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室间隔缺损一例

家族性室间隔缺损一例

一、家族性室间隔缺损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嵩卉[1](2021)在《先天性唇腭裂胎儿拷贝数变异分析及先天性唇腭裂致病基因MEIS2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天性唇腭裂(CL/P)是人类第四大出生缺陷疾病。CL/P形成的病理基础被认为是由神经嵴细胞转化形成的间充质细胞质量或数目不足,在颌面部形成的过程中,无法填充和连接形成各突触板块之间的缝隙导致融合不良所致。导致CL/P的病因复杂,遗传学病因占重要部分。随着产前诊断遗传学检测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染色体亚显微缺失/微重复相关的基因组病与唇腭裂发生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唇腭裂相关的CNVs发掘仍有限,有待进一步检测发现新的唇腭裂相关CNVs;既往研究发现的唇腭裂相关CNVs,其致病机制未详,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CNVs导致唇腭裂的致病机制。本课题选取2014年01月-2020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咨询,经超声和/或MRI检查诊断胎儿为唇腭裂或咨询者为唇腭裂的病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孕周分别经绒毛穿刺/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获得绒毛/羊水/脐血胎儿样本行CMA检测,分析唇腭裂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与胎儿唇腭裂发生之间的关系。在2例腭裂病例中均发现15q14片段3.83Mb微缺失,Decipher数据库显示该片段为致病性,此缺失片段含致病基因MEIS2,OMIM数据库显示MEIS2与唇腭裂发生相关但机制不明。采用Sanger测序对100例唇腭裂胎儿MEIS2基因拓展筛查,检出1例胎儿EIS2基因外显子c.1066G>A:p.G356R点突变,随后在该唇腭裂患者的父母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组未发现该突变。该突变可导致密码子GGA变为AGA,所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G)变为精氨酸(R),该突变对蛋白质生成预测为有害。以qPCR法检测该点突变对MEIS2 mRNA生成影响。已知MEIS2在多种干细胞均有表达,Wnt/β-catenin信号同样在人胚干细胞表达,且在部分恶性肿瘤病例中MEIS2可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起效已被证实。cyclin D1,c-Myc,c-Jun这三个通路信号分子位于Wnt/β-catenin下游,是Wnt信号通路执行功能的重要环节。MEIS2作为一种HOX辅助因子,可将DNA与PBX和/或HOX蛋白协同结合,提高DNA结合活性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猜测MEIS2在胚胎发育早期能否可以通过影响cyclin D1,c-Myc,c-Jun对Wnt/β-catenin通路产生作用。选取MEIS2干扰慢病毒载体质粒在H9细胞进行MEIS2基因干扰/过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在正常组/阴性质粒组/MEIS2干扰组/MEIS2过表达组的MEIS2、c-jun;c-myc;cyclin D1蛋白量。实验结果显示:1、165例唇腭裂胎儿样本共检出16例含有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总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9.7%;7例胎儿含有VOUS,检出率为4.2%;142例含有良性/可能良性CNVs,检出率为86.1%。2、妊娠期糖尿病(GDM)在高龄妊娠组出现比例更高。高龄+GDM发生唇腭裂风险增加。3、MEIS2基因c.1066G>A:p.G356R点突变组MEIS2mRNA表达量较未发生突变组明显下降。4、MEIS2沉默组的MEIS2;β-catenin;c-jun;c-myc;cyclin D1表达量和其它三组相比明显下降,而 MEIS2过表达组的MEIS2;β-catenin;c-jun;c-myc;cyclin D1表达量均上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证实CMA检查可额外增加唇腭裂遗传学病因的检出率,可将CMA作为CL/P一线检查技术。高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唇腭裂风险增加,早孕期(11周0天-13周6天)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存在NT增厚和/或鼻骨发育不良时应注意排除唇腭裂。验证15q14微缺失引发MEIS2单倍剂量不足导致唇腭裂。为唇腭裂胎儿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更多证据支持。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MEIS2可影响体外培育的人胚干细胞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下游分子cyclin D1,c-Myc,c-Jun。进一步完善了对MEIS2作用机制的了解。

程晓琳[2](2021)在《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指体表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 points,TdP),进而引起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发病率1:2500[1]。目前共发现18种亚型,由16个基因突变导致,按照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合征(Romano-Ward syndrome,RWS)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 Jervell-Lange-Nielsen 综合征(Jervell-Lange-Nielsen syndrome,JLNS)。不同亚型的临床表现、诱因及心电图各有其特点,基因检测成为当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以医疗中心为单位对儿童LQTS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目的对本中心10年来收治的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儿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及随访,旨在探讨LQTS患儿的致病基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共19例诊断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且行基因检测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中了解患儿现状及治疗反应,反复确认病史及家系发病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1.19例患儿中男性9例(47.4%),女性10例(52.6%)。首发症状年龄(5.1±4.2)岁,范围0-13岁。诊断年龄(6.7±4.4)岁,范围0-14岁。12例(63.2%)有阳性家族史,其中7例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8例有QTc延长家族史。