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花苜蓿育种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中国紫花苜蓿育种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一、中国苜蓿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艳春[1](2020)在《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文中提出本文以国内外搜集的93份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表型和分子水平上,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遗传结构,明确其遗传进化方向;筛选和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较高遗传潜力的优异种质材料,合理创制和利用新种质,为加快无芒雀麦育种进程、解决草原生态建设问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表型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遗传Shannon’s信息指数(H’)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茎重>干草产量>节数>鲜草产量>叶重>株高>叶长>茎粗>叶宽>穗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节数、株高的遗传变异最为丰富。(2)遗传进度综合排名为:茎重>节数>株高>叶重>叶宽>穗长>叶长>鲜草产量>茎粗>干草产量。(3)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93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2.在分子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弱,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1)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获得三个类群,第I类群材料为祖先种群。第II类群材料与第III类群材料为进化分支群。祖先种群(I类群)材料来源于俄罗斯,具体位置在欧亚交界处及西亚。(2)第II类群含有23份材料,分为6个亚群,其中俄罗斯育成品种“五一”在第5亚群(II-5),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第III类群含有63份材料,分为12个亚群,其中我国育成品种锡林郭勒缘毛雀麦、公农、奇台、乌苏1号分别位于第7、9、10、11亚群,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来源于新疆的乌苏1号,进化水平在育成品种中最高。(3)第II类群有更高的草产量优势,第III类群有更广的适应性,品种改良时可在两类群分别选择亲本。3.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筛选出5个与叶重性状显着相关的SNP标记,分别为Marker11780、Marker12723、Marker15908、Marker185742和Marker31669。对于叶重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12%、2.46%、4.15%、2.31%、3.31%,累计表型贡献率是15.53%。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其余9个性状均未获得阳性SNP标记。通过核心SNP标记筛选,共计获得到核心SNP标记247个。其中,株高、穗长、茎粗、节数、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叶重的核心SNP标记分别为20、24、19、21、29、19、26、31、25、33,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率累计分别53.21%,48.35%,52.34%,60.56%,49.38%,50.21%,46.67%,54.37%,39.39%,62.12%。这些标记可有效的提高无芒雀麦新种质的分子鉴定效率。通过在第II、III类群取样,获得核心种质样本41份。4.获得的41份核心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状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1)其中变异系数高于平均水平的五个性状为穗节间长、小花数、小穗数、主轴分支数、种子产量,变异系数分别是35.14%、29.32%、26.98%、22.78%和22.71%。(2)影响种子产量且呈显着正相关的是小花数(0.75)和小穗数(0.653),其次为小穗小花数(0.505)和穗节数(0.454)。(3)遗传参数综合排名依次为小花数、种子产量、主轴分枝、小穗数节间长度、颖果长、内稃长、穗下第一节间长、小穗长、小穗小花数、第一颖长、第二颖长、穗长、穗轴第一节间长、穗节数、外稃长、内稃宽、外稃宽。(4)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41份核心种质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综上所述,无芒雀麦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明显,系统进化清晰。在今后无芒雀麦品种改良上,应在第II、III类群进行杂交选育,创造更多的遗传变异,不断加强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王雪婷[2](2020)在《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依托“牧草和大豆类作物育种以提高欧盟和中国蛋白质自给”项目,以来自国内外28份苜蓿(Medicago)种质为试材,对其生产性能、品质特性、适应性及SSR分子标记特征进行分析,旨在综合鉴定评价源自国内外不同苜蓿种质材料,提高豆科作物的育种效率,为优异种质筛选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或参考,结果如下:(1)在饲草产量方面,第一茬产量最高,第二茬次之,第三茬稍差。参试材料年产量均在10000kg/hm2以上,研究发现植株高、生长速度快、分枝数多的品种产量较高,总体来说,生产性能评价最好的品种为草原3号。(2)参试材料CP均在16%以上,最高的品种为龙牧803,达21.21%,最低的为WL323;ADF在23.68%~35.37%之间,其中公农1号最高,草原2号最低;NDF在46.43%~35.42%之间,NDF最高的为敖汉苜蓿,最低的为多叶苜蓿;EE含量在1.05~2.50%之间,察北苜蓿的EE最高,陇东苜蓿和中苜1号的最低;Ash在7.30%~8.68%之间,最高的为龙牧803,最低的是中苜1号;茎叶比在1.03~1.25之间,最高的为伊犁苜蓿,最低的为扶风;干鲜比介于2.81~3.70,最高的为敖汉苜蓿,最低的为公农1号。RFV在160.25~120.36之间,最高的为龙牧803,最低的为公农1号;综合来看,龙牧803的各项指标表明其营养品质特性评价最优。(3)供试苜蓿材料生育期在77~79d,生育期长的品种有草原3号、中苜2号等,生育期短的品种有新疆大叶和皇后;28份材料在呼和浩特市地区均能正常越冬,越冬率均超过75%,其中草原3号、中苜2号等的越冬率高达98%,瑞典苜蓿、多叶苜蓿和三得利苜蓿的越冬率较差,仅为75%;应用隶属函数值分析株高、产量、营养成分等7个指标,排在前5位的为草原3号、肇东苜蓿、中苜2号、龙牧803、伊犁苜蓿,均为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28份材料中生产性能好、营养价值高的品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总体来说,适应性评价中最强的品种为草原3号。(4)10对SSR引物从28个苜蓿品种中共检测到10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15~25之间;各引物扩增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为1.4526;基因多样性水平均值为14.8856;所有引物PIC值均大于0.5;Shannon信息指数均值为0.3896;28份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0600~0.5239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5922~0.9417之间;用Structure将28份苜蓿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群体的组成与来源地、育成单位不完全相符,结果的复杂性说明了在长久的进化及选育的过程中,紫花苜蓿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信息较高,其遗传背景较复杂。

