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在重组的道路上

Sun在重组的道路上

一、Sun迈向重整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敏[1](2021)在《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组分中,木质素具有天然的芳环结构,在转化为芳烃或环烷烃类化合物以用于液体燃料的作用具有巨大潜力,也对提高生物质全组分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开展了生物质热解和水解发酵路径中产生的热解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两类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值化转化技术探索。针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热解油中重质酚类低聚物(热解木质素)组分在结构特性和生成机理方面尚不明晰的问题,采用了更适合分析大分子聚合物的HPLC/Qtof-MS、GPC以及1H-13C HSQC NMR新型检测技术,对实际生物质热解油中的热解木质素的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其木质素单酚模化物模拟实验所产生的酚类低聚物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实际热解木质素中组分大多为具有复杂侧链且以C-C键相连的木质素酚类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潜力。单酚模化物热解会产生更多的焦炭,表明焦炭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热解中芳香族自由基的二次反应。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了热解木质素的可能生成机理,对从热解源头抑制酚类低聚物生成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酶解木质素的结构特性进行了1H-13C HSQC NMR表征,并与热解木质素进行对比,发现酶解木质素更好地保留了天然木质素的C-O醚键结构,含氧量相对也更高。因此,在制备液体燃料的目标下,两类木质素均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巨大潜力。进而,针对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两种路径,设计了不同的催化体系以实现从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效生产烃类化合物。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催化热解转化路径,引入Lewis酸为主的介孔氧化铌作为催化剂进行工况探索。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氧以及抑制多环芳烃(PAHs)或催化剂积碳(Coke)的生成的能力。酶解木质素在650℃和C/L(催化剂/原料)为9:1时,具有最高的总芳香烃产率,其中单环芳烃(MAHs)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热解木质素催化热解的总芳香烃产率与酶解木质素接近,但焦炭产率(Char)相对稍高。采用模化物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式,对催化热解产物生成的可能路径以及催化剂脱氧和抑制PAHs/Coke生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氧化铌表面酸性位点吸附热解产物分子时,对CAr-O键具有不同程度的拉长和削弱作用,在热解高温环境下该化学键更易于断裂,从而实现了较好的脱氧效果;此外,随热解产物分子含氧量的降低,产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随之降低,因而在芳烃类脱氧产物形成后易于离开催化剂表面,避免了过度反应而生成多环芳烃和催化剂积碳。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路径,引入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实现了在乙醇溶液体系中将木质素转化为类型单一的烷基酚类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研究发现,Nb、Mo掺杂比为5:5时具有较好的木质素解聚效果,并能够避免Mo元素在液相反应中的流失。优化工况下,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的芳香族单体化合物总质量收率分别为444.4 mg/g Lignin和386.5 mg/g Lignin。其中,酶解木质素解聚产物以C8的烷基酚为主,而热解木质素解聚产物则以侧链烷基化程度更高的C14~C16的烷基酚为主。针对木质素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加氢脱氧,以乙酚为模化物,在水为溶剂和甲醇供氢的常压氮气下,采用活性炭负载金属型催化剂进行加氢脱氧反应工况的初步探索,实现了酚类化合物加氢为环烷醇类化合物为主的产物。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对产物进行优化调控,采用复杂的酚单体平台化合物(二氢丁香酚,DHE),通过在体系中引入低压氢气和Nb2O5固体酸催化剂实现了100%的C9烃类化合物的收率。研究还结合氘代试剂反应和理论计算,明确了本物理混合催化体系水相温和加氢脱氧的过程中不同供氢源和不同催化剂的作用规律。针对本文所涉及的潜在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径,采用Aspen Plus模拟搭建了从木质素原料出发的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转化系统流程,对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在不同路径下的能量转化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由此对不同结构特性的木质素的转化利用途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谷丰[2](2021)在《基于高温碳捕获的钙镁复合小球热化学储能与熔融型纯Li4SiO4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可再生、清洁和绿色能源逐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是缓解温室效应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必经之路,太阳能和氢能在新能源格局中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寻找高效、稳定、廉价且可大规模工业运用的热化学储能材料和甲烷(天然气)重整制氢反应的CO2吸附剂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基于钙基的储能材料和Li4SiO4吸附剂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研制了能应用于集热太阳能发电站(CSP)的复合钙基储能材料和吸附增强甲烷重整制氢的Li4SiO4吸附剂,并分别对其失活和吸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对于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碳捕集、转换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依据。基于CSP中高温热化学碳酸钙储能材料(TCES),利用柠檬酸为碳模板法,钙镁硝酸盐为前驱体,制备出了一种复合钙基高性能储热材料,能够缓解连续储热-释热循环引起的失活现象,并通过改善样品的制备方法提高材料在极端反应条件下的活性。通过在氮气下热解过程中,柠檬酸原位形成碳模板,进一步在空气中煅烧后,生成了Mg O稳定的多孔纳米CaO粉末,具有抗孔堵塞和烧结的能力,能保持长期高效的储热性能。将柠檬酸与石灰石-白云石混合物干混,通过挤出-滚圆法合成钙镁复合球形颗粒,并且探究了颗粒粒径对样品热释放性能的影响,发现粒径小于0.2 mm的样品性能和粉末样品基本一致,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满足在CSP流化床反应器中实际应用的要求。这种简单、经济高效且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技术在CSP-TCES应用中具有较好潜力。使用简单、经济高效的基于葡萄糖的温和燃烧法,合成了既可用于传统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又可用于甲烷重整制氢CO2吸附增强的高效、纯Li4SiO4吸附剂(MC-0.6)。CO2吸附性能测试表明在580°C低CO2浓度下最大吸收量达到35.0 wt%,经过多个循环后仍能保持该容量;通过表征发现,此种纯Li4SiO4整体呈现高度多孔的纳米团块状(50-100 nm),促进了快速反应的进行;反应形成的Li2CO3熔融层上有大孔纳米Li2SiO3覆盖层,这种特殊多级结构加速了CO2的传输以及Li+和O2-通过熔融层的扩散,极大强化的吸附动力学特性。该论文有图31幅,表8个,参考文献157篇。