19例患儿均检出LQTS相关基因突变,其中17例(89.5%)检出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2例检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检出LQTS突变基因5个,分别为KCNQ1、KCNH2、SCN5A、CACNA1C、AKAP9,对应 6 种表型,包括 6 例 LQT1(31.6%),5 例 LQT2(26.3%),1例 LQT3(5.3%),3 例 LQT8(15.8%),3 例 JLNS1(15.8%),1 例表型不明(5.3%);LQT1、LQT2、LQT3共12例(63.2%)。文献未报道位点8个,KCNQ1基因的突变4个,KCNH2突变1个,SCN5A突变1个,CACNA1C突变1个,AKAP9突变1个。2.17例(89.5%)患儿有阳性症状,表现为晕厥、面色苍白、头晕、心跳慢。有症状患儿中12例(70.6%)有明确有诱因。LQT1患儿3例(75%)是在跑步或踢足球时出现晕厥,1例(25%)多次于行走中或情绪激动时出现晕厥。LQT2患儿在感冒、玩手机、饥饿、睡眠被唤醒、睡眠、泡温泉时出现晕厥发作。1例LQT3患儿剧烈运动后出现头晕、心动过缓。LQT8均无诱因发作。JLNS1患儿均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晕厥。3.9 例(47.4%)患儿合并 QTc 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校正 QT 间期)延长以外的心律失常,合并窦性心动过缓4例,合并室性早搏4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合并并指畸形1例(5.3%),低血糖1例(5.3%)。心脏结构异常3例(15.8%),包括1例左室大,1例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2例(10.5%)为早产儿。4.19 例平均 QTc 为(551.8±68.2)ms,其中 16 例(84.2%)患儿 QTc≥480ms,3例QTc<480ms患儿中2例为LQT1,1例表型不明。LQT1患儿6例,心电图平均QTc 为(496.3±31.9)ms,范围 460-543ms;LQT2 患儿 5 例,平均 QTc 为(582.0±20.5)ms,范围 550-600ms;LQT3 患儿 1 例,心电图最长 QTc 为 520ms;LQT8患儿 3 例,平均 QTc 为(570.0±70.0)ms,范围 490-620ms;JLNS1 患儿 3 例,平均QTc为(635.7±79.5)ms,范围550-707ms。表型不明患儿1例,心电图QTc最长为460ms。LQT1患儿心电图T波形态表现为宽基底、双向或正常,LQT2患儿T波表现为双向、切迹或低平,LQT3表现为晚发T波、T波双向,LQT8患儿心电图均有T波高尖改变,JLNS1患儿心电图均表现为T波宽基底及T波双向改变。女性患儿QTc平均值(580.7±64.9)ms大于男性患儿(519.8±59.4)ms,P值为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例(68.4%)晕厥患儿的平均QTc为(560.2±72.3)ms,6 例(31.6%)无晕厥患儿的平均 QTc 为(533.8±60.3)ms,P 值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例患儿的平均Schwartz评分为(4.9±1.2)分,18例(94.7%)评分≥3.5 分。6.本研究失访率为0,5例(26.3%)通过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2.0)年,范围0-7年。至随访结束1例(5.3%)LQT8患儿死亡,18例存活,存活患儿中1例(5.3%)LQT2患儿意识丧失。19例患儿中17例接受药物和或ICD治疗,显效3例(17.6%),有效10例(58.8%),无效4例(23.5%)。单纯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疗效无差异,P值为1。坚持口服药物治疗患儿共12例,10例口服普萘洛尔,1例口服美托洛尔,1例口服美西律。口服普萘洛尔的10例患儿,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经检验,剂量≥1.5 mg/kg· d有效率显着高于剂量<1.5 mg/kg·d患儿,P值0.008。3例植入ICD患儿同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2例随访无晕厥,ICD无放电,1例反复晕厥,ICD每年放电20多次。结论1.发现了 8个疑似LQTS相关新的突变位点。2.先天性LQTS作为单基因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基因检测的阳性率超过既往报道的72%。基因诊断和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部分LQTS病例仅有心电图的改变或仅有晕厥表现而无典型的心电图特征,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4.先天性LQTS的症状、诱因、心电图特征因类型不同而异,各型特征与以往报道不完全相同。5.β受体阻滞剂具有保护作用。口服药物剂量不足或治疗无效时,接受ICD治疗可防止心脏性猝死发生。

王官玺[3](2021)在《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ritic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出生后早期就可能呈现危重状态,如不及时干预,自然病死率极高。随着先心病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的救治已成为当前心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随着胎儿超声心动图等产前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分娩前即可明确诊断。然而,目前我国不同医疗单位对围产期心脏畸形的诊治水平存在差异,产科医生和新生儿科医生对先心病,尤其是复杂先心病的认识相对不足。因此,为患者家属提供明确的咨询和指导,开展适当有效的围产期转运机制和多学科临床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团队结合阜外医院自身特点,联合多家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创建危重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救治平台”,包括“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两种模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结果。本研究通过总结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120例新生儿救治经验,探索建设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危重先心病患儿救治体系,在最佳时间提供最优治疗,切实提高我国危重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水平。方法和结果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阜外医院以小儿心脏外科为主体,联合多家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开展多中心多学科“产前诊断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共同救治CCHD的经验,即宫内诊断、产前咨询、围产期管理、出生后急诊转诊及外科干预后有效长期随访等。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共47例CCHD在胎儿期诊断并在新生儿期获得有效救治,院内“零”死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论文第二部分,即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模式”收治的CCHD新生儿病例资料,总结两种新生儿救治方式的患儿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明确“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的优势,可节省出生后诊断及住院等待时间,并及时进行外科干预,降低死亡风险。