STs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对比森林草莓和栽培草莓中的表达发现,在种子和果肉部位分别有9个和11个基因有相似的表达。(6)在果实糖含量差异显着的3份资源中,进行MFS表达水平与糖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3个基因具有相关性,其中Fv SUT6、Fv STP7、Fv STP9、Fv STP15、Fv SFP8、Fv SFP9、Fv SFP10、Fv TST1和Fv VGT1共9个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丰度与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呈正相关,Fv STP23和Fv INT1-3共4个基因在果实中的转录本丰度与成熟果实中蔗糖和总可溶性糖的含量呈负相关。而且发现,草莓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糖积累、糖分配都紧密相关,Fv STs基因在转色期草莓果实的转录水平与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相关性最高,说明该时期对成熟果实中的糖积累至关重要。(7)在19个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验证13个Fv STs基因与糖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品种间的动态表达模式有很大差异,在特定发育阶段,成熟果实糖含量和Fv STs转录物丰度的相关系数明显降低。有9个基因的显着相关关系基本得到证实,其中6个正相关基因,包括Fv STP7、Fv STP9、Fv STP15、Fv SFP8、Fv SFP9和Fv VGT1,INT亚家族的三个基因Fv INT1-3为负相关基因。在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亚细胞定位预测,最终提出了一个糖转运蛋白系统协同参与草莓果实亚细胞糖分配的模型。

孙艳丽[9](2020)在《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对‘美乐’葡萄糖代谢和花色苷合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糖分是决定葡萄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喷施外源生长调节剂处理来调节酿酒葡萄品质,从而获得优质葡萄酒。本研究以‘美乐’作为试材,于花后第八周喷施不同浓度EBR(0.2、0.4、0.6 mg/L)溶液,并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为对照,研究EBR处理对‘美乐’葡萄浆果内糖代谢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美乐’葡萄生长的浓度,为生产上应用EBR调控果实品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EBR处理对美乐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影响。与对照相比,0.6mg/LEBR处理可显着促进浆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其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 16.95%和39.3%,且影响主要集中在果实转色后的成熟期,对蔗糖含量影响不大。(2)EBR处理对美乐葡萄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0.4和0.6 mg/L EBR处理在果实成熟前期增加了 AI和SS的活性,果实成熟期AI和SPS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与SS和AI有关,0.6 mg/L EBR处理提高了己糖与两种酶的相关性(呈显着正相关)。(3)EBR处理对美乐葡萄成熟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果实发育过程中VvSS始终呈高表达模式,VvSPS表达水平较低,0.6 mg/L EBR处理可以诱导VvSS基因的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的2.75倍;在转色期0.4 mg/L EBR处理显着提高了 VvcwINV表达,在果实转色到成熟过程中0.6mg/LEBR显着提高了VvcwINV和VvSUC12的转录水平。(4)EBR处理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的影响。美乐葡萄果皮花色苷单体以二甲花翠素(Mv)为主,采收期占五种花色素总量的55%左右:0.4和0.6 mg/LEBR处理显着提高了二甲花翠素含量。0.2和0.4 mg/L EBR处理在转色初期显着上调VvDFR、VvUFGT和VvMYBA1基因的转录表达,0.6 mg/L EBR处理则在果实整个成熟期上调VvCHS1、VvDFR、VvUFGT和调节基因VvMYBA1的转录表达。(5)EBR处理对美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三种浓度EBR处理(0.2、0.4、0.6 mg/L)均降低了果实滴定酸含量,增加了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单宁及花色苷含量,其中以0.6 mg/L浓度表现最优。

陈家丽[10](2020)在《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每年有7亿多吨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露天焚烧,开发与集成新的技术将有助于实现农业秸秆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因此,为进一步拓展秸秆等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增值化利用领域,同时也为抗生素等生物发酵行业寻找新的廉价易得的碳源,本研究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对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进行工艺研究。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制备棕纤维素糖化液,探究碳源替代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成。对不同预酶解时间的糖化液补料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发酵工艺参数。本论文研究内容得出的结论如下:(1)经联合预处理后,木质素含量相较原秸秆显着降低至(5.60±0.1),去除率达65.91%,秸秆棕纤维素糖化率为95.13%。SO3微热爆预处理对稻草细胞壁最外层木质素的去除,增加了纤维素酶的可及性,提升了酶解效率。(2)最优的酶解糖化条件:酶解pH值4.8,酶解温度45℃,纤维素酶添加量20 FPU/底物,固液比1:15,酶解生物质粗粉碎即可。(3)在相同的碳源浓度下,添加少量的木糖对发酵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反而在同等葡萄糖浓度下,木糖的添加使发酵效价有所提升。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糖化液35.45 g/L、棕纤维素45.9 g/L、玉米浆37.65 g/L、纤维素酶0.8%、豆油25 g/L、硫酸铵10 g/L,在此条件下,替代培养基发酵产头孢菌素C效价达298.34 U/m L,为标准发酵培养基96.69%。(4)秸秆棕纤维素预酶解45 h进行补料发酵,相较于培养基优化(发酵效价是298.34U/m L)后的发酵,分批补料发酵的效价为517.72U/m L,提高了73.53%。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时间为144 h,接种量为4 m L/30m L发酵液,装液量为30 m L/250 m L摇瓶,转速210 r/min。

二、马铃薯中糖组分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铃薯中糖组分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结构表征及酸化乳稳定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受以下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渣概述
        1.1.1 马铃薯渣的组成
        1.1.2 马铃薯渣的开发利用
    1.2 果胶多糖的研究进展
