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苏铁叶片变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盆栽苏铁叶片变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盆栽苏铁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许恬[1](2021)在《青秀山苏铁园苏铁类植物病虫害调查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周航[2](2020)在《基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是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地制宜地设置特色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成为如今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趋势。川派盆景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知名度甚小。因而在其发源地所在区县的初级中学开展相应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方面,有着显着的优势和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在笔者所在初级中学开展以川派盆景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首先,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分析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并结合本地川派盆景资源和初中生物教学经验,设计课程纲要及课时学历案。然后,以本校七年级川派盆景校本课程选修班为实验对象,实施为期12周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教学实践。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学历案为载体,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配合小组合作、探究性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同时,在七年级平行班中挑选一个没有人参加该课程的班级作为对照班,实施常规生物教学,进行对比研究。为了检测该课程实施的效果,在课程实施前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统计了实验班学生生物学科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利用单样本t检验与全年级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实施该校本课程,能够显着提升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与技能、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的水平,以及生物学习兴趣;但在提升生物学科成绩方面效果不明显。说明在初中开设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实效性。本研究通过开发并实施川派盆景校本课程,提升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并有望在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成绩上有所突破;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对川派盆景知识的了解,且开辟了传承川派盆景传统文化的新方式。也为本校及本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参考意见。其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也为常规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设计思路。

叶家通[3](2018)在《广州阳台绿化现状调查与植物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绿化和公共空间不断被压缩,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自己居住环境中阳台绿化的要求和审美也随之提高,营造良好的阳台绿化景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得尤为重要。论文从阳台绿化的相关理论入手,查阅国内外阳台绿化的相关文献,阐释阳台绿化的概念、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再以广州市为主要研究点,选取几个不同性质的住宅类型,总结出不同类型的阳台绿化和配置形式,并从阳台类型和选材景观要素方面对阳台绿化配置进行研究。从调查问卷中总结出广州地区居民对阳台绿化的需求情况和居民喜好。最后从调查现状分析及归纳总结中找到广州阳台绿化的不足和缺陷,并通过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其他园林景观形式提出阳台绿化形式新的思路,丰富广州阳台绿化的形式。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前言,阐述国内外阳台及广州阳台的发展概况,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二章为本调查进行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和内容的等基本情况。第三章从高档小区、普通小区和城中村等各自选取一些代表,即天河区的汇景新城、荔湾区的昌华苑、海珠区的雅郡花园和白云区的三元里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广州阳台绿化的使用人群、阳台的类型、大小以及朝向分析、对阳台从属区域、面积、朝向、封闭程度、绿化植物种类、人群行为类型、停留时间、使用时间、绿化状况满意度和绿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阳台绿化的类型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封闭式阳台、半封闭式阳台和开放式阳台3种类型9种形式,并对每一个形式的选材和景观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是广州阳台绿化调查结论与讨论,总结广州阳台绿化的发展,广州阳台绿化的特点,广州阳台绿化的多样性,阳台绿化配置方式及广州阳台绿化发展建议提出广州阳台绿化发展的新思路,从设计主题对阳台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岩石园主题、高山高原主题、热带雨林主题和花境主题的阳台绿化;根据植物类型的不同又可以对阳台绿化划分为观叶植物、苔藓植物、多肉植物和乡土植物类型的阳台绿化。