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患儿经过及时的外科干预,也可取得不错的治疗结果。产前产后一体化救治是当前中国胎儿新生儿先心病领域的热门内容。第三部分综述分析当前胎儿超声心动图对CHD的影响,宫内介入治疗,新生儿期外科治疗,并探索未来中国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方向。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未来中国产前诊断技术的普及,打造高水平“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平台”,提升不同区域诊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是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先心病救治能力的重点任务。结论“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两种模式的“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平台对于救治危重先心病患儿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更有提高救治率的优势,可以在全国进一步推广,整体提升我国危重先心病的治疗水平。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4](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提出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董建杰[5](2020)在《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可行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一类常见的胎儿畸形,国内总发病率为8‰,活产新生儿中为5‰~10‰,仅次于神经管缺陷。复杂的心脏结构畸形不仅预后不良,同时也是危及新生儿及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先天性心脏病种类繁多,有些在宫内就可得到治疗,有些在胎儿出生后再行治疗,而有些是严重的可致死性畸形,发现后必须立即处理。目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心脏畸形检查的最主要方法,且应用该方法可于妊娠中晚期准确诊断大部分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但是该时期的临床干预通常会给孕妇造成较大的身心伤害。因此,如何能在产前尽早地检出CHD不仅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及进一步临床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改善某些类型胎儿心脏畸形的预后,从而更好地做到优生优育。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及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在11-13+6周观察胎儿结构、初步筛查胎儿畸形已逐渐成为可能。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运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探讨妊娠早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可行性,判断早孕期各项异常指标与胎儿心脏畸形的相关性,了解早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超声科行早孕期(11-13+6W)NT筛查的单胎孕妇3250例,以筛查结果呈高风险并完成染色体检查且有完整资料的4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7-47岁,平均年龄为27.9±5.4岁,胎龄11~13+6周,平均孕周为12.6±0.5周,头臀长为45-84mm,平均头臀长64±7.2 mm,均为单胎。所有胎儿均严格依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FMF)的要求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在胎儿标准正中矢状切测量胎儿头臀长(Crown-rump Length,CRL)、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并观察鼻骨,同时采集静脉导管(Ductus Venosus,DV)血流频谱,观察其频谱形态有无改变;应用胎儿侧脑室水平、丘脑水平及小脑水平横切面观察胎儿颅脑结构;应用双眼眶、双耳、鼻后三角及双唇水平冠状切面观察胎儿颜面部;对四肢长骨进行连续扫查观察胎儿肢体结构;应用腹部横断面、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等观察胎儿心脏结构。记录所有高风险孕妇(主要包括孕妇高龄、胎儿结构异常、超声软指标异常、母体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有不良孕产史、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致畸物接触史等)的染色体结果并对其心脏进行最大限度检查,记录心脏异常的种类和数量。对检出心脏为严重畸形的胎儿关注其妊娠结局或进一步临床处理,对未立即终止妊娠的胎儿建议其两至四周后来院复查并追踪其妊娠结果,对心内结构暂未见明显异常的胎儿于20-24周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记录早孕期漏诊及误诊心脏畸形的数量及类型,分析早孕期CHD与超声软指标、心轴异常及染色体异常间的相关性。结果高风险孕妇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本组研究的460例高风险孕妇均行绒毛膜或羊膜腔穿刺术,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者14例,检出率3.0%,所有结果中以21-三体比例最高(5/14 36%),其次为18-三体(3/14 22%)。染色体异常伴心脏畸形者8例,发生率为(8/1457.1%),具体为:房室间隔缺损伴21-三体2例、左心发育不良伴18-三体1例、左心发育不良伴MD基因外显子缺失1例、右心发育不良伴18-三体1例、室间隔缺损伴21-三体1例、单心房、单心室伴13-三体1例、单心室伴21-三体1例。染色体异常伴心外畸形者6例,发生率为(6/14 42.9%),具体为:露脑畸形伴13-三体1例、全前脑伴18-三体1例、无脑儿伴DS 1例、脐膨出伴45,XO 1例、颈部淋巴水囊瘤伴21-三体1例、前臂缺如伴45,XO 1例。胎儿心脏畸形检出情况早孕期首次检出胎儿心脏异常18例,包括房室间隔缺损4例、左心发育不良3例、室间隔缺损3例、单心室2例、共同动脉干2例、右位心2例、大动脉畸形1例,右心发育不良1例。9位孕妇在咨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后于妊娠早期自愿终止妊娠,未终止妊娠者于20-24周复查,发现误诊4例(早孕期诊断为室间隔缺损的3例胎儿于中孕期复查时1例诊断为轻型法洛四联症,1例诊断为房室间隔缺损,另外1例未见明显异常;早孕期诊断为共同动脉干的1例胎儿于中孕期复查时诊断为肺动脉重度狭窄伴室间隔缺损),早孕期诊断为大动脉畸形的胎儿于中孕期复查时诊断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早孕期心内结构暂未见明显异常的胎儿于中孕期复查时首次检出心脏畸形9例,包括室间隔缺损5例、主动脉弓缩窄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1例、法洛四联症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上述结果显示早孕期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为65.4%,漏诊率为34.6%。