李勇霞[3](2021)在《太阳能热重整制氢实验及燃料电池复合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今后的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会日益突出,因此未来能源利用应更趋向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但具有时间和空间不连续性、利用成本大和效率低等缺点,太阳能热化学储能受到更多关注和发展。基于能源梯级利用原则,太阳能可为甲烷重整提供热量,反应所得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发电,实现太阳能热化学储能、高效清洁制氢和发电技术的集成,实现太阳能—氢能—电能—用户的传递和转化。本文围绕太阳能集热、膜反应器甲烷制氢和燃料电池复合动力系统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一)通过Aspen Plus软件建立膜反应器重整制氢及燃料电池模型,分析钯膜、反应水碳比和反应温度对膜反应器制氢和燃料电池复合系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膜反应器和常规反应器的反应物转化率相同时,钯膜反应器可降低反应温度;或在相同反应温度下,钯膜反应器可增大甲烷转化率;反应温度500℃、水碳比为2.5时,有助于膜反应器甲烷重整反应的发生。(二)根据拉萨某日DNI变化计算槽式集热器收集太阳能可供使用的热量,并以外供热形式输入上述提到的复合系统,根据模拟所得数据,计算甲烷转化率、H2收率、电池功率及电压、太阳能转换为氢能的效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某日DNI从10时到20时,电压输出0.72~0.74V,电池输出功率120kW。10~19时,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最高可达0.265,系统发电效率最高为0.370。该日可得到24.53kmol氢气或燃料电池可供电1440.556kW-h。(三)为确保太阳能热重整制氢系统(?)效率以及甲烷转化率保持较高水平,根据拉萨四季典型日DNI变化计算槽式集热器收集太阳能可供使用的热能,调整甲烷进口流量。结果显示:当(?)效率达到80%时,甲烷进口量夏至最高2.5kmol/h,秋分最高1.8 kmol/h,春分最高可达0.7kmol/h;而冬至由于整体DNI较低,当(?)效率达到70%时,甲烷进口量最高可达0.12kmol/h。(四)设计了反应器结构,并搭建膜反应器甲烷蒸汽重整制氢实验台,参照模拟条件,设定反应温度、反应物水碳比并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甲烷转化率等性能指标,与模拟中相同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此评价模拟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水碳比为2.5,温度为500℃时,甲烷转化率为0.73;具体实验中,水碳比为2.5更有利于甲烷重整反应。该实验所得数据与模拟数据相对误差在8%以内,故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为太阳能制氢和燃料电池系统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为未来甲烷重整合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结合奠定基础,为后续的太阳能热利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方红华,黎潇泽,周沄科,孙洪波[4](2021)在《钙钛矿中热载流子的超快光谱探测》文中研究指明热载流子能量耗散是太阳能电池效率损耗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钙钛矿中的热载流子效应获得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半导体材料,钙钛矿具有较慢的热载流子冷却过程,有望利用这些热载流子,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克服单结太阳能电池的Shockley-Queisser极限。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几年人们利用超快光谱技术在钙钛矿中观测到的热载流子弛豫现象,总结了其热载流子的动力学特性;对钙钛矿中各种体系中热载流子冷却的机理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钙钛矿中热载流子的传输特性和抽取方法;最后对钙钛矿中的热载流子弛豫过程的调控和其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连赞[5](2021)在《几种烃分子碳氢键催化活化过程的多尺度模拟》文中认为烃分子碳氢键催化活化过程的产物,如烯烃、合成气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满足对这些产物不断增长的需求,扩大产能并对相关反应催化剂进行优化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为将催化剂开发流程从传统试错式开发转向理性设计与制造,对反应机理、催化剂构效关系、不同活性位点作用等的理解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微观动力学模拟等多尺度方法,对金属、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新型纳米碳催化剂上的相关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进行了如下讨论:(1)模拟了 Pt(111)表面丙烷直接脱氢的反应过程。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具有空间分辨的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通过这一方法可获得反应过程及催化剂表面吸附状态随时间的演化。首先,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究了包括深度脱氢、C-C键断裂等副反应在内的详细反应路径。通过计算得到了基元反应能垒,比较了不同C3物种上脱氢与C-C键断裂的难易程度。进一步,通过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发现了实验上观察到的反应过程中的两个阶段。通过对C3物种在反应路径中“走向”的分析,揭示了反应的机理及积碳前驱体的起源。进一步通过表面吸附状态与计算所得的宏观性质(如速率、选择性等)的比较,探索了反应过程中两个阶段产生的原因,并揭示了积碳前驱体的吸附对表面位点构型的影响,进而揭示了其对反应过程、反应速率与选择性的影响。此外,通过改变反应气氛中氢气的比例,揭示了氢气对反应的影响。这一工作加深了在分子层面上对丙烷脱氢反应过程的理解,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精细调控提供了理论指导。(2)构建了金属氧化物CeO2负载的Ni纳米颗粒催化剂模型,充分考察了五类可能的活性位点,探索了甲烷干重整反应中载体效应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全局优化算法对负载的Ni颗粒的构型进行了全局优化,获取了稳定的结构模型。并对表面存在的五类可能的活性位点进行了研究,这五类活性位点分别为:金属表面、载体表面、金属与载体交界处、载体表面氧空位和交界处的氧空位等。在这五类位点上分别进行甲烷脱氢过程与二氧化碳活化等计算,探索了反应发生的可能位点。进一步对可能发生积碳的位点进行积碳氧化消除反应的计算及电子结构分析,提出了积碳消除的可能路径及该催化剂高稳定性的可能原因。并对常用于解释这一高稳定性的“bi-functional”机理和“step-wise redox”机理进行了补充。此部分内容为负载型催化剂稳定性的原因及反应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负载型催化剂的界面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3)探究了纳米碳催化剂上乙苯氧化脱氢复杂反应机理。聚焦于这一体系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活性中心再生机理,结合以往实验提出的Mars-van Krevelen、Eley-Rideal和Langmuir-Hinshelwood等机理,设计了这三种机理的基元反应步骤。计算了不同温度下这三条路径的自由能图,阐述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此外,由于反应中各物种多为弱吸附物种,因而考虑了自由基之间的反应。进一步,通过微观动力学模拟,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最可能的反应机理及各路径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通过分析速率与反应物分压的变化关系,确定了反应的级数。此外,通过改变初始缺陷位点浓度,探究了缺陷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及其对反应的影响。研究成果较全面地厘清了新型纳米碳催化剂上氧化脱氢反应的反应机理,并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各反应路径的贡献进行了阐述,为未来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优化提供了思路。