李雪[3](2020)在《苜蓿种质资源表型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苜蓿是世界上栽种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由于我国苜蓿种质资源匮乏以及遗传背景不清,新品种培育慢,难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因此,了解不同苜蓿种质材料的遗传特性,对苜蓿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对收集的96份不同来源苜蓿种质材料通过表型和SSR分子标记方面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的96份苜蓿种质材料的16个表型性状间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介于7.00%-28.48%之间,多样性指数H’介于1.62-2.07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株高、茎粗、根颈直径、一级分枝数、叶面积和根颈入土深度6个指标在苜蓿种质材料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是影响苜蓿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子。(2)通过对96份苜蓿种质材料16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知,96份种质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10号、12号、55号、6号、8号、34号、26号、28号和71号材料,植株生长旺盛、长势好,生长状况最好,可作为苜蓿育种的原始材料;而编号为31号、56号和57号材料,植株长势较弱,株型较小,叶片小且窄,叶柄短,茎干细且第四节节间短,育种价值不高。(3)12对SSR引物在30份苜蓿种质材料的240个单株中共扩增出49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98个,平均每个标记扩增出41.50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到99.73%。30份苜蓿材料群体内部的基因多样性变幅水平为0.0767-0.2006,Shannon信息指数的变幅水平介于0.1214-0.2832,遗传分化系数(Gst)介于0.1133-0.2831,说明供试苜蓿材料群体内部有较明显的遗传变异。30份苜蓿种质材料之间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介于1.0787-1.1188之间,多态位点介于77-151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介于17.31%-31.70%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的变幅介于0.9758-1.5017之间;根据Nei’s基因多样性进行排序,排名前10的种质依次为:31号、30号、79号、91号、50号、84号、45号、77号、44号和28号。(4)对苜蓿材料进行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可知,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是来源于日本的84号和意大利的79号单株材料;亲缘关系较近的材料则是来自于美国的72号和美国的85号单株材料;而来自于亚美尼亚31号材料的单株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最大,其次为美国的67号;(5)根据UPMGA聚类法得出,30份苜蓿种质材料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包括了23份苜蓿材料;第二类为来源于美国、玻利维亚、利比亚的5份苜蓿材料:单独聚为一类的分别是来源于亚美尼亚的31号材料以及来源于中国的56号材料。(6)对供试苜蓿单株种质材料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当K=4时,相似值最大,因此将参试材料划分为四个类群。以Q值≥0.6为划分标准,分析了各苜蓿材料在不同群体的Q值,其中有96.67%的苜蓿种质材料在四大类群中的Q值≥0.6,认为其遗传结构较单一;其余8份苜蓿种质材料的遗传结构具有复杂的变异性,属于混合类群;划分至四大类群中供试的苜蓿种质材料,在各类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00%、25.42%、14.58%、16.67%:各类群的苜蓿材料中,同组苜蓿种质材料单株间的遗传结构差异较大;由主成分分析可知,类群Ⅲ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说明该类群的苜蓿材料差异较大。

张宗瑜[4](2020)在《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文中提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优良牧草,具有草产量高、品质好、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我国高山草原的放牧、人工草地建植、生态环境恢复等。但老芒麦较高的落粒性大大降低了牧草种子产量,对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有关牧草落粒的遗传学基础,是国内外研究不多且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为此,本研究在开发老芒麦特异性EST-SSR标记、分析不同落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基础上,构建了老芒麦的遗传作图群体,并利用SLAF(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技术构建了老芒麦首张遗传连锁图谱,相继结合QTL和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分析方法定位了落粒候选基因。旨在为解析老芒麦落粒遗传机制、加快老芒麦落粒分子遗传改良和培育低落粒老芒麦新品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行了老芒麦特异性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通用性研究。从老芒麦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685个unigene中,分析识别了8,871个潜在EST-SSR位点,进一步开发了200对EST-SSR分子标记。PCR扩增产物测序验证显示,等位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原始引物SSR位点同源,有43.5%的标记在17个披碱草属物种间通用性良好。利用30对多态性标记对17个披碱草属95份种质的480个单株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基于基因组构成和地理起源将参试披碱草属种质聚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为披碱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提供了引物来源。2、采用40对EST-SSR标记对36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且在田间测定了老芒麦的落粒性。结果显示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落粒性变异均较为丰富。筛选出落粒性状差异较大、遗传背景较远的高落粒基因型Y1005和低落粒基因型ZhN06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1群体。对F1群体的7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了落粒、叶片、茎节、穗长及芒长等性状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母本(ZhN06)与子代群体的共有条带多于父本(Y1005),显示其遗传力水平较高。通过分子标记鉴定和低落粒子代选择,将F1-7单株自交构建了包含200份单株的F2作图群体。