心脏畸形中心轴的显示情况本研究中检出的CHD胎儿中,除2例单腔心室因室间隔显示不完整心轴无法测量外,余病例伴有心轴异常者10例,表现为心轴左偏的病例为:左心发育不良3例、共同动脉干2例、大动脉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1例。表现为心轴右偏的病例为:右心发育不良1例、右位心2例。与心脏正常组心轴的平均角度(44.0°)相比,异常组心轴的平均角度(51.7°)较大,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脏异常组中心轴异常的发生率为38.5%,正常组中未见胎儿心轴异常,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检出情况在所有符合条件的胎儿中,存在软指标异常有45例,其中增厚NT增厚19例,DV a波频谱形态异常12例,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6例,同时存在两个指标异常者7例,同时存在三个指标异常1例。本研究中无论染色体正常与否,合并心脏畸形者NT增厚、DV a波频谱形态异常、TR发生率分别为53.8%、42.3%、19.2%,未合并心脏畸形者上述超声软指标发生率分别为3.0%、2.1%、0.9%,二者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具有可操作性及临床实用价值。2.早孕期超声可检出严重的胎儿心脏畸形,特别是四腔心切面异常者,应引起高度警惕,心内结构异常较轻的畸形常容易漏诊。3.NT值增厚、DV a波频谱异常、TR及心轴异常可作为胎儿心脏畸形的预测指标。4.先天性心脏病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存在心脏畸形的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

王启闯[6](2019)在《苏州地区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及预后调查》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类型、临床特点等,了解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1.1-2017.12.31期间经心脏彩超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早产儿为观察组,足月儿为对照组。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类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孕母情况、实验室器械检查结果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对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在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发生情况及一周岁时各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情况进行临床分析。选取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心脏杂音、母亲孕期宠物接触史、母亲年龄等27项作为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住院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10.7%,早产儿和足月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分别为18.7%、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中无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占比最高的均为单纯性房间隔缺损,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位列第二位,且早产儿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在早产儿和足月儿均为首位,并且早产儿占比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占比均较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mm以上的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早产儿发生率低于足月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产儿组气促、三凹征、孕母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低脉氧、宫内生长发育受限、试管婴儿、流产史、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早产儿中28~29+6周(出生体重<1000g)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在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方面,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28周早产儿中所占比例最高,且在各胎龄组中占比总体呈递减趋势。单纯房间隔缺损在各胎龄中所占比例最高(<28周组除外),其在各胎龄组中占比总体在50%左右波动。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在各胎龄中占比最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均为近足月儿。6.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一周岁时随访结果,愈合率69.8%,(其中自然愈合66.5%,药物愈合1.4%,手术愈合1.9%),尚未愈合占16.6%,死亡占2.8%,失访占 11%。7.单因素分析表明母亲孕期宠物接触史,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气促、发绀、心脏杂音、三凹征、胸片心影改变、经皮氧饱和度<93%同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脏杂音(OR=27.767)、气促(OR=1.982)、母亲孕期宠物接触史(OR=10.201)、胸片心影改变(OR=1.930)、出生体重(OR=0.999)是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1.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发病率为18.7%,病死率为2.8%。2.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以单纯房间隔缺损及单纯动脉导管未闭为主,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低。3.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自愈率较高,绝大部分预后良好,但复杂性先天性心脏及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若不进行干预,预后差。4.母亲孕期应避免宠物接触,降低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5.临床医生应当对存在心脏杂音、气促、胸部平片提示心影改变、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尽早完善心脏彩超检查,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李春莉[7](2018)在《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NKX2-5基因遗传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关注度很高并且危害性极强的一种疾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该病是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出生缺陷,严重危害小儿生命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心理和经济负担。