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制度、统一平台、统一管理,推进大规模自动化条件下统计工作集约化改革——对江西省分局统计报告中权限划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统一制度、统一平台、统一管理,推进大规模自动化条件下统计工作集约化改革——对江西省分局统计报告中权限划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一、统一制度 统一平台 统一管理 在大集中自动化条件下推动统计工作集约化改革——对江西省分行统计报表事权划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泽承[1](2021)在《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公司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许入丹[2](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庄嘉颖[3](2020)在《上海市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市自2015年开始实行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以来,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建立了本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前提条件。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现了国库资金的集中化管理。二是建立了定期分析制度,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等措施,本市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更合理。三是依托短期商业银行存款工具,实现了本市国库资金保值乃至增值。然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影响了本市国库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对本市国库现金管理进行优化,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本文想要研究的内容。总结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国库单一账户、国库现金的预测和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工具,是国库现金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原因。故本文从上海市国库现金管理的实践为切入口,利用查阅文献、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查阅学术论文、杂志期刊和相关书籍资料,以公共财政、委托代理等理论为指导,分别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国库现金运作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对本市国库现金管理机制和操作层面提出优化建议。1、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应该进一步提高国库资金的集中程度。一方面,专用存款账户的大量存在、零余额账户承担了主要结算功能等问题,弱化了国库单一账户的集中程度。另一方面,非税收入收缴、预算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系统间相互衔接不够,降低了国库资金的集中程度。为使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发挥效益,提高国库资金收支统计的工作效率和共享程度,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规范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通过强化国库单一账户的集中程度,加快国库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以提高本市国库资金的集中程度。2、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应该进一步提高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精准度。一是从税费收入的预测实际来看,基础信息失真、预测手段落后和政策调整因素直接影响国库现金流入预测的结果,应该针对性地通过强化信息核查、建立专业团队、完善考核机制和加强协作方面来完善。二是对国库现金的流出预测,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应该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并存的管理机制来解决问题,提高预测的精准度。三是对国库现金管理的运作规模,要准确把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情况,从科学预测和信息化的手段两个方面入手,打破现行制度下运作规模相对固定的瓶颈,精确国库现金的运作规模。3、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应该通过科学化管理手段实现。一是从执行层面,本市国库现金管理涉及多个参与主体,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据,笔者建议要明确职责、有效沟通,减少不对称的信息量。二是从运作方式层面,本市国库现金管理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通过完善制度、形成机制等手段,实现制度化、专业化和监督化的管理。三是从操作工具层面,在分析比较现行的三种操作工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需要推进操作工具制度化、多样化和市场化建设,使其更能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提高国库现金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付园园[4](2019)在《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商会伴随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一直在发展进步,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了“政社分开”、支持行业协会与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等。在2015年《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发布后,可以说,商会的改革转型势在必行。2017年江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8.5%,全省的商会组织也一直呈现活跃增长态势。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全省的商会组织建设研究显得必要且重要。本文主要通过收集国内外商(协)会的相关文献和民政部门、工商联、商会等有关数据,采用文献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江西省商会组织的历史、发展成就和发挥的作用,找出当前江西省商会组织主要存在工作场所和工作力量薄弱、会长政治引导能力差、商会会员实力不足、商会依法登记率低、对商会建设重视不够、商会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对商会发展理论研究不多,各级工商联对商会建设指导帮助不够等问题。本文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和香港地区商会和我国温州地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选取抚州部分商会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江西省工商联指导商会建设的做法以及对江西省民营企业家协会的个案研究,针对壮大江西省商会组织制定了若干建议:制定法律法规,构建现代商会制度框架;完善商会体系建设,改革保障商会自理自治;建立江西省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理论研究中心;加强商会治理结构和自身建设,打造服务型商会;加大对商会发展的财税金融扶持;加强各级工商联对商会的指导,以期对江西省的商会组织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进一步推动江西省工商联自身建设,进一步促进江西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袁武臣[5](2017)在《江西省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落地及反馈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民生福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江西省共有1996万农村居民和228万农村学校师生列入国家规划,截止2015年底,全省共投资103.32亿元,建设了5万余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了规划任务。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着,减少了农村居民疾病发生率,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市县了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使用。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有序实施,得益于政策的有效落实。本文阐述了江西省农村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情况,整理了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关的法律,分类汇总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政策及江西省相关政策的出台情况,通过对江西省某农村饮水工程规划的成果进行分析,从政策制定与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反馈我省政策落地情况,总结目前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建设资金短缺,长效运行无保障,工程协调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机制,加强落实政府责任等应对措施。通过对具体工程和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落实情况,提出落实优惠政策,减免税费;加强农村供水建设管理,建立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保障机制和完善法律建设等建议。

