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与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

高黎贡山与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

一、高黎贡山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珝[1](2021)在《中国尾小卷蛾亚族系统学研究(昆虫纲:鳞翅目:卷蛾科)》文中指出尾小卷蛾亚族Sorolophae是新小卷蛾族Olethreutini的代表性类群,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新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为了解中国的卷蛾区系和揭示新小卷蛾族内类群的演化关系,本文对中国分布的尾小卷蛾亚族昆虫进行了物种记述、DNA条形码和线粒体基因组3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整理、记述4属57种。分别为:圆点小卷蛾属Eudemis 6种,圆斑小卷蛾属Eudemopsis 11种,华小卷蛾属Penthostola 3种,尾小卷蛾属Sorolopha 37种。其中包含5个新种:疏圆点小卷蛾Eudemis sparsulus sp.nov.,微凹圆斑小卷蛾Eudemopsis concaviuscula sp.nov.,香尾小卷蛾Sorolopha specialis sp.nov.,长茎尾小卷蛾S.longissima sp.nov.及润尾小卷蛾S.ririectangulata sp.nov.;8个中国新记录:褐圆点小卷蛾Eudemis brevisetosa Oku,2005;巨刺华小卷蛾Penthostola nigrantis Kawabe,1995;黑斑华小卷蛾P.diakonoffi Kawabe,1995;束尾小卷蛾Sorolopha bathysema Diakonoff,1973;硬颚尾小卷蛾S.ghilarovi Kuznetzov,1988;耳基尾小卷蛾S.auribasis,Diakonoff,1973;芒刺尾小卷蛾S.cucphuongensis Bae&Le,2013及半心尾小卷蛾S.suthepensis Patibhakyothin&Pinkaew,2015。2.测定4属26种658bp长度的COⅠ基因完整序列46条,其中圆点小卷蛾属4种11条,圆斑小卷蛾属5种11条,华小卷蛾属1种1条,尾小卷蛾属16种23条。联合BOLD系统中已报道的50条COⅠ基因序列(圆点小卷蛾属2种32条;尾小卷蛾属6种18条),对尾小卷蛾亚族进行了遗传分化距离分析及NJ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圆点小卷蛾属种间遗传距离介于3.4%~7.4%,平均值6.1%,种内遗传距离范围为0%~1.8%,平均值为0.98%;圆斑小卷蛾属种间遗传距离介于3.3%~9.6%,平均值6.7%,种内遗传距离范围为0~1.7%,平均值为0.51%;尾小卷蛾属种间遗传距离介于4.4%~13.3%,平均值8.2%,种内遗传距离范围为0~0.9%,平均值为0.57%。NJ树显示每个物种均能单独成簇,支持率在46%~99%之间;圆斑小卷蛾属和尾小卷蛾属的成员均在较高置信度下各自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圆点小卷蛾属的成员未聚在一支,其中的杨梅小卷蛾与该属其他物种形成不同分支,且远于华小卷蛾属和其他物种的关系。经过初步分析,我们认为杨梅圆点小卷蛾的分类学地位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3.测定了尾小卷蛾亚族3属3个代表种及新小卷蛾族其它类群和卷蛾科其它亚科与族的共16条线粒体全基因组。对尾小卷蛾亚族3个代表种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长度在15359 bp至16056 bp之间,均由37个基因组成,包括13个编码蛋白基因基因、22个t RNA与2个r RNA,及一个A+T富集区。3条序列的基因排列顺序及编码方向均与已报道的鳞翅目昆虫一致;编码蛋白基因中除COⅠ基因是以CGA起始编码外,剩余蛋白均由ATN起始;除COⅠ、COⅡ及ND4是以不完全终止子终止编码外,其余均使用常规终止子终止编码;在t RNA中除Ser AGN外,其余t RNA均可折叠成常规三叶草二级结构。rrn S基因二级结构包含3个结构域与27个螺旋;rrn L基因二级结构包含6个结构域与27个螺旋。每个序列中基因重叠数量较多,长度较短。每个A+T富集区均包含常规的poly A、“TATAGA”基序与poly T结构,中部含有1~4个微卫星结构或串联重复。联合课题组前期测定的及NCBI中已报道的共45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基于1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信息,以卷蛾亚科为外群、新小卷蛾亚科内各族及新小卷蛾族内9个亚族为内群对尾小卷蛾亚族的系统学地位进行了探讨。构建的Bayes系统发育树显示:新小卷蛾族的核心成员和存疑类群形成一个共同的分支,尾小卷蛾亚族与维小卷蛾亚族为姐妹群关系,二者所在的分支最先自新小卷蛾族分出;尾小卷蛾亚族3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较其他类群近缘,以较高支持度形成一个独立分支,相对于尾小卷蛾属,圆斑小卷蛾属与圆点小卷蛾属更近缘。