CHD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约有0.4%1%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据报道,约有10%的胎儿流产与心脏的发育不全有关。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到出生活婴的4.09‰,并且CHD的发生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有众多证据表明,先天性心脏病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诱因,遗传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而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云南地区CHD总体患病率为6.9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云南地区地处西南边陲,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民族特征,因此开展对云南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以及有遗传史家族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出生缺陷领域遗传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已经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心脏发育有关的基因,如:GATA4,NKX2-5等。NKX2-5基因是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中发现的第一个致病基因,其突变在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房室间隔缺损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NKX2-5基因中共有7个变异位点rs17052019、rs2277923、rs3729938、rs3729753、rs3729754、rs703752和rs11552707与心脏的发育不全有关。本研究通过构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的先心病样本库和资料库,分析其临床特征,最后应用Sanger测序,并对其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找出NKX2-5基因中可能的疾病相关变异位点。本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05月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经心脏彩超及心导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50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文山地区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房间隔缺损最多,其次是室间隔缺损,然后是动脉导管未闭,且房间隔缺损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次发现,合并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之间无明显差异;另外,不管是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还是合并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其症状与畸形大小与其复杂程度有关。而后对其中的10个有家族史的先天性心脏病家族的NKX2-5基因进行遗传测试及研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检测。发现10家族中有3个家族与rs2277923和rs703752双突变相关,分别来自彝族,景颇族和壮族,暗示这两个SNP的组合很有可能在这三个少数民族中有较高的突变率;另外,NKX2-5基因中的rs2277923 SNP位点有着较高的突变率,为81.25%,rs703752 SNP位点的突变率为18.75%,并且在家族中存在遗传现象;并且对于携带一个或两个突变的家族成员,尤其是2个突变携带者,建议家庭应给与足够的重视,谨慎对待,尽量规避风险。

欧阳俊,虞斌,贾赛玉[8](2017)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0例尸体解剖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0例进行尸体解剖病理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畸形的认识。方法收集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6年6月近10年胎儿尸体解剖312例中发现的20例先天性心脏畸形,对其进行详细尸体解剖和病理镜下观察,同时复阅文献。结果 312例胎儿尸体解剖,诊断先天性心脏病20例,男8例,女12例,其中房室间隔缺损12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2例,伴发其他畸形10例;三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例;肺动脉狭窄,伴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异常(4支)2例;肺动脉闭锁,三尖瓣狭窄1例;肺动脉与主动脉位置发生扭转,缺失左锁骨下动脉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永存左上腔动脉1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复杂的心内畸形及心外畸形,尸体解剖应详细、仔细寻找每一个心血管分支,做到诊断精确,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傅勤[9](2016)在《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建立和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研究目的分析仁济医院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数据库的妊娠结局,评价CARPREG(cardiac disease in pregnancy)评分系统、ZAHARA(Zwangerschap bij Aangeboren Hartafwijkingen)评分系统、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关于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简称WHO风险预测系统)对本数据库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准确度,借鉴已有的建模方法,建立华东地区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简称仁济评分系统)。方法1.本研究将研究人群2003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566例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为建模数据库和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314例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为验证数据库。