3、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F2群体测序,构建了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图谱总长1,866.35cM,14个连锁群含1,971个标记。连锁群长度范围在87.67cM(LG7)和183.45cM(LG1)之间,标记平均距离为1.66cM。比较基因组发现老芒麦与小麦和大麦分别有79%(1,556)和70%(1,380)的同源标记。连续三年观测了穗长、小花数、落粒率、芒长、种子宽、千粒重等种子相关性状,并进行了QTL鉴定,在1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9个QTL位点,在第2、3、6和11号连锁群上共检测到6个落粒性QTL。通过与小麦和大麦基因组比对注释发现了30个落粒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分别与植物激素信号调控(15个)、转录因子(7个)、水解酶活性(6个)及木质素合成(2个)等相关。4、采用SLAF技术对包含213份种质的老芒麦关联群体进行了测序,结合落粒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老芒麦LD(linkage disequilibrium)衰减较快,衰减距离为0.291kb,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弱,适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续两年在田间对落粒率等关键表型性状观测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0.49%,其中落粒率遗传力为85.13%。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1个与落粒相关的显着性位点,平均解释26.3%的表型变异。在这些位点上注释到14个落粒相关候选基因,主要与半乳糖醛酸酶、水解酶、细胞分裂素葡萄糖基转移酶等调控相关。此外,在种子和产量相关性状中分别检测到66个和1,715个显着性位点,分别注释到与种子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1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10个。

强海平,余国辉,刘海泉,高洪文,刘贵波,赵海明,王赞[5](2014)在《基于SSR标记的中美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牧草。传统的育种方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改良幅度多年来徘徊不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对于品种的改良,一方面依赖于所掌握资源的数量,另一方面则是对其农艺性状遗传基础的了解程度。本试验基于SSR分子标记,研究现有中美两国的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变异,分析两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为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紫花苜蓿重要产量与品质性状显着关联的优异标记、等位位点提供基础,为分子育种提供信息,加快育种进程。【方法】利用覆盖紫花苜蓿全基因组的40对SSR分子标记(每条染色体上选取3-9对SSR标记),采用基于测序的基因型鉴定技术对中美16个紫花苜蓿主栽品种的100个基因型个体(中国每个品种8个基因型个体,美国每个品种4个基因型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利用基于混合模型的Structure软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群体结构。设定群体数K的估计值范围为1-6,将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开始时的不作数迭代(length of burn-in period)设为10 000次,将不作数迭代后的MCMC设为100 000次,每个K值重复数为10次。采用了两种方法来确定最优的群体数K的值,结果由Structure Harvester和Distruct软件来展示。对Structure群体结构结果进一步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验证。根据群体结构结果,对全体材料及不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0对覆盖紫花苜蓿全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44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范围为3-27个,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1.2个;基因多样性的变异范围为0.542-0.908,平均值为0.742;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异范围为0.493-0.901,平均值为0.707。这些参数显示了中美紫花苜蓿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含量较高。其中,mtic238、mtic188、bf111、afctt1、bf641851、maa660456、aw361等位点上表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这些位点可以较好地反映中美紫花苜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适用于中美紫花苜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就不同染色体而言,第二条和第八条染色体上分布的SSR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第一条相对较低。基于混合模型的方法对紫花苜蓿全体基因型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两种不同方法均显示确定最优的群体数K值为2,中美两国16个紫花苜蓿品种共100个基因型个体基本按照来源分为两个亚群体,群体间有少量混杂的情况发生。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与群体结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中国紫花苜蓿品种多样性略高于美国,但差异不显着。【结论】中美两国紫花苜蓿材料蕴含了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显示了较高水平的基因多样性。中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紫花苜蓿种质多样性水平略高于美国。群体结构不严格按照来源国家的划分而区分,这一现象与紫花苜蓿异花授粉与广泛的基因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陈立强,师尚礼,马春晖[6](2014)在《野生及栽培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过氧化物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电泳技术,对两份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资源和27份栽培苜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同工酶共检测到30条稳定酶带,其中6条为特异酶带,出现在陇东野生紫花苜蓿、拜城野生紫花苜蓿、兰杰兰德和大西洋紫花苜蓿酶谱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5.00%、55.56%和33.33%。29份苜蓿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6331.000,平均值为0.867,两份野生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与栽培品种间的相似系数相对较小,栽培品种间的相似系数相对较大。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772处可将29份苜蓿材料聚为3类,第1和第2类分别由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和拜城野生紫花苜蓿单独组成。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和拜城野生紫花苜蓿在主成分分析图中的位置也相对孤立,表现出野生种质资源与栽培品种间较远的亲缘关系。