论文通过对广州阳台类型的分类和景观要素归纳,对未来人们如何营造自己个性化的阳台景观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参考,希冀形成一套相关理论来指导广州地区的阳台绿化的相关实践。提出广州阳台绿化发展的新思路更好地丰富广州阳台绿化景观形式,弥补广州阳台绿化景观的不足,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陈少萍[4](2017)在《苏铁繁殖与栽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铁为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木本植物,树形古朴、主干粗壮、坚硬如铁、叶锐如针、四季常青,也是庭院、室内常见的大型盆栽观叶植物。苏铁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可耐半阴,耐适度干旱,但不耐水涝,耐寒性不强,生长缓慢,在正常情况下茎干每年只长12cm,北方因积温不足和光照时间长而难以开花,在热带山林中有时每年都可开花。土壤要求疏松、肥沃、

李伟[5](2017)在《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研究 ——以陆生植物为例》文中指出昆明是云南的省会,是东南亚、南亚的城市之窗。作为一座外放型旅游城市,城市由二环道路系统向外延扩张,以此发展状态形成四环十七射的城市空间形态。从2010年开始城市轨道交通地铁1、2、3号线相继施工建设,目前已建成贯通城市南北的地铁1、2号交通线路,地铁3号线也将于今年6月30日全线开通营运。近年来城市形象的建立、城市色彩基调的定位、景观规划建设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之前,有众多学者通过对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构建城市景观做了丰富的研究,其中以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自然生态、方面为切入点,总结了城市建设的规律和方法论,发掘了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花卉植物运用的规律及技术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尚需补充创新的理论和一些经验成熟的观赏搭配方式和植物推荐名录。本文运用抽样法选取了昆明主城区东西南北方位上较典型的地块,分析这些地块植物的观赏性和适应性特点,并试图以小见大寻找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的选择和培育规律,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这些花卉植物的特点,并以城市开发者的视角为城市的建设总结景观规划经验,得出适宜的花卉植物名录。这能有效避免城市开发建设中出现太多的资源浪费,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创造实际的经济效益。本论文基于此,以昆明主城区为例,主要针对“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调查对象以地铁1号、2号、3号沿线片区内的2个公园(眠山公园、金碧公园)、2条街道(南屏街、金碧路)、4条道路(兴苑路、昌源路、北京路、飞虎大道)、4个居住区(世纪城、金色交响家园、金坤尚城C、D地块)进行花卉植物的运用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花卉植物种类108种、隶属62科、93属、乡土树种44种、占昆明市花卉植物品种类型的40.7%。在主城区二环为辐射范围,拟地铁线路为连接纽带,以地块为单位,抽查地块内的不同种类花卉植物搭配模式样本进行分组统计特征值,并且加以分析、说明并定期回访拍照。以观赏性、生长状况、生态效益、养护管理四个标准层建立昆明市花卉植物的观赏性与适应性评价模型,通过观察测评、问卷采集、研究者打分得到昆明地区具有观赏性、适应性高的花卉植物品种:广玉兰、云南含笑、常春藤、鹅掌柴、四季桂、雪松等。108种植物中,分数都在5分以上,综合得分在6.5分以上的有8种,6分以上的有47种,其余皆为5-6分之间。②通过对研究对象分区、分季节的定点观测,得到适宜昆明地区海拔、气温、自然环境变化的种植搭配方式及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③通过以昆明主城区指定片区内的宅旁绿地、公共绿地、街道绿地为对象,采集花卉植物的分布特征值,在昆明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和适应性的模型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及专业研究组打分对不同种类花卉植物的各属性进行评判,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绿地花卉植物的配置结构与模式,总结了昆明城市景观中花卉植物的配置技巧;运用借鉴全国的配置经验,以多段城市绿地节点花卉为例进行优化,从具体到一般,探讨了昆明市主城区花卉植物的优化原则与实现手段,引申并启示其它城市的绿地花卉建设工作。通过对整体花卉植物分布的量化分析,得到花卉植物的优良模式,引导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

叶自慧[6](2017)在《广州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可用作绿化的土地日趋减少,原有的绿地也不断遭到侵蚀。此种形势下,立体绿化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在立体绿化方面,还存在着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和认知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了广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居住区、商业区和道路,全面掌握广州市立体绿化的应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立体绿化常用植物共179种(含22个品种),隶属70科146属。