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荆璇[2](2021)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需求,明确IKAP护理干预方案,探讨该护理干预方案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影响,以此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行为,帮助患者更好地从医院过渡到家庭,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本课题通过现状调查法掌握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现状及健康指导需求信息;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法构建基于IKAP模式的COPD患者护理干预方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1.现况调查调查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便抽样山西省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的COPD住院患者18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自我管理需求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方案构建以IKAP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结合前期现况调查、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经7名专家三轮咨询和预实验形成IKAP护理干预方案终稿。3.实证研究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7月-10月在山西省两所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35)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n=35)在其基础上实施IKAP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m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以及疾病恶化和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结果:1.现状调查结果(1)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43.52±8.47,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COPD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71.27±9.13,处于低水平;(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状况、人均收入、病情分级、自我效能是其影响因素,能解释自我管理能力分值总变异的74.2%。2.方案构建结果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掌握(I)4个条目、疾病相关知识干预(K)17个条目、疾病管理信念干预(A)5个条目、健康相关行为干预(P)10个条目共计4个模块36个条目的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干预时间、干预地点、干预人员、干预效果等。3.实证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脱落情况:干预组选取对象36例,1例脱落,因拒绝随访退出研究;对照组选取对象36例,1例脱落,因病死亡退出研究。(2)干预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m 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疾病恶化情况进行均衡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m MRC评分和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疾病恶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恶化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为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和COPD患者自我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刘萍[3](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周楠[4](2020)在《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的研制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制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的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护理中术前访视、术后转运和术后随访认知情况的调查问卷,为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教育、培训方向提供参考,为临床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工具,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信度与效度较高的测量工具。方法1.研究一,通过结合文献回顾及与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的结果,拟定调查问卷初始条目池。根据问卷初始条目池制定专家函询表,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聘请15位专家对初始问卷指标进行两轮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分析与修改,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预调查,确定测试版调查问卷。2.研究二,通过横断面调查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测试版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选取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天津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中符合纳排标准的16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160份问卷),两周后重复抽取20人进行重测。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项目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内容效度指数(CVI)、Cronbach’α系数、折半信度及重测信度对调查问卷条目及信效度进行评定,确定应用版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结果1.研究一,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与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形成了包含术前访视认知情况、术后转运认知情况及术后随访认知情况三个维度共30个条目的问卷初始条目池。两轮Delphi法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34和0.938。分析专家函询结果,获得包含术前访视认知情况、术后转运认知情况及术后随访认知情况三个维度共27个条目的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测试版。2.研究二,根据项目筛选的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3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2.749%;I-CVI在0.933~1.0之间,S-CVI/UA为0.923,S-CVI/Ave为0.991。各维度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49、0.951和0.893,总体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62;各维度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844、0.950、0.827,总体折半信度为0.927;重测信度为0.978。形成包括术前访视认知情况、术后转运认知情况、术后随访认知情况三个维度,共26个条目的调查问卷应用版。结论本研究研制和评价了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术后转运和术后随访的认知情况的调查,分为3个维度,共26个条目,术前访视的认知情况7个条目、术后转运的认知情况12个条目、术后随访的认知情况7个条目。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合格的工具进行手术室护士的围手术期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王秋晨[5](2020)在《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临床护士作为医疗活动最直接和主要的参与者,是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满足状况堪忧,护士主导的心理护理在维护患者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护士缺乏足够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尽管部分医院已认识到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对医院内护士开展了部分心理护理在职培训,但尚存在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培训形式过于理论化、培训效果难以实践化等不足,难以满足护士全面、专业、持续推进临床心理护理的现实需求。