赵金发,郑进烜,张正周,张丽,孙兴旭[2](2020)在《云南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思路探讨》文中提出对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加强科研监测、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措施的规划思路和办法,对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以及其他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洋[3](2020)在《中国管巢蛛科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蛛形纲:蜘蛛目)》文中指出管巢蛛科Clubionidae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ae两爪类Dionycha。全世界现共记述16属632种,中国记述5属153种。目前管巢蛛科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其模式属管巢蛛属Clubiona的分类也非常混乱。本论文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中国管巢蛛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文中对管巢蛛科的分类地位、研究现状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简要描述,编制了属和种组的检索表,并对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拍照、测量、描述及绘图。本文共记述中国管巢蛛科4属107种,其中管巢蛛属101种(包括11新种:鸟形管巢蛛Clubiona aviformis sp.nov.、双突管巢蛛Clubiona biprocessa sp.nov.、长白山管巢蛛Clubiona changbaishan sp.nov.、纤细管巢蛛Clubiona gracilenta sp.nov.、奇异管巢蛛Clubiona mirabilis sp.nov.、拟心形管巢蛛Clubiona paracordata sp.nov.、拟短翼管巢蛛Clubiona subbrachyptera sp.nov.、拟会明管巢蛛Clubiona subhuiming sp.nov.、多齿管巢蛛Clubiona suboppressa sp.nov.、拟樟木管巢蛛Clubiona subzhangmuensis sp.nov.、伞形管巢蛛Clubiona umbelliformis sp.nov.;3中国新纪录种:弯曲管巢蛛Clubiona allotorta Dankittipakul&Singtripop,2008、高加索管巢蛛Clubiona caucasica Mikhailov&Otto,2017、海管巢蛛Clubiona oceanica Ono,2011),马蒂蛛属Matidia 1种,远管巢蛛属Porrhoclubiona 3种(包括1新组合:雾灵远管巢蛛Porrhoclubiona wulingensis(Yu&Chen,2017)从管巢蛛属转移到远管巢蛛属)和原林蛛属Pristidia 2种。全文包括65幅图版,其中拍照图版60幅,手绘图版5幅。结合形态和分子证据,将我国管巢蛛属大多数种类划分为15个种组:波密管巢蛛组bomiensis-group、镰状管巢蛛组falciforma-group、豪管巢蛛组hystrix-group、日本管巢蛛组japonica-group、羽斑管巢蛛组jucunda-group、土黄管巢蛛组lutescens-group、臼齿管巢蛛组moralis-group、胖管巢蛛组obesa-group、卵圆管巢蛛组ovalis-group、外奴管巢蛛组pallidula-group、齐云管巢蛛组qiyunensis-group、露管巢蛛组reclusa-group、类管巢蛛组similis-group、三叉管巢蛛组trivialis-group和樟木管巢蛛组zhangmuensis-group。本文对各种组的鉴别特征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种组检索表。但仍有12种没有归入到上述种组中。本课题首次获得管巢蛛科尤其是管巢蛛属大量分子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提取了257号标本的COI、28S rDNA、12S rDNA和ITS2四个基因片段(共扩增863条序列)。数据集涵盖了管巢蛛科4属100种及近管蛛科4外群种。基于四基因片段联合数据集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根据形态特征划分的管巢蛛属各种组的单系性,但对管巢蛛属的单系性提出了挑战。