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植物资源,初步评选出150种适合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利用构建的AHP综合评价系统,从植物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养护成本和资源现状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将植物分为5个等级,每一级30种,重点推荐Ⅰ级植物,包括佛甲草(Sedum lineare)、球兰(Hoya carnosa)、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等30种植物;Ⅱ级植物仅次于Ⅰ级植物,也可适量应用;Ⅲ级植物可用作立体绿化的搭配素材;Ⅳ级和Ⅴ级植物可以作为替补材料,但并不推荐大量使用。基于广州市立体绿化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针对不同应用方式,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及观赏特性,对立体绿化植物的栽培管养进行浅析,总结出种植槽(盆)栽培、框架支撑栽培及攀缘植物的地栽三种栽培技术规程,供广州市立体绿化参考使用。通过对广州市立体绿化应用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广州部分区域立体绿化采用的植物种类少、色彩单一、观赏性低等不足;立体绿化覆盖率偏低,普及度差,很多商业区、桥梁和居民区甚至没有进行立体绿化;外来物种占比大,乡土植物使用率不高;栽培管理不规范,植物死亡率较高。作者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或建议。

刘健[7](2017)在《东南亚多雨地区的排水模式及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研究 ——以柬埔寨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许多企业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市场。东南亚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快速,又与中国有地缘优势和相似的文化背景,是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的首选。而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的开发建设由于与中国在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建材市场、工人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差异,依照国内的建设经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园林景观的角度,对现场建设过程中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径流携沙污染扥问题进行研究论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往往是整个设计的附属,在设计整体的景观之后在布置排水设施以满足功能要求。在东南亚多雨地区,较多的依靠土建工程的排水设施,由于径流的携沙污染,容易形成排水瓶颈,而绿地排水相较土建工程的排水设施拥有较多优势,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本人对研究区域工程项目的研究观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出适合东南亚多雨地区的绿地排水模式和植物配置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柬埔寨进行绿化工程项目时要考虑施工时间,最佳的施工时间是雨季刚过后半月左右,雨季或者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绿化施工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2)绿地排水综合效益高于土建设施的排水手段,在柬埔寨区域应优先考虑采用绿地排水系统。(3)乔木对雨水有良好的滞留作用,草坪对泥沙的拦截作用较强,而灌木较容易造成径流携沙污染,但是灌木层次又是最容易做出绿化效果的层次,综合各层的特点,总结出适合柬埔寨区域的植物配置模型。

许倩雯[8](2013)在《福建省苏铁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铁植物是苏铁目下所有植物的总称,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苏铁植物起源早,至今已有上亿年的历史,其遗传多样性和所蕴含的远古时代丰富的信息,使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全世界都倍受关注。福建省是苏铁植物的原产地之一,省内有丰富的苏铁植物资源。本文为合理的开发利用我省内的苏铁植物资源,进行了福建省苏铁植物资源的调查、苏铁植物盆栽市场调查、苏铁小型水培盆栽开发试验以及新品苏铁盆栽开发,得出以下结果:1、经调查统计,福建省内苏铁植物共有64种,包括24种原产于国内的苏铁植物以及引种的40种苏铁植物。虽然福建省内苏铁植物的野生资源已经十分稀少,但多地都有上千年的古苏铁植物生长,且引种的苏铁植物在福建省内生长状况良好,说明福建省的气候适宜这些苏铁植物的自然生长。2、经福建省苏铁植物市场调查,了解了福建苏铁植物市场的现状和消费人群的需求:福建省内销售的苏铁植物品种较少且大多为园林苗木,较少作为盆栽销售,且都为传统的土培,形式单一;而市场上对中小型盆栽植物的需求量更大,大部分消费者追求新颖、多功能、性价比高的植物盆栽,水培盆栽广受好评。3、苏铁小型水培盆栽开发试验,苏铁可以水培,且在使用营养液的条件下能提高苏铁水培的成活率。4、结合福建省内苏铁植物资源调查、苏铁盆栽市场调查以及苏铁水培对比试验发现,开发新品种、新形式的苏铁植物盆栽,其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5、为更好地开发新品苏铁盆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方案和营销策略,其模式也适用于因地制宜的开发其他植物新品盆栽,形成一套开发新品盆栽的体系,可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郑俊仙[9](2013)在《草坪植物短葶山麦冬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文中指出短葶山麦冬属百合科山麦冬属,是多年生常绿簇生草本,且花、叶、果均具观赏性,具有重要观赏和栽培价值,是我国南方园林植物配置普遍应用重要草坪植物之一。短葶山麦冬可应用于花境,或种植于公园绿地林下与林缘,或作为水土保持的护坡植物,或用于城市立交桥桥荫绿化及小区阴面绿化,有条件的城市或公园可建立专门的园林药用植物园,发展科普教育事业。但近年来随其在南方园林配置上的广泛应用,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因缺乏重视和系统的配套养护措施,其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2009以来,短葶山麦冬的病虫害暴发成灾,严重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价值。