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

株洲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

一、株洲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张九月[1](2021)在《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及风景道构建》文中认为伴随着自驾游憩方式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风景道建设的大力扶持,风景道体系的科学化评判与构建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此外,风景资源更是一种亟需平衡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市域风景资源以及风景道体系的梳理能够更好的帮助实现区域风景资源单一开发向统筹管理转变,从而更好的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以株洲市为例,从市域的空间尺度出发,对株洲市风景资源进行了梳理归纳,基于GIS空间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内在的驱动力,并尝试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得到株洲市风景道的构建结果,并提出了优化与保护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的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风景资源以及风景道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景观生态学,从市域尺度提出了风景资源的构成、分类以及分级标准,梳理得到株洲市239项风景资源单体以及其特征、分类、分级和各县市区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自然风景资源、人文风景资源以及非物质风景资源三个大类。(2)基于ArcGIS平台对具有空间点位的139项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株洲市风景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聚型,在各县市区内的分布具有集聚、不平衡分布的特点,分布密度的高值核心集中在株洲市市中心石峰区、荷塘区、芦淞区与天元区交接的位置、醴陵市市中心、茶陵县市中心,其次为茶陵县东部、炎陵县西北部以及攸县的西南部。影响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为地形与高程、植被覆盖度、水系、交通条件、地区经济及产业状况,而人口、行政中心区位、旅游人次与收入则影响不大。(3)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以及GIS空间技术建立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主要包含生态适宜度、开发条件以及风景资源条件三项准则,下分1 1个个指标层因子,并根据其权重以及具体赋值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株洲市最适宜进行风景道构建的区域为株洲市市区中心、醴陵市、茶陵县城区中心,其次为攸县以及炎陵县的城区中心;最不适宜构建风景道的区域则为渌口区中南部、茶陵县北部以及炎陵县的东南部,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筛选得到株洲市一级风景道:G106;二级风景道:G320、S315,S339及S232;三级风景道:S211以及连接的天易大道(城市道路)、S329、G322、G356以及泉坪村连接段、双元村连接段、炎帝陵连接段以及神农谷连接段,并基于廊道以及风景资源点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株洲市风景道体系提出了构建及保护策略。研究结果将为市域风景资源的开发保护以及风景道的体系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游憩道路的科学化管理。

张婷婷[2](2021)在《古田会议代表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大事件。古田会议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发挥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根据群体分析理论,多方位考察古田会议代表的情况,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动机与目的、国内外学者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概况,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追溯古田会议代表的来源。按照古田会议代表的籍贯,研究代表的地域分布和参加革命的契机。在地域分布上,探究古田会议代表人物的社会出身,对其姓氏、年龄构成、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并且逐一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分析代表们参加革命的契机后,认为大多数代表是因为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少数是由于摆脱现实困境和亲友引领。第三部分,分析古田会议召开的原因及过程,研究古田会议代表意见的分歧与统一。按时间顺序叙述古田会议召开的前后事件,讨论当时党内出现的矛盾以及会议代表如何解决矛盾冲突的全过程,并简要叙述古田会议决议在党内的传播。第四部分,进一步将古田会议代表人物的去向量化统计,分析古田会议代表的后续发展,主要分为开国将帅、党政干部、革命英烈、闽西肃反运动中被错杀者以及未能坚持革命者等五类,并逐一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古田会议在历史上的地位,对古田会议在共产党建设中的历史意义做出评价。古田会议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群体的缩影,分析这些代表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抉择,可以发现那时共产党人及红军将士们参加革命和探求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人民军队建设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

冯博文[3](2020)在《隋代南方政区改革研究 ——以湘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开皇九年隋征服陈国之后,携战胜之威对南方的既有政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完成州县二级制的目标。从对湘川地区的考察来看,隋在这一地区的改革过程和策略可以被概括为四个方面:(1)废郡;(2)省县,即大规模省并南朝旧县;(3)移治,即将旧政区治所加以迁移或废诸县择它地新置一县;(4)增州,即增置一批州,随后又将其中若干新州废掉。四项举措之结合,构成隋在南方进行多层次政区改革的完整图景。究其原因,废郡省县是为了涤荡寄存于郡县之中的地方豪强势力,简化行政层级;移治则是废郡省县之补充。在多层次的改革策略之下,南方州、郡、县各级政区的空间结构均被重构,隋帝国的权威得以在南方确立。质言之,隋代南方地区政区改革的四项策略始终贯穿着一个主轴,那就是北朝国家所开启的集权化进程。州级政区的先增后减和县级政区的大量省废体现了湘川地区的地域特色:州级政区的增置具有两方面意义,其一是作为隋帝国控御湘川地区的军政节点,其二则暂时满足地方豪强参与政权的需要,抵消激烈政治、经济改造对地方豪强的冲击;县级政区被废的空间分布特征则体现出隋朝在南方“治从其俗”和“务适便宜”的政策。随着新置州陆续被废和乡官体制终结,地方豪强的政治栖身地被悉数清除,湘川豪强便汇入了隋末反抗的洪流之中,这也导致湘川地区政区向更加合理的格局演化。