郭斌[6](2016)在《中国县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省户县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是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在当代,县政府是介于省(市)政府与乡(镇)政府之间的重要层级,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长期以来,县政府独特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其不仅作为落实中央政府农村政策的执行者,而且担负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者的角色。自县制创生以来,县政府职能变革的步伐从未停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兴起对县政府职能变革提出了新要求。从历史演进的视野看,县政府职能变革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政治现象,更不是地方政府一厢情愿的产物。事实上,作为“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县政府而言,县政府职能变革是政府应对社会环境挑战,不断“试错”—“反思”—“再试错”的动态调适过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县政府职能转变步伐明显加快,县政府职能定位逐渐清晰。但是,县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仍时有发生。推进县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的异质性使得县政府职能变革呈现出某种特殊性,但任何时期县政府职能转变始终都无法割裂对历史的依赖。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县政府职能变迁历程的深入分析,探寻持久影响县政府职能变革的主要因素,为推进当代县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益的思考。县政府职能变迁是县政府职能持续性的动态变革过程。从动态角度看,县政府职能是政府回应外界环境变动的“输出”结果,其往往通过一定时期政府行为及其工作内容表现出来。不同时期县政府行为及其工作内容的变革就构成了县政府职能变迁的轨迹。从静态角度看,政府职能可以理解为是包括职能目标、职能范围、管理程度以及职能工具等要素的结构化体系。上述四要素成为“解构”不同时期县政府职能的基础。从历史演进视野看,县政府职能在不同时期呈现明显异质性。清代以前县政府始终将维护王权统治作为主要职能目标。由于社会环境简单,县政府管理事项较少,政府职能独立性不强。在职能实现方式上,县政府主要以暴力强制作为工具,并辅之以道德教化手段。由于“皇权不下乡”,县政府对乡村社会控制十分有限。清末以来,县政管理中行政、立法、司法间关系进一步明朗化,行政职能的独立性渐趋增强,但政府职能目标的阶级性仍较为突出。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县政府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控制渐趋强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为快速实现民族富强,政府形成了“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县政府以计划干预方式全面介入县域经济社会事务,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微观控制。这一时期县政府职能具有“计划主导、范围无限、管理到底”的特征。然而,“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易造成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职能错位等问题,最终对整个社会管理造成了严重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逐渐被“增长型”政府职能模式所取代。县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并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等多种举措,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长型”政府对GDP的盲目崇拜,引发了县域间的恶性竞争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倒逼着政府对政府管理目标、范围及其方式进行重新反思。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县政府职能目标开始由经济至上主义转向民生为本。构建服务型政府成为新时期县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通过上述历史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转型以及环境变革是促动县政府职能变革的重要因素。尽管不同时期县政府职能表现不同,但历史依赖性的存在使得县政府职能变迁中始终存在某些持久影响其变革的重要力量。考虑到县政府既“嵌入”于政府体系又“嵌入”于县域社会的特点,本文从政府系统内部和社会系统外部两个纬度,探讨了影响县政府职能变迁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政府体系内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政府意识形态、行政权力配置以及财权分配体制是影响县政府职能变革的主要因素;而在社会系统外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社会自治力量以及技术发展水平成为推动县政府职能变迁的重要因素。上述因素相互作用,并通过县政府注意力配置这一中介因素,推动着县政府职能变迁。在当代,从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从无限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单中心管理走向以法治为基础的多元共治已成为县政府职能变革的基本趋向。然而,任何时期县政府职能转变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从业已发现的影响因素出发,本文提出通过培育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优化县政府权力配置,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创新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提升县政府财政能力;优化县域市场环境,壮大市场主体力量;推动县域公民参与,提升社会自治能力,以加快推进当代县政府职能转变。

张锋[7](2016)在《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的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时期内较为显着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市卡县”、“市吃县”等弊端,县域经济的发展长期受到抑制。20世纪90年代浙江、海南等省份探索实行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则有效避免了市县矛盾,县域经济竞争力得到显着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得到国家高度认可并逐步进行推广,目前已有20余省份实行了不同范围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继续改革和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自2003年开始探索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至2009年全省所有县(市)已全面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并于2014年6月选取了6个县(市)进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开始探索由财政省直管转向财政与行政全面省直管。本文对我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讨,并对江西省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实践进行深入考察。江西省目前有67个县、10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除了6个试点县(市)实行的是全面省直管县体制外,其余县(市)实行的仍然是省直管财政管理体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别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设计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对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相关的财政分权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组织结构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进行提炼和总结,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对我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江西实践进行梳理,运用辩证分析法对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负效应进行研判。第四章运用双重差分法和面板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对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效应和效果进行精确分析,全面把握江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前后的效果。第五章全面总结发达国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先进经验和国内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较为成功的省份的主要做法。第六章在前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江西省现有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试点县(市)财政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个动态的、持续的改革过程,江西省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也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不断探索和前进。