然而,我国目前对其病虫害缺乏较深入的研究,其病虫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立足于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流行及防治,是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保护城市绿化、美化面貌,保护园林植物及风景区免受病虫危害,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实现其景观与生态功能,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签于上述情况,对其开展研究和防治已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短葶山麦冬病虫害主要种类展开调查,研究并掌握其发生规律,探析病虫害的成灾原因,旨在将来有针对性地研发无公害防治技术,减轻主要病虫害的危害。1、短葶山麦冬的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和采集了危害短葶山麦冬各部位的病虫害标本38号标本,经鉴定,短葶山麦冬叶部病虫害有褐斑病、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等,其中褐斑病最重,致使大量叶片感病失绿,感染株率达40-50%,少数苗床感病率达70-80%:虫害有蚧虫、蚜虫、蛴螬、蓟马等,其中蚧虫为害最重,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叶汁,使短葶山麦冬叶片失绿、并携带和传播病害,二者复合为害率约80%,蚧虫经权威专家鉴定为苏铁褐点并盾蚧Pinnaspis aspidistrae (Signoret)。鉴于上述情况,应针对褐斑病和苏铁褐点并盾蚧开展重点研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以便提出合理、及时、有效、安全的防治措施。2、短葶山麦冬主要病虫害的成灾原因根据野外定期、定点调查,结合病虫害的发生历史,探讨病虫害成灾的原因主要有:新植幼苗、苗床均无采取任何消毒处理即行栽培以及采收后病株残体处理失当,为次年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病原来源:传病媒介昆虫蚧虫的大量暴发,携带并传播大量植物病原菌,致使短葶山麦冬在短期内遭受病、虫复合危害;幼苗郁闭以后导致生长密度过高,不利于通风透光,创造了病虫害成灾的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风雨及苗床排水不畅均有利于病原的传播、侵入和流行。3、苏铁褐点并盾蚧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苏铁褐点并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可危害多种禾本科、棕榈科植物。成虫具有典型的性二型现象,雄成蚧体长约0.6mm,翅展约1.5mm,长条形,具有白色溶蜡状介壳,背具纵脊3条,脊沟很窄体黄色,复眼黑色,腹末具针状交尾器;雌成蚧虫体纺锤形,长2.0-2.8mm,介壳灰黄、黄褐或褐色,细长口针极其发达;前端尖狭,后胸开始膨大,常弯曲;后胸与臀前腹节侧突显着,触角远离,后气门具盘腺2-3个。雌蚧发育属渐变态,雄蚧发育属过渐变态。在适温范围内,各虫态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应用“最小二乘法”测定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7.94±1.49℃和318.8±19.1DD。依据福建的气象资料,预测该虫的年发生约2代,与实际调查发生的世代数相吻合。苏铁褐点并盾蚧在叶面生活的虫口数量多于叶背;在不同部位的虫口密度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果>叶>枝梗>花;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各龄虫态主要在叶片、果实上越冬,次年3月份上旬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并在叶片上吮吸取食为害。全年有两个害虫发生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发生在3-5月,多以1龄、2龄若虫及雌成虫为主,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害虫主要聚集在叶面上取食;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11月-次年1月,害虫种群达到次高峰,多在果实部位取食,但不会造成严重灾害,因此叶部和果实是害虫防治的关键部位。每年2-3月和6-11月则是该虫发生最不活跃时期,可能与极端高温和低温有关,值得深入研究。此外,苏铁褐点并盾蚧具有世代交替和孤雌生殖现象。苏铁褐点并盾蚧是短葶山麦冬的最主要害虫,应进一步开展防治试验,既可减轻该虫对寄主的直接危害,还可以减少它们对有害病原的携带与传播机率,对于减轻病虫害的复合危害具有重要意义。4、叶部褐斑病及防治试验该病主要发生于叶尖或叶缘,初期出现淡黄褐色的褪绿斑,逐渐向下蔓延扩大呈不规则的病斑,然后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后期,病斑边缘为黑褐色,并进一步加深,叶尖开始腐烂。经徒手切片镜检,该病害的病原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格孢腔菌属(Pleospora)的病原。子座半埋生于植物组织中,子囊壳球圆筒形;含多个子囊,每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有色,每个子囊孢子具4胞。该病在短葶山麦冬的生长季节均可发病,每年3月开始,5-8月为发病盛期,10-11月为衰退期。调查和镜检发现,病原主要在病叶残体、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可从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植株;同时,1-2龄爬行的若蚧、发病前期飞溅的雨水、用于移栽的新苗及其携带的土壤中均检测出该病原的分布,因此风雨季节可使病情加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防治措施后,幼苗的发病率、单株叶片发病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表明杀菌剂对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可采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g/m2剂量用于幼苗移栽前的苗床消毒,施用生物制剂多抗菌素1g/m2也可起到治疗和保护的辅助作用:幼苗叶部发病后,采用多氧清1:100-200进行叶面喷雾,也可对植株起到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不造成污染,建议在苗圃中推广使用。5、其它防治技术综合应用园林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是目前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结合短葶山麦冬病虫的发生特点和成灾原因,本文认为其它防治技术首先应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力求筛选并应用对病虫害拮抗能力较强的短葶山麦冬抗性品系;其次,杜绝栽植不健康的短葶山麦冬,建议选择健壮植株,尽量避免被栽植于阴蔽场所,苗圃中可适时轮作;再次,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理感病虫的植株,适时修剪与松土,破坏病虫害休眠场所;还有加强本土天敌的保护和利用,适当通过人工饲养与助迁,增加天敌种群数量,实现持续的控害目的。