陈斐,魏臻武,李伟民,潘玲,郑曦,刘倩,张栋,屠德鹏[7](2013)在《基于SSR标记的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分析是进行复杂性状关联分析的前提条件。从14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6对多态性引物,对82份苜蓿(Medicagospp.)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90个等位变异,平均11.88个;多态性比率66.67%~100%,平均为83.05%;基因多样性为0.1447~0.3637,平均为0.2577;PIC为0.0079~0.9432,平均为0.5501。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5时ΔK最大,即82份苜蓿材料可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75.61%的种质遗传组分相对比较单一,24.39%的种质遗传背景比较复杂。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结构的划分与种质的来源不完全相关。

李哲[8](2013)在《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与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在牧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对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为了选育适宜在甘肃绿洲等西北相似气候区域和生产条件地区种植的优良新品种,选用已有灌区高产优质品种甘农3号、抗蓟马速生高产品种甘农5号和速生高产品种游客紫花苜蓿,通过对多元杂交后代选育的36个株系及其亲本进行生长、产量、品质、抗性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究其表型分化程度,并使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辅助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掌握后代杂交程度,探究其与亲本的亲缘关系,提高选择效率,加快选择进程。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39份供试材料的形态学指标均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每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茎比,达27.89%;各个指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供试材料多态性较好,表型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株高主要集中在8995cm之间,生长速度以1.4cm/d左右居多,叶茎比大小集中在0.270.37之间,节间长集中在11cm左右,分枝数大多为16左右,鲜草产量分布比较平均,大多数集中在2632t/hm2之间。2.对所有供试材料形态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聚类,分为3大类:A类有速生1#、速生2#等28个后代株系和三个亲本材料,各指标均呈中等水平;B类包含速生4#、速生6#等6个后代株系,生长高度较矮,生长速度较缓慢且草产量较低;C类仅包括两个后代株系:速生11#和速生12#,是较为优秀的株系,其特点是生长高度高,生长速度快,草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3.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构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供试材料综合评价,筛选出速生12#、速生11#株系为最理想的优良株系,生长高度分别为105.44cm、105.42cm,分别高于平均值13.99%、13.97%;生长速度分别为1.74cm/d、1.68cm/d,分别高于平均值21.68%、17.48%;叶茎比分别为0.30、0.35;分枝数分别为23、17;鲜草产量分别为39.99t/hm2、35.13t/hm2,分别高于平均值49.83%、31.62%;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95%、23.89%;相对饲用价值为153.15%、157.02%。多叶2#、速生5#、速生20#、速生21#等4个株系的平均生长高度、生长速度、叶茎比、分枝数、产量、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等综合评价结果较为理想,可作为较好潜力的株系。4.筛选出4条ISSR引物检测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4条引物共扩增出22条条带,其中21条为多态行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45%,说明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结果表明:39份材料被聚为5类,A类群包括速生1#、速生6#等14份材料;B类包括速生2#、速生3#等5个株系;C类包括速生4#、速生11#等13个株系;D类包括速生17#、速生26#等4个株系;速生18#单独被聚为一类。根据综合评价筛选出的速生11#、速生12#、速生20#和速生21#被聚在C类群里,遗传基础较一致,其主要特点是生长高度高,生长速度快,蛋白质含量高,相对饲用价值较高;多叶2#与速生5#被聚在A类群里,遗传基础较相似,其特点是分枝数相对较多,鲜草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筛选出的速生12#、速生11#等6个株系具有较好的遗传基础,对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好,从遗传基础的角度上证明了筛选出的株系具有重点培养价值。

张栋[9](2012)在《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重要的豆科牧草,不仅能改良土壤,还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是发展高效优质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鉴于此,开发苜蓿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关系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7份苜蓿品种材料和60份苜蓿单株半同胞后代材料,共计77份苜蓿材料的产量性状差异及相关性、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77份苜蓿材料产量性状的特征分析表明,参试苜蓿品种(家系)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品种(家系)间的遗传变异大于品种(家系)内的遗传变异。从参试苜蓿品种(家系)内可以看出,5个产量性状均有较丰富的变异,各产量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鲜草产量>分枝数>刈割高度>生长速度>鲜干比,平均变异系数最小是鲜干比为11.11,鲜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53;在参试苜蓿品种(家系)内,苜蓿品种的遗传变异与苜蓿家系变异相比,苜蓿品种的变异较稳定。2.苜蓿鲜草产量与生长速度、刈割高度、分枝数和鲜干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速度与鲜草产量呈极显着相关(r=0.651,P<0.01);刈割高度与鲜草产量呈极显着相关(r=0.675,P<0.01);分枝数与鲜草产量呈显着相关(r=0.129,P<0.05);鲜干比与鲜草产量无相关性(r=0.055,P>0.05);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刈割高度(r=0.675)、生长速度(r=0.651)、分枝数(r=0.129)、鲜干比(r=0.055)。3.利用筛选的10对SSR引物对77份苜蓿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7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N.4)7.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3.5738,平均多样性指数(I)1.4526,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778。