        1.2.1 果胶多糖的结构组成
        1.2.2 果胶多糖的制备
        1.2.3 果胶多糖的功能特性
    1.3 果胶多糖稳定酸化乳的研究进展
        1.3.1 酸化乳的稳定与失稳机制
        1.3.2 果胶多糖稳定酸化乳的机理
    1.4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研究进展
        1.4.1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制备及结构组成
        1.4.2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功能特性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提取方法对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结构组成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马铃薯渣的前处理
        2.2.4 马铃薯渣的成分测定
        2.2.5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提取
        2.2.6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得率测定
        2.2.7 总糖醛酸含量测定
        2.2.8 单糖组成测定
        2.2.9 甲酯化度和乙酰化度测定
        2.2.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11 分子量及分子链构象测定
        2.2.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马铃薯渣成分分析
        2.3.2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得率及单糖组成
        2.3.3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分子量和链构象
        2.3.4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2.3.5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甲酯化度和乙酰化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分级醇沉及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分级醇沉收集
        3.2.4 得率测定
        3.2.5 单糖组成测定
        3.2.6 分子质量测定
        3.2.7 核磁共振一维氢谱
        3.2.8 流变学分析
        3.2.9 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
        3.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分级醇沉薯渣果胶多糖的得率及单糖组成
        3.3.2 分级醇沉薯渣果胶多糖的分子量
        3.3.3 分级醇沉薯渣果胶多糖的甲酯化度和乙酰化度
        3.3.4 分级醇沉薯渣果胶多糖的核磁共振一维氢谱分析
        3.3.5 分级醇沉薯渣果胶多糖的表观粘度
        3.3.6 分级醇沉薯渣果胶多糖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纯化和RG-Ⅰ结构域精细结构解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薯渣果胶多糖的分离纯化
        4.2.4 单糖组成测定
        4.2.5 原子力显微观察
        4.2.6 分子质量测定
        4.2.7 甲基化分析
        4.2.8 核磁共振分析
        4.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分离纯化与组分收集
        4.3.2 分离纯化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及分子量
        4.3.3 原子力显微观察
        4.3.4 A60-A1 组分的精细结构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酸化乳稳定作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商品果胶的总糖醛酸、酯化度和分子量测定
        5.2.4 酸化乳的制备
        5.2.5 Zeta电位测定
        5.2.6 粒径测定
        5.2.7 流变学分析
        5.2.8 酸化乳储存稳定性测定
        5.2.9 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
        5.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40、HMP和 LMP的基本结构组成比较
        5.3.2 Zeta电位分析
        5.3.3 酸化乳的粒径分布
        5.3.4 流变学分析
        5.3.5 酸化乳的储存稳定性分析
        5.3.6 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枣果实糖代谢模式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枣的研究现状
        1.1.1 枣的栽培历史与生产现状
        1.1.2 枣的品种特性
    1.2 果实糖代谢研究进展
        1.2.1 果实中糖的生理功能
        1.2.2 枣果实中糖的种类
        1.2.3 枣果实糖代谢相关酶与基因的研究
    1.3 转录组测序在果实功能基因挖掘上的应用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枣主栽品种果实糖含量变化与糖代谢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果实糖组分含量的测定
        2.1.3 qRT-PCR分析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变化
        2.2.2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2.2.3 糖组分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果实糖含量变化与基因表达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果实糖组分含量的测定
        3.1.3 qRT-PCR分析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枣果实糖含量
        3.2.2 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2.3 糖含量变化与糖代谢相关基因的相关分析
    3.3 讨论
        3.3.1 低糖型与高糖型品种果实糖含量变化
        3.3.2 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第4章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转录组测序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供试品种
        4.1.3 试剂与仪器设备
    4.2 方法
        4.2.1 果实糖组分含量的测定
        4.2.2 建库测序
        4.2.3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
        4.2.4 qRT-PCR数据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4.3.2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控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4.3.4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4.3.5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4.3.6 糖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筛选