潜伟平,刘小艳,饶玉梅,房建辉[10](2011)在《论多头铁树的盆景创作与养护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苏铁的生长特性,以及铁树盆景的美学价值和创作技巧。对铁树盆景制作的关键技术作了详细论述,同时对铁树盆景的养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

二、盆栽苏铁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盆栽苏铁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课程相关理论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过程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过程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科学素养调查前后测结果分析
    3.2 学习兴趣调查前后测结果分析
    3.3 考试成绩结果分析
    3.4 川派盆景知识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广州阳台绿化现状调查与植物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阳台绿化的概念
        1.1.2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1.3 中国特色发展建设的内在需求
        1.1.4 国外发展概况
        1.1.5 国内发展概况
        1.1.6 广州阳台绿化的基本情况
    1.2 阳台绿化的原则
        1.2.1 安全性原则
        1.2.2 生态性原则
        1.2.3 统一协调原则
        1.2.4 以小见大原则
        1.2.5 以少见多原则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调查方法与内容
    2.1 调查时间
    2.2 调查地点及其基本情况
        2.2.1 调查地点
        2.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封闭程度的阳台绿化形式
        3.1.1 封闭式阳台
        3.1.1.1 盆栽式、假山式和园林式
        3.1.1.2 选材与景观要素
        3.1.2 半封闭式阳台
        3.1.2.1 盆栽式、假山式和园林式
        3.1.2.2 选材与景观要素
        3.1.3 开放式阳台
        3.1.3.1 盆栽式、花箱式和假山式
        3.1.3.2 选材与景观要素
    3.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广州阳台绿化的优势特点
    4.2 广州阳台绿化人群与需求具有多样性
    4.3 广州阳台绿化的配置形式
    4.4 广州阳台绿化的发展建议
        4.4.1 规范行业体系和政策支持
        4.4.2 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4.4.3 广州阳台绿化新思路探讨
        4.4.3.1 以岩石园为主题
        4.4.3.2 以热带雨林为主题
        4.4.3.3 以花境为主题
        4.4.3.4 观叶植物主题形式
        4.4.3.5 多肉植物类主题形式
        4.4.3.6 苔藓类主题形式
        4.4.3.7 乡土植物主题形式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广州居民阳台绿化调查
附录 B 广州阳台绿化常用植物种类(按拉丁学名排序)

(4)苏铁繁殖与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繁殖
上盆管理
病虫害防治
虫害

(5)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研究 ——以陆生植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花卉植物的重要性
        1.1.2 花卉植物适应性及观赏性研究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1.1.3 花卉植物在城市建设中的科学性要求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城市花卉植物运用综述
        1.3.2 高原山地花卉植物观赏性及适应性评价综述
        1.3.3 国内外植物配置的评价体系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方法
        1.5.4 创新点
        1.5.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位概况
    2.2 自然概况
        2.2.1 地理特点
        2.2.2 气候特点
        2.2.3 水资源特点
        2.2.4 土壤特点
    2.3 人文社会概况
        2.3.1 人口分布
        2.3.2 民族特征
        2.3.3 人文景观
    2.4 区域发展概况
        2.4.1 区域发展条件
        2.4.2 区域经济发展
    2.5 研究区域范围与选择原因
第3章 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法
    3.2 调查分析
        3.2.1 居住区景观规划中的花卉植物现状调查分析
        3.2.2 街道绿地景观中的花卉植物现状调查分析
        3.2.3 公园绿地的花卉植物调查结果分析