彭江琳[4](2020)在《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以湖南省株洲市市级剪纸非遗传承人李映明的“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在把握“红色文化”题材剪纸发展的历史脉络基础上,以剪纸非遗传承人的个案研究来深入分析湖湘“红色文化”题材剪纸作品的主题特色、工艺特色、艺术语言特色、传承方式、影响以及其设计应用等多方面内容。文章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笔者曾于2018年12月、2019年3、5月、7、8月、10月、11月,2020年1月先后多次拜访李映明老师、株洲市文化馆获取第一手调研资料。并通过广泛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作品图像资料,梳理出“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基本形成脉络,并对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作品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文基本框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与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相关的课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等主要内容。第二章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概述部分简要阐述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相关背景,然后在基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下,对李映明个人的剪纸艺术道路、创作思想来源与艺术特色师承关系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以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主题类型和内涵为论述重点,从“红色文化”人物、事件、精神、遗产等几大题材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工艺特色是在概述梳理剪纸工艺的基础上,分别从“单色刻”、“彩色刻”两类创作手段出发围绕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工艺的创新性展开研究。第五章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艺术语言特色主要针对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艺术语言特色展开论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对其剪纸的构图、造型、色彩、装饰四大艺术语言要素展开分析。第六章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传承与影响及设计启示,在分析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传承方式(包括亲缘、师缘与地缘传承)的基础上,总结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传承影响以及其剪纸视觉要素对设计的应用启示。最后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是对之前的主要观点的概述,对李映明老师“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的个人风格和创新之处进行归纳总结,使我们对以李映明老师为典型的湖湘“红色文化”题材剪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综而释之,李映明作为创作“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市级剪纸非遗传承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红色文化”为题材,以现代剪纸工艺和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以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为宗旨。因此,对李映明剪纸的个案研究也是对湖湘“红色文化”题材剪纸传承现状和发展保护思路的整理,对领会现代剪纸中“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形式创新和文化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

谭敏[5](2020)在《影视作品“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究 ——兼论个人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收视群体的收视品味逐渐提升,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受到了广大观众群体的追捧和喜爱。所谓“戏中戏”结构指的是一部剧中套演该戏剧本身之外的其他戏剧的故事或时间。近年来,创作者们为何热衷于使用“戏中戏”结构,“戏中戏”结构究竟有一些怎样的独到功用。本文以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为研究对象,探析“戏中戏”结构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策略、人物塑造、视听语言运用、主题意蕴的建构以及其艺术功能。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毕业作品说明四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括“戏中戏”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梳理当前学界和业界对于“戏中戏”的定义,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将论文研究内容和范围定调,并充分表明本课题的创新和局限。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重点分析“戏中戏”结构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叙事结构和叙述顺序等方面分析“戏中戏”的多样性和空间感;第二章重点探究“戏中戏”结构的人物塑造策略,从人物形象体系、人物关系的设定等角度立体的分析“戏中戏”结构在人物塑造的特点和所产生的效果;第三章基于“戏中戏”结构在视听语言方面的运用,从声音语言、镜头语言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从“戏中戏”结构主题意蕴的多层次性和互动性上总结其效果的实现;第五章结合个人毕业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的拍摄对象主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要素,从“戏中戏”结构的叙事策略的运用、人物关系、主题意蕴的构架等方面进行探究。