李贵航[6](2021)在《应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等表面科学技术原位研究Cu基模型催化剂的结构与稳定性》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氧化物负载的铜基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催化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于水气变换、CO氧化、N2O分解等重要的催化反应中。但由于传统Cu基催化剂的表面组成与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并且受限于原位表征技术,对Cu与氧化物的界面电子结构、界面相互作用、协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在分子尺度上的理解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倒置策略是近些年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研究方法。它通过构建倒置模型催化剂体系,将传统催化剂中的氧化物载体作为活性材料沉积到金属单晶表面。与传统模型催化剂相比,倒置模型不仅降低了表面的复杂程度,而且突出了对氧化物/金属界面活性位点的调控,这为研究界面催化反应机理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本论文中,通过制备表面结构均一的CuxO/Cu(100)和FeO/Cu(100)倒置模型催化剂与Cu/CeO1.75(111)模型催化剂,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P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低能电子衍射(LEED)、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表面科学技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对Cu与几种不同氧化物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是制取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式,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中,铜基催化剂表现出了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但是该反应实际催化过程十分复杂,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与催化剂表面结构息息相关。作为最重要中间产物之一的甲酸在铜表面上的吸附形式与反应过程仍不清楚。因此,我们制备了几种不同结构的Cu(100)表面,利用STM、SRPES、红外反射吸收光谱(RAIRS)、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技术进一步阐释了表面结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甲酸在不同结构CuxO表面的吸附与分解路线研究。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制备了几种不同结构的Cu表面,分别为清洁Cu(100)表面,Cu(100)-(2(?)×(?))R45°-O表面以及Cu(100)-c(2×2)-O表面,然后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表面氧原子对甲酸吸附与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室温条件下HCOO-垂直无序的吸附在Cu(100)表面,倾斜有序的吸附在Cu(100)-c(2×2)-O表面,而在Cu(100)-(2(?)×(?))R45°-O表面甲酸不发生解离吸附。局部的Cu(100)-c(2×2)-O区域不仅极大的提高了 HCOO-在表面的吸附密度,而且改变了HCOO-的分解路线。在干净的Cu(100)表面,随着表面温度的升高,甲酸分解成为CO2与H2;而在Cu(100)-c(2×2)-O表面,随着表面温度升高,甲酸中C-H键断裂生成的质子H与表面氧原子发生反应,生成了 H2O。另外,相对于清洁的Cu(100)表面而言,甲酸在Cu(100)-c(2×2)-O表面分解产生了更多的CO2,并且CO2的脱附温度更低,这说明Cu(100)-c(2×2)-O结构促进了 300 K时甲酸在表面的吸附和分解过程,也说明了 Cu(100)表面氧原子的结构在甲酸盐的分解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项研究工作对进一步理解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以及水煤气变换反应有着重要意义。2.FeOx在Cu(100)表面的生长以及界面氧的活性研究。利用SRPES、LEED、STM技术研究了 FeOx在Cu(100)表面的生长和界面相互作用。首先以Cu(100)为衬底,制备了均匀的FeOx薄膜。发现当FeOx的覆盖度较低时,FeOx在Cu(100)表面以FeO的形式存在,而当FeOx的覆盖度较高时,FeOx在表面以Fe3O4的形式存在。亚单层的氧化亚铁在Cu(100)表面形成了正交的条带结构并且取向为(111),其中单个条带的宽度约为5 nm。Fe3O4则呈现出了六边形的岛状结构。亚单层氧化亚铁的加入提高了 FeO/CuxO界面氧原子的活性,促进了退火过程中界面处Cu(100)-(2(?)×(?))R45°-O向Cu(100)-c(2×2)-O的结构转变。此项工作不仅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制备FeO(111)/Cu(100)倒置模型催化剂的方法,同时也阐述了在特定反应条件下界面氧原子的活性,这将为设计出更多新型Cu基、Fe基催化剂提供理论支持。3.Cu/CeO2-x模型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界面性能研究。首先在清洁的Cu(111)表面制备了高度规整有序的CeO1.75(111)薄膜和CeO2(111)薄膜,然后利用STM和XPS技术研究了两种薄膜表面形貌与电子结构的差异。此外,通过在CeO1.75薄膜和CeO2薄膜表面气相沉积等量的Cu纳米颗粒,发现Cu在CeO1.75薄膜表面的平均粒径显着小于在CeO2薄膜表面的平均粒径,CeO1.75表面的缺陷提高了 Cu纳米颗粒在表面的分散程度。STM和SRPES的结果表明,Cu纳米颗粒在CeO1.75表面不同位点的吸附次序为:台阶边位点>台阶面化学计量比位点>台阶面上的氧空位。不同的吸附位点呈现出了不同的电荷转移方向,在Cu覆盖度较低时(<0.12ML),沉积到CeO1.75薄膜表面的Cu优先在氧化铈薄膜的台阶边上和台阶面的化学计量比位点吸附,电荷从Cu转移到CeO1.75薄膜,Cu被氧化成Cu+,Ce3+的浓度升高;在Cu覆盖度较高时(>0.12ML),Cu逐渐在CeO1.75薄膜的氧空位位点吸附,此时电荷从CeO1.75薄膜转移到Cu,Ce3+的浓度逐渐降低,最后趋于恒定。这说明CeO1.75表面的氧空位对Cu的电子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逐渐升高表面温度,Cu颗粒在CeO1.75表面通过Ostwald熟化的机制长大。另外,Cu在退火到700 K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在缺陷位点的烧结,这说明CeO1.75表面的缺陷对于调控Cu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和电子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王成华[7](2021)在《铈基储氧催化剂设计及其化学链乙苯氧化脱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苯乙烯是石化工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聚合物。然而,乙苯脱氢工艺又是非常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之一。目前工业上的乙苯脱氢生产工艺过程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乙苯脱氢反应过程中受热力学限制,能源消耗过高,催化剂失活,积碳问题,以及苯乙烯的选择性较低等缺陷。因此,采用化学链乙苯氧化脱氢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内容为:过渡金属掺杂、铈铁比的调控及碱金属负载等工艺对乙苯氧化脱氢性能影响。以Ce O2为研究对象进行(Fe、Mn、Cu、Ni、Co等)过渡金属离子掺杂。调控Ce O2与过渡金属Fe的比例确定最佳的铈铁比。碱金属(Li、Na、K)浸渍筛选最佳的浸渍金属。改变碱金属K的负载量。通过对以上各催化剂进行XRD、H2-TPR、SEM、CO2-TPD、TEM等一系列表征。同时,对以上制备出的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论如下:研究发现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催化剂对乙苯脱氢反应性能影响相差较大。该系列催化剂通过反应性能的比较,发现Ce-Fe催化剂反应性能表现最好,其乙苯转化率约为65%,苯乙烯的选择性为89%。最终以掺杂铁的催化剂进行改性。而后,通过活性的测试发现,当Ce/Fe比为4:1时,在反应过程中Ce0.8Fe0.2O2催化剂乙苯转化率为78.2%,苯乙烯的选择性为93%。通过研究发现,碱金属负载能够改善Ce0.8Fe0.2O2催化剂的活性,不同碱金属负载对催化剂性能影响各不相同。经测试发现,20wt.%K/Ce0.8Fe0.2O2催化剂表现最佳,其中,乙苯转化率约为85%,苯乙烯的选择性为92%。K的负载量影响催化剂的酸碱性位点,经CO2-TPD表征发现,随着K负载量增加时,其碱性位点也在进一步的增加,但当K的负载量为30wt%时,反应性能最佳,乙苯转化率89.6%,苯乙烯选择性为93%。因此最终以30wt%K/Ce0.8Fe0.2O2为研究对象进行20次循环稳定性测试。催化剂循环前后稳定性很好,物相未有明显变化。通过原位红外测试主要为了阐明乙苯氧化脱氢反应过程:乙苯的吸附,苯乙烯的产生,积碳的产生及水的产生。其中,30wt%K/Ce0.8Fe0.2O2催化剂在乙苯的吸附、苯乙烯的产生及水的产生等过程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趋势。