因此,本课题基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分析参照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经过临床护士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构建形成“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以期为临床护士系统性、专业化心理护理在职培训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1、护患双方心理护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根据现象学方法论原则,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2名护士及护理管理者、16名患者及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明晰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及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2、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析出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的相关工作内容;3、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将质性研究所得学习者(护士)需求和社会(患者/患者家属)需求与内容分析所得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整合,形成包括培训模块、子模块以及学习单元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草案经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4、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根据“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软件,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初稿中涉及的113项学习单元的培训需求程度进行调查,共调查6省市8家综合医院的1017名临床护士对各知识单元的培训需求;依据此调查结果调成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并邀请18位专家对调整后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结果1、通过对护患双方的深度访谈,共归纳出患方主题2个:“患方可从心理护理中获益但尚存未满足的心理需求”、“患方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护方主题3个:“护士认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自认能力不足”、“护士亟需心理护理专业化培训”、“护士期待系统规范的实操性培训内容”。整合护患双方需求,将需要培训的18项具体内容归纳为7类:(1)促进有效的护患沟通;(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患者心理评估与异常心理识别;(4)临床心理护理常用技术;(5)心理治疗的专业方法;(6)危机中患者的心理支持;(7)临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2、通过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的内容分析,析出了护士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内容,包括护患沟通与护患关系、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危机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3、结合质性研究与文献分析的结果,构建包括5个培训模块,26个培训子模块,118个学习单元(分为基础级和进阶级)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经过专家小组会议,初步形成适用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包括5个培训模块、25个培训子模块、113个培训学习单元(分为入门级、进阶级和高阶级三级),并对培训模块及子模块的内涵进行了描述。4、针对6省市8家综合性医院1017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心理护理培训内容的需求得分均大于4分,总体需求得分为(4.369±0.577)分,依据培训需求得分,调整E模块下部分学习单元的分级。之后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包括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和107个培训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培训学习单元中包括入门级培训内容59项、进阶级培训内容35项和高阶级培训内容13项。结论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明晰了患者心理护理需求、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经专家论证,确定了 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107个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形成了系统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该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培训内容的临床实践性,提升实践技能占比,致力实现培训迁移;模块化、内容进阶式分级的培训设置,既有利于有针对性、灵活性地开展培训,又为全面系统、循序渐进开展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本研究不仅在心理护理培训内容设置方面做出了探索,丰富了我国临床护士在职培训的理论体系,还为未来培训教材以及心理护理能力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陈可[6](2020)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护理服务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提出,同时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二孩政策开放等国情国策的推动下,作为自贡市医疗卫生系统的主力军,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总体发展情况良好,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尤其在改变临床护理模式、创新护理服务方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工作方面成效显着,在自贡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护理服务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从护理质量看,护理服务工作存在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低于患者就医期望的现状,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护理管理模式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完善,护理人才培养存在不足,制约了护理事业的未来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患者、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三类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在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调查中,针对200名住院患者从病房环境、护理服务提供、护理技能、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在护士知晓度和满意度调查中,针对150名护理人员从工作量、薪酬待遇、护理管理、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在深度访谈中,对10名不同岗位的护理管理者就护理管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个别访谈,找出了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如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够、护患沟通不足、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工作流程合理性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通过对国内外多家医院在护理服务工作的借鉴,结合自贡市三级医院工作实际,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明确了要推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上新台阶,需要在服务理念、队伍建设、管理培训、优化流程、营造环境、完善保障、拓展服务等方面强化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如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高素质管理队伍、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改善护理服务环境、完善护理支持系统、拓展服务领域等,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方面的措施,完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为护理管理部门制定工作措施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依据,提升医院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患者群众的就医感受。