同时,论文将结合国内外经典“戏中戏”结构影视作品的创作手法并进行归类和对比,将微观分析到具体经典案例与宏观把握相结合,多方法、多角度、系统地对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进行研究,并从中发现“戏中戏”结构的一些优势和局限,分析当前我国影视作品上叙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为后世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叙事探究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李晶[6](2020)在《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研究(1921-1927)》文中提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战火不断,一批女性共产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社会历史舞台上。湖南作为中国革命火焰燃烧最旺盛的地区之一,党组织更是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党内知识女性勇于打破传统妇女的生活方式,离家求学、独立生活、乐于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成功实现了社会身份的转变,在湖南乃至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1921-1927年中共早期湖南地区的革命知识女性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以湖南地方志、湖南人物志、湖南人物档案、妇女运动史料与地方文献为史料基础,搜集整理了共51位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的相关资料,探讨了她们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求学、从事的社会活动和婚恋状况等问题。通过对这51位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的考察发现,她们大多数来自中上层家庭,少数出身于下层家庭,家庭对于她们求学接受教育、新事物、新思想的物质条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党内知识女性通过职业学校、官立学校、私立女校、留学海外等多样化途径,接受新教育或吸收新知识成为新型知识分子,其中受过中等师范教育的革命知识女性人数最多。受地缘、学缘关系和家庭因素影响,这些知识女性选择加入中国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相继奔赴革命道路。在1920年代“革命高于一切”这种流行的时代大潮流趋势之下,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在妇女运动中,党内知识女性通过创办妇女刊物宣传妇运主张、创建妇女组织培养妇运干部和创建平民女校及妇女运动讲习所等方式,推动了妇运发展。在学生时代,党内知识女性就曾身体力行参与或组织过学生运动,挑战学校传统权威,声援爱国运动;而当她们成为中共革命党人后,更是从学生运动的参与者与领导者一跃成为运动学生的策划者,站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最前沿。在工农运动中,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大多服从党组织安排回乡开展工作,创办工农夜校及训练班、创办农民协会等,以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的配偶多为中共党内男性党员,且在党内担任过一定职位。自由恋爱观与革命恋爱观的并行不悖、挣脱传统婚姻束缚与高度服从组织安排的矛盾统一以及女性传统家庭角色与革命事业的两难抉择,构成了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婚恋观的特点,她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革命事业与公共领域,而不是家庭私人生活中。究其婚恋观形成的原因,可归为西方婚恋观的输入、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潮、湖湘文化的熏陶以及湖南新式教育的发展等四个方面。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勇于挣脱传统束缚,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她们在争取自身解放的同时,更是推动着湖南乃至全国妇女传统价值意识的发展。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丹[8](2019)在《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城市的的发展正需要低碳转型。相对于产城融合和低碳城市的发展研究而言,有关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特别是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老工业城市的研究,显得关注不够、剖析有限。老工业城市低碳转型是响应节能减排号召的重要因素,产城融合低碳城市协调发展是从新视角剖析城市各要素相互联系,是因地制宜异同齐驱的建设思路。因此,株洲市以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探讨建设过程中在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之间的异同点,思考未来的建设走向,为当前城市低碳转型大潮中,尤其是老工业城市的低碳建设起引导作用。论文以株洲市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产城融合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抓手,以两者相结合的双视角对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进行探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探索株洲市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株洲市未来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参考。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确定了研究方案。第二章从背景和综述等角度参考相关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第三章从产城融合和低碳城市两个角度借鉴国内外相对成功的案例,可为株洲市提供借鉴经验,通过相关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必要性分析探讨“产城融合”和“低碳城市”协同关系。第四章确定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熵值法、耦合度和协调度,对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权重、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明确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两者之间的现状关系,再借助Eviews建立两者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产城融合和低碳发展对株洲市建设的贡献点和影响力,最后通过与全国和湖南省的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判断株洲市建设定位的准确性,总结出株洲市发展特点和明确建设思路。第五章从政策导向、目标路径角度,构建适宜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提出经济、社会和生活低碳的建设重点,从规划布局与产业低碳化实现经济低碳,整体创建森林碳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绿色能源实现社会低碳,重塑居民消费意识,创建低碳社区,以行动实现生活低碳。