张安格[8](2020)在《企业逃废债行为:成因与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到2008年全球恶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势头复苏乏力,自2010年开始,在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日渐薄弱,持续性明显不足,我国政府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放缓经济增速,同时还通过政策修订积极对前期积累的矛盾进行淡化乃至消弭,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宏观经济企稳和下行管理压力的加大,总体上由于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局部地区宏观金融结构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典型事件屡有发生。而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已经严重地损害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法利益,侵害了金融市场原有的信用体系,严重破坏了市场的金融秩序,给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从企业逃废债行为的成因着手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有效的化解对策。本文首先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列举分析,以此来证明当前我国面临的不良贷款严峻形势;其次从企业、银行角度系统阐述了导致企业逃废债这一现象产生的表象原因,并结合银企博弈方法分析出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逃废债是其自身的占优策略,分析出造成企业逃废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方面的不健全,惩罚力度不足;再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列举出当前企业逃废债的主要常见类型,并通过成功追偿案例以验证上述理论;最后,从银行、企业、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角度四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防治企业逃废债行为的对策。银行方面应当强化内控合规机制,规范谨慎经营的行业风气,摒弃冒险激进的经营策略,从自身实际出发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得最佳平衡。企业方面应当明确采取逃废债行为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代价,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和民事责任,甚至上升到刑事高度,限高名单和征信的运用范围应当被逐步放大,渗透到“老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协助逃废债和享受逃废债带来实际利益的第三方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行业内部鼓励企业进行互相监督,行业协会、供应链体系等企业自发组织应发挥好监督作用。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做好金融风险提示工作和防治逃废债的协调配合工作,从本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对银行的高效监管;从事法务以及财务等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也应尽责履职,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各级政府对于过度干预司法和地方保护主义要有惩罚措施。宏观经济方面要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颜姜慧[9](2020)在《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下智能汽车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对产业的重构需要系统化思维,信息化驱动的汽车智能化升级本质上是汽车工业“互联网+”,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突破口。中国已经在产业力量积蓄、社会价值驱动等方面做好了准备。本文以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综合运用多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系统学分析方法,首先,以系统论和自组织城市理论为基础,形成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然后,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智慧交通系统主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扎根分析,基于自组织系统中子系统与系统整体具有抽象一致性的特征,以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探讨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驱动力,分析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系统运行机制,据此构建从智慧交通系统演化视角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接着,采用专利分析、情景分析、技术路线图规划等方法挖掘影响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预测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情景、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促进智能汽车健康发展的系统化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搭建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架构,分析智慧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挖掘其演化驱动力及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有别于已有大部分研究主要采用自组织理论分析城市空间的复杂性,本文将城市系统与天然自组织系统人体系统进行类比,搭建智慧城市自组织架构。将各种智能设备定义为智慧细胞,以Cellular Atuomata(CA)模型的核心理念分析智慧细胞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制度体系的作用下(智慧细胞是模型中的“cell”,信息通信技术和制度体系是模型中的“rule”),在同一横向层面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自发实现从智慧细胞向智慧组织、智慧器官、智慧系统,并最终形成整个智慧城市系统的纵向演进机理。据此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智慧细胞、信息通信技术、制度体系是智慧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驱动力;核心智慧细胞是系统的序参量。据此,深入分析智慧交通系统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运行机制。(2)基于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分析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与智能汽车发展路径之间的关系,搭建从智慧交通系统演化视角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智能汽车在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中的发展态势,构建智慧交通系统序参量方程(u=g(ik,jn)k,n=1,2,3……),ik,jn是促进或阻尼序参量和整个系统演化的因素。以系统化研究方法,融合多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全方位挖掘这些影响因素探讨其对序参量方程取值的影响。(3)依系统化研究的思路,搭建了定性与定量方法融合的实证研究框架,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首先,在充分研究和分析权威资料后将智能汽车技术体系分为感知技术、决策控制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和相关科技力量四个维度,细化各维度包含的核心技术,形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情景分析问卷中技术维度驱动力的清单。进一步分析智能汽车的专利技术,发现其关键技术及其变化趋势。然后,以技术分析结论为参考,综合社会、经济、能源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形成影响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全方位驱动力清单,驱动力清单是序参量方程可能的自变量。