贾婷[7](2016)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质性研究、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出基于军队医院平战时任务特点,包含野战医疗队及维和二级医院卫勤保障任务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方法第一步,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对19名临床护士和12名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提取研究结果中与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相关的内容,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第二步,通过现象学分析法,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中参加国际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的护理人员,针对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现状进行深入访谈,选取结果中与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指标相关的内容,构建出军队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草案。第三步,运用德尔菲法,选取山东及河南省19所三级综合性军队医院中30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咨询,对初步形成的指标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采用Excel2007和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专家咨询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程度等,对其权威性及代表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1)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提炼出2个与指标体系相关的主题。(1)质量评价利弊:大部分临床护士与患者认为质量考评有助于患者获益,且能提升护士自身水平,使护士受益,但质量考评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临床护士与患者出现负性情绪。(2)护理质量内涵:护理质量评价应关注患者的健康结局与感受,护理管理者在强化专业技术检查的同时,还应注重体现人文管理。此研究关注护理质量标准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对护理质量考评的认识和感受,突出质量控制过程的人文属性,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人文导向。(2)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概括出与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相关的主题3个:组织管理、病区管理、技术管理;亚主题9个:组织结构、制度规范、教育演练、环境安全、物资管控、文化交流与沟通、护理安全、消毒隔离、职业防护。本研究为构建规范化的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且为军队医院建立不同展开模式下(野战医疗队/所、野战方舱医院、医院船等)的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3)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第二部分是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其中野战医疗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2)第一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6.67%,权威系数0.875,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96.55%,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经过卡方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专家选择合理,结果可信度较高。研究结论本研究经质性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集中意见,研究结果可为军队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效能提供可靠依据,为军队医院规范多样化军事行动遂行卫勤保障任务中护理管理、增强伴随保障能力提供有益借鉴,为制定军队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完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可用信息。

王鑫鑫[8](2021)在《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欣赏式探询理论,运用4D循环模式,开发护士工作倦怠的组织干预方案,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以期改善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方法:1.文献分析法:系统回顾国内外有关护士的欣赏式探询干预性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为形成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奠定基础。2.混合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两所三甲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参与半结构式访谈。在质性研究结果基础上自制问卷,通过便利抽样,对河北省三甲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形式。根据文献分析和混合性研究结果形成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初稿。3.德尔菲法:遴选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临床护理、组织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对干预方案进行修订,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结果:1.文献分析:最终有10篇文章纳入研究,目前针对护士的欣赏式探询干预性研究中,干预形式主要以团体干预为主,一对一干预活动为辅,团体干预规模根据具体干预活动的背景和内容而定。干预活动多数在线下展开,少数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干预对象主要为护士,但也有研究同时纳入管理者、医生、药剂师等其他相关学科代表参与干预活动。推进干预活动进行的主要干预者是研究者,同时也包括管理者、研究助理、欣赏式探询培训师等作为辅助者。评价指标和时间: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干预目标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或问卷、护士个人工作进展汇报、日常观察、工作日志等;效果评价时间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为干预前、干预后、干预若干个月后。具体干预措施依据欣赏式探询的“4D”循环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发现、梦想、设计、实现四个关键步骤,也有研究在此基础上增加干预活动,具有灵活性。2.混合性研究:参与访谈有护理管理者6名,护士9名,针对干预形式共提炼出3个主题(干预方式、干预环境及地点的选择、干预剂量),6个子主题(干预模式、干预形式、管理者参与方式、干预时间段、干预频率、干预时长)。共有274名护士参与干预形式现状调查,结果53.6%的护士选择团体干预,67.9%的护士选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干预形式;关于管理者参与形式,74.5%的护士选择建议指导,71.9%选择管理者倾听分享,54.7%选择管理组织,56.6%选择过程推进;38.3%的护士选择单位内的休闲区作为干预地点,超过70%的护士选择安静舒适、轻松愉悦、干净明亮的干预环境;关于干预时间段,55.5%的护士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46%的护士选择每周开展一次干预活动,56.6%的护士选择每次活动时间1-3小时。3.德尔菲法:两轮函询后,共18位专家参与评价,专家积极系数为9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7,肯德尔和谐系数均>0.3,变异系数<0.25,各阶段干预活动的重要性均数>4.0,根据专家意见最后确定6个干预阶段,13个干预目标,22个干预活动,专家意见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在系统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形成干预方案。干预方案构建过程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干预方案内容具有针对性及可行性,为解决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刘竹琴[9](2021)在《浙江省某医院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对浙江省某三甲医院ICU护士进行跨专业团队合作问卷调查,了解跨专业团队合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ICU护士更好地参与跨专业团队合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240名护士(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中文跨专业团队合作量表(AITCS)、工作投入量表、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ICU护士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跨专业团队合作状况、工作投入程度以及职业认同感水平进行测量。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描述频数、百分比,分析相关性,进行多元回归来探讨影响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因素。研究结果:1、重症监护室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总体情况较好。AITCS(跨专业团队合作量表)总分92(P25=88,P75=95)分,团队协调维度28(P25=26,P75=29)分,团队配合维度32(P25=31,P75=33)分,伙伴关系维度32(P25=31,P75=33)分。2、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程度。总分(49.07±17.19)分,“活力”维度(19.89±7.06)分,“奉献”维度(13.58±4.51)分,“专注”维度(15.60±6.40)分。其中低工作投入水平42例,占17.5%,中工作投入水平149例,占62.08%,高工作投入水平49例,占20.4%。3、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程度。总分(111.28±14.87)分,“职业认知评价”维度(32.86±5.06)分,“职业社交技能”维度(22.73±2.92)分,“职业社会支持”维度(21.69±3.50)分,“职业挫折应对”维度(22.54±2.94)分,“职业自我反思”维度(11.45±1.54)分。