向蔷[9](2019)在《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下辖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我国各设区的市已普遍享有地方立法权,但它们的立法能力状况却在实践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按照《立法法》第72条第4款规定,立法能力是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的法定必备条件之一。如果说,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基于《宪法》和《立法法》的赋权由此而获得了“立法权利能力”的话,那么,其在立法项目选择、法规起草、资源调动及适应变动等方面的能力就构成了其“立法行为能力”,而其自我防错、主动纠错和及时改错等能力则构成设区的市“立法责任能力”。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可从立法需求、立法供给及其立法提升潜力三方面进行评估。能力评估旨在保障地方立法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产品,在立法过程中既不能消极懈怠和“不作为”,也不能超出法定的权限范围“乱作为”;提供立法服务以促发展和保民生为导向;基于立法是一项永无穷期的工作,故立法能力常常是动态发展的,且有持续提升和发展的潜力。本文以湖南省下辖14个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能力建设状况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深入考察设区的市人大被授予并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过程,分析其目前的立法条件、立法需求、立法成果,研究相关立法主体的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分析其立法队伍建设现状,研究相关主体立法权限及其立法程序运行状况等。通过获取调研资料、数据等第一手研究素材,由点到面观察我国目前各设区的市立法能力现状,剖析其中凸显的突出问题,分析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制度成因,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能力建设的理论模型、经验认知及相应的对策性方案。通过深入考察发现,各设区的市自2015年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在稳步推进各项立法工作的同时,其自身的各项立法能力建设也在不断推进。近年来,各设区的市立法机关相继推出了很多颇有地方特色的立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设区的市的立法需求,且随着地方立法工作机制的逐步完善,设区的市立法工作队伍及其各项条件建设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尽管如此,由于立法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设区的市目前仍然只有“半个立法权”,其立法的“权利能力”尚有不足;在地方立法实践中,重复立法、立法同质化现象凸显出我国设区的市在立法实践中的制度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非理性化倾向就是在地方自主立法“先行先试”导向下“过分追求特色”,亦由此导致其在地方立法过程中的风险预测能力及相关的防错和纠错能力捉襟见肘。从总体上看,我国设区的市立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设区市人大立法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挥人大主导设区的市立法的平台作用。提高设区市立法技术,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建设,推行立法人才专职专业化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地方立法。设区市立法能力建设的制度经验昭示:必须始终坚守地方立法能力建设的法治向度,合理配置地方立法主体的“权责能”;从近年来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的实际情况看,可以考虑在必要时改省级人大常委对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批准制度”为“备案制度”;在不断加强地方立法能力建设的进程中,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有选择性、有步骤地释放县区级地方立法权限。

林玲[10](2019)在《炎帝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提出炎帝是史前时期的重要神话人物,秦汉之际与神农杂糅,享有“农业始祖”之称。先秦文献记载中,神农是农业文明发生时代的代表人物,而炎帝则是带有巫术宗教性质的火师,在汉代经过刘歆的附会以及后人的建构,炎帝与神农逐渐融为一人。在俗民信仰中,炎帝具有多重神格,是关系农业丰收、日常祸福的重要神只。甘肃仇池、山西上党、陕西宝鸡、河南伊川、湖南炎陵、湖北随州等地都广泛流传着炎帝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本文探讨了炎帝的神格性质、部族迁徙、民间信仰和当代展演,对所搜集的炎帝神话典籍文献与口头文本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学界尚存争议的问题予以厘清、分析。此外,笔者通过对山西、陕西、湖南三地炎帝文化的实地考察与比较,较为全面地展现出炎帝信仰的地域特色与炎帝文化的传承现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炎帝研究综述、本文的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四个方面。第二章,对炎帝神格性质的探析,主要是对炎帝原生神格“火神”、次生神格“农业神”、衍生神格“雨神”身份的论述。首先是对炎帝“火神”身份的分析,春秋时期《管子·轻重戊》《左传·昭公十七年》《国语·晋语四》等古籍皆言炎帝为火师。本小节通过梳理“五行说”与炎帝“火师”身份之间的文化渊源,重点探究炎帝如何在官方政治、民间信仰的推动下由“火师”逐渐被配为“南方之帝”,最终演变成“火神”的发展过程。其次在炎帝“农业神”神格一节中,对炎帝、神农二者身份如何被黏连予以分析梳理,认为后人推崇炎帝的重要原因在于“神农”赋予他的“农业神”身份。就炎帝农业功绩而言,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现谷种,教民耕种;二是始作耒耜,发展农业。再者是对炎帝“雨神”神格的讨论,该小节以现代语境下高平长畛村独特的“祈雨习俗——逼炎帝下雨”为例,深入挖掘当地求雨民俗仪式的宗教性、信仰的世俗性、方式的地方性等特征,展示出山西高平祈雨习俗中“暴尪求雨”“结神亲”等古俗遗存。第三章,炎帝部族迁徙的地望辨析,本章侧重于对炎帝部族活动地域的梳理。学界炎帝故里之争由来已久,对“神农、炎帝分属二人”之说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对其“故里”探究时又将二者相混,本文主张炎帝、神农既非同一人,也非同一部族,故对二者传承地的分析应该分而述之,不可混为一谈。第一节分别对炎帝、神农的传承地进行考证,从“姜”“羌”字形相近、姜水与羌水同源、姜炎部族与古羌族活动地域范围的重合、上古时期秦陇一带生态环境四个角度出发,得出炎帝所生之地——姜水,属于秦陇文化圈;后通过对“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以及“淇山”由“标志性地名”转化为“文化性地名”的分析,得出“神农部族活动范围应在太行之野”的结论。第二节以“常羊山”为切入点,认为炎帝族与神农族由于部族征战、自然灾害等原因,最终融为一个部族。