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建模数据库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模型中各危险因素的权重系数β建立仁济评分系统。2.将建模数据库和验证数据库分别应用于CARPREG评分系统、ZAHARA评分系统、WHO风险预测系统、仁济评分系统,分别比较各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区分度(C统计值)和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P值)。结果1.仁济评分系统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射血分数<40%)(3.1分)、孕前严重心律失常或者心衰史(2.5分)、中重度肺高压(肺高压≥50mm Hg)(1.7分)、中重度二尖瓣狭窄(<1.5 cm2)(1.0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0.9分)、孕前心脏手术史(-1.5分)。若患者评分为<0分、0-0.9分、1-2.4分、2.5-3.4分、≥3.5分的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概率分别为1.9%、8.0%、35.4%、59.0%、84.6%。2.建模数据库应用于WHO风险预测系统、CARPREG评分系统、ZAHARA评分系统、仁济评分系统C统计值分别为:0.683、0.693、0.729、0.844;Hosmer–Lemeshow检验的P值分别为0.008、0.626、0.110、0.640;验证数据库应用于以上四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C统计值分别为:0.659、0.741、0.614、0.768;Hosmer–Lemeshow检验的P值分别为0.072、0.056、0.999、0.750。仁济评分系统应用于建模数据库和验证数据库校准度的曲线斜率分别为1和0.84。结果显示仁济评分系统C统计值最大和在Hosmer–Lemeshow检验P值大于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建模数据库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筛选出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2.通过将建模数据库资料应用于国外三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验证性研究,明确了这三种预测系统均不能很好地预测我国华东地区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3.通过借鉴已有的建模方法,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华东地区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风险预测模型(简称仁济评分系统),适用人群为华东地区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将验证数据库资料应用于四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验证性研究,仁济评分系统较其他评分系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该研究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扩大外部验证的样本量,并建立多中心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资料库,进一步完成多中心数据的验证。第二部分Notch1信号通路在SD大鼠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妊娠期心室重构机制中的研究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路在SD大鼠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妊娠期心室重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构建SD大鼠左心室肥大模型,通过心肌病理学分析以及超声检测确立造模是否成功。2.应用免疫组化、实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比较对照组(假手术妊娠组)、造模组(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妊娠组)和用药组(造模组+DAPT)Notch1受体和配体的变化。结果1.SD大鼠TAC术后4周HE染色心肌细胞肿胀、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增粗,体积变大,胞质明显增多,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核深染,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见心肌血管周围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SD大鼠TAC术后4周与术前心超相比,心率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下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tch1、Jagged-1、Hey1、Hes1和bcl-2表达量为模型组>用药组>对照组;Bax表达量则为中孕期用药组>早孕期用药组>模型组>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otch1、Jagged1、bcl-2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蛋白表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Notch1、Jagged1、Hey1表达明显增加(P<0.01),Hes1、Bcl-2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早孕期用药组心肌组织Notch1表达减少(P<0.01),中孕期用药组心肌组织Notch1、Hey1表达明显减少(P<0.01)、Bcl-2表达减少(P<0.05)、Bax表达增加(P<0.01)。结论1.通过心肌病理学分析以及超声检测确立SD大鼠经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后成功构建左心室肥大的模型。2.Notch1信号通路在妊娠期SD大鼠TAC术后心肌细胞中能够激活,说明Notch1信号通路具有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以Notch受体和配体为靶目标的药物,这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治疗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心超动态随访SD大鼠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妊娠期心功能的变化。

张长军[10](2012)在《超声在胎儿室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超声在胎儿单纯性室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常规胎儿四腔心切面及左室长轴切面在胎儿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必要性。方法:总结常规超声产前检查的妊娠18~40周连续病例2110例,均行胎儿常规四腔心切面及左室长轴切面检查,最后确诊的一组胎儿室缺声像图特征,评价四腔心切面及左室长轴切面在胎儿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必要性。结果:2110例胎儿中,经产后随诊及外院证实存在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胎儿8例,漏诊2例。结论:常规胎儿四腔心切面及左室长轴切面在胎儿室间隔缺损诊断必不可少,同时注意对胎儿室间隔缺损声像图的总结。