        4.3.7 糖代谢基因表达模式验证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高粱蔗糖积累特征及其代谢关键基因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梁的起源与应用
    1.2 高梁茎秆中糖的研究进展
        1.2.1 茎秆中糖含量变化
        1.2.2 茎秆中糖含量的影响因素
    1.3 蔗糖代谢酶的研究进展
        1.3.1 蔗糖的生理功能
        1.3.2 蔗糖的代谢途径
        1.3.3 蔗糖磷酸合酶的研究进展
        1.3.4 蔗糖合酶的研究进展
        1.3.5 蔗糖转化酶的研究进展
    1.4 糖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1.4.1 SUT的研究进展
        1.4.2 SWEET的研究进展
        1.4.3 MST的研究进展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创新性和拟解决的问题
        2.3.1 研究的创新性
        2.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菌株及载体
        3.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3.1.4 主要药品、试剂及工具酶
    3.2 试验方法
        3.2.1 高粱可溶性糖提取与测定
        3.2.2 高粱全基因组蔗糖代谢相关与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鉴定
        3.2.3 高粱蔗糖代谢相关与糖转运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
        3.2.4 高粱蔗糖代谢相关与糖转运蛋白的蛋白特征分析
        3.2.5 转录组测序与蔗糖代谢相关及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图谱分析
        3.2.6 高粱总RNA提取与检测
        3.2.7 总RNA反转录与qRT-PCR检测
        3.2.8 高粱糖转运蛋白基因克隆
        3.2.9 高粱糖转运蛋白亚细胞定位
        3.2.10 高粱糖转运蛋白异源功能验证
        3.2.11 数据分析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高粱组织中可溶性总糖、蔗糖的分析
        4.1.1 高粱不同生长时期各组织中蔗糖含量分析
        4.1.2 高粱叶片中可溶性糖与蔗糖分析
        4.1.3 高粱叶脉中可溶性糖与蔗糖分析
        4.1.4 高粱叶鞘中可溶性糖与蔗糖分析
        4.1.5 高粱茎秆中可溶性糖与蔗糖分析
        4.1.6 高粱籽粒中可溶性糖与蔗糖分析
        4.1.7 高粱各组织中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2 高粱蔗糖代谢酶与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4.2.1 高粱蔗糖代谢酶与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鉴定
        4.2.2 高粱蔗糖代谢相关与糖转运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构建
    4.3 高粱蔗糖代谢酶与糖转运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
        4.3.1 基因结构分析
        4.3.2 基因在染色体位置及共线性分析
    4.4 高粱蔗糖代谢相关与糖转运蛋白的蛋白特征分析
        4.4.1 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
        4.4.2 蛋白质序列motif分析
    4.5 转录组测序与蔗糖代谢相关及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图谱分析
        4.5.1 数据质量监控
        4.5.2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4.5.3 基因表达分析
        4.5.4 高粱总RNA提取与检测
        4.5.5 基因表达图谱分析
        4.5.6 基因表达与蔗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4.6 高粱糖转运蛋白基因克隆
    4.7 高粱糖转运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4.7.1 糖转运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4.7.2 亚细胞定位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4.7.3 高粱糖转运蛋白基因洋葱表皮细胞亚细胞定位
        4.7.4 高粱糖转运蛋白基因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
    4.8 高粱糖转运蛋白候选基因酵母系统中异源验证功能分析
        4.8.1 酵母表达融合载体的构建
        4.8.2 高粱糖转运蛋白基因异源功能验证
第5章 讨论
    5.1 高粱糖含量变化的多样性
    5.2 高粱蔗糖代谢功能酶和糖转运蛋白的保守性
    5.3 高粱蔗糖代谢基因和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模式与糖转运蛋白功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参与课题

(4)青脆李采后糖代谢规律及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对青脆李保鲜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李子简介
        1.1.1 李子的品种特点和营养价值
        1.1.2 李在重庆现阶段的生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1.3 李子的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1.2 李子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1.2.1 物理贮藏保鲜技术
        1.2.2 化学贮藏保鲜技术
        1.2.3 生物贮藏保鲜技术
    1.3 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1.3.1 蔗糖代谢酶
        1.3.2 山梨醇代谢酶
        1.3.3 淀粉代谢
        1.3.4 果胶代谢酶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2.2 指标测定
        2.2.1 原果胶含量的测定
        2.2.2 淀粉含量的测定
        2.2.3 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的测定
        2.2.4 山梨醇含量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青脆李采后原果胶含量的变化
        2.4.2 青脆李采后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
        2.4.3 青脆李采后淀粉含量的变化
        2.4.4 青脆李采后山梨醇含量的变化
        2.4.5 青脆李贮藏过程中不同糖组分所占比例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3.2 指标测定
        3.2.1 果胶酯酶活性(PE)的测定
        3.2.2 果胶裂解酶活性(PL)的测定
        3.2.3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PG)的测定
        3.2.4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SPS)的测定
        3.2.5 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酶活性(SS-I)的测定