炎帝沿袭神农之号,故称炎帝神农氏;并进一步探究古上党地区的“羊头山”与甘肃一带“常羊山”的关系,明确炎帝部族迁徙所带来的“常羊山”与“羊头山”的山名更替,认为现代意义的“常羊山”较之最初典籍中的“常羊山”,地理位置已经发生了改易。第三节首先对“陈”所在之地“宝鸡陈仓”与“河南淮阳”分别介绍,从炎帝部族战败迁徙与“陈、鲁二地的炎帝文化遗存”两方面入手,以证明炎帝部族在河南、山东一带也曾有过生产活动。第四节侧重于对炎帝“‘被’葬长沙”过程的梳理,主要分析了宋代、明代、清代三朝“炎帝葬于茶乡之尾说”的定型过程。第四章,炎帝信仰的地域比较。本章以山西上党、陕西宝鸡、湖南炎陵三地的炎帝信仰为研究对象,试图展现出不同地域炎帝信仰的特征,即“庙宇碑记中炎帝信仰的功能性”“口承文本与崇火尚红习俗中炎帝信仰的地方性”“官祭与血祭下炎帝信仰的多元性”。通过对三地炎帝信仰的考察与探究,勾勒梳理了山西上党地区明清碑刻所体现的炎帝信仰的社会规范性、民间宗族性、信仰多功能化等特征;陕西宝鸡地区口承文本、“崇火尚红”习俗与炎帝信仰的互动关系;湖南炎陵地区官祀(官祭)与民祀(血祭)、信仰的道统化、皇权力量等因素,对南方炎帝地域文化生成的促进作用。三地炎帝信仰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成为衔接地方历史传统、承载俗民记忆的重要存在方式。第五章,当代炎帝神话与文化景观的互动。以山西高平炎帝陵为个案,重点论述在文化产业化思潮中炎帝神话传说的当代表述。第一节主要分析了当代炎帝形象的三个层面,即对其“人文始祖”身份的阐释、“民族精神象征符号”的宣扬以及民众对炎帝“俗神”身份的建构;通过典籍文献与民间口头文本的对读,分析在社会意识、国家话语的渗透下炎帝形象的生成与存在形态。第二节从神话文本、景观遗存、信仰仪式三个方面来探究炎帝神话与文化景观间的互动关系,认为景观拥有客观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由人类生命活动体验而赋予它的文化属性。景观记忆的激活,往往需要依托神话传说、祭祀仪式等活态资源来实现。第三节则是针对炎帝陵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山西高平炎帝文化呈现出既有地域特色又兼具全国性炎帝文化的共通特质,总体表现为文化上差异性的不断消解,趋同性的不断增强。炎帝神话传说产业化在资源利用方式上的模式化,对文化景观打造的平庸化,以及在生产性保护发展走向上的滞后,都大大削弱了炎帝文化的经济价值。因此,如何“讲好高平自己的炎帝故事”“打造炎帝文化品牌”“完善相应公共服务设施”是山西高平炎帝陵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注重活态资料的挖掘,试图通过对地方口头传说、庙宇碑刻、庙会活动、信仰习俗的分析,对炎帝神话传说的民间形态予以描述。每一部分力求以研究问题为切入点,或是对以往学术讨论的整理爬梳,或是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或是结合新发现的地方材料进行论述阐发。本文将炎帝文化置放于“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科背景下考察,注重对炎帝文化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特定存活地域的探究,以期呈现出炎帝神话传说的地方历史传统与当代民众信仰现状。

二、株洲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株洲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及风景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风景
        1.2.2 风景名胜区
        1.2.3 风景资源
        1.2.4 风景道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风景资源研究进展
        1.3.2 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1.3.3 风景道研究进展
        1.3.4 评述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旅游与游憩理论
        1.4.3 信息学理论
        1.4.4 线性空间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采用方法
        1.5.4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背景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1.4 旅游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
        2.2.2 风景道的构建方法
    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3.1 市域风景资源的认定标准
        2.3.2 前期资料搜集
        2.3.3 资源的筛选
        2.3.4 数据预处理
3 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株洲市风景资源构成
        3.1.1 株洲市风景资源的构成
        3.1.2 株洲市风景资源特点分析
    3.2 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2.1 空间分布类型
        3.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3.2.3 空间分布密度
4 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内在驱动力分析
    4.1 主导因子的选取
    4.2 自然驱动因子
        4.2.1 地形与高程
        4.2.2 水系
        4.2.3 植被覆盖度
    4.3 人文驱动因子
        4.3.1 交通条件
        4.3.2 经济与人口
        4.3.3 行政中心
        4.3.4 文化
5 株洲市风景道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5.1 构建的必要性
    5.2 风景道构建基础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范围
    5.3 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5.3.2 指标分级标准与赋值
        5.3.3 权重的确定
    5.4 基于AHP的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结果
        5.4.1 单因子评价结果
        5.4.2 综合评价结果
    5.5 风景道构建与风景资源关联性分析
        5.5.1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风景道构建
        5.5.2 风景道体系的优化
        5.5.3 风景道与风景资源关联性分析
6 株洲市风景道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6.1 目标及原则
    6.2 基于廊道的构建策略
        6.2.1 整体构建策略
        6.2.2 具体构建策略
    6.3 基于风景资源点的保护策略
        6.3.1 宏观层面
        6.3.2 微观层面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株洲市风景资源名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古田会议代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学术史回顾
        1.古田会议革命史料汇编
        2.古田会议的史实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史料