采用类平均法(UPGMA)Nei氏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77份苜蓿材料划分为4个大类,8个亚类;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77份苜蓿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大,表现出77份苜蓿材料遗传基础的异质性。4.根据获得的58个多态性位点对77份苜蓿材料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K(类群数)=4时,似然值最大,可将参试材料划分四大类群。以Q值(第i材料其基因组变异源于第K群体的概率)=0.6为划分标准,分析了各苜蓿材料在不同群体的Q值,发现77份苜蓿材料中的60份材料(占77.92%)在四大类群中特定类群中Q值大于或等于0.6,遗传基础比较单一;而其余的17份苜蓿材料(占22.08%)在每一类群中的Q值均小于0.6,遗传结构比较复杂;而划入特定类群中的50份材料,在各类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18%、14.29%、27.27%、18.18%;各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类群Ⅱ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其次是类群Ⅲ、类群Ⅰ,类群Ⅳ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李红,李波,赵洪波,杨蔚然,杨曌[10](2012)在《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来自国内外的30份苜蓿(Medicago L.)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2条带,其中59条带是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值为74.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2条带。用POPEGENE 32软件分析多态性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3727和1.4280,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利用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分子树状图,可以把30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包括准格尔、敖汉、肇东等19份种质材料;金达苜蓿单独划分为1类;第3类包括和平、德宝等10份种质材料。

二、中国苜蓿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苜蓿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无芒雀麦概述
        1.1.1 无芒雀麦简介
        1.1.2 无芒雀麦地理分布
        1.1.3 无芒雀麦栽培起源及利用现状
    1.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研究
        1.2.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生理和品质特性研究
        1.2.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抗性研究
    1.3 遗传多样性概念、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利用现状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3 核心种质的构建
    1.4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进度的研究现状
        1.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外研究现状
        1.4.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内研究现状
        1.4.3 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2.3.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3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4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2.3.5 无芒雀麦类群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2.3.6 无芒雀麦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2.4.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2.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2.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第三章 利用简化测序开发 SNP 标记及无芒雀麦遗传进化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基因组的提取
        3.2.4 酶切方案确定
        3.2.5 实验建库及高通量测序
        3.2.6 实验建库评估
        3.2.7 信息分析流程
        3.2.8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3.2.9 SLAF标签开发
        3.2.10 基于SNP信息进行生物学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DNA质量检查
        3.3.2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3.3.3 SLAF标签统计
        3.3.4 SNP标签统计
        3.3.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3.6 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性分析
        3.3.7 系统进化树分析
        3.3.8 93份资源类群间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3.9 第二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3.10 第三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3.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代表性
        3.4.2 传统分子标记技术的局限性
        3.4.3 简化基因组技术在复杂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可行性及优势
        3.4.4 无芒雀麦的遗传多样性
        3.4.5 无芒雀麦的遗传分化
        3.4.6 无芒雀麦品种改良
第四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及核心种质筛选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3.1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鉴定分析
        4.3.2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分析
        4.3.3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3.4 核心标记的筛选分析
        4.3.5 核心种质构建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4.4.1 无芒雀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4.4.2 无芒雀麦核心标记的筛选
        4.4.3 无芒雀麦核心种质的筛选