        3.2.6 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酶活性(SS-II)的测定
        3.2.7 中性转化酶活性(NI)的测定
        3.2.8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S-AI)的测定
        3.2.9 细胞壁不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B-AI)的测定
        3.2.10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UGPase)的测定
        3.2.11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AGPase)的测定
        3.2.12 α-淀粉酶活性(α-AL)的测定
        3.2.13 β-淀粉酶活性(β-AL)的测定
        3.2.14 山梨醇脱氢酶活性(NAD~+-SDH)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分析
        3.4.1 采后果实果胶含量和果胶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3.4.2 采后果实可溶性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3.4.3 采后果实淀粉含量和淀粉类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3.4.4 采后青脆李贮藏过程中NAD~+-SDH酶活性的变化
        3.4.5 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之间的响应关系
    3.5 小结
第4章 1-MCP结合人工气调(CA)包装对青脆李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4.2 指标测定
        4.2.1 烂果率的测定
        4.2.2 色差的测定
        4.2.3 硬度的测定
        4.2.4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4.2.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4.2.6 酶活性的测定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1-MCP结合CA处理对冷藏青脆李果实烂果率的影响
        4.4.2 1-MCP结合CA处理对冷藏青脆李果实硬度的影响
        4.4.3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TA含量的影响
        4.4.4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中TSS含量的影响
        4.4.5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色差a值和△E值的影响
        4.4.6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PG酶活性的影响
        4.4.7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S-AI酶活性的影响
        4.4.8 1-MCP结合CA处理对青脆李采后贮藏果实SS-I酶活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贮藏实验图片记录

(5)高二氧化碳处理调控鲜切梨果实品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 鲜切果蔬的市场发展
    1.2 鲜切果蔬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
    1.3 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1 低温保鲜
        1.3.2 涂膜保鲜
        1.3.3 护色保鲜
        1.3.4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保鲜
        1.3.5 气调保鲜
    1.4 鲜切果蔬的褐变
        1.4.1 褐变发生机理
        1.4.1.1 酶促褐变
        1.4.1.2 褐变与膜损伤
        1.4.1.3 褐变与脯氨酸、GABA代谢
        1.4.1.4 褐变与 ROS 代谢
        1.4.1.5 褐变与呼吸及能量代谢
        1.4.2 CO_2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
        1.4.2.1 CO_2对果蔬糖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1.4.2.2 CO_2抑制褐变的机制
        (1)CO_2对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2)CO_2对膜脂代谢、脯氨酸、GABA代谢的影响
        (3)CO_2对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背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高二氧化碳对鲜切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2)高二氧化碳对鲜切梨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3)高二氧化碳对鲜切梨果实 ROS 代谢的影响
        (4)高二氧化碳对鲜切梨果实膜脂及脯氨酸、GABA代谢的影响
        (5)高二氧化碳对鲜切梨果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第二章 高二氧化碳处理对鲜切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果实切割和高二氧化碳处理
        2.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2.1 色泽(L*,a*,b*)测定
        2.3.2.2 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测定
        2.3.2.3 微生物(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TBC)、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测定
        2.3.2.4 呼吸强度测定
        2.3.2.5 乙烯产生量测定
        2.3.2.6 物性分析(硬度、刚度、弹性、脆度、内聚性和咀嚼性)
        2.3.2.7 褐变(Browning index,BI)指数测定
        2.3.2.8 MDA和相对电导率(Electrolyte leakage,EL)测定
        2.3.2.9 感官评价
        2.3.3 数据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高CO_2处理对色泽、TSS、TA的影响
        2.4.2 高CO_2处理对微生物的影响
        2.4.3 高CO_2处理对呼吸强度、乙烯产生的影响
        2.4.4 高CO_2处理对物性的影响
        2.4.5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褐变指数的影响
        2.4.6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影响
        2.4.7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感官评价的影响
        2.4.8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2.4.9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品质的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2.4.10 PCA载荷图及载荷矩阵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高二氧化碳处理对鲜切梨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处理方法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糖组分含量测定