一、古田会议代表的溯源
    (一)古田会议代表的组成
    (二)古田会议代表的地域分布
        1.湖南
        2.福建
        3.江西
        4.四川
        5.其他
    (三)古田会议代表参加革命契机分析
        1.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
        2.摆脱现实困境
        3.亲友引领
二、古田会议代表意见的分歧与统一
    (一)古田会议召开前的分歧
        1.柏路会议
        2.罗福嶂会议
        3.中央“二月来信”与白砂会议
        4.红军第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
        5.中央“九月来信”
    (二)古田会议代表意见的统一
        1.古田会议的前期准备
        2.古田会议的召开
        3.古田会议在党内传播
三、原古田会议代表的后续去向
    (一)从古田会议代表中走出的开国将帅
    (二)从古田会议代表中走出的党政干部
    (三)在革命中牺牲的英烈
    (四)闽西肃反运动中的原古田会议代表
    (五)叛逃的原古田会议代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隋代南方政区改革研究 ——以湘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三、史料、区域概念与方法
    四、写作思路
上篇:隋初湘川地区政区面貌复原
    第一章 湘川地区政区的地理基础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与交通状况
        第二节 人文地理基础:人口与族群
    第二章 陈隋湘川地区疑难政区问题考实
        第一节 南朝衡东郡诸县地望新考
        第二节 南朝零陵郡所属县治新考
        第三节 南朝隋代临武、义章县地望考
        第四节 陈代沅陵郡属县县目新解
        第五节 南朝环洞庭地带诸县地望探微
        第六节 南朝长沙郡属县地望研究
        第七节 南朝隋代峡江地带县治新探
        第八节 江夏、汝南县沿革关系小考
    第三章 隋初陈国湘川地区的政区建制
下篇:隋对湘川地区的政区改革
    第一章 隋调整陈湘川地区政区的背景
        第一节 陈国湘川地区政区建制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湘川豪强的地方特色
        第三节 改革的契机:隋平陈战争的胜利
    第二章 隋调整陈湘川地区政区的举措
        第一节 废郡:郡级政区的罢废
        第二节 省县:县级政区的大量省并
        第三节 移治:湘川地区县治体系的重塑
        第四节 增州:州级政区的先增后减
        小结
    第三章 隋对湘川地区政区改革的地域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增州与省县:隋湘川地区政区改革的地域特征
        第二节 隋代政区改革的后续影响
        小结 地方人群与湘川地区政区改革
余论
附录 :隋平陈后-南方牧守令僚佐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4)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考察法
    第六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现代剪纸
        二、“红色文化”题材剪纸
    第二节 “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缘起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第三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缘起
        一、艺术道路概述
        二、创作思想的来源
        三、艺术特色的渊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的题材特色
    第一节 “红色文化”人物题材
        一、时代伟人题材
        二、工农兵题材
    第二节 “红色文化”事件题材
    第三节 “红色文化”精神题材
    第四节 “红色文化”遗产题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的工艺特色
    第一节 剪纸工艺概述
    第二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工艺特色
        一、单色刻法
        二、彩色刻法
    第三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艺术语言特色
    第一节 构图语言
        一、红花绿叶式
        二、全景式
        三、对称式
    第二节 造型语言
        一、平视法
        二、简括法
        三、添加法
    第三节 色彩语言
        一、单色
        二、复色
    第四节 装饰语言
        一、花草纹样
        二、几何纹样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传承影响与设计启示
    第一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传承方式
        一、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亲缘和师缘传承
        二、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地缘传承
    第二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传承影响
    第三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的设计启示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影视作品“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究 ——兼论个人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戏中戏”结构的叙事策略
    1.1 戏中戏叙事顺序的把握
        1.1.1 时间线性的正叙
        1.1.2 营造悬念的倒叙
        1.1.3 立体多彩的插叙
    1.2 戏中戏叙事结构的“多层”策略
        1.2.1 戏中戏叙事的“嵌套结构”和“多层时空”
        1.2.2 戏中戏叙事的“多样性”与“联盟性"
        1.2.3 戏中戏叙事的“线性”与“非线性”并用
    1.3 戏中戏叙事视角的多重性
        1.3.1 采用平民意识来体现人文关怀
        1.3.2 采用专业视角来强化权威解读
        1.3.3 采用全知叙事来赋予深远涵意
第二章 “戏中戏”结构的人物塑造策略
    2.1 戏中戏中人物形象体系的构建
        2.1.1 通过演员分饰多角丰满人物个性
        2.1.2 借用人物角色的多样性丰富剧情
        2.1.3 通过精简人物配置实现戏剧冲突
    2.2 戏中戏中人物关系设定的策略
        2.2.1 人物关系的统一与冲突
        2.2.2 人物关系的平行与交错
        2.2.3 人物关系的延长与排他
    2.3 戏中戏中人物连接方式的运用策略
        2.3.1 借情景再现投射剧中人物情感
        2.3.2 以多重线索塑造立体人物形象
        2.3.3 用剪辑打破人物形象的脸谱化
第三章 “戏中戏”结构的视听语言运用策略
    3.1 戏中戏的画面语言运用技巧