第五章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5.3.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5.3.3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5.3.4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5.3.5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5.4.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5.4.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5.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5.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苜蓿概述
        1.1.1 我国苜蓿起源及种植利用现状
        1.1.2 苜蓿研究的重要性
    1.2 生产性能研究
        1.2.1 株高、生长速度与分枝数
        1.2.2 饲草产量
    1.3 饲用品质研究
        1.3.1 茎叶比
        1.3.2 干鲜比
        1.3.3 营养成分
    1.4 适应性研究
        1.4.1 生育期
        1.4.2 适应性及越冬率
    1.5 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
        1.5.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5.2 分子标记技术
        1.5.3 分子标记在苜蓿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供试材料
        2.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2.3.1 生产性能测定
        2.3.2 品质特性测定
        2.3.3 适应性评价
    2.4 SSR分子标记
        2.4.1 DNA的提取
        2.4.2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2.4.3 PCR产物检测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产性能评价
        3.1.1 株高
        3.1.2 生长速度
        3.1.3 产量
        3.1.4 分枝数
    3.2 品质特性评价
        3.2.1 营养成分
        3.2.2 茎叶比
        3.2.3 干鲜比
        3.2.4 相对饲用价值
    3.3 适应性评价
        3.3.1 饲草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
        3.3.2 生育期
        3.3.3 越冬率
    3.4 SSR标记分析
        3.4.1 基因组DNA检测
        3.4.2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3.4.3 SSR遗传标记特征
        3.4.4 群体结构分析
4 讨论
    4.1 苜蓿的生产性能
    4.2 苜蓿的品质特性
    4.3 苜蓿的适应性
    4.4 苜蓿的SSR遗传标记特征及其群体结构划分
        4.4.1 苜蓿SSR标记特征
        4.4.2 群体结构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苜蓿种质资源表型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苜蓿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苜蓿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3.1 分子标记的应用
        1.3.2 SSR标记
        1.3.3 TP-M13-SSR标记
    1.4 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苜蓿种质材料表型性状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3 指标测定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苜蓿种质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2.5.2 表型性状的正态分布特征
        2.5.3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5.4 苜蓿种质材料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2.5.5 苜蓿种质各性状的聚类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苜蓿种质材料SSR分子标记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3 DNA提取及纯度检测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2.5 引物合成
        3.2.6 TP-M13-SSR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3.2.7 产物分离与基因片段分析
        3.2.8 扩增引物的筛选
    3.3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1 数据整理
        3.3.2 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3.3.3 群体遗传结构
    3.4 结果与分析
        3.4.1 SSR多态性分析
        3.4.2 SSR引物在苜蓿种质材料上的PCR扩增结果
        3.4.3 供试苜蓿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
        3.4.4 供试苜蓿的聚类分析
        3.4.5 苜蓿种质材料的群体结构分析
        3.4.6 苜蓿种质材料的主成分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4.1 讨论
        4.1.1 农艺性状鉴定
        4.1.2 SSR分子标记鉴定
        4.1.3 群体遗传结构鉴定
        4.1.4 遗传多样性综合鉴定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4)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遗传多样性及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2.1.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2.1.2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2.1.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2.1.4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进化研究
        2.1.5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2.2 DNA测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2.3 遗传图谱构建及QLT定位
        2.3.1 遗传作图原理与方法
        2.3.2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
        2.3.3 牧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4.1 关联分析的基础、优势和策略
        2.4.2 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2.5 落粒性状及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2.5.1 植物器官脱落的解剖学基础
        2.5.2 植物器官脱落的生理基础
        2.5.3 落粒基因研究进展