邱成[4](2019)在《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是保护生物学和保护区学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保护地管理和优化的重要基础。在区域宏观尺度上,很难针对每个保护地的保护对象开展详查去实施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目前也缺乏成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亟待探索。由于人为压力(或干扰)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生态系统是绝大多数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或为主要保护对象提供生境,人为压力指数和植被指数常被用来评估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状况,用以间接反映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已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较为成熟的保护地体系,取得较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但对其整体保护成效缺乏研究和认识,难以为云南省迫切需要开展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提供支撑。本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区,以云南省20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收集了 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云南省人口和经济(GDP)数据、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获取了云南省1998-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1 km、时间分辨率为年的SPOTVegetationNDV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为土地利用率三类人为活动因子来构建并计算自然保护区内部和外部(边界外2 km环形区域)的人为压力指数(1995、2000、2005、2010、2015年),利用SPOTVegetation-NDVI数据(1998-2015年)计算自然保护区内、外部植被指数,通过时序变化和空间(自然保护区内外)对比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单项指标、两者耦合的区域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揭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识别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并从区域宏观和局地(自然保护区)两个尺度上探索优化策略。主要的结论如下:(1)人为压力现状(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总体以低和较低为主;省级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较高或高的内、外部土地利用压力;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人为压力大致由高而低依次为地质遗迹类、湿地生态类、森林生态类、野生动物类、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压力来自土地利用,其次是人口,且两者相伴相生。(2)基于综合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综合人为压力变化趋势表明,云南省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1995-2005年较好、2005-2010年一般、2010-2015年明显变差。内外人为压力增长差异表明,1995-2010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好;2010-2015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差。从自然保护区级别来看,国家级比省级自然保护区要好,但2010-2015年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相对下降。从自然保护区类型来看,保护成效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生态类、野生植物类、野生动物类、湿地生态类、地质遗迹类,但2010-2015年时段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相对下降。(3)基于NDVI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1998-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保护成效较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总体上要好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较好,野生植物类和野生动物类保护成效一般,湿地生态类和地质遗迹类较差。(4)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58个自然保护区中,综合保护成效良、中、差的数量分别为14、28、16个;国家级相对比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要好;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和野生动物类综合保护成效较好,而其他类型综合保护成效为中等甚至差(湿地生态类);滇中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差,以滇中为中心向东(曲靖)、向西(大理)一带的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较差,是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5)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有17个需优先关注,其中苍山洱海、大山包和文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剑湖、珠江源和沾益海峰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应重点优先关注。本研究表明,人为压力指数、植被指数以及两者的耦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评估区域保护地的保护成效。前者能较好地揭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人为压力现状特征,后者能更好地揭示植被生态的保护成效,两者耦合能反映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这一研究为区域宏观尺度上的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探索提供了参考。

李新旺[5](2017)在《基于人为干扰指数的怒江流域云南段保护区格局优化》文中认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破坏日益加剧,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随着保护区人为干扰的增加,保护区网络空间格局优化成为提高保护效率的有效途径。怒江流域云南段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国内外学者识别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目前,怒江流域云南段已建7个自然保护区,已建保护区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而且还存在保护空缺。区域内正在面临旅游、生物和水电等资源开发,商业用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矛盾日益增大,人为干扰强度评价和适宜生境识别是优化保护区网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乡镇为研究单元,选择6个人为干扰因子分析流域内人为干扰时空分异,利用ArcGIS构建怒江流域云南段乡镇单元的人为干扰指数(HDI-Human Disturbance Index),基于各乡镇单元HDI的时空分异的分析,揭示怒江流域云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优化的压力,结合流域内适宜生境,根据不同情景模式,开展具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怒江流域云南段在两个年份(2005/2015)的HDI呈现增长趋势,保护生物多样性压力越来越大。低HDI乡镇干扰状态相对稳定,中度及以上干扰乡镇增速更明显。两个年份中都是上游(怒江州)干扰等级低,中游(保山市)最高,下游(临沧市)次之。(2)乡镇HDI越低保护区分布越多,除德党后山县级保护区外,保护区内人为干扰低于流域平均水平,等级越高HDI越低,HDI增速越慢;保护区内部人为干扰增长速度低于保护区外部。在三种不同尺度的保护优先区内,人为干扰程度和增长速度均低于流域平均水平。乡镇HDI越低,保护优先区分布越多,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高的优先区多分布在低干扰乡镇。(3)研究区内适宜生境共11845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8%,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云南段上游。已建保护区内有适宜生境2531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1%,表明适宜生境适合作为保护区优化空间。这些适宜生境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以后作为商业性开发和农用地的可能性低,是将来保护区空间优化的重要区域。(4)怒江流域云南段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模式主要包括:流域上游建立中缅国际和平公园;碧罗雪山保护空缺内新建自然保护区;在已建保护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区域筛选保护区优化备选地;在流域下游保护子区小且分散的情境下,识别生态廊道,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迁徙、繁殖提供隐蔽场所。