4、根据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单因素分析得出,职称、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对职业的兴趣、职业发展前景的认知和跨专业团队合作意愿,其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称高、未婚、无子女的ICU护士的跨专业团队合作情况比职称低、已婚、有子女的ICU护士好;ICU护士对自身职业越有兴趣、越认为自身职业发展前景好、并且有较好的跨专业团队合作意愿,其跨专业团队合作情况越好。5、相关分析显示:本研究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与工作投入、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跨专业团队合作与工作投入、职业认同感的总维度及各维度均呈显着相关关系,P<0.01。6、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投入、职业认同感、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意愿进入了回归方程。调整后R方为0.248,标准化回归系数由高到低分别是工作投入>跨专业团队合作意愿>职业认同感。可知,ICU护士的工作投入程度越高、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越好,跨专业团队合作意愿越高,其跨专业团队合作的情况越好。研究结论: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跨专业团队合作总得分较高,情况良好。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影响因素有:跨专业团队合作意愿、工作投入水平、职业认同感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加强ICU护理环境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动ICU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和职业认同感,从而改善ICU跨专业团队合作现状,提升护理质量。

田双芬[10](2021)在《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对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较为系统、科学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体系,旨在推进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临终照护质量,提升生命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质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初步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条目框架;2.运用修正式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确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体系;3.运用优序图法和平均分配法运算各级指标权重;4.调查80名缓和医学科及肿瘤科护士,初步检验信效度。【结果】1.根据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初步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条目框架,包括一级指标(5个维度),二级指标(23个条目),三级指标(98个条目)。2.预咨询4位专家,女性3人,男性1人,年龄为45~57(51.75±5.74)岁,工作年限19~36(29.50±8.58)年,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将三级指标删减至83个条目。3.经过2轮Delphi函询后,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分别为90%、100%,判断依据为0.861,熟悉程度为0.867,权威系数(Cr)为0.864,说明专家积极性与权威性较高;协调系数在0.300~0.515之间(P<0.01),协调性较好,最终形成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73个。4.优序图法确定一级指标所占权重分别为:临床护理(0.2056)、心理护理(0.1944)、职业发展(0.0500)、支持性照护(0.1722)、叙事护理(0.1944)、伦理道德与法律(0.1852)。5.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S-CVI为0.863~0.945,S-CVI/Ave为0.96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分与所有指标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0.947、0.607~0.835(P<0.05),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较好。整个指标体系Cronbach’sα系数为0.964,信度较好。【结论】本研究确定了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2个概念内涵,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地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体系内容,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73个三级指标,为安宁疗护的人才培训、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提升生命末期病人的生存质量。

二、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慢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
        1.2 慢病患者自我管理亟待重视
        1.3 COP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特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COPD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2.2 国内COPD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2.3 国外IKAP模式应用现状
        2.4 国内IKAP模式应用现状
    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内容
    4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4.1 操作性定义
        4.2 理论依据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
    1 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调查方法
        2.4 统计方法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3.2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相关性分析
        3.3 COPD患者自我管理需求现状
        3.4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5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4.2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5 小结
第二部分 COPD患者自我管理护理干预方案构建(基于IKAP模式)
    1 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组建课题小组
        2.2 文献研究法
        2.3 专家咨询法
        2.4 统计分析
        2.5 预实验
    3 结果
        3.1 干预方案初稿的构建
        3.2 专家咨询结果
        3.3 预实验方案调整
        3.4 干预方案终稿
    4 讨论
        4.1 基于IKAP模式的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构建必要性
        4.2 基于IKAP模式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小结
第三部分 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初步应用
    1 目的
    2 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3 干预方法
        2.4 研究工具
        2.5 资料收集
        2.6 统计学方法
        2.7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干预后两组资料比较
    4 讨论
        4.1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4.2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4.3 基于IKAP模式护理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降低疾病对患者影响
        4.4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5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减少疾病恶化、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事件
    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IKAP 模式在国内慢病管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3.2.2 文献检索策略
        3.2.3 文献质量评价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3.3 研究结果
        3.3.1 文献检索结果
        3.3.2 内容分析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2.1 纳入标准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4.3 研究方法