通过专家访谈挖掘关键驱动力,结论是:技术和政策因素影响力最大,由八个不确定性强且影响力重大的驱动力形成了三个不确定性轴(A: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与偏好、B:研发投入和智能路网建设状况、C: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接着,在三个轴面衍生出的情景中选择出最乐观情景、最悲观情景和最可能情景。从选择结果看,三种情景下,专家对市场均持有乐观态度;除最悲观情景,专家对投入也持乐观态度;除最乐观情景,专家对制度建设均持悲观态度。最后,基于技术分析和情景分析结论,探讨重要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路网设施的投入是制约智能汽车发展的壁垒,且制度体系的建设应符合自组织演化规律。基于上述结论,分析并描绘出智能汽车发展路径,包括:(1)智能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和共享化演化的整体进程;(2)智能路网投资模式的演变路径;(3)制度体系的建设路径。(4)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首先,从促进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视角提出相应策略,具体是从智慧细胞、信息通信技术、制度体系三个驱动力入手,包括:改变治理理念,着眼智慧细胞数量、普及度和智能性的提升;加强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构建符合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的制度体系。再从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路网建设投入两个壁垒入手提出引导智能汽车健康发展的策略,包括:培育新型创新主体,充分挖掘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官、用等领域的开放合作,协同研发,加强智能汽车和智能路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尤其要集中一切优势资源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壁垒;以“互联网+”的系统化思维重构智能汽车企业获利模式,参考高铁模式创新智能路网商业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投入力度。该论文有图37幅,表27个,参考文献155篇。

杨冰洁[10](2020)在《氮化钽基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文中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递增,全世界都在寻求合适的方法以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二氧化碳作为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将其转化为碳基燃料不仅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减排,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相比于传统的催化转化方式,人们通过模拟自然界植物的光合作用,提出了光电催化这一绿色环保的方式进行CO2转化。光电催化还原CO2是一种有前景的转化途径,催化剂的制备是其中研究的关键。基于光电催化的原理,选择吸光性能强的半导体材料有利于增强光电催化效率。本论文选用吸光性能好的Ta3N5半导体材料作为基础,针对其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等缺点,通过构筑异质结和负载助催化剂等方法对Ta3N5基半导体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性能。(1)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异质结复合催化材料M-TNCN-x(M=Pd,Pt,Ru;TN=Ta3N5;CN=g-C3N4),用于光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首先以Ta2O5为原料在氨气氛围中合成出Ta3N5,然后成功制备了Ta3N5/g-C3N4异质结,接着通过电化学沉积将金属负载到异质结材料表面,得到M-TNCN-x光电阴极,并与BiVO4光电阳极以及饱和甘汞参比电极在KHCO3水溶液中构建了光电解池M-TNCN-x?SCE?BiVO4。在外加电压的驱动和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和不同外加电压对催化还原CO2的影响,并且探究了光电催化还原CO2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异质结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载流子的分离效率,金属颗粒的沉积可以提高半导体的催化性能。在-0.9 V(vs.SCE)时,Pd-TNCN-2?SCE?BiVO4光电池展现出了最高的CO2还原活性,其中生成甲酸的速率为38.8μM cm-2 h-1,碳氢化合物的总产率为77.2μM cm-2 h-1,是TNCN-2电极的2倍,是纯Ta3N5电极的4倍。(2)设计制备了一系列p-n异质结催化材料Ta3N5/Co3O4-x用于光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选用对可见光利用率高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3O4与n型半导体Ta3N5耦合,利用水热法设计制备了不同比例的Ta3N5/Co3O4异质结材料,采用XRD、SEM、TEM、XPS、LSV、EI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异质结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利用,也有利于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催化还原CO2的能力。与纯的Ta3N5光电阴极相比,异质结的构筑有利于乙醇等C2+产物的产生,光电阴极Ta3N5/Co3O4-2-1生成碳基化合物的总产率最高,是Ta3N5光电阴极总产率的2倍,其中乙醇的产率为12.64μM h-1 cm-2,C2+产物的选择性为63%。

二、Sun迈向重整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n迈向重整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预测
        1.1.2 生物质能概况和“碳中和”目标下的机遇
    1.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转化途径
        1.2.1 生物质水解发酵路径
        1.2.2 生物质水热液化路径
        1.2.3 生物质快速热解路径
    1.3 木质素的种类和结构
        1.3.1 天然木质素
        1.3.2 天然结构改变较大的木质素
        1.3.3 天然结构轻微改变的木质素
        1.3.4 直接获取木质素衍生酚单体平台化合物
    1.4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的高值化利用途径
        1.4.1 木质素的热解和催化热解
        1.4.2 木质素的液相转化
    1.5 密度泛函理论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5.1 密度泛函理论介绍
        1.5.2 常用理论计算软件介绍
        1.5.3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机理研究
        1.5.4 木质素生成和转化机理研究
    1.6 论文选题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系统和理论计算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2.1 单酚模型化合物的热解(M-PL)
        2.2.2 催化热解反应
        2.2.3 反应釜中木质素解聚和加氢脱氧实验
        2.2.4 催化剂性循环稳定性测试
    2.3 反应物和产物分析
        2.3.1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
        2.3.2 凝胶渗透色谱(GPC)
        2.3.3 二维异核单量子关系核磁谱(2D~1H-~(13)C HSQC NMR)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2.3.5 气相色谱(GC)
        2.3.6 热重分析(TG)
    2.4 理论计算方法与设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3.2.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3.2.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的制备
        3.2.3 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表征方法
    3.4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3.4.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表征结果
        3.4.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表征结果
        3.4.3 共晶介孔催化剂表征结果