杜晓华[8](2016)在《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金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逐渐下降,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其他金融机构在社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随之而来,我国以广义货币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融资规模是人民银行创新性地提出的衡量我国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总额的指标,见于官方文件时间较短,因此学者在全面研究我国社会融资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数据的公布为社会融资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提出了社会融资传导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揭示了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二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信用具有生产力的理论,论证社会融资具有生产力,推动贸易、投资、消费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三是尝试建立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相关变量的数量关系,分析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提出问题: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梳理后,本文提出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融资资金在传导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问题:首先,按照参与主体、所属市场和领域的不同,将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划分为社会融资的供给和社会融资的需求两部分。其次,从社会融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供给渠道和影响融资供给的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供给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和融资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需求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在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和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融资是生产力,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社会融资规模的各个组成都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论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在短时间内的增多,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水平实现长期稳定的提升。在对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中,分析了导致我国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社会融资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表明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非常敏感。通过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社会融资过程中缺乏定价权,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融资的不均衡。其次,在社会融资供给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中都能看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不足。再次,从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从社会融资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社会融资统计信息还存在缺口,这会降低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然后,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均衡分析以及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都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融资难题,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未充分发挥。最后,从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不能一直有效地调节社会融资的不均衡,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金融统计信息缺口的存在也表明金融监管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关于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马伟[9](2014)在《基于系统论的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业非健康发展,尤其是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房价的非理性增长,局部地区形成房地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系统的认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在结构及运行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进行基于系统论的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境外)房地产业发展经验及教训基础上,针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房地产业效率、房地产业泡沫和房地产关联度三个维度构建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房地产业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金融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消费者。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系统由政府调控子系统、信贷子系统、生产子系统、消费子系统构成等,这些子系统及其内在要素的行为和职能,关系着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系统是否能够有效的运行。房地产业的各主体由于目标不同性,表现行为就不同,从而导致不同主体行为间存在大量矛盾,进而加大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通过构建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系统结构模型,明晰了房地产业健康的系统要素;通过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子系统行为分析,明晰了房地产业各主体的目标和行为;通过房地产业健康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矛盾分析,明晰了各主体间的矛盾。对房地产业调控子系统、信贷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以及消费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得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是房地产业运行与产业泡沫的平衡以及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此需要平衡各主体利益,协调和约束政府调控行为、信贷支持行为、生产行为以及消费行为,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国内外(境外)经验和教训,在完善政府调控政策,控制金融风险,规范开发企业行为以及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理念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罗松华[10](2014)在《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城镇化的核心。论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分析了改革前后两个阶段中国在两个不同体制下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并进行了评述,然后探讨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问题,最后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公平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突破了以往哲学家“抽象的人”的束缚,他以“实践的现实的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批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虚伪性,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历史上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植根于实践中,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从而为以“物本”依赖为基础的人向更高级的“独立的人”转变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人本思想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实现了历史尺度与现实尺度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城市和乡村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的不断斗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进而改变城乡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城乡关系会经历一个“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的发展历程。