        2.5.4 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2.6 老芒麦育种研究概况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7.1 目的及意义
        2.7.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EST-SSR分子标记识别
        3.2.3 DNA提取及浓度检测
        3.2.4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3.2.5 PCR扩增产物序列验证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EST-SSR的频率及分布
        3.3.2 引物通用性及多态性分析
        3.3.3 PCR产物验证
        3.3.4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分析
        3.3.5 披碱草属遗传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
    3.4 讨论
        3.4.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3.4.2 披碱草属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进化关系
        3.4.3 种质资源保存策略
第四章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作图群体构建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4.2.4 DNA提取及PCR扩增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老芒麦种质资源落粒性评价
        4.3.2 EST-SSR标记多态性及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4.3.3 遗传图谱作图亲本选择
        4.3.4 F_1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和表型变异评价
    4.4 讨论
        4.4.1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
        4.4.2 老芒麦落粒性遗传改良
第五章 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落粒QTL定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5.2.4 基因组DNA提取、SLAF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5.2.5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5.2.6 落粒相关性状QTL分析
        5.2.7 候选基因挖掘
    5.3 结果
        5.3.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价
        5.3.2 SLAF标签开发
        5.3.3 遗传图谱构建
        5.3.4 图谱质量评价
        5.3.5 F_2群体表型变异
        5.3.6 QTL作图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5.4 讨论
        5.4.1 基于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
        5.4.2 老芒麦落粒性QLT位点检测
        5.4.3 老芒麦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第六章 老芒麦落粒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材料
        6.2.2 试验地概况
        6.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6.2.4 基因组DNA提取、酶切建库、测序及SLAF标签开发
        6.2.5 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6.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2.7 候选基因
    6.3 结果
        6.3.1 实验建库评估及测序数据统计
        6.3.2 SLAF标签开发及SNP信息统计
        6.3.3 连锁不平衡和亲缘关系分析
        6.3.4 遗传进化分析
        6.3.5 表型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6.3.6 关联分析
        6.3.6.1 老芒麦落粒性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3.6.2 老芒麦种子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3.6.3 老芒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4 讨论
        6.4.1 连锁不平衡与群体结构
        6.4.2 表型多样性与关联分析
        6.4.3 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获得的荣誉
致谢

(5)基于SSR标记的中美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采集及DNA提取
    1.2 SSR标记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遗传多样性
    2.2 群体结构
    2.3 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6)野生及栽培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方法
        1.2.1 酶液的提取
        1.2.2 电泳及染色
        1.2.3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工酶酶带分布特征
    2.2 供试材料间的相似系数
    2.3 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
    2.4 供试苜蓿材料的主成分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7)基于SSR标记的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NA的提取与检测
    1.3 SSR引物来源与PCR扩增体系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SR引物的筛选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2.2 不同来源苜蓿种质的群体结构分析
    2.3 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及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SSR引物的筛选
    3.2 苜蓿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分析
    3.3 不同类群的遗传多样性
4 结论

(8)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与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紫花苜蓿概述
        1.1 紫花苜蓿生殖特性及应用
        1.2 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概况
        1.3 紫花苜蓿育种方法及现状
    2 遗传标记的应用
        2.1 遗传标记的种类
        2.2 形态标记在检测表型多样性中的应用
        2.3 分子标记的种类
        2.4 ISSR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形态特征统计及方差分析
        2.1.1 出苗期、返青期与越冬率
        2.1.2 生长高度
        2.1.3 生长速度
        2.1.4 叶茎比
        2.1.5 节间长