刘锋[6](2017)在《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heterogeneity-diversity relationships,HDRs)一直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生态位理论认为环境异质性区域能够孕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削弱了现有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而研究表明在系统保护规划中耦合异质性区域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云南省是一个典型的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气候变化对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因此,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将有助于完善现有保护区体系,为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可适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通过构建生物多样性指标(Ecosystem diversity Index(EI)/Plant diversity Index(PI)/Animal diversity Index(AI))和度量环境异质性,进行基于云南省自然区域(云南省32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HDRs研究;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最优模型基础上,识别栅格单元尺度(11×11km2)和乡镇单元尺度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尺度效应、植物/动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空间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分析基础上识别栅格尺度 MPA(Merged Plant and Animal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MPA);基于保护效率评估,筛选最具有保护意义的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将其与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叠加分析,可以发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尚存一些保护空缺;通过与生物地理区的空间分析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对比,探究保护优先区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来看,云南省最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保护区是:西双版纳、高黎贡山、铜壁关和南滚河;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PI)以及动物多样(AI)分布均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而生态系统多样性(EI)与纬度之间的没有显着的相关性。(2)气候异质性是解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重要的机制,土壤和地形异质性是对气候异质性解释机制的有效补充;由最优模型可知,对于动物多样性(AI)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EI),年温差(TemperatureAnnualRange,TAR)异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对植物多样性(PI)最重要的变量是冷季降(Precipitation of Coldest Quarter,CQP);基于AIC模型,我们得知年降水(AnnualPrecipitation,AP)异质性/冷季降水异质性以及年温差异质性/降水变异系数(Precipitation Seasonality Coefficient,PSC)异质性可以分别运用到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工作中。(3)在尺度效应、PDCPAs(Plant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与 ADPCAs(Animal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的空间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分析基础上识别栅格尺度MPA;基于护效率评估(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植被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栅格尺度MPA是最具有保护意义的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MPA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横断山区,高黎贡山-无量山-哀牢山,金沙江干热、干暖河谷区,滇西南热带雨林区以及滇南、滇东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4)通过现有保护区体系与MPA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发现云南省尚存一些保护空缺。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最北部、澜沧江干暖河谷以及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寒温性针叶林区;由高黎贡山南麓向东南延伸至澜沧江与无量山之间的常绿阔叶林,再由哀牢山东坡沿元江延伸至云南省国境线附近生物多样性区域:其中滇南地区主要在李仙江两侧以及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分布,而滇东南则位于元江两岸的多个动植物区系的交汇区;另外,保护空缺还分布在横断山区与滇中高原的过渡地带:宾川、鹤庆等地,由此向东至金沙江干热河谷常绿灌丛-稀树草原区以及金沙江干热河谷与乌蒙山交错区;滇西南热带雨林区的保护空缺相对比较独立,主要是铜壁关热带雨林与南汀河热带雨林的相间地带。(5)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效果与传统保护工作是相似的,说明异质性区域可以作为未来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关键区域;MPA可能是云南省生物地理分区的成因之一;沿生物地理线生态廊道等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在宏观格局下完善云南省现有保护区体系;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可以推论MPA能够缓解气候变化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识别的云南省MPA和保护空缺能够有效地补充完善云南省现有保护区体系,并有助于未来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郭子良[7](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杨凯悦,周汝良,王一凯,段卫虎,黄诚[8](2015)在《云南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云南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Fragstats软件和Arcgis软件分析了其一级和二级生态系统的分布和面积变化,选取斑块数、平均板块面积、聚集度、类板块平均面积和景观连接度等5个景观指数来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年间,保护区内的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耕地减少,并且出现了城镇;保护区内的斑块数增加了36个,平均斑块面积降低了0.548 5hm2,聚集度指数增加了2.751 1,该区域内景观完整性度减少。