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工农联盟政治觉悟的提高,工农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是城乡融合的基础和条件,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其终极目的和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启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大门,也拉开了中国式城镇化建设的帷幕。纵观65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发展历程,期间受政治影响很大,但城镇化总体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概而言之,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是城镇化起步和稳步发展的阶段,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经济基础;1958年到1965年是城镇化发展剧烈波动时期,大跃进、三年灾害与政策失误、国民经济调整等大事件都影响到城镇化的发展,甚至大跃进停止后还出现了“逆城镇化”的现象;1966年到1977年是城镇化建设的停滞时期,发动文化大革命,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等,导致中国再次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顺了发展思路,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都朝着正确方向飞速前进,也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到1983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发展阶段;1984年到1992年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阶段;1993年到2002年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形成时期;2003年至今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发展时期。在当前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特别是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更是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突破、产业集聚能力的增强、城市群规模的出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等,都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速度慢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中出现了新的“城市贫民”、“半城镇化”现象严重等,城镇化的推进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与挑战,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等,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从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开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始由“物本”向“人本”转变,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此,我们必须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其中,集约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智能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绿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设计的缺失和部门服务的缺位,同时由于新市民的自身素质的限制和传统观念导致的文化冲突和认识偏差,由农民转化而来的新市民往往遭遇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国家必须同步进行相关制度改革,为市民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社区管理,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新市民加强自我调适,增强主人翁意识。总之,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区、个人的共同参与,实行三元参与模式,只有三者各尽其责,互为补充,才能确保新市民公平的享受市民权利,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统一制度 统一平台 统一管理 在大集中自动化条件下推动统计工作集约化改革——对江西省分行统计报表事权划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一制度 统一平台 统一管理 在大集中自动化条件下推动统计工作集约化改革——对江西省分行统计报表事权划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概念释义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2.1 城镇概况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2.2.1 预定目标
        2.2.2 实施机制
        2.2.3 考核内容
        2.2.4 激励机制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2.4.1 构建思路
        2.4.2 目标体系
        2.4.3 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逻辑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成思考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择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评价因素
        4.3.2 评语等级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4.3.4 计算隶属度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5.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致谢

(3)上海市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本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现状及集中管理优化
    第一节 国库单一账户的集中管理
        一、专用存款账户的现状及其优化
        二、零余额账户的现状及其优化
    第二节 加快建设国库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
        一、非税收入收缴的现状及其优化
        二、预算管理系统操作及其优化
第三章 本市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及精准度优化
    第一节 精准预测国库现金流入
        一、涉税信息采集及其优化
        二、预测方法及其优化
        三、人为干预及其优化
        四、财税政策影响及其优化
    第二节 精准预测国库现金流出
        一、预算和预算执行的现状及其优化
        二、信息传递及其优化
        三、预算管理监督缺位的现状及其优化
    第三节 精准预测国库现金管理的运作规模
        一、确定本市国库现金运作规模的现状及其优化
        二、运作规模预测的优化
第四章 本市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实务及科学优化
    第一节 运作主体科学化管理
        一、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众多的现状
        二、优化建议
    第二节 运作方式科学化
        一、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商业银行的现状
        二、公开招标流程中的问题
        三、公开招标流程的优化
    第三节 操作工具科学化
        一、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是唯一的操作工具
        二、操作工具种类及选择的优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4)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对商会的研究综述
        1.3.2 国内对商会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商会
        2.1.2 工商联
    2.2 理论基础
        2.2.1 公民社会理论与政治参与
        2.2.2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2.2.3 非营利组织、治理与善治理论
3 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现状
    3.1 发展历程
        3.1.1 发展历史
        3.1.2 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提出
    3.2 发展现状
        3.2.1 组建情况
        3.2.2 资金来源
    3.3 建设成就
        3.3.1 商会组织发挥的作用
        3.3.2 江西省工商联在引导、指导商会组织建设方面的做法