        3.3.2 山梨醇含量测定
        3.3.3 淀粉含量测定
        3.3.4 糖代谢相关酶活测定
        3.3.4.1 酶液提取
        3.3.4.2 AI活性测定
        3.3.4.3 NI活性测定
        3.3.4.4 SS-synthesis(合成方向)活性测定
        3.3.4.5 SS-cleavage(分解方向)活性测定
        3.3.4.6 SPS活性测定
        3.3.4.7 淀粉酶(Amylase)活性测定
        3.3.4.8 FK和HK活性测定
        3.3.4.9 SOX活性测定
        3.3.4.10 NAD-SDH和NADP-SDH活性测定
        3.3.4.11 糖代谢相关酶相对表达量测定
        3.3.4.12 数据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糖组分含量的影响
        3.4.2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淀粉含量的影响
        3.4.3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4.4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FK和 HK活性的影响
        3.4.5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SS-synthesis、SS-cleavage、SPS、AI和 NI活性的影响
        3.4.6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SOX、NAD-SDH和 NADP-SDH活性的影响
        3.4.7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淀粉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3.4.8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SS-synthesis、SPS、AI和 NI基因表达的影响
        3.4.9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FK和 HK基因表达的影响
        3.4.10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NAD-SDH和 NADP-SDH基因表达的影响
        3.4.11 糖组分含量、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高二氧化碳处理对鲜切梨果实ROS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材料与处理方法
        4.3.2 ROS含量测定
        4.3.2.1 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测定
        4.3.2.2 超氧阴离子(O_2~-)含量测定
        4.3.3 ROS产生的组织学研究
        4.3.3.1 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H2DCFDA)染色
        4.3.3.2 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
        4.3.4 抗氧化物质
        4.3.4.1 总酚含量测定
        4.3.4.2 总黄酮含量测定
        4.3.5 总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亚铁还原能力(FRAP)测定
        4.3.6 ROS代谢相关酶活测定
        4.3.6.1 NOX活性测定
        4.3.6.2 SOD活性测定
        4.3.6.3 CAT活性测定
        4.3.6.4 POD活性测定
        4.3.6.5 PPO活性测定
        4.3.6.6 ASA-GSH循环
        4.3.7 ROS代谢相关酶相对表达量测定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H_2O_2和O_2~-含量的影响
        4.4.2 鲜切梨ROS染色观察
        4.4.3 鲜切梨DAB染色观察
        4.4.4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4.4.5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6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NOX酶活性的影响
        4.4.7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SOD、CAT、POD、PPO酶活性的影响
        4.4.8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As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4.4.9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GPX、APX、GR、MDHAR和 DHAR酶活性的影响
        4.4.10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NOX基因表达的影响
        4.4.11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SOD、CAT、POD、PPO基因表达的影响
        4.4.12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APX、GR、MDHAR和 DHAR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4.4.13 活性氧含量,抗氧化物质,抗氧化能力,酶活及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高二氧化碳处理对鲜切梨果实膜脂、脯氨酸及γ-氨基丁酸代谢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处理方法
        5.2.2 主要实验试剂
        5.2.3 主要仪器设备
        5.2.4 脂肪酸含量测定
        5.2.5 PC、PI和 PA含量测定
        5.2.6 膜脂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5.2.6.1 LOX活性测定
        5.2.6.2 PLD活性测定
        5.2.6.3 脂肪酶(Lipase)活性测定
        5.2.7 脯氨酸含量测定
        5.2.8 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5.2.8.1 OAT活性测定
        5.2.8.2 P5CS和 PDH活性测定
        5.2.9 GABA含量测定
        5.2.10 GABA相关酶活性测定
        5.2.10.1 GAD和 GABA-T活性测定
        5.2.10.2 膜脂代谢、脯氨酸及GABA代谢相关酶相对表达量测定
        5.2.11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5.3.2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PC、PI和 PA含量的影响
        5.3.3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脂肪酸代谢相关LOX,PLD,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5.3.4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3.5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OAT,P5CS,PDH活性的影响
        5.3.6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GABA含量的影响
        5.3.7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GAD和 GABA-T活性的影响