        3.1.1 适实当凸显黑白摄影的魅力
        3.1.2 用丰富色彩营造舞台光影
        3.1.3 活用蒙太奇组接构建逻辑思维
    3.2 戏中戏声音语言的叙事策略
        3.2.1 通过解说加工艺术内涵
        3.2.2 用音乐丰富剧情内容
        3.2.3 同期声强化情绪起承转合
第四章 “戏中戏”结构中主题意蕴建构策略
    4.1 通过“戏中戏”建构多层次主题意蕴
        4.1.1 通过意境借景抒情
        4.1.2 主题的内层整合方式
        4.1.3 意蕴的悲喜重叠方式
    4.2 通过“戏中戏”来达成主题意蕴相互作用
        4.2.1 通过戏中戏情节的多线性来实现多主题的相互作用
        4.2.2 通过戏中戏彰显人物性格来达成多主题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析
    5.1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作品梗概
    5.2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多方式、多角度叙事策略并用
    5.3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人物、人物关系多层性叙事策略
    5.4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多层主题、主题意蕴相互作用
    5.5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戏中戏结构建构的效果及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国内外主要影像资料
附录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研究(1921-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群体概况(1921-1927)
    一、家庭出身情况
    二、教育背景
    三、入团、入党之路
        (一)受地缘、学缘关系影响
        (二)受家庭因素影响
第三章 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从事的社会活动(1921-1927)
    一、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与妇女运动
        (一)创办妇女刊物,宣传妇运主张
        (二)创建妇女组织,培养妇运干部
        (三)创建平民女校和妇女运动讲习所,推动妇运发展
    二、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与学生运动
        (一)发动和组织学生运动,挑战学校传统权威
        (二)组织和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反抗军阀和帝国主义暴行
    三、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与工农运动
第四章 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婚恋观
    一、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的婚姻状况
    二、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婚恋观的特点
        (一)自由恋爱观与革命恋爱观的并行不悖
        (二)挣脱传统婚姻束缚与高度服从组织安排的矛盾统一
        (三)女性传统家庭角色与革命事业的两难抉择
    三、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婚恋观形成的原因
        (一)西方婚恋观的输入
        (二)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潮
        (三)湖湘文化的熏陶
        (四)湖南新式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 结语:对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过的论文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产城融合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低碳城市”
        2.1.2 “产城融合”
        2.1.3 “低碳生态城市”
        2.1.4 “智慧城市”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SMART”法则
        2.2.3 协同发展理论
第三章 产城融合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3.1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3.1.1 国际低碳建设模式
        3.1.2 国内低碳建设模式
        3.1.3 低碳建设经验借鉴
    3.2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2.1 国际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2.2 国内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2.3 国内外产城融合发展借鉴
    3.3 “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分析
        3.3.1 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相关性分析
        3.3.2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可行性分析
        3.3.3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影响评价
    4.1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4.1.3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4.1.4 指标体系指标意义
    4.2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评价方法
        4.2.1 确立评价方法
        4.2.2 熵值法
        4.2.3 耦合度
        4.2.4 协调度
    4.3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综合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确定权重
        4.3.3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4.3.4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4.3.5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
    4.4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4.1 选定变量
        4.4.2 建立计量模型
        4.4.3 结果检验
        4.4.4 修正结果
        4.4.5 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
    5.1 城市低碳发展政策适应性探究