        3.3.3 江西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典型案例介绍
4 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的问题和缘由
    4.1 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的问题
        4.1.1 工作场所和工作力量薄弱,商会凝聚力不强
        4.1.2 会长政治引导能力差,商会会员实力不足
        4.1.3 商会依法登记率滞后
        4.1.4 对商会建设重视不够,商会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
        4.1.5 对商会发展理论研究不多,各级工商联对商会建设指导帮助不够
    4.2 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4.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4.2.2 政治不独立
        4.2.3 内部治理制度不完善
        4.2.4 作用发挥不充分
        4.2.5 资金和人才保障不足
5 发达国家或地区商会组织建设举措与经验借鉴
    5.1 美国商会发展经验
    5.2 日本商会发展经验
    5.3 德国的商会发展经验
    5.4 浙江省温州商会发展经验
    5.5 有关启示
6 加强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制定法律法规,构建现代商会制度框架
    6.2 完善商会体系建设,改革保障商会自理自治
    6.3 建立江西省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理论研究中心
    6.4 加强商会治理结构和自身建设,打造服务型商会
    6.5 加大对商会发展的财税金融扶持
    6.6 加强各级工商联对商会的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江西省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落地及反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出台背景
    2.1 江西省农村供水发展历程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定义
        2.3.1 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特点
        2.3.2 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
        2.3.3 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的成效
        2.3.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出台的法律依据
    2.3 小结
第3章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政策
    3.1 概述
    3.2 总体性政策
        3.2.1 责任主体与分工
        3.2.2 资金管理
        3.2.3 优惠政策
    3.3 前期工作有关政策
        3.3.1 规划与实施方案编制
        3.3.2 审查批复
        3.3.3 财政评审
    3.4 工程建设管理有关政策
        3.4.1“四制”管理
        3.4.2 监督检查
        3.4.3 工程验收
    3.5 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有关政策
        3.5.1 管理模式
        3.5.2 水质保障
    3.6 小结
第4章 通过某农村饮水工程分析我省政策落地反馈情况
    4.1 概述
    4.2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基础
        4.2.1 规划背景
        4.2.2 现状供水情况
        4.2.3 规划目标与任务
        4.2.4 规划标准与原则
        4.2.5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实施的必要性
    4.3 规划主要内容
        4.3.1 已建供水工程利用分析
        4.3.2 规划总体布局
        4.3.3 水源选择及供水保障
        4.3.4 水量供需分析
        4.3.5 工程总体规模
        4.3.6 项目投资及效益分析
        4.3.7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
        4.3.8 环境评价与水土保持
        4.3.9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4 结论
        4.4.1 政策落实情况
        4.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5 有关建议
        4.5.1 加强资金保障
        4.5.2 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机制
        4.5.3 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主要政策落实情况
        5.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县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省户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问题来源和研究对象选择
        1.3.1 研究问题来源
        1.3.2 研究对象选择
    1.4 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分析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县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2.1 县政府职能内涵、特征与结构
        2.1.1 县政府职能内涵
        2.1.2 县政府职能特征
        2.1.3 县政府职能结构
    2.2 县政府职能生成的动态分析
        2.2.1 县政府职能的行政生态学解读
        2.2.2 县政府职能的生成过程
    2.3 县政府职能变迁的基础理论
        2.3.1 协同理论
        2.3.2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户县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3.1 清代以前县制沿革与职能
        3.1.1 清代以前县制沿革
        3.1.2 清代以前县政府职能
    3.2 清末至建国前县制沿革与职能
    3.3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县政府职能
        3.3.1 乡村经济资源控制:统购统销制度建立
        3.3.2 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3.3.3 对农民的“体制吸纳”:人民公社运动
        3.3.4 政治动员与思想控制
    3.4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末县政府职能
        3.4.1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3.4.2 国企改革在探索中前行
        3.4.3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
        3.4.4 地方政府竞争的白热化:以招商引资为例
        3.4.5 经济发展至上的反思:以水环境治理为例
    3.5 本世纪初以来县政府职能新发展
        3.5.1 民生政治的实践:以社会保障为例
        3.5.2 服务型政府的创生:以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为例
第四章 县政府职能结构与比较
    4.1 清代以前县政府职能结构
        4.1.1 维护王权统治是县政管理的中心任务
        4.1.2 县政府职能独立性不强
        4.1.3 县域社会控制有限化
        4.1.4 县政管理以暴力强制为基础
    4.2 清末至建国前县政府职能结构
        4.2.1 维护政治统治仍是县政管理的中心任务
        4.2.2 县政府职能独立性增强
        4.2.3 县政府管理内容革新
        4.2.4 政府干预基层渐趋强化
    4.3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县政府职能结构
        4.3.1 政治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4.3.2 县政府职能范围无限
        4.3.3 县政府权力下沉到底
        4.3.4 计划控制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方式
    4.4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末县政府职能结构
        4.4.1 经济发展成为政府管理的第一要务
        4.4.2 县政府管理范围有限
        4.4.3 县政府微观管理弱化
        4.4.4 县政府管理转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4.5 本世纪初以来县政府职能结构
        4.5.1 民生与服务价值的凸现
        4.5.2 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日趋明显
    4.6 县政府职能结构变革的比较分析
        4.6.1 县政府职能目标变革:以财政支出为视角
        4.6.2 县政府职能范围变革:以政府机构为视角
        4.6.3 县政府管理程度变革
        4.6.4 县政府职能工具变革
第五章 影响县政府职能变迁的主要因素
    5.1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建构
    5.2 政府系统内部因素
        5.2.1 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5.2.2 政府意识形态
        5.2.3 行政权力配置
        5.2.4 财权分配体制
    5.3 社会系统外部因素
        5.3.1 经济发展水平
        5.3.2 经济体制
        5.3.3 社会自治力量
        5.3.4 技术发展水平