        5.3.8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脂肪酸代谢相关LOX,PLD,脂肪酶(Lipase)基因表达的影响
        5.3.9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OAT,P5CS,PDH基因表达的影响
        5.3.10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GAD和 GABA-T基因表达的影响
        5.3.11 脂肪酸含量、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酶活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高二氧化碳处理对鲜切梨呼吸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处理方法
        6.2.2 主要实验试剂
        6.2.3 主要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呼吸强度测定
        6.3.2 呼吸主途径及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呼吸速率测定
        6.3.3 线粒体提取与纯化
        6.3.4 线粒体细胞色素c/a测定
        6.3.5 线粒体膜通透性(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MPT)测定
        6.3.6 线粒体形态结构观察
        6.3.7 ATP、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MP)、能荷(Energy charge, EC)测定
        6.3.8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NDAP)、还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H)、NADPH 含量测定
        6.3.9 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测定
        6.3.9.1 NADK活性测定
        6.3.9.2 CCO活性测定
        6.3.9.3 SDH活性测定
        6.3.9.4 PK活性测定
        6.3.9.5 PFK活性测定
        6.3.9.6 G-6-PDH和6-PDGH活性测定
        6.3.9.7 H~+-ATPase和 Ca~(2+)-ATPase活性测定
        6.3.9.8 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酶相对表达量测定
        6.3.9.9 数据分析
    6.4 结果分析
        6.4.1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糖不同途径呼吸速率的影响
        6.4.1.1 高CO_2处理对总呼吸速率、EMP、PPP、TCA途径呼吸速率的影响
        6.4.1.2 高CO_2处理对CP和 AP途径呼吸速率的影响
        6.4.2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线粒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6.4.3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线粒体细胞色素c/a含量的影响
        6.4.4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6.4.5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ATP、ADP、AMP、EC的影响
        6.4.6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NAD、NADP、NADH、NADPH含量的影响
        6.4.7 高CO_2处理对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6.4.7.1 高CO_2处理对NADK、CCO和 SDH活性的影响
        6.4.7.2 高CO_2处理对PK、PFK及 G-6-PDH和6-GPDH活性的影响
        6.4.7.3 高CO_2处理对H~+-ATPase和 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6.4.7.4 高CO_2处理对鲜切梨NADK、CCO和 SDH基因表达的影响
        6.4.7.5 高CO_2处理对PK、PFK及 G-6-PDH和6-GPDH基因表达的影响
        6.4.7.6 高CO_2处理对H~+-ATPase和 Ca~(2+)-ATPase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6.4.8 能量代谢物质、酶活和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6.5 讨论
    6.6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6)控制果实糖含量的糖转运体基因PpTST1和MdSUT4.1的鉴定及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研究糖转运体的重要性
        1.2.2 糖转运体概述
        1.2.3 糖转运体的功能验证
        1.2.4 糖转运体相关调控网络
    1.3 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桃PpTST1不同等位基因参与桃果实积累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DNA提取和dCAPS分子标记开发
        2.2.3 PpTST1基因G/T SNP可视化呈现
        2.2.4 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2.2.5 可溶性糖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2.2.6 桃PpTST1不同等位基因的克隆
        2.2.7 PpTST1的亚细胞定位检测
        2.2.8 针对PpTST1基因的VIGS功能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pTST1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积累趋势一致
        2.3.2 PpTST1 G/T SNP等位基因影响桃果实糖积累
        2.3.3 PpTST1是液泡膜糖转运体
        2.3.4 PpTST1基因沉默抑制桃果实中的糖积累
    2.4 讨论
第3章 蔗糖转运体MdSUT4.1参与苹果果实糖积累的功能解析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苹果SUT家族成员的鉴定与分类
        3.2.3 参与苹果果实糖积累的SUT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3.2.4 MdSUT4.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2.5 利用草莓转化体系检测糖转运活性
        3.2.6 利用苹果愈伤转化体系检测糖转运活性
        3.2.7 利用酵母体系检测糖转运活性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苹果SUT家族成员的确定
        3.3.2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确定关键SUT基因
        3.3.3 MdSUT4.1是液泡膜糖转运体
        3.3.4 草莓体系过表达MdSUT4.1基因
        3.3.5 苹果愈伤组织体系过表达MdSUT4.1基因
        3.3.6 基于酵母体系的糖转运活性检测
    3.4 讨论
        3.4.1 SUT4亚家族成员液泡膜定位的复杂性
        3.4.2 MdSUT4.1参与调控苹果果实糖积累
第4章 果糖感应器的开发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Cra蛋白质结构的预测
        4.2.3 果糖感应器载体构建
        4.2.4 糖感应器的转化与表达
        4.2.5 糖感应器的体内体外检测
    4.3 结果