    3.3 昆明花卉植物调查结果统计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AHP的昆明花卉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观赏性和适应性评价
    4.1 层次分析法与植物景观适宜性评价
        4.1.1 层次分析法(AHP)法的原理
        4.1.2 层次分析法的选取与植物观赏性与适应性评价
    4.2 昆明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和适应性模型的建立
        4.2.1 评价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4.2.2 评价因子的选择
        4.2.3 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指标权重集的确定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计算层次总排序权向量和一致性检验
        4.3.3 小结
    4.4 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观赏性及适应性分析
        4.4.1 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分析
        4.4.2 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的适应性分析
        4.4.3 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观赏性和适应性模型综合分数统计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花卉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优化运用案例
    5.1 花卉植物在城市居住区绿地中的优化实践
        5.1.1 金坤尚城C地块
        5.1.2 金坤尚城D地块
    5.2 花卉植物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优化实践
        5.2.1 根据鉴赏与视角元素进行绿化景观构图
        5.2.2 花卉植物构景运用
    5.3 花卉植物在城市道路绿地中的优化实践
        5.3.1 城市道路绿地改造现状
        5.3.2 丰富花卉植物景观的构景形态
        5.3.3 凸显绿化模式
        5.3.4 城市道路改造断面的改善设计
    5.4 城市花卉植物的地域特色建构
        5.4.1 优化本土植物,体现季相景观
        5.4.2 结合环境因子,彰显城市形象
        5.4.3 融合城市文化,突出地域特色
        5.4.4 立足于城市规划建设
第6章 论文小结、不足
    6.1 结论与讨论
    6.2 本文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广州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体绿化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1.1.1 立体绿化的概念
        1.1.2 立体绿化的类型
        1.1.3 立体绿化的功能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立体绿化的相关政策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的现状调查
        2.2.2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的筛选与评价
        2.2.3 广州市立体绿化栽培技术应用探讨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查阅
        2.3.2 实地调查
        2.3.3 AHP综合评价法
        2.3.4 栽培技术研究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州立体绿化植物种类组成
        3.1.1 广州立体绿化植物种类组成
        3.1.2 广州立体绿化植物使用频率统计
    3.2 广州市立体绿化类型分析
        3.2.1 墙面绿化
        3.2.2 桥梁绿化
        3.2.3 棚架绿化
        3.2.4 屋顶绿化
        3.2.5 阳台绿化
    3.3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的筛选与评价
        3.3.1 评价对象的确定原则
        3.3.2 综合评价方法
        3.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4 广州市立体绿化栽培技术应用
        3.4.1 种植槽(盆)栽培技术
        3.4.2 框架支撑栽培技术
        3.4.3 攀援植物栽培技术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4.2.2 广州立体绿化的几点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东南亚多雨地区的排水模式及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研究 ——以柬埔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吴哥窟雨水系统
        1.3.2 柬埔寨传统雨水系统
        1.3.3 国内常用园林景观排水模式
        1.3.4 国外的雨水管理体系
        1.3.5 总结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查阅文献记载
        1.4.2 实地观测
        1.4.3 归纳分析
    1.5 技术路线分析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水文情况
    2.2 研究区域地质情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表土
    2.3 小结
第三章 雨水的集流与排除模式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3.2 常见雨水汇集模式
        3.2.1 向线性排水系统汇水
        3.2.2 向点状排水系统汇水
    3.3 径流估算
    3.4 排水能力估算——曼宁公式
    3.5 小结
第四章 工程排水设施的对比研究
    4.1 土建工程排水设施
        4.1.1 硬化地面的地表径流
        4.1.2 沟渠排水