二、家族性室间隔缺损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族性室间隔缺损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先天性唇腭裂胎儿拷贝数变异分析及先天性唇腭裂致病基因MEIS2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先天性唇腭裂的概述及研究意义
    1.2 先天性唇腭裂的胚胎发育过程
    1.3 唇腭裂的临床分类
    1.4 先天性唇腭裂的超声诊断
    1.5 先天性唇腭裂的病因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CL/P胎儿中的应用
    2.1 研究方法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唇腭裂胎儿MEIS2基因测序结果分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MEIS2对人胚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研宄背景
    4.1 研究方法
    4.2 实验步骤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创新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研究部分一: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的建立
    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部分二: 两种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救治方式的对比研究
    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进展:从胎儿到新生儿
    1.精细产前诊断降低危重先心病出生率,提高治疗效果良好先心病出生率
    2.产前诊断促进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
    3.新生儿先心病外科的治疗水平的提高
    4.宫内介入治疗
        4.1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伴有进展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4.2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伴有进展的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4.3 房间隔完整或限制型房间隔缺损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简历
致谢

(4)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2.药物治疗现状
3.思考与展望

(5)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可行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可行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苏州地区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及预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
    3. 研究内容
    4. 统计学方法
二 结果
    1. 一般情况
        (1)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
        (2) 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2. 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1) 临床表现
        (2) 母亲孕期情况
        (3) 实验室器械检查
        (4) 其他
    3. 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不同胎龄发病率及构成
        (1) 不同胎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
        (2) 不同胎龄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情况
    4. 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不同出生体重发病率及构成
        (1) 不同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
        (2) 不同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情况
    5. 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
    6. 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
        (1) 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单因素分析
        (2) 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三 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像学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7)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NKX2-5基因遗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先天性心脏病的概念
    2、流行和危害
    3、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3.1 心脏的形成
        3.2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4、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研究现状
    5、基因检测的意义
    6、基因检测常用技术方法
    7、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7.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
    1、引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1.2 辅助检查
    2、材料与方法
        2.1 对象与分组
        2.2 主要仪器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文山州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5、讨论
    6 小结
第三章 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致病基因检测
    1、引言
    2、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数据分析
        2.4 培养基及其他缓冲液的配制
    3、实验过程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材料