        4.3.1 Cra底物结合域具有“口袋”结构
        4.3.2 Cra响应果糖添加信号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酶解处理对马铃薯面团特性的影响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概述
    1.2 马铃薯主要成分
        1.2.1 马铃薯淀粉
        1.2.2 马铃薯蛋白
        1.2.3 马铃薯膳食纤维
    1.3 马铃薯泥
    1.4 酶解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4.1 α-淀粉酶的应用
        1.4.2 β-淀粉酶的应用
        1.4.3 风味蛋白酶的应用
    1.5 馕概述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马铃薯主要成分对面团特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复合面团制备
        2.2.4 复合粉的热力学特性测定
        2.2.5 复合面团的热机械特性测定
        2.2.6 复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测定
        2.2.7 复合面团的微观结构观察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复合粉的热力学特性测定结果
        2.3.2 复合面团的热机械特性测定结果
        2.3.3 复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
        2.3.4 复合面团的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酶解处理马铃薯泥对面团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酶解马铃薯泥及面团制备
        3.2.4 酶解马铃薯泥中葡萄糖含量测定
        3.2.5 酶解马铃薯泥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3.2.6 酶解马铃薯泥的流变学特性测定
        3.2.7 酶解马铃薯泥的微观结构观察
        3.2.8 酶解薯泥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测定
        3.2.9 酶解薯泥面团的微观结构观察
        3.2.10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酶解马铃薯泥中葡萄糖含量测定结果
        3.3.2 酶解马铃薯泥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
        3.3.3 酶解马铃薯泥的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
        3.3.4 酶解马铃薯泥的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3.3.5 酶解薯泥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
        3.3.6 酶解薯泥面团的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酶解处理对马铃薯馕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马铃薯馕的制备
        4.2.4 马铃薯馕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4.2.5 马铃薯馕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4.2.6 马铃薯馕中糖类物质测定
        4.2.7 马铃薯馕的质构特性测定
        4.2.8 马铃薯馕的微观结构观察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马铃薯馕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结果
        4.3.2 马铃薯馕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
        4.3.3 马铃薯馕中糖类物质测定结果
        4.3.4 马铃薯馕的质构特性测定结果
        4.3.5 马铃薯馕的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草莓资源果实糖酸积累特性和糖积累相关转运蛋白基因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研究进展
        1.2.1 草莓果实中的糖酸
        1.2.2 影响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的环境因子
    1.3 植物体中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1.3.1 SUT家族研究进展
        1.3.2 单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1.3.3 SWEET转运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1.4 草莓基因组的更新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草莓果实糖酸积累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和地点
        2.1.2 果实取样
        2.1.3 试剂和仪器设备
        2.1.4 草莓果实糖酸的HPLC分析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糖酸组分出峰时间确定
        2.2.2 建立标准曲线
        2.2.3 草莓资源糖酸积累水平多样性
        2.2.4 草莓果实糖酸水平和组成的季节变化
        2.2.5 栽培条件对草莓果实糖酸水平和组成的影响
        2.2.6 同一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糖酸积累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草莓SWEET家族基因全基因组鉴定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1 植物材料
        3.1.2 试剂和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森林草莓中SWEET家族基因的鉴定
        3.2.2 系统进化分析和染色体定位分析
        3.2.3 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分析、序列比对
        3.2.4 从RNA-seq数据库中检索林草莓Fv SWEET基因的表达值
        3.2.5 引物设计与合成
        3.2.6 草莓组织总RNA提取
        3.2.7 cDNA合成及检测
        3.2.8 半定量RT-PCR
        3.2.9 定量q RT-PCR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森林草莓Fv SWEET的鉴定及进化分析
        3.3.2 Fv SWEET家族的基因结构
        3.3.3 Fv SWEET家族保守基序
        3.3.4 从RNA-seq数据库检索森林草莓Fv SWEETs基因的表达值
        3.3.5 八倍体草莓中不同器官SWEETs基因表达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草莓MFS类糖转运蛋白超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与果实可溶性糖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试剂和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F.vesca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鉴定
        4.2.2 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系统发育分析
        4.2.3 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分析和序列比对