        4.1.3 管道排水
    4.2 绿地排水
        4.2.1 绿地地表径流
        4.2.2 排水草沟
        4.2.3 下沉式绿地和水塘
    4.3 水土流失
        4.3.1 水土流失对景观的影响
        4.3.2 防治水土流失常见工程措施
        4.3.3 防治水土流失常见工程措施对景观的借鉴意义
    4.4 土建工程排水与绿地排水的对比
        4.4.1 排水效率对比
        4.4.2 建设成本对比
        4.4.3 景观效益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绿地排水区域的植物配置
    5.1 植物配置的通用性原则
        5.1.1 生态原则
        5.1.2 功能原则
        5.1.3 美学原则
        5.1.4 经济原则
    5.2 东南亚风格植物配置特点
    5.3 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方法
        5.3.1 植物材料
        5.3.2 绿地排水区域的植物配置方式
        5.3.3 地形处理
    5.4 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项解析
    6.1 项目的规划布局
        6.1.1 建筑格局
        6.1.2 道路与绿地
    6.2 庭院
        6.2.1 庭院植物配置与小气候
        6.2.2 庭院排水系统
        6.2.3 泳池及周边种植
        6.2.4 铺装与绿地
    6.3 建筑中庭
        6.3.1 阴脊与绿化
        6.3.2 铺装与绿地
    6.4 道路
        6.4.3 路侧绿化带
        6.4.4 隔离绿化带
    6.5 沙滩
    6.6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金边、西港苗圃植物材料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福建省苏铁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苏铁植物栽培的研究进展
        1.1 苏铁植物的生理特征
        1.2 中国苏铁植物分布情况
        1.3 我国苏铁植物的栽培现状
        1.4 苏铁植物的应用
        1.5 国内外苏铁植物保护与研究及市场现状
    2 苏铁植物的繁殖与盆植
        2.1 苏铁植物的繁殖
        2.2 苏铁植物的盆植
        2.3 苏铁植物的水培
    3 我国苏铁盆栽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问题
        3.2 市场问题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搜索
        4.2 走访调查
        4.3 试验
        4.4 问卷调查
        4.5 分析总结
    5 展望
第二章 福建主要苏铁植物资源调查
    1 福建省现有栽培的苏铁资源
        1.1 福州植物园苏铁植物资源调查
        1.2 厦门植物园苏铁植物资源调查
    2 福建苏铁植物自然分布资源调查
    3 福建省苏铁植物古树资源
    4 总结
第三章 福建苏铁盆栽市场调查
    1 问卷设置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 总结
第四章 苏铁小型水培盆栽开发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1.2 测定项目及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苏铁水培的外观变化及成活率
        2.2 苏铁水培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比
        2.3 苏铁水培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比
        2.4 苏铁水培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对比
    3 结论
第五章 新品苏铁盆栽开发
    1 可开发苏铁品种介绍
    2 开发方式及营销策略
        2.1 开发方式
        2.2 营销方式
    3 新品种苏铁盆栽开发的利弊
    4 总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草坪植物短葶山麦冬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草坪植物及其重要意义
    1.2 短葶山麦冬观赏价值及园林应用形式
        1.2.1 短葶山麦冬的园林观赏价值
        1.2.2 短葶山麦冬的园林应用形式
    1.3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1.3.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及其重要性
        1.3.2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生特点
    1.4 草坪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1.4.1 草坪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1.4.2 草坪植物虫害的研究进展
    1.5 短葶山麦冬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短葶山麦冬病虫害种类调查
        2.1.1 调查方法
        2.1.1.1 试验地随机调查
        2.1.1.2 病虫害标本采集与鉴定
        2.1.2 调查地点概况
        2.1.3 明确病虫害的主要种类与成灾原因
    2.2 主要害虫苏铁褐点并盾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2.2.1 建立害虫实验种群
        2.2.2 生物学特性观察
        2.2.3 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测定
        2.2.3.1 测定方法与供试虫体
        2.2.3.2 计算方法
        2.2.3.3 预测理论
        2.2.4 野外种群发生动态调查
    2.3 短葶山麦冬叶部褐斑病及防治试验
        2.3.1 危害部位与症状
        2.3.2 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2.3.3 发生与发展规律