        2.1.6 分枝数
        2.1.7 鲜草产量
        2.2 供试材料品质性状评价
        2.3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的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2.4 供试材料各性状数据类型分布特征
        2.5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的聚类分析
        2.6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筛选研究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第三章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2.1 DNA 提取试剂
        1.2.2 DNA 检测试剂
        1.2.3 PCR 扩增试剂
        1.3 试验方法
        1.3.1 DNA 提取
        1.3.2 DNA 检测
        1.3.3 引物合成与筛选
        1.3.4 ISSR 扩增和检测
        1.3.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 的检测结果
        2.2 PCR 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2.3 各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分析
        2.4 聚类结果及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1 讨论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9)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苜蓿概况及研究背景
        1.1.1 苜蓿概况
        1.1.2 研究背景
    1.2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1.2.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2.2.1 形态学标记
        1.2.2.2 细胞学标记
        1.2.2.3 生化标记
        1.2.2.4 分子标记
    1.3 苜蓿产量性状研究进展
        1.3.1 苜蓿产量的构成研究进展
        1.3.2 苜蓿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 分子标记在苜蓿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
        1.4.1 分子标记与苜蓿遗传多样性
        1.4.2 分子标记在苜蓿草产量方面研究
    1.5 群体结构研究进展
        1.5.1 地理生态类型分群
        1.5.2 基于遗传距离的群体划分
        1.5.3 基于模型的类群分析方法的群体划分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
    2.2 试验方法
        2.2.1 播种
        2.2.2 产量性状的测定
        2.2.3 SSR标记
        2.2.3.1 DNA的提取及检测
        2.2.3.2 引物来源及稀释方法
        2.2.3.3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2.2.3.4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2.2.4 数据分析
        2.2.4.1 田间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
        2.2.4.2 谱带记录
        2.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2.2.4.5 群体结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苜蓿品种(家系)产量性状差异及相关分析
        3.1.1 苜蓿品种(家系)内与品种(家系)间性状差异分析
        3.1.1.1 苜蓿品种(家系)内性状差异分析
        3.1.1.2 苜蓿品种(家系)间性状差异分析
        3.1.2 性状间相关分析
    3.2 苜蓿品种(家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3.2.2 PCR扩增多态性
        3.2.3 遗传相似性分析
        3.2.4 聚类分析
    3.3 苜蓿品种(家系)群体结构分析
        3.3.1 K值的确定
        3.3.2 不同遗传相似型比例的划分结果比较
        3.3.3 77份苜蓿材料的群体结构
        3.3.4 类群间遗传多样性比较
4 讨论
    4.1 农艺性状差异及相关分析
        4.1.1 苜蓿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4.1.2 苜蓿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群体结构分析
        4.3.1 两种聚类方法的比较
        4.3.2 群体结构分析
5 结论
附件1:CTAB法提取DNA
附件2:PCR反应体系、电泳试剂配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1.2.2 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1.2.3 产物检测
        1.2.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扩增结果
    2.2 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
    2.3 ISSR聚类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四、中国苜蓿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 周艳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2]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D]. 王雪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苜蓿种质资源表型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雪. 宁夏大学, 2020
  • [4]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D]. 张宗瑜. 兰州大学, 2020
  • [5]基于SSR标记的中美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J]. 强海平,余国辉,刘海泉,高洪文,刘贵波,赵海明,王赞.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4)
  • [6]野生及栽培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分析[J]. 陈立强,师尚礼,马春晖. 草业科学, 2014(06)
  • [7]基于SSR标记的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J]. 陈斐,魏臻武,李伟民,潘玲,郑曦,刘倩,张栋,屠德鹏. 草地学报, 2013(04)
  • [8]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与选择研究[D]. 李哲.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9]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D]. 张栋. 扬州大学, 2012(07)
  • [10]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J]. 李红,李波,赵洪波,杨蔚然,杨曌. 草地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中国紫花苜蓿育种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