        4.3.1 制定访谈提纲
        4.3.2 资料收集方法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4.3.4 伦理学原则
        4.3.5 质量控制
    4.4 研究结果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4.4.2 主题提炼
    4.5 小结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专家遴选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5.2.3 函询过程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5 伦理原则
    5.3 研究结果
        5.3.1 专家基本情况
        5.3.2 专家意见整理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第七章 讨论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性
    8.3 局限性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的研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调查问卷的研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制定初始问卷条目池
        1.2.2 专家函询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3 结果
        1.3.1 初始条目池的形成
        1.3.2 专家函询结果
        1.3.3 预调查结果
    1.4 讨论
        1.4.1 设计原则
        1.4.2 条目池的全面性
        1.4.3 专家的代表性和积极性
        1.4.4 专家的权威性和协调性
        1.4.5 专家函询结果讨论
        1.4.6 预调查结果讨论
    1.5 小结
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类型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工具
        2.3.3 调查方法
        2.3.4 质量控制
        2.3.5 伦理原则
        2.3.6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2.4.2 项目分析
        2.4.3 效度检验
        2.4.4 信度检验
    2.5 讨论
        2.5.1 条目的筛选
        2.5.2 效度评价
        2.5.3 信度评价
        2.5.4 应用版调查问卷的确定
        2.5.5 可行性分析
    2.6 小结
结论
创新性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文献分析
    三、相关理论及借鉴
    四、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心理护理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心理护理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
    一、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框架特征
    二、培训模块与子模块的拟定
    三、培训学习单元的选择与分级
    四、专家论证
    五、小结
第五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创新及局限性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检索策略
    附录二: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小组会议讨论草案
    附录三: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综述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学术会议
致谢

(6)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护理服务工作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三级医院
        2.1.2 护理服务工作
        2.1.3 知晓度和满意度
    2.2 理论依据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2.2.3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第3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
    3.1 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
        3.1.1 病房环境评价
        3.1.2 护理服务评价
        3.1.3 护理技能评价
        3.1.4 人文关怀评价
    3.2 护理人员知晓度与满意度
        3.2.1 基本情况
        3.2.2 工作量认知
        3.2.3 薪酬待遇认同情况
        3.2.4 护理管理
        3.2.5 工作环境
        3.2.6 福利待遇期望
第4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护理服务内涵质量不够
        4.1.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4.1.3 护理服务流程优化不足
        4.1.4 就诊环境管理不到位
    4.2 原因分析
        4.2.1 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
        4.2.2 护理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成长需要时间
        4.2.3 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稳定性不强
        4.2.4 护理人员待遇相对较低,工作压力大
        4.2.5 执行工作流程机械化,缺乏主动思考
        4.2.6 部分干部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培训
        4.2.7 创新性不足,激励机制不够
        4.2.8 就诊环境满意度低,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大
第5章 国内外护理服务工作经验借鉴
    5.1 国外经验借鉴
    5.2 国内经验借鉴
第6章 完善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6.1 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理念
    6.2 强化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6.3 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6.4 以人性化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
    6.5 优化护理服务工作流程
    6.6 创新思维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6.7 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护理服务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讨论
总结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护士工作倦怠国内外干预现状
        1.2.2 欣赏式探询研究现状
    1.3 理论依据
        1.3.1 工作需求-资源理论(Demand-Resources Theory,JD-R)
        1.3.2 本课题的理论框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初步构建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1.5.2 形成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初步构建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2.1 分析与评价关于护士的 AI 干预性研究文献
        2.1.1 研究方法
        2.1.2 研究目标
        2.1.3 研究过程
        2.1.4 研究结果
    2.2 探讨与总结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形式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目标
        2.2.3 描述性质性研究过程
        2.2.4 描述性研究过程
        2.2.5 质量控制
        2.2.6 伦理原则
        2.2.7 描述性质性研究结果
        2.2.8 描述性研究结果
    2.3 构建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初稿
        2.3.1 干预内容
        2.3.2 干预对象
        2.3.3 干预环境及形式
        2.3.4 干预剂量
        2.3.5 干预者
第三章 形成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3.1 修订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目标
        3.1.3 德尔菲专家函询过程
        3.1.4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3.2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3.2.1 干预内容
        3.2.2 干预对象
        3.2.3 干预环境及形式
        3.2.4 干预剂量
        3.2.5 干预者
第四章 讨论
    4.1 AI干预性研究文献的归纳讨论
        4.1.1 干预形式
        4.1.2 干预对象
        4.1.3 干预者
        4.1.4 干预效果评价指标
        4.1.5 干预措施
    4.2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形式讨论
        4.2.1 干预方式
        4.2.2 干预环境及地点
        4.2.3 干预剂量