        2.3.4 防治试验
        2.3.4.1 苗床土壤消毒试验
        2.3.4.2 叶面防治试验
        2.3.4.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虫害种类
        3.1.1 褐斑病
        3.1.1.1 危害部位与症状
        3.1.1.2 病原
        3.1.1.3 发病规律
        3.1.2 黑斑病
        3.1.2.1 危害部位与症状
        3.1.2.2 病原
        3.1.2.3 发病规律
        3.1.3 根结线虫病
        3.1.4 蚧虫
        3.1.4.1 危害部位与症状
        3.1.4.2 危害习性
        3.1.5 蚜虫
        3.1.6 蛴螬
        3.1.7 蓟马
        3.1.8 其它根部害虫
    3.2 病虫害主要种类及成灾的原因
        3.2.1 病虫害主要种类
        3.2.2 苗木、苗床在移栽时均未经消毒处理
        3.2.3 害虫传病,导致复合为害
        3.2.4 植株密度过高
        3.2.5 携病植株处理不当
        3.2.6 生长环境过于阴蔽
        3.2.7 适宜的气候因素
    3.3 主要害虫苏铁褐点并盾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3.3.1 分类地位、分布与寄主
        3.3.2 形态特征
        3.3.2.1 卵
        3.3.2.2 1龄若虫
        3.3.2.3 2龄若虫
        3.3.2.4 3龄若虫
        3.3.2.5 预蛹
        3.3.2.6 雄成蚧
        3.3.2.7 雌成蚧
        3.3.3 苏铁褐点并盾蚧的生物学特性
        3.3.3.1 生活史
        3.3.3.2 生活习性
        3.3.3.3 苏铁褐点并盾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3.3.4 危害及分布特点
        3.3.4.1 在叶片上的分布
        3.3.4.2 不同部位的虫口密度差异
        3.3.5 种群动态
        3.3.6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4 短葶山麦冬叶部褐斑病及防治试验
        3.4.1 危害部位与症状
        3.4.2 病原鉴定
        3.4.3 病原分离及其培养
        3.4.4 发生与发展规律
        3.4.5 防治效果
        3.4.5.1 苗床土壤消毒试验
        3.4.5.2 短葶山麦冬苗期叶部防病试验
    3.5 其它防治技术
        3.5.1 园林技术措施技术
        3.5.1.1 选育抗病虫品种
        3.5.1.2 栽培措施
        3.5.1.3 管理措施
        3.5.2 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成灾原因
        4.1.2 苏铁褐点并盾蚧生物学特性
        4.1.3 叶部褐斑病及防治试验
        4.1.4 重点推广应用园林、生物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
    4.2 讨论
        4.2.1 关于短葶山麦冬病虫害的成灾原因
        4.2.2 针对苏铁褐点并盾蚧开展重点研究的必要性
        4.2.3 苏铁褐点并盾蚧的食性广泛
        4.2.4 苏铁褐点并盾蚧在福建常年发生
        4.2.5 褐斑病的研究意义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多头铁树的盆景创作与养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苏铁的生长特性及铁树盆景的美学特性
2 多头铁树的盆景创作的关键技术
    2.1 普通盆景制作
        2.1.1 选树造型
        2.1.2 选盆配土
        2.1.3 脱盆
        2.1.4 剪平老鳞
        2.1.5 上盆
    2.2“羊角式”苏铁盆景制作
3 铁树盆景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3.1 控水
    3.2 增加日照
    3.3 人工处理
    3.4 转盆
    3.5 修剪
    3.6 翻盆
    3.7 病虫害防治

四、盆栽苏铁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青秀山苏铁园苏铁类植物病虫害调查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D]. 许恬. 广西大学, 2021
  • [2]基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实践研究[D]. 周航. 西南大学, 2020(01)
  • [3]广州阳台绿化现状调查与植物配置研究[D]. 叶家通.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4]苏铁繁殖与栽培[J]. 陈少萍. 中国花卉园艺, 2017(24)
  • [5]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研究 ——以陆生植物为例[D]. 李伟. 云南大学, 2017(05)
  • [6]广州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D]. 叶自慧.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东南亚多雨地区的排水模式及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研究 ——以柬埔寨地区为例[D]. 刘健. 天津大学, 2017(09)
  • [8]福建省苏铁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D]. 许倩雯.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9]草坪植物短葶山麦冬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D]. 郑俊仙.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10]论多头铁树的盆景创作与养护管理[J]. 潜伟平,刘小艳,饶玉梅,房建辉. 安徽林业科技, 2011(03)

标签:;  ;  ;  ;  ;  

盆栽苏铁叶片变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