李道进,逄勇,钱者东,陈惠平[9](2014)在《基于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基本上确定了保护区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构架,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功能分区不合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导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降低,社区矛盾激化。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正确合理地功能分区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等方式,同时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源—汇系统理论对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分区。新的功能分区方案与原有功能区划相比,核心区与缓冲区面积扩大,所占比例分别由17.2%和23.9%上升到38.46%和29%;实验区面积比例由58.9%下降为32.54%,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划入实验区,有利于保护区实行严格的分区管理。

时银骏[10](2010)在《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研究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10.52×108元/a,其中直接价值为5 406.89×104元/a,仅占服务功能总价值的5.14%,而间接价值高达99 825.04×104元/a,两者之比为1∶18.46.间接价值中大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科研文化.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对维持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黎贡山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黎贡山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尾小卷蛾亚族系统学研究(昆虫纲:鳞翅目:卷蛾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简史
        1.1.1 分类系统发展史
        1.1.2 物种记述概况
        1.1.3 中国尾小卷蛾亚族研究概况
    1.2 尾小卷蛾亚族DNA条形码研究概况
    1.3 卷蛾科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4 形态特征
        1.4.1 头部(Head)
        1.4.2 胸部(Thorax)
        1.4.3 腹部(Abdomen)
    1.5 生物学习性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
        2.2.2 模式标本保存地
        2.2.3 外生殖器玻片制作
        2.2.4 翅脉玻片制作
        2.2.5 图像处理
        2.2.6 分子实验
        2.2.7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物种记述
    3.1 圆点小卷蛾属Eudemis Hübner,1825
    3.2 圆斑小卷蛾属Eudemopsis Falkovitsh,1962
    3.3 华小卷蛾属Penthostola Diakonoff,1978
    3.4 尾小卷蛾属Sorolopha Lower,1901
第四章 DNA条形码研究
    4.1 COⅠ基因测定结果
    4.2 尾小卷蛾亚族COⅠ基因分析
        4.2.1 序列组成
        4.2.2 碱基组成、碱基替换类型及饱和性分析
    4.3 遗传距离分析
    4.4 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邻接法分析
第五章 尾小卷蛾亚族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及新小卷蛾族系统发育分析
    5.1 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5.2 尾小卷蛾亚族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5.2.1 鄂圆点小卷蛾Eudemis luina线粒体基因组
        5.2.2 异形圆斑小卷蛾Eudemopsis heterolita线粒体基因组
        5.2.3 圆突尾小卷蛾Sorolopha bryana线粒体基因组
        5.2.4 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5.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新小卷蛾族系统发育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云南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保护区概况
3 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
    3.1 资源现状分析
        3.1.1 动物资源
        3.1.2 植物资源
        3.1.3 自然人文景观资源
    3.2 资源综合评价
        3.2.1 典型性
        3.2.2 稀有性
        3.2.3 生态区位性
    3.3 存在的问题
4 规划思路
    4.1 指导思想
    4.2 规划目标
5 规划办法
    5.1 建立依法管理的保护机制
    5.2 建立健全科研监测体系
    5.3 大力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
    5.4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6 结语

(3)中国管巢蛛科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蛛形纲:蜘蛛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管巢蛛科简介
    1.2 世界管巢蛛科研究概况
    1.3 中国管巢蛛科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来源
    2.2 标本来源
    2.3 分类研究方法
        2.3.1 标本采集及处理
        2.3.2 标本的鉴定
        2.3.3 拍照及绘图
        2.3.4 测量
        2.3.5 描述
        2.3.6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及名称
    2.4 分子研究方法
        2.4.1 实验仪器
        2.4.2 实验试剂
        2.4.3 系统发育分子软件
        2.4.4 总DNA的提取
        2.4.5 PCR扩增
        2.4.6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第三章 分类研究
    一、管巢蛛属Clubiona Latreille,1804
        (一)波密管巢蛛组bomiensis-group
        (二)镰状管巢蛛组falciforma-group
        (三)豪管巢蛛组hystrix-group
        (四)日本管巢蛛组japonica-group
        (五)羽斑管巢蛛组jucunda-group
        (六)土黄管巢蛛组lutescens-group
        (七)臼齿管巢蛛组moralis-group
        (八)胖管巢蛛组obesa-group
        (九)卵圆管巢蛛组ovalis-group
        (十)外奴管巢蛛组pallidula-group
        (十一)齐云管巢蛛组qiyunensis-group
        (十二)露管巢蛛组reclusa-group
        (十三)类管巢蛛组similis-group
        (十四)三叉管巢蛛组trivialis-group
        (十五)樟木管巢蛛组zhangmuensis-group
        (十六)未划分种组的种
    二、 马蒂蛛属Matidia Thorell, 1878
    三、 努蒂蛛属Nusatidia Deeleman-Reinhold, 2001
    四、 远管巢蛛属Porrhoclubiona Lohmander, 1944
    五、 原林蛛属Pristidia Deeleman-Reinhold, 2001
第四章 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4.1 序列获取情况
    4.2 序列组成成分
    4.3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4.4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讨论
        4.4.1 各数据集的组成
        4.4.2 分析结果及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表 1-1 实验材料采集信息与基因片段获得情况
    表 1-2 管巢蛛属种组划分结果
    表 1-3 Gen Bank中下载的序列
图版
致谢