        4.2.4 从RNA-seq数据库中检索森林草莓Fv ST基因的表达值
        4.2.5 引物设计与合成
        4.2.6 草莓组织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4.2.7 半定量RT-PCR
        4.2.8 定量RT-PCR
        4.2.9 草莓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4.2.10 统计分析与相关性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草莓MFS家族基因的鉴定
        4.3.2 Fragariavesca1.0与Fragariavesca4.0.a2 基因组中MFS成员比较
        4.3.3 草莓MFS家族进化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4.3.4 MFS超家族的糖转运蛋白基因结构与保守基序分析
        4.3.5 MFS超家族STs基因在森林草莓中的RNA-seq表达值
        4.3.6 FvSTs基因在‘红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分析
        4.3.7 不同草莓品种可溶性糖分动态积累
        4.3.8 q RT-PCR结果分析
        4.3.9 草莓果实中STs转录本丰度与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的相关性
        4.3.10 FvSTs的糖积累相关性在商品化品种中的验证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9)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对‘美乐’葡萄糖代谢和花色苷合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素内脂的研究进展
    1.2 葡萄果实糖代谢研究进展
    1.3 花色苷合成研究进展
    1.4 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
    1.5 BR对花色苷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EBR处理对糖代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3.1 EBR对葡萄果实糖组分的影响
        2.3.2 EBR对果实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3.3 EBR对葡萄果实蔗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3.4 糖与花色苷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EBR处理对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EBR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稻草秸秆
        1.2.1 稻草秸秆的成分
        1.2.2 稻草秸秆的利用现状
        1.2.3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方法
    1.3 发酵工艺研究
        1.3.1 发酵方式
        1.3.2 补料工艺
    1.4 头孢菌素C
        1.4.1 头孢菌素C的结构与性质
        1.4.2 头孢菌素C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6 创新点及新意
第二章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及酶解糖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2.4 标准曲线的测定
        2.2.5 生物质的组分测定
        2.2.6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
        2.2.7 预处理秸秆的酶解糖化
        2.2.8 酶解糖化条件的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标准曲线的测定
        2.3.2 生物质的组分测定
        2.3.3 生物质的结构表征
        2.3.4 生物质的酶解糖化
        2.3.5 发酵抑制物的测定
        2.3.6 酶解条件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响应面法对稻草秸秆发酵产头孢菌素C的培养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剂与设备
        3.2.3 菌株及培养条件
        3.2.4 发酵生长曲线及水解液木糖的影响
        3.2.5 响应面法优化碳源替代培养基实验设计
        3.2.6 头孢菌素C的效价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头孢菌素C标准曲线
        3.3.2 碳源替代对发酵的影响
        3.3.3 单因素优化
        3.3.4 Plackett-Burman设计
        3.3.5 非显着因素的最低添加量
        3.3.6 Box-Behnken实验原点的设计
        3.3.7 Box-Behnken设计优化培养基组分
        3.3.8 预测条件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糖化液发酵产头孢菌素C的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检测方法
        4.2.5 预酶解的秸秆棕纤维素的补料工艺
        4.2.6 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4.3 结果与讨论
        4.3.0 未补料对发酵的影响
        4.3.1 预酶解补料过程对发酵的影响
        4.3.2 发酵液pH的影响
        4.3.3 发酵时间的影响
        4.3.4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4.3.5 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4.3.6 摇床转速对发酵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马铃薯中糖组分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结构表征及酸化乳稳定作用研究[D]. 孙玮璇. 浙江大学, 2021(01)
  • [2]枣果实糖代谢模式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转录组分析[D]. 张亚若.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高粱蔗糖积累特征及其代谢关键基因筛选[D]. 李振. 西南大学, 2021(01)
  • [4]青脆李采后糖代谢规律及1-MCP结合人工气调包装对青脆李保鲜效应的研究[D]. 龚娣. 西南大学, 2021(01)
  • [5]高二氧化碳处理调控鲜切梨果实品质机制的研究[D]. 王迪. 浙江大学, 2020
  • [6]控制果实糖含量的糖转运体基因PpTST1和MdSUT4.1的鉴定及功能解析[D]. 彭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
  • [7]酶解处理对马铃薯面团特性的影响及其应用[D]. 张艺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草莓资源果实糖酸积累特性和糖积累相关转运蛋白基因鉴定与分析[D]. 刘海婷.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9]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对‘美乐’葡萄糖代谢和花色苷合成的影响[D]. 孙艳丽. 宁夏大学, 2020(03)
  • [10]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研究[D]. 陈家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马铃薯中糖成分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