    5.4 中介因素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当代中国县政府职能变革趋势与推进对策
    6.1 当代中国县政府职能变革趋势
        6.1.1 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设定县政府职能目标取向
        6.1.2 以有限政府为依据,厘定县政府职能边界
        6.1.3 以多元共治为前提,依法推进县政府职能实现
    6.2 推进当代县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
        6.2.1 培育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
        6.2.2 优化县政府权力配置,厘清政府权力边界
        6.2.3 创新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提升县政府财政能力
        6.2.4 优化县域市场环境,壮大市场主体力量
        6.2.5 大力推动县域公民参与,提升社会自治能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2.1 财政分权理论
        2.1.1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
        2.1.2 新财政分权理论
    2.2 委托—代理理论
        2.2.1 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理论化
        2.2.2 财政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2.3 组织结构理论
        2.3.1 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
        2.3.2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2.4 区域发展理论
        2.4.1 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出现与变化
        2.4.2 我国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
    2.5 理论评析与借鉴
3 我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江西实践
    3.1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段
        3.1.1 中央—地方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3.1.2 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3.1.3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3.2 我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类型
        3.2.1 基于行政区划因素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3.2.2 由扩权强县发展而来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3.2.3 由市管县变革而成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3.3 我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负效应
        3.3.1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面效应
        3.3.2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负面效应
    3.4 我国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中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
        3.4.1 省直管县改革牵涉的主体及其对各主体的影响
        3.4.2 各主体的博弈策略与主体间博弈关系
    3.5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5.1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5.2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3.5.3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4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证分析
    4.1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4.1.1 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4.1.2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4.1.3 财政资源的重新划分保障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4.1.4 调控政策的适度倾斜统筹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4.2 江西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前后的效果评价
        4.2.1 模型构建
        4.2.2 结果分析
        4.2.3 研究结论
    4.3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4.3.1 数据来源
        4.3.2 变量选择
        4.3.3 模型构建
        4.3.4 研究结论
5 国内外现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启示
    5.1 发达国家现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5.1.1 美国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5.1.2 德国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5.1.3 法国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5.2 国内现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典范
        5.2.1 全面放权的浙江模式
        5.2.2 先扩权再直管的湖北模式
        5.2.3 稳妥渐进的安徽模式
        5.2.4 注重制度创新的吉林模式
    5.3 比较后的启示
        5.3.1 发达国家对完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5.3.2 国内典型模式对江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6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优化思路
    6.1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6.2 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财政管理体系
    6.3 建立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6.4 着力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
    6.5 进一步理顺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
    6.6 进一步加大对省直管县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1.3 基本概念辨析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第3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发展与现状
    3.1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迅猛增长
    3.2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
    3.3 我国社会融资发展变化的原因
    3.4 我国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
    4.1 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
    4.2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
    4.3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渠道
    4.4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影响因素
    4.5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模型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
    5.1 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
    5.2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
    5.3 我国社会融资的融资方式
    5.4 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模型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6.1 社会融资的均衡分析
    6.2 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
    6.3 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
    6.4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7.1 我国经济增长指标体系构建
    7.2 经济增长影响因子提取
    7.3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7.4 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7.5 实证分析结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
    8.1 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的建议