(4)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保护成效评价是保护地管理优化和区域保护地体系优化的重要基础
        1.1.2 云南保护地体系优化亟待开展保护地体系保护成效研究
        1.1.3 人为压力增长下的云南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和优化迫在眉睫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界定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2.3 区域宏观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2 对比空间确定
        1.4.3 基于人为压力的保护成效评估
        1.4.4 基于NDVI的保护成效评估
        1.4.5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与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
        1.4.6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1.5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河湖水系
        2.1.3 气候
        2.1.4 植被
        2.1.5 土壤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人口增长态势
        2.2.2 经济发展态势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
        2.3.1 物种多样性
        2.3.2 生态系统多样性
        2.3.3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2.4 云南省已建自然保护区
        2.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变化
        2.4.2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及其覆盖率变化
        2.4.3 云南省不同类型、规模及等级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变化
第三章 基于人为压力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3.1.1 自然保护区空间数据库
        3.1.2 人为压力数据
        3.1.3 人为压力指数构建与计算
        3.1.4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判识
    3.2 结果分析
        3.2.1 当前人为压力状况
        3.2.2 人为压力动态变化
        3.2.3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分析
    3.3 讨论
        3.3.1 现状人为压力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启示
        3.3.2 人为压力增长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影响
        3.3.3 2010-2015年人为压力快速增长对保护成效的可能影响
    3.4 小结
        3.4.1 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现状
        3.4.2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第四章 基于NDVI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内外部NDVI计算
        4.1.2 基于NDVI变化趋势的保护成效分析
        4.1.3 基于内外部NDVI变化稳定性的保护成效分析
        4.1.4 均值比较和检验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时段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4.2.2 1998-2015年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4.2.3 1998-2015年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4.2.4 1998-2015年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4.3 讨论
        4.3.1 NDVI动态变化与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4.3.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4.4 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分析
    5.1 方法
        5.1.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模式构建
        5.1.2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和排序
    5.2 结果分析
        5.2.1 基于单一指标评估的保护成效
        5.2.2 基于综合评估的保护成效
        5.2.3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
    5.3 讨论
        5.3.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的可信度
        5.3.2 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
    5.4 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1 数据与方法
        6.1.1 优化思路
        6.1.2 基于保护成效评估的优化类型划分
        6.1.3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保护成效类别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2.2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表2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表3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访谈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人为干扰指数的怒江流域云南段保护区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人为干扰研究
        1.2.2 生境适宜性研究
        1.2.3 保护区网络优化研究
        1.2.4 保护区生态廊道规划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流域地形地貌
        2.1.2 流域气候与水文
        2.1.3 流域土壤与植被
        2.1.4 流域内生物多样性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已建保护区状况
第三章 数据资料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构建HDI评价体系
        3.2.2 当前保护区及保护优先区人为干扰状况分析
        3.2.3 保护区网络优化
        3.2.4 技术路线
第四章 怒江流域云南段保护区人为干扰分析
    4.1 单因子权重与变化
    4.2 怒江流域云南段干扰变化和现状
        4.2.1 研究区内HDI变化
        4.2.2 研究区干扰现状
    4.3 保护区和优先区HDI空间分布
        4.3.1 保护区周边HDI分布
        4.3.2 优先区周边HDI分布
第五章 怒江流域云南段保护区空间格局优化
    5.1 适宜生境分析
        5.1.1 适宜生境分布范围
        5.1.2 生境适宜性评价
    5.2 自然保护区空间格局优化
        5.2.1 怒江流域云南段上游保护区格局优化
        5.2.2 怒江流域云南段下游保护区格局优化
        5.2.3 碧罗雪山保护空缺优化
        5.2.4 已建保护区廊道识别
    5.3 自然保护区网络空间布局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工作的影响
        1.2.3 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概况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3.1.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物种信息数据
        3.1.2 云南省环境因子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生物多样性指标
        3.2.2 环境异质性的计算
        3.2.3 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关系统计分析
        3.2.4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方法
        3.2.5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保护效率评估
第四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HDRs研究
    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4.2 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HDRs)
    4.3 云南省自然区域环境异质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4 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
    5.1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5.1.1 云南省环境异质性的计算
        5.1.2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5.2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PDPCAs、ADPCAs
        5.2.1 栅格、乡镇单元尺度空间分布格局
        5.2.2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尺度效应
        5.2.3 PDPCAs、ADPCAs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5.3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MPA
    5.4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效率评估
        5.4.1 基于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保护效率评估
        5.4.2 基于植被类型的保护效率评估
        5.4.3 基于现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率评估
    5.5 最佳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合理性判识
        5.5.1 MPA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空间关系
        5.5.2 MPA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有效性
    5.6 基于MPA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
    5.7 讨论
        5.7.1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对当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5.7.2 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特征
        6.1.2 云南省自然区域HDRs研究
        6.1.3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保护优先区研究
        6.1.4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空缺分析
        6.1.5 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识别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云南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 1 数据来源
    2. 2 数据处理
        2. 2. 1 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2. 2. 2 景观格局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一级生态系统分布变化
    3. 2 一级生态系统构成变化
    3. 3 二级生态系统分布变化
    3. 4 景观格局变化
        3. 4. 1 类斑块平均面积
        3. 4. 2 景观连接度
4 结论与讨论