    3.5 共晶介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和筛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解木质素的表征和生成机理
    4.1 引言
    4.2 HPLC/Qtof-MS结果分析
    4.3 GPC测试结果分析
    4.4 2D~1H-~(13)C HSQC NMR结果分析
    4.5 热解木质素的生成机理
    4.6 DFT理论计算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木质素催化热解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特性对比
    5.3 催化剂和原料比的影响
    5.4 氧化铌催化作用下焦炭/积碳分析
    5.5 催化热解工况的优化
    5.6 催化热解产物分析和生成路径
    5.7 模化物反应和理论计算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木质素乙醇液相解聚与酚平台产物的加氢脱氧
    6.1 引言
    6.2 木质素的乙醇液相解聚
    6.3 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水相加氢脱氧反应
        6.3.1 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6.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6.3.3 反应温度影响
        6.3.4 甲醇/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6.3.5 不同催化剂原位加氢反应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酚平台化合物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燃料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温和加氢脱氧反应的优化
    7.3 物理混合催化体系加氢脱氧机理研究
    7.4 催化可回收性和稳定性测试
    7.5 木质素衍生酚平台混合物的加氢脱氧
    7.6 不同供氢源和催化剂作用机制总结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木质素定向转化为液体燃料路线对比与分析
    8.1 引言
    8.2 木质素催化热解工艺路线
    8.3 木质素液相“两步法”工艺路线
    8.4 工艺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8.4.1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8.4.2 生物质全组分利用途径下木质素转化路线的分析与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基于高温碳捕获的钙镁复合小球热化学储能与熔融型纯Li4SiO4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太阳能
    1.3 氢能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碳模板改性的复合钙基储能材料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气氛N_2/高纯CO_2条件下储热/释放性能结果与讨论
    2.4 气氛高纯 CO_2/高纯 CO_2条件下储热/释放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重整制氢低CO_2浓度下新型熔融壳模型的纯Li_4SiO_4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太阳能热重整制氢实验及燃料电池复合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太阳能热化学技术发展
        1.2.2 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的研究进展
        1.2.3 太阳能和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太阳能热重整制氢及燃料电池集成系统模型
    2.1 引言
    2.2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2.3 膜反应器甲烷制氢模型
    2.4 燃料电池本体模型
    2.5 集成系统效率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热重整制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影响因素分析
    3.1 前言
    3.2 膜反应器甲烷制氢及燃料电池复合系统的设计
    3.3 膜反应器甲烷制氢及燃料电池复合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3.3.1 有无钯膜影响
        3.3.2 水碳比影响
        3.3.3 温度影响
    3.4 太阳能热重整制氢及燃料电池集成系统性能分析
        3.4.1 典型日系统性能模拟
        3.4.2 典型年系统性能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膜反应器甲烷湿重整制氢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装置
        4.2.1 实验装置介绍
        4.2.2 反应系统气密性实验
        4.2.3 钯膜透氢量实验
        4.2.4 催化剂的装填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实验设计
    4.5 评价指标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钯膜对甲烷水蒸汽重整的影响
        4.6.2 温度对甲烷水蒸汽重整的影响
        4.6.3 S/C对甲烷水蒸汽重整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4)钙钛矿中热载流子的超快光谱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热载流子电池和热载流子弛豫
3 热载流子动力学过程的超快光谱探测
    3.1 瞬态光致荧光光谱
    3.2 瞬态吸收光谱探测
4 钙钛矿中热载流子弛豫机理
    4.1 热声子效应和俄歇加热
    4.2 钙钛矿中的极化子形成
    4.3 能带填充效应
    4.4 纳米晶中的热载流子冷却
5 热载流子的传输和抽取过程的超快探测
    5.1 热载流子的传输
    5.2 热载流子的抽取
6 结束语

(5)几种烃分子碳氢键催化活化过程的多尺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氢键催化活化反应简介
        1.2.1 脱氢反应制烯烃
        1.2.2 甲烷干重整反应
    1.3 过渡金属催化剂
        1.3.1 催化剂组成
        1.3.2 碳氢键活化过程中的积碳
        1.3.3 催化剂改性
    1.4 新型纳米碳催化剂
        1.4.1 纳米碳催化剂简介
        1.4.2 活性中心
        1.4.3 反应机理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计算方法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
        2.1.1 薛定谔方程
        2.1.2 密度泛函理论
        2.1.3 交换相关泛函
        2.1.4 求解过程
        2.1.5 过渡态搜索
    2.2 微观动力学模拟
        2.2.1 基元反应速率
        2.2.2 微观动力学分析
        2.2.3 反应速率常数
    2.3 动力学蒙特卡洛
        2.3.1 求解过程
        2.3.2 图论动力学蒙特卡洛
        2.3.3 团簇展开哈密顿量
第3章 烷烃直接脱氢过程中积碳前驱体的作用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和模型
    3.3 吸附构型及基元反应能垒计算
        3.3.1 表面物种吸附与泛函的选择
        3.3.2 丙烷活化及表面反应
        3.3.3 径向相互作用
    3.4 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结果
        3.4.1 丙烷脱氢反应路径
        3.4.2 催化剂失活的起源
        3.4.3 氢气对反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干重整过程中的载体效应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模型
        4.3.2 反应网络及吸附构型
        4.3.3 二氧化碳活化
        4.3.4 甲烷脱氢
        4.3.5 吸附态一氧化碳的生成路径
        4.3.6 积碳的消除
        4.3.7 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烷基芳烃氧化脱氢复杂反应机理探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吸附构型及基元反应能垒计算
        5.3.1 乙苯脱氢过程
        5.3.2 催化剂活性位点再生
        5.3.3 弱吸附物种间的反应
    5.4 微观动力学模拟结果