    8.2 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的建议
    8.3 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建议
    8.4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9)基于系统论的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政府调控方面研究
        1.3.2 银行信贷方面研究
        1.3.3 房地产开发企业方面研究
        1.3.4 消费者方面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房地产
        2.1.2 房地产业
        2.1.3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2.1.4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容和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理论
        2.2.4 产业关联理论
        2.2.5 系统理论
        2.2.6 理论借鉴
3 国外(境外)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及教训
    3.1 国外(境外)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
        3.1.1 日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3.1.2 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二元结构
        3.1.3 相对健全的税收体系
        3.1.4 透明的房地产信息化
        3.1.5 多样化的投资渠道
        3.1.6 规范的房地产企业开发行为
    3.2 国外(境外)房地产业发展的教训
        3.2.1 国家监管职能的缺失
        3.2.2 货币流动性过剩
        3.2.3 国际热钱冲击
        3.2.4 出现泡沫
        3.2.5 治理房地产泡沫的教训
    3.3 对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启示
        3.3.1 政府调控方面的启示
        3.3.2 银行信贷方面的启示
        3.3.3 房地产开发企业方面的启示
        3.3.4 消费者方面的启示
4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评价体系构建
    4.1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4.1.1 政府调控存在问题
        4.1.2 银行信贷存在问题
        4.1.3 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问题
        4.1.4 消费者存在问题
    4.2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房地产业效率评价
        4.2.2 房地产泡沫评价
        4.2.3 房地产关联度评价
        4.2.4 房地产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评价方法
        4.3.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重权
        4.3.2 综合评价方法
5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系统结构模型
    5.1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系统要素
        5.1.1 消费者行为
        5.1.2 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
        5.1.3 银行信贷的效能
        5.1.4 政府的调控
    5.2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系统结构
        5.2.1 系统目标
        5.2.2 系统构成和功能
        5.2.3 系统主体
    5.3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子系统行为分析
        5.3.1 消费者目标与行为
        5.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目标与行为
        5.3.3 金融企业目标与行为
        5.3.4 政府目标与行为
    5.4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子系统矛盾分析
        5.4.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5.4.2 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企业
        5.4.3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银行信贷
        5.4.4 各主体与消费者
6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系统动力分析
    6.1 消费子系统SD分析
    6.2 生产子系统SD分析
    6.3 信贷子系统SD分析
    6.4 调控子系统SD分析
    6.5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系统SD分析
7 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完善政府调控政策
        7.1.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7.1.2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监督
        7.1.3 构建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二元结构
        7.1.4 建设房地产业信息化共享平台
        7.1.5 规范房地产业投资行为
        7.1.6 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7.1.7 优化住房结构
        7.1.8 实现人口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
        7.1.9 完善优化税收体系
    7.2 控制金融风险
        7.2.1 防止货币流动性过剩
        7.2.2 加强金融监管
        7.2.3 完善银行内控机制
        7.2.4 拓宽融资渠道
    7.3 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
        7.3.1 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
        7.3.2 协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7.4 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理念
        7.4.1 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理念
        7.4.2 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论题的意义
    三、论题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题相关概念和问题的界定和说明
    五、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拟创新之处
1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1.1.1 城市与乡村是辩证统一的
        1.1.2 城乡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1.3 城乡再次融合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1.4 城乡融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1.2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1.2.1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实践的
        1.2.2 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1.2.3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1.3 科学发展观
        1.3.1 坚持以人为本
        1.3.2 坚持全面发展
        1.3.3 坚持协调发展
        1.3.4 坚持可持续发展
    1.4 本章小结
2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城镇化道路的探索
    2.1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化思想
        2.1.1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助与城乡统筹
        2.1.2 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领导乡村
        2.1.3 中国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方向
    2.2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的历程
        2.2.1 1949-1957年工业化起步时期:城镇化短暂健康发展阶段
        2.2.2 1958-1965年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剧烈波动阶段
        2.2.3 1966-1978年“文革”时期:城镇化停滞发展阶段
    2.3 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式城镇化道路探索的评析
        2.3.1 改革开放前党探索中国式城镇化道路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2.3.2 改革开放前党探索中国式城镇化道路的教训
    2.4 本章小结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1.1 邓小平时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创立