(9)基于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1.1 区域概况
    1.2 存在问题
2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源”的确定
        2.2.2 建立阻力面
        2.2.3 阻力值的确定
3 研究结果
    3.1 阻力面分级
    3.2 功能分区
    3.3 与实际功能分区的比较
    3.4 管理建议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10)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直接经济价值
        2.1.1 有机物生产
        2.1.2 生态旅游价值
    2.2 间接经济价值
        2.2.1 涵养水源价值
        2.2.2 土壤保持价值
        1) 减少土壤侵蚀总量
        2) 土壤肥力保持价值估算
        3) 减少土地废弃价值计算
        4) 减轻泥沙淤积灾害
        2.2.3 固碳释氧价值
        1) CO2固定量的价值计算
        2) 释放O2量及其价值计算
        2.2.4 净化空气价值
        1) SO2的净化
        2) 滞尘
        2.2.5 科研文化价值
        2.2.6 维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直接经济价值
        3.1.1 木材产品价值
        3.1.2 生态旅游价值
    3.2 间接价值
        3.2.1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
        3.2.2 土壤保持价值
        3.2.3 固碳释氧价值
        3.2.4 净化空气价值
        1) SO2的净化:
        2) 滞尘:
        3.2.5 科研文化价值
        3.2.6 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四、高黎贡山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尾小卷蛾亚族系统学研究(昆虫纲:鳞翅目:卷蛾科)[D]. 杨文珝. 西北大学, 2021(12)
  • [2]云南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思路探讨[J]. 赵金发,郑进烜,张正周,张丽,孙兴旭. 绿色科技, 2020(10)
  • [3]中国管巢蛛科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蛛形纲:蜘蛛目)[D]. 陈洋. 河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D]. 邱成. 云南大学, 2019
  • [5]基于人为干扰指数的怒江流域云南段保护区格局优化[D]. 李新旺. 云南大学, 2017(05)
  • [6]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D]. 刘锋. 云南大学, 2017(05)
  • [7]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8]云南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分析[J]. 杨凯悦,周汝良,王一凯,段卫虎,黄诚.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3)
  • [9]基于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J]. 李道进,逄勇,钱者东,陈惠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S1)
  • [10]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 时银骏. 林业调查规划, 2010(03)

标签:;  ;  ;  ;  ;  

高黎贡山与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