        3.3 扩增引物
        3.4 核酸提取
        3.5 靶基因PCR反应的体系及优化条件
        3.6 PCR扩增结果检测
        3.7 PCR产物的纯化
        3.8 目的片段纯化后进行测序
        3.9 双峰样品TA克隆
    4、结果
        4.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4.2 家族1
        4.3 家族2
        4.4 家族3
        4.5 家族4
        4.6 家族5
        4.7 家族6
        4.8 家族7
        4.9 家族8
        4.10 家族9
        4.11 家族10
    5、小结
    6、讨论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0例尸体解剖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资料
    1.3 解剖过程
2 结果
3 讨论
    3.1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
    3.2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因素分析
        3.2.1 母体方面的因素
        3.2.2 胎儿因素
        3.2.3 家族性因素
        3.2.4 脐带因素
        3.2.5 其他因素

(9)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建立和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研究
    引言
    第一章 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1 资料和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建模数据库患者的基本构成
        1.2.2 建模数据库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1.2.3 建模数据库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预测
        1.3 讨论
    第二章 建模数据库应用于三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建模数据库应用于三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预测风险的比较
        2.2.2 建模数据库应用于三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区分度的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华东地区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简称仁济评分系统)的建立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一般资料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仁济评分系统
        3.2.2 建模数据库应用于四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区分度和校准度的比较
        3.2.3 验证数据库应用于四种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区分度和校准度的比较
        3.2.4 建模数据库和验证数据库应用于仁济评分系统的校准曲线斜率
        3.3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Notch1 信号通路在SD大鼠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妊娠期心室重构机制中的研究
    引言
    第一章 主动脉弓缩窄术后SD大鼠心室肥大模型的建立
        1.1 材料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主动脉弓缩窄术后SD大鼠的存活率
        1.2.2 主动脉弓缩窄术后SD大鼠心脏病理学检查
        1.2.3 主动脉弓缩窄术后SD大鼠心超检测
        1.3 讨论
    第二章 Notch1 信号通路在SD大鼠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妊娠期心室肥大中的表达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各组SD大鼠心脏Notch1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免疫组化表达
        2.2.2 各组SD大鼠心脏Notch1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estern blot表达
        2.2.3 各组SD大鼠心脏Notch1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RNA水平表达
        2.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超声在胎儿室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四、家族性室间隔缺损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唇腭裂胎儿拷贝数变异分析及先天性唇腭裂致病基因MEIS2作用机制研究[D]. 张嵩卉.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2]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D]. 程晓琳. 山东大学, 2021(12)
  • [3]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D]. 王官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5]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可行性的研究[D]. 董建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6]苏州地区住院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及预后调查[D]. 王启闯. 苏州大学, 2019(02)
  • [7]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NKX2-5基因遗传相关性研究[D]. 李春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8]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0例尸体解剖临床病理分析[J]. 欧阳俊,虞斌,贾赛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08)
  • [9]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系统的建立和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D]. 傅勤.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10]超声在胎儿室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J]. 张长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7)

标签:;  ;  ;  ;  ;  

家族性室间隔缺损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