    4.3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讨论
        4.3.1 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和积极性
        4.3.2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4.3.3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内容分析
    4.4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4.5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构建的可行性
第五章 结论
    5.1 小结
    5.2 本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5.2.1 创新点
        5.2.2 局限性和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欣赏式探询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浙江省某医院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跨专业团队合作
        2.1.2 跨专业团队合作量表
        2.1.3 工作投入
        2.1.4 职业认同感
    2.2 跨专业团队合作研究概述
    2.3 跨专业团队合作影响因素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1.1 来源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剔除标准
        3.1.5 抽样方法和样本量计算
    3.2 测量工具
        3.2.1 ICU护士一般资料检查表
        3.2.2 简化版中文版跨专业团队合作问卷(AITCS)
        3.2.3 工作投入量表
        3.2.4 职业认同评定量表
    3.3 统计学方法
    3.4 质量控制
    3.5 伦理原则
4 结果
    4.1 问卷收集情况
    4.2 问卷信度检验
    4.3 ICU护士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4.4 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工作投入、职业认同感得分情况
        4.4.1 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
        4.4.2 ICU护士工作投入得分
        4.4.3 ICU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
    4.5 ICU护士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对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单因素分析
        4.5.1 性别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2 年龄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3 ICU工作年限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4 不同学历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5 不同月收入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6 不同职称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7 不同身份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8 不同人事状况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9 不同值班情况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10 不同婚姻状况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11 有无子女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12 对自身职业的兴趣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13 对自身职业发展前景的认知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5.14 跨专业团队合作意愿对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的差异
    4.6 ICU 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与工作投入、ICU 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
        4.6.1 工作投入水平与跨专业团队合作的相关分析
        4.6.2 跨专业团队合作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4.7 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影响因素
5 讨论
    5.1 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的分析
    5.2 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现状
    5.3 影响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因素
        5.3.1 一般资料对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影响
        5.3.2 ICU护士工作投入对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影响
        5.3.3 ICU护士职业认同对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影响
    5.4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5.4.1 优势
        5.4.2 局限性和建议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跨专业团队合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5 相关概念
    6 国外研究现状
    7 国内研究进展
    8 理论基础
        8.1 核心能力理论
        8.2 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
        8.3 希望理论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半结构式访谈对象
        1.2 Delphi法函询对象
        1.3 问卷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2.2 理论分析法
        2.3 质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法
        2.4 Delphi法
        2.5 优序图法
    3 统计学分析
    4 质量控制
    5 伦理原则
    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1 文献研究结果
        1.1 文献检索与阅读
        1.2 参考指南、书籍
    2 质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2.1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2.2 提炼主题
    3 初步形成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
        3.1 指标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3.2 各级指标条目拟定及概念界定
        3.3 预咨询确定德尔菲函询内容
    4 Delphi咨询结果
        4.1 专家函询结果
        4.2 指标函询结果
    5 优序图法与比例分配法确定指标权重
        5.1 确定一级、二级指标权重
        5.2 确定三级指标权重
    6 信效度检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1 科学性与可靠性分析
        1.1 科学性分析
        1.2 可靠性分析
    2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2.1 症状、疼痛评估与管理能力是提升生命末期患者生命质量的重点
        2.2 跨学科团队协作是促进安宁疗护发展的重要模式
        2.3 叙事护理能力是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极具挑战的能力
    3 指标体系内容与权重分析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我国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荆璇.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4]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的研制与评价[D]. 周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D]. 王秋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6]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可.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贾婷.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8]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研究[D]. 王鑫鑫. 河北大学, 2021
  • [9]浙江省某医院ICU护士跨专业团队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竹琴.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10]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田双芬.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