        5.1.1 城市低碳发展政策选择工具
        5.1.2 株洲市低碳发展政策适应性选择
    5.2 株洲市低碳发展目标及路径探讨
        5.2.1 低碳发展目标
        5.2.2 低碳发展建设路径
    5.3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构建
        5.3.1 经济低碳
        5.3.2 社会低碳
        5.3.3 生活低碳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下辖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考察样本及其典型意义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1章 立法能力: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法定要件
    1.1 地方立法权“下放”与设区的市立法能力要求
    1.2 我国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能力构成要素
    1.3 我国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能力评估要点
第2章 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建设考察——以湖南省下辖州市为例
    2.1 湖南省14 个州市地方立法权下放过程
    2.2 湖南省设区的市地方立法需求状况考察
    2.3 湖南省设区的市近年来的立法工作成效
    2.4 各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建设状况的差异性
第3章 改革进程中设区的市立法能力之不足及其表现
    3.1 设区的市立法权配置与运行中凸显的能力不足
    3.2 设区的市立法中的制度创新与应变能力之不足
    3.3 设区的市立法中的风险预测与防错能力之不足
第4章 设区的市立法主体行为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4.1 发挥人大主导立法的平台作用
    4.2 构建专业化的立法职业队伍
    4.3 运用新技术手段改进立法方法
    4.4 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到立法各环节
第5章 改革进程中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建设的法治向度
    5.1 完善设区的市立法领域的利益协调机制
    5.2 设区的市立法主体“权责能”的合理配置
    5.3 必要时将设区的市立法“批准”改为“备案”
    5.4 地方立法权拓至设区的市以下县区的条件和时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炎帝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 炎帝身份的辨别
        1.2.2 炎帝故里的考证
        1.2.3 炎帝文化内涵的诠释
        1.2.4 炎帝文化的生产性保护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资料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二章 炎帝多重神格的生成发展
    2.1 原生神格:火神
        2.1.1 民间信仰中的“火神”炎帝
        2.1.2 政治话语下的“火神”炎帝
    2.2 次生神格:农神
        2.2.1 “农神”身份的嫁接
        2.2.2 炎帝的农业“功绩”
    2.3 再生神格:雨神
        2.3.1 长畛村“逼”炎帝下雨
        2.3.2 .长畛村祈雨习俗的特征
第三章 炎帝部族迁徙的地望辨析
    3.1 炎帝与神农传承地考
        3.1.1 炎帝生于姜水
        3.1.2 神农树五谷于淇山之阳
    3.2 炎帝与神农融于常羊
        3.2.1 炎帝部族的迁徙
        3.2.2 常羊山的“易名”
    3.3 初都陈又徙鲁
        3.3.1 “陈”所在地
        3.3.2 部族战败迁徙
        3.3.3 陈鲁炎帝遗迹
    3.4 被葬于茶乡之尾
        3.4.1 关于炎帝之死
        3.4.2 炎帝被葬过程
第四章 山陕湘炎帝信仰的地域特征
    4.1 山西上党:碑刻庙宇所承载的炎帝信仰
        4.1.1 炎帝信仰的社会规范性
        4.1.2 炎帝信仰的民间宗族性
        4.1.3 炎帝信仰的多功能化
    4.2 陕西宝鸡:口承文本与习俗中的炎帝信仰
        4.2.1 炎帝信仰的文本依据
        4.2.2 炎帝信仰的习俗展现
    4.3 湖南炎陵:官祭与血祭下的炎帝信仰
        4.3.1 官祭主导下的炎帝信仰
        4.3.2 血祭习俗中的炎帝信仰
    4.4 三地炎帝信仰的共性特征
第五章 炎帝神话传说与文化景观的互动:以高平炎帝陵为例
    5.1 炎帝形象的当代建构
        5.1.1 人文始祖
        5.1.2 精神象征
        5.1.3 民间俗神
    5.2 炎帝神话传说的景观化
        5.2.1 神话传说文本层面
        5.2.2 实物遗迹层面
        5.2.3 信仰仪式层面
    5.3 炎帝陵产业化启示
        5.3.1 明确“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5.3.2 倾力打造炎帝文化品牌
        5.3.3 完善相应公共服务设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节选
    附录一:山西长治、高平炎帝调查录音整理
    附录二:陕西宝鸡炎帝调查录音整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株洲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及风景道构建[D]. 张九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古田会议代表群体研究[D]. 张婷婷.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隋代南方政区改革研究 ——以湘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D]. 冯博文. 暨南大学, 2020(04)
  • [4]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研究[D]. 彭江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影视作品“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究 ——兼论个人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D]. 谭敏.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中共早期湖南党内知识女性研究(1921-1927)[D]. 李晶. 湘潭大学, 2020(02)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研究[D]. 张丹.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下辖州、市为例[D]. 向蔷. 湘潭大学, 2019(02)
  • [10]炎帝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林玲. 山西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株洲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