        3.1.2 江泽民时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丰富
        3.1.3 胡锦涛时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
        3.1.4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发展
    3.2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践
        3.2.1 1978-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
        3.2.2 1984-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
        3.2.3 1993-2002年:市场化改革推动城镇化
        3.2.4 2003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基本经验
    4.1 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4.1.1 城镇化发展迅速,质量明显提高
        4.1.2 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向市民转变,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4.1.3 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提升
    4.2 中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发展水平
        4.2.2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4.2.3 “半城镇化”现象严重
        4.2.4 “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4.3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4.3.1 党的坚强领导是城镇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
        4.3.2 人民群众是城镇化建设的主体
        4.3.3 解放思想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4.3.4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城镇化的根本问题
        4.3.5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
        4.3.6 改善民生是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4.3.7 积极借鉴别国经验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4.4 本章小结
5 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5.1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5.1.1 政府是中国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5.1.2 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
        5.1.3 农民是城镇化的根本推动力
    5.2 集约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
        5.2.1 引导产业、资源和人口在城镇合理聚集
        5.2.2 城镇化要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契合
        5.2.3 城镇化要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5.3 智能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
        5.3.1 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建设智能城镇的基础和前提
        5.3.2 科技创新是建立智能城镇的关键
        5.3.3 建设智能城镇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5.4 绿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4.1 城镇生态环境已成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4.2 树立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理念
        5.4.3 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发展生态产业
    5.5 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
        5.5.1 建设低碳城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5.5.2 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开发利用新能源
        5.5.3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5.6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的主要对策
        5.6.1 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城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5.6.2 大力发展经济,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奠定物质基础
        5.6.3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前提
        5.6.4 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保障
    5.7 本章小结
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的社会公平问题
    6.1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6.1.1 新型城镇要保障农民有工作
        6.1.2 新型城镇要有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
        6.1.3 新型城镇要保证教育公平
        6.1.4 人的城镇化根本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
    6.2 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分析
        6.2.1 由农民到农民工
        6.2.2 由农民工到市民
        6.2.3 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
    6.3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问题的现状
        6.3.1 经济权利缺乏保障
        6.3.2 政治权利边缘化
        6.3.3 缺乏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6.4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问题的成因
        6.4.1 相关制度设计的缺失和部门服务的缺位
        6.4.2 新市民的自身素养的限制和原住居民的认同感不强
    6.5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实现社会公平的路径
        6.5.1 进行制度改革,为新市民社会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6.5.2 加强社区管理,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6.5.3 加强新市民公民素质的养成,加快身份转换
    6.6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统一制度 统一平台 统一管理 在大集中自动化条件下推动统计工作集约化改革——对江西省分行统计报表事权划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公司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朱泽承. 河北经贸大学, 2021
  •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上海市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优化研究[D]. 庄嘉颖.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4]江西省商会组织建设研究[D]. 付园园.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江西省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落地及反馈分析研究[D]. 袁武臣. 南昌大学, 2017(02)
  • [6]中国县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省户县为个案[D]. 郭斌. 兰州大学, 2016(06)
  • [7]江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张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5)
  • [8]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杜晓华. 吉林大学, 2016(08)
  • [9]基于系统论的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D]. 马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10]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D]. 罗松华.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统一制度、统一平台、统一管理,推进大规模自动化条件下统计工作集约化改革——对江西省分局统计报告中权限划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