        5.4.1 压强变化对反应的影响
        5.4.2 反应机理
        5.4.3 缺陷对反应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丙烷脱氢基元反应最小能量路径及统计
附录B 吸附构型筛选
附录C 微观动力学中相关参数计算脚本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应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等表面科学技术原位研究Cu基模型催化剂的结构与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录 专有名词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u基催化剂
        1.2.1 Cu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2.2 Cu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2.3 Cu基模型催化剂的应用
        1.2.4 Cu_xO/Cu模型催化剂研究进展
        1.2.5 FeOx/Cu模型催化剂研究进展
        1.2.6 Cu/CeO_(2-x)模型催化剂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光电子能谱(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PES)
        2.1.1 基本原理
        2.1.2 光电子能谱的分类
    2.2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2.2.1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2.2.2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组成
        2.2.3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2.3 低能电子衍射(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LEED)
    2.4 红外光谱技术(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2.4.1 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2.4.2 红外光谱的基本组成
        2.4.3 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技术(RAIRS)在表面科学上的应用
    2.5 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TPD)
    2.6 实验装置介绍
        2.6.1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催化与表面科学实验站介绍
        2.6.2 中科合成油公司表面科学实验室介绍
    参考文献
第3章 甲酸在Cu_xO/Cu(100)表面的吸附分解路线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内容
    3.3 实验结果
        3.3.1 三种不同氧覆盖度的Cu(100)表面的制备
        3.3.2 甲酸分子在不同氧覆盖度的Cu(100)表面的吸附
        3.3.3 甲酸盐物种的分解路线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FeO_x/Cu(100)倒置模型催化剂的制备和界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
    4.3 实验结果
        4.3.1 亚单层FeO(111)薄膜在Cu(100)表面的生长
        4.3.2 多层FeO_x薄膜在Cu(100)表面的生长
        4.3.3 FeO(111)/Cu_xO/Cu(100)界面氧活性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Cu与部分还原CeO_(2-x)(111)薄膜的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
    5.3 实验结果
        5.3.1 室温条件下Cu在CeO_(2-x)(111)面上的生长
        5.3.2 Cu纳米颗粒在CeO_(1.75)(111)表面上热稳定性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铈基储氧催化剂设计及其化学链乙苯氧化脱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苯乙烯的应用及生产现状
        1.2.0 苯乙烯的应用
        1.2.1 全球苯乙烯的供需现状
        1.2.2 国内苯乙烯的生产技术供需现状
    1.3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
        1.3.1 乙苯催化脱氢法
        1.3.2 乙苯氧化脱氢法
        1.3.3 其他方法
    1.4 化学链工艺应用
    1.5 乙苯脱氢催化剂
        1.5.1 国内外催化剂研究进展
        1.5.2 催化剂的类型
        1.5.3 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5.4 反应温度及接触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5.5 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设备与仪器
    2.2 储氧催化剂的制备
    2.3 氧载体的表征
        2.3.1 物相结构分析
        2.3.2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2.3.3 CO_2-TPD分析
        2.3.4 SEM分析
        2.3.5 TEM分析
        2.3.6 XPS分析
    2.4 氧载体的性能测试
        2.4.1 活性测试
        2.4.2 程序升温实验
        2.4.3 氧化脱氢恒温实验
        2.4.4 氧化还原循环(Redox)性能测试
        2.4.5 原位红外测试
    2.5 产物各组分标定与分析
    2.6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指标
第三章 Ce_(1-x)M_xO_(2-δ)氧载体的乙苯氧化脱氢研究
    3.1 引言
    3.2 Ce_(1-x)M_xO_2催化剂的表征
        3.2.1 物相XRD分析
        3.2.2 比表面积分析
        3.2.3 H_2-TPR分析
    3.3 Ce_(1-x)M_xO_2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筛选
        3.3.1 催化剂反应过程分析
        3.3.2 Ce_(1-x)M_xO_2催化剂的性能
    3.4 Ce_(1-x)Fe_xO_2催化剂的表征
        3.4.1 Ce_(1-x)Fe_xO_2物性分析
        3.4.2 形貌特征分析(TEM)
        3.4.3 H_2-TPR
    3.5 铁的掺杂量对Ce_(1-x)Fe_xO_2性能影响
        3.5.1 Ce_(1-x)Fe_xO_2催化剂反应过程分析
        3.5.2 掺杂量不同的Ce_(1-x)Fe_xO_2催化剂的性能探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碱金属改性Ce_(0.8)Fe_(0.2)O_2催化剂乙苯脱氢研究
    4.1 引言
    4.2 碱金属改性Ce_(0.8)Fe_(0.2)O_2催化剂的表征
        4.2.1 XRD分析
        4.2.2 SEM-EDX分析
    4.3 碱金属负载催化剂的活性研究
        4.3.1 M/Ce_(0.8)Fe_(0.2)O_2催化剂反应过程分析
        4.3.2 M/Ce_(0.8)Fe_(0.2)O_2催化剂活性分析
    4.4 钾负载催化剂的表征
        4.4.1 XRD分析
        4.4.2 H_2-TPR分析
        4.4.3 CO_2-TPD分析
        4.4.4 SEM、TEM分析
    4.5 不同K负载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4.5.1 x wt.%K/Ce_(0.8)Fe_(0.2)O_2催化剂反应过程分析
        4.5.2 x wt.%K/Ce_(0.8)Fe_(0.2)O_2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4.6 EB-TPR
    4.7 催化剂乙苯氧化脱氢循环反应稳定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链乙苯氧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机理
    5.1 引言
    5.2 晶格氧在乙苯氧化脱氢反应中的作用
    5.3 XPS分析
    5.4 催化剂原位红外反应过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8)企业逃废债行为:成因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防控不良贷款方面研究文献
    2.2 处置不良贷款方面研究文献
    2.3 企业逃废债方面研究文献
    2.4 银企博弈论方面研究文献
    2.5 信用理论方面研究文献
第3章 我国不良贷款现状
    3.1 行业整体资产质量现状
    3.2 按规模、性质类比分析
    3.3 按行业类比分析
    3.4 按地区省份类比分析
第4章 企业逃废债的成因与后果
    4.1 企业逃废债相关概念
        4.1.1 何为逃废债
        4.1.2 企业逃废债的认定标准
    4.2 企业逃废债的原因分析
        4.2.1 企业方面
        4.2.2 银行方面
    4.3 企业逃废债的博弈分析
        4.3.1 企业逃废债:与银行的博弈分析
        4.3.2 博弈分析的启示
    4.4 遏制企业逃废债难点所在
    4.5 企业逃废债带来的后果
        4.5.1 企业方面
        4.5.2 银行方面
        4.5.3 宏观经济方面
第5章 企业逃废债行为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5.1 企业逃废债常见类型
        5.1.1 借助关联方交易抽逃资金,转移资产
        5.1.2 利用虚假企业信息,夸大经营
        5.1.3 通过改制、重组、合并、分立等手段脱壳经营
        5.1.4 以假破产之名,行逃避债务之实
        5.1.5 设置司法障碍,阻碍资产处置
        5.1.6 成立债委会,利用不合理条款约束银行
    5.2 三种常见企业逃废债类型案例
        5.2.1 通过表面破产重整,达到逃废银行债务目的
        5.2.2 利用脱壳经营,达到逃废银行债务目的
        5.2.3 转移藏匿公司资产,达到逃废银行债务目的
    5.3 案例分析
第6章 企业逃废债的治理对策
    6.1 如何认识企业逃废债行为
    6.2 银行方面
    6.3 企业方面
    6.4 监管方面
    6.5 宏观经济环境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下智能汽车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
    2.2 自组织和自组织城市理论
    2.3 系统论和关于城市系统的认识
    2.4 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
    2.5 预测理论与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与智能汽车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3.1 智慧交通系统的元素
    3.2 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系统架构
    3.3 智能汽车演化状态及智慧交通系统序参量方程
    3.4 本章小结
4 智能汽车发展的技术驱动力分析
    4.1 智能汽车技术体系
    4.2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
    4.3 本章小结
5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情景分析
    5.1 确定决策焦点
    5.2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5.3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5.4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三种情景
    5.5 本章小结
6 智能汽车发展路径分析
    6.1 路线规划的组织执行
    6.2 影响路径演化的关键因素
    6.3 影响路径演化的壁垒
    6.4 智能汽车演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对策建议
    7.1 基于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的建议
    7.2 破除智能汽车发展壁垒的建议
8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氮化钽基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
        1.1.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1.3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1.2 二氧化碳还原
        1.2.1 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2.2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2.3 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3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常用的催化剂
        1.3.1 半导体催化剂
        1.3.2 二维MXenes材料
        1.3.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1.4 光电催化材料改性方法
        1.4.1 能带结构调控
        1.4.2 纳米结构和形貌的调控
        1.4.3 异质结的构建
        1.4.4 缺陷位的调控
        1.4.5 助催化剂的负载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原位生长的Ta_3N_5/g-C_3N_4异质结用于提高光电催化CO_2还原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用试剂和测试仪器
        2.2.2 氮化钽(Ta_3N_5)的制备
        2.2.3 Ta_3N_5/g-C_3N_4 异质结的制备
        2.2.4 TNCN/Ti光电阴极和M-TNCN/Ti光电阴极的制备
        2.2.5 钒酸铋光电阳极的制备
        2.2.6 材料光电化学性能测定以及催化CO_2还原性能的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电阴极材料的结构表征
        2.3.2 阴极材料光电性能表征
        2.3.3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
        2.3.4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可能机理
    2.4 小结
第三章 原位生长的Ta_3N_5/Co_3O_4异质结用于提高光电催化CO_2还原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用试剂及测试仪器
        3.2.2 氮化钽(Ta_3N_5)的制备
        3.2.3 Ta_3N_5/Co_3O_4 异质结电极的制备
        3.2.4 钒酸铋光电阳极的制备
        3.2.5 材料光电化学性能测定以及催化CO_2还原性能的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电阴极材料的结构表征
        3.3.2 阴极材料光电性能表征
        3.3.3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
        3.3.4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机理探究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Sun迈向重整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D]. 李思敏. 浙江大学, 2021
  • [2]基于高温碳捕获的钙镁复合小球热化学储能与熔融型纯Li4SiO4吸附性能研究[D]. 谷丰.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太阳能热重整制氢实验及燃料电池复合系统研究[D]. 李勇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钙钛矿中热载流子的超快光谱探测[J]. 方红华,黎潇泽,周沄科,孙洪波. 光学学报, 2021(08)
  • [5]几种烃分子碳氢键催化活化过程的多尺度模拟[D]. 连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应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等表面科学技术原位研究Cu基模型催化剂的结构与稳定性[D]. 李贵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7]铈基储氧催化剂设计及其化学链乙苯氧化脱氢性能研究[D]. 王成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企业逃废债行为:成因与治理对策[D]. 张安格. 山东大学, 2020(05)
  • [9]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下智能汽车发展路径研究[D]. 颜姜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氮化钽基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D]. 杨冰洁.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Sun在重组的道路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